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美國的旅遊關系研究報告
A. 談談美國發達的旅遊業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借鑒意義
美國旅遊業對美國民經濟最突出的貢獻在於提供了龐大的就業崗位。在美國,每8個居民中就有一個是從事旅遊及相關行業的。全美50個州,旅遊業就業人數在各行業中排名前3位的有32個州。並且旅遊業提供的就業崗位中大約有68.4萬個屬於經理水平以上的高層次就業崗位。從旅遊業的游購娛吃住行六個環節和要素來看,美國旅遊業均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並且各要素相互融合,不存在著明顯的薄弱環節。總的來說,我認為美國旅遊的特色是游得刺激、住得舒適、行得便捷、吃得可口、購得滿意、娛得開心。
1、游得刺激。美國的旅遊產品品種類型多樣,我大約考察了四種類型:一是刺激性、參與性的,如洛杉磯的好萊塢、迪斯尼以及拉斯維加斯;二是城市文化觀光性的,如紐約、華盛頓、費城、舊金山、康寧;三是自然風景觀光性的,如尼亞加拉大瀑布;四是休閑渡假性的,如夏威夷等等。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參與性、刺激性的。美國人歷來強調動手意識和冒險精神,所以美國的旅遊文化中的主題也往往是參與性的、刺激性的。洛杉磯的好萊塢、迪斯尼的特點是驚、險、奇、特,進園不久就讓人切身體驗到它們扣人心弦的魅力和折騰人的高超本領。拉斯維加斯把博彩業中性化、無害化,試圖把博彩業變成人人可參與的娛樂。即使是休閑渡假型的夏威夷也以沖浪刺激為精品,自然觀光性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也以巨大落差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刺激。實際上「參與、冒險、刺激」也是人類超越種族界限的一種普遍情感,在人類文明程度提高,各民族越來越強調自主創新精神的今天,這種情感已變得越來越強烈。圍繞這種情感作文章,往往能吸引眾多的遊客。如迪斯尼不僅吸引著美國遊客,而且吸引著世界遊客。它的經營方針為站在全球看世界,已向法國巴黎、日本東京和中國香港輸出了3個迪斯尼樂園。拉斯維加斯常年有3000萬左右的遊客,每年向州政府繳稅達200億美元。夏威夷1997年每日有16萬遊客。
2、住得舒適。我住過最低檔次的汽車酒店,也住過檔次較高的四星級酒店。無論那種檔次的旅店,都很衛生、整潔、安全、安靜,能滿足旅客的基本休息需要,即使是三星、四星級酒店,也以追求舒適為主,遠沒有國內同星級酒店那麼豪華。所有的旅店都有免費的叫醒服務,而沒有國內那樣的電話騷擾。從居住的大環境來看,美國氣候宜人,城市和鄉村潔凈如洗。在美國,很少看到圍牆、防護窗,給人一種開放感和安全感。在美國,很少看到裸露的泥土地,到處是鬱郁蔥蔥的森林,綠茵茵的草地。在美國,幾乎看不到散棄的生活垃圾,嚴格的垃圾袋裝化、完善的環衛設施、強烈的公民衛生意識、嚴厲的處罰手段結合在一起,創造了美國人文明衛生的生活環境。
3、行得便捷。美國的行主要靠公路和航空。美國公路高度發達,其高速公路的總長度佔世界高速公路總長度的2/3。可以說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公路。美國航空業運輸發展十分迅速,無論在客貨總運量、航空線路、機場設施、飛機數量和質量方面,都明顯超過世界任何國家。一般來說,在美國本土都由高速公路相連;在美國本土和島嶼以及世界各地,則由航空相接。但美國人辦事效率差的事我們也遇上了。美國是一個非常講究辦事程序的國家,由於氣候等原因,我們這次共乘11次飛機,有半數以上不能正點。從旅遊業「行」的角度講,水運和鐵路運輸已被陶汰。由於汽車運輸業和航空業的迅速發展,美國逐年拆毀了許多鐵路,鐵路的客運業務已降至微不足道的地位。海運和內河航運的客運業務更是早就退出了歷史舞台。在夏威夷群島之間就沒有開通海客運業務,而是由飛機來聯接。
4、吃得可口。美國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飲食文化也是這樣,除美式餐館外,還有中式餐館、日式餐館、歐式餐館等等,不同國家的風味,不同民族的口味,薈萃於此。就進餐方式而言,有咖啡店、快餐店、自助餐廳、飯店、酒吧等等可供選擇。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華人聚居地,中國餐館林立,甚至可找到比較正宗的湖南菜餐館。在夏威夷的火奴魯魯、尼亞加拉市可吃到正宗的潮州菜等主要的中國菜系。即使是在高速公路旁和康寧這樣的小市也可吃到福州人辦的中式自助餐。只是在飛機上的飲食還是一個令人反胃的事情。
5、購得滿意。購物為美國國內旅遊的第一重要環節。據調查,美國公民外出旅行主要為購物的就佔33%。所以美國十分重視旅遊的「購」的環節。美國既有大批大型購物中心和眾多的中小商店,也有街頭賣貨的攤點和跳蚤市場,各類商品應有盡有。一般的購物場所從美國人的角度看應是很價廉物美的,但從中國人的角度看,由於1:8的高匯率,則難於承受。專門為遊客開設的商店有三類,一是名牌廠家在鄉村開設的直銷中心;二是中國旅美人士在唐人街開設的出國人員免稅商店;三是各旅遊景點的紀念品商場。名牌廠家直銷中心由美國眾多服裝類廠家聯手組成,中國遊客購得的服裝折成人民幣後比國內同品牌的低200-300元,中國人辦的出國人員免稅商店主要針對中國人經營保健葯品和小電器,也比在國內要便宜得多。一般來說,在這兩類商店中國人可購得滿意的商品。
6、娛得開心。在洛杉磯、拉斯維加斯和夏威夷等地,娛已與游融為了一體,令人十分開心。而在紐約、華盛頓等城市,據介紹也有許多娛樂場所,由於時間的限制以及習俗差異,我沒有實地考察。
旅遊業為新興的朝陽產業,現階段產業的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為了促進旅遊業的適度超前發展,美國政府除出巨資修通了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和星羅棋布的機場等基礎設施外,還出台了如下一些扶持政策。
1、開征旅遊稅收,確保旅遊投入。美國旅遊者所支付的稅高於其他消費者,全國平均支付旅遊稅的情況如下:
國內段航線:票價的9%作為機票稅另加每段1美元。
國際段航線:入境費12美元,出境費12美元,海關服務費6.5美元,移民局費6美元,農業部費1.45美元。
機場設備費:3美元(大部分城市)。
汽油費:0.44美元/1加侖。
餐廳稅:7.29%。
酒店稅:12.36%。
租車稅:8.4%。
機場特許費:9.75%。
降落費:7.91%。
每次租用附加稅:3.17%。
每日附加稅:1.6美元。
以酒店稅收為例。美國各主要旅遊城市均向旅遊者徵收酒店稅,平均37%的城市酒店稅收用於了旅遊投資,個別地方更高一些,如拉斯維加斯的比例就為59.8%,比例最高的是雷諾市,高達77.8%。
由於有稅收作後盾,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美國的景點實行了最大限度的免費開放。費城、華盛頓、紐約的歷史文物、政界場所以及市內的國家森林公園大多不要購門票,而且還配有免費的講解等服務。即使是尼亞加拉大瀑布也不收門票,只是在核心景區才收電梯費和船票。這種減少直接收費,重視間接收入的作法,是美國旅遊業客源增加、總收入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2、大力開展政府性旅遊宣傳促銷。美國有著世界最為先進的經濟、文化和科技,對各國遊客本來就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美國覆蓋全球的新聞媒體和好萊塢電影實際上都是在為美國旅遊業打著軟廣告。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曾召開過全國性的旅遊工作會議。據了解,美國聯邦政府雖然沒有統一的旅遊宣傳開發規劃,但各州政府都有自己周密的宣傳計劃和措施。各州都針對旅遊業製作年度預算。各州旅遊資金來源包括旅遊服務行業的稅收、會員費、彩票收入、高速公路費等。各州除了大作廣告外,還採取其他方法招徠客源。有48個州為遊客提供免費咨詢電話號碼;37個州設立了國際遊客服務中心;46個州每年召開州長旅遊會議;30個州設有與旅遊開發相匹配的資金項目。
3、對經濟相對落後地區實行更加特殊的政策。開設賭場在美國許多州是不允許的,但在東部的新澤西州大西洋城和西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市及雷諾市卻是例外。拉斯維加斯處在沙漠中,靠賭博業生存,靠賭博業發展,是美國發展最快和建築物最漂亮的城市。內華達州的稅收一半來源於賭場。為了減輕賭博業帶來的負作用,美國政府一是推進賭博業的中性化和無害化,鼓勵小賭小博,讓普通老百姓都可以一試身手。二是「依法禁娼」。賭業和娼妓業是一對孿生的連體怪胎,兩業共存危害更大,美國在開設賭場的地方採取了一些措施禁止娼妓。三是防止舞弊和黑社會的侵入,內華達州設立賭博委員會和賭博管理署,不讓黑社會染指本州最主要的財富之源。盡管如此,賭博帶來的負作用還是很大的,有人說拉斯維加斯是一座美麗的罪惡之城。為了支持北部的尼亞加拉市的發展,美國新近允許該市開設了賭場。與此相反,美國在夏威夷嚴格禁賭,甚至連發行彩券、抽獎等都不允許,但在色情方面卻放得比較開。
對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旅遊區除在賭博和色情業方面實行特殊政策外,還在產業政策等方面實行特殊政策。如在夏威夷就限制工業的發展,以避免污染環境,傷害旅遊業的發展;同時禁止遊客隨身攜帶食物入內,以保護該州的旅遊農業
B.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和美國的旅遊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總體抄而言,我們並不認襲為當前中國貿易摩擦會上升到八十年代美日貿易戰的劇烈程度,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相對有限,但也要密切關注其對個別產業的沖擊以及可能的預期外變化。結合美日貿易戰的特徵,我們看到以反傾銷等諸多形式的理由對部分中國產品徵收較高的關稅、或督促中國加快國內市場的「自由開放」等也可能在未來中美貿易摩擦升級過程中出現類似的情況。未來需要關注對美國可能的綜合對華貿易限制,中國是否有足夠的應對策略;另外中美潛在貿易戰對中國偏消費、輕工及科技硬體領域可能造成的沖擊也需要關注
C. 去美國旅遊和中國旅遊相比有什麼優勢
從豆芽旅遊網去美國旅遊可以換個環境旅遊,更容易去感受世界的不同
D. 中美貿易戰,與百姓旅遊有什麼關系
特朗普和中國打的是貿易戰嗎?如果我們這么想,我們在格局上已經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這幾天,關於中美之間的貿易沖突,讓我感慨良多。在國家真正需要智慧的時候,你發現,中國絕大多數的人除了能夠貢獻情緒,就剩下了陰謀和段子。目前為止,我們的應對不外乎三點:第一,主流媒體的社論,告訴美國,打貿易戰,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奉勸川普懸崖勒馬;第二,主流的專家列出一系列可以應對的制裁的單子,從大豆,豬肉,到飛機;第三,民間拿出中美列出的可能徵收關稅的商品的名單,發現,中國制裁美國的都是農產品,而美國制裁中國的都是高科技產品,讓人頓然產生中國是高大上的工業國,而美國是傳統的農業國的錯覺。
我想說的是,這種錯覺來的太是時候了,中美兩國開出的制裁名單,恰好反應了兩國對本次貿易摩擦的定性和戰略定位。這究竟是一場因為巨額的貿易逆差而發生的大國之間的貿易沖突,還是美國面對中國的崛起而做出的組合拳式的反擊,從兩國國民的反應上高下立判。
中美之間這場貿易沖突,表面看是因貿易逆差而起,但事實上,這是中美兩大國之間在經濟實力不斷接近,美國在全球的經濟霸權面臨威脅的情況下,做出的必然舉措。面對中國的崛起,作為全球第一大國的美國是不情願的,他一定會對中國的崛起通過一定的途徑進行遏制,這是必然的。因此,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貿易沖突或者貿易戰,還是應該站在中國大國崛起的過程中,必然要遭遇的挑戰,從歷史上看,「修昔底德陷阱」很難避免(當然,新舊大國的沖突未必表現為軍事沖突,但在經濟層面,完全可以打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我們對此應該有足夠的准備。)幻想中國崛起過程中一帆風順,敲鑼打鼓實現民族復興是幼稚的,不現實的。只是因為中國在崛起過程中,過於高調的「強起來」的宣傳戰略,讓這場沖突比我們預想的來得更早了一點而已。
為什麼說,美國打得絕不是一場貿易戰,回到雙方目前列出的制裁名單,中國之所以制裁美國農產品,因為這是美國出口到中國的主要產品,而美國沒有制裁服裝,鞋帽,普通的機電產品,而是直接對工業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航空產品、高鐵裝備等「中國製造2025」重點發展的領域。很顯然,這在格局上存在明顯的差距,中國針對的是美國現在主要出口產品,而美國針對的是未來對美國製造業能夠形成巨大威脅的行業,一個是眼睛盯著現在,一個是眼睛盯著未來。也就是說,這場貿易戰,事實上從擺棋譜開始,中國已經處於下風,中國在對這場沖突的理解明顯低了一檔。
要說知識產權問題,從中國改革開放伊始,這個沖突就沒停止過,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美國大張旗鼓的炒作知識產權的話題,是因為感受到了中國製造對美國未來核心競爭力的威脅。這是關鍵。川普對中國「侵犯知識產權」進行懲罰,時機選擇恰好是在中國經濟實現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中國在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等新的科技革命時代展現出來的競爭力和戰略讓美國真實感覺到了威脅。
如果真正了解了美國的戰略意圖,中國在應對上就不會那麼情緒和毫無章法。通過某報社論煽動國內情緒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我們需要做的,是在真正吃透美國戰略意圖的情況下,和美國周旋。這次貿易摩擦,對於中國而言,未必就是壞事:
第一,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來得越早,我們才能保持真正的清醒和冷靜,才能知道在我們的製造業真正強大起來之前,保持適當的低調,不刺激美國是上上之策,這個時候,自嗨「厲害了,我的國」對於中國的發展有害無益。
第二,美國在貿易沖突中的策略告訴我們,製造業是多麼的重要。我們過去總是認為,美國人不做製造業,不重視製造業,可是我們老是忘記一個基本事實,我們只是在2009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製造大國,而美國到現在為止,仍然是全球第二製造業大國,其在製造業的競爭力層面,遠高於中國。而且,如果按照GNP統計,中國的製造業規模是低於美國的,美國仍然是第一製造業大國。製造業的競爭力,仍然是未來國力的關鍵。從大國崛起的規律看,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一個國家在放棄製造業之後能夠崛起的。這起碼說明,我們的「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是正確的。
第三,這場貿易戰,其實也是中美兩國智庫之間的對決,是頂級專家人士之間的對決。坦率而言,就這個層面的對決而言,我們幾乎是完敗的。不要說我們對美國的基本戰略意圖沒有搞清楚,就是我們對川普本人,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搞懂。我們的智庫人士,拿出的東西,要麼是傻乎乎替美國說話的,要麼是赤裸裸的情緒,這種智庫的東西,不要也罷!
當然,在中美面臨最劇烈貿易沖突的情況下,老百姓關注資產價格,關注房價,關注人民幣匯率的走勢,這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貿易戰還沒有開戰,全球資本市場已經血流成河。對於中國老百姓而言,關注自己資產的安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基於我自己的分析和判斷,我可以告訴中國老百姓的是:
第一,中美貿易戰大概率打不起來,大概率以中國的讓步終結,但中國的讓步,不代表對中國經濟不好,兌現以前的一些承諾,我倒覺得對中國經濟市場化的方向是有好處的,對中國老百姓是有好處的;
第二,人民幣匯率不僅不會下跌,而是會維持一個升勢,對於中美而言,減少貿易逆差的辦法之一就是人民幣升值,這可能是無奈的選擇;
第三,如果人民幣升值是趨勢,則意味著中國的資產價格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下跌,不要擔心中國房價會出現暴跌;
第四,為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去杠桿的步伐應該會大大減緩,避免出現人為調整的風險。
E. 你怎樣看待中國人和美國人對旅遊的看法的不同
美國人的旅遊和中國人的旅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美國人的旅遊是身體力行內,全家人開車到想去的地容方
多數是去看大自然的風景,體會大自然的魅力
就是去看人文景觀,也是提前做好功課,有備而去
中國人的旅遊就是跟旅行團「到此一游」,照幾張合影完事兒
再問,就什麼都不知道了,也沒興趣知道
現在中國人風行「自駕游」
尤其是美國的一號公路,問問他們對一號公路知道多少
對一號公路上的景點知道多少,此行有什麼收獲
估計就是自豪地說「到此一游」了
恐怕再詳細的就沒有什麼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了
前兩天看中國的新聞,有一則:
中國人發明了自駕游,把車放在火車上,到了地方卸了車
然後是自駕游
這在美國人來說都是匪夷所思的,能把人家的大牙笑掉了。。。。。
美國人的旅遊基本上都是開房車,
房車是要有地方停靠的,各種設施要跟得上
美國的房車宿營地遍及全國,開車到了宿營地,把水電,下水接上
那房車的功能就都開始起作用了
中國人也是開房車,但是沒有任何地方有設施跟著
房車也就是起到了能睡個覺的作用
再有的功能就是體現了闊人的時髦罷了
綜上所述,中國人的旅遊和美國人比
還是幼兒園的水平
好好努力跟風吧,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跟上。。。。。
F. 現在的中美關系影響中國國民上美國旅遊不
貿易戰對個人沒什麼影響。
美國人在南海、臟讀、姜毒、釣魚島問題上刺激中國專,都沒取到什麼效果,於屬是又對中國開戰貿易戰,美國人民對這個不大感冒,畢竟中國商品物美價廉,影響范圍極廣,川普增加中國商品的關稅,會造成中國貨價格上漲,美國中下層的老百姓也不願意看到。這會增加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增加一些工廠的成本。
對個人影響微乎其微。
但是國人就不能長點骨氣嗎?美國跟中國較勁了幾十年,天天找中國的事遏制中國發展,不去美國旅遊能死嗎!
G. 美國旅遊業與經濟的關系
旅遊業興旺,當然就可以帶動經濟的繁榮,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呀!
H. 英語作文中國和美國的旅遊習慣不同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students and Chinese students.
We take American boy Andrew for example.Andrew share some similarities with me.We both like listening to music,doing sports and watching sports games,surfing on the internet.
On the other hand,we are different in learning.As a Chinese student,I am always a listener to my teacher,I do what my teachers tell me to.And I have a large amount of homework after class,which occupies much of my spare time.I have little time for reading,I learn things by passive accepting without independt thinking.
While in America,Andrew learns things by practising,searching the information he needs in the library,and then doing reports in class.American students are active and independent learners.
I. 美國來華旅遊概況
中美簽署14個協議和備忘錄,美成我旅遊目的地國家
本 台 2007-12-12 6:49:16
第十八屆中美商貿聯委會昨天在北京舉行。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與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貿易代表施瓦布共同主持會議。
雙方共簽署14項協議和備忘錄,涉及高技術貿易合作、葯品醫療器械安全合作、節能和環保產品檢測認證合作等諸多領域。
昨天,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與美國商務部部長古鐵雷斯在北京正式簽署《關於便利中國旅遊團隊赴美國旅遊的諒解備忘錄》。這標志著美國成為我國公民組團出境旅遊的目的地國家。美方表示,根據文件約定,中國公民團隊赴美旅遊有望在明年春天成行。
目前,美國已經成為中國第四大旅遊客源國和第一大遠程客源國。去年,美國來華旅遊人數已達171萬人次,同比增長近一成。鑒於美國游價格總體較高,團隊游開放初期線路將以全景式的觀光游為主,報價預計在2萬以上。日前,中美兩國民航管理部門公布了中美航線新的分配方案。到明後年,中美將新增16條航線,其中上海將由目前的4條增加到8條。
裡面有你想要的答案
參考資料:http://www.smg.cn/radio/radioshanghai/news/news_view.asp?newsid=3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