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改革開放40周年旅遊的改變
⑴ 說一說改革開放40年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
1、信息傳遞的改變
改革開放以來,通信技術迅猛發展,從固定電話到移動手機,從語音通話到視頻聊天,人們的聯系告別了「家書抵萬金」的時代。
現代化的生活靠電力支撐。早些年夜生活還一直靠「煤油燈」過日子。如今通了電,電子競技,用手機視頻通話,娛樂方式從單一的打撲克發展到如今的多元娛樂。
2、家電的改變
過去家家戶戶沒有一件電器,如今太陽能路燈在村裡徹夜通明,液晶電視的屏幕越來越大,家家戶戶接上了寬頻網路,看上了APTV。改革開放之初,那時候家家戶戶都用蜂窩煤做飯。每到做飯高峰,樓道里就會充滿嗆人的煤煙味,廚房的牆壁也會被熏黑。短短幾十年,蜂窩煤爐子換成了煤氣罐,再換成了管道天然氣,電磁爐、微波爐等各種廚房電器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真是越來越方便了。
3、農用工具的改變
以前村裡犁地用犏牛,每家每戶都要養上幾頭犏牛,一個農忙時節就得犁上幾天的地。現在好了,隨著科技發展,犁地用上了拖拉機,後面掛個犁耙,既省時又省力。地里的糧食也不用人背馬馱了,直接裝農用車拉到家門口。
4、衣著服飾的改變
改革開放40年來,服裝也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變得絢麗多彩。如今,人們的衣著早已不再顏色單調、款式單一,服裝講究多樣化,款式趨向個性化,製作強調工藝化,面料趨向高檔化。
5、交通出行的改變
改革開放40年來,交通道路四通八達,不僅家用汽車步入尋常百姓家,居民出行還可以騎共享單車、叫網約車,出行更便捷。
6、住房條件的改變
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的住房水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展覽中,一張柱狀圖顯示,1978年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僅為6.7平方米,到2017年增長到36.9平方米,增長了4倍多。
7、飲食條件的改變
改個前憑票才可以購買一塊點心或一碗小餛飩,小小糧票見證了人民生活從全面短缺到日漸豐富的轉變。吃得飽曾經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最基本的、也是最大的期望。而今天,國民的膳食結構從單一的吃飽,發展到既講究葷素搭配又注重粗細結合,食品更追求營養、健康。
⑵ 杭州的新變化,急~~
給N個人答過.N個人都給我最佳了:
行政上:老底子市區一點點大,加個西湖景區,其他是郊縣。
後來發展城西為文教區和高新開發區(今為高新區江北取塊),造文一二三路和教工,學院路。
96年割餘杭九堡鎮入江干區,下沙鎮為杭州經濟開發區,三墩鎮和蔣村鄉入西湖區;割蕭山西興,長河,浦沿三鎮為濱江區兼高新開發區(江南區塊)。
01年撤原餘杭市設杭州市餘杭區;撤原蕭山市設杭州市蕭山區。自此市轄區面積及人口從全國倒數小的省會城市一躍超過成為長三角第二大城市
經濟上,調整政區後的杭州的GDP等多項經濟指標都擠身全國前列,05年城市綜合競爭力全國排第八,近幾年更是得到了中國最佳旅遊城市,生活品質之城等金名片。
城市建設上杭州開展了三口五路,五縱六路,背街小巷,繞城高速,杭新景高速,杭浦高速,杭徽高速,杭甬運河等項目建設。接下來主要圍繞城區東擴的指導思想開展城建,計劃和正在建設的交通大動脈有:地鐵一期工程,三縱五橫城市快速主幹道,第二繞城高速公路,京杭運河二通道,錢江隧道(蕭山通道)。
旅遊方面以旅遊西進為指導思想,著重打造「三江一河一山四湖三遺址」,另外保護和開發了全國首個城市濕地,西溪濕地,到目前三期保護開發工程也已經啟動。
未來的杭州將總體秉持「東動,西靜,南新,北秀」的基本原則建設長三角南翼核心城市。
⑶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了哪些巨大變化。新時代中國對外開
我國改革開放自11屆三中全會以來,以深圳為改革開放的試點,已經進行了40年,取得了巨大的變化。在新時代。中國的對外開放邁出了新的更寬廣的步伐。進行一帶一路沿岸建設。
⑷ 杭州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哪些大變化
八十年帶末幾年,村裡人不再指望那塊地了。聽說大山外面的城市裡有金子撿我便完全懂得了,發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說吧。不對,若要說杭州的變化
⑸ 改革開放40周年,旅遊或旅遊規劃前景如何
旅遊規劃是一個專業性高,知識面廣,復合度大,指導性強的技術活,並不是誰都能做旅遊規劃。可以說一個地方的旅遊發展得好不好,經濟轉型好不好,脫貧致富好不好,生態環境保護得好不好,可不可以通過生態效益產生經濟效益,和旅遊規劃息息相關。目前我國有幾百家旅遊規劃設計機構,規劃設計水平良莠不齊,因此提高旅遊規劃設計的進入門檻,是未來的大趨勢。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市場越來越成熟,競爭越來越激烈,委託方述求也越來越多元化,所有的旅遊規劃設計機構,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每個規劃設計機構都有各自的優勢,有擅長總體創意的、有擅長產業規劃的、有擅長建築設計的、有擅長風景園林設計的、有擅長文化挖掘的、有擅長詳細規劃的、有擅長市場營銷的、有擅長資本運作的、有擅長運營管理的等等,如果這些單位共同組建一個「聯盟」,將優勢聯合起來,可以完成更加優秀的旅遊規劃設計項目,會得到更多委託方的信任。因此,面對日益激烈的旅遊規劃設計市場,除了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之外,抱團取暖,發揮各自的優勢,是非常明智的。
前瞻產業研究院觀點:近年來,隨著旅遊業開始主導區域產業經濟發展,旅遊業被賦予新任務、新要求、新內涵,尤其是在當下「全域旅遊」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語境下,旅遊規劃的重要性還會越來越重,對旅遊規劃設計的需求也必定會越來越強烈。
⑹ 杭州改革開放以來,有哪些變化
啥都變了啊
⑺ 改革開放以來杭州城市規模的變化
這個話題太大了。。。樓主可以到杭州規劃局、建設局的網站上看看。。或者找幾份杭州不同時期的城市總體規劃來看。。。
⑻ 從產業維度分析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旅遊發展的基本特點
從產業維度分析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
⑼ 改革開放40周年家鄉的變化
1978的春風吹向中華大地,改革開放的戰鼓也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中擂起。不論是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的「包產到戶」,還是鄧小平同志在1979到1992年的一系列作為,都為農村改革開啟了的新篇章,為新時代的我們造福。作為一個95後的「留守兒童」和「農村大學生」,我在改革開放後的農村成長,我雖沒有經歷最困難最精彩的時代,但改革開放在持續,我也有幸見證改革開放下發展的家鄉。我眼中的家鄉在改革開放下變化的越來越「美」,其中最讓我不能忘懷的就是修到家門口的高速公路。
我的家鄉位於湖北省黃梅縣西南部,瀕臨長江與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隔江相望。絕佳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交通的樞紐一直是我家鄉的代名詞,但一直以來,最讓人困擾的也是交通問題。「石子路」、「豆腐渣公路」、「一直需要維修的公路」一直是大家茶餘飯後的家常。年幼時的我並不太懂什麼是交通問題,我只知道上學的路上是泥巴小路,下雨就會被淹,要奶奶穿著長雨靴把我背到學校上課。小學六年,這條我不喜歡的路也走了六年,直到我去了位於鎮上的初中讀書。不過,我依舊不喜歡家鄉的路。初中上學要走的路在我眼中是一條危險的路,它一年四季都是年久失修的模樣,一直破,一直修,一直需要施工。爺爺也開始在這一年騎上電動車帶我走過這破舊而又珍貴的水泥路。終於,在政府支持的下,村村通公路工程也2012年來到了我的家鄉。那時我只關心家門口的路能不能堅持一段時間,在半年的等待後,家門口的石子路終於不見,去往小學的路也是最期待的石子路,鎮里的主街道也煥然一新。這時,我開始喜歡上家鄉的路,它很堅固,也很乾凈,更重要的是它很方便。不過,當真正的高速公路而修到家門口了,我卻一點也開心不起來。家門口有高速公路的理想在2015年實現了,我從家裡到想去的目的地又可以節省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我沒有關心佔地和補貼的事情,我關心著我下次去看爸媽的時候會不會快一些,關心著我從大學回來家裡看爺爺奶奶會不會很快。這樣一條連接數個地方的沿江一級公路就在我家鄉上盤旋開來,家鄉的交通便捷指數也迅速上升。不只是我很喜歡這條公路,爺爺也開始向我念叨這公路的好。爺爺告訴我說,他以前是靠著一雙腳踏著泥巴路走到30公里外的市裡買肩上扛著的小麥,來回往往要花費一天一夜的時間,現在我真是趕上了好時候。爺爺的真實故事很感動我,我的親身體會也讓我感受到公路的魅力。時至2017年4月12日,我還是愛著家鄉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不過我對它的喜愛因為一則交通事故變成了擔憂。4月12日上午9:30左右,黃梅縣公安局接到報告,黃梅縣新開鎮沿江一級公路陸埓村地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兩輛二輪摩托車和一輛客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三死一傷。我在朋友圈看到這樣的事件,現場的照片、視頻和報道直擊我的內心。那一刻,我沒有想著這起交通事故,我只是想著,這樣的事情會不會經常在我的家鄉上演,我的爺爺奶奶和家鄉的村民們會不會也發生這樣的事情。實際上,公路真的建了家門口,在村莊之間穿過,直接和村子裡出行的進出口相連,在村莊之間穿過。其中,被公路分開的村落光是新開鎮的村子就佔了有十幾個。我不想猜測政府會怎樣對待這樣事情,但我希望真的能夠找到有效控制這條路的交通事故的方法。
改革帶來的是發展,我們需要感謝,但我們也需要正確的態度看待它。我們要反思改革帶給我們的改變,不管是好的改變,還是壞的改變。在不斷的反思和經驗積累中,相信我們的改革之路會越來越順利,給人民大眾帶來沒有瑕疵的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