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免費旅遊
❶ 急急急!!請大家鑒別真偽:父母參加一個低價旅遊團去山東聊城 東阿額阿膠保健品有限公司,然後買了什麼
只能說您上當了,首先 東阿額阿膠保健品有限公司 您發的這個公司就是個私營的小公司根本不是正規阿膠廠生產的!正規的阿膠廠只有一個:東阿阿膠保健品有限公司 不過小廠子做的也沒事可以放心吃的!
❷ 東阿縣傳奇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東阿縣傳奇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是2017-01-19在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專司(自然人獨屬資),注冊地址位於山東東阿經濟開發區香江路與霞光路交叉口北100米路東(東阿鑫岳物流有限公司院內)。
東阿縣傳奇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1524MA3D5BNH75,企業法人沈克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東阿縣傳奇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東阿縣傳奇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❸ 東阿縣的旅遊
中國阿膠博物館
中國阿膠博物館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由全國最大的阿膠生產企業東阿阿膠集團出資興建,總投資4000餘萬元,是我國首家以單一中葯品種為主題的專題性博物館,為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點。
曹植墓
園內建有子建祠、曹植墓碑、七步路、羊茂台、洗硯池、聞梵處、梵音洞、摩崖刻字、魚姑廟、觀河亭、仙人足印、穿陽洞、浴仙池、龍山文化遺址、中日魚山友好紀念碑和歷代碑刻等古跡。魚山腳下即是滾滾黃河,隔河面對連綿群山。
曹植公園
曹植公園主要有洛神湖、小魚山、阿膠亭、洛神橋、游龍亭、鶴鳴軒、寄心橋、賦千秋等景點。2006年曹植公園景區及北關新村被省政府授予「山東人居環境範例獎」,2007年又被水利部授予「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倉聖遺跡
在東阿縣銅城鎮王宗湯村東南1公里處,有一微微隆起的高地,相傳就是史書上記載的倉頡墓地。當地人稱「倉王墳」。
魏庄牌坊
節孝坊和孝子坊坐落在東阿縣姜樓鎮魏庄村。兩坊相距16米,全部用青石料雕砌而成。節孝坊是為魏庄村一位姓雷的寡婦所立。
武當廟
武當廟位於東阿縣姜樓鎮鄧廟村,廟內供奉著武當、三皇、伏羲、神農、名醫等一組宋元以來的石造像。
陽光樓藝術館
陽光樓藝術館暨東阿縣青少年書畫培訓基地,位於曹植公園洛神湖畔,佔地面積為700餘平方米。陽光樓藝術館的名字是由於茂陽、劉光、婁以忠三位東阿籍藝術家的名字而命名的,展覽室內共展示作品120餘件。
凈覺古寺
始建於北宋大觀三年,明正統六年寺僧普錦重修,1920年,由當時山東省督軍兼省長的張懷芝出資重建。凈覺古寺坐北面南,佔地約100餘畝。
❹ 東阿縣曹植公園免費嗎
樓上說的基本都對。票價嘛....對於能遊玩的內容來說不算便宜
❺ 東阿鎮的旅遊景點
東阿鎮歷史悠久,遠在商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時為齊國谷邑,秦代稱谷城,漢置谷城縣。南北朝時期,劉宋大明元年(457年),東阿並入谷城;後魏,恢復東阿縣;北齊,谷城並入東阿。明洪武八年(1375年),東阿縣城遷至今東阿鎮。1947年初,東阿縣政府移駐銅城。東阿縣第一區(今東阿鎮、洪範池鎮一帶)劃歸平陰縣。
東阿鎮古跡頗多,原古東阿十景為:洪範浮金、扈泉涌碧、έ山出雲、魚山聞梵、狼溪春水、虎窟秋風、歸台遺井、黃石仙蹤、石門晚景、少岱祠韻,其中的虎窟山、三歸台遺址、黃石山和浪溪河(原名狼溪河)下游均在現東阿鎮境內。
東漢畫像石墓
東漢畫像石墓位於東阿鎮孟庄村南,原漢墓8座,封土高大。「文革」中毀壞6座,今存2座,全以當地產巨型青石材扣結而成。墓為南北向,墓室頂部蓋板高於地面約0.8米。墓內南北11.5米,東西7.8米,高度為3.22米。面積78.8平方米。墓室平面呈凸字形,計有前廳3間,中廳3間,後為棺室。墓門在南邊中心部位,由門楣、門框、門扉構成。墓門高約1.8米,寬1.2米。石質門扉兩扇,上下有門樞,安裝在門楣和石地板的臼窩內。門扉外飾淺浮雕鋪首銜環圖案,門楣飾高浮雕羊首圖案。 墓四壁以規整巨石砌成,全飾有細鑽斜條紋和菱形圖案,墓壁上沿刻垂帳紋和魚紋。以方形和圓形石柱支撐巨型柱體過梁,將廳間隔為6間。方形石柱四面磨光,減地9淺浮雕人物,動物圖像,圓形石柱,高浮雕雜技百戲,神話故事圖像。柱礎均為高浮雕動物、人物故事圖像。柱上縱橫相連的青石過梁,均內側面磨光,平面減地陰線刻車馬人物畫像。外側面飾魚紋。後棺室長方形,南北3.20米,寬2.70米。巨石平鋪蓋頂。墓底以石材鋪平。墓室共用石材161塊,其中31塊刻有精美畫像。
1986年5月至7月,市縣文物部門對漢墓進行了全面清理。清出五銖錢幾枚,銅器、陶器殘片,漆片等物。此墓畫像石數量多,內容豐富。棺室前柱櫨鬥上有「君故吏」「軍君故吏」「君從吏」「小吏也」等榜題文字,皆為隸書。畫像石計有117幅,分布在墓門、各廳室、過梁、橫額及石柱上。畫像總面積60多平方米。畫像主要反映墓主人生平經歷及社會活動、生活活動場面。畫像採用高浮雕,淺浮雕,凹面刻平面減地陰線刻等技法。雕琢細膩,氣魄雄渾。此墓屬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石公祠舊址
位於東阿鎮北500米,地處於谷城山下(原廟頭村)。祠始建於漢,歷隋唐、逾宋元,經明清,歷代多經修葺,香火不息。1960年代初,仍是廟門偉嚴,殿堂肅穆,松柏杈丫,碑碣林立,乃歷代文物遺存寶庫。今存數塊明清重修、拜竭碑刻遺址,漢代碑碣、唐代《黃石公祠記》碑、宋宣和詩刻碑各一塊,宋代題款石香爐一個。正殿內有黃石公、張良石質雕像。黃石公氣宇軒昂,扶膝危坐正中,一足赤;張良跪其前,雙手舉履過頂。雕刻相傳出自唐人之手,造型生動,做工精細。據當地人相傳,每年農歷三月十八日黃石公誕辰,舉行歷時半月的廟會。四方善男信女,商賈行旅,文人騷客,官宦貴人,雲集祠前,焚香謁拜。有六朝庚信的《張良謁黃石公贊》、宋代姚鉉的《黃石公廟碑銘》、元代元好問的《過黃石公廟》、明代侯鉞《登黃石山》、清代王世禎《留侯祠》等留於後世。
谷城山
位城北2.5公里,山上也建有黃石公祠。山上石色頗黃,又稱之黃山。《水經注》載:「谷有黃石台,黃石與子房期處也」的記載。山頂突兀拔起一巨石,即谷城黃石。《東阿縣志》載:「山巔大石,方數丈,如印,其色頗黃。」明正德進士,兵部給事中周祚在《黃石公贊》中曰:「城東北有山,上列巨石,危若高屋,世祀黃石公。」今谷城山黃石依然如故,高達20米,周圍70餘米。四壁陡峭如削,形若天柱,矗立山巔。歷代文人留下多篇詩作述懷黃石。在黃石南面有數塊依崖摩刻的碑文,因年代久遠,雨淋風蝕嚴重,字跡多數模糊不辨。在黃石西北方高6米處懸崖上,有人工開鑿石窟,深3.5米,高2.8米,內徑寬3.6米,名曰「黃石公洞」,洞內依壁立有黃石公雕像,高1.5米,雙手扶膝,肅穆端坐,發挽頂髻,圓面長須。據其雕琢技法,當是明代作品。黃石之南,原有黃石公祠,3間,內祀黃石公石質坐像,形同「黃石公洞」內雕像、二者為同期建造。
永濟橋
原名浪溪橋,坐落在東阿鎮老城內浪溪河上,距今400多年歷史。東阿鎮為老東阿縣治,浪溪中流,城分東西。中間1座大石橋橫跨溪上,以濟車馬行人。橋型雄偉,南北望去橫卧如虹。據《泰安府志》載:浪溪橋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修建。當時壘石為三孔,因水沖毀。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改建一孔木橋,高四丈,更名「永濟橋」。隆慶三年(1569年)重修,稍減其高。現存橋為明萬曆年間(1614 年)所建。橋為單孔拱形,長55米,寬6.25米,全部用青石砌成。橋面兩側護欄,以欄板和石柱扣結而成。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雲朵圖案。石欄與石欄之間石柱上雕有坐獅、石猴、蘑菇。雕刻精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當地人把石橋石刻編成小唱:「十八個獅子一對猴,二八一十六個蘑菇頭。獨石一百零八塊,南北三十個流水溝」。1995年,永濟橋被公布為濟南市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❻ 從東阿跟旅遊團去青島3日游要多少錢
至少五百
❼ 東阿到泰山旅遊價格兩個成人需要多少錢呀
路費大概每人六十左右,票價在130左右?人
❽ 我在東阿,想去雲南旅遊
麗江相對知名度高一些。
麗江的周邊旅遊區也集中一些。時間允許的情況內下,多走幾容個地方,遺憾也少一些。
麗江主要景區:玉龍雪山、束河古鎮、麗江古城、瀘沽湖等。
麗江周邊主要景區:
1.麗江~香格里拉4小時左右車程。香格里拉主要景區:(虎跳峽、依拉草原、普達措國家公園、松贊林寺等)
2.麗江~大理2小時車程 大理主要景區:(雙廊、洱海、喜洲古鎮、蒼山等)
---麗江金沙旅遊 央金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