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有哪些旅遊景點
1. 陝西有哪些著名的旅遊景點
(一)西安城郊旅遊區
西安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同北京、南京、洛陽、開封、 杭州共為我國六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起
到公元10世紀初,先 後有周、秦、漢、唐等13餘個王朝在此建都,是六大古都中最古老、建都時間最長的一個。
時至今日,文化遺存豐富、文物古跡薈萃,帝都風韻猶存。漫步城郊旅遊區,如同走進一座上下數千年的歷史博物
館。在這里遊人可以看到:豐京、鎬京、阿房宮、漢長安城、未央宮、唐大明宮等周、秦、漢、唐四大古都遺址,
古色古香與高樓大廈相映成趣的居室庭院;清雅恬靜與寬闊大街並存的僻巷小徑;巍峨壯麗聳入雲端的古代高塔;
松柏掩影,庄嚴肅穆的名剎古寺;以及那創造人類仰韶文化的原始母系氏族公社完整村落半坡遺址;有宋代開始建
造的中國古代碑石精華薈萃之處碑林;明代用以報時的鍾鼓樓;雄偉壯觀的明代西安城牆;中國最現代化的國家級
大型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興慶宮公園、革命公園、曲江池遺址等眾多的風景名勝構成了西安城郊旅遊區以及文
化古跡為主的旅遊特色。
(二)驪山風景旅遊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西安市東30公里的臨潼縣,由驪山、華清池、秦始皇陵、秦兵馬桶博物館一、二、三
號坑、秦陵地宮模擬館、臨潼博物館、鴻門宴遺址等游覽點組成。旅遊區內的秦始皇兵馬桶製作於2000多年前的秦
代,以體型高、製作精細、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年代久遠、雄偉壯觀而聞名國內外。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自
1978年開發以來,接待了100多個國家的元首和300多萬國外遊客,成為中國十大名勝之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
為世界文化遺產。此外在旅遊區內還開展了文物考古游、溫泉療養游和休閑度假游。
(三)長安古寺廟旅遊區
位於西安市長安縣境內,以名剎古寺眾多而聞名。佛教八大宗派中的法相、凈土、律宗、華嚴四大宗派的開山
祖師和發展地都在長安。區內有佛教寺院40多座,著名的有唐玄奘墓地興教寺,中國佛教凈土宗發源地香積寺,中
國佛教密宗發源地大興善寺及對日本佛教頗有影響的青龍寺等寺院。
(四)華山旅遊區
西嶽華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西安東120公里的華陰市南。北臨黃河、南依秦嶺,奇峰突兀、巍峨壯麗,
以「險、奇、 峻、絕、幽」而獨冠天下。旅遊風景區內著名的景點有:玉泉院、青柯坪、毛女洞、回心石、千尺
幢、百尺峽、老君犁溝、長空棧道和東、西、南、北四峰。其中東峰觀日出成為每位旅遊者所喜愛的觀光活動。
1994年,新建的黃南峪道竣工通車,華山索道已於1995年底投入營運。華山西嶽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規模
宏大,文物眾多,目前已修復並對外開放,供中外遊客參觀游覽。
(五)咸陽帝王陵墓旅遊區
咸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市區北10公里的渭北高原上,東西約百餘公里的地區分布著漢高祖長陵、
漢武帝茂陵、漢景帝陽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合葬墓乾陵等27個帝王的陵墓,以及256個陪葬
墓。舉目望去陵冢累累,一字排列,形成了極其壯觀的陵墓群。茂陵、昭陵、乾陵和已發掘的唐永泰公主墓、章懷
太子墓、懿德大號墓均已對外開放,漢陽陵出土的大量漢代兵佣,正在發掘修復,將進博物館保護,並對外開放。
當地政府正在規劃建設咸陽五陵旅遊景區。另外旅遊區內還以醫葯保健著稱於世。被稱為神醫、 神脈、神刀和神
針及505神功元氣袋為代表的系列保健產品,效果奇特,深受海內外旅遊者的歡迎。不少海內外朋友慕名而來求
醫問葯和觀光旅遊。
(六)寶雞法門寺旅遊區
位於寶雞市以東,沿西寶高速公路北線「一」字排列,景點集中,交通方便。區內主要景點有反映新石器文化
的北首嶺遺址,規模宏大的先秦雍城遺址,隋唐帝王避暑行宮——九成宮遺址,酉府園林勝景鳳翔東湖,以及歧山
周公廟、寶雞縣釣魚台等。特別是享有「關中塔廟之祖」稱譽的扶風法門寺,始建於東漢,後成為唐代皇家寺院,
因珍藏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和大量珍貴文物而舉世聞名。1985年清理塔基,意外發現地宮和真身舍利後,重建了
寺塔,整修了寺院,並按唐代法門寺塔式樣修建了法門寺珍寶閣,修復保留地宮,法門寺已成為西線的旅遊熱點。
(七)延安三黃一聖旅遊區
旅遊區三黃是指黃河壺口瀑布、黃帝陵、黃土風情,一聖指延安革命聖地。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黃河壺口
瀑布能體現黃河的雄偉壯觀氣勢,黃帝陵是中華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黃河、黃帝陵吸引了眾多的港澳台胞和旅居
世界各地的華僑。延安革命聖地有中共中央舊址棗園,以及中央軍委舊址王家坪和「延安革命紀念館」,寶塔山的
「解放日報社」等,是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游覽區。
(八)榆林塞上風光旅遊區
榆林塞上風光旅遊區是陝西北部毛烏素沙漠南緣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以歷史文化名城、塞北重鎮榆林為中心
以其別具特色的塞上風光而著稱。主要參觀游覽景點有秦、隋、明三代古長城,明代所建邊防要塞鎮北台,靖邊縣
大夏統萬城遺址,米脂縣李自成行宮,綏德縣扶蘇祠、蒙恬墓等文物古跡,紅石峽、紅鹼淖、佳縣白雲山和神木縣
二郎山等景觀,還有反映榆林地區治沙所治理毛烏素沙漠、綠化黃土高原溝壑的試驗場所——沙地植物園也吸引了
不少遊客和中外科學工作者前往考察和觀光旅遊。
(九)黃河旅遊區
位於韓城市境內,旅遊區內由黃河龍門、司馬遷祠墓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韓城市,以及中國歷史文化村落黨家
村等景觀組成。黃河龍門為黃河之咽喉,兩山聳峙,黃河川流其間,濤聲滾滾,出龍門一瀉千里。韓城市為黃河岸
上的一顆明珠,古老而文明。市內保存大量的文物古跡,韓城文廟是陝西現存的大型古建築群之一。司馬遷為世界
歷史文化名人,黨家村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築村落,古色古香。目前韓城黃河航道處於開發階段,不久遊客
就可乘船一覽黃河的雄姿。
(十)柞水溶洞旅遊區
位於柞水縣城東17公里的石瓮鎮,旅遊區內有佛爺洞、風洞、天洞、百神洞、雲霧洞等近百個溶洞;有對峰台
、雲台山、馬鞍嶺三座奇山異峰;有明代建造的祖師廟以及乾佑河、馬乳泉、玉皇瀑布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旅
游區自然環境靈秀典雅,景點多而集中,景物類型豐富多樣,是我省乃至西北地區一處以溶洞和自然和觀為主的旅
游區。
2. 府谷縣適合旅遊的季節
府谷縣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干溫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雨熱同期;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年差與日差氣溫變化較大;降水年際變化大;自然災害是旱、澇、霜、雹。年平均氣溫9.1℃;最熱的7月,月平均氣溫23.9℃;最冷的1月,月平均氣溫零下8.4℃;氣溫年較差32.3℃。全年縣太陽輻射總量為144.94千卡/平方厘米;可供作物利用的光能約占總輻射量的一半。全縣多年平均日照為2894.9小時;日照率65%;農業活動主要季節的4至10月每月日照數都在230小時以上。初霜為10月5日;終霜為4月27日;無霜期177天。年平均降水量453.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至9月,占年降水量的67%。
特產
府谷的魅力,不僅在於別具一格的經濟特色、濃郁的地方風情和悠久的文化藝術,還因為她有分布全縣飄溢芳香的名貴土特產品。
海紅果府谷的傳統果樹,屬全國稀有樹種,是陝晉蒙接壤地帶所獨有的特產,栽培歷史悠久。海紅子屬落葉小喬木,樹冠呈圓形,冠高4-5米。冠徑一般可達7米,像一把非常大的綠色旱傘。它是一種耐旱、耐寒、適應性強、管理簡單的高產果樹,易栽培,壽命長,適宜在府谷生長。主要分布在哈鎮、趙五家灣、清水、黃甫、麻鎮、古城、廟溝門等鄉鎮,現在全縣均有栽培,約有海紅樹百萬株,年產鮮果2000噸以上。海紅果色澤鮮艷、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含鈣量為水果之冠,每公斤含鈣2780毫克,素有「鈣王」之稱。它具有健脾胃、增食慾、助消化之功效。用海紅果製成的果脯、果丹皮、海紅干、罐頭、糖葫蘆等獨具特色、別有風味,深受消費者歡迎。目前已遠銷北京、上海、浙江、廣州、貴陽、西安等十多個省市。以海紅果為原料加工配製成的鈣王飲料「海紅樂」、「鈣力達」,果味濃郁、清涼爽口、甘美醇厚,為四季佳飲,產品俏銷周邊省市。
黃米 黃米又稱黍、糜子、夏小米,有糯質和非糯質之別,糯質黍多作以醇酒,非糯質黍,稱為穄,以食用為主。糜子脫殼之後稱為黃米,黃米又分粳黃米、糯黃米,有的地方稱為大黃米。糜子是我國僅次於水稻的傳統制米作物,食用方法於大米相同,不僅色、香、味俱佳,而且營養豐富。
紅棗為本縣傳統經濟林木,有上千年的栽培歷史,以黃河沿岸的府谷鎮、磧塄、武家莊、王家墩等鄉鎮最為集中,各鄉鎮均有栽培,目前已形成規模巨大的紅棗林帶。尤其是磧塄的紅棗最為鮮美,色澤紅潤、個大、核小、肉厚、干鮮食均可,含糖量高,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營養豐富,具有養血安神、益脾和胃之功效。在國內外市場享有一定聲譽,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近年來,紅棗產地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將紅棗加工成干棗、蜜棗、酒棗、糖棗、棗醬、棗罐頭、無核棗等深加工產品,深受人們的喜愛。
山杏府谷傳統樹種。府穀日照充足,氣候乾燥,適宜山杏生長,無論是山地、丘陵、溝壑或河谷、宅旁、地畔均可栽植,主要分布在古城、哈鎮、廟溝門、三道溝、老高川、大昌汗等鄉鎮。杏仁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可潤肺、養顏、生津,出油率高達46%,具有很高的食用葯用價值,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近年來人們在苗木上下大功夫,山杏中又分櫱出了仁用杏和食用杏,杏大似桔桃,肉厚核小,備受人們青睞,目前在該縣開始推廣。
名貴雜豆全縣種植雜豆十多種,其中綠豆、黃豆、黑豆、紅小豆、扁豆、豌豆、豇豆等品種,經濟價值高,除直接煮飯食用外,還可加工成營養豐富、色味俱全的各種食品。府谷的雜豆除聞名北方地區外,還深受日本、東南亞及港澳地區客商的歡迎。尤其是綠豆,色澤鮮、品質好,是主要的出口產品,麻鎮大明綠豆質量上乘,成了府谷的拳頭農產品。
山羊絨、羊毛、羊皮府谷是陝西省重要畜牧業基地,羊子的主要產區。2003年,全縣羊子存欄14.6萬只,出欄7萬只,山羊絨產量23.4噸,羊毛產量200噸,羊皮7萬張。近年來封山禁牧,推廣圈養技術,進一步推動了人們的養殖的積極性,廣大農民群眾真正發了「羊」財。
地毯府谷縣地毯加工業歷史悠久,在全國地毯行業中早有名氣,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近年來,地毯加工廠家不斷增加,產品不斷創新,質量不斷提高。年產地毯800-1700平方米。府谷地毯設計新穎、工藝精美、質地堅韌、彈性剛健、染色牢固、手感柔軟、消聲防潮、經濟耐用、規格品種齊全,多年來暢銷全國,並出口美國、英國、法國、瑞典、日本 、加拿大等十多個國家,曾獲口岸免檢產品和陝西省優質產品證書。地毯有二藍、三藍、五彩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的「鹿鶴同春」、「錦雞牡丹」、「金磚滿地」等地毯,色調素雅,圖案清晰,很受消費者喜愛。
花生 牆頭鄉位於黃河岸邊有大量的土地用於種植,採用大水漫灌的形式,顆粒飽滿,銷往晉陝蒙三省,花生利於大腦發育。年年種植面積廣、產量多。
西瓜、白菜西瓜品種多、個大、汁多、皮薄、甘甜。西瓜成熟後改種白菜,每年為適應市場需求而改變品種,銷售面積廣泛
3. 陝西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陝西的旅遊景點有秦始皇兵馬俑、大雁塔、少華山森林公園、華清池、黨家村古建築群、華山、大唐芙蓉園、黃帝陵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景點:
1、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2、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
3、少華山森林公園
少華山森林公園位於陝西省華縣城東南7公里處,坐落於秦嶺北坡,北起峪口,南至秦嶺分水嶺,東到蟠龍山,潛龍寺,西括少華峰,總面積6300公頃,海拔高度在600—2000米之間,由潛龍寺、少華峰、紅崖湖、石門峽、密林谷五大景區所組成。
4、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開發區,大雁塔東南側,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園林式樣重新建造的,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佔地面積一千畝,其中水域面積三百畝。
5、黃帝陵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是《史記》記載的唯一一座黃帝陵,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黃帝陵號稱「天下第一陵」,又稱「華夏第一陵」,「中華第一陵」 。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
4. 陝西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有哪些
1、西嶽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山嶽之一,位於華陰市城南,海撥2200 米,北瞰黃河,南依秦嶺,遠而望之若花狀(《水經注》),故有其名。
2、兵馬俑世界第八大奇跡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現震驚世界。
3、大雁塔位於和平門外4公里的慈恩寺內,相傳唐代永徽三年。赴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奏請在寺內建塔,用於存放他自印度帶回來的經籍。
4、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
5、中國明西安府城牆。在陝西省西安市。建於明洪武三 年至十一年(1370~1378),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和元代奉 元城基礎上擴建而成。
6、大唐芙蓉園:位於古都西安大雁塔之側,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早在歷史上,芙蓉園就是久負盛名的皇家御苑。
7、華清池:是位於唐華清宮遺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宮苑,西距西安30公里, 南依驪山,北面渭水。因其亘古不變的溫泉資源、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以及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示範景區。
8、太白山:是我國著名的秦嶺山脈的主峰,也是我國大陸東部的第一高峰,海拔3767米。
9、陝西翠華山山崩景觀國家地質公園:為2001年3月國土資源部首批的11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而且是全國第一批建成揭碑的國家地質公園。
10、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1公里處橋山之巔。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
5. 陝西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1、秦始皇兵馬俑
黨家村古建築群位於陝西省韓城市西庄鎮,選址於水、塬之間的坡地上。元至順二年(1331年)始建,初名東陽灣,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更名黨家灣,後稱黨家村。明永樂十二年(1414 年)起擴建,界劃出長門、二門、三門住區與發展區,清代繼續修葺、擴建,為防禦匪盜,築上寨沁陽堡。主要居民為黨、賈二姓族人。
(5)府谷有哪些旅遊景點擴展閱讀:
陝西(Shaanxi),簡稱「陝」或「秦」,中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省會西安。位於西北內陸腹地,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介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總面積20.58萬平方千米。
陝西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是炎帝故里及黃帝的葬地。陝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個大一統王朝,有4個(秦、西漢、隋、唐)建都西安(咸陽),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稱為「東方金字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和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
陝西有三項九處世界遺產,分別是:長城、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大明宮、未央宮、彬縣大佛寺石窟、張騫墓。
截至2011年,陝西現有各類文物點3.58萬處、博物館151座、館藏各類文物90萬件(組),文物點密度之大、數量之多、等級之高,均居全國首位。
參考資料:網路-陝西
6. 府谷縣的好山好水有哪些
花塢步月度假山莊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郝家角村,這里依山傍水、古樹參天,一年四季空氣清新,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清澈見底的石馬川河在度假村前淙淙流過,黃河象一條金色的巨龍奔騰不息,黃河岸邊的棗樹、楊樹、柳樹、槐樹、榆樹、杏樹、海紅樹鬱郁蔥蔥,一派鄉村田園自然景觀,使您陶醉於世外桃園。
以綠色生態為特色,以環境健康為主題,鬱郁蔥蔥的棗樹,歐美式的別墅,古老的陝北窯洞,粗獷豪放的陝北民歌、二人台和真情演繹著不同口味的地道山曲,清雅淡素的陝北農家小吃以及香氣繚繞的黃河魚讓您垂涎欲滴。虎山擁秀——人文之美,美在天成五虎山亦名五龍山,舊府州八景之一。宋時即有寺廟,清乾隆、道光年間有過大規模的擴建和重修,1927年曾在此地召開過中共府谷縣委第一次黨代會,是府谷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社會各界人士鼎力資助,北峰玉帝樓、雲霞觀等廟宇修繕一新,五虎山已打造成一個山青水秀、人文毓秀的民俗景點和生態旅遊度假區,被稱為北方的「小布達拉宮」和府州城「後花園」。
榆塞長城——萬里長城,橫亘東西府谷境內明長城東起牆頭鄉,西至新民鎮,綿延100多公里,設155個烽火台。而今部分段落夯層清晰,墩台依舊,新民龍王廟墩台、清水轉角樓墩台保存最好。據史籍記載,府谷境內長城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最初是魏國為了保障邊境的安全,曾在是境北部修築長城。
`秦源德水——九曲黃河,環繞而過府谷是黃河入陝第一縣,是為「秦源」。黃河從內蒙古君子津蓮花辿入縣境,西至龍口,河水騰波涌浪,雷吼鯨噴,甚為壯觀。兩岸皆崖石堅土,水從中流,無泛濫之患,是名為之德也。《史記》記載,秦滅六國,自以為得水德之助,因名河曰「德水」。
神龍瞻紫——極目遠眺,山水如畫神龍山位於縣城西,亦名營盤梁、將軍嶺。此山南臨黃河,背依群嶺,如巨龍昂首,嘯飲大河。登高遠眺,山水一色,雲蒸霞蔚,為府谷一大盛景。
麻鎮龍興寺位於麻鎮舊城麻鎮龍興寺,始建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是府谷保留最為完整的古廟建築群。廟內主體建築和清代壁畫保留完整。是榆林市十大佛教旅遊寺院之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府州古城府州古城始建於五代時期,是我國北方保留最完整的石頭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景點有:千沸洞、榮河書院、文星閣、文廟、城隍廟、南門瓮城、水門等,該城依山臨河氣局形勢蔚為壯觀!
古長城 長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和悠久的歷史而舉世矚目。它作為中華民族龍的象徵騰空而起,距嶺摧濤,氣象萬千。它以軒昂氣概,勇於沖突一切之勢,遨遊於茫茫中華大地中,使得炎黃子孫為之驕傲,使得龍的傳人為之亢奮。縣境的長城,據史籍記載,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最初是魏國為了保障邊境的安全,曾在境北部修築長城。1981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神木縣著名旅遊景點有哪些
高家堡古城
高家堡古城,位於榆林市神木縣城西南約50公里處,距離明長城約專5公里。高家屬堡古城始建於明朝正統四年(1439年),是神木縣乃至整個陝北地區保存比較完好的一座明代城堡。
二郎山
榆林市神木縣城郊外的二郎山,山因山體中部有兩處凸起,狀如駱駝雙峰,又名「駝峰山」;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18年)明武宗朱厚照出巡路過神木縣,見此山形頗似案頭筆架,所以又賜名「筆架山」當地俗稱西山,素有「陝北小華山」的美稱。
紅鹼淖
紅鹼淖,位於榆林神木縣爾林兔鎮東北角,距離榆林市區約140公里處,是沙丘戈壁中的一汪清水,也是陝西省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泊,有「沙海明珠」之稱有。在這里可以盡情享受陽光、沙灘和湖水,還可觀賞沙鷗、天鵝和湖中自在的魚群,十分愜意。紅鹼淖的右側有一個叫「叨嘮窯則」的半島,這里是景區中的娛樂中心。
8. 榆林市府谷都有什麼可以玩的地方
我是土生土長的府穀人。棗園農家樂
花塢步月度假山莊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郝家角村,這里依山傍水、古樹參天,一年四季空氣清新,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清澈見底的石馬川河在度假村前淙淙流過,黃河象一條金色的巨龍奔騰不息,黃河岸邊的棗樹、楊樹、柳樹、槐樹、榆樹、杏樹、海紅樹鬱郁蔥蔥,一派鄉村田園自然景觀,使您陶醉於世外桃園。
以綠色生態為特色,以環境健康為主題,鬱郁蔥蔥的棗樹,歐美式的別墅,古老的陝北窯洞,粗獷豪放的陝北民歌、二人台和真情演繹著不同口味的地道山曲,清雅淡素的陝北農家小吃以及香氣繚繞的黃河魚讓您垂涎欲滴。虎山擁秀——人文之美,美在天成五虎山亦名五龍山,舊府州八景之一。宋時即有寺廟,清乾隆、道光年間有過大規模的擴建和重修,1927年曾在此地召開過中共府谷縣委第一次黨代會,是府谷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社會各界人士鼎力資助,北峰玉帝樓、雲霞觀等廟宇修繕一新,五虎山已打造成一個山青水秀、人文毓秀的民俗景點和生態旅遊度假區,被稱為北方的「小布達拉宮」和府州城「後花園」。
榆塞長城——萬里長城,橫亘東西府谷境內明長城東起牆頭鄉,西至新民鎮,綿延100多公里,設155個烽火台。而今部分段落夯層清晰,墩台依舊,新民龍王廟墩台、清水轉角樓墩台保存最好。據史籍記載,府谷境內長城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最初是魏國為了保障邊境的安全,曾在是境北部修築長城。
`秦源德水——九曲黃河,環繞而過府谷是黃河入陝第一縣,是為「秦源」。黃河從內蒙古君子津蓮花辿入縣境,西至龍口,河水騰波涌浪,雷吼鯨噴,甚為壯觀。兩岸皆崖石堅土,水從中流,無泛濫之患,是名為之德也。《史記》記載,秦滅六國,自以為得水德之助,因名河曰「德水」。
神龍瞻紫——極目遠眺,山水如畫神龍山位於縣城西,亦名營盤梁、將軍嶺。此山南臨黃河,背依群嶺,如巨龍昂首,嘯飲大河。登高遠眺,山水一色,雲蒸霞蔚,為府谷一大盛景。
麻鎮龍興寺位於麻鎮舊城麻鎮龍興寺,始建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是府谷保留最為完整的古廟建築群。廟內主體建築和清代壁畫保留完整。是榆林市十大佛教旅遊寺院之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府州古城府州古城始建於五代時期,是我國北方保留最完整的石頭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景點有:千沸洞、榮河書院、文星閣、文廟、城隍廟、南門瓮城、水門等,該城依山臨河氣局形勢蔚為壯觀!
古長城 長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和悠久的歷史而舉世矚目。它作為中華民族龍的象徵騰空而起,距嶺摧濤,氣象萬千。它以軒昂氣概,勇於沖突一切之勢,遨遊於茫茫中華大地中,使得炎黃子孫為之驕傲,使得龍的傳人為之亢奮。縣境的長城,據史籍記載,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最初是魏國為了保障邊境的安全,曾在境北部修築長城。1981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陝西有哪些旅遊景點
陝西旅遊景點
1、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在秦始皇從葬坑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秦始皇兵馬俑位於陵園夕陽東門外3公里處。秦始皇兵馬俑造型逼真,無一雷同。秦始皇兵馬俑的車兵、步乓、騎兵列成各種陣勢,嚴陣以待,遇敵出擊,儼然一支整齊威嚴、浩浩盪盪的秦朝軍隊,保衛著秦始皇地下王國的安全.整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秦始皇兵馬俑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2.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臨潼縣城東約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陵(含兵馬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陵墓規模宏大,修建時間長達37年之久,分為內外兩城,內城方形,外城長方形。陵園南部是墓葬區,今墓冢為四方錐形,底部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高55米。墓內機關重重,有眾多的珍品陪葬。雖然始皇陵的價值極高,但由於各種原因,迄今為止尚不能挖掘,所以現在這里只能看到一座巨大的土堆,沒有太大的觀賞性。
3.華清池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華清池位於西安城東,驪山北麓,華清池距歷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華清池就是游覽沐浴勝地,華清池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務院公布華清宮遺址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清池緊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溫泉, 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歷代天子.華清宮是唐代唐玄宗天寶六載(公元 747)修建,華清池是唐玄宗和楊貴妃遊玩、沐浴的場所。華清池驪山溫泉,水溫常年保持在43度,華清池被稱為「與日月同流,不盈不虛」是游覽和沐浴勝地。
4.驪山
驪山位於西安臨潼縣城南,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最高峰九龍頂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長青鬱郁蔥蔥,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故名「驪山」。驪山又名「綉嶺」。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
5.陝西歷史博物館
位於西安市小寨東路與翠華路的交叉路口西北側,佔地約7萬平方米,是國家級歷史博物館,也是我國最大型、最現代化的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是一組仿唐建築,內部分為三個陳列廳,所展出的3000多件文物,都是從陝西省出土的幾十萬件文物中精選而出,大多為稀世珍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6.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南郊大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相傳是唐僧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於後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台基上。塔七層,底層邊長25米由地
7.小雁塔
小雁塔位於距西安城1公里處的薦福寺內。薦福寺創建於公元684年,是在唐高宗死後百日,為其獻福而建的,所以最初起叫獻福寺。公元698年改名薦福寺。大.小雁塔是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志。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因規模小於大雁塔,故稱小雁塔。這一「小」字小出了精緻和典雅,但也小出了小氣,在聲名和氣勢上與大雁塔簡直是天壤之別。
8.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坐落於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學街(因清代的長安學、府學、咸寧學均設在這里而得此名)。它於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為保存《開成石經》而建立。九百多年來,經歷代徵集,擴大收藏,精心保護,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現有六個碑廊、七座碑室、八個碑亭,陳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薈萃的展室里,展示了聖儒、哲人的浩瀚石經;秦漢文人的古樸遺風;魏晉北朝墓誌的英華;大唐名家的絕代書法以及宋元名士的瀟灑筆墨。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書畫同輝的筆墨跡以及詩畫雙絕的王維的竹影清風更為碑林增輝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獨有的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物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鍾樓
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建築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築之一。它以其金碧輝煌的雄姿踞於西安城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古城西安的標志建築,被譽為「古城明珠」。
10.鼓樓
西安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鍾樓相望。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1740)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
11.半坡博物館
西安半坡遺址即半坡遺址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郊約六公里的半坡村,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距今有6000年的歷史。屬於仰韶文化。這類遺址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12.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年間(1370棗1378)年,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為基礎擴展形成,周長13912米。牆體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厚度大於高度,建築穩重堅固。自1983年開始的環城建設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牆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環繞,風格古樸、粗獷,有野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環城公園。以城牆為主體,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女兒牆垛口、城門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禦體系,為遊客直觀了解古代戰爭提供了珍貴的人文景觀.
13.清真大寺
大清真寺位於西安鼓樓西北的化覺巷內,又稱化覺巷清真大寺,它與西安大學習巷清真並 稱為中國西安最古老的兩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學習巷寺以東,故又叫東大寺。大清真寺位於西安市鼓樓西北隅,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中國殿式古建築群,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該寺院始建於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的維修保護,成為目前的格局。該寺屬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又晉升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5月榮獲西安市旅遊十大景觀之一。.
14.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西安市曲江新區的大唐芙蓉園佔地1000畝,其中水面300畝,總投資13億元,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包括紫雲樓、仕女館、御宴宮、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杏園、陸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飲等眾多景點。.
15.青龍寺
青龍寺是唐代著名的佛寺之一,在9世紀出達到鼎盛,它是日本佛真言宗的祖庭,是日本人心中的聖寺。1986年,青龍寺從日本引進千餘株櫻花樹,植於寺院,每年五、六月間,櫻花盛開,春色滿圓,奼紫嫣紅,風光異常。至今,青龍寺也以它傳奇的歷史角色和美麗的靜謐風景吸引這眾多的中外遊客。 青龍寺位於西安是鐵爐廟村,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象徵。 它的建築風格非常的日式,從古到今很有文人墨客到此游覽,並留下了很多很好的文章和詩詞。 每年一到3、4月份,寺院內的幾株櫻花樹落英繽紛、如雪如霜、非常的漂亮。這也是青龍寺每年的幾個勝景之一!
16.興教寺
興教寺位於西安城南約20公里處,長安區杜曲鎮少陵原畔,長安區杜曲鎮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圓寂後葬於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為樊川風棲塬並修建了五層靈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肅宗題:「興教」二字,從此取名興教寺。
17.水陸庵
水陸庵地處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順山下,原名水陸殿,為六朝古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第二敦煌」。是國內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壁塑群把繪畫、圓雕、浮雕、樓刻藝術手段容為一體,在牆、梁、柱上鑲滿了三千七百多尊人物及自然界萬物的塑像。件件栩栩如生,個個活靈活現,在方寸之地上映出氣象萬千的意識效果。在人物雕塑上匠心獨具,尤為突出,立足故事情節,追求場面動感,抓住表情、眼神、動態等環節的變化,以寫意而達意境,以塑體而托思,以人物粗礦、文靜性格、喜怒哀樂的表情躍染壁上。
18.八仙庵
道教勝地八仙庵,位於西安市東關長樂坊內,為西安最大的道教廟宇,也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道教建築。相傳修建於宋代,隨後歷代均有修葺。現存主建築均為清代所建,因庵中供奉以傳說中的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的塑像為主,故名「八仙庵」。
19.曲江寒窯
曲江寒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南郊,大雁塔東側、雁引路以南、曲江池東南方向的一條溝里。進入寒窯,可欣賞雕繪精美的山門坊,一覽王寶釧當年綉球擇婿的飄綵樓,可觀畫室、寒窯故事蠟像館。
20.樓觀台
陝西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距古城西安70公里,107國道橫穿而過,與隴海鐵路、西寶高速公路、108國道相接。位於西安市周至縣城東南15公里的終南山北麓。樓觀台得名於西周,古代聖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並在高崗築台授經,故此地是全國的道教聖所,並受道教信徒的仰慕膜拜,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勝地,被譽為中華文化之魂所在地,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21.草堂寺
中國佛教寺院。在陝西戶縣東南15千米,面對終南山。龜茲僧人、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為後秦姚興迎至長安後不久,即安住此寺譯經。因其以草苫為寺中一堂屋頂,故名。北周時毀,唐宋以後多次重建。今有大殿三間及鳩摩羅什舍利塔等。距西安約50公里的草堂寺位於陝西省戶縣圭峰山北麓,東臨灃水,南對終南山圭峰、觀音、紫閣、大頂諸峰,景色秀麗,是國務院確立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22.翠華山
翠華山在終南山太乙鎮,去了終南山就一定要去一下翠華山。據說大約在周幽王時期,關中發生大地震到這里。地質構造比較脆弱的翠華山一帶發生強烈山崩,甘湫池和翠華峰是山崩破壞最嚴重的地段大量的崩積物堆滿山谷,截水成湖,形成秦嶺北坡罕見的兩個堰塞湖,即水湫池和甘湫池。水湫池的面積約20公頃,因為它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也叫翠華山天池。崩積體的上部有天然冰洞和風洞各一個冰洞內外的溫差可達23℃終年結冰不化。
23.高家大院
高家民俗大院位於北院門144號,總居住面積2310平方米,是磚木結構的四合院,西安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大院明朝末年崇禎時期開始興建,到清朝乾隆時期基本初具規模。大院主體完工在乾隆時期,到道光年間整個院子完成。最後一次大修在同治十年,最近一次恢復是在六十年代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