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的旅遊業論文
『壹』 關於日本的論文
目前,許多有關茶文化的概念存在一些分歧,模糊甚至混亂的現象,如到底什麼是茶文化問題,什麼是茶道問題,什麼是茶藝問題,茶道和茶藝的關系問題,都存在誤區,沒有統一的認識,需要加以探討,以求得共識。
在討論茶文化問題之前,必須先弄清什麼是文化。
按文化學的定義,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也就是說,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都屬於文化的范疇。
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即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等,同時也包括社會制度和組織機構。
因此,茶文化應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專指其「精神財富」部分。王玲教授在《中國茶文化》一書中是主張狹義說的,她強調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長、培植、製作、化學成份、葯學原理、衛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現象,這是自然科學家的工作。也不是簡單地把茶葉學加上茶葉考古和茶的發展史。我們的任務,是研究茶在被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
按照文化學的研究,文化可分為技術和價值兩個體系。技術體系是指人類加工自然造成的技術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觀的東西;價值體系是指人類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過程中形成的規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觀的東西。這兩個體系經由語言和社會結構組成統一體,也就是廣義的文化。因而,文化的價值體系狹義文化。
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范。
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心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當於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這是文化的核心。
那麼,茶文化也應該有這樣的四個層次。
1. 茶文化的四個層次
物態文化——人們從事茶葉生產的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即有關茶葉的栽培、製造、加工、保存、化學成份及療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時所使用的茶葉、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和建築物。
制度文化——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行為規范。如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歷代統治者不斷加強其管理措施,稱之為「茶政」,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等。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早在周武王伐紂之時,巴蜀地區的「茶、蜜、靈龜……皆納貢。」至唐以後貢茶的份額越來越大,名目繁多。從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開始,對茶葉徵收賦稅:「稅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舊唐書?食貨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開始實行榷茶制,即實行茶葉專賣制(《舊唐書.文宗本紀》)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領引時交稅,然後才能到指定地點取茶。自宋至清,為了控制對西北少數民族的茶葉供應,設茶馬司,實行茶馬貿易,以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對漢族地區的茶葉貿易也嚴加限制,多方盤剝。
行為文化——人們在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通是以茶禮、茶俗以及茶藝等形式表現出來。如宋代詩人杜來「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名句,說明客來敬茶是我國的傳統禮節;千里寄茶表示對親人的懷念;民間舊時行聘以茶為禮,稱「茶禮」,送「茶禮」叫「下茶」,古時諺語曰「一女不吃兩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禮」便不再接受別家聘禮;還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於各地、各民族的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各種飲茶方法和茶藝程式也如百花齊放,美不勝收。
心態文化——人們在應用茶葉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如人們在品飲茶湯時所追求的審美情趣,在茶藝操作過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韻味,以及由此生發的豐富聯想;反映茶葉生產、茶區生活、飲茶情趣的文藝作品;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謂茶德、茶道等等。這是茶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因此,廣義的茶文化應該由上述四個層次組成。但是第一層次(物態文化)中早已形成一門完整、系統的科學——茶葉科學,簡稱茶學。第二層次(制度文化)屬於經濟史學科研究范疇,而且也是成績顯著,碩果累累。所以作為新興的學科,茶文化學應該將研究重點放在過去比較薄弱的第三、第四兩個層次,也就是狹義的茶文化。
如此看來,我們要研究的狹義茶文化是屬於平常所謂的「精神文明」范疇,但是它又不是完全脫離「物質文明」的文化,而是結合在一起的。不管是茶道也好,茶藝也好,茶禮也好,茶俗也好,都是在茶葉應用過程中體現出來的,離開,也就不存在什麼茶文化了。
2.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
目前,關於茶文化的許多名詞術語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混亂的認識,茶藝界有許多人常常將茶道、茶德、茶藝混為一談,弄不清茶道和茶藝的區別,如有的叫茶藝館,有的叫茶道館。有的稱茶藝表演,有的稱茶道表演。需要進行深入的討論,加以界定,以求取得統一的認識。
我們先來討論一下茶藝、茶道和茶德問題。
茶藝「茶藝」一詞最早出現於七十年代的台灣。當20世紀七十年代台灣出現茶文化復興浪潮之後,開1978年醞釀成立有關茶文化組織的時候,接受台灣民俗學會理事長婁子匡教授的建議,使用「茶藝」一詞,成立了「台北市茶藝協會」、「高雄市茶藝學會」。1982年又成立「中華茶藝協會」。各種茶藝館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茶藝一詞被廣泛接受,而且也傳播至港澳和大陸。至於為什麼要稱茶藝,台灣茶文化專家范增平先生在第二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宣讀的《茶文化的傳播對現代台灣社會的影響》論文中指出:當時為了弘揚茶文化、推廣品飲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詞。但是有人認為「茶道」雖然中國自古已有之,卻已為日本專美於前,如果現在繼續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誤會,以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灣來。另一個顧慮是怕提出「茶道」過於嚴肅,中國人對於「道」字特別莊重,比較高高在上的,要民眾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於是提出「茶藝」這個詞。經過一番討論,大家同意才定案。「茶藝」就這么產生了。
然而什麼是茶藝?各家的解釋還是見仁見智並無統一而明確的定義。如台灣茶藝專家季野先生認為:「茶藝是以茶為主體,將藝術溶於生活以豐富生活的一種人文主張,其目的在於生活而不在於茶。」(季野:《茶藝信箱》98頁,台灣茶與藝術雜志社出版)范增平先生認為:「茶藝包括兩方面,科學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藝,科學地泡好一壺茶的技術。二、藝術,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國茶藝之美是屬於心靈美,欣賞茶藝之,是要把自我投入整個過程當中來觀察整體。」(范增平:《台灣茶文化論》280頁,台灣碧山岩出版公司出版)台灣茶藝專家蔡榮章先生認為:「『茶藝』是指飲茶的藝術而言。……講究茶葉的品質、沖泡的技藝、茶具的玩賞、品茗的環境以及人際間的關系,那就廣泛地深入到『茶藝』的境界了。」(蔡榮章:《現代茶藝》202頁,台灣中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蔡先生還認為:「茶葉的沖泡過程不只是把茶葉的品質完美發揮的技藝,本身也是一種發展個性的表演藝術。借著泡茶、品茗的過程,因為必須專心一致才能將茶泡好,才可以體會茶的境界,而且要有秩序幫能表現美感與主客良好的關系,結果達到了修身養性與敦睦人倫的社教功能。」(同上,197頁)北京的茶文化專家王玲教授認為:「茶藝和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們這里所說的『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里所說的『道』,是指藝茶的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王玲:《中國茶文化》87頁,中國書店出版)陝西的作家丁文先生認為:「茶藝是指制茶、烹茶、飲茶的技術,技術達到爐火純青便成一門藝術。」「茶藝是茶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丁文:《中國茶道》46頁、49頁,陝西旅遊出版社出版)浙江湖洲的茶文化專家寇丹先生在綜合各家學說之後,認為茶藝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藝是研究茶葉的生產、製造、經營、飲用的方法和探討茶葉的原理、原則,以達到物質和精神全面滿足的學問。狹義的茶藝是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技藝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藝術。」(《茶藝初論》,載於《農業考古》1997年4期)
我們贊成按狹義的定義來理解,通俗地說,茶藝就是泡茶的技藝和品茶的藝術。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藝為主體,因為只有泡好茶之後才談得上品茶。而泡茶又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正如丁文先生所說,技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便成為一門藝術。因此,我們不但要科學地泡好一壺茶,還要藝術地泡好一壺茶。也就是說,不但要掌握茶葉鑒別、火候、水溫、沖泡時間,動作規范等等技術問題,還要注意沖泡者在整個操作過程中的藝術美感問題,「欣賞茶藝的沏泡技藝,應該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藝美。」「茶的沏泡藝術之美表現為儀表的美與心靈的美。儀表的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態、風度等;心靈是指沏泡者的內心、精神、思想等,通過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態、風度等;心靈是指沏泡者的內心、精神、思想等,通過沏泡者的設計、動作和眼神表達出來。」(童啟慶:《習茶》110頁,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誠如蔡榮章先生所說,茶葉沖泡過程「本身也是一促發展表演藝術。」如果茶藝館的從業人員了解這一點,就不會將自己等同於一般飲食服務員,而是自覺在從事一項普及茶文化知識、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活動,是項很有意義的社會工作。
那麼,茶藝與茶道有什麼區別呢?茶藝與茶道是什麼關系呢?
茶道 王玲教授在其著作《中國茶文化》第二編「中國茶藝與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藝與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們這里所說的『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里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節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蔡榮章先生也認為:「如要強調有形的動作部分,則使用『茶藝』,強調茶引發的思想與美感境界,則使用『茶道』。」「指導『茶藝』的理念,就是『茶道』。」(蔡榮章:《現代茶思想集》410、408頁,台灣玉川出版社出版)我們認為,王玲教授和蔡榮章先生的這些話已經將茶道、茶藝的區別和關系講得很清楚。茶就是在操作茶藝過程中所追求、所體現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風尚,經常是和人生處世哲學結合起來,成為茶人們的行為准則。因此,陳香白教授認為:「中國茶道 就是通過茶事過程引導個體走向完成品德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陳香白:《中國茶文化》59頁,山西人民出版社)不過,以這樣的高度來要求茶人畢竟過於嚴格和空乏,常人不易掌握,一些茶藝大量和專家們便以精練的哲理語言加以概括,提出許多茶道的基本精神,使所有茶人易於理解和便於操作。這些基本精神就是飲茶的道德要求,亦稱為茶德。早在唐代,陸羽在《茶經.一之源》中就指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即飲茶者應是注意操行具有儉朴美德之人,陸羽已經對飲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喝茶已不再是單純的滿足生理需要的解渴了。唐末劉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可見,早在唐代就已經喝茶有道了。可以將劉貞亮提出的茶德視為對詩人皎然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三飲便得道」和「以孰知茶道全爾真」句中之「道」和「茶道」的詮釋和充實。由此可見,茶道應追本溯源至唐代皎然、陸羽時期,當然,它還不如後代如日本這茶道那麼明確具體。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從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就傳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開始種植茶樹,製造茶葉。但要一直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確提出 「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們通過茶室中的飲茶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介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清、寂」被稱之為日本「茶道四規」。和、敬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准則,通過飲茶做到和睦相處、互相,以調節人際關系;清、寂是指環境氣氛,要以幽雅清靜的環境和古樸的陳設,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熏陶。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別是禪宗)色彩很濃,並形成嚴密的組織形式。它是通過非常嚴格、復雜甚至到了繁瑣程度的表演程式來實現「茶道四規」的,較為缺乏一各寬松、自由的氛圍。
朝鮮茶禮——清、敬、和、樂 朝鮮與中國土相連,自古關系密切,中國儒家的禮制思想對朝鮮影響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鮮茶禮之中,形成「中正」精神。創建「中正」精神的是草衣禪師張意恂(公元1786-1866年),他在《東茶頌》里提倡「中正」的茶禮精神,指的是茶人在凡事上不可過度也不可不及的意思。也就是勸要有自知之明,不可過度虛榮,知識淺薄卻到處炫耀自己,什麼也沒有卻假裝擁有很多。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也不合中正精神。所以中正精神應在一個人的人格形成中成為最重要的因素,從而使消極的生活方式變成積極的生活方式,使悲觀的生活態度變成樂觀的生活態度。這種人才能稱得上是茶人,中正精神也應成為人效中的生活准則(尹炳相:《韓國的茶文化與新價值觀的創造》,載於《農業考古》1997年2期)。後來韓國的茶禮歸結為「清、敬、和、樂」或「和、敬、儉、真」四個字,也折射了朝鮮民族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由此亦可見,朝鮮的茶禮精神就是茶道精神。
中國茶德——廉、美、和、敬 和韓國的茶禮一樣,中國的茶道精神也有不同的提法。中國雖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濃,而是將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給人們留下了選擇和發揮的餘地,各層面的人可以從不同角度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愛好選擇不同的茶藝形式和思想內容,不斷加以發揮創造,因而也就沒有嚴格的組織形式和清規戒律。只是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茶文化熱潮的興起,許多人覺得應該對中國的茶道精神加以總結,歸納出幾條便於茶人們記憶、操作的「茶德」。已故的浙江農業大學茶學專家莊晚芳教授在1990年2期《文化交流》雜志上發表的《茶文化淺議》一文中明確主張「發揚茶德,妥用茶藝,為茶人修養之道 」。他提出中國的茶德應是「廉、美、和、敬」,並加以解釋:廉儉有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具體內容為:
廉——推行清廉、勤儉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減少『洋飲』,節約外匯。
美——名品為主,共嘗美味,共聞清香,共敘友情,康起長壽。
和——德重茶禮,和誠相處,搞好人際關系。
敬——敬人愛民,助人為樂,器凈水甘。
大約與此同時,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程啟坤和研究員姚國坤在1990年6期《中國茶葉》雜志上發表的《從傳統飲茶風俗談中國茶德》一文中,則主張中國茶德可用「理、敬、清、融」四字來表述:
理——「理者,品茶論理,理智和氣之意。兩人對飲,以茶引言,促進相互理解;和談商事,以茶待客,以禮相處,理智和氣,造成和談氣氛;解決矛盾糾紛,面對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氣,促進和解;寫文章、搞創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腦,思路敏捷。」
敬——「敬者,客來敬茶,以茶示禮之意。無論是過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來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塵,品茶敘舊,增進情誼;客人來訪,初次見面,敬茶以示禮貌,以茶媒介,邊喝茶邊交談,增進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傳情,互愛同樂,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愛之舉;長輩上級來臨,更以敬茶為尊重之意,祝壽賀喜,以精美的包裝茶作禮品,是現代生活的高尚表現。」
清——「清者,廉潔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舉,也是現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現。1982年,首都春節團拜會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顯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舊,國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國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今天強調廉政建設,提倡廉潔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發揚。『清』字的另一層含義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飲茶保健是有科學根據的,已故的朱德委員長曾有詩雲:『廬山雲霧茶,示濃性潑辣。若得長年飲,延年益壽法。』體會之深,令人敬佩。」
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誼之意。舉行茶話會,往往是大家歡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朋友,親人見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氣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團體商談,協商議事,在融洽的氣氛中,往往更能促進互諒互讓,有益於聯合與協作,使交流交往活動更有成效。由此可見,茶在聯誼中的橋梁組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兩位專家還認為:中國的茶,「能用來養性、聯誼、示禮、傳情、育德,直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適應各種階層,眾多場合,是因為茶的、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於中華民族的平凡實在、和誠相處、重情好客、勤儉育德、尊老脘二甲苯的民族精神。所以,繼承與發揚茶文化的優良傳統,弘揚中國茶德,對促進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在此之前,台灣的范增平先生於1985年提出中國「茶藝的根本精神,乃在於和、儉、靜、潔。」(《台灣茶文化論》43頁「探求茶藝的根本精神」,台灣碧山出版公司出版。)范先生的茶藝根本精神,就是茶道的精神,也就是上述的茶德。雖未加以詳細解釋,但其含義仍不難理解,與前述幾位專家的意見相去不遠。
更早一點,在1982年,台灣的國學大量林荊南教授將茶道 精神概括為「美、健、性、倫」四字,即「美律、健康、養性、明倫」,稱之為「茶道四義」。其具體解釋如下:
美——「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為,治茶事,必先潔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誠,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潔身的要求及於衣履,正心的要求見諸儀容氣度。所謂物,是茶之所屬,諸如品茶的環境,的器具,都必須美觀,而且要調和。從潔身、正心,至於環境、器具,務必須知品茗有層次,從層次而見其升華,否則茶功敗矣,遑信茶德。」
健——「『健康』一項,是治茶的大本。茶葉必精選,劣茶不宜用,變質不可飲;不潔的水不可用,水溫要講究,沖和注均須把握時間。治茶當事人,本身必健康,輕如風邪感冒,亦不可泡茶待客,權宜之法,只好由第三者代勞。茶為健康飲料,其有益於人身健康是毫無疑問的。推廣飲茶,應該從家庭式開始,拜茶之賜,一家大小健康,家家健康,一國健康,見到全體人類健康;茶,就有『修、齊、治、平』的同等奧義。」
性——「『養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與茶之性相近,卻因為人類受生活環境所污染,於是性天積垢與日俱加,而失去其本善;好在茶樹生於靈山,得雨露日月光華的灌養,清和之氣代代相傳,譽為塵外仙芽;所以茶人必須順茶性,從清趣中培養靈尖,滌除積垢,還其本來性善,發揮茶功,葆命延所,持之有恆,可以參悟禪理,得天地清和之氣為已用,釋氏所稱彼岸,可求於明窗凈幾之一壺中。」
倫——「『明倫』是儒家至寶,系中國五千年文化於不墜。茶之功用,是敦睦聳關系的津梁:古有貢茶以事君,君有賜茶以敬臣;居家,子媳奉茶湯以事父母;夫唱婦隨,時為伉儷飲;兄以茶友弟,弟以茶恭兄;朋友往來,以茶聯歡。今舉茶為飲,合乎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友、弟恭、友信、朋誼、君敬、臣忠),則茶有全天下義的功用,不是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的。」(蔡榮章《現代茶藝》200頁,台灣中視文化公司,1989年7版)
此外,台灣的周渝先生近年來也提出「正、靜、清、圓」四字作為中國茶道精神的代表。(周渝:《從自然到個人主體與文化再生的探尋》,《農業考古》1999年2期)
以上各家對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茶德)的歸納,雖然不盡相同,但其主要精神還是接近的,特別是清、靜、和、美等是符合中國茶道的精神和茶藝的特點,和日本茶道和韓國茶禮的基本精神也是相通的。大家可以細心領會,把握其主要精神,在自己的茶藝表演和茶事活動中貫徹這些精神。
據陳香白教授研究,他認為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著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著宇宙萬物的有機統一與和諧,並因此產生實現天人合一之後的和諧之美。「和」的內涵非常豐富,作為中國文化意識集中體現的「和」,主要包括著: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靜、和儉、和美、和愛、和氣、中和、和諧、寬和、和順、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調和、順利)、和光(才華內蘊、不露鋒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樂(和睦安樂、協和樂音)、和緩、和謹、和煦、和霽、和售(公開買賣)、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為和)、和戎(古代謂漢族與少數民族結盟友好)、交和(兩軍相對)、和勝(病癒)、和成(飲食適中)等意義。「一個『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儉』、『美』、『樂』、『靜』等意義,而且涉及天時、地利、人和諸層面。請相信:在所有漢字中,再也找不到一個比『和』更能突出『中國茶道』內核、涵蓋中國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陳香白:《中國茶文化》43頁,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香港的葉惠民先生也同意此說,認為「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質,也就是茶道的核心(《茶藝報》19頁,香港茶藝中心1993年出版)。
我們認為,陳香白教授的這番話,不但有助於我們對中國茶道精神的把握,也有助於我們對日本茶道和韓國茶禮的理解。
總之,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是指導茶文化活動的最高原則。我們應該根據茶道精神來從事茶文化活動。一切有悖於茶道精神的行為,都要加以糾正、克服,使中國茶文化事業永遠沿著健康、文明的道路發展。
3. 茶文化的社會功能
當我們文化的各個層次及其核心部分之後,我們就可以明白茶文化與一般的飲食文化有著很大的區別,即它除了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茶道精神是在茶藝操作過程中體現的,是人們在品茗活動中一種高品位的精神追求。人們走進現代的茶藝館,並不是為了解渴,也不僅僅是為了保健的需要,更多是的一種文化上滿足,是高品位的文化休閑,可以說是一種高檔次的文化消費。經營茶藝館都,當然講究經濟效益,但同時也非常重視茶文化知識的普及和推廣,經常舉行茶藝表演,開辦茶藝知識講座和培訓,積極參與茶文化活動,顯示出自覺的文化積極性,這是其他餐飲業所不能比擬的。對在茶藝館從事茶藝工作的人員,在文化素質上的要求也要比餐廳服務員更高一些,她們除了服務顧客之外,還肩負著普及茶藝知識、推廣茶文化的高尚任務,應該具有一種使命感和榮譽感。
那麼,茶文化到底具有哪些社會功能呢?前述的眾多有關茶道、茶德的論述,已包括這方面內容,也就是說,那些茶德所要求做到的,就是茶文化的社會功能,就是茶文化對社會的貢獻。
唐代劉貞亮在《茶十德》中曾將飲茶的功德歸納為十項:以茶散悶氣,以茶驅腥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癘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禮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就是屬於茶道範圍。因此,除了增進人們健康、促進茶業經濟發展、弘揚傳統文化之外,還可以將茶文化的社會功能簡化歸納為下列三個方面:
1. 以茶雅心——陶冶個人情操。茶道中的「清」、「寂」、「廉」、「美」、「靜」、「儉」、「潔」、「性」等,側重個人的修身養性,通過茶藝活動來提高個人道德品質和文化修養。
2. 以茶敬客——協調人際關系。茶道中的「和」、「敬」、「融」、「理」、「倫」等,側重於人際關系的調整,要求和誠處世,敬人愛民,化解矛盾,增進團結,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
3. 以茶行道——凈化社會風氣。在當今的現實生活中,商品大潮洶涌,物慾膨脹,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激烈,人心浮躁,心理易於失衡,人際關系趨於緊張。而茶文化是各雅靜、健康的文化,它能使人們綳緊的心靈之弦得以鬆弛,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以「和」為核心的茶道精神,提倡和誠處世,以禮待人,對人多奉獻一點愛心,一份理解,建立和睦相處、相互尊重、互相關心的新型人際關系。因此,必然有利於社會風氣的凈化。
范增平先生在《茶藝文化再出發》一文中曾將茶文化的社會功能具體歸納為下列幾個方面:
探討茶藝知識,以善化人心。
體驗茶藝生活,以凈化社會。
研究茶藝美學,以美化生活。
發揚茶藝精神,以文化世界。(范增平:《台灣茶文化論》51頁,台灣碧山岩出版公司出版)
范增平先生是以另一視角,從四個層面來論述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他這里所說的「茶藝文化」,實際上就是茶道精神,也就是茶文化的社會功能,與我們上面所述
『貳』 求日本的旅遊業相關的畢業論文,最好是日語版,提供個思路也行
可獲得賠償項目:醫療費、誤工費(病人因住院減少的收入)、護理費(護理人員因護理病人減少的收入,一般一一人為限)、住院生活補助費,構成殘疾的,還要支付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失費(你們當地應有具體標准,可向當地律師咨詢
『叄』 求一篇有關中日旅遊的論文
「福來假期」為您提供日本商務簽證。
1:提供日本商務簽證(無地區限制,無押金要求)
2:提供日本商務邀請函,
3:提供赴日本展覽期間的翻譯導游服務。
4:提供赴日本國際機票服務,前提:徵得客戶同意。
5:提供日本自由行,2800元/人,15天。
6:日本自由行,5天,5600元人,含往返飛機票,3-4星際酒店。
7:提供韓國簽證。
8:提供韓國自由行。
『肆』 日本關於日本旅遊業的文獻有哪些
文獻不多吧,不過旅遊的相關資料還是挺多的了。。。
『伍』 以中國人民常去日本旅遊為題寫一篇500字的作文
寒假裡,我們全家去日本玩了。
出發前一天晚上,爸爸媽媽都在忙著整理行李,我早早的就睡下了,但是想到明天就要開始的旅行,我就興奮地翻來翻去的睡不著。二月五日早上六點,天才蒙蒙亮,小鬧鈴就勤奮的叫我起床啦。我睡眼惺忪地起了床,提提拖拖地走到房門前,哇,我真是被嚇了一大跳,頓時清醒了——原來是兩只巨大的黑行李箱立在客廳里,在我模糊的眼裡,看成了兩只巨大的黑狗,似乎就在等我出來一口把我給吃了。
我們很快來到了機場,坐上飛機。飛機直上雲霄,我透過窗戶,看見外面除了一片密密的灰雲,什麼都看不清楚。很快,就到了日本,在雲層之上,我看見遠處有一個巨大的白色的山,只露出山頂的部分,像一隻倒扣著的碗,頂部以下的部分,就淹沒在一片像棉花糖一樣的雲海里,乘務員阿姨說那就是富士山。飛機在慢慢的下降,已經能從雲朵之間的空隙看到地面上像星星一樣的許許多多的小光點,有的地方疏,有的地方密,也許疏一點的地方是郊區,密一點的地方就是市中心吧。
我們在日本玩了許多地方,我最喜歡其中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富士急樂園,這是一個坐落在富士山腳下的大型游樂園,有許多的游樂項目,各式各樣的過山車、旋轉木馬、溜冰場……我和爸爸一起去坐了那個最大型的雲霄飛車,那是我盼望已久的項目了。我們坐上車,系好安全帶,准備就緒,發車啦。這車忽快忽慢、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走著走著慢慢停下了,然後忽然就沿著軌道俯沖下去,我閉緊雙眼,抓緊扶手,只感到耳邊有呼呼的風聲和周圍人發出大聲尖叫,經過七拐八繞,終於到站了,雖然我已經下了車,但好像沒有一點兒走在路上的平穩感,好像還在車上沿著軌道繞來繞去似的。
另外一個是奈良東大寺的神鹿公園。那裡有許多許多可愛的小鹿,他們在公園里自由的行走玩耍,有的腿長長的,有的喜歡眨巴自已長有長眼睫毛的大眼睛,有跟著鹿媽媽形影不離的小鹿,還有溫順聽話和特別貪吃的等等等等。你看,我們就碰到了一隻又貪吃又聽話還有點狡猾的小鹿,因為它一直守在賣鹿食的小攤旁,等我們去買了,它就跟著我們,如果不給它吃,它就一直追著我們跑,向我們鞠躬,拱我們的衣服,聞我們的包,我心想:「它如果真的想吃,那就刁難刁難它,放在它的背上,看它吃不吃的到,嘻嘻!」我拍了一塊放在了小鹿的背上,它很輕松優雅的轉了一個圈,抖了抖身體就吃到了。我把鹿食高高的舉過小鹿的頭頂,它就一個勁的點頭,但當我把手中的食物全部分完以後再叫它點頭,它居然就不理我了,呵呵,好壞呀!
幾天的旅程很快就過去了,我心裡又開始期待暑假的來臨……
『陸』 求旅遊日語論文一篇
外語導游證,日語二級能力測試證書,以上兩個就夠了,我同學學這個專業的,其實也沒特別規定,但是導游證一定要,還得是外語類的,出路吧,當日語導游。帶日本觀光客,,如果日語好的話,也不定得從事導游工作,只要和日語相關的都可以,我覺得還是偏日語的工作一些。我已經考下了日語導游證,可是也還沒有實習呢。不過這個證是在國內接日本團,要是想帶團到日本去,需要考日語領隊證,但是好像需要兩年的導游資格才可以考。專業名稱:旅遊日語專業代碼:660111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日語基礎、旅遊專業知識和組織活動能力,能勝任導游、翻譯、領隊、旅行社管理及其他涉外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專業核心能力:較熟練的聽、說、讀、譯能力,較強的組織和應變能力,能獨立分析和處理導游過程中有關業務工作的能力。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基礎日語綜合、日語泛讀、日語視聽說、日語口語、應用文寫作、日文報刊選讀、旅遊概論、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旅遊地理、導游日語、旅遊景點考察、旅行社業務見習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可設置的專業方向:導游日語。就業面向:旅行社及其他旅遊企業接待部門。遊客我是一名學日語的大一學生,由於我所在的學校影響力不是很高,我就對我將來的就業產生了一些迷茫,我想問一下社會上對旅遊日語這個專業的人才的需求量是碩大呢? 如果說真的做導游的話,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因為導游畢竟比較辛苦,體力跟不上的時候就要轉行。我的很多同學做到30歲就要考慮做外聯或者內勤了。所以,導游這一行,留給年輕人的位置是很多的——可怕的問題是你老了,爬不動長城,逛不動故宮的時候怎麼辦!
還是給自己長本事吧,學校並不重要,有本事的人一定能找到不重學歷重能力的好公司的。我們公司(500強全資)就招過學歷不高(民辦大學)的畢業生。而且,其實,我們公司目前的招聘情況不是優秀的候選人太多難以決定,而是很少有候選人能滿足要求。我們招人根本不敢採用硬的技能要求,(因為這樣卡人的話,合格的就更少了),我們現在就是在矬子里拔將軍,拔的方法是挑有潛力的招。相信我,只要你有能力,(或者退一步,有潛力),就一定有機會!
『柒』 日本的旅遊類論文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有一系列的商務日語教材,我看過一本周娟編的書,有日文的旅遊文章,不知是否適合你
『捌』 100分求有關日本文化的論文
大致給予這些資料,你說日本文化論文,那簡單,隨便抄一些進去就是咯,簡單搞定老師的作業,是選修課嗎。是的話隨意點,只要有交論文,老師都會給通過的啦。。
基日本文化概述
日本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別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櫻花、和服、俳句與武士、清酒、神道教構成了傳統日本的兩個方面——菊與劍。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間的茶道、花道、書道。
中國傳入日本的格鬥運動。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僅使用拳和腳,與其它格鬥運動相比,是一種相當具有實戰意義的運動形式。
合氣道原來只是一種用於練習「形式」的運動,其基本理念是對於力量不採用力量進行對抗。與柔道和空手道等運動相比,沒有粗野感的合氣道作為一種精神鍛煉和健身運動,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歡迎。
書道,提起書法,相信不少人會認為它是中國獨有的一門藝術。其實,書法在日本不僅盛行,更是人們修行養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稱書法叫「入木道」或「筆道」,直到江戶時代(十七世紀),才出現「書道」這個名詞。在日本,用毛筆寫漢字而盛行書法,應當是在佛教傳入之後。僧侶和佛教徒模仿中國,用毛筆抄錄經
能劇是日本的傳統戲劇,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能劇源於古代舞蹈戲劇形式和12世紀或13世紀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舉行的各種節慶戲劇。「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義。演員通過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暗示故事的本質,而不是把它表現出來。現在這一劇種在日本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壽司是以生魚片【刺身(さしみ)】、生蝦、生魚粉等為原料,配以精白米飯、醋、海鮮、辣根等,捏成飯團後食用的一種食物。壽司的種類很多,不下數百種,各地區的壽司也有不同的特點。大多數是先用米飯加醋調制,再包卷魚、肉、蛋類,加以紫菜或豆皮。吃生魚壽司時,飲日本綠茶或清酒,別有一番風味。
[編輯本段]日本文化史
日本文化有無自己的根?回答是肯定的。盡管日本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中,始終以到如得的外來文化為媒介,但它畢竟盡有自己的根。日本文化如同一棵樹,它的根深扎於日本國的風土上。若究其緣起,則可上溯到公元前數千年的繩紋時代。「繩紋文化與後來的彌生文化、古墳文化,是日本原出文化的三個時期。」
日本歷史始於石器的出現,繩紋時代即是日本的石器時代。考古發掘出的那個時期的陶器表面帶有豐富多彩的草繩模樣,史稱繩紋陶器。繩紋陶器歷史久遠,外觀漸趨復雜,花紋日益豐富多彩,說明其時陶器工藝的成熟以及石器加工的發達。盡管當時日本已經處於新石器時代,但因島國的地理位置,致使當時歐亞大陸的先進文化未能進入日本。繩紋人群居堅穴,仍以捕魚、狩獵、採集為生,不知農耕。生產力的滯後,亦使其當時社會滯留在母系氏族公社階段。巫術支配人們的原始社會生活,也支配著人們的精神生活。
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3世紀,日本歷史進入彌生時代。考古學家在東京都文京區彌生町發掘出不同繩紋陶器的新式陶器,史稱彌生陶器,史稱彌生文化。彌生陶器器形簡單,花紋也不繁雜,與繩紋陶器迥然不同,反映出一種新的審美情趣。一般認為,彌生陶器是從海外輸入的,即可能是從大陸遷入的民族帶去了新的彌生文化。新的文化雖然戰勝原有的繩紋文化而成為日本文化的主流,但外來人終被原住居民所同化,日本民族並未因之而斷續。彌生時代的生產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是因為先進的大陸文明經由朝鮮半島傳到了日本,促經日本很快進入以稻作農耕經濟為主的農耕社會,石器時代進入了鐵器時代。彌生人從事農耕,種植糧食,共同勞動逐漸形成大的村落,父系社會制度取代了母系制度,階級差別、政治支配關系也逐漸形成。當時,自然崇拜和巫術迷信依然支配著人們的精神生活,特別是農耕祭祀活動盛行,成為彌生文化的一大特徵。
從公元三四世紀到六七世紀,以畿內為中心,全國各地建造了許多以前方後圓墳為代表的高冢古墳,標志著日本由彌生文化進入古墳文化的時代。古墳的建築需要徵集大批勞動力,墳內陪葬有鏡、劍、勾玉等精緻工藝品,象徵著死者生前擁有強大權力。這與一般民眾死後的簡易安葬形成鮮明對照,說明強大的專制集權已經形成,即以畿內為中心的大和國終於在5世紀初統一了日本。這個時期,日本從大陸不僅源源不斷地輸入物質文明,而且開始導入大陸的精神文明。一方面,移居日本的漢人和朝鮮人即所謂「歸化人」開始使用漢字記事,一方面,中國的陰陽、天文等知識傳入日本。到6世紀,儒家經典、佛教等亦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揭開了日本精神文化的序章。
有上述可知,日本原初文化的萌發和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從迄今關於繩紋、彌生和古墳文化的研究來看,日本原初文化是原始社會的日本人在與外部自然的斗爭中、在尋求和豐富自身物質生活的過程中產生的,並且一旦島國日本與外界取得聯系,外來先進文化便立即被導入,成為日本文化的生長激素。其次,在精神文化上,巫術和祭祀支配著原始社會日本人的社會生活,這種原始信仰為日本民族宗教-神道教的形成提供了基矗第三日本原初文化的形成與日本民族、國家的形成幾乎同步,二者關系密切,不可分離。即以大和地區為中心,融合諸民族而形成為「大和民族」;「大和國」也終於統一了「百餘國」,建立起天皇制國家。
大和國統一日本後,不僅吸取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而且開始吸取中國的政治制度,特別在推古朝改革進程中(554-628),以聖德太子(574-662)為首的改革派精心研究中國經典,博採從中國和朝鮮傳入的各種先進思想和文化,尤其是聖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條憲法更是兼取中國法、儒、墨及佛家等思想,結合日本具體情況制定的。在大化革新中(646),孝德天皇(587-654)則仿照唐代官制,全面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從而把日本社會推進到法制完備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從7世紀到19世紀中葉,是日本的封建社會的歷史時期,歷經飛鳥(593-710)、奈良(710-794)、平安(794-1192)、鐮倉(1192-1333)、室町(1333-1573,含南北朝、戰國)、安室桃山(1573-1603)、江戶(1603-1868)等時代。
早期的封建社會(飛鳥、奈良、平安時代)的日本文化,集中體現為白鳳、天平文化和平安文化。所謂白鳳文化是指大化革至奈良時期的文化,天平文化泛指整個奈良時期的文化。此間,日本主動與隋唐建立密切關系,積極攝取隋唐、特別是唐代文化,有力地推動了日本文化的發展。佛教傳來後便為朝廷所利用,受到朝廷保護以至成為國教。以奈良葯師寺為代表的佛教藝術,成為當時日本文化史上的一大景觀。另外,在使用漢字記事的基礎上,日本借用漢字的音和義標記日語的音和聲,創造了「萬葉假名」,並用之創造了和歌集《萬葉集》。至此,日本結束了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歷史,這是日本文化史上劃時代的大事。隨著假名的出現,日本文學逐漸占據主流地位。建築與雕刻、繪畫與音樂、書道與茶道等,也都各展「和風」,顯示日本文化的獨自特色。
中期封建社會(鐮倉、室町時代)的日本文化,以武士文化為特色。武士,本意為學習武藝,執掌軍權者。它在日本作為新興階層出現是9世紀中期以後的事。那時,隨著庄園實力的強大,為鎮壓農民,對抗國司,保衛庄園利益便組建私人武裝力量,謂之武士團。鐮倉幕府的建立,標志著以武士為統治階級的武家政權已經成為支配日本的實際力量。鐮倉幕府衰敗時朝廷試圖奪回政權未果,室町幕府執政。與以朝廷為中心的貴族文化比較,武士文化則傾向於大眾,包含許多新的大眾文化因素。就武士階層自身而言,在以主僕契約為人際關系原則中形成的人倫道德,既有踐踏生靈的非人性的一面,又有忠誠於主人的新的道義活力的一面;武士的道德也因時代而異,必須對之加以具體分析。以武士的軍旅生活為題材的武士文學,與武士心境相吻合的禪宗的流行,以及各類理論著作的出現,都是這一時期日本文化史上的新特點。
後期封建社會(安室桃山、江戶時代)的日本文化,亦即江戶時代(又稱德川時代)的文化。江戶時代歷時260餘年,時日本封建社會成熟期也是崩潰期。由於長期的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加之一度鎖國,致使前近代的日本文化異常繁榮,臻於成熟。概言之,江戶文化的主潮流不外是:其一,中國的儒學、特別是朱子學取得獨尊的地位,成為官方意識形態,推動日本精神文化的發展。其二,具有日本獨特的思想文化的創出與繁盛。其三,西方文化的受容與研究。
開國與明治文化
德川末期(1845-1867),日本同時迎來了民族危機和封建制的危機。從18世紀中葉起,歐美列強開始窺視日本。1854年佩里率美國艦隊第二次叩關,迫使日本簽訂《日美親善條約》,日本的大門被打開;繼之簽訂的「安政五國條約」,結束了200餘年的鎖國政治,把日本置於半殖民地的地位,加深了全面淪為殖民地的民族危機。與此同時,開港後國內各種階級矛盾激化,在「尊王攘夷」的旗幟下發對幕府專制的斗爭高漲。盡管幕府作了一些改革,試圖擺脫內外危機,終因封建的幕藩體制病入膏肓而於1868年崩潰,明治政府成立。從此,日本揭開了近代史的新篇章。
明治時代(1868-1912)是日本資本主義形成、發展並走向帝國主義的時代,也是日本從19世紀邁入20世紀的世紀之交的時代。從文化史上看,明治文化一方面要為明治初期新政府建立近代資本主義國家體制提供依據,又要為其後的資本主義近代化建設服務;另一方面日本文化還要完成自身的轉型,展開文化本身的發展。從總體上看,明治文化大體經歷了啟蒙與西化、批評與反思、折衷與創造這樣三個階段。
明治初期,剛剛從封建體制中脫胎出來的新政府,為實現向資本主義的徹底轉變,提出文明開化、殖產興業、富國強兵三大政策。文明開化意味著從前近代社會的解放、意味著資本主義近代化。當時日本已經認識到既要汲取西方的物質文明,更要汲取其精神文明。被譽為國名教師的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說:「文明有兩個方面,即外在的事物和內在的精神」,文明外形易取,而文明精神難求。」因此,他提出一個「首先改革人心,然後改革政令,最後達到有形物質」,在日本實現現代文明的模式。於是,以「明六社」為中心,一批有為的知識分子掀起了思想啟蒙運動,西化大潮沖擊著日本列島,盪漾著社會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震撼著日本人的心。但是,潮水有漲必有落。在西化熱潮稍事冷卻後,國粹主義者復出,試圖否定啟蒙成果,復活傳統。在批評復古逆流肯定文明開化大方向的同時,有識者也對前期思想文化界的混亂進行反思,根據日本近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探索以導入的西方文化為媒介,創造日本現代文化的道路。可以說,明治後期文化已經完成落現代轉型,並且在與西方文化共流、撞擊與相融中,探索出現代日本文化發展的獨自道路。
短命的大正文化
大正時代(1912-1926)是短暫而相對穩定的時期。該時代的根本特徵,事大正民主主義風潮席捲文化的各個領域。自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後,日本壟斷資本迅速發展過程中,不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逐漸形成落一個新的中間階層機中產階級。這一階層在政治上反對當時的軍閥官僚專制,要求實現政黨政治,實施普選,從而形成大正民主主義運動。在此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大正文化帶有鮮明的現代性,機主張確立近代自我,宣揚個人主義、理性主義,成為大正文化的基調。
大正民主主義思想的核心是民主主義,倡導民主主義的理論代表吉野作造認為,政權運作的終極基礎在於民眾,起最終決策也應符合民眾意向。以民為本是吉野政治思想的根基。他雖然承認天皇制,但主張實現名副其實的君主立憲制,即限制軍閥、官僚專制,擴大議會的權力。從當時的歷史條件看,吉野的思想無疑有著積極的進步意義。在民主主義的時代風潮下,大正時期的哲學社會科學也一展新貌。新康德學派的理想主義哲學領域,而波及整個知識界。作為新康德學派之日本版的文化主義、人格主義、教養主義,一時風靡思想界。文化主義在肯定文化價值的同時,還強調人的主體性,由之而泛起人格主義思潮,即把人格價值視為唯一的倫理價值。為大正文化推波助瀾的岩波書店刊出許多新書,並於1915年到1917年推出哲學叢書,宣傳理想主義哲學,被稱為「岩波文化」。此外史學家津田左右吉對日本古代史的合理主義解釋,民俗學家柳田國男對前人尚未涉足的庶民生活的研究,有力地推動了大正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
在大正時期,如果說政治思想以民本主義為代表,哲學以新康德學派的理想主義為代表的話,那麼,文學領域則以「白樺」派為代表。以武者小路實篤為首的一批年輕作家於1910年4月創刊文學雜志白樺,形成很有影響的文學派別「白樺」派。至1923年(大正12年)停刊的13年間,該派高舉新理想主義旗幟,展開活躍的文學活動,居大正文壇主流地位。他們不滿於日趨衰落的自然主義文學,提倡「通過個人或個性發揮人類意志的作用」,把「尊重自然的意志和人類的意志,探索個人應該怎樣生活」作為該派文學的目標。以此思想為指導,他們創作出許多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作品,哺育了不少知名作家。白樺派運動還超出文壇,在教育界乃至社會上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此間,戲劇、美術、音樂等文化領域,都展現出異於明治文化的新貌。
大正文化清新而繁榮,然而,大正時代未及展開便匆匆消逝,短命的大正文化亦隨之落下帷幕。
昭和前期文化的浮沉
昭和時代(1926-1989)始於本世紀初期,終於本世紀末期,歷時63年,可以說是日本現代史上唯一能夠代表20世紀風雲變幻及其特質的重要歷史時期。無疑,這種變幻與特質在昭和文化史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昭和前期,伴隨日本社會的激盪與變幻,日本文化也造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倒退的較量中譜寫自身的歷史。20年代,無產階級文化誕生,結成各種文藝團體如「日本無產階級文藝聯盟」,1928年12月新組「全日本無產者藝術團體協議會」,1931年該協會又擴建為「全日本無產階級文化聯盟」,創刊《無產階極文化》雜志,指導無產階級文化運動。作家小林多喜二的《蟹船工》、德永直的《沒有太陽的街》,是描寫無產者生活的優秀作品。左翼劇團上演進步劇《目依舊是奴隸》、《暴風雨》、《怒濤》等,直到「七七事變」後,仍堅持演出揭露社會黑暗的戲劇如《赤裸裸的街》、《永遠向前》等。美術同盟在在舉辦群眾性畫展的同時,還把作品送到群眾手中。思想家結成「唯物論研究會」,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從哲學上展開反法西斯主義的理論斗爭,涌現出如河上肇,戶阪潤、永田廣志等優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
如上所述,昭和前期正是日本加速帝國主義法西斯化並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直至失敗的時期;在思想文化領域則是國家主義、超國家主義思潮和日本主義思潮逐漸泛起進而占據主導地位的時期。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政府作為「國策」於1932年成立了「國民精神文化研究所」;1934年軍部在《國防的真實意義和加強國防的主張》中,叫囂」戰爭是創造之父,文化之母」;1935年眾議院通過「國體明徵」決議,1940年大搞「建國二千六百年事業紀念」活動,強調「日本精神」,宣揚「皇道主義」意識形態。在政府推動下,文化界組織各種法西斯文藝團體,大搞「戰爭文學」、「報國文化」;思想界也蜂擁而上,鼓吹日本精神論,提倡回歸日本。從1933年到1935年新潮社推出十二卷本的日本精神講座,以期在皇道意識下重建日本學,並試圖通過重新吟味和認識久被冷落的日本精神與日本文化,根治國家的癌症。京都學派的右翼哲學家則提倡「世界史的哲學」「戰爭哲學」來為日本的對外侵略戰爭作哲學家論證;更有甚者如大川周明、北一輝等公然炮製日本型法西斯理論,直接為政府推行法西斯軍國主義提供理論根據。
政府在提倡和推行法西斯文化的同時,還不斷強化思想統治,鎮壓一切進步文化,迫害一切進步的文化人士。至於馬克思主義則完全被禁,1939年「唯物論研究會」被取締。河上肇,戶阪潤、永田廣志等馬克思主義學者先後被捕入獄,有的在獄中被迫害之死。面對法西斯軍國主義的強權統治,少數知識分子在挫折中發生動堯妥協乃至變節。
至此,戰前日本文化完全失去生機,而被血腥的侵略戰爭所吞沒。
戰後日本文化的繁榮和困惑
戰後日本社會安定、經濟持續發展、為文化的全面繁榮創造了條件。其特色最重要的是生活文化、物質文化的發達及其大眾化現象。這是因為戰後擴大了思想言論的自由度,且從制度上得到保證;戰後勞動者權力的擴大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成為大眾文化昌盛的契機。戰後日本文化的大眾化特徵,主要表現:⒈在勞動者的各類文化團體、文化俱樂部相繼出現並展開活躍的活動;⒉舊文化形態的復活;⒊海外文化的流入;⒋大眾文化合高級文化的融合。文化的大眾化所產生的社會作用是雙重的,一方面它提高了作為社會主人的大眾的主體素質,使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得以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導致文化商品化,使人片面追求文化的消費價值,從而導致創作熱情銳減,以至頹廢文化泛濫,也就是說,戰後日本文化繁榮的同時,卻出現了一種不可忽視的負面現象即文化的頹廢與停滯。
平成文化
1989年裕仁天皇逝世,皇太子明仁即位,年號平成。上世紀的最後十年是世界格局發生急劇變化的十年,在冷戰結束,世界正向多極化發展,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在為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而努力。新的國際環境也給日本文化帶來影響。素有吸納多元文化之長的日本文化在把自身融入世界文化的過程中,將更繁榮。
『玖』 日本旅遊景點的日語小論文
日本著名的富士箱根國家公園中「葦之湖」
湖畔を中心に観光名所やリゾート施設が數多く點在する観光地で、富士山も望める景勝地としても知られている。 近年では毎年正月に開催される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學駅伝競走の往路ゴール、復路スタート地點としても知られ、多くの観光客を集める。
釣り場としても蘆ノ湖は有名であり、ニジマスなどのマス類やブラックバスなど、古くから外國產の魚類が放流されてきた歴史がある。なおブラックバスは赤星鉄馬によって1925年に日本で初めて放流されたことで知られ、バスフィッシングのメッカにも挙げられ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