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婆羅浮屠旅遊需要簽證嗎
㈠ 佛教是怎麼傳入了印度尼西亞並建造了婆羅浮屠大塔的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復上島嶼最多的國制家。在歷史上,它的各個海島長期處於分散狀態。印度教和佛教盛行,其中婆羅浮屠大塔就是印度尼西亞現存的最重要的早期大乘佛教建築物,也是該國最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公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統治時期,重視宏揚佛法。印度通過海路與東南亞互相往來。在阿育王的支持下,佛教傳人東南亞。但印度尼西亞群島由於距離印度遙遠,佛教和印度教是直至1世紀才傳入的。因為印度教契合了印度尼西亞原始社會的精靈崇拜,所以佛教更為盛行。到5世紀,佛教才逐步發展起來。8世紀,印度大乘密教僧金剛智將大乘密教傳入爪哇,盛極一時,統治者調集了當地居民興建了婆羅浮屠大塔。
㈡ 婆羅浮屠是哪個國家的名勝古跡
婆羅浮屠是佛教著名建築。舉世聞名的佛教千年古跡,位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部版馬吉冷婆權羅浮屠村,在默拉皮火山山麓一個長 123 米、寬 113 米、呈矩形的小山丘上,於日惹市西北 39 公里處。這座宏偉瑰麗的佛教藝術建築,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古跡和埃及的金字塔齊名,被世人譽為古代東方的五大奇跡。婆羅浮屠梵文意為「山丘上的佛塔」。
㈢ 從印尼萬隆怎麼去婆羅浮屠
這路程停遠的。不如你先去MAGELANG
萬隆在西爪哇,而婆羅浮屠合MAGELANG是在爪哇中部
㈣ 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簡介
婆羅浮屠意為「山丘上的佛塔」,也稱「千佛壇」,屬佛教東南亞分支建築文化。壇為實心,由30萬塊石頭緊緊砌合而成,最大的竟重達1噸多。它的外形是呈階梯狀的錐體,總高35米,共分九層。塔基是一個邊長為110米的四方形的台,下面六層為折角方形,象徵茫茫大地;上面三層變為柔潤的圓形,象徵著恢宏廣宇。底部四周有石級道直通其上。上面三層圓台基上還設有許多小塔(其中第七層32座,第八層24座,第九層16座)共72座環繞大塔,這些小塔上都刻有一個個透光的孔洞,形似竹簍,所以又有人叫這個婆羅浮屠為「爪哇佛簍」。錐體的頂端是一個大佛塔,直徑約有10米,與一我國北京的妙應寺白塔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這座石塔每層都設有迴廊,左右壁面上均刻有精美的浮雕,內容有《佛傳》、《本生事》、《華嚴五十三參之圖》等故事,一幅接一幅,好像一本綿延不絕叫人不忍釋卷的連環畫,不僅情節引人,就連形象也是那麼逼真,更不用提它的雕刻技法有多麼細膩動人了。全塔兩千多面浮雕,是佛教藝術中的珍品,更是世界聞名的石刻藝術寶庫,有「石塊上的史詩」之稱。
今天,婆羅浮屠是南半球上最著名的古跡,它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吳哥窟一道,合稱為東方的四大古跡。
㈤ 印度尼西亞有婆羅浮屠,為什麼還信仰伊斯蘭教
一百個莎士比亞就會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悟性是不一樣的。信仰哪個宗教憑「緣」字
㈥ 婆羅浮屠有哪些特點
婆羅浮屠是一座千年佛塔,它位於印度尼西亞的中爪哇首府——日惹市的西北。這座雄偉瑰麗的佛塔,是佛教建築藝術的結晶,與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吳哥古城並稱為「東方四大古跡」。
婆羅浮屠建於一千多年前,不知什麼原因,它的四周逐漸荒蕪了。當1814年重又被人們發現時,這座千年佛塔已有一多半埋在砂土之中。經過數十年的修復,它才重現舊日的容顏。
與其他佛塔不同的是,婆羅浮屠在整個建築中沒有門窗,也沒有房梁和柱子,完全是用石頭砌成的。佛塔共有十層,第一層到第六層呈正方形,逐漸縮小;第七層到第九層呈圓形,也是逐漸縮小,它的作用相當於塔頂的座腳;最上面也就是第十層,是一座鍾形的巨塔,直徑9.9米。
塔內更是一個奇妙世界。裡面各層都有迴廊,兩旁的石壁上刻有各式各樣的浮雕。浮雕共有2672幅,其中一多半講述的是美妙曲折的故事,被人們稱為「石頭塊上的史詩」;其餘的則是純裝飾性的,刻繪得玲瓏剔透,栩栩如生,是寶貴的藝術珍品。
㈦ 印尼婆羅浮屠佛塔是怎麼回事
佛教在印度產生,由釋迦牟尼創立。然而,世界上最大的佛塔卻不在印度,而是在印度尼西亞。它就是婆羅浮屠佛塔,位於距中爪哇首府日惹市西北39千米處的克杜峽谷,是公元8~9世紀的薩蘭德拉王朝留下的歷史遺跡。佛塔工程之浩大,建築之壯觀,被世人譽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跡之一。
佛塔的構造
這座佛塔的建築風格獨具特色。自下而上的十層可分為塔底、塔身和頂部三大部分。塔底呈方形,周長達120米,塔牆高4米,下面的基石亦高達1.5米,寬3米。塔身共五層平台,越往上越小。第一層平台離地面約7米,形成環繞在佛塔四周的寬平台。其餘每層平台依次收縮2米,四周裝欄桿以變平台為走廊。頂部由三層圓台組成,每個圓台都由一圈鍾形舍利塔環繞,共計72座舍利塔。在這些同一圓心的舍利塔中央,是佛塔本身的半球形圓頂,離地面35米。這種宗教象徵性建築融合概括了佛教的大乘佛理。漸次升高的十層,象徵菩薩成佛前的十地。塔底代表欲界,此界中人們擺脫不了各種慾望;五層方台代表色界,此界中人們已摒棄各種慾望,但仍有名有形;三個圓台和大圓頂代表無色界,此時人們不再有名有形,永遠擺脫了世間的一切桎梏。
婆羅浮屠
婆羅浮屠是世界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佛塔基座上刻有160塊浮雕,這些浮雕的內容全部取自佛經故事。佛塔中部的五層塔身和圍牆上也有1300塊精美浮雕,描繪了佛祖解脫之前的生活場景,還有一些表現的是民間傳說故事。這些浮雕所刻畫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這座佛塔的名字融合了印尼文化,並不是印度佛教文化簡單的移植。「婆羅」一詞來自梵文,是「廟宇」的意思;「浮屠」是古爪哇文,意為「山丘」;「婆羅浮屠」即「山丘之廟」。佛塔上有佛像1000多尊,大型浮雕1400餘幅,所以這座佛塔又被人們稱為「千佛塔」。
㈧ 婆羅浮屠的梵文該怎麼解釋
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佛塔,位於中爪哇首府的舊日惹市西北39千米處的克杜峽內谷,屹立容在一座矩形小山丘上。山環水抱,林秀泉清,整座建築宏偉瑰麗。「婆羅浮屠」意為「千佛壇」,在梵文中可解釋為「丘陵上的佛寺」,它是舉世聞名的歷史遺跡,其工程之浩大,建築之壯觀,可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柬埔寨的吳哥古跡相媲美,被世人共譽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跡」。
㈨ 婆羅浮屠是哪個國家或城市的
婆羅浮屠位於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大約於公元750年至850年間,由當時統治爪哇島的夏連特拉王朝統治者興建。「婆羅浮屠」這個名字的意思很可能來自梵語"Vihara Buddha Ur",意思就是「山頂的佛寺」。
後來因為火山爆發,使這佛塔群下沉、並隱蓋於茂密的熱帶叢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紀初才被清理出來。
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窟並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跡。
沒有文字記錄誰是婆羅浮屠的建造者,也不知道為何而建。通過比較佛塔隱式地基的浮雕和王室族譜的銘文,人們估計佛塔建造於公元八和九世紀。婆羅浮屠可能於公元800年建成。
公元760年-830年是中爪哇夏連特拉王國的鼎盛時期,而夏連特拉王國受到三佛齊帝國的影響。
建造過程估計歷時75年,於公元835年竣工,正值三佛齊大君Samaratunga當政。人們分不清當時爪哇的印度教和佛教統治者。夏連特拉王國被看作是佛陀的虔誠信徒,但在Sojomerto出土的石碑卻說明他們是印度教徒。Ke平原周圍平原和山上的許多印度教和佛教廟宇就建造於這一時期。包括婆羅浮屠在內的佛教廟宇大約和印度教的濕婆神廟巴蘭班南(Prambanan) 同時建造。
公元732年,夏連特拉王國的開國君主Sanjaya王下令在婆羅浮屠以東10公里外的Ukir山上建造印度教濕婆神廟lingga。根據Kalasan族譜,Sanjaya的繼承人Rakai Panangkaran卻於公元778年建造了佛教廟宇Kalasan。
人類學家認為宗教在爪哇從來沒有導致嚴重沖突。信奉印度教的國王可能庇護佛塔的建造,佛教徒國王也可能反過來。王朝和文化的延續可能不受國教更替影響。
㈩ 印度尼西亞有什麼比較好的旅遊景點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由上萬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各島處處青山綠水,四季皆夏,人們稱它為「赤道上的翡翠」。下面就盤點一下印度尼西亞十大旅遊勝地。
一、藍夢島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藍夢島是位於巴厘島東南邊的一個離島,比巴厘島本島更安靜,彷彿身在馬爾地夫一般。這里的海水清澈無比,非常適合潛水,水下生物清晰可見,因此也被稱為「玻璃海」。此外,島上還有夢幻海灘、惡魔的眼淚、紅樹林等很多著名的景點,非常有特色。在這里可以玩轉各種水上項目,探秘海底世界,乘船在紅樹林中探險,體驗一場碧海藍天的夢境。
二、金巴蘭海灘
金巴蘭海灘位於巴厘島機場南部,海灘狹長,以其壯觀的海上日落美景聞名,被評為全球最美的十大日落之一。除了日落,傍晚時遍地的露天海鮮大排檔也是金巴蘭海灘的一大特色。可以一邊觀賞落日,一邊享用海鮮燭光晚餐。海灘很好地保留了原來的風貌,村民們特有的熱情和朴實使得整個海灘極具親和力。
三、海神廟
海神廟始建於16世紀,坐落在海邊一塊巨大的岩石上,是巴厘島最重要的海邊廟宇之一,也是巴厘島三大神廟之一,以獨特的海洋落日景色而聞名。傍晚左右,日落同寺廟交相輝映,飛濺的浪花拍打岩石,非常壯觀,神廟右側有一突起岩石是拍攝日落和海神廟的絕佳地點。每逢潮漲之時,岩石被海水包圍,孤零零地矗立在海水中,只在落潮時才與陸地相連。
四、情人崖
情人崖是位於巴厘島西南海岸的一座斷崖,到巴厘島的情侶都會在此合照,被認為是愛情聖地。傳說有一對青年男女相愛卻受到父母阻撓,在這里跳海殉情,所以今天人們到這里以期待愛情的美好長久,也有很多人在這里舉行婚禮。站在情人崖上,聽海浪拍打著海岸,看海水蔚藍深邃,感受海風迎面撲來,彷彿置身仙境一般。
五、庫塔海灘
庫塔海灘號稱巴厘島上最受歡迎的海岸,這里的海灘平坦、沙粒潔白、細膩,海灣兩端非常適宜戲水和初學沖浪。海邊有洋傘和海灘椅,可以免費使用,岸邊有眾多的酒吧和餐廳,是度假的天堂。到了夜晚,可以伴著燭光、美酒和清涼的海風,品嘗生猛美味的海鮮。
六、聖泉寺
聖泉寺是巴厘島上六大著名廟宇之一,依地下泉眼而建,附近居民每天早、中、晚三次來此沐浴祈福。據說遠古時有巫師在水中下毒毒害村民,大神因陀羅以矛刺地湧出泉水,解救了村民。這就是聖泉的來歷。聖泉寺建築規模宏大完整,包含了巴厘島廟宇的所有特點,石頭聖龕上早是苔痕斑斑,而泉涌依然如當年,依然清澈。寺中有十多個出水口,每個出水口的功效都不同,有的可以消災解禍,有的可以驅逐病痛,有的可以洗滌心靈。
七、京打馬尼火山
京打馬尼火山位於巴厘中部北邊山區,是印尼少有的避暑納涼休閑聖地。京打馬尼火山是一個地區,包括著名的巴杜爾活火山和巴杜爾湖,在火山西邊還能看見黑色的熔岩流。附近山上有許多餐館,幾乎每家餐館都有觀賞火山的好位置,可以一邊觀景,一邊品嘗當地特色菜餚。巴杜爾火山1917年曾噴發過,摧毀了無數村莊,但也帶來了富含礦物質的土壤,還擋住了從印度洋來的富含水汽的雲,在此形成豐沛的降雨。
八、聖猴森林公園
聖猴森林公園位於巴厘島中部,是一片豆蔻林自然保護區,園內林木蔥郁茂盛,林中生活著當地特有的巴厘獼猴。巴厘島居民認為猴子是神猴哈努曼的部下,也應該當作神靈敬奉。因此這里的野生猴子都是放養,而且有人餵食,景區附近可買到餵食猴子的香蕉和花生。繞公園一圈可以欣賞公園的原始風貌,還可以在一個圓環形的階梯處坐著小憩了一會。
九、德格拉郎梯田
德格拉朗梯田是巴厘島著名的田園風光,是烏布地區必游的景點。田間點綴的椰樹和雄偉的火山背景使它在世界上無數的梯田中獨樹一幟,難得的是熱帶風光與田園景色的完美契合。這里是電影《美食、祈禱和戀愛》和周傑倫《稻香》MV的取景地。乘坐敞蓬吉普車欣賞梯田也是另一種體驗,沿途景色秀麗,層層相迭的梯田和遠遠的椰林相映成趣,可感受到純粹的巴厘島風情。
十、婆羅浮屠
婆羅浮屠位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部馬吉冷婆羅浮屠村,是舉世聞名的佛教千年古跡。這座宏偉瑰麗的佛教藝術建築,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古跡和埃及的金字塔齊名,被世人譽為古代東方的五大奇跡。佛塔共有10層,四周的中間各有一條筆直的石級通道,由基角直達頂層。整個建築物共有大小佛像505尊,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