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旅遊 » 海南黎族民俗旅遊

海南黎族民俗旅遊

發布時間: 2021-03-01 04:24:30

⑴ 海南哪一些民俗與旅遊有關

海南擁有37個民族,其中,漢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黎族是內海南島上最早的居民,在瓊居容住的歷史已有六千多年。 海南島各少數民族至今仍保留著許多質朴淳厚的民風民俗和生活習慣,如黎族、苗族三月三、黎家婚禮等。海南文化藝術更豐富多彩,主要文藝表演形式有傳統的瓊劇、黎族苗族歌舞、木偶戲、儋州調聲等。地方節慶活動豐富多彩,有正月十五瓊山府城鎮的「換花節」(年青人以換花交朋結友);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九在瓊山市新坡鎮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的「軍坡節」(紀念公元6世紀我國南方百越民族傑出的女政治家、軍事家冼夫人);農歷三月三在黎族聚居地舉行的「三月三節」;農歷八月十五在儋州舉行的「中秋歌節」(群眾歡歌賞月和對歌比賽活動);每年11月舉行的「海南島歡樂節」;每年11月在三亞舉行的「三亞天涯海角國際婚禮節」等。每逢節慶活動,全省各地都要舉行富有濃郁地方文化色彩的娛樂活動。

⑵ 海南島民俗風情

海南省的居民,分屬於漢、黎、苗、回、藏、彝、壯、滿、侗、瑤、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鮮、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錫伯、門巴、納西、仫佬、哈薩克、鄂倫春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與苗族的生活習俗。
一、苗族風俗
每年三月三日,苗族同胞與黎家人一樣,盛裝歡慶節日。各家還製作五色飯,(也是海南苗族的特色美食),以紀念苗族先民五姓人家。五色飯是苗族人將山蘭稻米,分別用桑等植物葉浸染成黑,紅、綠、黃四色米,與白色米共煮,混合製成特香佳餚。苗族婦女的臘染技藝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種精美圖案和花鳥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婦女的頭飾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二、黎族風俗
黎族是海南島原著民族,在海南島的歷史有三千多年,有著特有的原生態文化。但是在現代文明沖擊之下,黎族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資源面臨著傳承的壓力,很多寶貴的技藝和文化形態正瀕臨失傳。保護璀璨的原生態黎族文化刻不容緩。紋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習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種罕見的原創性文化現象。紋身,黎語叫「打登」,亦叫「模歐」。海南漢語叫「綉面」或「書面」。西文則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種傳統習俗。最早記載海南黎族紋身的是《山海經海內南經》,文中說漢武帝於元卦元年(公元前110年)平定南越時,在海南島設的珠崖、儋耳二郡,就有「點涅其面,畫體為鱗采」,既指當時在海南島上的黎族先民這種習俗,由此推斷距今2000多年前黎族婦女就有了紋身傳統。有學者評價說,黎族婦女紋身是"刻在人體上的敦煌壁畫",是寫在身上的歷史。紋身是黎族一筆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
三、特色活動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漢、黎、苗、回、彝、侗、瑤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習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們世代聚居在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區及西南部,現有人口130餘萬。黎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黎語支,文化特徵與我國南方的壯族和布依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黎族又分杞、孝、潤、賽和美孚五個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於山谷坡地或山間盆地之中,村寨周圍長有茂密的樹木或刺竹。黎族傳統住宅以茅舍為屋,稱為「船形茅草屋」,傳說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來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為傳統保留了下來。黎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慶佳節,黎族男女要相互對歌或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每年農歷「三月三」是黎族的傳統節日,黎族人民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紡織技術。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就是從黎族人那裡學到了先進的棉紡技術。黎族人織的黎錦一般以黑、棕為基本色調,青、紅、白、藍、黃等色相間,花紋圖案有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傳統服飾為男子纏紅色或黑色頭巾,上衣開襟,布巾縛腰;婦女的服飾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們共同的服飾。海南島有豐富的民間文化,衍生了許多獨特的民間節慶活動。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瓊山市將舉行一年一度風情獨具的換花節。每年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九,瓊山市新坡鎮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一次為期四天的「軍坡節」。這是紀念冼夫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傳統佳節。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歡度「三月三」的習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農歷「三月三」期間)均舉行海南國際椰子節,它是融旅遊、文化、民俗、體育、經貿於一體的大型旅遊文化節慶活動。 每年中秋為儋州民間歌節。歌節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儋州山歌、調聲對歌比賽和「賞月」等項目。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辦的「海南歡樂節」。

⑶ 海南黎族風土人情及哪裡人的生活習慣

海南黎族分為哈方言、杞方言、閏方言、賽方言和美孚方言,五大方言區,各地方回言答區的黎族服飾各有特色,黎族服飾工藝細致精巧,嚴謹大方,花紋和色彩的運用與調配非常講究,主要與黑、白、宗,為基本色調,加入紅、藍、黃、青、綠等調配。勤勞智慧的黎族人民,通過美麗的服飾來寄託美好的願望,渲染喜慶氣氛,表達對平安吉祥 幸福美滿的熱切追求,現代的黎族服飾設計者正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和豐富的想像力及創造力,把黎族服飾之特點與個名族服飾之精華,巧妙而完美的融合起來,在原有的服飾基礎上不斷創新,創造出更加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它標志著文明的升華,也標志著名族的發展和進步。

⑷ 海南的歷史民俗文化

黎族來是中國嶺南的少數民族,源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人口為124萬。
黎族在海南島上居住的歷史已有3000年以上,我們至今仍能在少數黎族老年婦女身上見到一種極為罕見的古老文化遺存——文身。她們的臉、胸、手和腿上還保留著較完整的圖案紋樣,這些文身被稱作是「刻在人體上的敦煌壁畫」。
按照黎族的傳統習俗,文身是黎族婦女結束少女生活、步入成年必需完成的一個程序。黎族女性一般在十幾歲就擇吉日文身, 通常是請有經驗的老年婦女來主持。現場除了受刺者的母親外,還要邀請一二名中年婦女來協助。刺紋的工具很簡單,一根紅藤針(刺)、一根拍打棒、一小碗墨汁或青色染料即可。

⑸ 黎族民俗文化可以開發成哪些旅遊產品

海南島是全國最大的黎族聚居地,黎族存在著許多民俗,三月三、版黎錦、對山歌、權竹筒飯、山蘭米等都是黎族人民至今仍在過的節日和吃的事物,舉例來說,黎錦被稱為中國紡織史的活化石,有3000多年的歷史,已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單,而黎錦全靠手織完成,織成的筒裙做工非常的精細且具有特色,這個從旅遊文化開發的角度來說,就完全可以遊客的體驗項目,親手體驗這從古老年歲流傳下來至今的手藝,相信對於外地遊客來說是新鮮且值得一試的,進一步說,黎錦的小玩意,可以參考羌綉的做法。。。。這個只是舉例而已了

⑹ 海南黎族文化

少數民族永遠是中華宏偉畫卷上濃重的一筆,其社會歷史文化的變遷與發展是對人類歷史迴文明的生動證答明。了解和發掘民族文化,有利於把握過去,展望未來。海南黎族在人類的歷史上留下的足跡,將是人類考察海南豐富歷史的重要史料。

⑺ 黎族人風俗習慣

黎族是一個尚禮的民族,禮儀在黎族社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黎族禮儀有著豐富的內容,涉及了生產、生活的多個方面。

宴席禮儀:

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飲食禮儀。用餐時,對男客先酒後飯,對女客先飯後酒。賓主分開對坐。請酒時,主人先雙手舉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請酒,然後自己把酒一飲而盡。接著,把米酒逐個捧給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後,主人還給每個嘴裡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飯,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飯吃飽。


和解禮儀:

在海南省黎族地區,有一種和解的禮儀,黎語稱為「蕊岔」,意為「給好眼色」。械鬥雙方,若想停戰講和,言歸於好,就各派一名寡婦出面充當調解員。 雙方同時也各出一位代表。寡婦先把若干個銅錢投入一盆清水中,雙方代表從水中取出銅錢,互相揩抹一下對方的眼睛。然後,互相接過雙方的錢往腦後拋掉。最 後,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播種禮儀:

海南黎族一般在農歷2月春分前後種植早稻,7月立秋前後種 植晚稻。每季插秧前,都得由畝頭先摘采帶有綠葉的小樹枝,掛在自家門口上,然後畝頭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並在旁邊插上樹葉與紅藤葉,表示稻魂有主。此後村裡一般婦女才可下田插秧。開始插秧第一天,畝頭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別人也不能講話。民間認為,白天卧床休息,會使婦女們插秧的速度減慢;同外人講話,會走漏風聲,帶走好運,不利於稻穀生長。

喪葬禮儀:

在海南黎族,當病人在彌留之際,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飯,表示孝敬。親人離世後,以鳴槍報喪,親友們在一起商量喪葬儀式。寨中親鄰抬豬、挑酒前來相助。給死者洗身換上新衣服,衣服必須反著穿。死者如果是女性,還要在其臉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勞,到了陰間會歡迎。

黎族風俗,生前不做棺木,認為不吉利,人死後,由眾兄弟上山伐木製棺木。棺木按黎家習規分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絲等好木質製做,使用者喪事以殺牛為祭口,其餘三種以殺豬為祭品。二等是用樹皮製做,三等是用竹子編制的竹棺,四等是露兜席棺。

祭禮禮儀:

海南黎族人,每年農歷七月十四日,要舉行民間祭祖活動。這天,各家各戶殺雞買肉並以五色紙剪成紙衣祭祀祖先。晚上,每戶人家由小孩在家門口插上幾枝香,以祭那起無人供祭的祖先。

祭稻公稻婆儀式:

黎族人在每年稻穀成熟時,要舉行稻公稻婆祭禮儀式。由「畏雅」(帶頭犁田人)到每塊田裡捆紮四根稻穀,象徵著稻公和稻婆,上放置一小團米飯,求稻公稻婆吃飽,代為看管守護稻穀,以保佑豐收以及全體村民平安。稻公稻婆平時由畏雅保管,置於谷倉低層,次年收割後,才能將它釀酒分給眾人。

⑻ 海南的風俗

1、每逢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海口市瓊山區府城將舉行一年一度風情回獨具的府城答元宵換花節。

5、黎族一般實行土葬,葬俗因地區、方言不同而存在差異。在五指山腹地,人死後,則鳴槍報喪,男人用獨木棺葬於本村氏族公共墓地,外村嫁來的女子,則需抬回其娘家由娘家料理喪事,並葬在娘家的墓地。

⑼ 海南都有什麼風俗習慣啊

海南的漢族人較多.. 基本就和大陸沒什麼不同 有點像廣東人

民族風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屬於漢、黎、苗、回、藏、彝、壯、滿、侗、瑤、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鮮、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錫伯、門巴、納西、仫佬、哈薩克、鄂倫春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與苗族的生活習俗。 據歷史記載,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 早在遠古時代,黎族同胞就在這塊土地上刀耕火種,民族風情質朴、敦厚,長久以來就以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絢麗的織錦工藝著稱於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區地勢較平的山麓或臨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錯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嚴嚴實實的椰子樹與檳椰樹間,樹的空隙間用竹籬笆圍成小塊菜地,各色蔬菜嬌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過房前,讓人有「走進山間別墅」的感覺。檳椰是黎胞走親訪友的貴重禮物,以數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特色活動
海南民俗節慶活動: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漢、黎、苗、回、彝、侗、瑤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習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們世代聚居在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區及西南部,現有人口130餘萬。黎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黎語支,文化特徵與我國南方的壯族和布依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黎族又分杞、孝、潤、賽和美孚五個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於山谷坡地或山間盆地之中,村寨周圍長有茂密的樹木或刺竹。黎族傳統住宅以茅舍為屋,稱為「船形茅草屋」,傳說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來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為傳統保留了下來。黎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慶佳節,黎族男女要相互對歌或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每年農歷「三月三」是黎族的傳統節日,黎族人民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紡織技術。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就是從黎族人那裡學到了先進的棉紡技術。黎族人織的黎錦一般以黑、棕為基本色調,青、紅、白、藍、黃等色相間,花紋圖案有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傳統服飾為男子纏紅色或黑色頭巾,上衣開襟,布巾縛腰;婦女的服飾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們共同的服飾。
海南島有豐富的民間文化,衍生了許多獨特的民間節慶活動。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瓊山市將舉行一年一度風情獨具的換花節。每年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九,瓊山市新坡鎮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一次為期四天的「軍坡節」。這是紀念冼夫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傳統佳節。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歡度「三月三」的習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農歷「三月三」期間)均舉行海南國際椰子節,它是融旅遊、文化、民俗、體育、經貿於一體的大型旅遊文化節慶活動。 每年中秋為儋州民間歌節。歌節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儋州山歌、調聲對歌比賽和「賞月」等項目。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辦的「海南歡樂節」。

⑽ 海南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海南島有豐富的民間文化,衍生了許多獨特的民間節慶活動。

換花節:每逢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瓊山市將舉行一年一度風情獨具的。是瓊山府城一年一度的獨具風味的大盛會,換花節原是瓊山特有的民間節日,歷史悠久,但是以前換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絕,如今傳統的換香變成了換花,其活動的形式、規模、范圍、區域也逐年擴大,形成了凝聚著友誼、美好、幸福、歡快為一體的新的娛樂。

軍坡節:每年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九,瓊山市新坡鎮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一次為期四天的。這是紀念冼夫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傳統佳節。

三月三: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歡度的習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農歷「三月三」期間)均舉行海南國際椰子節,它是融旅遊、文化、民俗、體育、經貿於一體的大型旅遊文化節慶活動。

儋州民間歌節:每年中秋為儋洲民間歌節。歌節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儋州山歌、調聲對歌比賽和「賞月」等項目。

海南歡樂節: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辦的「海南歡樂節」。

古萬洲婚姻習俗:古萬洲所在地就是今天的萬寧。古萬洲的婚姻習俗很有講究,從訂到結婚要以歷幾個比

較復雜的過程:
第一步是"定禮"。必須送檳榔,凡是女子受聘某家就叫做"吃某氏檳榔";
每二步是"納幣"。這里包括送銀元禮物到女方,同時,將男女生辰八字寫在紅紙上,請算命生先推算,男女雙方是否"相剋"如不相剋,則可訂婚,
第三步是"擇吉清期"。也就是選擇吉祥之日成婚。在擇吉之時,還需向女方送聘禮,可以送金、銀首飾、手鐲、錢物,也可送獵、酒、米等。結婚日期一般由男方提出。如果女方家中無喪事或重大變故,一般不能拒絕;
第四步是"成婚"。
結婚的這天,新郎必須親自來接新娘,新娘坐八抬大花嬌,並請樂隊吹吹打打舉行大宴,親朋好友前來祝賀,並送錢為禮物,新娘到了新郎家後,先"拜堂", 拜堂行三跪九叩首大禮,然後在上吃"合登酒",酒喝三杯就行,到夜晚入洞房。第二天夫婦雙雙到大堂上拜見新郎父母,第三天"回門",即新夫婦回訪娘家,拜見岳父岳母
海南的風俗習慣每個民族都不一樣,
黎族的「跳竹竿」

是黎族最富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過年過節,黎族同胞便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歡聚在廣場上,跳起「打竹舞」來,跳竹竿時,8跟長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開一合,隨著音樂鼓點的節奏,不斷地變換著圖案。由4-8名男女青年隨著或快或慢的節奏,在交叉的竹竿中,靈巧、機智、自由地跳躍,當竹竿分開時,雙腿或單腳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攏又急速躍起,並不時地變換舞步做出各種優美的舞蹈動作,參加舞蹈的青年男女,一邊跳舞一邊由小聲到大聲地喊著:「哎--喂、哎--喂」,大大增添了熱烈氣氛。

黎族婚俗黎族青年的婚戀別具特色,按照黎族習俗,村子裡的姑娘長到十六歲,就要搬出父母的住房,單獨住在離父母不遠的閨房內。閨房多為茅草房,內放一張大床。住進閨房的姑娘便開始了自由戀愛。年輕的小夥子可以隨意到閨詞語民姑娘聊天、玩耍,姑娘喜歡上的小夥子就留宿房中,不喜歡就讓他離開。被姑娘逐喜歡上的小夥子經閨女房的自由戀愛之後,由父母正式上門提親。提親時要帶上一些姑娘愛穿的衣服和檳榔。檳榔是求婚最重要的禮物,帶少了姑娘家會不滿意。等到正式舉行婚禮時,十分熱鬧,有伴娘與伴郎山歌,有新婚夫婦在歡樂聲中飲幸福酒,還有「逗娘」活動,全村人殺獵宰羊在一起慶賀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