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旅遊簽證有效嗎
『壹』 韓國旅遊簽證停留期必須要在簽證有效期前回國嗎
這個上面是你必需出發的日期。你的簽證是90天的。你必需在3月15號之前出發去韓國。入境後可以在韓國待90天。比如你2月1號去韓國。要到5月份反正90天滿的那天以前回來。雖然叫3個月的簽證。不過是按照天數算的。
12月15號是簽證簽發日期。後面那個是入境終止日期。
『貳』 韓國的旅遊簽證有幾種
1、一般觀光(C-3-9)(單次)
停留期為90天以下,有效期為3個月的單次簽證
訪問過OECD國家者或專OECD國家有屬效簽證持有者可免除經濟能力證明材料
2、 一般觀光(C-3-9)(多次)
停留期為90天以下,有效期為3年的多次簽證 (3年多次簽證到期後可申請5年多次簽證)
訪問過OECD國家者或OECD國家有效簽證持有者可免除經濟能力證明材料
以上申請者需提供材料為:
1. 護照原件
2. 1張兩寸照片
3. 簽證申請表
4. 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5.經濟能力證明材料
6.暫住證明
『叄』 去韓國旅遊簽證需要財產證明嗎
去韓國辦理個人旅遊簽證,是需要財產證明的。在所需的資料里,就有提交存款版、房產、車產等財產證明。權
(3)韓國旅遊簽證有效嗎擴展閱讀:
一、韓國個人旅遊簽證
韓國個人旅遊簽證,一般來說有效期和停留期都較短,且只能夠用來從事旅遊相關的活動。
二、所需資料
護照:護照有效期至少保證有六個月以上。
照片:最好提供與護照上照片不一樣的,彩色白底2寸近照1張(半年內),(若是同新發護照相同的照片可以使用)。
在職證明:須註明公司地址及電話(有樣本)。
身份證:清晰復印件(正反面都清晰復印於一張A4白紙上)。
存款證明:第一點是:簽證人的銀行存摺復印件(存期開戶6個月以上,5萬元以上),或者銀行開具的存款證明書原件(5萬元以上)。第二點是:夫妻共有財產可用結婚證或戶口簿補充(原件和復印件)。
房產證明:第一點是房產證復印件(上海70平方以上,其他省市100平方以上)。
車產證明:第一點是個人私家車車輛登記證或車輛行駛證(復印件)。
營業執照: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司公章 。
『肆』 現在韓國旅遊簽證有效期是多久
單次旅遊簽證:有效期為3個月停留期90天。
五年多次旅遊簽證:有效期5年,每次停留期不超過90天。
十年多次旅遊簽證:有效期10年,每次停留期不超過90天。
一般韓國旅遊簽證(http://kor.125visa.com/type-38.html)就是以上幾種類型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看一下自己能停留多久。
『伍』 韓國旅遊簽證的有效期是3個月么
是三個月
韓國旅遊簽證所需材料如下:
1、簽證申請表
2、照片:
近半年內拍攝的白色背景2寸彩色證件照片1張,規格:33*48mm或35*45mm.。
3、護照:
有效期在6個月以上的因私護照
4、身份證
身份證原件及正反面復印件
5、經濟能力證明資料原件(任選一項):
近六個月信用卡或儲蓄卡對賬單原件。
近六個月銀行流水賬單原件(申請簽證基準為必須提交兩周內開流水賬單)。
近六個月社會保險記錄。
車輛、房產證原件及復印件。
6、戶籍外地的情況(任選一項):
暫住證(居住證)原件及復印件。
近三個月的社會保險證明(2016-6-6起)。
(5)韓國旅遊簽證有效嗎擴展閱讀
特殊情況
未滿18周歲的前往需公證書:
1、若有父母同行,需提供三方親屬關系證明公證及認證,公證要以孩子為主申請人;
2、若與父母一方同行,需提供三方親屬關系證明公證及認證,不去的一方應出具同意書;
3、若與父母以外非直系親屬同行,需提供三方親屬關系證明公證及認證,父母雙方出具同意書;
4、自行前往,需所在學校出具准假證明,內容全部為英文;內容應包括申請人所在學校、班級、旅行時間、校領導簽字及電話,須註明擔保申請人按期回國。 退休人員需提供退休證復印件。審查旅遊簽證申請時間一般為3~5個工作日。
參考資料韓國旅遊簽證網路
『陸』 韓國旅遊簽證有效期是多久
1、韓國個人旅遊簽證有效期90天(包括單次,多次旅遊簽證)。
2、韓國團體旅遊簽證,屬於版C3簽證是90天以內的綜權合性短期簽證。
持台灣護照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的來訪者可免簽證在韓國停留30天;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護照持有者可免簽證在韓國停留90天。持有中國護照的遊客可申請免簽證進入韓國濟州島30天。
(6)韓國旅遊簽證有效嗎擴展閱讀
出境旅遊注意事項
旅途中盡量少帶現金,不要將錢放在行李中,要貼身保管。貴重物品不要放在房間內。最好到正規商店購物,買了東西要發票證明。在試衣試鞋時,最好請同團好友陪同和看管物品。
重要證件如護照、簽證、身份證、信用卡、機船車票要隨身攜帶、妥善保管。出發前最好各復印一件放在手提包中,原件放在貼身的內衣口袋中。遇到有人查證件時也不要輕易答應,應報告領隊處理。
國外旅遊要尊重所在國,特別是有特殊宗教習俗國家的風俗習慣,避免因言行不當引發糾紛。遇到地震等自然災害或政治動亂、戰亂、突發恐怖事件或意外傷害時,要冷靜處理並盡快撤離危險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