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生態旅遊模式
Ⅰ 鄉村旅遊模式有哪些
在新農村建設中,不是所有的鄉村都能夠發展旅遊,而是要具備一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從各地的發展經驗來看,適合發展鄉村旅遊的有三類鄉村,一是緊靠中心城市,汽車車程在兩個小時之內的城郊鄉村;二是緊靠現有景區的鄉村;三是具有旅遊資源良好的古村落、農村風貌、高科技農業、生產活動、生活方式、民情風俗、宗教信仰及各種傳統節日為特色,以及果業、花卉等特色農業發展或自然、生態比較好的鄉村。銘智旅遊策劃總結中外鄉村旅遊模式,可以分為五種:
1、村落民居旅遊模式
村落民居旅遊模式是依託特色村寨或民居群落的村落民居建築為旅遊吸引物的旅遊發展模式。村落民居建築按發展特點分為古代與現代兩類,村落民居旅遊模式也相應分為古民居旅遊與新民居旅遊兩種。
2、民俗風情旅遊模式
民俗風情旅遊模式以鄉村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遊吸引物的旅遊發展模式。民俗風情旅遊模式充分突出和展示鄉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時令風俗、工藝游藝、體育競技、信仰崇拜等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
3、生態旅遊模式
鄉村生態旅遊模式以田園、草原、森林、漁港等生態環境和各種鄉村生產活動為旅遊吸引物的旅遊發展模式。鄉村生態旅遊模式以稻作的梯田、放牧的草原、狩獵的森林與揚帆的漁港為特色,把鄉村生態與鄉村生產生活結合起來,旅遊與休閑結合起來,開發梯田游、草原游、竹鄉游、花鄉游、漁鄉游、水鄉游、蕉鄉游、果鄉游等不同特色的鄉村生態旅遊。
4、現代農業旅遊模式
建設現代高新技術農業示範園區,發展現代農業旅遊是鄉村旅遊的未來趨向。山東棗庄市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區、沂南大地農業科技示範園和臨沂羅庄飛龍花卉,形成鄉村旅遊的現代農業科技游模式。主要做法是,引進國內外種植高新技術和品種,使園區內的果木、花卉、蔬菜等植物既有食用價值,又有觀賞價值。園內一般分為育苗區、栽培區、溫室區,果木、花卉特色種植區。
5、綜合旅遊模式
綜合旅遊模式是對鄉村旅遊資源進行多元開發的鄉村旅遊發展模式。隨著旅遊業多元趨勢的發展,旅遊者對鄉村旅遊的需求與選擇也趨向多元化,鄉村旅遊發展又呈現出休息娛樂、收獲品嘗、運動養生、觀光審美、學習體驗等五種旅遊類型趨向。旅遊模式是旅遊發展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旅遊消費觀念的變化,旅遊發展模式會隨之推進,旅遊資源、客源市場、消費觀念都將影響旅遊發展模式的設計,休閑度假、現代農村觀光、休學體驗等旅遊產品將受到更多的關注。
Ⅱ 什麼叫農家生態旅遊模式
農家生態旅遊模式即「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生態系統,它不僅包含農業生物資源與環境構成的自然生態系統,而且是一個以旅遊觀光為主體,集文化、娛樂、產品供給、物質和精神服務於一體的社會系統,也是以商品生產、經營管理、銷售與購買為主的經濟系統。目前,隨著旅遊業與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農家生態旅遊類型與模式也從內容比較單一、投入比較粗放的「農家樂」(以住農家院、吃農家飯、摘農家果為主要活動),逐步發展為以傳統農業資源和生態、自然、休閑、觀光、採摘、體驗、考察、科普、教育等內容與旅遊市場進行恰當對接的形式。
Ⅲ 國際鄉村旅遊的發展形式是什麼樣的
國際鄉村旅遊的發展形式是什麼樣的?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的專家研究,國際鄉村旅遊的發展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休閑、觀光、度假旅遊。歐美發達國家的旅遊者喜歡到鄉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風景優美、遠離喧囂城市的農村甚至是比較偏僻的地方,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修養身心,體驗另外一種生活方式。許多旅遊者住在當地農民的家裡,和他們一起生活,吃著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農場里勞動。例如在美國西部的許多農場,都有為那些來自大城市的旅遊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設施,這些旅遊者還可以和農場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採集水果、農產品。在勞動中,他們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增加感性認識。
鄉村民俗文化旅遊。這種模式下的鄉村旅遊主要是將鄉村旅遊與文化旅遊緊密結合起來,使遊人在欣賞美麗的田園風光的同時還體味著幾千年歷史積累下來的民族文化。參與這種旅遊的消費者群體的文化水平比較高,他們來到鄉村主要是體驗和欣賞傳統的文化,而這些文化在工業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沒。來到鄉村的旅遊者是要以發現的眼光去尋覓傳統的文化和古老的習俗。比如鄉村的民居、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流傳著的鄉村戲曲、武術、雜耍等。對於這些旅遊者來講,到鄉村去旅遊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滿足,是獲取高層次生活的需要。鄉村旅遊成為一種更高檔次的旅遊方式。國際上開展鄉村民俗文化旅遊最好的是匈牙利。匈牙利的鄉村旅遊模式,即鄉村民俗文化旅遊——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發展鄉村旅遊的範式。
3.農業旅遊。「農業+旅遊」式的鄉村旅遊現在正成為許多地方和國家發展鄉村旅遊的又一個模式。以旅遊帶動農業,以旅遊促進農業的發展,把農業生產和旅遊活動結合起來,使農業和旅遊業的相互促進,既能夠增加旅遊業收入又帶動農業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據預測,歐洲每年旅遊總收入中農業旅遊收入佔5%~10%。
4.生態鄉村旅遊。把生態旅遊和農業旅遊相結合,建立生態農業園,用高科技手段來進行大規模的農業生產的種植與管理。旅遊活動在生態農業園內進行,旅遊者通過在農業園內生活,參與農業園的勞動。並且可以通過購買或者租賃的形式在農業園內選擇一塊土地,自己種植一些農作物。有的國家的生態農業園非常大,形成一個聯合體,鄉村旅遊活動都在生態農業園內進行。進行生態農業旅遊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是波蘭。波蘭的生態農業旅遊區的面積超過了4000公頃。
Ⅳ 農家生態旅遊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農家生態旅遊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生態農業為依託,以「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堅持「以農為本,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的發展方針,在建設「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的基礎上,將農業和旅遊兩種產業結合,讓客人享受清新自然、遠離污染的高品質生活。
Ⅳ 生態旅遊的產生模式
「生態旅遊」這一術語,最早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生態旅遊的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典型案例中國的生態旅遊是主要依託於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1982年,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將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此後,森林公園建設以及森林生態旅遊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這時候開發的森林旅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遊,但是為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至1999年初全國已經建起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森林公園近900處。從1956年開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以來,至1997年底,共建各類自然保護區932處,其中國家級的有124處,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的有14個。中國共有512處風景名勝區,總面積達9.6萬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會和1999年國家旅遊局的「99生態環境旅遊」主題活動雖然大幅度推進了中國的生態旅遊實踐,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遊日主會場之機推出了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等景點,開發生態旅遊產品。隨後,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舉辦國際森林保護節,推出武陵園等生態旅遊區。以湖南和四川為起點,生態旅遊逐漸在全國范圍內發展起來。在2001年對全國100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已有82個保護區正式開辦旅遊,年旅遊人次在10萬人以上的保護區已達12 個。但是在具有眾多生態旅遊資源的縣級城市,生態旅遊由於受到旅遊市場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傳,並沒有提升旅遊經濟,更沒有把具體的資源展示的機會。 目前,在國內,開放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有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遊開發較早、開發較為成熟的地區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雙版納、長白山、瀾滄江流域、鼎湖山、廣東肇慶、新疆哈納斯等地區。按開展生態旅遊的類型劃分,中國目前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 1)山嶽生態景區,以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為代表。 2)湖泊生態景區 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為代表。 3)森林生態景區 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為代表。 4)草原生態景區 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 5)海洋生態景區 以廣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 6)觀鳥生態景區 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等為代表。 7)冰雪生態旅遊區 以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 8)漂流生態景區 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 9)徒步探險生態景區 以西藏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為代表 。
Ⅵ 什麼叫農家生態旅遊的「CCTV」模式
該模式是復張華明、騰健根據對制西雙版納「中緬第一寨」勐景來的成功開發實踐,分析提出的以保護開發為前提,公司起主導作用,有鮮明特色主題,村民普遍受益的多贏發展模式,即Conservancy(保護)、Company(公司)、Topic(主題)、Villager(村民)的「CCTV」模式。該模式對具有旅遊特色的村鎮,通過引進有經濟實力和市場經營能力的企業,進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善;指導村鎮居民開發住宿、餐飲接待設施;組織村民開展民族風情、文化旅遊活動,形成具有濃郁特色和吸引力的鄉村旅遊產品,吸引和招徠國內外旅遊者。這種模式是通過以公司為主導進行整體開發和經營,堅持以企業為龍頭,以農戶和服務為基礎,以利益合理分配為紐帶,既可以解決發展鄉村旅遊的資金短缺問題,又可以引導和幫助村民改善環境條件,開展配套接待服務活動,促進村民收入的增加。此模式主要適用於具有旅遊特色的村鎮和農村地區,是一種原地開發、企業主導、村民適度參與的綜合開發模式,實現了村寨環境保護、旅遊開發者、村民都受益的「三贏」格局。
Ⅶ 國外農家生態游中的村莊博物館模式是什麼樣的
村莊博物館往往產生於有突出特色的農村之中,一般有靜態的設施展示和動態的生活展示兩種形式,是兼具區域性、文化性的民俗展示園地。以德國的鄉村博物館為例,佔地面積大約在25公頃,全部是按照百年前的風格建造,館內陳列著各種老式的農宅、各個時期的農耕用具以及一些模擬以前農家生活狀態的模型,讓遊客在參觀的同時了解國家農業的變遷和發展歷史。一些農庄博物館為了原汁原味地展現舊時代農村的勞動情況,會讓農戶們在館內完全以畜力或人力耕種,完全不使用化肥,用農場的樹木製作木炭。農業產量雖然不高,但是農產品以健康、新鮮大受歡迎。館院內的土地,是由經營者以租賃的方式提供給當地農民耕種,按照古老的租佃制度,農民需要向經營者繳納10%收獲量的糧食給博物館或者當局。挪威、瑞典等國也積極地推行這種旅遊方式,並把它與農村文化遺產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起來,強調村莊在旅遊中的整體性開發和有機成長。1900—1940年,挪威就建成了111座類似的鄉村博物館。
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有一座別具一格的博物館。博物館內風景迷人,舊式的農宅和鄉村建築透露出一股質朴的氣息。這里既是遊人參觀游覽、了解羅馬尼亞農業發展歷史和風土人情的著名景點,也是學生們在假期里快樂的庄園。這座博物館建於1936年,館內珍藏了豐富多彩的雕刻、刺綉及彩陶藝術,向人們展示了羅馬尼亞不同時期傳統文化的藝術成就。
而在日本、泰國等地則以靜態展示為主的農村博物館居多。這類博物館多是以古老的農村建築為基礎改造而成,通過規劃設計,復原舊時的農家生活場景、重現農業的發展歷史,讓遊客感受到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同時也作為周圍地區青少年的假日課外活動基地,讓更多的孩子獲得更多的相關知識。在日本的埼玉縣舊島田家就是這樣一所農家博物館。博物館選取了村中最典型的房屋作為主場館,按照傳統的農村風貌裝修。當旅客們前來參觀時,館內的工作人員會奉上當地特色的綠茶及烤番薯。館內到處放置著可供遊客翻閱的參觀指導手冊,而博物館前的指示牌上則清楚地標明了該村過去的土地利用情況,並與現在的土地利用圖像進行對比,讓遊客能很直觀地了解到農村的變遷。所以,這類農村的博物館往往就能成為城市人緬懷鄉村生活,農村當地人追憶往昔勞動歲月的場所。
Ⅷ 國內外鄉村旅遊發展主要有哪幾種模式
我國鄉村旅遊發展已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一些鄉村旅遊起步早、發展較為成熟地區的經驗模式對於起步較晚的地區能夠起到示範作用。前瞻產業研究院總結,目前我國鄉村旅遊有6種發展模式。
(1)田園農業旅遊模式。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為旅遊吸引物,開發農鄉游、果鄉游、花鄉游、漁鄉游、水鄉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題旅遊活動,滿足遊客體驗農業、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類型有:田園農業游、園林觀光游、農業科技游、務農體驗游等。
(2)民俗風情旅遊模式。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遊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旅遊活動,增加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主要類型有:農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鄉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等。
(3)農家樂旅遊模式。即指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產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以低廉的價格吸引遊客前來吃、住、玩、游、娛、購等旅遊活動。主要類型有:農業觀光農家樂、民俗文化農家樂、民居型農家樂、休閑娛樂農家樂、食宿接待農家樂和農事參與農家樂等。
(4)村落鄉鎮旅遊模式。以古村鎮宅院建築和新農村格局為旅遊吸引物,利用鄉土建築、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莊綠化、工農企業來發展觀光旅遊、開發觀光旅遊。主要類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鎮建築游和新村風貌游等。
(5)休閑度假旅遊模式。依託自然優美的鄉野風景、舒適怡人的清新氣候、獨特的地熱溫泉、環保生態的綠色空間,結合周圍的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興建一些休閑娛樂設施,為遊客提供休憩、度假、娛樂、餐飲、健身等服務。主要類型有:休閑度假村、休閑農庄和鄉村酒店等。
(6)科普及教育旅遊模式。利用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或博物館,為遊客提供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遊活動。如廣東高明藹雯教育農庄、沈陽市農業博覽園、山東壽光生態博覽園等。
Ⅸ 中國鄉村旅遊發展的幾種主要模式
鄉村旅遊的迅速發展,逐漸呈現出產業的規模化和產品的多樣化。國外一些與鄉村旅遊相關的旅遊主要有:Agrotourism(農業旅遊)、Farm Tourism (農庄旅遊)、Green Tourism(綠色旅遊)、Village Tourism(一般指偏遠鄉村的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旅遊)和Peripheral Area Tourism(外圍區域的旅遊) 等。 綜合國內鄉村旅遊的現狀和其它學者的研究成果,鄉村旅遊基本類型歸納為以下幾類: ①以綠色景觀和田園風光為主題的觀光型鄉村旅遊。②以農庄或農場旅遊為主,包括休閑農庄,觀光果園,茶園、花園,休閑漁場,農業教育園,農業科普示範園等,體現休閑、娛樂和增長見識為主題鄉村旅遊。③以鄉村民俗、鄉村民族風情以及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鄉土文化為主題的鄉村旅遊。④以康體療養和健身娛樂為主題的康樂型鄉村旅遊。
具體關於更多的鄉村旅遊的內容,你可以上中國旅遊投資官方網站看看,還是很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