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強制購物旅遊團
㈠ 跟團旅遊遭遇「導游強制購物」,我應該怎麼辦
首先,如果在旅行途中碰到了導游強制購物,建議大家不要自亂陣腳。所以較為內穩妥的辦法,是先看看其他容遊客的反應。
如果團里的遊客都默認導游這樣的行為,而且導游態度相當強勢,那我建議大家也考慮購買少量的商品。
雖然心裡肯定會有一些不滿的情緒,但出門在外導游負責遊客的交通起居。如果直接撕破了臉,而同行的遊客又沒有任何聲援,那麼恐怕接下來的旅行中,我們有可能會變成導游主要「照顧」對象,玩起來可能也不會很高興。
但為了保護好自己,一定要問店家出具購物發票,以備後續的投訴。
如果團里有不少遊客,拒絕導游強制購物,這時我們當然也要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度。俗話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大家都能團結起來,眾志成城爭取自己的權益。想必導游也心虛,看到團友態度堅決,自己也不敢很囂張。
㈡ 雲南旅遊如果強制購物投訴電話是多少
你參加的是哪個旅行社的旅遊團就打哪個旅行社的投訴電話。 投訴電話在旅遊合同上寫的很清楚的。但是你一定要和旅行社簽合同,如果沒有合同的話,只能在導游很過分的時候打110報警了。 因為沒有合同的遊客,去哪投訴都沒人受理的,因為查不到你的跟團記錄。 每份合同上都有編號,他們都是以這個為準的。 投訴電話就去翻翻你的合同就找得到的。包括新旅遊法的條款上面都有。
㈢ 旅遊團強迫購物維權途徑有哪些
一、與旅遊經營者協商和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消費者如果需要向旅遊管理部門投訴,消費者應當及時提交賠償請求書和相關證據資料。在書寫賠償請求書時,要注意:
1、客觀真實地陳述需投訴的事件內容。表述的事件經過應盡量具體、詳細。
2、提供的證據真實有效。主要的證據包括旅遊合同、旅遊行程表、旅遊發票、車船票據、門票、購物發票、接待單位的證明以及其他可以證明侵權、違約的材料。
3、提出的賠償請求和主張合法合理。對旅遊者提出的投訴,旅遊管理部門主要依據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旅行社服務質量賠償標准》,認定旅行社的賠償責任和金額,故遊客在確定賠償金額時,要以雙方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和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為主要依據。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在旅遊時,消費者一般都會與旅遊公司簽訂旅遊合同,若在合同中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與旅遊公司達成協議,消費者可以憑借仲裁條款及仲裁協議提起仲裁機構進行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可以持民事起訴書、旅遊合同等相關證據材料到法院提起訴訟。
㈣ 國內旅遊碰到強制購物的旅遊團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你好,我是做旅遊的,先跟你解釋一下「強制消費」的意思吧。
「無強制消費」:你旅遊期間所有的景點門票、行、食、住均包含在內,
「有強制消費」:比上述便宜,但是上述所含內容包含不全。
「有進店(購物)」:導游會帶領團隊去各商場進行購物,以便從中獲得利益,導游會全力推薦某些商品,如果不買,也許導游會不高興,但是你完全可以不買。(比如導游會說:「xxx是本地最有名的xxx,物超所值,大家買一些也是對我工作的支持……」等,不用理他)
樓主所說的「朋友去海南被強制消費2w多」,我想應該大部分錢都是購物了吧
㈤ 旅遊時買東西價格被騙了可以投訴嗎
可以。首先區分您是自己去購物還是隨團參加購物,如果是自己去購物則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如果是隨團購物可以向參團旅行社所在地旅遊質監監督部門投訴。
根據《國家旅遊局關於打擊旅遊活動中欺騙、強制購物行為的意見》(旅發〔2015〕217號)的規定:「欺騙、強制旅遊購物」行為的認定,有以下行為之一,可被認定為「欺騙、強制旅遊購物」:一是旅行社未經旅遊者書面同意,安排購物的;二是旅行社、導游領隊對旅遊者進行人身威脅、恐嚇等行為強迫旅遊者購物的;三是旅行社、導游領隊安排的購物場所屬於非法營業或者未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四是旅行社、導游領隊安排的購物場所銷售商品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五是旅行社、導游領隊明知或者應知安排的購物場所的經營者有嚴重損害旅遊者權益記錄的;六是旅行社、導游領隊收取購物場所經營者回扣等不正當利益的;七是購物場所經營者存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規定情形的;八是法律、法規規定的旅行社、導游領隊及購物場所經營者通過安排購物損害旅遊者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㈥ 遇到旅遊團被導游強制消費,你怎麼辦
首先,導游有存在這些行為的,都屬於欺騙、強制遊客購物消費:
1、旅行社、導游領隊對旅遊者進行人身威脅、恐嚇等行為強迫旅遊者購物的;
2、旅行社、導游領隊安排的購物場所屬於非法營業或者未向社會公眾開放的;
3、旅行社未經旅遊者書面同意,安排購物的;
4、旅行社、導游領隊安排的購物場所銷售商品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
5、旅行社、導游領隊明知或者應知安排的購物場所的經營者有嚴重損害旅遊者權益記錄的;
6、旅行社、導游領隊收取購物場所經營者回扣等不正當利益的;
7、購物場所經營者存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規定情形的;
其次,當旅行社、導游存在以上行為的時候,遊客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雙方協商;
如果導游強制要求遊客消費購物,遊客可以先向該導游所屬的旅行社協商解決。
2、向消費者協會、旅遊投訴受理機構或者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遊客投訴後,消費者協會、旅遊投訴受理機構和有關調解組織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依法對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之間的糾紛進行調解。
3、根據與旅遊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如果被強制購物的遊客較多,並有共同請求的,可以推選代表人參加協商、調解、仲裁、訴訟活動。
5、遊客有權在旅遊行程結束後三十日內,要求旅行社為其辦理退貨並先行墊付退貨貨款,或者退還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的費用。
(6)投訴強制購物旅遊團擴展閱讀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五十六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
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參考資料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路
㈦ 跟團旅遊被強制購物可以投訴旅行社嗎
可以。
投訴之前先看合同,投訴的時候會看合同和事實依據,情況屬實可以到當地旅遊局進行投訴。
㈧ 旅遊團進購物店遇到騙局能投訴旅遊社嗎
我也遇到過,旅遊團帶我們去一家珠寶店,說買不買無所謂,不會強制,就請來內了一位導購容為我們講解,因為我們每一站都當聽聽課,講到一半他們就說他們總部來人調查工作,忽然進來一個老頭說是董事長,說了一堆。後面說和我們聊的很好,全場所有商品二折給我們,當時好多人起鬨買。那個人忽然又不高興了,說我們不信任他,然後又開始吹牛了,說信任他的人留下來,然後質問我們留下來的人,相信他的話就拿銀行卡刷給他看,當時銀行卡都給刷爆了。回到家哪去鑒定這些珠寶是假的,而且他口中說的企業包括名字什麼都查不到。十幾萬啊,一堆幾十元錢的假東西幾萬一件賣給我
㈨ 依據法律哪項條款投訴旅遊中導游強制或誘導旅客購物的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到第十五條的規定中,消費者享有知情權、版自主選擇權、公平權交易權。
導游強制或是誘惑遊客購物,則被侵犯了以上消費者的三種權利,可以到消費者協會去投訴的。
遭遇欺詐行為的,應當要求增加賠償所受到的損失,一般來說都是退一賠一。
呵呵,正好在看《導游法規知識》看到的,希望對你有幫助。以後還是自己多多小心為妙,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