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對旅遊業的影響
Ⅰ 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
正所謂「危機」就是「危中有機」
特別是在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旅遊業有很大的影響,我個人認為主要是正門的影響多於負面的影響:
首先,上面的回答者說:「現在入境游的人降了三成」,可能他的觀點是說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是負面的。他說的有一定的道理,它是影響了入境旅遊市場,但是同時他也影響到了我國出境旅遊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階段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人群主要是收入中低層的,其實高收入人群受到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同時在這個時侯人民幣對外又升值了,各國政府也鼓勵遊客來該國遊玩,其中曾經很難批簽證的美國現在也採取這種措施,所以國內更多的有錢人願意出國旅遊,帶動了中國出境旅遊的發展。
其次,中國的相關政策也給予了旅遊很多的優惠,不斷刺激國內旅遊的發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北京,北京採取了各大景點送門票的形式,讓遊客能確確實實的享受到優惠旅遊的待遇,這實際上是變向促進旅遊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各地旅遊業發展。
最後,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是直上直下型,而是有個過程,現階段是影響比較明顯的時候,入境旅遊溫度會隨著危機影響的減少而升溫,中國也有這種信心來面對入境旅遊低迷的「暫時性」。「低迷」過後,必是「高溫」,因為中國旅遊資源的豐富、中國社會的穩定、中國的「物美價廉」都對國外遊客起到越來越大的吸引力。
Ⅱ 論述一下旅遊業在美國的重要影響有哪些分別體現在哪些方面
油也在美國,他影響不是很大的,她旅遊也不是很好的
Ⅲ 綜述美國經濟、旅遊業特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驟然增長,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佔有全面的優勢。在完成了由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轉變之後,美國經濟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上述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持續增長。從1955至1968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雖然在同一時期西歐各國和日本的整體經濟增長速度趕上了美國(法國為5.7%、聯邦德國為5.1%、日本為7.2%、英國為2.8%),但是戰後美國經濟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仍佔有優勢地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時期美國經濟曾經出現連續106個月的持續增長,這一記錄直至90年代出現所謂的「新經濟」之後才被打破。
美國戰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優勢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不是表現在採取工業國有化的形式,而是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對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進行干預。其主要特點是不斷地依靠增加國家預算中的財政支出,依靠軍事定貨和對壟斷組織甚至中小私營企業實行優惠稅率來刺激生產,增加社會固定資本投資。雖然美國沒有在戰後實行工業國有化,其經濟體制仍保持著較為典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但是,美國聯邦政府在戰後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重大科研項目、現代化公共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美國政府對發展原子能工業的投資,從1945年至1970年共計175億美元;對宇航工業的投資,從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億美元。美國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戰後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戰後美國的經濟繁榮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對新科技產業部門的投資風險高,因此戰後美國政府就主動出面承擔起對這些部門的投資任務。美國政府在戰後對經濟的干預還表現在,為了維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項目下通過國家購買進行出口,另一方面對某些美國產品的出口實行補貼。在「援外」項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國出口比重中,1949年佔46%,50年代佔30%左右,60年代佔20%左右。此外,美國政府還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科研和教育網點,推行社會保障政策等,在緩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一系列新特點。首先,從50~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西方經濟學家所稱的「黃金時代」。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 233億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億美元;1965~1970年美國的工業生產以18%的速度增長。1970年美國擁有世界煤產量的25%,原油產量的21%,鋼產量的25%。1971年美國擁有汽車1.11億輛,83%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輛汽車。1970年美國農產品比1950年增長了2倍,一個農民能養活47.1個人。戰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1)上述已經提到的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2)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3)戰後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4)利用戰後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5)戰後美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
其次,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逐漸向西部和南部轉移。美國傳統的工業區在東北部,隨著戰後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沒有傳統工業負擔的美國西部和南部,由於擁有新興工業的原料——石油而特別適宜於諸如飛機製造業、石油工業和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美國西部和南部的新財團也驟然興起,在經濟乃至政治上與傳統的東北部財團形成激烈的競爭。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的資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亞財團,控制了美國最大的銀行——美洲銀行;而南部的得克薩斯州由於戰時石油開采和軍事工業的擴建也形成了得克薩斯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在50年代就已成為美國的第三大財團,其實力僅次於摩根財團和洛克菲勒財團。得克薩斯財團的實力雖然差一些,但是它經常和其他財團結盟與東北部的老財團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財團展開對抗。美國西部和南部經濟實力的增長,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財團的興起,對美國的政治也產生巨大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歷屆政府的大權主要由東北部的財團操縱,但是這種政治局面在戰後開始發生變化,西部和南部的財團逐漸在政治上與東北部的財團展開競爭。美國的政治權力不再由「多雪地帶」的東北部獨占,西部和南部的「陽光地帶」開始分享政治權力。
再次,現代跨國公司在美國興起。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上半期就已出現,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早期的跨國公司還是以局部地區為重點,其經濟實力和業務經營的多樣化也沒有達到現代跨國公司的地步。戰後,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獲得空前的發展,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飛速發展的原因是:(1)美國在戰後憑借其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掌握了世界經濟的領導權。美國的壟斷企業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擴張,充分地利用全球資源和世界市場,通過直接投資,以投資代替出口,擴大並保持在世界市場上的絕對份額,從而贏得高額利潤。(2)美國政府對待企業特別是對待大公司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美國經歷了三次企業兼並的浪潮。第一次兼並浪潮發生於 19、20世紀之交,主要為同一產業部門的大企業吞並小企業。第二次兼並浪潮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其特點是從控制生產開始,到控制原料的供應和加工,直至最終控制銷售市場。第三次兼並浪潮就發生在二戰後,從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點為混合合並,即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互不聯系的企業進行合並和吞並,從而形成混合聯合公司。這樣的混合聯合公司從一開始就不是僅以爭奪美國國內市場為主要目標,而是以世界市場為導向,為世界市場設計商品,根據全球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不同分布情況,同時在幾個國家生產,並把自己的金融和銷售戰略瞄準世界市場。由此,通過戰後混合兼並的美國大公司紛紛成為現代跨國公司。它們擁有巨額的資本、廣泛的經營范圍,並且其業務經營強調「全球戰略」,因此可以獲取龐大的利潤。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原先的主業是製造汽車,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公司除了製造汽車,還製造飛機發動機、洲際導彈、潛艇、宇宙飛船和家用電器等,並且在全球范圍內設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產和銷售網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在60年代合並了120個不同的工商企業,並將業務擴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個國家中建立150餘家子公司,經營范圍也擴大到麵包和食品、人造纖維和紡織、建築、旅遊、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險等行業和部門,當然電話和通訊業依然是該公司的主業。
最後,戰後美國的經濟危機的烈度大大減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末,美國沒有出現過1929~1933年那樣的經濟大危機,但是曾經經歷過5次經濟衰退(或者可以說發生過5次一般的經濟危機)。戰後美國經歷的第一次經濟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間工業生產下降了8.3%,失業率達5%。第二次經濟衰退從1953年8月延續至1954年8月,工業生產的幅度下降 9.1%,失業率達6.2%。第三次經濟衰退從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時間雖比較短,但是程度卻比較嚴重,工業生產驟然下降13.5%,失業率高達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四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6%,失業率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五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1%,失業率達7%以上。從上述一系列數字可見,雖然戰後美國經濟並沒有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固有的周期性循環,經濟危機或經濟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時間就要出現一次,但是經濟危機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業生產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這次持續的時間最短。另一方面,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危機都實行了一系列凱恩斯主義的反危機手段,即運用赤字財政,通過膨脹通貨,刺激總需求,從而抑制經濟危機的破壞程度,避免大量的企業在危機中倒閉,同時控制失業率的急劇攀升,穩定社會秩序。當然,美國政府的這些國家干預的辦法,在解決危機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債大增,通貨膨脹有增無減,以至於積重難返,對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濟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
以上引用(青白lv飄飄)大大的高論
美國旅遊業對美國民經濟最突出的貢獻在於提供了龐大的就業崗位。在美國,每8個居民中就有一個是從事旅遊及相關行業的。全美50個州,旅遊業就業人數在各行業中排名前3位的有32個州。並且旅遊業提供的就業崗位中大約有68.4萬個屬於經理水平以上的高層次就業崗位。從旅遊業的游購娛吃住行六個環節和要素來看,美國旅遊業均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並且各要素相互融合,不存在著明顯的薄弱環節。總的來說,我認為美國旅遊的特色是游得刺激、住得舒適、行得便捷、吃得可口、購得滿意、娛得開心。
1、游得刺激。美國的旅遊產品品種類型多樣,我大約考察了四種類型:一是刺激性、參與性的,如洛杉磯的好萊塢、迪斯尼以及拉斯維加斯;二是城市文化觀光性的,如紐約、華盛頓、費城、舊金山、康寧;三是自然風景觀光性的,如尼亞加拉大瀑布;四是休閑渡假性的,如夏威夷等等。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參與性、刺激性的。美國人歷來強調動手意識和冒險精神,所以美國的旅遊文化中的主題也往往是參與性的、刺激性的。洛杉磯的好萊塢、迪斯尼的特點是驚、險、奇、特,進園不久就讓人切身體驗到它們扣人心弦的魅力和折騰人的高超本領。拉斯維加斯把博彩業中性化、無害化,試圖把博彩業變成人人可參與的娛樂。即使是休閑渡假型的夏威夷也以沖浪刺激為精品,自然觀光性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也以巨大落差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刺激。實際上「參與、冒險、刺激」也是人類超越種族界限的一種普遍情感,在人類文明程度提高,各民族越來越強調自主創新精神的今天,這種情感已變得越來越強烈。圍繞這種情感作文章,往往能吸引眾多的遊客。如迪斯尼不僅吸引著美國遊客,而且吸引著世界遊客。它的經營方針為站在全球看世界,已向法國巴黎、日本東京和中國香港輸出了3個迪斯尼樂園。拉斯維加斯常年有3000萬左右的遊客,每年向州政府繳稅達200億美元。夏威夷1997年每日有16萬遊客。
2、住得舒適。我住過最低檔次的汽車酒店,也住過檔次較高的四星級酒店。無論那種檔次的旅店,都很衛生、整潔、安全、安靜,能滿足旅客的基本休息需要,即使是三星、四星級酒店,也以追求舒適為主,遠沒有國內同星級酒店那麼豪華。所有的旅店都有免費的叫醒服務,而沒有國內那樣的電話騷擾。從居住的大環境來看,美國氣候宜人,城市和鄉村潔凈如洗。在美國,很少看到圍牆、防護窗,給人一種開放感和安全感。在美國,很少看到裸露的泥土地,到處是鬱郁蔥蔥的森林,綠茵茵的草地。在美國,幾乎看不到散棄的生活垃圾,嚴格的垃圾袋裝化、完善的環衛設施、強烈的公民衛生意識、嚴厲的處罰手段結合在一起,創造了美國人文明衛生的生活環境。
3、行得便捷。美國的行主要靠公路和航空。美國公路高度發達,其高速公路的總長度佔世界高速公路總長度的2/3。可以說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公路。美國航空業運輸發展十分迅速,無論在客貨總運量、航空線路、機場設施、飛機數量和質量方面,都明顯超過世界任何國家。一般來說,在美國本土都由高速公路相連;在美國本土和島嶼以及世界各地,則由航空相接。但美國人辦事效率差的事我們也遇上了。美國是一個非常講究辦事程序的國家,由於氣候等原因,我們這次共乘11次飛機,有半數以上不能正點。從旅遊業「行」的角度講,水運和鐵路運輸已被陶汰。由於汽車運輸業和航空業的迅速發展,美國逐年拆毀了許多鐵路,鐵路的客運業務已降至微不足道的地位。海運和內河航運的客運業務更是早就退出了歷史舞台。在夏威夷群島之間就沒有開通海客運業務,而是由飛機來聯接。
4、吃得可口。美國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飲食文化也是這樣,除美式餐館外,還有中式餐館、日式餐館、歐式餐館等等,不同國家的風味,不同民族的口味,薈萃於此。就進餐方式而言,有咖啡店、快餐店、自助餐廳、飯店、酒吧等等可供選擇。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華人聚居地,中國餐館林立,甚至可找到比較正宗的湖南菜餐館。在夏威夷的火奴魯魯、尼亞加拉市可吃到正宗的潮州菜等主要的中國菜系。即使是在高速公路旁和康寧這樣的小市也可吃到福州人辦的中式自助餐。只是在飛機上的飲食還是一個令人反胃的事情。
5、購得滿意。購物為美國國內旅遊的第一重要環節。據調查,美國公民外出旅行主要為購物的就佔33%。所以美國十分重視旅遊的「購」的環節。美國既有大批大型購物中心和眾多的中小商店,也有街頭賣貨的攤點和跳蚤市場,各類商品應有盡有。一般的購物場所從美國人的角度看應是很價廉物美的,但從中國人的角度看,由於1:8的高匯率,則難於承受。專門為遊客開設的商店有三類,一是名牌廠家在鄉村開設的直銷中心;二是中國旅美人士在唐人街開設的出國人員免稅商店;三是各旅遊景點的紀念品商場。名牌廠家直銷中心由美國眾多服裝類廠家聯手組成,中國遊客購得的服裝折成人民幣後比國內同品牌的低200-300元,中國人辦的出國人員免稅商店主要針對中國人經營保健葯品和小電器,也比在國內要便宜得多。一般來說,在這兩類商店中國人可購得滿意的商品。
6、娛得開心。在洛杉磯、拉斯維加斯和夏威夷等地,娛已與游融為了一體,令人十分開心。而在紐約、華盛頓等城市,據介紹也有許多娛樂場所,由於時間的限制以及習俗差異,我沒有實地考察。
旅遊業為新興的朝陽產業,現階段產業的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為了促進旅遊業的適度超前發展,美國政府除出巨資修通了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和星羅棋布的機場等基礎設施外,還出台了如下一些扶持政策。
1、開征旅遊稅收,確保旅遊投入。美國旅遊者所支付的稅高於其他消費者,全國平均支付旅遊稅的情況如下:
國內段航線:票價的9%作為機票稅另加每段1美元。
國際段航線:入境費12美元,出境費12美元,海關服務費6.5美元,移民局費6美元,農業部費1.45美元。
機場設備費:3美元(大部分城市)。
汽油費:0.44美元/1加侖。
餐廳稅:7.29%。
酒店稅:12.36%。
租車稅:8.4%。
機場特許費:9.75%。
降落費:7.91%。
每次租用附加稅:3.17%。
每日附加稅:1.6美元。
以酒店稅收為例。美國各主要旅遊城市均向旅遊者徵收酒店稅,平均37%的城市酒店稅收用於了旅遊投資,個別地方更高一些,如拉斯維加斯的比例就為59.8%,比例最高的是雷諾市,高達77.8%。
由於有稅收作後盾,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美國的景點實行了最大限度的免費開放。費城、華盛頓、紐約的歷史文物、政界場所以及市內的國家森林公園大多不要購門票,而且還配有免費的講解等服務。即使是尼亞加拉大瀑布也不收門票,只是在核心景區才收電梯費和船票。這種減少直接收費,重視間接收入的作法,是美國旅遊業客源增加、總收入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2、大力開展政府性旅遊宣傳促銷。美國有著世界最為先進的經濟、文化和科技,對各國遊客本來就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美國覆蓋全球的新聞媒體和好萊塢電影實際上都是在為美國旅遊業打著軟廣告。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曾召開過全國性的旅遊工作會議。據了解,美國聯邦政府雖然沒有統一的旅遊宣傳開發規劃,但各州政府都有自己周密的宣傳計劃和措施。各州都針對旅遊業製作年度預算。各州旅遊資金來源包括旅遊服務行業的稅收、會員費、彩票收入、高速公路費等。各州除了大作廣告外,還採取其他方法招徠客源。有48個州為遊客提供免費咨詢電話號碼;37個州設立了國際遊客服務中心;46個州每年召開州長旅遊會議;30個州設有與旅遊開發相匹配的資金項目。
3、對經濟相對落後地區實行更加特殊的政策。開設賭場在美國許多州是不允許的,但在東部的新澤西州大西洋城和西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市及雷諾市卻是例外。拉斯維加斯處在沙漠中,靠賭博業生存,靠賭博業發展,是美國發展最快和建築物最漂亮的城市。內華達州的稅收一半來源於賭場。為了減輕賭博業帶來的負作用,美國政府一是推進賭博業的中性化和無害化,鼓勵小賭小博,讓普通老百姓都可以一試身手。二是「依法禁娼」。賭業和娼妓業是一對孿生的連體怪胎,兩業共存危害更大,美國在開設賭場的地方採取了一些措施禁止娼妓。三是防止舞弊和黑社會的侵入,內華達州設立賭博委員會和賭博管理署,不讓黑社會染指本州最主要的財富之源。盡管如此,賭博帶來的負作用還是很大的,有人說拉斯維加斯是一座美麗的罪惡之城。為了支持北部的尼亞加拉市的發展,美國新近允許該市開設了賭場。與此相反,美國在夏威夷嚴格禁賭,甚至連發行彩券、抽獎等都不允許,但在色情方面卻放得比較開。
對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旅遊區除在賭博和色情業方面實行特殊政策外,還在產業政策等方面實行特殊政策。如在夏威夷就限制工業的發展,以避免污染環境,傷害旅遊業的發展;同時禁止遊客隨身攜帶食物入內,以保護該州的旅遊農業
以上引用( woai_zhaoziqi)大大的高論.
Ⅳ 中美貿易戰,與百姓旅遊有什麼關系
特朗普和中國打的是貿易戰嗎?如果我們這么想,我們在格局上已經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這幾天,關於中美之間的貿易沖突,讓我感慨良多。在國家真正需要智慧的時候,你發現,中國絕大多數的人除了能夠貢獻情緒,就剩下了陰謀和段子。目前為止,我們的應對不外乎三點:第一,主流媒體的社論,告訴美國,打貿易戰,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奉勸川普懸崖勒馬;第二,主流的專家列出一系列可以應對的制裁的單子,從大豆,豬肉,到飛機;第三,民間拿出中美列出的可能徵收關稅的商品的名單,發現,中國制裁美國的都是農產品,而美國制裁中國的都是高科技產品,讓人頓然產生中國是高大上的工業國,而美國是傳統的農業國的錯覺。
我想說的是,這種錯覺來的太是時候了,中美兩國開出的制裁名單,恰好反應了兩國對本次貿易摩擦的定性和戰略定位。這究竟是一場因為巨額的貿易逆差而發生的大國之間的貿易沖突,還是美國面對中國的崛起而做出的組合拳式的反擊,從兩國國民的反應上高下立判。
中美之間這場貿易沖突,表面看是因貿易逆差而起,但事實上,這是中美兩大國之間在經濟實力不斷接近,美國在全球的經濟霸權面臨威脅的情況下,做出的必然舉措。面對中國的崛起,作為全球第一大國的美國是不情願的,他一定會對中國的崛起通過一定的途徑進行遏制,這是必然的。因此,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貿易沖突或者貿易戰,還是應該站在中國大國崛起的過程中,必然要遭遇的挑戰,從歷史上看,「修昔底德陷阱」很難避免(當然,新舊大國的沖突未必表現為軍事沖突,但在經濟層面,完全可以打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我們對此應該有足夠的准備。)幻想中國崛起過程中一帆風順,敲鑼打鼓實現民族復興是幼稚的,不現實的。只是因為中國在崛起過程中,過於高調的「強起來」的宣傳戰略,讓這場沖突比我們預想的來得更早了一點而已。
為什麼說,美國打得絕不是一場貿易戰,回到雙方目前列出的制裁名單,中國之所以制裁美國農產品,因為這是美國出口到中國的主要產品,而美國沒有制裁服裝,鞋帽,普通的機電產品,而是直接對工業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航空產品、高鐵裝備等「中國製造2025」重點發展的領域。很顯然,這在格局上存在明顯的差距,中國針對的是美國現在主要出口產品,而美國針對的是未來對美國製造業能夠形成巨大威脅的行業,一個是眼睛盯著現在,一個是眼睛盯著未來。也就是說,這場貿易戰,事實上從擺棋譜開始,中國已經處於下風,中國在對這場沖突的理解明顯低了一檔。
要說知識產權問題,從中國改革開放伊始,這個沖突就沒停止過,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美國大張旗鼓的炒作知識產權的話題,是因為感受到了中國製造對美國未來核心競爭力的威脅。這是關鍵。川普對中國「侵犯知識產權」進行懲罰,時機選擇恰好是在中國經濟實現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中國在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等新的科技革命時代展現出來的競爭力和戰略讓美國真實感覺到了威脅。
如果真正了解了美國的戰略意圖,中國在應對上就不會那麼情緒和毫無章法。通過某報社論煽動國內情緒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我們需要做的,是在真正吃透美國戰略意圖的情況下,和美國周旋。這次貿易摩擦,對於中國而言,未必就是壞事:
第一,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來得越早,我們才能保持真正的清醒和冷靜,才能知道在我們的製造業真正強大起來之前,保持適當的低調,不刺激美國是上上之策,這個時候,自嗨「厲害了,我的國」對於中國的發展有害無益。
第二,美國在貿易沖突中的策略告訴我們,製造業是多麼的重要。我們過去總是認為,美國人不做製造業,不重視製造業,可是我們老是忘記一個基本事實,我們只是在2009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製造大國,而美國到現在為止,仍然是全球第二製造業大國,其在製造業的競爭力層面,遠高於中國。而且,如果按照GNP統計,中國的製造業規模是低於美國的,美國仍然是第一製造業大國。製造業的競爭力,仍然是未來國力的關鍵。從大國崛起的規律看,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一個國家在放棄製造業之後能夠崛起的。這起碼說明,我們的「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是正確的。
第三,這場貿易戰,其實也是中美兩國智庫之間的對決,是頂級專家人士之間的對決。坦率而言,就這個層面的對決而言,我們幾乎是完敗的。不要說我們對美國的基本戰略意圖沒有搞清楚,就是我們對川普本人,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搞懂。我們的智庫人士,拿出的東西,要麼是傻乎乎替美國說話的,要麼是赤裸裸的情緒,這種智庫的東西,不要也罷!
當然,在中美面臨最劇烈貿易沖突的情況下,老百姓關注資產價格,關注房價,關注人民幣匯率的走勢,這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貿易戰還沒有開戰,全球資本市場已經血流成河。對於中國老百姓而言,關注自己資產的安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基於我自己的分析和判斷,我可以告訴中國老百姓的是:
第一,中美貿易戰大概率打不起來,大概率以中國的讓步終結,但中國的讓步,不代表對中國經濟不好,兌現以前的一些承諾,我倒覺得對中國經濟市場化的方向是有好處的,對中國老百姓是有好處的;
第二,人民幣匯率不僅不會下跌,而是會維持一個升勢,對於中美而言,減少貿易逆差的辦法之一就是人民幣升值,這可能是無奈的選擇;
第三,如果人民幣升值是趨勢,則意味著中國的資產價格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下跌,不要擔心中國房價會出現暴跌;
第四,為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去杠桿的步伐應該會大大減緩,避免出現人為調整的風險。
Ⅳ 談談美國發達的旅遊業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借鑒意義
美國旅遊業對美國民經濟最突出的貢獻在於提供了龐大的就業崗位。在美國,每8個居民中就有一個是從事旅遊及相關行業的。全美50個州,旅遊業就業人數在各行業中排名前3位的有32個州。並且旅遊業提供的就業崗位中大約有68.4萬個屬於經理水平以上的高層次就業崗位。從旅遊業的游購娛吃住行六個環節和要素來看,美國旅遊業均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並且各要素相互融合,不存在著明顯的薄弱環節。總的來說,我認為美國旅遊的特色是游得刺激、住得舒適、行得便捷、吃得可口、購得滿意、娛得開心。
1、游得刺激。美國的旅遊產品品種類型多樣,我大約考察了四種類型:一是刺激性、參與性的,如洛杉磯的好萊塢、迪斯尼以及拉斯維加斯;二是城市文化觀光性的,如紐約、華盛頓、費城、舊金山、康寧;三是自然風景觀光性的,如尼亞加拉大瀑布;四是休閑渡假性的,如夏威夷等等。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參與性、刺激性的。美國人歷來強調動手意識和冒險精神,所以美國的旅遊文化中的主題也往往是參與性的、刺激性的。洛杉磯的好萊塢、迪斯尼的特點是驚、險、奇、特,進園不久就讓人切身體驗到它們扣人心弦的魅力和折騰人的高超本領。拉斯維加斯把博彩業中性化、無害化,試圖把博彩業變成人人可參與的娛樂。即使是休閑渡假型的夏威夷也以沖浪刺激為精品,自然觀光性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也以巨大落差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刺激。實際上「參與、冒險、刺激」也是人類超越種族界限的一種普遍情感,在人類文明程度提高,各民族越來越強調自主創新精神的今天,這種情感已變得越來越強烈。圍繞這種情感作文章,往往能吸引眾多的遊客。如迪斯尼不僅吸引著美國遊客,而且吸引著世界遊客。它的經營方針為站在全球看世界,已向法國巴黎、日本東京和中國香港輸出了3個迪斯尼樂園。拉斯維加斯常年有3000萬左右的遊客,每年向州政府繳稅達200億美元。夏威夷1997年每日有16萬遊客。
2、住得舒適。我住過最低檔次的汽車酒店,也住過檔次較高的四星級酒店。無論那種檔次的旅店,都很衛生、整潔、安全、安靜,能滿足旅客的基本休息需要,即使是三星、四星級酒店,也以追求舒適為主,遠沒有國內同星級酒店那麼豪華。所有的旅店都有免費的叫醒服務,而沒有國內那樣的電話騷擾。從居住的大環境來看,美國氣候宜人,城市和鄉村潔凈如洗。在美國,很少看到圍牆、防護窗,給人一種開放感和安全感。在美國,很少看到裸露的泥土地,到處是鬱郁蔥蔥的森林,綠茵茵的草地。在美國,幾乎看不到散棄的生活垃圾,嚴格的垃圾袋裝化、完善的環衛設施、強烈的公民衛生意識、嚴厲的處罰手段結合在一起,創造了美國人文明衛生的生活環境。
3、行得便捷。美國的行主要靠公路和航空。美國公路高度發達,其高速公路的總長度佔世界高速公路總長度的2/3。可以說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公路。美國航空業運輸發展十分迅速,無論在客貨總運量、航空線路、機場設施、飛機數量和質量方面,都明顯超過世界任何國家。一般來說,在美國本土都由高速公路相連;在美國本土和島嶼以及世界各地,則由航空相接。但美國人辦事效率差的事我們也遇上了。美國是一個非常講究辦事程序的國家,由於氣候等原因,我們這次共乘11次飛機,有半數以上不能正點。從旅遊業「行」的角度講,水運和鐵路運輸已被陶汰。由於汽車運輸業和航空業的迅速發展,美國逐年拆毀了許多鐵路,鐵路的客運業務已降至微不足道的地位。海運和內河航運的客運業務更是早就退出了歷史舞台。在夏威夷群島之間就沒有開通海客運業務,而是由飛機來聯接。
4、吃得可口。美國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飲食文化也是這樣,除美式餐館外,還有中式餐館、日式餐館、歐式餐館等等,不同國家的風味,不同民族的口味,薈萃於此。就進餐方式而言,有咖啡店、快餐店、自助餐廳、飯店、酒吧等等可供選擇。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華人聚居地,中國餐館林立,甚至可找到比較正宗的湖南菜餐館。在夏威夷的火奴魯魯、尼亞加拉市可吃到正宗的潮州菜等主要的中國菜系。即使是在高速公路旁和康寧這樣的小市也可吃到福州人辦的中式自助餐。只是在飛機上的飲食還是一個令人反胃的事情。
5、購得滿意。購物為美國國內旅遊的第一重要環節。據調查,美國公民外出旅行主要為購物的就佔33%。所以美國十分重視旅遊的「購」的環節。美國既有大批大型購物中心和眾多的中小商店,也有街頭賣貨的攤點和跳蚤市場,各類商品應有盡有。一般的購物場所從美國人的角度看應是很價廉物美的,但從中國人的角度看,由於1:8的高匯率,則難於承受。專門為遊客開設的商店有三類,一是名牌廠家在鄉村開設的直銷中心;二是中國旅美人士在唐人街開設的出國人員免稅商店;三是各旅遊景點的紀念品商場。名牌廠家直銷中心由美國眾多服裝類廠家聯手組成,中國遊客購得的服裝折成人民幣後比國內同品牌的低200-300元,中國人辦的出國人員免稅商店主要針對中國人經營保健葯品和小電器,也比在國內要便宜得多。一般來說,在這兩類商店中國人可購得滿意的商品。
6、娛得開心。在洛杉磯、拉斯維加斯和夏威夷等地,娛已與游融為了一體,令人十分開心。而在紐約、華盛頓等城市,據介紹也有許多娛樂場所,由於時間的限制以及習俗差異,我沒有實地考察。
旅遊業為新興的朝陽產業,現階段產業的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為了促進旅遊業的適度超前發展,美國政府除出巨資修通了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和星羅棋布的機場等基礎設施外,還出台了如下一些扶持政策。
1、開征旅遊稅收,確保旅遊投入。美國旅遊者所支付的稅高於其他消費者,全國平均支付旅遊稅的情況如下:
國內段航線:票價的9%作為機票稅另加每段1美元。
國際段航線:入境費12美元,出境費12美元,海關服務費6.5美元,移民局費6美元,農業部費1.45美元。
機場設備費:3美元(大部分城市)。
汽油費:0.44美元/1加侖。
餐廳稅:7.29%。
酒店稅:12.36%。
租車稅:8.4%。
機場特許費:9.75%。
降落費:7.91%。
每次租用附加稅:3.17%。
每日附加稅:1.6美元。
以酒店稅收為例。美國各主要旅遊城市均向旅遊者徵收酒店稅,平均37%的城市酒店稅收用於了旅遊投資,個別地方更高一些,如拉斯維加斯的比例就為59.8%,比例最高的是雷諾市,高達77.8%。
由於有稅收作後盾,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美國的景點實行了最大限度的免費開放。費城、華盛頓、紐約的歷史文物、政界場所以及市內的國家森林公園大多不要購門票,而且還配有免費的講解等服務。即使是尼亞加拉大瀑布也不收門票,只是在核心景區才收電梯費和船票。這種減少直接收費,重視間接收入的作法,是美國旅遊業客源增加、總收入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2、大力開展政府性旅遊宣傳促銷。美國有著世界最為先進的經濟、文化和科技,對各國遊客本來就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美國覆蓋全球的新聞媒體和好萊塢電影實際上都是在為美國旅遊業打著軟廣告。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曾召開過全國性的旅遊工作會議。據了解,美國聯邦政府雖然沒有統一的旅遊宣傳開發規劃,但各州政府都有自己周密的宣傳計劃和措施。各州都針對旅遊業製作年度預算。各州旅遊資金來源包括旅遊服務行業的稅收、會員費、彩票收入、高速公路費等。各州除了大作廣告外,還採取其他方法招徠客源。有48個州為遊客提供免費咨詢電話號碼;37個州設立了國際遊客服務中心;46個州每年召開州長旅遊會議;30個州設有與旅遊開發相匹配的資金項目。
3、對經濟相對落後地區實行更加特殊的政策。開設賭場在美國許多州是不允許的,但在東部的新澤西州大西洋城和西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市及雷諾市卻是例外。拉斯維加斯處在沙漠中,靠賭博業生存,靠賭博業發展,是美國發展最快和建築物最漂亮的城市。內華達州的稅收一半來源於賭場。為了減輕賭博業帶來的負作用,美國政府一是推進賭博業的中性化和無害化,鼓勵小賭小博,讓普通老百姓都可以一試身手。二是「依法禁娼」。賭業和娼妓業是一對孿生的連體怪胎,兩業共存危害更大,美國在開設賭場的地方採取了一些措施禁止娼妓。三是防止舞弊和黑社會的侵入,內華達州設立賭博委員會和賭博管理署,不讓黑社會染指本州最主要的財富之源。盡管如此,賭博帶來的負作用還是很大的,有人說拉斯維加斯是一座美麗的罪惡之城。為了支持北部的尼亞加拉市的發展,美國新近允許該市開設了賭場。與此相反,美國在夏威夷嚴格禁賭,甚至連發行彩券、抽獎等都不允許,但在色情方面卻放得比較開。
對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旅遊區除在賭博和色情業方面實行特殊政策外,還在產業政策等方面實行特殊政策。如在夏威夷就限制工業的發展,以避免污染環境,傷害旅遊業的發展;同時禁止遊客隨身攜帶食物入內,以保護該州的旅遊農業
Ⅵ 美國911事件對於國際旅遊的長期以及短期影響
國際旅遊組織指出:「9·11」事件在全世界引起了嚴重的信任危機,旅遊業尤其遭受沉重的打擊。
短期影響:
由於普遍的恐懼心理,乘飛機旅行人數在該事件發生後大幅減少,國際航空業不斷惡化,隨之造成飯店業等其它相關行業客源減少。
長期影響:
遠距離旅行縮減現象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好轉;旅行社銷售額增幅較小;價格對消費者來說是決定因素;旅遊者保持過去的特點,即預訂晚,並在最後時刻購買;旅行社仍把盈利作為首要目標;
從中期預測,全球旅遊市場情況普遍樂觀;
Ⅶ 美國取消旅行警告,對該國的旅遊業有什麼影響
美國取消旅行警告的意思是,美國覺得全世界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美國想要出去旅遊,可以進行規劃了。美國取消旅行警告顯然是雙方面的,督促其他國家不要對美國民眾說不,美國也歡迎其他國家的民眾前往美國旅遊。不得不說,美國為了刺激本國旅遊業復甦,在本國新冠疫情確診量高達五百多萬的情況下,還發出取消旅行的警告是極度不負責任的。
而美國如今的狀況,相信沒有國家的民眾會因為想去美國旅遊而進入美國,躲避還猶不及,哪有國家的民眾會主動前往美國呢!正如很多網友所說,美國就是報銷機票住宿費,也是不敢前往的,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Ⅷ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和美國的旅遊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總體抄而言,我們並不認襲為當前中國貿易摩擦會上升到八十年代美日貿易戰的劇烈程度,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相對有限,但也要密切關注其對個別產業的沖擊以及可能的預期外變化。結合美日貿易戰的特徵,我們看到以反傾銷等諸多形式的理由對部分中國產品徵收較高的關稅、或督促中國加快國內市場的「自由開放」等也可能在未來中美貿易摩擦升級過程中出現類似的情況。未來需要關注對美國可能的綜合對華貿易限制,中國是否有足夠的應對策略;另外中美潛在貿易戰對中國偏消費、輕工及科技硬體領域可能造成的沖擊也需要關注
Ⅸ 中國外匯和美國簽證的緊縮 對美國旅遊業有何影響
來美簽證變得嚴格的主要原因和「旅遊滯留率」超過了5%有關,這個百分比是美國政府內部設定的容忍極限。過去幾年的「旅遊滯留率」平均在3.5%左右,美國政府簽證照樣放寬。但近兩年的「旅遊滯留率」逐漸提高,今年超過了5%的容忍底線,所以美國使領館的簽證瞬間變得嚴苛起來,進而影響了美國旅遊業的發展。閆表示,他們業務最好的時候是2014年,總共接待團隊和個人遊客5000多人,去年接待的遊客則下降了19%。
「環球金匯網認為旅遊業務不但沒有受到「兩個緊縮」的負面影響,今年的遊客接待人數不降反增,「主要原因一是10年簽證的開放讓很多中國遊客並沒有受到簽證難度加大的直接影響。
Ⅹ 論述一下旅遊業在美國的重要影響有哪些
不管是在誰的手上,還是在其他各方面上都是有很大的影響的,畢竟美國的旅遊業還是很發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