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林業旅遊
⑴ 日本是發明了一次性筷子而不使用自己國土上的森林生產的國家嗎
一次性筷子日文稱為「割り箸(わりばし)」,最早在日本寶永6年(1709年)留存至今的出納賬簿中就可以看到「わりばし」的記載。也有學者認為正式出現是在寬政12年(1800年)。
由於媒體打中認為一次性筷子會對森林資源造成浪費,所以從1940年代開始,一次性筷子在日本就成為了批判的對象。日本現在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大約250億雙,其中約98%都是進口商品,而進口商品中的大約99%是中國商品。
日本政府並沒有禁止伐采本國森林,也沒有禁止本國生產一次性筷子,實際上現在日本仍有大約90間一次性筷子的生產工廠。日本的餐飲連鎖店Dennys,使用的就是以日本吉野杉為原材料的一次性筷子,每年用量大約4000萬雙。
但是,由於政府對於林業的資金投入較少,導致日本間伐材成本高,在價格上完全比不上進口商品(一次性筷子平均價格:中國產=1日元,日本產=3~5日元)。所以,在日本一次性筷子主要依賴進口。
近幾年,各國都有學者改變了對一次性筷子的評價。因為一次性筷子的生產材料,實際上都是不能用於建築材料的殘次木材,或原木加工後剩餘的廢料。這些廢料,如果不用於生產一次性筷子等木製品也只能廢棄,反而會產生浪費。
一次性筷子的問題,遠不像它本身看起來那麼的簡單。
⑵ 日本採伐本國森林嗎
日本現來有森林2515萬公頃,森林覆蓋源率高達68%,2/3國土為綠色所覆蓋,令人驚嘆和羨慕。然而,豐富的森林資源的背後,卻隱藏著諸多問題,不久前,筆者在日本考察時了解到,目前讓日本林業部門最頭疼的事不是濫砍濫伐,而是森林無人採伐。日本的一次性筷子幾乎全是從中國進口的。
⑶ 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碩士有去日本大學交換的機會嗎
二層交換技術的發展比較成熟,二層交換機屬數據鏈路層設備,可以識別數據包中回的MAC地址信息,根據答MAC地址進行轉發,並將這些MAC地址與對應的埠記錄在自己內部的一個地址表中。
具體的工作流程如下:
1) 當交換機從某個埠收到一個數據包,它先讀取包頭中的源MAC地址,這樣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機器是連在哪個埠上的;
2) 再去讀取包頭中的目的MAC地址,並在地址表中查找相應的埠;
⑷ 日本林業是什麼
(forestry in Japan)
(陳陸圻)
日本森林面積為2527.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8%,林木蓄積量24.83億立方米,其中:天然林14.28億立方米,闊葉樹佔2/3,針葉樹佔1/3;人工林10.54億立方米,多為針葉樹。森林的年生長量為6200萬立方米。日本的森林按水平分布,由暖帶林、溫帶林、亞寒帶林、亞熱帶林構成。由於受季風的影響,氣候溫暖,土地濕潤,適合樹木生長,形成世界重要的常綠闊葉林地域。
森林經營管理
全國森林面積中,國有林790.7萬公頃,佔31.3%;民有林為1737.2萬公頃,佔68.7%。日本林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一定的地位。1977年全國一般會計預算額為285143億元,其中林業預算為2148億元,占農林預算的8.1%。林業產值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比率,1955年為3.2%,以後逐年下降,目前為0.7%左右。林業管理機構是農林水產省的林野廳,下設林政、指導、職員、業務四個部。國有林歸林野廳下設的營林局、營林署直接管理。營林局是監督機構,分設在全國14個地區,下設有350個營林署。營林署屬於執行機構,它的基層組織是保護區,全國共有2333個。每個營林署的平均管轄面積為2.3萬公頃。從60年代起,日本林業隨著戰後經濟的恢復,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速度較快,生產技術水平也有提高,已走上森林多種目的利用的集約經營軌道。①日本每隔5年進行一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在制定森林計劃的前一年攝制1∶20000的航測照片。一般使用抽樣法、標准地法和分層抽樣法,精度可達95%。為了恢復森林,對現有森林資源進行了科學的經營管理,早在1951年就創設了森林計劃制度,於1973年經內閣閣務會議編制了《森林資源基本計劃》和《重要林產品供需長期預測》,並制訂年度森林施業方案。一切森林經營活動都要根據森林施業方案來進行。②對森林經營規定的基本方針是:保護自然環境,永續不斷地提供林產品和發展山村經濟。在森林經營中,通過年採伐量不超過年生長量(1981年木材生產量為3137萬立方米,僅為林木生長量的1/2)、採用小面積皆伐(不超過20公頃)或擇伐、將低質林改造為高產林、提高林道密度(1981年為7米/公頃)、注意野生動物繁殖、伐後及時更新等措施,協調森林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保護自然環境的作用與木材生產兩種效益之間的關系,以發揮森林多種作用。③從1945年到1956年,開展荒山造林,消滅荒山116萬公頃。自1957到1970年又新造人工林300萬公頃。1981年人工造林面積15.62萬公頃。主要造林樹種有柳杉、日本扁柏、日本赤松、黑松、落葉松及一些闊葉樹。造林用種苗,根據《林木種苗法》的規定進行管理。全國共設有5個國家林木育種場、4個支場。林木育種採用優樹選拔育種法,應用林地施肥新技術,在增強抗病蟲害能力、提高木材產量上取得了良好效果。④日本是氣象災害較多的國家,每年因洪水、台風、雪崩、滑坡等而招致的森林破壞、水土流失,屢見不鮮。為了防止上述自然災害,每年都以大量投資開展治山事業,主要採取復舊治山、預防治山、防止滑坡、營造防災林和防護林整備等五項具體治理措施。⑤日本很重視森林的防護效益,1954年制定了防護林臨時措施法,先後實現了三次防護林調整計劃,使防護林的面積不斷擴大,到1981年已達776萬公頃,佔全國森林面積的30%。由國家規定的防護林有17種之多,其中以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護林的面積比重最大,前者占防護林總面積的73.4%,後者佔21.8%。從60年代開始,還注意自然環境保護和城市環境綠化工作。目前,日本已規定的風景地區和近郊綠地保護地區總計有1795個,總面積為27萬公頃;劃定的自然公園共369個,佔地521萬公頃。
森林工業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木材進口國家,進口率達68.3%。60年代以來,隨著林產工業的發展,各種用材需要量顯著增加。1981年鋸材用材需要量為4872萬立方米,制漿用材和木片需要量分別為2906萬立方米、645萬立方米,膠合板用材需要量1109萬立方米,其他用材需要量297萬立方米。制材工廠數自1974年以來每年持續減少,到1981年尚有21535家。1979年鋸材產量為3958萬立方米。膠合板工廠到1974年曾達到769家,1981年減少到621家。膠合板材主要依靠進口,以柳安材為主。近年來,由於出口減少,國內建築結構發生變化,水泥模板、腳手踏板、膠合地板需要量逐年增多,因而膠合板生產向耐水性能的一、二類和強度大的厚板方向發展。日本從1928年開始生產軟質纖維板,後來逐漸發展半硬質纖維板和硬質纖維板。在70年代刨花板生產有了迅速發展,產量比60年代增加了5倍。經二次加工的刨花板產量有逐年增長的傾向。隨著紙漿工業的發展,生產木片的工廠逐年增加,1979年已達6618家,就業人數16876人,產量1602萬立方米,木片的原料主要來自木材加工剩餘物,佔42.9%。紙漿生產以硫酸鹽漿為主,占總產量的56%。由於剩餘物的充分利用,木材綜合利用率已達到80%以上。
林業教育與科學研究
日本重視林業教育和科學研究工作。全國在21所國立大學、1所公立大學和2所私立大學的農學部設有林學系和林產學系。每年約培養1100名大學畢業生。有些著名大學還設大學院,培養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此外,各都道府縣還設有80所農林學校。日本的林業科學研究工作,由農林水產省林野廳直接領導的林業試驗場(它的本部設在茨城縣築波科學城,並設有北海道、東北、關西、四國、九州等五個支場)和各都道府縣的林業科研機構來進行。各大學和國立試驗科研部門規模較大,主要從事基礎理論、應用技術及其他邊緣學科的廣泛研究。地方研究機構,以結合該地區開展生產應用技術方面的試驗研究工作為主。
⑸ 同時期中國、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森林面積
我國林業用地面積為26329.5萬公頃,森林面積15894.1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124.9億立方米,森林蓄積量112.7億立方米,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仍居世界前列,繼續保持雙增長的勢頭。清查結果顯示,我國森林面積凈增1370.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前期的15.12%
全美森林面積2.98億公頃,居世界第4位,覆蓋率為33%;森林蓄積量211億立方米,年凈生長量6億多立方米。美國森林面積中,針葉林約佔41%。其中70%左右分布在西部地區,是美國商品木材的主要產地;闊葉林約佔55%,其中80%以上分布在東部地區。由於美國地域遼闊、土地肥沃、氣候多樣,因此樹種也比較豐富。
日本:國家面積,377800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為66%.25000單位千公頃
印度:國家面積,2974700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為:21.9%.
68500單位千公頃
澳大利亞:森林覆蓋率20%,天然森林面積約1.55億公頃(三分之二為桉樹),用材林面積122萬公頃。
美國的森林面積最大,印度的森林面積最小,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面積居中,但人均森林面積澳大利亞是中國的75倍多;美國的森林總面積超過澳大利亞1倍,但人均森林面積澳大利亞是美國的7倍,特別是澳大利亞的森林總面積是印度的2.1倍,但人均森林面積是印度的109.4倍
⑹ 北京林業大學和日本哪些大學合作密切
日本鳥取大學
⑺ 日本遺留在吉林省敦化林業局蓮花泡林場地區的炮彈挖掘工作會使蓮花泡林場的居民搬遷嗎
中國和日本交涉
現在日本派出了專業的人員 目測有50-70人吧
大概需要10年的時間來處理這些事回宜
但是暫時答還沒有聽說蓮花泡林場的居民搬遷的情況
日本已經在敦化市內蓋了宿舍 准備長期在這里安營紮寨
幫助中國解決戰後遺留的炮彈
分幾次給我們撥款近7000萬人民幣(大概)
⑻ 紐西蘭哪些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紐西蘭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世界銀行將紐西蘭列為世界上最方便營商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成功地從以農業為主,轉型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化自由市場經濟 。鹿茸、羊肉、奶製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為世界第一 。
農業
紐西蘭的農業高度機械化。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大利亞進口。2012年,乳製品出口額為116.25億新元,肉產品出口額為51.14億新元。
畜牧業
紐西蘭畜牧業發達,畜牧業生產佔地1352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乳製品與肉類是最重要的出口產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的25%。
漁業
紐西蘭漁產豐富,擁有世界第四大專屬經濟區。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每年商業性捕撈和養殖魚、貝類約60至65萬噸,其中超過半數供出口。2012年,漁業產品出口總額為13.74億新元。(資料來源:紐西蘭統計局)
林業
紐西蘭全國森林面積為810萬公頃,其中自然林630萬公頃,人造林180萬公頃。主要出口產品有原木、木槳、紙及木板等,主要出口市場為澳大利亞、中國、韓國、美國、印尼、中國台灣、日本等。2012年,林業出口總額為30.6億新元。
工業
紐西蘭以農林牧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奶製品、毛毯、食品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產品主要供出口。除了主要產業食物加工業(肉類與乳品)與工業之外,紐西蘭的食物加工技術、塑料、紡織等方面的競爭力也越來越來強。特殊生活風格用品的業者,如帆船也在急速增長。陸續建立了一些重工業,如煉鋼、煉油、煉鋁和製造農用飛機等。
外貿
紐西蘭嚴重依賴外貿。2012年外貿總額為932.83億新元,其中出口額460.64億新元、進口額472.19億新元。主要進口石油、機電產品、汽車、電子設備、紡織品等,出口乳製品、肉類、林產品、原油、水果和魚類等。主要貿易夥伴為澳大利亞、美國、日本。
貨幣
攜入或攜出紐西蘭的外國貨幣金額並無限制。不過攜入或攜出超過10,000紐西蘭元的現金必需填交「攜帶現金報告表」(BorderCashReport)。外國貨幣可輕易在銀行、部分旅館、國際機場和大城市中設的兌換處兌換為紐西蘭貨幣。所有主要信用卡都可以在紐西蘭使用。
⑼ 如何進口日本羅漢松需要林業部門的進口批文嗎
需要通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