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到美國旅遊如何解決網路問題
❶ 美國旅遊手機上網怎麼解決
1。網路「美國15天T-Mobile電話卡」,買張卡就解決問題(無限流量4G網速+無限通話 在美國撥版打中國大陸/美國本地權電話不限時長) ,15天T-Mobile電話卡199人民幣,國內出發前就可以搞定,美國下飛機換卡就可以上網了,具體的手機設置什麼的售卡都有說明書的,我今年7月去美國就是靠這個(上網+打國際電話每天才13.27元人民幣)。
2。出發國際機場也可以租個隨身WIFI(自己網路找,我不能在這里做廣告,嘿嘿),每天大約23人民幣,我去年去美西自駕靠的就是這個東東,用了4天流量就完了(承諾流量無限的),我只好自己花錢在聖地亞哥找當地營運商解決的。
所以我不推薦隨身WIFI,我的親身體驗告訴我還是Mobile電話卡靠譜,真的沒有限制流量,還可以隨便打電話,費用還低。
3。直接在出發前開通中國移動國際漫遊,費用稍高,但是最方便、可靠。「美國T-Mobile電話卡」有失效的情況發生,概率雖低,遇上了就很麻煩。
❷ 去國外旅行的親們,你們都是怎麼解決上網問題啊
上網問題怎麼解決呢?納美旅遊給你們提供了三個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購買電話卡
一般情況下,每個人出境時都會開通國際漫遊服務,但有些國家和中國通信公司沒有建立合作關系,因此也並非所有目的地都可以開通國際漫遊。目前,大家可以選擇在下飛機後購買電話卡,也可以提前在國內購買,同時根據行程的需要,選擇合適自己的卡類和套餐。
2、租賃隨身WiFi
實際上,在國外尋找免費WiFi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由於場地限制,遊客無法一整天待在一個地方蹭WiFi。與其四處尋找當地免費WiFi,不如租賃一台隨身WiFi,這樣無論是在酒店還是在旅遊景區都可以隨心所欲地上網,不受任何限制。
3、尋找當地WiFi
在國內到達任何一個地方都要詢問和搜索WiFi的人,在出境旅行時同樣會保持尋找WiFi的習慣。身在國外,想上網發發朋友圈或瀏覽網頁的願望最好靠WiFi來實現。國外有些地方會提供免費WiFi,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地方的WiFi需要付費使用。歐洲的WiFi普及率相對較高,許多國家的咖啡廳、大型商場和公共交通上都會提供免費WiFi熱點。
❸ 來中國旅遊的外國人,怎麼解決臨時上網問題
就像我們去國外一樣。再不連wifi,在不去網吧。
❹ 去美國旅行45天怎麼解決手機無線上網
首先來簡單說下結論:
1)出發前先買好電話卡吧;
2)自駕游最好選擇AT&T;城市游可選擇T-Mobile;
3)確認一下手機是否支持美國頻段使用。
其中幾個小陷阱要注意:1)無限流量;2)無限國際長途;3)熱點分享。
方式一:租Mifi
優點:使用簡單,什麼手機都能用無適配問題。缺點是租比較麻煩,設備老舊易壞,還得再拿個充電寶給它充電。
方式二:買電話卡
優點:價格低,能電話簡訊,用完就扔。缺點是要換卡,手機有適配問題,部分安卓手機還需要做上網設置。
建議:如果對手機一竅不通,也懶得操作,就租Mifi;如果願意學習一下,買電話卡更合適。特別iPhone用戶,基本沒有適配問題,是最合適買卡的。
如果購買美國預付費SIM卡(Prepaid):一般包含一張SIM卡,卡里有一些預存的話費或者一個時段的套餐。卡激活後即可使用,話費用完了可以充值。卡和話費通常都各有有效期的,激活後1個月到3個月不等。一般情況買預付費卡的費用從100~500人民幣不等。最好是帶張SIM卡,這樣就可以直接用Google
Map導航,省下GPS的錢就足夠了。
補充:選擇美國哪個運營商
相比中國現有移動、聯通和電信三大運營商。美國的運營商就多很多了,既有全國性的大運營商,也有地方性的小運營商,還有不少虛擬運營商。比如:
1)地方性的運營商:
有很多,如US cellular、LEAP等。基本就別考慮了,除非你對你要去的地方無比熟悉。
2)全國性運營商:
第一梯隊現在是兩大運營商,AT&T和Verizon。其網路覆蓋最好,速率也快。(這里要說明一點的是,美國的網路建設思路和國內不太一樣。美國更注重投資回報,城市、景點、公路有覆蓋,但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往往沒有覆蓋。)
第二梯隊有T-Mobile和Sprint。覆蓋差一些,在大城市沒問題,離開城市就會差一些了。因為頻率等資源少,所以能保證的速率往往也不如前兩家。Verizon和Sprint採用的是CDMA制式。美國CDMA手機沒有SIM卡,中國CDMA的手機過去只能漫遊,不能換號。所以Verizon和Sprint就直接忽略吧。
可以選擇就只有AT&T和T-Mobile兩大運營商了。在淘寶上也看到兩個運營商的卡都有在賣的,而且T-Mobile的卡便宜很多。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小陷阱需要注意:T-Mobile的3G和4G網路頻段都不是主流,國內絕大部分的手機都是不支持的(iPhone好一點,但也有一些型號是不支持)。所以你買了T-Mobile的SIM卡,商家告訴你無限流量,但是實際上您只能使用2G網路,也就是GPRS/EDGE
上網。2G上網的體驗是什麼相信大家當年都深有體會吧。
目前,T-Mobile的網路現在做了頻率的Refarming,很多地方已經有1900M的覆蓋了!現在新出的iPhone都基本可以上4G了。
T-Mobile的網路覆蓋和AT&T有差距。特別是深度覆蓋(如室內覆蓋、邊遠地區)。所以小美建議如果主要在大城市裡待著,T-Mobile也行;如果是旅行的,特別是開車自由行的,建議用AT&T。
❺ 去美國旅遊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時差】當美國實行夏時制時,北京時間比美國東部(簡稱為E.T.)時間正好早12個小時。非夏時制時,北京時間比美國東部時間早13個小時。
【其他】
1. 目前在美國的很多城市可以使用中國銀聯卡,開通的城市有:紐約、洛杉磯、夏威夷、舊金山、華盛頓、拉斯維加斯等。銀聯美國24小時服務熱線:866-567-5516
2. 美國的東西和南北跨度都非常大,因而全國的氣候差別也相當大。同樣在冬季,美國有些地區氣溫降至了零下幾度,而有些地方卻可以泡海水浴。美國的夏天非常炎熱,遊客要有「戰高溫」的准備;但如果是去美國北部旅遊,最好要帶上一件厚毛衣或防寒夾克,即使是在夏天,美國北部卻是比較涼爽的,夜裡甚至會有一些寒意。
3. 在美國,幾乎針對個別人而做的服務都期待被服務者支付小費。如果不付小費,則表示您對他或她的服務極為不滿。如果服務本身沒有問題而您不付小費,則下次您可能被拒絕服務。在餐廳用餐,通常需要按總餐費的15%作為服務生的小費(除非是快餐、自助餐、或在帳單里寫明已經包括Gratuity,則不需要付小費)。
4. 美國人忌諱問個人收入和財產情況,忌諱問婦女婚否、年齡以及服飾價格等私事。在美國不小心與人碰撞,要說「Sorry」;請別人讓路,要說「Excuse me」;公共場所不要吸煙,在其他地方吸煙前要向周圍的人征詢「May I smoke?」;遵循「Lady first」的西方習慣,讓女士先行;與人打招呼時先說「Hi」。
❻ 去美國旅行45天怎麼解決手機無線上網問題
購買電話卡。
淘寶或機場租賃wifi。
❼ 出國旅遊,如何解決上網問題
一般有購買當地SIM卡,租用隨身WiFi,買目的地的專用流量卡,開國際漫遊,還有就是蹭完全免費的WiFi,至於漫遊貴不貴的問題,以前確實是貴,但現在降得跟隨身WiFi差不多了,還不用押金,今年幾次旅遊用的移動的那個30元包天漫遊,價格就挺便宜的,每天最多30元且不限量,在港澳台,東南亞,歐美等大部分國家都能使用,親測信號也不錯。
經常會在東京北京兩地跑,也會去別的國家來個詩與遠方,就跟題主分享一下比較常用的幾種方式:
1.購買當地SIM電話卡
優點:不僅可以上網,還可以發簡訊打電話,功能比較全面,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套餐,相對來說上網便宜,網速也快,有當地的手機號,叫車訂餐之類的也會方便很多。
缺點:需要考慮自身的手機制式是否兼容,不然還需租賃當地手機。就拿日本來說,因為日本的手機制式和中國的不一樣,必須用當地手機才能上網,重點是日本購買手機還需要確認身份,信用上沒有什麼不良記錄才能辦理,另外必須有在日本滯留三個月以上的簽證,並且有外國人登陸證到三大運營商的任何一家簽署合同,這樣才能購買手機。很麻煩對不對?所以如果就短期旅遊,還是不推薦這種方式。別的國家可能沒日本這么麻煩,但是因為語言問題,要弄清楚開卡流程,套餐費用內容都比較麻煩。如果是多國游,到每個國家都購買的話就會很麻煩,費用也會增加。
2.租用隨身WiFi
優點:相比起SIM卡開通的繁瑣,租個隨身WiFi就很方便,在很多機場和某寶都有這樣的服務,而且比較方便移動上網,可以多人共享,平攤下來資費也還算劃算,很多小白或者是日韓線旅遊的都很喜歡這種方式。
缺點:
容易沒電,還需隨身攜帶一個大容量充電寶;
容易丟失和破損,拿不回押金,有些賠償還很恐怖;
信號可能不穩定,有的還有流量限制;
不能打電話,在當地訂餐約車之類存在不方便;
重點是這是個共享型的東西,要是不小心和同伴走散了,電話微信什麼都用不了,這就尷尬了,之前我一朋友去泰國玩,水土不服去上個WC,他的小夥伴等得無聊就去旁邊的小店買吃的,結果我朋友回來跟我說,當他上完WC在WC門口看了一圈全是陌生人,手機根本連不上WiFi的時候,內心深深的絕望,感覺被全世界拋棄了。
3.蹭免費WiFi
完全免費,但一般固定的點才有,比如機場,酒店,咖啡廳,餐館這一類,不能隨時上網,不方便,某些也需要你點餐或者購物才能使用,費用支出的同時網路還不穩定,還得面臨隨時斷網的情況,很讓人焦慮,而且公共WiFi雖然免費,但也容易泄露個人信息,存在安全隱患,另外就是蹭不到網的時候聯系朋友查地圖什麼的都不方便,所以這也不是長期穩定之選。
4.國際漫遊
題主既然特別問到了國際漫遊,那就具體說一下。
優點是不用替換原有手機的SIM卡,沒有繁瑣的開通手續,也不用你再背一個又大又重的大容量充電寶,信號基本是穩定的,速度也快,而且還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也十分方便隨時隨地上網,看到題主還在問漫遊貴不貴的問題,肯定也是在考慮漫遊費用的方面的問題,畢竟有很多人說的天價漫遊費,出國上個網房子都沒了之類的各種資費高問題,調侃不是土豪都不敢隨便用。
雖然有的說法太誇張,某些運營商可能也存在過這樣的天價流量費,可那個時代應該已經過去了。
熟悉我的人應該都知道我是要長期在日本和國內兩地跑,有時候去了日本,國內的業務也真的不想耽誤,所以開通漫遊就很必須了,開通後就算我人在日本也不會跟國內斷了聯系,有什麼急事也可以第一時間聯繫到,國際漫遊業務以前是非常貴的,要預存高額話費才能使用,所以以前很少人會用。
不過現在移動的國際漫遊業務已經變得很親民了,就拿我現在用的這個30元包天的業務來說,使用下來個人還是很滿意的。開通後,在東南亞,港澳台以及歐美等很多國家都可以用,重點是不!限!量!每天30元封頂,使勁用也不心疼,真心方便又劃算(之前怎麼沒小夥伴告訴我!還是看了10086的微博活動才知道,這種好事情對我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好嗎!),而且移動這個套餐最人性化的地方就是不像隨身WiFi那樣幾天不用也要出錢,要是在國外的公共網路普及的大城市待幾天,偶爾還是可以蹭個幾天靠譜的免費WiFi,不用自己的流量,這樣不就可以省個飯錢出來,親測網速還是很快很穩定的,大部分地區都能用4G。
![](http://www.tcdqly.com/images/loading.jpg)
另外,提醒一下各位,移動的這個漫遊業務按照不同國家分成30/60/90元包天三種,但是看上面這個表格就可以知道,30元的檔次已經包含了大部分國家,完全可以滿足需要。
如果去歐洲旅遊,都不只去一個國家,可以訂購一款叫「歐洲多國流量包」的,流量就可以在全歐洲使用,同樣無限流量,比起買SIM卡或者隨身WiFi方便劃算多了。
日本的遊客,可以訂購一個日本流量包,7天才148元,算下來在日本每天也就用22元,方便隨時上網的同時也不用擔心會有天價漫遊賬單飛來。
現在開通國際漫遊功能也很方便,路上發個簡訊或者打個10086就可以了。以前確實有門檻,但現在只要是移動的號碼,星級用戶不用存話費就可以免費直接開,非星級用戶只要保證話費余額有200元就可以辦理了,如果以前有開通過,那這步都可以省了,直接拎包出國就行。
如果有老人小孩一起出國的話,建議還是開通漫遊業務,移動將國外通訊地區分為了三類,1元區(港台、美、新等),2元區(法、英等)和3元區(日本、澳門等),都不算貴,方便聯系,畢竟要是真丟了找人真是個麻煩事,特別是在國外,有急事還是打電話方便。
國際漫遊已經沒有以前人們想的那麼昂貴,選對了運營商和套餐,整體用下來算是既方便又劃算的出國上網方式了。
以上就是個人的一點分享,如果就個人而言,還是會選擇移動的這個國際漫遊,看題主怎麼考慮吧,祝出國玩得愉快。
❽ 去美國旅遊怎麼上網比較好呢
當地上網卡我就不說了,你還是用隨身wifi吧。提前預定一個環球漫遊,或者你可以直接去機場的時候,那裡有櫃台的。我是用過的,所以推薦給你,網速真心很快!不限流量使用,就算你4個人一塊兒用也好使。
❾ 去美國旅遊怎麼解決網路問題
去美國你可以開通國際長途,辦理流量包{國際},到了美國酒店裡一般都有wifi的,你回到酒店就可以輕松的
上網瀏覽,去年我們去美國旅遊就是這樣的。。。
❿ 去美國旅遊,手機怎麼上網
辦當地卡的話也不劃算吧,國外和國內都差不多也是用的時間越長越劃算,樓主是到那邊旅遊沒必要吧,你在國內租個美國的egg帶過去就行了,樓主可以在遊伴伴的網站上辦理,這種設備內置的有美國的上網卡,美國是4g的網路,沒有流量限制,提供的熱點可以供最多5台設備上網,和朋友一起去的話其實也很方便。樓主從浦東機場走的話可以在浦東機場那邊拿貨,如果是從其他地方走的話可以快遞方式收貨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