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旅遊活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❶ 發展旅遊業對經濟的影響(以山西為例)
旅遊業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特點,旅遊業包含行、游、住、食、購、娛六大要素,旅遊消費不僅與交通、住宿、餐飲、商業、景區景點
業、農業以及信息、金融、保險、醫療、咨詢、環保等產業關聯,其直接和間接影響的細分行業多達100餘個
前景分析
1.旅遊市場潛力巨大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國,有著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無與倫比的最大的國內旅遊客源市場。2002年,相當於13個中國人裡面就有8人進行了一次旅遊。我國從1995年5月1日起實施每周40小時工作雙休制,1999年開始實施「五一」、「十一」、春節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國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總量是114天,居民閑暇時間越來越充足。同時,消費結構正從溫飽型轉向小康型,消費由生存型消費向享受型和發展型的方向轉變。2020年國內旅遊人數可高達30億人次左右。
2.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中國國土遼闊、山川秀美、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眾多,漫長的歷史和遼闊的國土形成了無比豐厚的旅遊資源。據研究表明,我國自然類和人文類的旅遊資源類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數目超過美國、西班牙、法國等旅遊強國。目前,全國已擁有15000多處旅遊景區(點),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風光,雄偉壯觀的建設工程等等,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❷ 旅遊活動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是什麼
旅遊活動從個體來說復完全制是個人的休閑娛樂活動,淘冶個人情操,滿足個人探求欲。
但是無數個個體行為的集合,放大到社會的一種定期時段性的大遷徙行為,對社會人群間相互交流,交通條件的發展,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有一定的作用,特別是我國旅遊景區多見於貧困地帶所謂老、少、邊、窮地區,旅遊經濟對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不可否認,這種以國家行為為特徵的社會性大旅遊,對傳統文化有很大的破壞作用。
❸ 分析假期的調整對旅遊業的發展有哪些影響
法定節假日調整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分析
劉思敏 程海濤 龍京紅
劉思敏,中國旅遊報社經濟編輯部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碩士生導師,鄭州大學、四川大學等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旅遊城市、旅遊景區的策劃、規劃與營銷;程海濤,鄭州大學旅遊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旅遊企業管理;龍京紅,鄭州大學旅遊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旅遊經濟、旅遊規劃和旅遊企業管理方面的研究。
摘 要:我國法定節假日的調整對旅遊消費需求、旅遊產品、旅遊經營管理、遊客出遊模式、旅遊服務質量等都產生了影響,對此旅遊企業應採取一些應對措施,而被取消的「五一」黃金周,應該考慮恢復,不僅將起到擴大內需的積極作用,也能夠滿足廣大民眾的休假需求。
關鍵詞:法定節假日 旅遊業 影響
一 我國法定節假日調整的社會背景及內容
(一)我國法定節假日調整的社會背景
1999年,我國根據當時情況對節假日進行了調整,將全體公民放假的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增加3天,共10天。其中,新年放假1天,春節放假3天,勞動節放假3天,國慶節放假3天。全年法定節假日總天數增加了3天,使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休息時間,有利於方便廣大群眾安排出行活動、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法定節假日安排出現諸多弊端:
1.法定節假日安排過於集中
在10天的法定節假日中,有9天集中安排在春節、「五一」、「十一」三個假期。一般來講,如果一個國家一年中安排多個全民統一放假的長假,容易對其經濟和社會的正常運行產生較大的影響和波動。由於黃金周的假日時間過於集中,使得交通運輸壓力加大,景區超負荷接待,旅遊業服務質量下降,不利於旅遊業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2.傳統文化特色仍顯缺乏
我國擁有幾千年文明的歷史文化,長期的歷史積淀已經形成了一批世代相傳、富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傳統節日,但法定節假日中只有春節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元宵等傳統節日都沒有列入法定假日。這些傳統節日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紀念意義,即使不能法定休假,民間也會自發組織一系列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居民生活與工作的矛盾。
3.法定節假日成為主流
居民個人的出行包括休假、旅遊、探親等活動,本來應該通過各種不同長度的假期來安排。由於我國帶薪休假制度沒有全面落實,大多數群眾只能集中選擇在公共假期出行,供求關系的矛盾也就凸顯了出來。
因此,近年來,人們對我國現行法定節假日安排進行調整的呼聲越來越高,建議對法定節假日安排進行調整,增加傳統節日為法定節假日,分散法定節假日安排。
(二)我國法定節假日調整的內容
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研究小組從2007年11月9日起,公開在網上徵集對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的意見。根據這一方案,2007年12月,國務院將國家法定節假日由10天增加為11天,三個黃金周保留兩個,取消一個,同時將除夕、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四個民族傳統節日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
新方案調整後,只剩下春節和「十一」兩大黃金周,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除夕等民族傳統節日各休一天,加上周末的兩天休假,則成了3天的中短假期。這樣,每年將出現2個集中休假高峰——春節(7天)、國慶(7天)以及5個集中休假小高峰——元旦(3天)、清明(3天)、五一(3天)、端午(3天)、中秋(3天),出現了法定節假日與周末連休3天的小長假、黃金周和個人帶薪休假並存的新局面。
(三)新的法定節假日的特徵
1.時間上分布更均勻
調整前的節假日,由於集中出遊,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許多人不僅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反而增添了不少疲憊。從長遠看,不利於社會和經濟的正常平穩運行,也不利於旅遊業持續發展。調整後的國家法定節假日,將3個黃金周變成了兩個黃金周和5個3天的小長假,使集中的出遊人群得到分流,有效淡化了旅遊旺季和淡季之間的界限,對部分景區、時段供需矛盾起到了很好的緩解作用。同時,調整後的國家法定節假日在時間上增加了1天,也體現了政府對老百姓的關心。人們可以更從容地和個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假日,有助於人們的休假方式更豐富多彩和人性化。
2.注重民族傳統節日,順應人們的情感需求
將傳統節日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可以充分地發揮其巨大的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讓這些傳統節日的精神內涵在我們的時代生活中延續和發揚光大。有利於中華文化的傳承,增強中華兒女的情感認同、民族認同,順應了人們的情感需求。同時,將傳統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將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繁榮,使得中國文化和旅遊與世界有更多的交流。
二 法定節假日調整對旅遊業及居民社會生活的影響分析
(一)對旅遊消費需求的影響
法定節假日調整後,對旅遊者的消費需求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小長假的增加勢必使長線游、短線游的比例發生新的變化,人們將更加傾向於選擇短線就近出遊。在新的節假日方案中,中秋節、清明節這些傳統節日使人們旅行出遊時將更傾向於選擇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聯的線路。由於「五一」黃金周的取消,長線旅遊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二)對旅遊產品的影響
調整後的法定節假日,對旅遊產品也將產生較大的影響。中國有許多地區還保持著一些長達百年以上的重大節日民俗文化傳統,如清明假日,不少地方就結合清明掃墓踏青的風俗,推出了有特色的系列民俗活動,如放風箏、盪鞦韆、尋根祭祖等。隨著高速公路網的建設、健全以及家用汽車數量的快速增長,大大提高了人們短程、短期旅行的便利程度,周末(小黃金周)出遊、城郊遊等短途旅行將更為便捷、更為頻繁。對旅行社而言,最明顯的就是其長短線產品結構的調整,大城市1000公里以內的郊區游、農家游、周邊游等國內游將大規模上升。
(三)對旅遊經營管理的影響
以往的經營管理較多地圍繞著黃金周,研究如何應對大規模人流的集中消費。旅遊企業淡季時由固定員工進行管理維護,黃金周期間僱用臨時工。實施新的節假日後,這就要求景區一年要經常搞活動、不斷有賣點,企業的經營成本要提高。對旅遊政府管理部門而言,以往也會針對黃金周推出一些特定的管理措施,如建立全國黃金周旅遊預報統計系統,對一些城市和景區進行監測。隨著五一黃金周的取消,對以往黃金周模式下的旅遊景點的宣傳方式、給旅行社的折扣、黃金周門票漲價、淡季降價等運營模式,將帶來一次大的變革。
(四)對旅遊出遊模式的影響
新的節假日方案,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3天假期以及春節放假起始時間至除夕的節假日調整工作在增強傳統文化影響力、符合廣大群眾過節需求的同時,也增加了假日的次數,使節假日分布趨向合理。將使旅遊者出遊時段的選擇更加理性分散,客流的空間、時間分布將更加均衡。有利於人們的假日消費由集中消費轉為「分散式」消費,可以更個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假日。
(五)對旅遊服務質量的影響
法定節假日的調整將對旅遊服務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帶薪休假能夠全面落實,遊客在一年中精心選擇一周出遊,其幸福指數和享樂指數要求更高,自然比黃金周出遊時更挑剔,這就要求景區全年的服務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此外,出遊的分散均衡化,將使旅遊者的腳步放慢,慢節奏的旅遊已成為一種時尚。提出這一倡議是與慢節奏對應的,則是對旅遊服務質量要求的提高。
(六)對旅遊景區發展的影響
對旅遊景區自身而言,節假日調整要求其注重內涵發展,提升遊客的游覽質量,旅遊景區的發展定位也要進一步與旅遊者的消費模式相適應。另一方面,從旅遊景區的空間分布來看,出遊能力強的區域,如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京津塘等地區的旅遊景區,將更多地吸引本區域范圍的旅遊者,或是地處大城市郊區的景區獲益將會更多。而距客源地較遠的區域和景點,比如中西部遠離中心城市的旅遊目的地,無論是觀光游、休閑游還是其他形式的旅遊,其發展都將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七)對旅遊經濟效益的影響
2007年,我國旅遊收入相當於GDP的比重達到4.45%,同比增長0.4個百分點,2007年國內旅遊收入占旅遊總收入的比重達到71.29%,同比增長1.57個百分點。而節假日期間的旅遊人次和旅遊收入佔到了很大的比重。
2007年春節、「五一」和「十一」三個黃金周的旅遊人次和收入合計,分別佔到了全年旅遊人次和收入的24.1%和17.5%,其中五一黃金周表現更為突出,兩項指標佔全年的比重分別達到了10.3%和7.1%。2006、2007、2008年以來,三大黃金周的旅遊人次和收入增速遠高於全年水平,其中五一黃金周的增速又遠高於三大黃金周。綜合以上數據分析,調整黃金周,尤其是取消五一黃金周,勢必給整個旅遊行業帶來較大的波動。
三 旅遊企業應對節假日調整的措施及策略
(一)加強中短線旅遊產品的開發
調整後的節假日,黃金周減成2個、小長假增至5個,一增一減將促使人們為自己安排更多的中短途旅遊。因此,長線旅遊與短線旅遊比例發生了重要變化。旅遊者將更加傾向於近距離的休閑旅遊,以健康、放鬆為主要目的旅遊產品將受到更多更廣泛的歡迎。因此,旅遊企業要結合各個小長假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開發更多3天時間的中短旅遊線路,充分發掘產品的休閑內涵,對原有景點推陳出新,搶佔中短假期這一新的旅遊主戰場,尤其是一些放鬆休閑類的近郊生態游、省內休閑游、農家樂旅遊等。
(二)積極發展傳統和民俗文化旅遊
新的節假日中,清明、端午、中秋、除夕、春節等傳統節日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因此,旅遊企業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滿足旅遊消費市場的需要,搞好人文旅遊資源的開發,挖掘民俗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打出響亮的民俗牌、文化牌、親情團聚牌,用高品位的文化品牌、文化內涵和文化檔次增強旅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三)加強個性化的旅遊線路開發
新的節假日使人們在出行時間、行為、方式、追求上更為多樣化、個性化,這要求旅遊企業要進行個性化開發,不僅能適應消費者的需求,還能開發新的需求。同時,旅遊企業還要通過市場細分與產品開發來尋找自己的服務對象和生存空間,塑造旅遊產品個性是大勢所趨,是順應假日調整後旅遊需求變化的重要方面。
(四)不斷提高旅遊服務質量
法定節假日的調整,使得旅遊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旅遊消費越來越具有理性。因此,對旅遊服務質量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餐飲、旅遊景區和旅遊交通等各旅遊相關部門,應進一步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全面安排好旅遊者的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的各個環節,為旅遊者營造良好舒適的氛圍,使其獲得高質量的感受,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旅遊者提供服務,從而吸引更多的旅遊者。
(五)積極應對「散客時代」的到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不滿足於隨團旅行對個性的壓抑,進而選擇了自駕游、自助游、半自助游等自由出行方式,旅遊市場呈現出「散客化」的趨勢。新的節假日的執行,「3天小長假」導致散客數量大大增加,加上高速公路網的建設健全以及家用汽車數量的快速增長,大大提高了人們短程、短期旅行的便利程度,周末(小黃金周)出遊、城郊遊等短途的散客旅行將更為便捷、更為頻繁,自駕、自助游,將加快「散客時代」的到來。對此,旅遊企業做好應對。
四 法定節假日調整的得失分析與反思
(一)對旅遊業及居民社會生活積極意義分析
調整後的國家法定節假日,將3個黃金周變成了2個黃金周和5個3天的小長假,使集中的出遊人群得到一定程度的分流,相對淡化了旅遊旺季和淡季之間的界限,對部分景區、時段供需矛盾暫時起到了緩解作用。同時,調整後的國家法定節假日在時間上增加了1天,有利於擴大需求釋放。再者,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賦予了人們一種特殊的情感內涵和情感需求,將傳統節日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能更充分地發揮其巨大的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使人們能有更充裕的時間來享受此節日,有利於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增強民族凝聚力。
(二)對旅遊業及居民社會生活成本增加分析
「五一」黃金周存在的最大合理性在於:在帶薪休假長達12年不能落實的背景下,保障居民獲得休假的權利,滿足了人民對長假的需求,而改成傳統節日休假後,功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只有在長假中才能實施的事情無法進行;在我國城市化大幅推進的社會轉型期,全國范圍內的人口流動無比頻繁,取消了「五一」長假,施行3天小長假就意味著他們中絕大多數人少了一次返鄉或探親的機會。
(三)對節假日調整的反思——是否應該恢復五一長假?
1.多數民眾反對取消五一長假
據中國社會調查所(SSIC)調查顯示:此次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中最有爭議的就是「五一」長假被取消。當問及「您是否支持取消『五一』黃金周?」時,21.5%的被訪者表示「支持」,9.2%的被訪者表示「無所謂」,多達69.3%的被訪者明確「反對」取消「五一」長假。一些民眾認為取消「五一」黃金周,主要是擔心《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得不到有效落實,減少現有長假將影響長途旅遊、探親等活動,同時也會導致「十一」和春節假期更加擁擠,從而使得「十一」、春節面臨更大的出行壓力。
2.「五一」時節適合人們出門觀光旅遊
在「五一」這個時間段,正是春回大地、花草初綻的好時節,草木返青,漫山遍野春花綻放,城市鄉村處處都洋溢著春天的活力,無論是氣溫還是自然風光都很適合人們出門觀光旅遊。這個時候,趁著大假出門旅遊已成為許多市民的計劃,取消了「五一」長假,把「五一」黃金周的時間縮短為3天,這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人們的出行計劃,甚至會使很多人放棄出行計劃。
3.取消「五一」黃金周不利於整個旅遊業和經濟的發展
2006、2007、2008年以來,三大黃金周的旅遊人次和收入增速遠高於全年水平,其中「五一」黃金周的增速又遠高於三大黃金周(我國歷年來節假日期間的旅遊人次和收入情況詳見表2)。這表明中國居民旅遊需求通過黃金周得到了極大釋放。調整黃金周尤其是取消五一黃金周,勢必會給整個旅遊行業和我國經濟帶來不利影響。據統計,2008年元旦、清明、「五一」、端午4個三天假期加起來,營業額都抵不上一個「五一」黃金周,利潤更是無法與之相提並論。據國家旅遊局綜合協調司稱,2008年5月1日至3日,全國納入監測的119個直報景區(點)共接待遊客894.07萬人次,同比下降了24.45%。
4.對恢復五一黃金周的爭論與期待貫穿2008全年
首先,假日改革方案出台伊始,就有專家撰文質疑——「政府雖然對社會輿論做出了積極善意的回應,但是對真實的民意並沒有做更深入的調研,僅僅是通過網路來調查是極不科學的。所謂科學決策,就是要進一步對黃金周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效應做更科學的研究論證,絕不是根據一個漏洞百出的假日改革課題組的研究就可以輕率決策;所謂民主決策,就是面對莫衷一是的民意調查結果(主要是網路調查),應該邀請國際上權威的專業調查機構(或者利用經濟普查的隊伍),組織一個具有科學性、說服力的大型民意調查,真實、全面地反映人民大眾關於黃金周的看法。」
其次,2008年春節假期遇到雪災,相當多的人回家不成,出遊也不成,「假期」無形中被「凍結」了。春節之後,就有網友和專家呼籲臨時性恢復「五一」黃金周,引來一片熱議。
第三,取消「五一」長假之後,人民大眾對「五一」黃金周的懷念情緒大增,媒體充斥大量報道。人民網的調查,在是否同意縮短「五一」長假的調查中,只有38.7%的人支持「五一」長假「瘦身」。
第四,國慶黃金周之前,有關專家關於「下一步取消十一黃金周」的言論,引發輿論大嘩。另有專家針鋒相對地指出2008年「『十一』黃金周果然如預言般井噴,成為史上最火爆的黃金周!更重要的是,這次井噴是在今年一連串的天災人禍打擊了公眾的安全信心、大面積財富縮水打擊了公眾的消費信心、假日改革之後十一黃金周井噴預期導致公眾盡可能出行迴避的情況下發生的。2007年以取消五一黃金周為核心的假日改革脫離了實際,已經被證明成為事實。假日改革確有再度討論的必要。決策者應該知錯就改,恢復五一黃金周——把被損害的社會福利還給大眾!」「因此,在沒有切實有效的替代措施的情況下,哪怕取消一個黃金周,都不但不能『分流泄洪』客觀存在的龐大出行需求,相反更是等於人為製造大眾出行需求的『堰塞湖』……何況,在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在城市化、社會轉型大幅推進的背景下,取消黃金周只能是以犧牲民眾的幸福與現實福利來暫時消弭矛盾,根本不可能解決所謂黃金周長假制度最突出的弊端——交通和環境保護的困境。」
綜上所述,「五一」黃金周應該重出江湖,通過黃金周旅遊消費將起到擴大內需的積極作用,對我國經濟以及旅遊業的健康發展都將具有重大意義,更重要的是恢復「五一」黃金周可以在不增加社會總成本的情況下,切實保障人民大眾的休假權和滿足其對長假的需求。
參考文獻
《中國統計年鑒》,國家統計局,2007。
《旅遊公報》,國家旅遊局,2005,2006,2007。
王興斌:《中國休閑度假旅遊的必由之路:從「黃金周」到帶薪休假》, 《旅遊學刊》2005年第4期,第51~55頁。
李幼常:《黃金周假日旅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綜述》,《旅遊學刊》2006年第11期,第12~18頁。
趙英鴿:《關於旅遊黃金周制度的經濟學思考》,《社科縱橫》2007年第7期。
金榜:《科學休假——假日經濟的理性思考》,《科學決策月刊》2006年第4期。
劉琴:《法定節假日調整後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分析及旅遊發展因應對策》,《江蘇商論》2008年第9期。
劉文濤:《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及旅遊產品應對策略》,《沿海企業與科技》2008年第4期。
朱劍紅:《法定節假日為何要調整》,2007年11月10日第005版《人民日報》。
朱劍紅:《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獲大多數人支持》,2007年12月17日第002版《人民日報》。
關於「黃金周」調整方案的思考,2007年11月9日第006版《光明日報》。
祁穎:《法定節假日調整後的旅遊業新格局》,2008年4月25日第009版《光明日報》。
范非:《節假日調整旅遊業咋「變臉」》,2008年3月31日第B02版《山西日報》。
東民、博飛:《多數老百姓希望保留「五一」黃金周》,中國網 http:///。
蔡華鋒:《專家樂觀估計「十一」黃金周還能保持十年以上》,2008年9月10日《南方日報》。
何忠洲:《長假之癢:黃金周存廢之爭》,《中國新聞周刊》2007年4月30日總第321期。
劉思敏:《假日制度變革:需要制度設計想像力》,2007年3月《中國旅遊報》。
劉思敏:《假日改革的三個疑問》,2007年12月12日《南方日報》。
蔡華鋒:《臨時性恢復「五一」黃金周》,2008年2月13日頭版《南方日報》。
劉思敏:《黃金周能否被替代?》,《旅遊學刊》2008年第6期。
劉思敏:《恢復五一黃金周,疏通出行需求「堰塞湖」》,《環球游報》2008年10月。
❹ 旅遊活動對區域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一、引言旅遊經濟影響評價向來是旅遊影響研究的三大內容(經濟、環境、社會)之一。旅遊經濟影響評價研究的切入角度可以多種多樣。例如,旅遊收入可以在不同經濟部門之間分配,從而形成旅遊消費經濟影響的不同模式,這實際上是指出了旅遊經濟影響施加的對象(部門)。我國「七五」期間由孫尚清主持完成「中國旅遊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主要就是將旅遊業作為一個經濟部門來分析其經濟效益。在一些國家機構和很多學者個人完成的旅遊經濟發展研究中,採取多年資料進行發展階段分析也很常見,這實際上是在關注旅遊經濟影響的時間特徵。而在一些學者看來,還可以用旅遊經濟活動發生的空間特徵來研究其影響。例如在Vaughan等給出的旅遊經濟影響評價框架中(圖1),首要問題就是判斷該影響究竟波及多大的范圍。要准確描述這一范圍,自然需要引入地理學中的「區域」概念,從而明確表達旅遊經濟影響的空間模式。近年來,國內越來越重視從更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旅遊業所產生的整體經濟效應,這其中就包括了研究旅遊對區域經濟、地方經濟的影響,已出現一些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成果。實際上,在很多國家和地區,旅遊早已「被普遍看做是一種發展區域經濟的工具」,政府決策者和旅遊研究人員都希望證實這一觀點,以支持地方政府的旅遊發展戰略。由此,旅遊區域經濟影響評價研究應運而生。在具備了對象(部門)維、時間(階段)維、空間(區域)維三個切入角度之後,對旅遊經濟影響的研究方能更加深入和全面。
圖1旅遊經濟影響評價框架
Tab.1 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
旅遊區域經濟影響評價主要研究旅遊收入在區域內的形成與流轉的過程,如果按影響的正負方面來劃分,則「乘數」和「漏損」分別是兩個重要的研究主題。「乘數效應」即指旅遊收入在區域內的形成與流轉能夠給區域經濟帶來的實際增長,而「漏損」也就是指旅遊收入在流轉過程中移出旅遊地經濟系統的現象。國內學者對旅遊收入乘數效應和收入漏損問題有過探討,但是停留在介紹和引用國外相關方法和模型的層次,區域層次上的實證研究並不多見。此外,由於我國旅遊發展的特殊性,入境旅遊始終得到政府、企業、學界的高度重視,因此一般將旅遊收入漏損限定為因入境旅遊造成的旅遊外匯流失,而對國內跨省旅遊、跨地區旅遊等可能造成的旅遊目的地旅遊收入漏損的研究相對缺乏。這可能與如下認識有關:國內旅遊收入是經營國內旅遊業務所收入的本國貨幣,它不增加旅遊目的地國的國民收入總量,只是物質生產部門與勞動者所創造的價值的轉移,體現著該國或地區內部的國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個人之間的經濟關系。這樣的認識似乎存在一種誤解,因為它假定了因旅遊帶來的商品與服務都不能創造新的價值。這種假定成立的潛在前提是從國民經濟總收入的角度來看待旅遊收入,如果一旦要從區域經濟總收入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則由於國內旅遊經常造成消費的區域間轉移(移出客源地,轉入目的地),可能形成不同區域國民收入的一種再分配機制。當然,這種重視旅遊經濟的國家層次影響的傳統並不是我國的特殊現象,由於在資料獲取、數據有效性等方面遭遇到很多困難,西方學者也傾向於從國家層次來開展研究。
既然是「影響評價」研究,則必然需要建立一定的評價標准,收集被評價對象的相關信息,這更適合於採取定量研究的方法。然而,由於旅遊現象的復雜性,要推行有效的定量評價面臨著很多實際困難。保繼剛和蔡輝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指出,國內的旅遊區域經濟影響評價研究,由於旅遊統計不健全,僅依靠旅遊部門的統計難以做出全面的分析。事實上,雖然近年來旅遊統計在國家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開始逐步規范和豐富,但是由於國家進行旅遊經濟統計的出發點和目標是既定的,所以針對特定區域而言,國家數據方面的大、偏、漏問題並未消除,對分析旅遊區域經濟影響適用程度有限,因此有待於完二、簡單數學模型時期
旅遊區域經濟影響評價研究的第一個時期是以利用「乘數原理」為主要分析工具的簡單數學模型時期。
凱恩斯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所謂「乘數原理」,本來是考察投資增量與國民收入增加量的倍數關系的一種宏觀經濟模型。「投資增量」和「國民收入增加量」這兩者一般都是要針對特定的國家和地區而言的,因為只有具有一定范圍(很多時候是以行政劃分為標准來確定其空間邊界)的區域才會進行相應的國民經濟統計,才能提供乘數研究所需要的一些宏觀經濟指標。因此,即便在經濟學中,乘數本身也是一個向來就帶有區域含義的研究對象。
乘數原理應用於旅遊研究時,稍微變動了其在經濟學中的原始定義,不是直接考察投資增量和國民收入增量的倍數關系,而是考察旅遊收入的增量和國民收入增量的倍數關系,或者考察旅遊就業的增量和國民就業增量的倍數關系,其潛在假設是,旅遊的新發展帶來的產業內變化,將會以各種途徑導致其他產業的連帶變化。乘數關注的是這一變化的最初原因和最終結果之間的關系,而實際過程並不在它的研究視野之內。事實上,研究變化過程的工作是由後來的投入產出模型和旅遊衛星賬戶模型實現的。
旅遊乘數研究著眼於計算入境遊客支出,探討目的地國家直接獲得的入境旅遊收入總量及其對目的地國家國民經濟的宏觀影響向來是西方學者的研究重點。實際上,旅遊對收入和就業的貢獻不僅僅來自於入境旅遊,也來自於國內旅遊,而且很多時候後者的實際貢獻都要超過前者。然而,也有學者指出,乘數研究本來就是針對國家這一層次的,因為乘數的大小隨研究區域的大小變化,所以,越小的區域所獲得的乘數效應也就越弱,只有在國家這一層次上,乘數才能表達出獨特的參考價值。但是需要指出,由於乘數始終是一個宏觀經濟的概念,它沒有深入經濟活動的細節,缺乏很多實際情形的周詳考慮,所以並不能最終決定經濟影響的大小。例如,對一個區域而言,僅僅具有很高的旅遊乘數是不夠的。假設一個區域中的旅遊企業主要由小企業組成,那麼,因為這些小企業主要都是銷售本地區的商品,收入漏損較低,所以可能使得該區域擁有很高的旅遊收入乘數;然而,由於每一筆收入絕對額度都不高,實際上這些小企業能夠創造的經濟財富可能並不多。反之,假設一個區域中主要都是高級酒店和娛樂場所,因為存在貨品上的進口漏損,區域旅遊收入乘數可能比較低,但是由於每一筆旅遊收入都相對較高,那它也可能創造相對較多的區域經濟收入和就業機會。
旅遊乘數分析並不能展現旅遊對地方經濟影響的全貌,它只反映出一種不對等和不完整的經濟影響景觀。而一些發展中國家為了證明旅遊發展對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並不排斥利用在數字上讓人興奮的旅遊乘數分析。這一濫用傾向已經引起了一些學者的警惕,如Getz就指出,為了表明旅遊發展對地方經濟有很大的貢獻,一些人不負責任地將原本適用於國家層次的收入乘數硬生生地拿來分析地方層次的旅遊收入問題,並且得到了一些很不切實際的誇大的結論。
簡言之,一個籠統的乘數會掩蓋細節存在的問題。僅從數字上來分析,不同變數的變化可能導致同樣的乘數表現,如果只看到了乘數的相同,而忽視了乘數背後不同的形成機制,則可能對與旅遊相關的區域經濟狀況做出錯誤的判斷。在西方國家,當投入產出模型開始應用於旅遊區域經濟影響評價研究之後,對旅遊乘數的研究基本萎縮到僅出現於教科書的地步。
三、復雜數學模型時期
旅遊區域經濟影響評價研究的第二個時期,以利用復雜數學和統計工具為特徵,建立了以投入產出分析和旅遊衛星賬戶為代表的一系列數學模型,並已得到廣泛應用。
(一)投入產出分析及其擴展
投入產出(I/O,Input/Output)分析可以清楚地顯示社會經濟各部門之間相互聯系的復雜性,解決乘數研究無法回答的旅遊區域經濟影響的過程問題。當然,它本質上屬於微觀經濟學上的靜態均衡分析,在實際運用中可能還存在著局限性,因為它存在著兩個假設前提:
1.「技術系數」的不變傾向,即在同一張I/O分析表中,一個單位的產品所需的各種投入都是固定的;
2.生產函數具有規模報酬不變的特點,即將投入增加一倍,則產出可以增加一倍。
事實上,對「技術系數」和規模報酬的不變的假設,是對微觀經濟學的邊際效應原理的背離。然而在短期分析中,可以認為I/O表考慮的就是邊際變化本身,從而所得到的分析結論就不會因為假設的欠妥當而與實際情形相差太遠。實際上,因為旅遊經濟影響研究中的I/O分析一般是利用近年的產業經濟統計數據來建立,更新周期不長(一般國家為5年),因而可以認為利用其分析結果能夠較准確地體現客觀實情。然而,要觀察和測量旅遊對整個區域的經濟影響狀況,研究者不能只依賴產業經濟統計數據,而必須將所需的資料范圍擴大到旅遊業本身的交易之外,需要清楚掌握家庭對商品和其他資源的消費行為。
目前對I/O分析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它相對重視GDP受益於旅遊經濟的影響,但是對旅遊行業本身受到的影響分析不夠,同時忽視進口漏損等問題,甚至完全不考慮其他行業受到的負面影響,這就可能誇大旅遊區域經濟影響的正面效應。近來的I/O分析已經得到擴展,引入了對跨區域產品流、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生產就業等的核算,出現了社會核算矩陣(SAMs,social accounting matrices)和可計總量平衡(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兩種新的評價模型方法。SAM為綜合地揭示那些可描述區域經濟結構的數據提供了一個系統化的框架。它能夠體現區域內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和消費之間、收入的分配和組成之間的聯系。CGE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是為了同時分析市場價格和供需的問題,對競爭市場的經濟運轉情況進行的一種模擬。 善統計指標,挖掘統計深度.
❺ 旅遊業對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旅遊業對經濟的影響--有兩方面:
有利的方面:旅遊業會帶動很多行業的發展,比如:餐飲、回住宿業、旅行社、機答票代理業、鄉村農家樂等(為農民帶來額外的收入)、公路、鐵路、航空、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大、商業消費增長、國外旅遊又帶來外匯的增加等,總之有利因素佔主導地位。
不利方面:旅遊會帶來環境的破壞,會讓某些落後地區盲目地投入資金,不按統一規劃,盲目地開發甚至會破壞歷史的文物古跡,國外旅遊有些人把不文明的行為帶到國外,給我國造成不好的影響。
總結:任何事物都有其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存在,只有把不利的因素改善好了,轉化為有利的因素,運用的方法得當,旅遊業對於經濟發展的貢獻是難以想像的,期待著!
❻ 旅遊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的積極影響和作用是什麼
作用於影響
旅遊業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收入,擺脫地區貧困,因其投入一般較低,因此對貧困地區的幫助是巨大的。
促進了商業消費,加速了經濟增長。
合理和優化了產業結構部門,作為非生產性行業,帶動了其它的相關產業。
.跨國旅遊的飛速發展對本國的外匯收入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❼ 春節文化的經濟意義
產生背景
春節期間,人群、金融、物資、信息、藝術的大規模流動,帶動了文化、商業、交通、旅遊、電信、金融、餐飲各行各業全面繁榮,形成了獨特的「春節經濟」。過年是人們一 春節經濟新亮點年消費的集中體現。盡管現在大家不可能等到新年才有新衣穿、才有美食享用,但置辦年貨、孝敬長輩、關愛晚輩,依然是中華民族亘古不變的節日傳統。
社會學者指出,春節是中國古老而又富有文化內涵、極具生命力的節日,同時也是最能帶動社會消費和促進經濟增長的節日。當傳統習俗日益轉變為一種文化符號時,這春節的「舊瓶」便不斷續上了時尚的「新酒」。隨著新興消費觀念的不斷涌現,春節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過大年」,更是一個拉動市場經濟動力的「快門」,人們開始從傳統的節日忙碌轉向新的慶賀潮流;從「過年就是年夜飯」轉向消費方式的多樣化與個性化;從「過年買件新衣服」轉向整個市場「春節經濟」的誕生與拉動。「春節經濟」為老百姓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
產生原因
中國傳統節日眾多,為什麼只紅火過年有春節能夠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並由民俗文化而衍生出一種繁榮的經濟現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國各行各業自覺或不自覺地圍繞春節民俗文化資源進行了產業化運作,開發出了各種節日產品和服務,客觀上形成了以春節民俗文化為核心內容的面向全國人民、體現歡樂祥和及團圓和諧的主題、涉及多種產業的產業鏈。這個產業鏈不僅有上游產品,也有中游、下游產品;不僅有文化產品和服務,更有眾多非文化產品和服務;產業鏈不僅從城市擴張到廣大鄉村,而且擴張到全球有華人的地方。
根本內因
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春節經濟得以繁榮發展的根本內因。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春節始終突出了歡樂祥和、團圓和諧的主題。春節順應了大自然季節變化的規律,迎合了炎黃子孫崇尚的「和而不同」理念,其文化內涵深深熔鑄中華民族的記憶,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成為持續打造春節產業鏈的不竭動力,並推動春節從古到今,生生不息。
關鍵因素
產業化運作是春節經濟得以繁榮發展的關鍵因素。傳統年節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看不見,摸不著,難以經受時代風雨的侵蝕和歷史的大浪淘沙,要想保持和延續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必須 商業春節具有將非物質的年節文化物化為生活中實實在在產品的本領,即圍繞年節文化進行產業化運作,開發出標志性品牌產品。我國早就創造性地開發出了鞭炮、彩燈、春聯、年畫、賀卡、年糕、香火等標志性的「年貨」,後來更開發出具有春節喜慶色彩的影視、演藝、娛樂、出版、工藝、旅遊等門類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形成了產業鏈,從而使春節風俗有了標志性物化產品。非物質文化形態衍生出物質個體,其生命的延續就有了產業支撐。
創新開發是春節經濟產業鏈不斷延伸的重要保證。人民物質文化的需求是跟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提高的,對春節服務及各種「年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改革創新傳統「年貨」,使其符合當代大眾的審美趣味,融入現代市場;另一方面要能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當代高新技術,生產新的「年貨」。如將傳統的登門或當面拜年的方式改為用電話、手機和電腦等現代科技設備互相拜年,賀歲電影、春節電視聯歡晚會等現代文化欣賞和服務方式豐富了人們的春節娛樂生活,現代化的交通、餐飲、旅遊、服務設施更是極大地提高了春節服務能力、水平和效益,使古老的春節更加充滿了生命力、影響力和無窮的魅力。
在中國年節文化的百花園中,春節這枝 「花」無疑是開得最絢麗奪目的。它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新年的祝福、春天的氣息和美好的憧憬,而且給保護和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給打造中國品牌文化產品和推進文化產業的大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做法和啟示。
產生文化網路創意
網路春節新意多多
早在虎年春節前,互聯網就已經為老百姓過年「忙上忙下」,「出謀劃策」。春節期間,更有大量網民在網路上流連忘返,發動大家的智慧,共同創新賀歲過節的新方式。
過年前夕,由於大批網民蜂擁上網購置年貨,「春節經濟」在互聯網上已經提前「井噴」。據悉,國內最大網上購物網站淘寶網,一月份的年貨交易額從上年的2.8億元人民幣躍升到10億元。
「節前網購年貨,省下不少真金白銀;大年三十給親戚朋友發網路賀卡,送網上禮品,有趣又經濟」。網友孫先生樂呵呵地告訴記者,網上過年「省錢」又好玩。
春節期間,孫先生除了跟家人吃飯,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跟朋友在網上曬春節記憶,交流過年新玩法,裝飾自己的春節版網路博客等上面,所有的春節樂趣都被「一網打盡」。
與此同時,名目繁多的網路春晚、山寨春晚也在虎年新春給了人們以新鮮方式過年的更多選擇。
「往年除夕夜,我都是和家人一起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今年回不去,就打算和拼年夜飯的網友們在網上看看山寨春晚,感覺更Fasion些。」在上海一家IT公司工作的劉先生認為,網路給了我們過年新「口味」的新選擇。
有人也在虎年新春向網友們發起了「不回家,就一起網路過大年」的號召,迅速引來了眾多網友響應,他們紛紛「跟帖」,把和過年有關的資訊、美食、圖片、視頻統統放到網上,將這個帖子變成了一個以「中國春節」為主題的視覺盛宴,網友們也在分享中感受到了春節的濃濃滋味。
「消費文化的改變,總是能折射出時代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唐朱昌指出,網路過年體現了網路經濟已經越來越被認可,尤其是網路消費是一種節約時間、節約成本的體現,更加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理念。
低碳環保
過一個「低碳」的虎年春節
2009年底的一場哥本哈根會議,讓「低碳經濟」的概念飛入中國的尋常百姓家庭。虎年春節里,過一個清新、舒適、環保的「低碳」春節也隨之成為新風尚。
「准備好過一個低碳的春節,從拒絕使用過度包裝、節約每一度電做起,過一個時尚低碳的中國年,其實也很簡單。」積極宣傳「低碳」理念的上海籍大學生李嘉懿這樣說。 低碳虎年其實,春節中的傳統習俗,如燃煙花、逛廟會、親人團聚等恰恰是「高碳」的發源地。而虎年春節「低碳」和「春節」,兩個來自不同時代的高頻詞,卻以最流行的方式邂逅,取得生活和生態的平衡之道,為傳統春節經濟下了個「新定義」。
網友vim在博客上給自己立下了「低碳」過節的規矩,比如:盡量使用節能燈、不放鞭炮、暫時不用電腦時,縮短顯示器進入睡眠模式的時間設定、用完電器記得拔下插頭、多乘公交車出行等等。
不少「換客一族」還開始用家裡的閑置物品在網上換成自己需要的年貨:台燈換花生油、充電器換蜂蜜、調味品換飯店巧克力……這種不浪費,資源配置最大化的做法被網友們推舉為「低碳春節」的新範本。
記者發現,隨著「低碳」概念的出現,人們送禮的方式也在悄悄發生變化。玻璃製品、太陽能電器,或者一盆綠色植物,都成為商家主推的「低碳」年貨,既環保又實用。
「今年的春節旅遊,每到一個地方我還會計算自己的碳足跡。」南京大學的小解說,「有時候算下來自己也很驚訝,原來個人碳耗量這么大,就會有意識地去改,去減少!」倡導低碳旅遊的他還告訴記者,他在出行時還會選擇就住綠色和碳中和的酒店,盡量做到少排碳甚至不排碳。
理財文化
春節理財:樓市、股市、金市,市市關心
春節理財已經成為了春節經濟中「亮麗」的一環。眾多銀行紛紛推出專門設置的理財產品來爭奪這一新興的市場需求,而市場反響也非常踴躍。
在網路上搜索「虎年春節」和「理財」這兩個關鍵詞,相關的網頁竟然達到超過200萬個。虎年新春,「人閑錢不閑」成為最響亮的過年口號之一。
眾多財經網站紛紛為人們的「春節理財」支招,教育人們把年終獎、壓歲錢、紅包等年末的大項收入投入投資理財。
雖然時值新春佳節,但是樓市、股市、期市、匯市、金市……仍然成為親友歡聚的餐桌上最熱門的話題,怎樣投資理財,仍然是剛剛到來的虎年,人們最關心的重要經濟事項。
開拓市場
春節經濟:在濃濃「年味」中跨產業鏈延伸
「30年前的我們,過年就是吃年夜飯,看春晚,穿新衣、放鞭炮,現在的人過年啊,天天都有新花樣。」年過70的上海市民曾奶奶樂呵呵地告訴記者自己關於春節的「新發現」。
的確,現在的春節大變樣,不僅文化、旅遊、健康消費日益成為春節消費文化的主流,還添加了時髦的「網路、低碳」新元素,跨越產業鏈實現延伸;形成以春節民俗文化為核心內容的產品和服務,並開始向眾多非文化產品和服務領域「衍生」,展現了「春節經濟」的升級「新定律」。
專家指出,虎年「春節經濟」之變很有意義。唐朱昌認為,低碳春節最受關注,也是值得倡導的新風尚。
他認為,「中國人按傳統方式過年,吃葷菜,放鞭炮等,這些都是有悖於低碳消費理念的。而現在經濟盤子的不斷做大,各行各業的環保理念日益增強,現代人更加有條件採用低碳生活的新方式,可以滲透在吃穿住行等各個領域」。
民俗專家、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田兆元也對虎年的低碳春節深感認同。只不過,長期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田兆苑指出,低碳不僅僅是一種現代的生活方式,也符合中國傳統的哲學觀念,因此,「也是與崇尚節儉樸素的民俗傳統相一致的生活方式」。
復旦大學歷史系顧曉鳴教授認為,春節是中國最古老、最有文化內涵和最有生命力的節日,同時又是最能帶動社會消費和促進經濟增長的節日。「虎年春節的新鮮趨勢很多。各種不同的過年新方式,都體現大家在自發地創造各種不同形式去尋找春節的年味兒,春節在一年四季當中凸顯的內涵和意義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不斷被體悟出來。而新的春節經濟也正在萌發」。
春節文化消費
春節文化消費春節文化消費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年是人們一年消費的集中體現。春節期間,人群、資金、信息、藝術的大規模流動,帶動了文化、商業、交通、旅遊、電信、金融、餐飲等各行各業全面繁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春節經濟」。以2010年春節為例,假日期間,全中國實現消費品零售額達到3400億元人民幣,比2009年春節增長17.2%,創歷年春節黃金周增長之最。國務院參事室、文史研究館組織的多次春節文化專題調研還發現,2011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山東省組織的「好客山東賀年會」系列活動,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都增長20%。
2011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我國零售商場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4045億元,同比增長19%,創近年新高。隨著新興消費觀念的不斷涌現,春節不僅是傳統文化節日,同時也是最能帶動社會消費和促進經濟增長的節日;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過大年」,更是一個拉動市場經濟動力的「新引擎」。要延續那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必須將其物化為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產品。眼下,春節這一傳統民俗文化正衍生出一種繁榮的經濟現象,各行各業都自覺主動地圍繞春節文化資源進行產業化運作,開發出了各種節日產品和服務,客觀上形成了以民俗文化為核心內容的涉及多種產業的產業鏈。這條產業鏈上不僅有鞭炮、春聯、年畫、賀卡、年糕等標志性的「年貨」,還開發出具有春節喜慶色彩的影視、演藝、娛樂、出版、工藝、旅遊等門類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不僅從城市擴大到廣大鄉村,而且延伸到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在產業化運作的有效支撐下,非物質文化的生命力得以延續和提升。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紅花鄉,被稱為「中國結藝之鄉」,當地農民繼承傳統編結技藝,面向春節等節慶市場不斷創新,目前已形成1000多個花色品種,帶動全鄉2萬農民就業,2010年農民人均增收9800多元。「通過文化資源合理轉化與利用,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文化和社會效益。」舒乙說。
在安徽,「皖北風」等系列活動,將民間藝術和旅遊相結合,體現了春節文化旅遊市場的特點。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郭學東介紹,據統計,2010年春節期間安徽省共接待遊客754.22萬人次,同比增長18.53%;旅遊總收入達到22.61億元,同比增長27.2%。
利用春節旅遊黃金周,各景區推出的旅遊新品豐富多樣,同時舉辦大量民俗文化旅遊活動,已成為春節旅遊收入創新高的兩個重要原因。構建『春節經濟』,並用『春節經濟』反推『春節文化』,形成良性的互動機制,將會收到良好效果。
特色經濟
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中,春節無疑是最古老、最有文化內涵和最有生命力的,同時又是最能拉動經濟增長和社會消費的節日。每逢春節,不僅出現人群、金融、信息、文化在全國的大規模流動,也帶動了文化、商業、交通、旅遊、電訊、金融、餐飲等各行各業的全面繁榮,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春節經濟」。
我國傳統節日眾多,為什麼只有春節能夠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並由民俗文化而衍生出一種繁榮的經濟現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國各行各業自覺或不自覺地圍繞春節民俗文化資源進行了產業化運作,開發出了各種節日產品和服務,客觀上形成了以春節民俗文化為核心內容的面向全國人民、體現歡樂祥和及團圓和諧的主題、涉及多種產業的產業鏈。這個產業鏈不僅有上游產品,也有中游、下游產品;不僅有文化產品和服務,更有眾多非文化產品和服務;產業鏈不僅從城市擴張到廣大鄉村,而且擴張到全球有華人的地方。
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春節經濟得以繁榮發展的根本內因。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春節始終突出了歡樂祥和、團圓和諧的主題。春節順應了大自然季節變化的規律,迎合了炎黃子孫崇尚的「和而不同」理念,其文化內涵深深熔鑄中華民族的記憶,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成為持續打造春節產業鏈的不竭動力,並推動春節從古到今,生生不息
運作方式
產業化運作是春節經濟得以繁榮發展的關鍵因素。傳統年節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看不見,摸不著,難以經受時代風雨的侵蝕和歷史的大浪淘沙,要想保持和延續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必須具有將非物質的年節文化物化為生活中實實在在產品的本領,即圍繞年節文化進行產業化運作,開發出標志性品牌產品。我國早就創造性地開發出了鞭炮、彩燈、春聯、年畫、賀卡、年糕、香火等標志性的「年貨」,後來更開發出具有春節喜慶色彩的影視、演藝、娛樂、出版、工藝、旅遊等門類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形成了產業鏈,從而使春節風俗有了標志性物化產品。非物質文化形態衍生出物質個體,其生命的延續就有了產業支撐。
創新開發是春節經濟產業鏈不斷延伸的重要保證。人民物質文化的需求是跟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提高的,對春節服務及各種「年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改革創新傳統「年貨」,使其符合當代大眾的審美趣味,融入現代市場;另一方面要能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當代高新技術,生產新的「年貨」。如將傳統的登門或當面拜年的方式改為用電話、手機和電腦等現代科技設備互相拜年,賀歲電影、春節電視聯歡晚會等現代文化欣賞和服務方式豐富了人們的春節娛樂生活,現代化的交通、餐飲、旅遊、服務設施更是極大地提高了春節服務能力、水平和效益,使古老的春節更加充滿了生命力、影響力和無窮的魅力。
在中國年節文化的百花園中,春節這枝 「花」無疑是開得最絢麗奪目的。它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新年的祝福、春天的氣息和美好的憧憬,而且給保護和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給打造中國品牌文化產品和推進文化產業的大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做法和啟示。
節後經濟
在傳統文化中,過完元宵才算真正過完年,元宵被看作是過年的「壓軸戲」。在以往,對很多商家而言,搶占元宵節消費市場就是搶佔了春節經濟的最後一塊蛋糕。不過今非昔比,春節文化帶給人們的興奮點遠不止短暫的幾天假期,於是越來越多的商業項目開始重視「後春節經濟」的市場。人們的消費觀念在改變,春節經濟已經不再局限於一個以七天假期來計算的時間段,我們對『後春節』經濟寄予厚望,並充滿信心。
❽ 春節旅遊對旅遊業的影響
春節旅遊是原來三個黃金周中最淡的一個,因為中國人更注重春節的團圓氣氛,加上氣候不是很穩定,所以有點平淡。不要看媒體的宣傳,我在這個行業體會很深的。
❾ 旅遊是和世界溝通的過程,疫情對我國旅遊業帶來什麼影響
這次疫情對我國的旅遊業影響肯定是比較大的。因為春節期間本就是旅遊業的高峰期,結果一群導致旅遊景點紛紛關閉,可以說砍掉了它們大半的收入。
所以總的來說,正是因為這次疫情的爆發,我國旅遊行業深受打擊。從短期上看,它的復工周期不定,而且錯過了一年中最火爆的春節期間,收入大打折扣。而從長期來看,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旅遊行業都不會太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