新疆的旅遊景點英漢對照
A. 新疆外貿發展 英文文獻 中英都要
隨著中亞國家經濟的恢復及迅速發展,新疆作為中國通向中亞國家的貿易大通道日益凸顯出來,新疆與周邊國家的貿易發展呈快速增長的態勢,新疆的地緣優勢在廣度與深度兩個方面得到較大體現。新疆對外貿易的結構在不斷優化,新疆對中亞國家的貿易額不斷增加,在面對中亞市場方面,新疆處於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新疆外貿近年來發展出現了喜人的局面,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善。
一、新疆對外貿易發展形勢
近年來,新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對外貿易發展迅速,對新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表現在:
(一)新疆對外貿易額大幅增長
1990年以來,新疆對外貿易額呈增長態勢(見表1)。1990年進出口總額為5萬美元,出口總額為33530萬美元,進口總額為7495萬美元。1990年至1995年進出口總額的平均增長速度為58%,出口總額的平均增長速度為38.2%,進口總額的平均增長速度為146.6%。1995年至2000年進出口總額的平均增長速度為26.4,較前五年有所減緩,2000年至2006年平均增長速度工業製成品出口比重逐年提高。製成品中的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增長迅速。主要出口商品有:服裝、鞋、機電產品、番茄醬等,近三年上述產品出口佔新疆同期全部出口總額的60%以上。本地產品和自主品牌產品出口比重有所增加。經過幾年的努力,新疆當地生產的產品,如番茄醬、焦炭、木製傢具等具有地方特色自主品牌的產品出口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占出口總額的7.6%。
(二)新疆對外貿易的發展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對外貿易的發展,尤其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的貿易發展,一直以來都為當地少數民族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了當地少數民族經濟的發展,提高了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水平。新疆對外貿易的發展,依託了新疆的特色資源,發揮了當地的資源優勢,並且帶動了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提高了農民生活的質量,使各族人民將更多的熱情投入到對外貿易的發 展中去。隨著邊境貿易的發展,邊境城市交通運輸能力飛速發展,郵電通訊設施逐步完善,各邊境口岸投入使用後,通過不斷改擴建,口岸功能大大提高,口岸地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逐步改變了過去荒無人煙、條件簡陋的落後狀況,一批功能齊全、生活服務配套的口岸新城得以興建。新疆對外貿易的發展,不僅使新疆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和貿易合作更加密切,也促進了新疆與中東部省區經濟的全方位交流,帶動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大通道的作用日漸顯現。
(三)新疆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2003年初級產品與工業製成品出口的比重為14.1∶85.9;2004年為12.4∶87.6;2005年為9.8∶90.2,2006年為7∶93,新疆對外貿易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及對策分析崔炳強新疆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摘要隨著中亞國家經濟的恢復及迅速發展,新疆作為中國通向中亞國家的貿易大通道日益凸顯出來。新疆對外貿易的結構在不斷優化,新疆對中亞國家的貿易額不斷增加,在面對中亞市場方面,新疆處於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新疆外貿近年來發展出現了喜人的局面,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善。關鍵詞新疆;對外貿易;不足;對策隨著中亞國家經濟的恢復及迅速發展,新疆作為中國通向中亞國家的貿易大通道日益凸顯出來,新疆與周邊國家的貿易發展呈快速增長的態勢,新疆的地緣優勢在廣度與深度兩個方面得到較大體現。新疆對外貿易的結構在不斷優化,新疆對中亞國家的貿易額不斷增加,在面對中亞市場方面,新疆處於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新疆外貿近年來發展出現了喜人的局面,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善。
(四)面向中亞對外開放戰略為新疆外貿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自治區貫徹落實十七大和國務院32號文件精神,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和面向中亞的擴大對外開放戰略,新疆將加快建設我國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轉集散地、進口能源和緊缺礦產資源國際大通道以及區域性國際商貿中心的步伐,對國內外資金、物流、信息、人才等要素的聚集力明顯增強,各地州市發展開放型經濟的積極性高漲,將為加速外經貿發展營造更為有利的環境條件。
二、新疆對外貿易發展存在的不足
(一)出口商品結構需進一步優化
新疆出口商品多年來以初級產品為主。從1996年開始,新疆出口商品工業製成品的比重首次超過初級產品,開始實現從初級產品出口向製成品出口為主的轉變,但是種類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番茄醬、服裝、日用百貨、家電等產品上,而且在這些製成品出口中,新疆本地產的製成品較少,
表1新疆對外貿易額資料來源:2007年《新疆統計年鑒》
表2 2006年新疆主要出口商品數量和金額資料來源:《新疆統計年鑒-2007》
-302-城鎮化與城市發展中國科技信息2008年第23期CHINA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Dec.2008大量出口製成品來自於中國內地。當然,大量出口製成品來自於中國內地正符合新疆貿易大通道建設的現狀,但是來源於內地的工業製成品仍然以粗加工製成品為主,市場競爭力較弱,利潤少。2006年新疆主要出口商品數量和金額(見表2)。
(二)出口貿易方式、市場結構不合理
新疆對外貿易方式較多,包括邊境貿易、旅遊購物,加工貿易、一般貿易。但是新疆對外貿易中邊境貿易所佔比重較大,一般貿易比重較低,一般貿易比較規范,交易成本低,是對外貿易發展方向。另外,新疆邊境貿易市場主要集中在哈薩克,對哈貿易佔新疆邊境貿易的80%以上,截至目前,哈薩克已連續十多年成為新疆第一大貿易夥伴。一般出口貿易則集中在美國、日本和香港,2005年新疆與美國、日本和香港的進出口總額分別為27050萬美元、8847萬美元和8086萬美元。出口市場過於集中,一方面說明新疆的外貿企業在開拓國際市場、充分利用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則會使新疆對某些國家依賴性過大,容易受到對方國家經濟社會政策波動影響,使進出口貿易面臨較大風險和不確定性。
(三)對外貿易發展境有待改善
目前對外貿易發展促進體系建設滯後於對外貿易發展的問題日益突出,表現在公共性、基礎性和系統性的對外貿易促進體系尚未建立;出口商品生產企業的技術溢出和產業帶動作用不強;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和服務意識還須進一步強化;對外貿易信息資料庫建設滯後;對外貿易部門與相關部門協同管理外貿的機制尚未完善,局部的政出多門、多頭管理的狀況仍然存在;口岸管理體制不順,建設資金不足,便利化程度不高,通道經濟優勢沒有發揮;與國內各省區及周邊國家等的對外貿易聯系還需進一步密切;高素質的對外貿易經營管理復合型人才較為緊缺等方面。因此,盡快建立和完善對外貿易促進體系,是促進新疆對外貿易發展的當務之急。
三、促進新疆對外貿易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新疆要大力發展傳統特色農業,依託龍頭帶基地聯農戶,廣泛採用新品種、新模式、走規范化、基地化、產業化的道路,增強棉花、西紅柿、啤酒花、瓜果產品產業開發和市場競爭能力。積極推進精深加工,加快利用高新技術對西紅柿、棉花及棉紡織業改造的步伐,不斷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同時,充分利用產業扶持、政策優惠等手段,策動高新技術產業和資金密集型產業發展,加快機電產品及設備、石油化工等產品出口,培育自主品牌,為出口提高更多高附加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優化,轉變外貿出口增長方式,積極促成「數量型」、「粗放型」向「質量型」、「集約型」的轉變。
(二)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目前,與新疆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已達到118個,而新疆的外貿企業進駐的大都是中亞市場,出口市場過於集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新疆必須轉變觀念、拓寬眼界,全方位開放、鞏固和發展現有市場,實施以亞太地區和周邊國家為重點的多元化戰略,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在政府加強宏觀管理的同時,外貿企業還需通過不斷觀察和分析顧客需求、技術開發、營銷渠道等方面的形勢變化,對目標市場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消費習慣、文化背景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分析,積極掌握主動權。在本地區進行核心戰略制定,關鍵技術研究和主導產品開發,並努力提高供給產品的檔次,培育國際競爭力,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
(三)建立對外貿易法制服務體系
一要加強有利於對外貿易發展的制度環境建設。制定既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國際經貿規則,又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地方對外貿易管理制度,確保各種制度的有效性和規范性。二要建立健全對外貿易行政執法責任制。建立嚴格的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制度和行政執法考評制度,提高對外貿易行政執法的合法性與合理性。三要促進普法工作與對外貿易法治實踐相結合,推動對外貿易普法工作向縱深發展。創新普法方式,優化普法內容,提高普法針對性,進一步提高對外貿易從業人員的法律素質,加深社會公眾對對外貿易政策法規的了解程度,形成政令暢通、誠實守信、便民高效的工作秩序。四要強化對外貿易法律服務職能。通過對外貿易行政管理部門、律師事務所和各種中介機構等,准確、及時地為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專業法律服務和政策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