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工河有旅遊景點嗎
Ⅰ 柬埔寨旅遊景點有哪些
柬埔寨著名旅遊景點有哪些:
聖劍寺:闍耶跋摩七世重建吳哥城時曾在此居住,這里曾經是高棉人最重視的寺廟之一,最重要的節日典禮都在這里舉行,數千人供養和維護著這座寺廟。
通王城:吳哥極盛時期的王城,東南亞歷史上最宏偉的都城,其輝煌神秘令元朝使臣周達觀為之驚嘆。城中土木建築已盪然無存,但現存建築上幾乎覆蓋了每一寸空間的華麗雕飾仍讓人對當年的奢華浮想聯翩。
豆蔻寺:由磚結構的塔組成。巨大的牆上雕刻有毗濕奴和他的妻子拉克十什米。原來的建築可能不是由國王建造的,而是由一個當時貴族建造的。
洞里薩湖:東南亞最大淡水湖,又稱金邊湖。洞里薩湖位於中南半島東南部,柬埔寨西部。通過洞里薩河同湄公河相連,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
Ⅱ 湄公河平原位於熱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該地區主要信奉什麼教主要的宗教景觀是什麼
湄公河平原位於熱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該地區主要信奉佛教,主要的宗教景觀是版柬埔寨的吳權哥窟。
湄公河(Mekong River),發源於中國唐古拉山的東北坡,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Lancang Jiang或Lan-ts'ang Chiang),流入中南半島後的河段稱為湄公河。湄公河幹流全長4880公里,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世界第六大河流;主源為扎曲,發源於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流經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國和緬甸外,均為湄公河委員會成員國。湄公河上游是中國境內的瀾滄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內,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個出海口,故越南稱之為九龍江(Cửu Long Giang)。
Ⅲ 思茅區的旅遊景點
雲南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
雲南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思茅城東南部,區劃跨南屏、倚象兩個鎮,距思茅主城區37公里。整個森林公園東西長約23公里,南北寬約9公里,佔地面積216平方公里。太陽河國家森林由湄公河旅遊有限公司於2011年8月投資建設,已於2013年8月開園運營。
茶城觀景台
茶城觀景台位於普洱市思茅區梅子湖旅遊環線,整個觀景台佔地16.8畝。觀景台建設以原始生態環境為基礎。
觀景台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第一觀景台,做為較大的觀景場所,是一個綜合服務區,有茶室、公廁等服務設施。第二部分為休閑區,按自然式的小型花園設計,與周圍環境緊密相結合,是第一觀景台到第二觀景台的一個過渡區。第三部分為第二觀景台,即主觀景平台,是整個觀景的中心。在主觀景台上可以看到四面美麗誘人的景色,觀景台為一個666.7m2的賀形組成。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的源頭思茅、寧洱是中國西南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地,普洱茶的原產地和集散中心。普洱茶和其他產品交換流通以馬幫為主要馱運工具,是中內也是民間國際貿易、茶文化交流的通道。古道由思茅為始發點,經景東、大理、麗江、中甸等進入西藏。
洗馬河公園
洗馬河公園們於思城東部,距市中心1公里處,傳說三國時諸葛亮率軍南徵到此,曾在河裡洗刷戰馬,故名洗馬河。公園依山傍城,園內有諸葛亮座像及泥塑戰馬數匹。洗馬河公園建於1985年,水庫岸邊佔地面積543畝,水面面積600畝。
Ⅳ 湄公河沿岸旅遊勝地有哪些
旅遊用地,有很多,如:金邊、萬象、河內、
Ⅳ 去湄公河旅遊,看到巴掌大的大蝦,為何吃貨們卻不敢吃了
湄公河的羅氏蝦頭大得太誇張了,而且河水真的不幹凈,注重身體的中國遊客確實不敢亂吃。雖然說蝦的種類問題可以是很大,但是湄公河的蝦實在太誇張了,導致國內遊客根本不敢去接觸這樣的蝦,畢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蝦的大,也擔心是變異的行為。
雖然暫時沒有專家去解釋當地的蝦為什麼這么大,但是大部分遊客都是擔心而不敢嘗試當地的蝦,只能說了解就好了。
Ⅵ 《湄公河行動》的拍攝地在哪裡,景色怎麼樣
湄公河行動就是在越南拍攝的,當地的景色還是非常不錯的,適合拍攝。
Ⅶ 怒江、瀾滄江、湄公河 還有別的叫法么
資料一:
怒江又叫潞江,發源於青海和西藏交界的唐古拉山口附近,上游自河源到洛隆縣的嘉玉橋稱那曲(藏語意為黑河),它深入高原內部,向東南流經平淺谷地,河床坡度較小,水面較寬,流速不大。嘉玉橋以下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嶺之間的峽谷中才叫怒江。嘉玉橋至雲南省的瀘水為怒江的中游,中游進入雲南境內以後,折向正南方向,奔流在怒山與高黎貢山之間。這里就是上面所說的大塹段,兩岸嶺谷的相對高差可達3000米,山谷幽深,危崖聳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稱「怒江」。瀘水以下為下游,河谷較為開闊,嶺谷高差已降至500米左右。怒江在潞西縣內端出國境,進入緬甸後稱薩爾溫江,最後在仰光東側注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怒江在中國境內長約2013公里,流域面積達12.48萬平方公里,每年流出國境的水量比黃河入海水量還多。
瀾滄江發源於青海省唐古拉山的北麓,上游叫扎曲,向東南流至昌都後進入橫斷山脈,從而奔流在他念他翁—怒山和寧靜山—雲嶺之間。河源至昌都為上游,其特點與怒江上游相似。昌都以下稱為瀾滄江。昌都到雲南的功果橋為中淤,流經高山深谷,水面寬僅70~100米左右,河底坡降大,水流湍急,多用溜索過渡,故瀾滄江在當地也稱溜筒江。功果橋以下為下游,兩岸地勢降低,河谷寬窄相間,常有大的險灘分布。下游段有一條較大的支流叫漾濞江。漾濞江切割大雪山南行,到大理附近接納一個長34公里、寬20多公里的斷層湖——洱海,然後注入瀾滄江。漾濞江注入口以下,瀾滄江筆直南下,穿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在景洪縣東南的官累出國境後稱湄公河。湄公河先後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最後至越南入南海。瀾滄江在我國境內長2153公里,流域面積為16.14萬乎方公里,流出國境的水量也大大超過了黃河的入海水量。
怒江和瀾滄江兩河大小相近,流域內自然地理條件和水文特徵也很類似,幹流河道順直,很少有大的轉折;上游除雪峰外,一般山勢平緩,故河流具有平淺的河谷;中游處於橫斷山區,流域幅度狹窄,從兩側雪峰峻嶺流出的支流短小,流向與幹流垂直相交,呈典型「非」字型水系;幹流谷底狹深陡險,河床坡度特大,例如瀾滄江在雲南省境內的中游段河床坡降平均每公里下降7米,因而江水洶涌湍急,洪水季節江水流速甚至可達每秒18米左右。流域內年降雨量都在1000毫米以上,加上源源融化的高山雪水,故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據估計,僅怒江在雲南省境內的水力蘊藏量就相當於黃河的86%。但是在這重山峻嶺、谷深流急的深谷區,交通十分困難,這里唯一溝通兩岸交通的是索橋。簡單的索橋只是在河岸兩邊大樹間扣一根懸索,過渡者套上圈子在懸索上颼然飛渡,這種溜索橋既不便利又很危險。新中國成立以後,當康藏公路修到怒江江邊時,就修建起一座單車道的鋼架橋。1973年初重新修建的怒江新橋,則是一座新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雙曲拱橋,它是目前川藏公路上最高的大橋。如今,在湍急的怒江上已架設了4座公路橋和17座人行吊橋,另外還架設了60多根鋼絲溜索,總長1萬多米,從根本上改變了怒江峽谷交通閉塞的落後面貌。今天,不僅橫斷東西交通的道道天塹都已變成了通途,而且那奔騰咆哮的急流,有的也已被開辟成寬闊的航道。西雙版納地區的各族人民,奮戰了幾個冬春,炸除了10萬立方米的礁石,掃清了43處急流險灘,終於將西雙版納境內總長157公里的瀾滄江,全部開辟成可通航30—50噸機動船的寬闊航道。瀾滄江新航道的開辟,對於發展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工農業生產,促進城鄉物資交流,開發竹、木、葯材等熱帶資源,均有很重要的意義。
資料二:
瀾滄江——湄公河:"東方多瑙河"
瀾滄江——湄公河是東南亞最重要的一條國際河流,有「東方多瑙河」之美稱。源頭在我國青海唐古拉山,全長4880公里,在我國內河道里程長2161公里,其中在雲南境內1247公里,從勐臘縣南臘河口244號界樁處出境後,瀾滄江始稱湄公河,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5個國家,最後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太平洋。
瀾滄江流域是我國19個重點開發區之一,擁有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四大資源是: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水能資源和旅遊資源。其中生物資源是這一地區最具特色的資源,瀾滄江中下游是地球上同緯度熱帶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因而動植物種類繁多,水能資源豐富;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沿江的大理「風花雪月」、思茅的森林公園、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民族風情和獨具特色的南傳上座部佛教貝葉文化等都是吸引中、外遊人絕好的旅遊資源。
下游的湄公河是東南亞5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大動脈,許多重要城市、港口和商貿重鎮坐落在湄公河畔。它的下游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糧倉——湄公河糧倉,聞名全球的四大米市均在湄公河畔。緊靠岸邊的「金三角」,從前以種植、製造、販賣鴉片而聞名於世,而今已變成泰國的旅遊勝地,每年吸引著400多萬遊人前去觀光。
和許多孕育了人類文明的東方大江一樣,瀾滄江——湄公河是沿岸6國人民的共同財富。據考察,我國西南和東南亞各國間,開展水陸聯運,比之雙方繞道南海,運距可縮短3000多公里,運費可降低60%,運轉時間可縮短一半以上。所以,這條天然的水上大動脈,被譽稱為未來的「黃金水道」,沿江各國人民把它奉為「幸福之母」、「生命之江」。
自八十年代以來,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亞洲開發銀行倡議下,瀾滄江——湄公河的開發利用被提到沿江各國政府的議事日程上來了。自1989年起,中、緬、泰、老四國政府分別組織了湄公河洪水期、枯水期的航道試航的考察,並取得了成功。接著在此基礎上,共同商討擬議出了瀾滄江——湄公河區域經濟合作圈。在服從次區域經濟合作的大局下,中、老、緬、泰四國毗鄰地區、又進行小區域的合作。這片地區大致包括雲南的西雙版納州和思茅部分地區、寮國的上寮地區、緬甸的景棟地區、泰國的清萊、清邁地區。小區域國際合作的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經濟、社會、科技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主要進行以下領域的合作:交通、旅遊、貿易、電力、自然資源利用,科技合作和人才開發、環保、聯合禁毒等。這些領域內的各個具體項目有的已經完成,有的正在實施之中。在我國陸地上,西雙版納的景洪、磨憨列為國家級對外開放口岸,打洛列為省級對外開放口岸,並將景洪市建設成我國與瀾滄江——湄公河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窗口和雲南省第一個國際化、現代化的旅遊城市;現已建成和正在建設國家級的港口思茅港和景洪港,並開通了思茅、景洪至「金三角」的水路客貨船舶運輸。同時,在經過認真考察試行的基礎上,在瀾滄江——湄公河的部分水路上開展了熱帶雨林水上漂流的旅遊項目,受到社會各界普遍的支持關注。因此,瀾滄江——湄公河多種豐富資源正在被開發利用,這條黃金水道的發展,前程似錦。
Ⅷ 湄公河河內下龍灣是哪個亞洲國家的著名景點
越南 湄公河(Mekong River,源自泰語Mae Nam Khong,意為高棉人之河),其上游是中國版境內的瀾滄權江(Lancang Jiang或Lan-ts'ang Chiang,泰語意為"百萬大象"),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內,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個出海口,故越南稱之為九龍江(C_u Long G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