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旅遊什麼情況下需付小費
⑴ 王強和爸爸媽媽去美國旅遊,在餐館用餐時,發現別人用完餐後都付了小費,王強一家人是否付小費
王寶強爸爸去美國旅遊了,這個是非常時期,我覺得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行為。
⑵ 去美國旅遊在餐館用餐時發現別人用完餐後都付了小費我們應不應該付小費呢
應該付小費!美國是一個有著全民提倡支付小費傳統的國家,只要有人為你提內供了服務,你就容應該支付小費。而且大多數美國人青春期時,都有曾經勤工儉學在餐館等服務性行業打工的經歷,感同身受,所以他們對接受服務後支付小費非常贊同。
另外我們很多人對美國餐館咖啡店認知不夠,那裡打工的人因其入職門檻低,技術含量低,工資也普遍很低,全靠小費才能生存。所以在美國支付小費基本上是一件不成文的鐵律。
一般小費支付金額,有的店會在賬單上備注幾個小費金額建議選項(一般情況下是10%、15%、20%)讓客人選,客人根據所獲得服務的優劣或者自我喜好進行打勾,結賬時會統一計算到菜單總價里(包括消費稅)。有的店的賬單沒有小費選項,這種情況大概給個10%—15%左右吧。用現金,別用硬幣,否則會被視為對服務者的不尊重。
⑶ 去美國旅遊小費付多少合適
在美國,給小費是最基本的禮貌。對於計程車司機,需要支付人家大概車費的百分之二十。對於酒店的服務人員,主要是打掃房間的那位,一般需要每天支付兩美元左右。在餐廳吃飯,一般需要支付餐費的百分之十五。如果你是跟團,導游的小費是按照他們的報價支付的,但是也不會亂收費,畢竟有一大車人呢。可以訂達美-旅行的團,提供美國多條特色線路。
⑷ 去美國亞特蘭大旅遊小費怎麼給
住宿方面:一般床頭給1-2美元即可
餐飲方面:自助餐:1-2美元;點餐中午給賬單的10-15%,晚上給賬單的15-20%
旅遊大巴:一般司機旁邊會有一個tips盒子,看你心情給了,一般也是1-5美元
⑸ 去美國旅遊怎樣給小費
首先是泊車員。如果他在服務中始終對你笑臉相迎,給了行李票並且和你有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那麼在你取回車的時候支付他5美元(合人民幣31.4元)小費是合適的。
其次是行李員。第一份行李付小費2美元(合人民幣12.5元),其後每多一份加1美元(合人民幣6.3元)。
接下來是前台。他可以為你提供附近一些不錯餐館的信息並幫助你成功預定一些很難預定的地方,因此小費視情況5美元到20美元(合人民幣125.5元)不等。
然後是計程車司機(車費的10% - 20%),他會帶你到你想去的餐廳。如果你想要靠窗的好位置,記得偷偷塞給餐廳的領班10美元(合人民幣62.7元)小費。如果你點了酒,不要忘了付小費給侍酒師(可酌情),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餐廳服務生(餐費的15% - 20%)和洗手間服務生(如果你拿了毛巾和薄荷糖就付1美元小費;如果有緊急情況或做了有關婚姻方面的快速咨詢還有付更多)。
回到酒店,發現你的房間已經被布置得當了,你還要付小費給這個看不見卻很重要的客房清潔員,每天視情況2美元到5美元不等。
如果你還需要其他服務,那麼接下來可能還有按摩師和理發師(按摩價和理發價的15% - 20%),機場行李搬運員(每份行李1美元,比較重的付2美元)還有導游(最好在當天旅費的15%左右)
在一些非連鎖的披薩店、美食酒館和冰淇淋店裡還可以刷卡支付小費,你可以在屏幕上選擇以賬單的10%、15%、18%或25%為小費,最高到30%(你點了一些特製的食物)。服務員出於禮貌不會看你選了什麼。當然在屏幕的底部也有不付小費的選項。如果你不想付,也不用擔心看別人臉色,顧客就是上帝,你怎麼做都是對的。
社會契約
除了海關的工作人員(不建議付小費),在美國旅行還有沒有不需要小費的服務人員呢?
「在美國需要支付服務業人員小費,這是一種社會契約。」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邁克爾•林恩(Michael Lynn)是消費心理學方面的專家,他向我們闡述了小費在社會經濟學方面的重要影響,「遊客來到美國,接受這里的服務人員提供的各項服務,就相當於默認了契約成立,約定俗成地付小費符合我們國家的規范。"
沒有人是在法律強制下付小費的。根據著名經濟學家奧弗•阿扎爾(Ofer Azar)的調查,美國人在沒有法律強制的前提下每年積少成多地支付了將近400億美元(合人民幣2510億元)的小費。
美國從歐洲引進了"小費"的服務概念,並在繼承的基礎上做了很多改進。一開始小費制度在美國並不受歡迎,在20世紀初甚至有6個州明文規定小費違法。美國曾經還有一個專門反小費的社會組織(主要由流動小販組成),他們給亨弗萊•鮑嘉的電影(至少一部)打上"反美"的烙印。
然而美國的小費制度從這樣的環境中涅槃重生,並且繁榮發展。迷惑的外國遊客可能推測現如今,美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熱衷小費制度,這並不全對。康奈爾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44%的美國人希望餐廳員工能提高底薪,而不是純粹以小費為收入。
現在美國的大多數州允許僱主實行"小費信用"制度(tip credit),即將雇員的小費保證在最低2 .13美元(合人民幣13.4元),從而減少其每小時最低工資。
無處不在的小費罐
另一方面,相比歐洲的將小費直接算入賬單,95%的美國人還是喜歡付小費。然而,隨著美國國內旅遊市場越來越熱,很多像港口城市(如邁阿密)提供的"郵輪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他們有些不願意付小費,有些礙於情面付了但內心還是希望不要付小費。
「天知道我有多討厭美國付小費的習慣,」一位紐西蘭的商人抱怨道,「我只希望美國人能體諒像我們這樣不知道也不了解該怎麼付小費的外國人,或者只是別要小面額現金也好。」「我認為用小費代替工資很糟糕,」一位身在紐約的資深背包客說,「我們當然願意給服務生們合理的小費,但這筆錢加上賬單的確是有點貴。」
我們先將所有抱怨放到一邊。到底給多少小費才能讓雙方都滿意?該在什麼時候給?以及為什麼之前是總價的25%之後又變成了18%?還有那些收銀機邊無處不在的小費罐,它就能衡量一個人的良心嗎?有這樣一篇小費指南能完美地回答以上問題嗎?
「並沒有一份權威性的小費指南,」林恩教授說,「在指導人們如何正確付小費的問題上專家們做了大量研究,這個問題的確有些復雜,很多時候都不是直截了當的。」
然而從林恩教授的研究中可以發現旅遊手冊上的一般建議小費金額和一些小型學術組織研究綜合的網上實際小費支付情況具有較大的一致性。他還指出,美國人付小費不僅僅是為了得到更好的服務,還有一些其他原因,包括社會公認、減輕罪惡感、和一種整體的基本道德義務感。
好消息是,如果你只是來美國遊玩的,你可以把所有付小費的理由拋到一邊。但你仍應該支付小費,不需要任何理由。這並不是說你要在本就價格不菲的一餐上再加上30%的小費,但至少要付10%,除非你真的感到不愉快或者你假裝自己還在1958年(那也得在俄亥俄州,而不是哥本哈根)。
「研究表明人們還是傾向於付小費,」林恩教授說,「而當本地文化和外地文化的差異越大,人們就會越困惑。」
但你不會是他們的其中之一。因為下面我們將為您提供一些實用的付小費小貼士。
餐飲
一般賬單的15% -20%稅前(林恩教授說有些會要15% -30%)對於服務人員來說是比較平均的一個水平,再加一點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服務。只給10%說明對服務不太滿意,不給說明非常不滿意。
老底子的「扔兩個硬幣在桌上」現在只會激怒服務生們(這是一種明顯的侮辱,說明你差點忘了給小費)。如果你真的差點忘了,交給值班經理就好了。
給酒保的小費一般是每杯1到2美元或者和給酒吧侍者的比例一樣也行。而且通常不會把錢直接交給酒保和侍者,而是在賬單出來後將小費直接放在桌上或吧台就可以離開了,沒有人會來偷這個錢。這對於一些外國遊客來說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尤其是那些覺得美國的每個陰暗角落裡都有壞人在的人),但在美國的酒吧,這就是標準的做法。
打包一般不需要小費,但一些特殊的打包服務比如限製品和一些比較大的訂單最好付10%的小費。一般上門的外賣特別是披薩和中餐都要10% -20%。
酒店
微笑、開門和指路的服務是不用小費的,或者你可以單獨付小費給不同地方的禮賓生。當你到房間後最好給一下小費(每份行李1到2美元)。
每天要給客房清潔員2到5美元的小費,可以直接放在枕頭下面,也可以貼張紙條寫明「給客房清潔員」。要確保給對了人,這樣你的房間在你住宿期間才能保持你想要的樣子。
叫一次客房服務至少要給5美元小費,除非它已經包含在賬單里了。
交通
泊車員:一般給2到5美元小費,通常在取車的時候給。
機場接送:如果司機幫你搬行李的話一般每份給1到2美元小費。
計程車、豪華轎車、貨車和其他有償租賃交通工具:一般占總費用的15%,如果服務非常周到,最高可以給20%。
個人服務
理發:一般給15%就夠了,但如果要美發基本是給20%。
按摩:同理發。
擦鞋:用一個在紐約乾擦鞋工作的人的話來說就是10%=不滿意,20%=幹得不錯,30%=天哪太棒了,40%=你開啟了我美好的一天,我也要開啟你美好的一天。
在付小費之前,記得先檢查一下是不是已經算在賬單里了。
如果你用打折券或禮品券來付賬,給小費也要給全,而且態度要好
⑹ 你在美國旅遊時體驗到的最奇怪的文化是什麼
隨著國家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中國居民的恩格斯消費系數逐年降低,中國人在旅遊方面的支出越來越高,不少生活富裕的家庭也紛紛把目光投向海外,選擇出國旅行。而日本、美國和歐洲各國等發達國家是近年來海外旅遊的熱門景點。但當我們走出國門,出國旅遊時,會不可避免的遇到不同文化間的碰撞與沖擊。比如:在美國旅遊的時候,就會遇到用餐必須給服務員支付小費以及當地人會莫名其妙跟你開玩笑等奇怪的事情。
總之,出國遊玩肯定會遇到許多因文化不同帶來的不適應,甚至是很尷尬的事。只要我們平時多了解外國文化,坦然面對文化差異,相信出國遊玩的旅途中還是能開心愉快,一路順風順水的。
⑺ 赴美旅遊需要注意什麼
赴美旅遊注意事項:
一、出入境
1、 美國入境檢疫比較嚴格,在出行前一定先網路一下「美國出入境管理規定」,火腿腸啊、蘋果啊、牛奶啊、雲腿月餅啊、液體調料啊什麼的請在飛機上吃完,也不要在托運行李裡面攜帶。葯品需要攜帶包裝及說明書。
2、 入境的人通常比較多,海關辦事速度也比較慢,所以不要著急,耐心等待。
3、 不管你是第幾次入境美國,都要准備好入境卡(在飛機上填寫),還有自己的行程,以及入住的酒店信息,以備檢查。
4、 入境官問什麼答什麼,但是具體問什麼完全看入境官的心情。比如我第一次在洛杉磯入境時,是一個黑人大哥,看了我的護照什麼也沒問,也沒有讓我錄入指紋,直接就放行了,給了半年的停留時間。第二次入境時就比較麻煩了,休斯頓入境,排了至少45分鍾隊,白人大叔從我的入境目的聊到我最喜歡的國家,又聊到他有一個四歲的兒子,他的兒子最喜歡的動畫片裡面的卡通人物等等,聊了至少有五分鍾,然後錄入了指紋,還祝我旅行愉快。
5、 出境前請搜索「美國出入境管理規定」,「美國出境注意事項」等,閱讀相關規定。
二、時差、通訊、貨幣
1、時差
美國東西跨度很大,各個州根據所在時區的不同使用不同時間。有些州使用夏令時,有些州則不使用,所以會出現處於同一時區的兩個州時間卻不同的情況,出發前自行查詢目的地時間即可,或者把手機「時間」選項設定成「自動選擇」,打開「定位」功能。
2、通訊
建議購買美國的電話卡,這樣上網或者接打電話都方便,而且相對國際漫遊要便宜很多。可以出行前在國內的網站購買,也可到美國再購買,但是美國的電話卡還是比國內貴很多的,AT&T公司基本的包含電話、上網等功能的電話卡一個月60美元,還要加上買卡的費用和稅費。
3、貨幣
美國使用美元,出行前請查詢「人民幣換外匯相關規定」。在美國使用信用卡消費非常方便,除了自駕車在紐約附近過橋或者高速公路需要現金繳費以外,其它公共場所基本都可以信用卡繳費,所以無需攜帶太多現金。在美國也可以用信用卡取現,有些提款機可以使用銀聯卡,並且有中文服務。匯率和手續費,視具體情況而定。
三、酒店、電壓、交通
酒店:
1、 酒店可以在網站預定,Booking、Agoda、Airbnb等等,非常方便。
2、 美國的酒店一般不提供洗漱用具,所有個人衛生用品要自備。
3、 入住時間一般是14:00以後,有的甚至是16:00後,退房時間一般是11:00,有的是12:00。
4、 酒店入住時需要復印入住人預定酒店所用的信用卡,也就是訂酒店的人需要隨行,或者入住人持有預訂人的信用卡。
5、 美國的酒店基本都有游泳池,免費使用。
6、 電視分為付費頻道和免費頻道,在使用時需要注意。
7、 不要在防火噴淋上晾衣服,不要在房間里吸煙。
8、 不要在明處放現金,會被當做小費收走。
電壓:
美國使用的是電壓為110伏特60赫茲交流電,三孔插座與中國的不同,需使用轉換插座。請在出行前自行准備,在美國購買比較貴。我的iPhone在美國有些酒店充電速度很慢,這種情況之前在台灣也發生過,應該是電壓的原因,但不是所有酒店都這樣。
交通:
1、 公共交通:大城市都有交通卡,具體費用和使用方法請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查詢,比如網路上搜索「洛杉磯交通卡」、「洛杉磯城市卡」等等。如果不辦卡請准備好零錢購票,大城市的公交和地鐵有的在1小時之內換乘是免費的,也就是說買一張票,一個小時內可以隨意乘坐公交車和地鐵,所以在美國你會看到很多人上車既不刷卡也不買票。乘坐公交車時要注意,如果下一站准備下車,一定要提前按下車鈴,有的是按鍵,有的是拉繩,有的是一條黃色的塑料條,向下一按就會提示司機有人下車,否則司機有權利不停靠車站。
2、 計程車:可以使用打車軟體打車,就跟我們在國內用的一樣,需要綁定信用卡付款。可以在應用程序商店找:Uber、Lyft等等。美國打車費用比較高。
3、 租車:租車有時候比打車劃算,因為一天的租車費用可能35美元,但打一次車可能就得30美元。在國內的租車網站上就可以預訂,非常方便。要准備中文駕照及其公證件就可以在美國租車自駕,預訂時建議選擇「全險」。
4、 使用谷歌地圖,即可獲得交通出行方案,非常方便。
四、自駕、購物、稅費
自駕注意事項:
1、美國注重「路權」,很多路口是沒有紅綠燈的,如果你行駛的方向路口的牌子上寫著「stop」,那麼請在經過路口的時候停車,觀察左右兩側的橫向馬路,確認沒有車駛過,或者車在安全距離以外,才可以通過。所謂的安全距離是指對方不需要因為你而減速或者並線。否則擁有「路權」的一方如果在路口撞到你的車,你要負全責。在沒有紅綠燈,且每個方向都有「停止」標志的路口,要按順序通行,每個方向按順序,每次通過一輛車。
2、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如果有行人通過馬路,必須讓行人先過,即便他們只是站在馬路邊等著過馬路。左轉、右轉的車輛即使在綠燈的情況下也必須停車讓行人先走。
3、沒有及其特殊的情況,在市區禁止鳴笛。
4、在高速公路上注意靠右行駛,留出左側的車道給超車的車輛,即便你按限速行駛,也請留出最左側的車道。
5、在很多大城市有拼車專用車道,一般要求車上至少有兩人才能走該車道,各州規定不一樣。
6、停車時不允許停在殘疾人的車位上,如果被發現會被拖走。停車時要看清楚該車位允許停車的時間。
7、如果發現你的車後方有警車、救護車、救火車,需要主動並線避讓。
8、不要超速。
購物:
都說美國購物便宜,其實也不盡然,美國的大宗商品一點都不比歐洲便宜。那美什麼東西便宜呢,房子、車子。豪車、別墅比國內便宜很多,但想必99%的遊客都不是去買這些東西的,那去奧特萊斯買什麼便宜呢?奢侈品都比國內非免稅店便宜,運動服裝、鞋帽比國內便宜,奧特萊斯裡面看到什麼喜歡的都可以買,不會買虧。但是要注意:
1、奧萊裡面有高仿。
2、奧萊裡面款式舊。
3、美國其他購物商場也會打折,款式更豐富,不必非得去奧特萊斯。
稅費:
1、 美國購物不退稅,不退稅,不退稅!
2、 美國商品的價格通常不包括稅費,在你的購物小票上面會明確標明「價格」、「稅金」和「總價」,這就是為什麼標價3.8$的東西,結賬時可能收4$。具體的稅費每個州都有所不同。
五、小費、安全、禮儀
小費:
美國是小費國家,我覺得世界上所有小費國家都是他們給慣出來的。美國服務行業人員工資比較低,主要靠小費創收,這是萬惡的資本家造成的。在美國給小費不是一種禮儀,而是一種習慣,就像中國人過年要回家跟家人團聚一樣自然。
1、什麼情況需要付小費?①酒店、餐廳:一般的酒店和部分餐廳小費會算在你的消費里,自動結算,在結賬時你可以看一看小票,上面會註明這裡面是不是包含小費,如果沒有包含,也會註明您應該支付多少錢作為小費。②有些娛樂項目應當禮節性地支付小費,比如乘坐觀光馬車、潛水、滑翔傘時。
2、小費要給多少?一般是消費的10%-20%,比如消費100美元,需支付10-20美元小費,如果你只想支付2美元小費,我建議你不如直接不要給,因為這樣不尊重他人。用餐後的小票上通常也會註明應付小費的金額。
安全問題:
美國不是一個治安很好的地方,但是也沒有傳說中那麼亂,自己做好防範即可。
1、 大城市市中心一般比較亂,流浪漢比較多,但流浪漢不是強盜也不是小偷,不必過於擔心。不要晚上太晚在市中心游盪。
2、 車內不要放貴重物品,不要放小包,旅行箱鎖好,放在後備箱最好。切記不要放相機包等貴重物品,即便是有人看守的停車場也有別砸玻璃的可能。
3、 隨身攜帶20美元,即便被打劫,給他20美元即可。但是幾率不大,不必過分擔心。
4、 乘坐地鐵時把雙肩背背在前面,自己可以看到的位置。
5、 乘坐地鐵時不要在靠近車門位置玩手機,容易在車門關閉前被搶,要留意周圍的人。
禮儀:
美國是全世界人民混居的一個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禮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基本的是尊重對方信仰。
1、 不要對黑人過分好奇,有黑人的地方少說「那(nei)個」,跟英文「黑鬼」發音相似,容易被尋釁滋事。
2、 不要去摸路上可愛的小朋友的頭,或者臉,不要肢體接觸小朋友。
3、 不要隨意給人拍照,如果想拍需要徵求對方的許可。
4、 不要在室內吸煙。在公眾場合需要詢問工作人員,是否可以吸煙。
5、 在國家公園中不許投喂野生動物,包括松鼠和鴿子。
⑻ 在美國旅遊如何支付小費
跟團旅遊小費都是固定的,每天七塊錢
不給是不行的,剩下的,該給小費的地方
導游就告訴你了
入鄉隨俗吧。。。。
⑼ 在美國旅遊需要給多少小費
美國旅抄游小費參考,一般情況下付小費:
餐飲:
--快餐、外帶:小費付不付隨意,通常是硬幣不要找了
--自助(buffet):10%最好不低於每人一元,通常是硬幣不要找了
--正餐廳:15%-20%看餐廳級別,晚餐多付些,如果喝酒需付20%小費,也是硬幣不要找了
--酒吧夜總會:1元一次,或者總消費額的15%-20%
--外賣送餐:10%如果已有送餐費最好不低於每次二元,通常是硬幣不要找了
--酒店房間服務(餐飲):10%-15%
旅遊區或是超過五人時有些餐館小票上面會顯示15-18%Gratuity已經包含在裡面,這種情況可以不必再加付小費,也就是硬幣不用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