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傳說的旅遊景點
A. 天山有哪些美麗的傳說和漂亮的旅遊景點
天山,地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北邊陲,自古以來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西亞聯系的重要通道,托木爾峰東部南、北木扎爾特河谷,便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支線。
旅遊景點:
天山是中亞的一條大山脈,橫貫中國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長約2500公里,寬約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峰是托木爾峰,海拔為7435.3米,汗騰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達峰的海拔5445米。這些高峰都在中國境內,峰頂白雪皚皚。新疆的三條大河——錫爾河、楚河和伊犁河都發源於此山。
天山的雪峰——博格達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1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由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峰,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是新疆著名的旅遊勝地。
除壯觀的冰川奇景外,托木爾峰地區還有許多遠近聞名的溫泉。位於北木扎爾特河谷東側的阿拉散溫泉,便是其中之一。夏季,這里河水潺潺,泉水叮咚,周圍那茂密的天山雲杉和白樺林帶下,黃色的敗醬草花,競相開放。這里已成為新疆著名的療養區。阿拉散的泉水呈季節變化,冬春基本乾涸,6~8 月,泉水量最大。溫泉水中含有微量的硫化物和蘇打等礦物質,對很多疾病有一定療效。每到夏季遠近百多公里的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維吾爾、俄羅斯等族牧民,不畏路途遙遠、艱險,騎馬結隊來此沐浴、療養。
歷史事件、美麗傳說:
1.西漢時,細君公主、解憂公主下嫁烏孫王,即通過此道。
2.馳名中外的唐代佛僧玄奘,公元629 年去印度取經也經過這里。他在其《大唐西域記》中對托木爾峰分水嶺一帶的驚險環境曾進行了生動的描述。
3.據傳「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曾登上天山博格達峰,並在此會見當時西來傳道的長春真人丘處機。
4.唐太宗時還在博格達峰下設過「瑤池都護府」,管理天山地區。
5.清朝乾隆年間,新疆都統明亮曾登博格達峰和天池一帶,勘察地形,開山引水,並在天池渠口附近立石碑紀念此舉。在天池附近還有不少名勝古跡,過去這里曾經建立過十幾座古剎,清乾隆年間曾在此修建過福壽寺,因用青磚鐵瓦建造,又稱「鐵瓦寺」。天池西面還有東岳廟遺址,池下有無極觀。這些名勝古跡,又為天山增添了誘人的魅力。
6.據《穆天子傳》記載,3000 年前的周朝穆王曾乘坐「八駿馬車」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接見了他。穆王贈送大批錦綢美絹等中原特產,西王母則回贈了天山的奇珍瑰寶,並邀請穆王游覽天山名勝。穆王親書「西王母之山」,留作紀念。臨別時,西王母勸飲再三,即席歌曰:「祝君長壽,願君再來。」唐朝詩人李商隱有詩贊此盛會,詩雲:瑤池阿母倚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B. 概括一下旅遊景點有哪些傳說故事,謝謝
很多旅遊景點都有傳說故事或來歷,主要是因為:
1、文化底蘊深厚,是歷史的傳承(自古以來就有的);
2、主要為了增加經濟利益杜撰,以此達到增加知名度及地方影響力的需要;
C. 旅遊景點的傳說
很久以前,王府中有一對忠厚善良的蒙古族和漢族奴隸相親相愛。王爺卻說蒙古族人和漢人不能結合,惡意要拆散他倆。他倆被逼無奈,便逃出虎口,跑到一個仙人洞里住下來。不料被發現,王爺便派管家率兵丁前來捉拿,草原上的百靈鳥飛旋來告急。他倆走出洞口時,女奴隨手把一隻銀環拋下山去。剎時,狂風大作,雷鳴電閃,一對情侶在雷雨中遠逸而去。只是銀環落地處湧出了滾滾泉水,這就是靈泉。 其二,二百多年以前,呼倫貝爾草原上有一個蒙古族男青年道爾基和漢族女青年桂蘭組成的貧苦牧民家庭。桂蘭眉清目秀,聰明伶俐,和道爾基相親相愛。桂蘭的美貌引起牧主的垂涎,便派人搶走桂蘭,並且將道爾基趕出家門。從此道爾基四處流浪,長年勞累而疾病纏身,瘦骨嶙嶙,雙眼也失明了。他的遭遇感動了上帝,上帝便派一位白發老翁將他帶到一眼泉水邊。他接老翁指點,捧一口泉水喝下,頓時身強體壯;用泉水洗了雙眼,眼睛也豁然明亮。但是他忘記了老翁說的不要告訴別人的囑咐,竟一口氣跑遍草原,把福音告訴給每一個牧民。消息傳到牧主的耳朵里,派出家丁從百里之外趕來霸佔了泉水。道爾基悔恨莫及,含含恨死去。這個噩耗使桂蘭哭得死去活來,整整哭了一個通宵。突然,陰雲密布,大雨傾盆,一夜之一間茫茫草原變成一片汪澤,把牧主淹沒其中了。這片汪澤就成了達賚湖。雨過天晴,草原上又恢復了生機。過去的一個泉眼變成了十二個泉眼,泉池形似人身,相傳這便是道爾基的化身。 這後一個傳說中引入了使呼倫貝爾盟得名的呼倫湖,即達賚湖。
D. 去哪裡有神話傳說的旅遊景點
中國五大山....還不錯!,信不信由你...
E. 傳說,各個旅遊景點都有哪些傳說拜託各位了 3Q
旅遊景來點傳說 http://www.51yala.com/list/list_240_1.html ·天津自楊柳青的傳說 ·黃山的來歷 ·酒壇峰、九曲溪和八仙的故事 ·廣西風雨橋的神話故事 ·灕江九十九道灣 ·五指山的傳說 ·張家界和漢將張良 ·天池與七仙女 ·三潭印月的傳說 ·青海日月山和倒淌河 ·泰山頂上為何沒有樹 ·樂山大佛的來歷 ·西藏三湖的傳說 ·九華山得名的由來 ·蘇州獅子林為何叫獅子林 ·松花江的傳說 ·天津為何又叫算盤城 ·歇龍石與五台山 ·自古恆山佳話多 ·雞冠山下金雞叫
F. 中國哪裡的旅遊景點有海誓山盟的傳說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南端,是雲南省下轄的一個自治州。回西雙版納,古代傣答語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里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每年的潑水節於4月中旬舉行,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遊客參與。
G. 福清著名旅遊景點傳說
瑞雲塔
人文自然景觀眾多,擁有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中華夢鄉」石竹山、全國最大的瑞岩山彌勒石佛造像、日本三大佛教流派之一黃檗宗的祖庭萬福寺、南少林寺遺址、靈石國家森林公園等諸多名勝古跡。
石竹山
石竹山原名石所山,《徐霞客游記》中寫到「春遊石所,秋遊鯉湖」。山多幽岩怪石,又盛產筱竹,雨後蒼翠欲滴,為山中之勝,故又名「石竹山」。古人譽為「茲山奇絕,雅勝鼓山」。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在東張鎮三星村西南,古木參天,鬱郁蔥蔥。峭拔的山勢,形成各種自然勝景。著名的有九疊峰、留雪峰、報雨峰、香爐峰、彈峰、仙人岩、碧仙油、戲龍潭等。
大化山風景區
福清市大化山風景區位於福建福清市鏡洋鎮,與閩侯縣交界的地區,屬戴雲山脈的支脈,規劃面積約22.8平方公里。
H. 旅遊景點的傳說故事或來歷
龍井問茶
以「茶」為主題的品茗清幽之處,在西湖西面的鳳篁嶺上。本名龍泓,又名龍湫,以泉名井。相傳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已發現。泉水出自山岩中,四時不絕,水味甘洌,取小棍輕輕攪撥井水,水面呈現一根蠕動的分水線,頗具風趣。
龍井之西的龍井村,環山產茶,名西湖龍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而著稱於世。元代虞集詠茶詩有「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真正龍井當地產的茶,產量很少,且大多遠銷國外。所以龍井村賣出來的「高價」茶葉,似乎並不「正宗」,還是杭州的百貨商店裡買的貨真價實一點。
蘇堤春曉
蘇堤俗稱蘇公堤,在西湖的西南面,南起花港觀魚,北接麴院風荷,是「西湖十景」之首。當年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開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築成,橫貫湖南北,全長2.8公里。堤上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六橋,古樸美觀。
蘇堤的美麗不僅在於它在秀麗的西湖中穿越而過,還因為堤上種滿了形態優美的香樟樹及其他各種植物,是一條全年都常綠的長堤,特別是到了春天,堤上桃花盛開,樹發新葉,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加之春風和熙,令人心曠神怡。
斷橋殘雪
美麗的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白娘子與許仙的相會之橋,位於白堤始端。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古時橋上有門,門上有檐,下雪時中間一段的雪都在門檐上,橋上只有兩頭有雪,遠遠望去橋像斷了一樣,所以稱作斷橋。
I. 哪裡有神秘傳說的旅遊景點
湖北神農架:野人
江西龍虎山:懸棺
雲南瀘沽湖:最後的母系社會
貴州西江苗寨:苗人啊,回五毒教就是源答自這里吧
西藏墨脫: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地方,神秘的蓮花秘境,當地的少數民族門巴族,有酒里摻毒的習俗。他們這樣做,並非出於民族仇恨或階級報復,而是一種迷信觀念的驅使。放毒者認為,毒死富裕的人,自己就能招來財運;毒死體格健壯的人,自己就會健康長壽;而那些命里多艱的人,就可以通過毒死生活處處如意者獲得好運。
放毒有「熱毒」和「涼毒」兩種,中「熱毒」之人,很快就會倒斃;而中「涼毒」的人,則慢慢枯乾黑瘦,最後死去。
J. 關於旅遊景點的傳說有哪些
由山西省會太原南下,沿108國道或太茅路行駛不到一小時的路程,便可看到在連接這兩條公路干線的東(榆次東陽)清(太原清徐)路中段,榆次、太谷、清徐三縣交匯處,茂密的莊稼、爭妍的菜花那邊,聳立著一座集樓台廳堂、廊榭亭閣於一體,極具典型明清風格的寨堡。這里山水清秀,花疏林密,如夢如畫。這,就是有清一代開拓萬里茶路,商號遍及大江南北,扎庄蒙俄,遠及歐洲,富甲一方,享譽中外,號稱儒商第一家族的宅院群--榆次車輞常家莊園。
喬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於一九六五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五年在此籌建民俗博物館,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共有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曾有三十多個影視劇組在我館在先後拍攝過,如《大紅燈籠高高掛》、《昌晉源票號》等電影電視劇。從而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也獲得了各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好評,一九九零年獲國家級文物先進單位稱號和省級文物系統文明單位稱號,一九九五年被評為山西省十佳旅遊景點之一,並被省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榆次老城
位於山西晉中市的榆次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榆次,春秋時期稱為塗水、魏榆,戰國時期改稱榆次,隸屬太原郡。是游覽晉商文化走廊的最佳起點。
榆次老城是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漢城舊址上修築起來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榆次老城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旅遊資源獨具特色,集古民居、古城牆、古縣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鋪等人文景觀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為一體,融晉商文化、民族文化、黃河文化、三晉文化、都市文化於一爐。同時,晉中古樸的民俗和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賦予老城靈氣與生機,自然、人文、歷史、藝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