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庄薛城旅遊景點大全
1. 棗庄景點
棗庄是一座充滿活力、獨具魅力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鄉的秀美,素有「魯南明珠」之稱。相傳古代神農氏(炎帝)曾在此處建立庄園,專門用來栽種棗樹。早在唐宋時就形成村落,因多棗樹而得名。
棗庄擁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運河文化、130年的工業文化,震驚世界的台兒庄大戰,名揚四海的鐵道游擊隊,運河支隊的英烈,魯南戰役的輝煌使棗庄因此博得了「中國紅色經典城市」的美稱。
棗庄境內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名勝眾多,人文古跡薈萃,有以山為主的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以紅色旅遊為主的台兒庄大戰紀念館、鐵道游擊隊紀念館、李宗仁史料館,還有以古運河為主的台兒庄古城和微山湖濕地紅荷等都在吸引著人們前來。
相關旅行地
台兒庄古城
4.5分
台兒庄
旅遊時間
旅遊季節
棗庄全年皆可旅遊,最佳旅遊時間為春、秋二季。
棗庄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較多,四季分明,降水多集中於6-8月的夏季,是齊魯大地降水最為豐沛的地區之一,冬季多風,寒冷而乾燥,春秋兩季時有降水,但雨量不大。
出遊棗庄,選擇春、秋兩季最佳。而每年農歷三月十二,棗庄山亭區有「梨花節」,萬樹梨花盛開,此時到棗庄觀花賞花失,為不錯的選擇。而微山湖的荷花在夏天時正是盛開的季節,秋天的紅棗石榴都已熟透等待著遊人的採摘。
其他
其他
棗庄的小吃從早餐一直吃到晚飯,各有風味,都會使人有種暖洋洋的感覺。一大早來碗糝湯,暖暖胃;中午的時候,羊肉湯、南石驢肉各種肉類滿足你吃肉的慾望;晚上吃稍清淡點,一碗黃花牛肉麵,清新的黃花香加上濃濃的牛骨湯,美好的一天在吃中結束。
推薦美食:薛城冬棗、張庄石榴、臨城桃、棗庄菜煎餅、棗庄辣子雞、西集羊肉湯、黃花牛肉麵、薛城糝湯、南石驢肉等。
當地特色
薛城冬棗:
果品中的佼佼者,從果實上分為光圓型與扁圓突棱型兩種,圓型冬棗果實光滑,果肉脆甜;扁圓突棱型冬棗果實有不規則的突起,果肉肉綿而甜。冬棗霜降前成熟,品質優良而身價倍增,堪稱薛城一秀,現已注冊為「雪丹」牌商標,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張庄石榴:
張庄石榴栽培歷史600餘年,面積大8000餘畝。大青皮果大味甜、耐貯運,遠銷京、津之地;大紅袍單果重達千克以上,粒粒透明如瑪瑙,以其美觀艷麗、汁多味濃著稱「九州名果」,1987年進京參展,被譽「京華一絕」、「一大奇果」。年改稱薛城縣,1962年建置薛城區。
臨城桃:
百多年前就形成集中產地,後戰火頻繁,臨城桃資源已近滅絕。農藝師周瑞芳在陶庄鎮吳村發現8棵臨城桃後代植株,經山東省果樹專家現場考察評議,確認其性能優良,列為古老良種桃,系薛城特產名果。臨城桃早熟豐產,是同齡水蜜桃單株產量的3.7倍,品質上等,果肉乳白,密甜多汁,果型大,平均重250克,最大單果重370克,果品艷麗,耐貯運,上市期恰逢瓜果空擋。
南石驢肉:
產於南石鎮石菜村,已有200多年歷史。製作時精選健壯老驢肉,配天然中葯材20多種,用多年老湯文火燉6-8小時即成,所產驢肉色澤深紅,味道鮮美,口感純正。驢肉性溫偏涼,可常年食用,還可醫治部分婦科病,其中驢鞭為大補品。傳人張建國小作坊製作,日產驢肉150多公斤。南石驢肉為棗庄名吃,名揚周邊地區,部分產品已銷往深圳、廣州等地區。
薛城糝湯:
系棗庄市薛城獨創的大補飲食,主要原料有:當地老母雞、麥仁、大茴、胡椒等,製作工藝特殊,它是將原料放入一種特製的鍋內,用文火燉至12個小時後面而成。
棗庄菜煎餅:
是一種大眾食品,老少兼宜,食用方便,俗稱「魯南熱狗、漢堡包」。菜煎餅既可作宴席食品,也可作普通家庭便飯。製作簡便快捷營養豐富,色香味濃,最適合快節奏工作人們的即時快餐。棗庄菜煎餅,是以魯南地區煎餅為主料,配以各種蔬菜煎烤而成。
棗庄辣子雞:
色艷味重,嫩雞肉加大量鮮辣椒、米醋爆炒,想起來就流口水。辣子雞多以公雞烹炒,因為公雞較之母雞更具有「陽剛」之氣,公雞又以「本地雞」為佳,本地雞又以小公雞和老公雞為主,小雞吃起來鮮嫩可口,幾乎不用吐骨頭,老雞吃起來回味無窮,啃也啃不夠。
西集羊肉湯:
魯南名吃,以其獨特的風味,被譽為"魯南第一湯"。其特點是:湯白、味鮮、無膻味、肉質滑嫩。
黃花牛肉麵:形成了穩定而獨特的原料配方及製作工藝,不僅具有口感純正清爽,味感厚重,飽滿。前味,中味,銜接緊湊,餐後余香綿長的獨特風味,而且對脾胃寒涼,氣滯胃痛具有顯著的食療作用。2002年被認定為「棗庄市地方名吃」。
2. 薛城什麼地方好玩
薛城區位於山東省南部,是魯南地區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和黃海經濟圈交匯處,京滬鐵路干線的中點,是棗庄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棗庄礦業集團所在地。下轄6鎮1個街道辦事處,面積420.5平方公里,人口40.87萬。
2004年6月,棗庄市委市政府西遷我區,薛城成為棗庄市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薛城古稱薛國,為歷代注目的戰略要地。早在4000年前,境內就有人類聚居;奚仲造車,飲譽華夏;夏商時期建立薛國;春秋戰國時期為孟嘗君封地;抗日戰爭以來,因鐵道游擊隊而蜚聲中外。
薛城資源豐富,地下可采礦藏資源30餘種,已探明優質煤儲量2.6億噸,被列入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石灰石等建材儲量10億噸,是山東省的富水區。
薛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縱貫南北,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全區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達126公里。特別是棗庄市委、市政府搬遷薛城的順利實施,為薛城加快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良好機遇,使薛城成為有識之士投資興業的黃金寶地。
近年來,薛城區經濟社會發展迅速。2003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33.5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達1.67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7425元和3415元,。
農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形成15萬畝大棚瓜菜、10萬畝優質林果、10萬畝花生、240萬只長毛兔、15萬頭生豬基地,冬棗、石榴、雪桃等干鮮果品馳名南北,是國家確定的世行項目和黃淮海平原綜合開發區。
工業結構合理。擁有45萬噸機制紙、15萬噸啤酒、30萬噸玻璃製品、160萬噸煤炭、300萬噸水泥、5.7萬千瓦發電、5萬噸鑄鋼以及機械、化工、玩具等十大主導產業,800多種產品。「山峰」板紙、「南極洲」啤酒、「多樂」多用爐、「神農」麵粉等8個產品被命名為省、部級名牌產品。
城市建設迅速發展。建成區面積達14.2平方公里,區駐地人口達15萬人;城市功能日趨完善,通訊、通氣、供電、給排水、學校、醫院、星級賓館等基礎服務設施配套齊全;教育教學水平省內一流,衛生保健服務非常先進,先後被命名為山東省社會文化先進區、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區、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區。
隨著我國加入WTO,區委、區政府進一步全方位實施對外開放戰略,堅定不移地把優化投資環境、大力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出台了《薛城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關於改善外商投資軟環境的決定》,制定了《招商引資獎勵暫行辦法》,成立了外來投資者服務中心和外商投訴中心,在全社會形成了愛商、重商、親商、護商的濃厚氛圍。
近年來全區每年利用外資都在10億左右,一大批投資過千萬元的重點項目落戶薛城。特別是薛城造紙總廠與印尼光彩集團、新加坡堯泰私人有限公司,累計投入12.3億元,資產總額16.8億元,是全市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
3. 棗庄(最好是薛城)有哪些好的旅行社啊
康輝旅行社:泰山路與臨山路丁字路口靠北側,這個比較正規,前年去韓國玩的時候跟他的回團。
中國答旅行社:世紀花園東門北側
青年旅行社:團校東側
煤之星旅行社:臨山路東段,北側。礦務局下屬,比較實惠。
祝愉快,別忘記採納哦!
4. 棗庄的薛城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
五一薛城有個什麼小吃展 還是全國的 從一號到六號
除此之外 龍潭巷都是好吃的~ 就在一分利超市專旁邊那條街屬
再有就是二十九中旁邊那條街 有家涼皮非常好吃 路口的白激饃也好吃
好玩的就沒什麼了 臨山公園有影視城 原來拍鐵道游擊隊時好玩 還有日本鬼子看 現在就剩樓了 還要那麼歸的門票 還不安全 山上沒人的地方老有搶錢的
5. 棗庄薛城有哪些鎮
薛城區轄3個街道、6個鎮:臨城街道、興仁街道、興城街道、沙溝鎮、周營鎮、鄒塢鎮、陶庄鎮、常庄鎮、張苑鎮。其中,興仁街道、興城街道委託棗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 自夏時奚仲封薛,春秋戰國時期,齊相國田文(孟嘗君)大規模增築薛城,成為東方大城,薛城原名於此。 西漢分屬魯南薛縣、沛郡廣戚縣和東海郡新陽縣、郡陽縣。東漢分屬魯國薛縣、彭城國廣戚縣和東海郡丞縣、陰平縣。隋至清,薛城隸屬蕃縣(曾更名為滕陽、滕縣)、丞縣(曾更名蘭陵縣、嶧縣)。民國中期,廢縣建區、鄉、鎮,分屬滕、沛、嶧。抗戰時期建置臨城縣。1952年改稱薛城縣,1962年建置薛城區。 www.xzqh.org 1994年11月24日,撤銷常庄鄉,設立常庄鎮。 1996年12月25日,撤銷薛城區張范鄉,設立張范鎮(魯政函民字[1996]57號)。 www.xzqh.org 1998年10月19日,撤銷南石鄉,設立南石鎮(魯政函民字[1998]26號)。 2000年,薛城區轄8個鎮、5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454051人,各鄉鎮人口: 薛城鎮 72291 沙溝鎮 26695 周營鎮 32433 陶庄鎮 55174 鄒塢鎮 47606 常庄鎮 33835 張范鎮 35174 南石鎮 24209 夏庄鄉 26108 興仁鄉 36485 金河鄉 19742 南常鄉 25439 陶官鄉 18860 www
6. 棗庄薛城區有什麼好玩的
薛城區位於山東省南部,是魯南地區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和黃海經濟圈交匯處,京滬鐵路干線的中點,是棗庄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棗庄礦業集團所在地。下轄6鎮1個街道辦事處,面積420.5平方公里,人口40.87萬。
2004年6月,棗庄市委市政府西遷我區,薛城成為棗庄市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薛城古稱薛國,為歷代注目的戰略要地。早在4000年前,境內就有人類聚居;奚仲造車,飲譽華夏;夏商時期建立薛國;春秋戰國時期為孟嘗君封地;抗日戰爭以來,因鐵道游擊隊而蜚聲中外。
薛城資源豐富,地下可采礦藏資源30餘種,已探明優質煤儲量2.6億噸,被列入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石灰石等建材儲量10億噸,是山東省的富水區。
薛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縱貫南北,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全區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達126公里。特別是棗庄市委、市政府搬遷薛城的順利實施,為薛城加快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良好機遇,使薛城成為有識之士投資興業的黃金寶地。
近年來,薛城區經濟社會發展迅速。2003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33.5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達1.67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7425元和3415元,。
農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形成15萬畝大棚瓜菜、10萬畝優質林果、10萬畝花生、240萬只長毛兔、15萬頭生豬基地,冬棗、石榴、雪桃等干鮮果品馳名南北,是國家確定的世行項目和黃淮海平原綜合開發區。
工業結構合理。擁有45萬噸機制紙、15萬噸啤酒、30萬噸玻璃製品、160萬噸煤炭、300萬噸水泥、5.7萬千瓦發電、5萬噸鑄鋼以及機械、化工、玩具等十大主導產業,800多種產品。「山峰」板紙、「南極洲」啤酒、「多樂」多用爐、「神農」麵粉等8個產品被命名為省、部級名牌產品。
城市建設迅速發展。建成區面積達14.2平方公里,區駐地人口達15萬人;城市功能日趨完善,通訊、通氣、供電、給排水、學校、醫院、星級賓館等基礎服務設施配套齊全;教育教學水平省內一流,衛生保健服務非常先進,先後被命名為山東省社會文化先進區、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區、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區。
隨著我國加入wto,區委、區政府進一步全方位實施對外開放戰略,堅定不移地把優化投資環境、大力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出台了《薛城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關於改善外商投資軟環境的決定》,制定了《招商引資獎勵暫行辦法》,成立了外來投資者服務中心和外商投訴中心,在全社會形成了愛商、重商、親商、護商的濃厚氛圍。
近年來全區每年利用外資都在10億左右,一大批投資過千萬元的重點項目落戶薛城。特別是薛城造紙總廠與印尼光彩集團、新加坡堯泰私人有限公司,累計投入12.3億元,資產總額16.8億元,是全市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
7. 想知棗庄薛城逢集逢會的日期。越詳細越好謝謝
農歷
三月初一:山亭梨花會
三月初二:齊村
三月初三:馬庄 馬蘭屯 徐庄 付庄 薛城金河 滄浪山 南於 市中
三月初五:周村
三月初六:永安 塘湖 陶庄 左庄 棠陰
三月初十:西集南庄 稅郭
三月十二:東鳧山
三月十三:桑村 艾湖
三月十五:仙人洞 候孟
三月十七:桑村 薛庄
三月十八:張山子 蘭城
三月二十:曹庄
三月二三:金陵寺 峨山口
三月二五:張庄
三月二六:陳劉躍 坊上
三月二七:蘭城 桑村 薛庄 周營
三月二八:臨城 田屯 澗頭集 底閣 鄒塢 郭里集
四月初一:馬蘭 陰平
四月初三:羅藤
四月初四:泥溝 山亭
四月初六:金陵寺
四月初八:西集 台兒庄 臨城 安城
四月初十:嶧城
四月十一:沙溝
四月十三:澗頭集 艾湖
四月十五:蘭城 陰平
四月十七:桑村
四月十八:陳郝
四月二十:臨城
四月二一:西集
四月二三:沙溝
五月十三:台兒庄
九月初十:西集南庄
九月十二:興仁千山頭
九月十六:陶庄
九月十七:馬蘭
九月十九:山亭
九月二一:薛城金河
九月二二:東鳧山
九月二三:夏庄鄉西倫橋
九月二五:南常
九月二七:齊村
九月二八:馬庄
十月初一:泥溝 沙溝 西集
十月初二:峨山口
十月初三:羅藤
十月初八:鄒塢 付庄
十月初十:臨城 張庄 嶧城 城關
十月十一:永安
十月十二:金陵寺 沙溝
十月十三:陰平 徐庄
十月十四:周村
十月十五:周營
十月十七:坊上 桑村
十月十八:郭里集 南石
十月二十:金陵寺 沙溝 西集
十月二七:北庄
十月二八:西王莊
十一月初一:西集
十一月十三:沙溝
臘月初八:沙溝
臘月初十:南於
臘月十五:永安
以上是逢會的日期,以二、三、四月和九、十月的集市最頻繁,春天和秋天是趕集的好日子
還有一種,每月的固定幾天有集市,每月都有,規模較小,還算熱鬧
農歷每月固定會期
店子:初一 、六。
馮卯:五、十。
城頭:一、六。
桑村:二、七。
山亭:四、九。
張庄:五、十。
辛召:二、七。
辛庄:五、十。
付庄:三、八。
半湖:一、六。
周村:五、十。
鄒塢:一、四、六、九。
南石:二、七。
嶧城鎮:三、五、八、十。
徐庄:三、八。
安城:三、八。
羅藤:三、八。
峨山:五、十。
蘭城店:三、五、八、十。
薛庄:一、四、六、九。
張山子:二、四、七、九。
棠陰:一、四、六、九。
澗頭集:二、五、七、十。
金陵寺:二、五、七、十。
坊上:二、七。
底閣:一、四、六、九。
左庄:四、九。
稅郭:二、七。
東鳧山:二、七。
南常:二、五、七、十。
齊村:二、四、七、九。
峨山口:三、八。
大王莊:一、六。
北庄:二、七。
南庄:五、十。
水泉:二、七。
善固:五、十。
艾湖:三、八。
8. 棗庄的風景區有哪些
城市簡介:棗庄市是一個新興的旅遊城市,位於山東省南部,東臨沂蒙山,西瀕微山湖,南枕京杭古運河,北連孔孟之鄉鄒城、曲阜,總面積4550平方公里,人口350萬,轄市中、薛城、山亭、嶧城、台兒庄五區和滕州市。 棗庄旅遊資源豐富,物華天寶,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山勢突兀,林木種類繁多;古運河雄偉壯麗,百舸爭流;嶧城石榴園風景區石榴樹茂密,青檀纏繞;著名鐵道游擊隊群雕巍然屹立在美麗的微山湖畔;佔地三萬四千平方米的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再現了當年參加震驚中外的台兒庄大戰的愛國將士浴血奮戰的宏偉場面。這許許多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把棗庄這塊綿綉山川點綴的更加威武雄壯。 棗庄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里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墨子的故鄉。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有北辛文化遺址、古滕國古薛國遺址及眾多的漢墓和蔚為壯觀的漢畫像石,孟嘗君父子田文、田嬰墓。明永樂皇帝的妃子權妃墓都在市區境內。歷史上曾有過許多名人志士,以「自薦」而名傳後世的毛遂,「鑿壁偷光」的大經學家、西漢丞相匡衡,明代翰林「博學宏詞」的大文學家賈之近等,他們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了眾多的勝跡給後人以啟迪、以影響。 棗庄屬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9oC,市區內綠化區436.6公頃,工業發達、礦產品種多,水資源豐富,交通方便是南北交通要道,京沙鐵路縱貫南北,薛棗支線連接兩地,京杭運河穿過市區南部,順流而下,可達浙、滬等省市,由鐵路、公路、水路交織的運輸網可連通全國各地,程式控制電話可與世界各地直接通話,順暢的交通與通訊給旅遊事業帶來新的生機。 棗庄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惠的投資政策。近幾年來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外來投資企業迅速增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旅遊設施及景點建設不斷發展完善,形成了以「山」為主的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區。以「果」為主的萬畝石榴園游覽區,以「水」為主的台兒庄古運河游覽區,以「古」為主的滕州古文化旅遊區的總體控局。
9. 棗庄的名勝古跡
棗庄山川秀美,英才輩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多彩。近幾年來棗庄旅遊設施及景點建設不斷發展完善,形成了以「山」為主的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區。此處群山綿延不絕,峰頭林立,周圍由巢雲觀、君山望海、十八羅漢洞等景點;以「果」為主的萬畝石榴園游覽區園內有青檀寺、一望亭、園中園、權妃墓、三近書院、中日友好碑廊等景點。以「水」為主的台兒庄古運河風景區。上游部分已開發成月河公園風景區,由台兒庄大戰紀念館、李宗仁史料館、賀敬之文學館等景點組成。下游部分依然保持著康乾盛世時古民居的原貌。以「古」為主的滕州古文化旅遊區的總體布局。
1.抱犢崮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山東省棗庄市山亭區境內,也是國家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65.5公頃,森林覆蓋率為96.8%,海拔584米,被譽「魯南小泰山」空氣中負養離子含量為7.2萬個/cm3,屬超「天然氧吧」,抱犢崮以其獨有的「雄」、「奇」、「險」、「秀」而被列為魯南72崮之首,今又被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為「天下第一崮」。抱犢崮目前屬國家「AAA」級景區,並於2004年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省十佳森林公園.2005被評為山東十大魅力景點。
2.棗庄冠世石榴園
棗庄冠世榴園生態文化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棗庄市區南部、嶧城區西部的群山之陽,東西長45華里,南北寬6華里,面積達12萬畝。該園區有榴樹530餘萬株,48個品種,始建於西漢成帝年間,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素以歷史之久,面積之大,株數之多,品色之全,果質之優而聞名海內外,為目前我國最大的石榴園林,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證為「基尼斯之最」,因而被譽為「冠世榴園」,並被列為「花之路」旅遊熱線上的重要景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3A級景區,是一處集自然山川,生態園林、民俗宗教、人文歷史、觀光游覽、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她像一顆隨節令變幻色彩的璀璨明珠,鑲嵌在魯南的青山綠水之間,而掩映在這座山川園林中的一處處人文古跡,是魯南文化史的縮影,引發著不同層次的遊人發思古之幽情。
3.棗庄熊耳山
位於山東省棗庄市山亭區境內的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以熊耳山為主體,集崮群、「雙龍大裂谷」、溶洞群、岩崩地質災害遺跡等自然景觀為一體,自然狀態原始,生態環境優美,景區內崮形山體成群出現,數量眾多,形態獨特,堪稱國內少有地質地貌奇觀。
4.甘泉禪寺
甘泉寺位於山東省棗庄市卓山北側。始創於何年何月,已無法考證,或曰始建於宋代,但均無確鑿證據。相傳曾有一名士考中狀元,唐皇見其一表人才,便將皇姑許配給與他。狀元為了逃婚棄國回家,來到這里依山靠泉,建了座寺廟,出家做了和尚。皇姑追夫心切也來到這里,見郎君已出家,無奈便在寺廟前建了尼姑庵。傳說雖無文字記載,不足為證,然寺內現存千年樹齡的銀杏古樹,足以佐證該寺歷史之悠久。
5.店子鎮長紅棗基地
店子鎮長紅棗基地位於棗庄市山亭區境內的蓮青山和越峰山兩道主山脈的環抱之中,由大面積的優質棗園、丘陵棗林、路側棗網、圍山棗帶構成,農業觀光旅遊開發面積達65平方公里。店子鎮長紅棗基地以獨特的山鄉景色、優越的生態條件、優質的丘陵棗林和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形成集林果生產、生態農業和觀光游覽為一體的生態文化旅遊區,顯示出良好的旅遊發展前景。 該景區素有」山區小江南「的山亭區西北部店子鎮,屬丘陵山區,境內蓮青山海拔603米,是棗庄市境內花崗岩山脈的第一高峰,越峰山海拔473米,共坐落大小山頭86座,總面積6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0%以上,山上叢林密布,綠樹成蔭,果林連片,環境優美,無建設性破壞和污染源,景區內有滕(州)至威(海)和店(子)至徐(州)兩條省級公路交通干線匯接,並與三條農業旅遊路線相連,距京福高速、104國道、京滬鐵路半小時車程,距我區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森林公園不足半小時車程,距京航大運河、臨沂機場和徐州機場50多分鍾車程,交通便利,出入方便,可進入性強。
6.熊耳山洪門葡萄村
抱犢崮-熊耳山-洪門葡萄村位於棗庄市山亭區東南部,1992年被統一規劃為「山亭農業生態旅遊示範園」,總面積178平方公里。近年來,園內堅持以農業資源為依託,以農產品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旅遊為突破口,大力發展農業旅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被省委、省政府評為「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和「農業創匯示範區」。該景區素有「天然公園」之稱的山亭區東南部,總面積17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9%,區內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協調和諧,無建設性破壞和污染源存在,區內有3條公交專線直達該景區,距離京福高速,104國道20分鍾車程,距京杭大運河不足半小時車程,距徐州機場90多分鍾車程,交通便利,出入方便,可進入性強。
7.台兒庄大戰紀念館
一九三八年春,中國軍隊重創日本侵略軍兩個精銳師團,殲敵萬餘人,取得了抗日戰爭初期繼平型關大捷後的又一重大勝利,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台兒庄大戰。時隔半個多世紀,英雄的台兒庄人民沒有忘記血與火的歷史,沒有忘記為保衛這塊土地而犧牲的千萬將士。為了弘揚民族精神,對子孫後代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經中宣部批准,台兒庄人民政府於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二日,投資1900萬元興建了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古運河畔,佔地面積3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集展覽館、影視館和全景畫館於一體,氣勢宏偉庄嚴。展覽館內陳列著台兒庄大戰時中日雙方資料、實物6000餘件;影視館主要播放當年外國戰地記者拍攝的戰役實況,使人對台兒庄大戰有進一步的了解。 全景畫館是一個十八邊形的筒式建築,高二十八米,直徑四十三米,建築面積3100平方米,是國內反映戰爭題材的三大全景畫館之一。全景畫館包括繪畫、地麵塑形、實物、燈光、音響等五個部分,藝術地再現了中國軍隊在台兒庄從陣地戰到巷戰痛擊日軍,取得勝利的歷史過程。大北門激戰、清真寺拉據戰、西北門爭奪戰等典型戰斗場景,作為表現重點。整個畫面高十六點五米,周長一百二十四點一米,畫面首尾相連。巨幅畫面與逼真的塑型有機結合,配有特殊的燈光、立體音響,戰斗氣氛極為濃烈,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台兒庄大戰紀念館自開館以來,每年接待遊客達50多萬人次,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8.棗庄李宗仁史料館
李宗仁史料館坐落在運河北岸、月河西岸,原火車站遺址上,與台兒庄大戰紀念館隔河相望,為造型獨特的哥特式建築。三面環水,碧波盪漾,綠樹成蔭,環境優雅,為當地的一大旅遊景點。全面介紹了李宗仁先生的一生,特別是揮師抗戰御倭和回歸祖國前後的愛國壯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思遠先生題寫了館名。李宗仁史料館共分5個展廳和1個影視廳,以李宗仁先生一生「青春戎馬,晚節黃花」和他指揮的著名台兒庄大戰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主線,以大量翔實、珍貴的歷史資料、百餘件極其寶貴的李宗仁先生的遺物、原始影視錄像,全面展示了李宗仁先生曲折的愛國人生。
9.滕州古文化旅遊區
滕州古文化旅遊區有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遺址,春秋戰國時期的滕國、薛國故城遺址,孟嘗君陵園,毛遂墓,龍泉塔,漢畫像石館等。
10.墨子國際研究中心
墨子國際研究中心位於滕州市城區東部風景秀麗的荊河西畔,佔地面積10200平方米,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碧瓦粉牆,門闊窗高,莊重古樸,輝宏壯觀。主要建築有:墨子聖跡堂、墨堂、義利堂、匯文堂、圖書樓等。還有墨子講學石雕胸像、《墨子》全書石刻、名人題辭碑廊、角樓、迴廊和目夷亭等景觀。其中,近10萬字的《墨子》全書石刻,共有刻碑80塊,總長度近百米,環院一周,洋洋灑灑,精美絕倫。
11.漢畫像石館
漢畫像石館位於滕州城區東部,於1996年9月16日建成開館,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館內現有東、南、西、北四面畫廊及精品展室,共陳列漢畫像石386塊,內容分為社會現實生活類、神話故事、奇禽異獸類和歷史人物故事類,為目前全國陳列漢畫像石之最。
12.鐵道游擊隊紀念園
位於薛城區臨山路東首,佔地面積9公頃,它以「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為主體建築,廣場、甬道、碑廊、清風台、金山墓、八大亭等景觀散布其中,錯落有致。鐵道游擊隊紀念碑高33米,於1995年8月15日落成。游擊隊戰士持槍沖殺的鑄銅人物塑像,矗立於紀念碑頂端。底座正面鐫刻碑文,兩側為花崗岩浮雕,再現了游擊隊員英勇殺敵的場面;碑前及兩側八級台階,代表8年抗日戰爭,碑體正面為豎起路軌的造型,體現游擊隊員們活躍在鐵路線上,浴血奮戰的深刻含義;50根枕木象徵著世界反法西 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碑體中央鑲嵌著原國家主席楊尚昆親筆題寫的「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八大金箔貼面大字。
13.王學仲藝術館。
王學仲藝術館位於滕州城區東部,建於1988年3月,建築面積125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展廳、講座室、書畫廳、文物陳列室和藝術資料收藏室。館藏王學仲先生及歷代名人字畫500餘幅,文物200多件,充分展示了王學仲先生的高風亮節和爐火純青的書法造詣。館內花牆竹影,曲徑通幽,極富蘇州園林之特點,被書畫藝術界雀為「江北蘭亭」。
14.清真古寺
清真古寺位於台兒庄東北角,由郁家花園改建成。當時主要建築有講堂、西大殿、望月樓、配房等,主要為回民做禮拜、誦經的場所。寺內彈痕累累,是當年台兒庄大戰敵我雙方反復爭奪的戰略要地。望月樓已於文革期間被毀。
15.漢代冶鐵遺址
漢代冶鐵遺址位於薛國故城中部,村東梨園附近,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200米,堆土厚約1米,斷面有窯址及窯壁殘塊等遺跡。地面上暴露出豐富的鐵礦石、礦渣和鐵器殘片,可辨認的器形有犁、鏟、斧等,就是當時鑄造鐵農具的作坊。1961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試掘,發現了「山陽」「巨野」字樣的農具范,範文書陰文、陽文兩種,皆三字,一為「山陽二」,一為「巨野二」,根據文獻記載,西漢在此置鐵官。
16.北辛文化遺址
北辛文化遺址位於官橋鎮薛河故道的北辛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古代先民從事生產活動理想的區域。發掘面積2583平方米,經測定,其代距今7300年,是中國古代社會中母系氏族社會趨向繁榮的發展階段。北辛遺址的發掘與「北辛文化」的命名,是海岱文化區,新石器時代的一次重要發現,是山東大汶口文化發展的源頭,她將山東的始前考古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17.古皇城遺址
古皇城遺址位於蓮青山深處,面積6.6平方公里,原建有宮殿、大殿、前殿、後殿、五彩門、三官門、御河橋、點將台等,歲月久遠,多數建築不復存在,現宮殿遺址、點將台、御河橋、城牆依稀可見。
18.小邾國遺址
小邾國遺址地處山亭區山城街道西南10千米的東江村境內,位於東江村南一台形高地中部,海拔約95米,當地人把此地叫作城頂。北依馬山,東西為綿延群山,西部為沃野平川,十字河經遺址東流向南又折西流入薛河,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十分優越,是古代堪輿學家的活動境地。
小邾國是春秋時期名顯一時的諸侯國,但是只存在於《春秋》、《左傳》之類的古籍之中,其地址一直沒有得到確認。2002年6、7月份間,東江村村民在村南高土台南側賣土時,發現古代墓葬,隨後報告給市文物部門,市文物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墓地進行了考古鑽探,隨即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
經考證,該墓群為春秋時期小邾國的貴族墓地。共發掘墓三座,出土隨葬品93件,其中青銅器63件(其中24件有銘文),陶器17件,玉器12件,骨器1件。由青銅器銘文推斷,一號墓為小邾國國君顏友之墓。這一考古發現,為研究小邾國的地理位置、埋葬制度及顏氏文化等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引起了國內外考古界、史學界及古文字學界的廣泛關注,破譯了小邾國2800年的歷史之謎。
19.棗庄古道:南北大官道
現今的棗庄區域在古代有一條南北大道,秦贏政東巡、漢司馬遷游歷,曾路經於此。元代以後成為南北交通要道,稱之驛道,在滕縣轄區,北自界河入境,南至沙溝(今薛城區)出境,全長130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滕州知州薛原義於城東門以南建滕陽驛,於臨城(今薛城)建臨城驛,北有界河驛(鄒縣轄);嘉靖年間於沙溝設巡檢司、弘治年間更名遞運所、萬曆年間改稱守備府。滕縣轄鋪舍19處,自北往南有柏山、萬安、鮑冢、辛章、馮庄、鄭庄、掌大、蘆村、臨城、小庄、沙溝、壇山、魏村。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滕縣整修南北大官道,有碑記之:「滕縣系九省通衢,而地勢窪下,道路偏陷,遇陰雨過客幾乎斷行。知縣趙邦清於萬曆二十三年拾月大加修理。自北界河起至南沙溝界牌止,共修理過官道壹百叄拾里」;清道光二十六年《滕縣志?宦績》載:趙邦清還曾「植樹表道,自界河以南數十里柳蔭蔽日,左右引泉脈為渠,藝藕花,行人出其中,香風冉冉」,這是地方誌對道路整修、綠化美化的較早記載。
明清時期,這條大道連接南、北二京,為國內主要官道之一,曾有過「輪蹄絡繹,丞困於迎送,夫疲於督責,馬斃於奔走」的繁忙景象。明代「嘉定四先生」之一的李流芳路經薛北滕南大官道,有《滕縣道中》詩:「山欲開雲柳乍風,杜梨花白小桃紅。三年三月官橋(今滕州市官橋鎮)路,策蹇經過似夢中」;又有「谷城山曉青如黛,滕縣花開白似銀」詩句。清代著名詩人王漁洋《滕縣道中》詩:「薛北滕南幾問津,遠山如畫黛眉新。惟餘一事堪惆悵,不見花開白似銀。」因此引得多位詩人的尋究、唱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經過南北大官道,宮廷畫家徐揚作《南巡紀道圖》記載,經滕縣、嶧縣地名有:「界河驛、滕縣、南沙河鎮、陰平社、馬蘭村、台庄。」
民國初年驛道改稱公路,仍為交通要道。1923年山東省路政局整修濟南至韓庄段公路,路寬4至9米,工程簡易,利用舊橋,一年而成。1941年,日本侵略軍在滕縣城區往北沿津浦鐵路西修築道路,寬5米,兩側各有3米多寬的封鎖溝,每3至5里路築一碉堡,為日軍運輸專用。1947年4月,國民黨滕縣政府整修南北公路,至1949年其走向是:北起界河鐵路西,在大馬廠穿越鐵路東邊,經北沙河、十里鋪、七里溝西進入滕縣城;在馮庄西進入時家店(分岔道至夏鎮),在鄭庄西進入柴胡店,經前、後官路口在皇殿崗西進入臨城(分岔道至鄒塢),經西小庄、鄒庄西、麥穰店、關爺廟進入沙溝(分岔道至嶧縣);經張家廠、劉家莊西、新莊西、高家河西、馬家山西、官莊西穿越鐵路至韓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京滬鐵路西側公路暢通,原古道逐漸廢棄,或改為鄉間小道,或耕路為田。
沿路設施有驛站、官廳、歇馬亭、馬神廟等;清乾隆年間,滕縣善國門外、陳公祠遺址處建皇亭一座,立「皇恩浩盪」碑,現已無存。今滕州市現存明萬曆二十三年整修南北大官道碑於滕國故城碑林;薛城區現存西倉五孔古橋和北臨城一孔古橋及建橋碑,北臨城街是保存較為完好的一段舊道。
20.運河村落遺址
在古運河南岸、清真南寺北部,有一片古運河村落。這里的草屋茅舍的歷史大都在50—150年間,其中大部分保持了原貌。草屋茅舍、泥牆茅頂、參天古木集聚於古運河畔,形成了典型的古運河村落,呈現出古樸、清幽的田園風光。這里有大量的傳說故事和淳樸的民風民俗,如「神樹」傳說在當地廣為流傳,還有貞節牌坊、九龍廟等古遺跡。隨著運河文化旅遊區開發的全面啟動,這些古運河村落將成為運河水鄉田園旅遊的理想目的地。
10. 山東棗庄薛城區有幾個鎮
薛城區轄3個街道、6個鎮:臨城街道、興仁街道、興城街道、沙溝鎮、周營鎮、鄒塢鎮、陶庄鎮、常庄鎮、張苑鎮。其中,興仁街道、興城街道委託棗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