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炎帝旅遊景點

炎帝旅遊景點

發布時間: 2020-12-22 01:54:37

⑴ 寶雞有什麼名勝古跡或者有什麼旅遊景點

寶雞古稱陳倉,是華夏始祖炎帝的故鄉,周秦文化的發祥地,名勝古跡眾多,素有 寶雞旅遊景觀(20張)「青銅器之鄉」,「民間工藝美術之鄉」的美稱。其中:周原遺址位於岐山、扶風交界處,是古周人早期都城岐邑所在地,出土了大量青銅器、陶器、甲骨文等;北首嶺遺址位於市區金陵河對岸,距今7000多年,發現遺房32座、窯15個、墓439座及工具用具1700多件;市東的釣魚台,為周朝姜太公釣魚處;周公廟為西周周公旦的采邑;這些景點向人們顯示了豐富的周秦文化。 寶雞是炎帝故里,市區南郊清姜河古稱姜水,是炎帝部落發祥壯大的地方。東南的蒙峪相傳是炎帝誕生的地方。蒙峪以南常羊山上的炎帝陵相傳埋有炎帝所用的衣物。市區經二路與廣元路交匯處有炎帝園(原河濱公園),是炎帝祠的所在地。 市區公園路原人民公園興建中國唯一一家周文化主題公園——中華禮樂城。 位於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素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建於1700多年前的東漢,是安放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著名寺院,是一個「世界級」的旅遊勝地;金台觀位於市區陵原北坡,洞內有張三豐塑像,內還展有周素文化和民間工藝品;麟游縣的九成宮遺址,系隋唐皇家避暑勝地,現有眾多古物書碑;此外,鳳翔縣的東湖、隴縣的龍門洞,景色優美;市區南部的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山腳下有著名的湯峪溫泉,山上風光秀麗,珍禽異獸、奇花古木繁多,還有芳香寺、玉皇地、南太門、太白廟等殿堂寺廟,形成了人間仙境般的景色。 寶雞名勝古跡眾多,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62處: 佛教古寺法門寺 中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館就在市區,有多個國寶級文物 炎帝陵 因青銅器著名的周原遺址 姜太公隱居的釣魚台 諸葛亮殉職的五丈塬 周公旦采邑地周公廟 大唐秦王陵位於寶雞市內北坡 天台山 位於秦嶺主峰太白山的太白國家森林公園 新建的全國唯一周文化主題公園中華禮樂城。 寶雞其他主要旅遊景點:金台觀 ·雞峰山(陳倉山) ·周原遺址 ·箭括嶺 ·扶風城隍廟 ·吳山(好山、岳山、吳岳) ·慈善寺 ·太平寺塔 ·張載祠(張子祠) ·寶雞歷史博物館 ·法門寺珍寶館(博物館) ·眉縣湯浴溫泉 ·金台觀 ·九成宮遺址 ·關山牧場 ·秦公一號大墓 ·蘇文忠公祠 ·寶雞民俗博物館 ·東方大佛宮 ·始祖殿 ·紅河谷·寶雞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寶雞市崛山森林公園·龍門洞森林公園·寶雞觀光園·寶雞人民公園·鳳翔東湖·嘉陵江源頭景區·西岐民俗村 ,以及寶雞市植物園
1:法門寺。佛祖指舍利的存放處,我國著名佛教勝地。位於扶風縣。因藏有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而轟動世界的法門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家名剎。法門寺始建於東漢,相傳印度的阿育王為使佛教發揚光大,將佛祖舍利分送給各地,凡得舍利處都要建造佛塔供奉,法門寺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規模最大一處。1987年在清理塔基時,發現了被封閉千年的唐代地宮,裡面珍藏著佛祖釋迦牟尼指骨舍利以及大批的唐代珍貴文物。這一發現意義重大,是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也是佛教史上的一大盛事。西安到法門寺車程約2.5小時.

2:太白山位於寶雞市眉山縣。秦嶺生態原始森林的及至表現。有溫泉,稱西湯浴與藍田的東湯浴並稱。第四紀冰川、奇珍異禽、太白積雪(6月份上山會有皚皚百雪哦,強烈建議遊玩。) 太白積雪:太白山位於眉縣城南20公里。南界洋縣,東接拂坪,西南與留壩、鳳縣相連,海拔4000餘米,為秦嶺的最高峰。太白山山高水冷,因而高處背陽的地方,在三伏天仍可看到白雪,「太白積雪」 指的就是這里的風光。

3:寶雞嘉陵江源頭。大家都知道嘉陵江在重慶,可他的源頭在陝西,源頭的水清澈見底,風景宜人。

4:關山牧場。陝西唯一的草原地貌,這里可以縱馬馳騁,露宿野營,燒烤肥羊哦

5: 釣魚台。是姜太公願者上鉤釣魚的地方。風景入畫,美侖美奐啊。

6: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周公廟,位於陝西省岐山縣城西北6.5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面積約62萬平方米。此處依山傍水、古木參天、風景秀麗,東、西、北三面環山,唯南邊與平地相接,狀如簸箕。《詩經》中描述此地為「有卷者阿,飄風自南」。因此,後世人稱這里為「古卷阿」。

⑵ 陝西寶雞比較好的旅遊景點都有哪些

寶雞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素有"炎帝故鄉"、"青銅器之鄉"和"民間工藝美術之鄉"的美稱。主要旅遊參觀景點有法門寺、周公廟、五丈原諸葛亮廟、關山草原、姜太公釣魚台、雍城和秦公大墓遺址、太白山、炎帝陵祠、寶雞青銅器博物館、金台觀、北首嶺、東湖、九成宮遺址等。其中,寶雞市十大旅遊景點為法門寺、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釣魚台、周公廟、五丈原諸葛亮廟、鳳翔東湖、嘉陵江源頭風景區、關山草原、炎帝陵祠、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祭祖朝聖游(炎帝陵、天台山景區、嘉陵江源頭景區、通天河森林公園) 炎帝陵乘車路線:市內乘坐2、6、39路公交車橋梁廠站下車。

⑶ 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的主要景點

羊頭山又名首陽山,位於澤、潞二州交界處,橫跨高平市與長子縣、長治縣。因山頂北魏四面造像塔基的巨石似羊頭而得名,頂峰海拔2000米,危峰秀拔,勢凌霄漢。羊頭夕照為高平古八景之一。
羊頭山為炎帝神農傳說中心之一,又是高平市的旅遊區之一。山頂舊有神農城,山下有神農井和五穀畦。北魏時還在山頂留下了造型精美、內容豐富的石窟與造像塔。山頂四面造像塔建於北魏初期,距今已1500餘年則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石塔之一。石塔四面造像,均刻一佛二菩薩,塔身之上為四坡水式塔頂,基座為罕見的羊頭狀。此外還有兩座唐塔和其它景緻、文物。 神農城位於羊頭山西山巔,明代《羊頭山新記》:上有古城遺址,謂之神農城,城內舊有廟,今廢。後魏《風土記》:神農城在羊頭山。神農城建於何時,毀於何時均不說,但現存有石柱、石階、石質井架,原建築輪廓大致可辨。神農井與五穀畦:在羊頭山神農城下60步有白、清二泉,左泉白,右泉清。泉側有井,謂神農井。二泉南流20步相合而南。《寰宇記》:神農嘗五穀之所,上有神農城,下有神農泉。
清、白二泉下30米處還有五穀畦,又稱井子坪。後魏《風土記》:神農城在羊頭山,其下有神農井,皆指此地也,地名井子坪,有田可種,相傳神農氏得嘉穀於此,始教播種,謂之五穀畦。 莊裡村五穀廟,又稱神宵殿。位於高平市神農鎮莊裡村,莊裡村原名裝殮村,因傳說炎帝死後在這里裝殮而得名,後以諧音改稱莊裡。莊裡五穀廟分上下兩院。上院原有正偏三門,東西有鍾鼓樓,正殿三間,始建年代不說。院中有已伐古柏樹根盤,周長6.2米,生長期當達二三千年。據此可知此廟建築年代甚早。現存正殿為明代建築物,屋脊琉璃磚上刻有炎學神農殿及大明嘉靖門年字樣。殿中樑上有清代修繕的記載。殿中原有長1.5米、高1米的暖閣。正中為炎帝塑像,兩邊為後妃、太子,現塑像已毀,但座台仍存。東西兩壁的精美壁畫,毀於文革期間。有數截斷碑,已無法連貫。正殿東西的鍾樓、鼓樓,建築均很陳舊。東廂房即為炎帝陵碑所在。下院的東、西廂房已毀,戲台為後來所建。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為五穀廟廟會。舊時廟會盛大。主辦廟會的首領從七村八社中推舉。逢會之日,人們要敲鑼找鼓,由社首端著炎帝塑像到七村領先去出巡,場面熱鬧非凡。所以,民間流傳有走揚州,下漢口,不如五穀廟里當社首之說。 從莊裡村西行,過一條小河,就是炎帝行宮所在地故關村。故關炎帝行宮原名黃花館,佔地面積不大,建築也較為普通。在朝東偏開的門首石匾上刻有炎帝行宮四字。行宮古樸典雅,風格別具。正殿五間,坐北朝南建於石台之上,正殿西遊記木雕圖案和雕花石礎,堪稱雕刻之精品。
院內立有青石香台一座,有石碑數通,均系明、清兩朝重修炎帝行宮之始末和炎帝的有關歷史掌故。現存完整石碑二通,皆為重修碑記。一通立於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一通立於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碑文中記述了神農功績與重修經過。始建年代則因肇建太古,無文考驗。碑文還言及(神農)祠在換馬村東,見有墳冢,祠與宮其相去幾七百餘步。此宮亦為祭祀炎帝所建,建地又在神農城與炎陵之間。院內南面是戲樓,東西配殿是樓閣式兩層建築。 清化寺在高平市神農鎮境內,有上、中、下之分。上清化寺即《羊頭山新記》中所說的清化寺,在羊頭山正東稍南1.5里,建自後魏孝文帝太和之歲,初名定國寺,北齊改宏福,隋末寺廢,唐武則天天授二年重修,改今額,有碑,乃唐鄉貢明經牛無敬撰並書。其略曰:此山炎帝之所居也。現寺已不存,廢墟有石碑一通,為明正德二年(1507年)所立,碑文中亦記有神農游履於羊頭山嘗谷於此等語。
中清化寺又名六名寺,位於羊頭山山腳中段,相傳建於唐貞觀六年(623年),由上下兩院組成。上院有正殿五間,已坍塌,磚牆、石柱猶存。院中有一水池,名蓮花池。水自石制龍嘴中流出,經化驗為優質礦泉水。廟前四尊石獅,為石雕精品。下院巨石上刻一空字,為該寺院的明顯標志。此寺距上清化寺約200多米。按迷信說法,是於一夜間由上清化寺搬來的。搬寺那一個夜間,周圍七村領先社,凡有牲畜的人家都曾夢見有人借牲畜使用。第二天一早發現各家的牲畜大汗淋漓,上山一看,原來的清化寺已被搬到了現在中清化寺所在的地方。
下清化寺是現神農鎮政府院內。上、中、下清化寺皆為佛寺,都在神農鎮境內,而且都與炎帝神農的傳說有關。1995年6月在團池一古墓中發現的墓誌銘上刻有澤州高平縣神農鄉團池村的字樣,刻石時間為寧元符二年(1099年),說明這里很早以前就是神農傳說的集中地區。 高平炎帝廟有高廟、中廟和下廟之分。高廟位於羊頭山中段馬鞍形山嶺之上,羊頭石西南170步。原有正殿五間,塑有神農及後妃、太子像,後廟、神像俱毀,僅留遺址。
炎帝中廟在高平市神農鎮下台村,建設規模較大,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為三進院。下院南為戲台,舊戲台已毀。現戲台為近年新建。西廂為禪房,東廂為看樓。中院建有太子祠,是元代修建的無梁殿。建築風格別致。左右兩側分別為葯王殿和蠶姑殿。後院為炎帝正殿。東西配典分別供關帝、高謀。炎帝殿內現存較早的碑碣為清康熙九年(1670年)所立之《重修炎帝廟並各祠殿碑記》碑文中說:吾泫(泫指泫氏,高平古稱)有上、中、下廟,在換馬者為上,在縣之東關者為下,而余鄉(下台村)由其中也。奉敕建立其來久矣,創興之始杳不可考,重修則於至正元年。院中東側另有清宣統三年(1911年)所立之《重修炎帝廟暨村中諸神殿碑記》。碑文中亦稱:神農炎帝為萬民生成之主,開百代稼穡之源,……本邑(指高平)北界羊頭山有高廟,城東關有下廟,下台村建廟未知創自何代,稱為中廟.
炎帝下廟位於高平城東關.據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重修東關炎帝廟碑記》所言,是因是廟(指炎帝上廟)去縣治幾四十里,祭之期恐遠不逮焉,爰附東郭立廟,今所謂下廟是也。但問廟之建,無有能言其創始者。其重修則自宋元以迄,明諸碑記悉載之。據此可知,下廟之建當在宋或宋之前,中廟、高廟之立廟時間當更早。可惜上廟不存,下廟已毀。現存只下台中廟而已。
高平市神宵鎮境內有炎帝文化古跡遺址景點40餘處,高平境內祭祀炎帝興建的廟宇遍布全市,有數十處之多,如橋北、箭頭、永錄、伯方、賈村等地均有炎帝廟保存至今,這在全國實屬罕見,是高平市特有的炎帝文化景觀。我們相信,只要各級黨政領導充分重視,社會各界大力支持,高平的炎帝文化旅遊開發事業一定會順利發展,一定會把這塊土地建成炎黃子孫銘記始祖功勛,振奮民族精神而尋根問祖、瞻仰朝拜的勝地。

⑷ 那裡有炎帝百草堂旅遊景點等 英語翻譯

那裡有炎帝百草堂旅遊景點等
here are tourist attractions such as Yan caotang

⑸ 神農架有什麼好玩的地方,神農架旅遊必去景點

神農架林區是國家AAAAA級景區,要說介紹我實在不知道從何說起,因為景點太多了。
先說個大致分類吧:
1.動植物:金絲猴(神農頂景區大龍潭景點可以和金絲猴互動,但要單獨的門票。神農頂景區小龍潭可以免費看見金絲猴,但不可以互動)、娃娃魚(關門山景區裡面免費看)、梅花鹿(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可以看,關門山也快了)。千年杉王(八個成人合抱,在神農壇)旅遊區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保存著完美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區內有維管束植物2419種,受國家重點保護的有34種。脊椎動物336種,其中獸類75種,鳥類有308種,兩棲類23種,爬行類有40種,魚類47種,國家重點保護有67種,昆蟲600餘種。
2.景區名稱:天生橋、神農壇、關門山、神農頂、大九湖、國際滑雪場、紅坪畫廊、犀牛洞、燕天風景區、燕天滑雪場。上面說的是神農架的景區,在景區裡面還有很多景點,比如關門山裡面有很多植物園,有養蜂場等。神農頂有金猴嶺、大/小龍潭、神農鼎、神農谷、原始森林等。大九湖有落水孔等。

⑹ 山西高平有哪些旅遊景點

1、定林寺位於高平市城東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這里山巒疊翠,松柏環繞,風光秀麗。向東可達開化寺,西與遊仙寺毗鄰,北與七佛頂相連,南眺三峻廟、祁貢墳。寺居山之陽,寺側有定林泉,常年不涸,寺名即由此而得。定林寺建築規模宏大,坐北面南,四進院落,寺東有上下兩個偏院,創建年代不詳,至遲在唐代已有此寺。在其中軸線上分列為山門、雷音殿、七佛殿。宋、金、元、明、清各代,屢有增修。現存建築有山門、雷音殿、三佛殿、七佛殿、東西配殿、善法和羅漢二堂、止涓和問津二洞、禪堂偏院等。雷音殿、東西配殿為元代建築,其餘皆為明清遺物。雷音殿古樸雄偉,精巧秀麗。寺區周圍有鑼鼓洞、迎客松、跑馬坪、瘟神洞、磨磨石等自然景觀。定林寺西南的小大狼山,相傳長平之戰時,廉頗曾在此屯兵抗禦秦軍,現廉頗屯遺址尚存。從此處登山,經跑馬坪、蝴蝶廟、貫甲頂、小松林,到七佛山頂,一路可領略大自然的山水風光。許多遊人墨客到此游覽,都被那優美的風光陶醉,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暑伏天「灑酒觀蝴蝶」,更是定林寺一大奇觀。每到暑伏天,遊人蜂擁而至,攜帶美酒,遍灑山頭,蝴蝶漫天飛舞,有幸者可看到碗口大小的珍稀蝴蝶
2、羊頭山炎帝陵位於高平市城東北17公里處的莊裡村,這里山川秀麗,風景優美,陵區周圍東、西、南三面溝壑縱橫,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西望羊頭山,巍然挺拔,南眺丹河谷地,雲蒸霞蔚。晉長二級公路,由南而北,像一條美麗的玉帶,系在陵區之內。小東倉河涓涓地在腳下流淌,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就長眠於此。 莊裡村炎帝陵,俗稱「皇墳」。陵後有廟,謂之五穀廟。炎帝的陵墓,在軒轅氏黃帝時就已經有了,封參盧於潞,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五穀廟創建年代不詳,最遲在宋代時早已有之。該廟坐北面南,建築規模宏大,周有城牆,分為上下兩院,在其中軸線上,分列為舞台、獻台、山門、南道、正殿。原來廟院內碑石林立,約有四五十通碑。現僅存正殿五間,東西廂房十幾間。在東廂房的後牆上,有「炎帝陵」石碑一通,是明萬曆三十九年(1161)申道統所立。「炎帝陵」石碑的後面有一個甬道(現已封住),可通墓穴,墓內有盞萬年燈,常年不熄。羊頭山是炎帝神農氏嘗五穀之地,現羊頭山上神農城、神農泉、五穀畦、神農廟等遺址遺跡尚存。有關炎帝神農氏的民間傳說更是豐富多彩。除莊裡炎帝陵是專門祭禮炎帝外,本地還有許多祭祀炎帝的廟宇,如故關的炎帝行宮,下台的炎帝中廟,市城東關的炎帝下廟,邢村的炎帝廟,永錄的炎帝廟等,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三十餘處。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中華第一大帝,是農業之神,醫葯之神,史稱農皇。莊裡村炎帝陵是我們炎黃子孫尋根問祖,謁陵掃墓的神聖之地,是中華第一陵。
3、金峰寺位於高平市西北山東麓,寺坐西面東,依山勢而建。寺院創建年代不詳。現存有元、明、清建築,四進院落,中軸線上山門、前殿、中殿、後殿,中殿為元代建築,三間見方,歇山式屋頂,寺內西閣之上,有座彌勒佛金裝塑像,每當皓月東升,正好對准佛爺鼓肚,實為奇觀。寺外清潭,月影照人,清澈可觀,舊時被稱為高平八景之一的「金峰夜月」即指此而言。為高平縣三大寺廟之一。寺內院落層疊,樓閣相連,古木參天。大雄寶殿金碧輝煌,佛雕塑像栩栩如生。殿前牌匾、碑碣、書撰皆出自名流之手,藝術價值很高。為山西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七年,為開發高平旅遊業,市政府確定,以金峰寺為主體,建設西山公園並列為市政府八項建設工程之一。投資幾百萬元,經過兩年的建設,對金峰寺進行了全面維修,並增建了許多景點。目前,金峰寺面貌煥然一新,室內增設了許多塑像,院內整潔秀麗。現住有僧人20餘名,來往遊人絡繹不絕。
4、大糧山景區位於高平市米山鎮,北倚七佛山,東接定林寺,南臨曲坪線,西望高速路,距市區1公里。長平之戰時,這里曾是趙軍的指揮中心、瞭望台、糧倉等所在地。趙將廉頗在此駐扎兩年之久,演繹了以沙代糧、蒙騙秦軍的歷史故事。為了紀念廉頗老將,當地群眾於明朝嘉靖年間修建了廉頗廟,後廟宇毀於歷代戰火。「大糧積雪」為高平八大景之一,聞名遐邇。
5、遊仙寺位於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山勢優美,林木蔥郁,寺居山峪,清靜幽雅。規模宏大,周設群芳套院,山門壯麗,崇樓傑閣,三進院,設前殿、中殿和七佛殿,兩廂有配殿、廂房和廊廡。創建於北宋淳化年間(990-994),金元明清屢有增修,現存前殿,仍是北宋原物。三間見方,單檐歇山,前後檐皆裝木靈花扇一堂。斗拱爽朗,用材碩大,梁架徹上露明造。中殿金代建,五開間懸山式,六架椽屋,梁架規整,結構牢固,穩健莊重,此寺為宋金木構建築中的佳作,寺外東山坡有八角七級磚落一座,是元至元七年(1290年)所築。

⑺ 隨卅市有什麼好的旅遊景點

隨州市旅遊資源極其豐富,以「炎帝神農故里、編鍾古樂之鄉」而聞名海內外,有著大量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隨州是華夏始祖炎帝神農誕生地,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農誕辰日,有大量的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祭祖;城西墩擂鼓出土的戰國早期古文物——大型成套編鍾,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譽為世界古代八大奇跡之一。 隨州曾是隋文帝楊堅封地,隋朝因隨州而命名;隨州山川秀麗,大洪山、桐柏山、中華山、徐家河、封江等風景名勝旅遊區享譽省內外。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的不朽詩篇贊美隨大洪山風景名勝區州。被譽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類風景名勝之精華,峰峻、山秀、林幽、泉醇、湖美,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封 江、徐家河水庫岸柳依依,百島競秀、漁舟游弋,有「水上公園」之勝名;平靖黃土、 武勝三大古關雄踞險地,突兀而立,氣勢非凡;吳山雞鳴山,相傳得名於張三豐,道家發源地;高貴三潭風景區等。處處佳境引人入勝。 隨州歷史文化名人眾多,上古有炎帝神農;春秋有季梁、隨侯;戰國有曾侯乙;唐時有胡紫陽,李白與胡紫陽交往頻繁,寫下了大量詩文,流傳至今的有《題隨州紫陽先生壁》、《冬夜於隨州紫陽先生餐霞樓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等,今隨州擬重建餐霞樓,保護現光寺等文物古跡,擴建成現光山旅遊名勝區;唐代詩人劉長卿曾在隨州任刺史,有《劉隨州集》傳世;宋代有歐陽修,他4歲隨母親來隨州投靠叔叔,24歲才離開隨州北上求學,留有五眼橋、八角樓等遺跡;南宋有名將李庭芝;元朝有明玉珍,農民起義軍領袖,大夏國建立者。原名旻玉珍,因信奉明教而改姓「明」。柳林古城畈人。元末農民起義攻重慶,陷成都,定四川,自稱隴蜀王,於至正二十二年(1362)即帝位於重慶,國號大夏(史稱「明夏」),建元天統。明軍大舉入川,明升降附,到南京後被封為歸義侯。第二年朱元璋懷疑明升有異心,將其全家送往高麗;明中後期有著名諫官楊漣,因與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作斗爭而死,謚號「忠烈」。 景點篇▲ 隨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不僅有風光秀麗的自然景觀,還能聽到精美絕倫的編鍾之聲。下面為您推薦幾條線路。 神農故里尋根問祖旅遊線: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誕生在隨縣厲山。這里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的聖地。旅遊線路:隨州城區搭乘3路公汽終點站即到,私家車從城區沿316國道向北20分鍾到厲山,參觀神農紀念館。 曾侯乙墓遺址旅遊線:曾侯乙墓遺址位於隨州城西一公里處,從城區過厥水二橋向西直上即到。 三山兩水生態旅遊線:隨州城區向西走隨應(隨州至應城)公路,到長崗土門上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經廣水向北可到三潭風景區,向東可到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從隨城沿316國道向西北可到封江休閑度假,向東南可到廣水長嶺徐家河休閑度假區遊玩

⑻ 湖北旅遊景點

1、十堰
(1)武當山和太極湖武當山又名太和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位於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境內,屬大巴山東段。
(2)面臨碧波萬頃的丹江口水庫(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源頭),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發源地。
2、宜昌
(1)長江三峽(三峽大壩、三峽人家、巴東神農溪)三峽大壩位於西陵峽中段宜昌市境內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
(2)三峽人家位於長江三峽中最為奇幻壯麗的西陵峽境內,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三峽人家之美,美在「灣急、石奇、谷幽、洞絕、泉甘」。
3、神農架
神農頂、香溪源、天燕風景區神農架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隨縣
(1)炎帝神農故里帝神農故里位於隨縣厲山鎮姜水河畔、九龍山南麓。
(2)隨州自1993年開始,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六日神農誕生日在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舉辦炎帝神農生辰慶典,成為世界矚目的「人文風景」。
5、武漢
(1)東湖、湖北省博物館、黃鶴樓公園、辛亥首義紀念園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56號。總佔地面積達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館藏文物20萬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近千餘件(套),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
(2)建築具濃郁楚風,呈一主兩翼、中軸對稱。館舍由編鍾館、楚文化館、綜合陳列樓組成。館藏文物品類豐富,主要有陶、瓷器,青銅器,漆木器,簡牘、兵器、古樂器、金玉器,古代字畫,古錢幣等。
(3)館藏的鄖縣人頭骨化石、曾侯乙編鍾、越王勾踐劍、元青花四愛圖梅瓶舉世聞名。辛亥革命博物館位於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廣場北端。整體造型呈一個「V」字型,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包括7個展廳,總陳展面積達6900平方米。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