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第安部落旅遊
A. 金鵡的用8年成功游說印第安部落
已經「日進斗金」的金鵡並沒有高枕為樂。早在1996年,他就開始構思另一個大峽谷之夢。
乘坐直升機空中觀賞大峽谷固然有快捷的優勢,但噪音大、視野受限、半空走馬觀花則是明顯缺陷。歆羨地望著峽谷上空自由翱翔的雄鷹,他忽發奇思:何不在峽谷上空構築一個人工建築,讓人類也能「懸掛半空」、悠閑自在地欣賞這個地球奇觀呢?
從這時開始,他尋找專家進行論證、規劃設計。當然,最重要、也最艱難的是游說飛鷹岩所在的印第安華萊派(Hualaipai)部落。金先生回憶說,華萊派部落雖然觀念原始、保守,但對環保的嚴苛標准卻一點也不亞於美國州市政府。但坦誠交流和10多年生意往來建立的相互信任卻使得他終於在等待8年之後,摘到了成熟果實。
他說,以大峽谷為目的地的美國旅遊企業動輒以千計,從業人員在數萬,其中不乏實力雄厚者(如擁有自己的機隊及機場,身價上億乃至十幾億美金),自己的公司也能獲得成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堅持和「耐心」。
金先生樂觀地預估:2007年,玻璃橋工程開業第一年即可以接待50萬遊客;第二及第三年將可分別達到80萬和100萬。他認為,雖然起初遊客會以美國國內及歐洲為主,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問津者將越來越多,但是慢熱的中國大陸市場將是未來的主渠道之一。他建議,游美國西部的中國內地遊客不應該放棄到大峽谷玻璃橋極目馳騁的經歷。
B. 去一趟美國印第安部落要多少錢
你只要買根繩 的錢就能去了。
C. 你去過印第安原始部落嗎
在1992年的時候, 我工作出差到美國新墨西哥州, 順便去印第安原始部落玩。 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1)他們用的陶器上面的圖案很像歷史教科書上面的圖案。
2)他們說部落的發音跟我們說部落的發音是一模一樣。
聽許多人說:印第安人以前是住在中國北邊, 後來經過白令海峽, 阿拉斯加然後到達美國的。
3)他們還告訴了遊客一個幽默故事:許多印第安人外出打工, 家裡的門上了鎖。他們說以前他們是沒有鎖的, 但是白人來了以後, 把文明帶進來,也教會了印第安人用鎖。 從此印第安人的本土文明退化了。 人們不再彼此信任, 所以門上需要加把鎖。 聽了他們的故事, 不勝唏噓。到底是文明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D. 現在印第安人在美國有什麼特權
受承認的印第安部落享有和州一樣的權利,如組建政府,制定執行法律等,也和州一樣,沒能宣戰,外交和制幣權利。賭博業目前是印第安人最大的產業。
E. 現在美國還有原始的印第安部落嗎[2]
沒有了。不少景點印第安歌舞都是專業演員在表演
今天真正的印第安人生活是
印第安人保留地自己有法律,自治,可以不受州政府的約束,而且免稅,很多印第安保留地都經營起了賭場。和財團合資的。形成收入上百億美刀的產業。
東部一些有名的,規模很大的賭場就是印第安土著開的,例如康州的Mohigan sun,快活林foxwoods賭場。
印第安人部落靠分紅,日子過得是比較滋潤。
搞得部分白人有些眼紅。 我的老美同學說,一百年前人人想殺印第安人,現在人人想當印第安人
賭博也帶來一些嚴重的弊端,但是因為賭博來錢快,一時印第安人無法擺脫這個誘惑
F. 詳細介紹一下美國印第安人現狀
美國國務院資料目前美國有印第安人253萬多人分屬560多部落居住200多塊印第安保留區內直今天印第安許多村落還沒有電、自來水和電、電視等現代生活設施印第安人拒絕些現代文明東西進入們生活毀壞們原有生活方式。
以下從幾個方面下說明美國印第安人現狀:
宗教:印第安人相信萬物有靈論們崇敬自對自界草木、山石都報敬畏態度印第安人相當程度上被歐洲基督教信仰所同化今天大部分印第安人信基督印第安原始信仰仍存與基督教相混雜成種奇怪宗教信仰。
經濟:了幫助印第安人發展經濟美國政府特許印第安人保留區內開賭場對煙酒等專賣商品徵收聯邦專賣稅因而多印第安人網上開煙酒店賣香煙、名酒特別便宜些州還對印第安人實施特惠免稅政策。
收入:印第安人總體收入水平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年收入25000美元下佔41.7%高於美國28.7%平均水平印第安人低收入人口占總人數絕大多數。
教育:印第安人教育水平也全美低大學上文化7.6%而美國平均水平15.5%比印第安人高出倍多碩士上學歷印第安人比例4%美國平均水平9%也高出倍多。
失業率:印第安人失業率也全美高般高於平均水平二三百分點。
政治:1924年前印第安人沒有選舉權1924年承認美國印第安人美國公民同時也擁有選舉權美國法律規定印第安人享有獨立對保留區內事務管轄權印第安部
落有獨立行政和司法體系各部落政府與州政府平行其與聯邦政府關系政府與政府關系部落內司法管轄權部落法院聯邦法院對部落內法律事務仍有管轄權印第安人受雙
重司法管轄涉及非印第安人案件由聯邦法院審理樣政治體制下印第安部落自治權完整印第安部落許多事務仍受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制約
G. 現在真的還有原始部落么他們完全與現代隔絕
原始部落一個曾經被認為已經滅絕了半個多世紀的亞馬遜印第安原始部落,在30多年前的一次失蹤人口搜救中被意外發現。然而,在這30多年裡,再沒有人見過這個神秘的部落,它的存在又變得眾說紛紜、撲朔迷離。
已經將30年獻給印第安部落研究的歷史學家羅伯特·弗朗科最近與他的團隊一起,乘坐飛機,搜索亞馬遜熱帶雨林深處可能有印第安部落居住的地方,終於讓他找到了這個與世隔絕的神秘部落——尤里。同時,他還找到了另一個深居叢林的印第安部落——帕斯。這兩個部落,很可能就是亞馬遜雨林中最後兩個仍過著石器時代般生活的土著部落。
尋找
「大海撈針」尋神秘部落
一個萬里無雲的下午,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市靠近安第斯山腳下的一個機場里,44歲的伊蓮娜·馬丁內茲登上一架單引擎塞斯納172K小型飛機,目的地是哥倫比亞里約普爾國家公園。小小的四座機艙里除了飛機駕駛員,還坐著一名研究亞馬遜印第安人的哥倫比亞專家羅伯特·弗朗科、哥倫比亞攝影師克里斯托瓦爾·馮·羅斯科克。馬丁內茲與弗朗科在飛機上一起研究著里約普爾國家公園的地圖。這座國家公園佔地247萬英畝,叢林茂密,河流交錯,生活著美洲豹等野生動物。他們認為,也許還有一些與世隔絕的印第安人土著部落。
馬丁內茲告訴美國史密森雜志記者約書華·漢默:「我們當時並沒有報多大希望,不一定能找到些什麼,因為這根本就像是在大海里撈針。 」
幾十年來,不斷有探險者和獵人提供線索,報告有一個「與世隔絕的印第安部落」隱藏在哥倫比亞卡克塔和普圖馬約河之間的亞馬遜雨林中心地帶。
2002年,哥倫比亞專門為保護印第安人而設立了里約普爾國家公園,但因為其確切行蹤不明,政府可以提供的保護仍處於理論階段。這些年來,黃金礦工、伐木工、移民、毒販和游擊隊不斷在入侵原本屬於印第安人的領土,置印第安人於危險之中,卻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經過兩年的籌備,馬丁內茲和弗朗科終於開始他們的調查,從空中確認神秘部落的存在,並查明其確切位置。「如果你連他們在哪裡都不知道,你就沒法保護他們的領土。
」馬丁內茲說。
雨林深處突現印第安小屋
飛行4個小時後,馬丁內茲一行人抵達里約普爾國家公園的西部邊界,飛機降低了飛行高度,開始在原始熱帶雨林上空低飛。他們在GPS上設置了一些記號,大多集中卡克塔和普圖馬約河的南北流向支流附近,他們認為在這些地方可能有印第安土著部落居住。馬丁內茲說:「可我們從飛機上看出去,看到的除了綠色就是綠色,根本沒什麼空地。
」
在檢查了13個記號點仍一無所獲後,飛機飛向下一個記號點「里約伯納多」,弗朗科突然叫起來:「房子! 」馬丁內茲興奮地發出吼聲:「哪裡?哪裡?
」弗朗科朝他們正下方一指,一座印第安傳統式樣的長屋赫然出現在他們眼中。這座長屋位於雨林中的一片空地上,由棕櫚葉建成,只在一端開門,房子周圍滿是車前草
(香蕉的一種)樹和桃棕櫚樹,彷彿在廣闊的荒原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屬於人類的島嶼。
飛機駕駛員再將飛機降低了數百英尺,試圖看到這座房子的主人,但始終沒有發現任何人。馬丁內茲說:「我們盤旋了兩圈,然後就飛走了。我們不希望打擾到住在房子里的人。但我們會做好充足的准備,再次回來。
」
回到波哥大市,馬丁內茲一行人通過先進的數字技術對林中小屋的照片加以處理。隨後他們確信,這絕對就是他們一直在尋找的——照片上,在小屋附近站著一名印第安女性,她穿著土著典型的腰布,臉上和上半身都塗著油彩,正抬著頭望著飛機。
利用照片希望政府加強保護
第二天,他們再次起飛,又找到了4座林中小屋。馬丁內茲和弗朗科認為,他們拍攝到的這5座小屋應該屬於兩個不同的印第安土著部落——尤里和帕斯,而這兩個部落很可能就是哥倫比亞亞馬遜區域中最後兩個孤立的部落,正是他們尋找的神秘印第安土著部落。
接下來,弗朗科的計劃是利用航拍得到的照片和收集到的GPS坐標游說哥倫比亞政府,希望哥政府加強對周邊國家公園的保護,「24小時監視公園及外圍,建立早起預警系統,以阻止入侵者」。
在與馬丁內茲合作前的幾個月,弗朗科就已經在收集相關資料。如印第安土著人的日記、口述實錄,從16世紀到19世紀的歐洲冒險者留下的地圖,衛星照片,被印第安人威脅過的人,甚至哥倫比亞游擊隊隊員。弗朗科說:「我既高興又悲傷,因為我看到這些印第安人的孤獨。
」
盡管尤里和帕斯這兩個部落一直生活在較偏遠的雨林地區,過著石器時代般的原始生活,但「他們是弱勢群體」,弗朗科說。
曾藏匿數百年被意外發現
尤里部落之所以神秘,是因為其一直遠離現代文明,從未與外面的人有過接觸。他們的隱匿可能最早能追溯到1500年,歐洲的殖民者第一次踏上南美洲的那一刻。他們從那時起便一直在不停地遷移,以躲避來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奴隸販子。
到20世紀橡膠業繁榮的時候,資本家們僱傭了數萬名印第安人為自己工作,動輒鞭打、不給飯,甚至殺害那些反抗的人。在那段時間,印第安人土著人數飛速減少——Uitoto部落從原來的4萬人減少到1萬人;Andoke部落從原來的1萬人減少到了僅僅300人,幾乎面臨滅絕;還有不少部落則徹底消失了。「現在選擇避世而居的那些土著部落,有不少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選擇隱藏的。
」弗朗科說。
而尤里和帕斯這兩個部落隱藏得如此深,以致於不少專家都認為他們已經滅絕了。 1969年的一次意外事故才使這兩個部落「重見天日」。
1969年1月,美洲豹獵手、皮毛商人朱利安·吉爾和他的向導在「里約伯納多」附近失蹤,哥倫比亞軍方兩個月後展開搜救。當時只有17歲的索爾·波拉尼亞正在服役,參加了搜索。他告訴約書華·漢默:「我在叢林里走著走著突然看到一座巨大的長屋,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東西,回想起來簡直像個夢。然後就有大約100名印第安女性和孩子從林中躥了出來,他們身上都塗著色彩,像斑馬似的。
」
這些婦女兒童說的話連波拉尼亞的印第安向導都聽不懂。一些女性從波拉尼亞的夾克上扯下紐扣,串到自己的項鏈上;埋在樹葉下的吉爾的斧頭也很快被他發現,「那些印第安人一看到斧頭就都哭了起來,他們大概也知道,他們會被指控謀殺。
」波拉尼亞回憶說。但是,吉爾和他的向導究竟發生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因為他倆的屍體至今仍未被發現。
因為害怕被印第安人伏擊,當搜尋隊返回時,指揮官要求帶走一名成年男性或女性及四名兒童作為人質,並將五人帶到了駐地拉佩德雷拉市。隨後,《紐約時報》報道稱,發現了失蹤已久的印第安部落。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也派專家前來,根據五名人質的語言推斷,哥軍方意外發現的印第安部落正是那個被認為
「已經滅絕超半個世紀的部落——尤里」。
然而,尤里部落的出現僅僅是曇花一現。
1969年後,除了被哥倫比亞軍方帶出來的5名人質,人們再也無法找到絲毫與這個部落有關的人或物。尤里部落的存在又變得撲朔迷離。
選擇
開放旅遊業8年後禁止訪客
在MalocaBarú住著一個規模很大的圖庫納印第安人部落,部落人口約有3萬。一隻長桌上零星放著印第安風格的項鏈和其它首飾,三名穿著傳統印第安服飾的年長女性正在為十幾名遊客跳舞……這樣的情形已經司空見慣。
盡管這個部落已經算是融入了現代文明,但其過程充滿了困難。在上世紀60年代,哥倫比亞曾利用學校和診所引誘亞馬遜河流域的印第安圖庫納部落的人離開叢林。但由於圖庫納部落人口眾多,其經濟又以農業經濟為基礎,進入現代社會後無法靠農業維持生計,「所以,他們不可避免地轉向旅遊業」,弗朗科說。
不過,並非所有的圖庫納印第安人都能接受這種生活方式。在納澤瑞斯村居住的圖庫納印第安人曾於2011年開村民大會,禁止遊客訪問。
2011年,哥倫比亞境內亞馬遜流域的納澤瑞斯村在召開土著村民大會後,決定禁止所有遊客入內訪問。當地土著村民一致同意,該村將由手持棍棒的村民輪流守衛,只有得到當地人邀請的外來者持有身份證才能進入。
納澤瑞斯村是一個居住著800名土著人的原生態小村,居民大部分是原始圖庫納印第安人。每年有成千上萬的背包客來到這個小村子旅遊,他們一方面被原生態環境所吸引,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有機會體驗到原始部落的風俗民情。村子通往最近城鎮的河道上也常常擠滿了遊客的船隻。
當地長者稱,2003年至2011年,背包客數量增長了5倍,旅行社增加了收入,但對當地村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因為「遊客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他們走後留下了很多垃圾,包括塑料袋和塑料瓶。所以,現在遊客不能隨便進入,除非他們得到許可。
」
村民們也擔心隨著遊客增多,當地的兒童模仿外來者的語言和服飾,有可能會丟失祖先留下來的文化和傳統。
有部落與現代社會結合良好
一些人類學家、環保主義者和印第安領導人認為,尤里部落如石器時代般的赤貧生活與圖庫納部落被現代商業同化的生活之間應該存在中間路線。一個名為玉庫納的部落就過著這樣一種帶點現代因素又不偏離印第安文化的生活。
玉庫納部落的人口不足2000,他們有衛生保健設施,與附近的定居者做買賣,將孩子送往附近的政府學校上學。不過,整個部落仍然傳承著口述歷史、靠打獵捕魚為生的雨林生活。玉庫納部落長老馬塔皮說,他7歲時就離開了雨林,但還是常常回去。他說:「想孩子們有更多機會學習,以便將來有更好的生活。
」
不過,玉庫納部落也許是個特例。對太多太多的亞馬遜印第安人而言,與現代社會的同化帶來的只有貧窮、酗酒、失業或對旅遊業的完全依賴。
土著與現代社會間存在鴻溝
華萊士在他的 《未被征服的人:亞馬遜最後一個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一書中探討了印第安原始部落的出路--是否需要把活人放在
「文化博物館」里展出,就像被卡在時間隧道里一樣?
華萊士在書中寫道:「過去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荒蠻的史前文化,現在這些文化的蹤跡已經從我們的記憶中被抹掉。我們是否為這些失去的記憶哀婉嘆息?我們是否寧願選擇回到我們祖先的生活環境,而不願意擁有現代生活方式?我想很少有人希望回到過去。
」
「無論從智力、文化、體力上,現代世界提供給我們更豐富的生活體驗。我們的生活不僅可以延長且可以是過去的兩倍,我們還可以去旅行感受三千前年文化與歷史成就,品嘗世界各地的美食佳餚。最近我接觸到的生活在新幾內亞和亞馬遜河流域曾經與世隔絕的部族都認為,和世界接觸、學習先進文化的生活很令人歡欣鼓舞。他們第一次自由自在地生活,不用擔心來自於鄰人或外部世界的不友好對待。我認識的很多亞馬遜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急切希望融入到西方社會。
」
華萊士認為,對於這些原始部落來說,真正的問題是如何彌補他們與現代社會這些鴻溝。他指出,越來越深的文化障礙不容易逾越。土著印第安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在現代社會生活。他們講著一種不能被文字記錄的語言、掌握著一種在當代經濟社會根本無用武之地的技能。雪上加霜的是,全世界都有一種趨勢,幾乎所有生活在邊境地區的邊民都會剝削並且歧視和他們本民族文化格格不入的少數族裔,這種障礙更是難以打破。社會排擠、道德敗壞、酗酒無度也構成了貧瘠下層社會的文化隔閡。
保護
如何保護印第安部落?
這些部落常常被稱為
「與世隔絕的印第安人」,但事實上,他們並非從未與外界接觸過,而是在約100前從主要河流區域冒著生命危險逃進雨林深處的。那時,南美洲的橡膠業正蓬勃發展,印第安人不堪忍受白人的奴役和屠殺,又被傳染上西方世界特有的疾病,大量人口死亡。
有人類學家稱,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印第安人已經對
「外面的世界」有了足夠的認識和深刻的恐懼,因此作出了他們的選擇——遠離現代文明、避免發生接觸。這些部落仍然秉持著古老的印第安文化,像是生活在21世紀里的
「石器時代遺跡」,但他們也無時無刻不在面對著現代文明的沖擊和侵蝕。
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對於如何保護印第安人的權益,亞馬遜區域的幾個國家都興趣寥寥,他們將印第安人視為
「落後的遺留物」。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了實現對亞馬遜的商業開發,巴西政府試圖同化和安撫亞馬遜河附近的印第安人,希望將他們搬遷,但這些行動最終都失敗了。
1987年,巴西政府印第安人管理局和國際印第安人基金會(FUNAI)創立了原始印第安人部門,其創始人西特尼·坡索依羅在熱帶雨林中劃出了一塊大小相當於美國緬因州的區域,將其命名為「查瓦利河流域土著土地」,並宣布向外界永久性封閉。他一直主張,保護印第安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探知他們在何地居住,然後為他們開辟保留區,禁止外界靠近他們。
查瓦利河流域土著土地工作小組督導阿摩林說,如今,這塊 「禁區」已經成為 「整個亞馬遜流域乃至全球最棒的印第安土著集中居住地」。
有一群生活在巴西和秘魯邊境並靠近巴西伊特逵艾和尤它爾河源頭流域的亞馬遜人,他們被稱為弗立切瑞人,又叫做箭人,因為他們擅於用弓箭,且在箭頭上塗毒。自橡膠業開始衰敗,這群隱藏在亞馬遜河源頭流域、生活在自己修建的堡壘中的部族,就以兇猛、殘忍為外界所知曉,他們的鄰居對他們也是聞之色變。
2002年,坡索依羅曾率領一支科考隊,在亞馬遜雨林中徒步行走三個月,以驗證弗立切瑞人的存在。一名美國記者斯考特·華萊士也參加了這支科考隊,並根據其在雨林中的經歷寫就
《未被征服的人:亞馬遜最後一個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一書。該書於2011年在美國出版後,引起國際社會對坡索依羅及其保護印第安土著行動的廣泛關注。
多國設立禁區保護土著
除了巴西,其他亞馬遜區域的國家也都在想方設法保護印第安土著人。
秘魯的馬努國家公園舉世聞名,其生物多樣性堪稱世界之最,僅有數個部落享有園內永久居住權。
哥倫比亞擁有的熱帶雨林達8200萬英畝,占整個亞馬遜熱帶雨林面積的近一半,哥政府已將其中的1400萬英畝設立為國家公園,安置警衛,嚴禁任何開發,還有6600萬英畝雨林歸印第安人私人所有。
2011年,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簽署了一項法令,保證那些 「與世隔絕」的印第安土著
「有權利繼續維持現有的狀態並在祖先留下的土地上、遵循古老的文化自由地生活」。
然而,法律歸法律,現實歸現實,印第安土著的生活並沒有像政府或法律規定的那樣完美。
在秘魯,養護團體就批評政府縱容所謂的
「生態旅遊公司」,默許他們將遊客帶進土著人的土地。去年,一家在馬努國家公園內非法運營的公司甚至迫使一個名為Mashco-Piro的印第安土著部落離開了他們原來的居住保護區。
哥倫比亞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毒販和游擊隊的存在,政府對於雨林和印第安土著部落的保護政策從未得到過真正完整的實施,在最近幾年中,已有數個印第安部落被迫同化或分散。不過,幸好哥倫比亞政府仍在推進對於印第安人及其土地的保護。去年12月,哥政府宣布,將擴大哥南部Chiribiquete國家公園的面積,從320英畝擴建至640英畝,而這里正是兩個印第安土著部落的保護區。
弗朗科已經在哥倫比亞研究印第安人原始部落30多年,他認為,各國政府必須加強努力,保護印第安土著文化。
「印第安人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對抗著這個世界。」
馬丁內茲也認為,印第安人對宇宙有一種獨特的視角,他們認為「人類與大自然以及一切事物之間都是統一的,彼此有著相互聯系」,因此,印第安人都是環境保護主義者。他們相信,對雨林的破壞以及對部落成員的傷害將持續在整個社會引發振盪,且影響將貫穿歷史。
弗朗科說:
「印第安人會想方設法讓雨林裡面的金礦關閉,並驅趕任何一個走進他們領地的人,以此來保護這片雨林。他們既然決定了不要和我們成為朋友,我們就必須要尊重他們的決定。」
巴西三代保護印第安人措施
目前巴西國家印第安人基金會為與世隔絕土著族人劃歸的正式禁區政策已經是經過修改後的第三代政策。前兩代政策都因為失敗而被放棄。
第一代「護印」措施:強制同化
第一代政策由坎迪多·羅德元帥制定。羅德元帥在巴西非常有威望,他以成功穿越馬托格羅索州,在遠遠超越邊境線土著人生活的地區修建電報線纜而家喻戶曉並得到人民的敬仰。羅德元帥尊重印第安人,從未把他們認為是異類。羅德元帥堅信,少數族裔只有和當地人同化才是他們的唯一出路,所以他努力幫助印第安人受到教育以便融入當代社會。
但印第安人始終被看作二等公民甚至更糟,經常會受到白眼,靠近密林深處印第安人生活區域的移民也總是對他們冷嘲熱諷。白人帶來的「誘惑」變得越來越不可抗拒,甚至十分依賴:教士禁止他們光著身子外出,這樣就需要他們去弄衣服穿;有了使用方便的火柴,他們很快就忘記了如何拾柴取火;獵槍比弓好用得多,但是子彈卻需要用錢買而且價格昂貴。
這些最新形成的依賴性最終改變了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他們被迫外出工作賺錢,被當地移民、無良商人剝削。他們既沒機會過上小康生活,也不能獨立生活,更不會得到社會上白人的尊重。
第二代「護印」措施:安撫收買
羅德元帥之後的下幾任印第安保護組織總指揮因缺乏遠見灼識,也無領導才能,還陷入了官僚、殘暴和腐敗的丑聞之中。巴西土著族人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悲慘,1967年內政部組成了一個最高委員會,發布了一份五千頁的調查報告,揭露了印第安人經歷的惡夢:殺戮、虐待、性侵害和土地掠奪。
1970年,由克勞迪奧和列奧納多·瓦立薩·鮑斯兄弟領導的國家印第安人基金會成立。瓦立薩·鮑斯兄弟對印第安人非常同情。由於1970年巴西開始修建整合亞馬遜流域及周邊地區經濟的跨亞馬遜高速公路網,需要穿越一片長長的未知地帶。這片區域是無數土著部族居民的家園,很多與世隔絕的土著人就生活在這里。
在修建跨亞遜高速公路過程中,土著居民和勘測及建築人員發生沖突,且面臨西方社會的流行疾病,如麻疹、流感、痢疾和瘧疾等疾病。這些與世隔絕的少數族群根本就不能抵抗這些疾病的來襲,和歐洲人接觸的土著族群通常會導致他們的人口損失80%。
為阻止慘劇發生,瓦立薩·鮑斯兄弟制定了一項應急措施,並且這些措施由塞坦尼斯塔全面負責實施。經過專門訓練的塞坦尼斯塔頭領經常和印第安人接觸,然後進行安撫,最後為他們重新劃定居住地。通過向印第安人提供彎刀、斧頭、鐵鍋、魚鉤、火柴、蚊帳和衣物等西方貨物,來對他們進行安撫。
但是,和白人社會有過接觸的印第安人社區總會染上各種西方社會才有的疾病,損失極其慘重。為了躲避災禍,印第安人整個族群都遷移到辛古河附近的大片保留地,不得已只能和其它族人,甚至是自己的敵人居住在一起。
第三代「護印」措施:劃定禁區
最後塞坦尼斯塔組織也對安撫計劃喪失了信心。人們開始思考第三種保護土著居民的政策。充分的事實說明,如果不希望印第安人死亡或失去生活的信心,他們就不能被外界染指,也不能輕易遷移到其它區域生活。
坡索依羅指出,保護印第安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探知他們在何地居住,然後開辟保留區,禁止外界靠近。
H. 美國現在還有印第安人嗎
有,美國最大的印第安人部落是納瓦霍部落,其保留地面積約7萬平方千米,跨越猶他州、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同其他印第安人部落一樣,納瓦霍部落雖然名義上具有「主權」,但實際上處處受制於華盛頓。
「印第安人保留地內的任何發展項目,均需聯邦政府批准。而政府官僚機構手續繁多,得到批准非常困難,也因此很難吸引投資。一些中國公司本來有意到納瓦霍投資,但了解到有如此繁雜的法律法規後只好作罷。這些法律法規如同大山一樣沉重地壓在我們的頭上。
聯邦政府常常以保護環境為由,阻止保留地的發展項目,結果是印第安人永遠貧窮。走在華盛頓的大街,我感覺不到什麼,但一辦起事來,就有二等公民的強烈感覺。
印第安人保留地內有許多社會問題。由於經濟無法發展,沒有工作機會,許多年青人生存無望,自殺率極高,此外,印弟安人中死於糖尿病、酗酒、肺炎、自殺及其他病症的比例驚人。與其他種族相比,印第安人中因享受不到醫療保障而患病的比例極高。」
(8)美國印第安部落旅遊擴展閱讀
印第安人發展
1783年,美國獨立以後,對印第安人的屠殺和虐待並沒有絲毫收斂。隨著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為了開拓疆土,美國政府把印第安人驅逐出祖居地。1830年,美國政府通過《印第安人遷移法案》,規定東部的印第安人要全部遷往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為他們劃定的保留地中去,實行種族隔離和迫害。
這些「印第安人保留地」絕大部分是偏僻貧瘠的山地或沙漠地帶。一個叫切羅基的部族,在被迫遷往「印第安准州」(即今奧克拉何馬州)的遷徙中,歷時3—5個月,約4000人喪生,占該部族的人口的25%。這一慘劇後來被稱為「血淚的審判」。
印第安人長期遭到屠殺、圍攻、驅趕、被迫遷徙等迫害,人數急劇減少。到20世紀初期,只剩下30多萬人。直到1924年,美國國會才通過了《印第安人公民資格法》,宣布凡在美國境內出生的人均為美國公民。
1934年,美國又根據羅斯福總統的「新政」通過了《印第安人重新組織法》,允許印第安人建立自己的政府,不再分配保留地的土地,停止強迫印第安人放棄傳統文化和宗教的政策,印第安人的境況才有所改善。才沒有遭到滅族。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印第安人
人民網-人民網記者走進美國最大的印第安人保留地
I. 請問一個國外民族旅遊的代表景區
美國的印第安保留區
印第安保留區是一片受美國內政部印第安事務局管轄的土地。由於美國政府對印第安部落區的管理被限制,導致部落地區的法律不同於周邊地區。例如,某些保留地引來遊客的原因是它的法律可以允許賭博。
在美國大約有310個印第安人保留區,這意味著不是所有擁有550人以上的村落被視為可擁有保留區的部落。有的部落佔有一個保留區,有的多個或者是沒有。此外,由於過去的土地分配問題,導致一些保留地被銷售給非印第安人,有一些保留受到嚴重侵蝕。每一個單獨的部落,或私人持有的土地就像是一個國中之國。這種私人的和集體所有土地的混雜造成了極大的行政上的困難。
中文名 印第安保留區 外文名 Indian reservations 面 積 5570萬英畝 佔美土地 2.3%
集體所有保留地面積5570萬英畝(225,410 km2),佔美國土地的2.3%(2,379,400,204 英畝; 9,629,091 km2)。有12個面積大於羅得島( Rhode Island)州(776,960 英畝; 3,144 km2) 的印第安人保留區和9個面積大於Delaware 州(1316480英畝;5327 km2)的印第安保留區。納瓦霍(Navajo)印第安人保護區的面積可以和西弗吉尼亞州(West Virginia)的面積有一拼。保留地不平均的分布在美國各地,大部分分布在密西西比河西岸,覆蓋了大部分最先被政府作為預留地的土地。
J. 美籍印第安人最著名的部落
阿帕奇 Ap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