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旅遊介紹
我知道的沒那麼多來,不過我自推薦野生動物園。 額。。突然來靈感了 。。
一湖:西湖
二峰:南高峰、北高峰
三泉:龍井泉、虎跑泉、玉泉
四寺:靈隱寺、凈慈寺、聖因寺、昭慶寺
五山:孤山、鳳凰山、玉皇山、寶石山、吳山
六園:湖濱公園、西山公園、長橋公園、中山公園、老年公園、兒童公園
七洞:煙霞洞、水樂洞、石屋洞、千人洞、紫來洞、紫雲洞、黃龍洞
八墓:於謙墓、張蒼水墓、秋瑾墓、徐錫麟墓、陶成章墓、章太炎墓、陳伯平墓、岳飛墓
九溪:青灣、宏法、渚頭、方家、佛石、雲棲、百丈、唐家、小康九個山塢的溪流
十景: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南屏晚鍾、雙峰插雲、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柳浪聞鶯
② 杭州旅遊景點有哪些
一、千島湖
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境內,小部分連接杭州市建德市西北,是為建新安江水電站攔蓄新安江上游而成的人工湖,1955年始建,1960年建成。
水庫壩高105米,長462米;水庫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10餘千米;最深處達100餘米,平均水深30.44米,在正常水位情況下,面積約580平方千米,蓄水量可達178億立方米。
在最高水位時擁有1078座大於0.25平方千米的陸橋島嶼,並以2平方千米以下的小島為主,島嶼面積共409平方千米。
二、天目山
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之譽的天目山,地處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臨安區境內。主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於漢,有東西兩峰,頂上各有一池,長年不枯,故名。是韋陀菩薩的道場。
動植物種類繁多,珍稀物種薈萃,為國家教學科研重要基地。被國家授予"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天目山峰巒疊翠,古木蔥蘢,有奇岩怪石之險,有流泉飛瀑之勝,素負"大樹王國""清涼世界"盛名,為古今攬勝頤神勝地。天目千重秀,靈山十里深,她賦予人類享之不竭的璀璨文化與獨特的大自然風韻。
三、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於公元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建。相傳為慶祝寵妃黃氏得子而建,所以命名為「皇妃塔」。後來,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漸被人們稱為「雷峰塔」。
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和尚騙許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
舊雷峰塔於1924年倒塌,後重建,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市西湖著名旅遊景點之一。
四、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月的景觀享譽中外。主要景點有「開網亭」、「閑放台」、「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九獅石」等。
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特色。人民幣一元紙幣的背面採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見三潭印月在我國風景名勝中也占據極其重要的標志作用。
五、六和塔
六和塔,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之江路16號。始建於宋開寶三年(970年),塔基原址系吳越王錢弘俶的南果園。錢弘俶舍園建塔原為鎮壓江潮 。
六和塔佔地890平方米(約1.3畝),塔外各層檐角掛有104隻鐵鈴 。
六和塔塔高59.89米,內部塔芯為磚石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樓閣式檐廊為八面十三層,每級廊道兩側有壺門,塔內由螺旋階梯相連,第三級須彌座上雕刻有花卉、飛禽、走獸、仙子等各式圖案。清朝乾隆皇帝曾為六和塔每層題字。
③ 杭州旅遊景點介紹
1、蘇堤春曉
(Spring Dawn at Su Causeway)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錢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蘇堤長堤延伸,六橋起伏,為遊人提供了可以悠閑漫步而又觀瞻多變的游賞線。走在堤、橋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萬種風情,任人領略。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又相鄰,垂楊帶跨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交通情況:乘507、504、K4、游2路蘇堤站下。
2、曲苑風荷
(Lotus in the Breeze at Crooked Courtyard)
曲苑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苑」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曲苑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曲苑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苑風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
交通情況:乘507、538、15路曲苑風荷站下。
3、平湖秋月
(Autumn Moon over the Calm Lake)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一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棗--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里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一份書卷氣。
交通情況:27路、7路岳墳站下。
4、斷橋殘雪
(Melting Snow at Broken Bridge)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 :「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
交通情況:K7斷橋殘雪站下。
5、柳浪聞鶯
(Orioles singing in the willows)
今日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栽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公園北部早先的錢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園林風格,布局的庭院景區,沿用「聚景園」舊稱命名。 園內亭台樓榭,假山泉池,小橋流水,矮牆漏窗,奇花異草,各據其位,合為勝景,全園曲徑通幽,別有天地。
公園東南辟為群眾游園文娛活動場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為杭州市民和八方遊客晨間鍛煉,假日休閑和節日慶典的好去處。 每到夏秋季節,這里又是消暑納涼「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和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各樣的花展,燈會民俗風情表演等,吸引著人們。
交通情況:乘K4、38路清波門站下。
6、花港觀魚
(Viewing Fish at flower harbor)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遊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詩中有句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今日花港觀魚是一座佔地二十餘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
交通情況:乘K4、538、K599路蘇堤站下。
7、雷峰夕照
(Sunset glow at Leifeng pagoda)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後,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
交通情況:K4,游1到凈寺下。
8、雙峰插雲
(Twin peaks piercing Clouds)
巍巍天目山東走,其餘脈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與北高峰古時均為僧人所佔,山巔建佛塔,遙相對峙,迥然高於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嵐翠霧白,塔尖入雲,時隱時顯,遠望氣勢非同一般。南宋時,兩峰插雲列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題為雙峰插雲,建景碑亭於洪春橋畔。其時雙峰古塔毀圮已久,以至連此景原有的內涵也一度難為人知『插雲』者虛言也。設景碑亭於此,實為權宜之計。「浮圖對立曉崔巍,積翠浮空霽藹迷。試向鳳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煙低」。這是南宋詩人王洧的《兩峰插雲》詩,它告訴人們:雙峰插雲的景觀。
雙峰插雲雖然自古至今其觀賞的地點和方式迭經變化,但南、北兩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極富登臨之勝的著名山峰卻至今未變。南高峰臨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顯露,絕壁崢嶸。登上山巔向東俯瞰,西湖全景歷歷在目不是畫圖,勝似畫圖。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靈隱寺的坐山,從寺西側上山,石磴多至數千級, 盤折回繞三十六彎,沿途山溪清流回轉,林木重疊,古人有詩贊道:『一路松聲長帶雨, 半空嵐氣總成雲』。山東側,建有西湖叭一的載人索道,全長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鍾。交通情況:乘507、游2路洪春橋站下。
9、南屏晚鍾
(Evening bell at Nanping hill)
南屏晚鍾,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 ,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像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後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凈慈寺、興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繼靈隱、天竺之後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鍾暮鼓,焚貝佛號,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鍾的情韻,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同時,鍾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迴音迭起。
交通情況:K4,游1到凈寺下。
10、三潭印月
(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三潭印月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築布局匠心獨運。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
交通情況:由西湖坐船前往。
④ 杭州旅遊景點的介紹詞!!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蘇堤春曉 蘇堤全長三公里,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構築而成的。故名之以「蘇堤」。 早春四月,迎著熹微晨光,沿修長的湖堤漫步,但覺輕風徐來,十里垂柳飄忽。在輕煙薄霧中,灼灼紅桃含露開放,宛若噴霞,景色著實嬌媚迷人,而當春雨霏霏,透過裊娜柳絲眺望西湖,但見薄靄彌漫,漸遠漸淡,景色更是奇幻誘人,被人稱為「六橋煙柳」。蘇堤連接了南山和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且花木一年四季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如詩若畫的迷人風光,成了人們長年遊玩的好地方。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前身是南宋的皇家花園--聚景園。解放後經整修,已擴建成為佔地三百多畝的大型公園。這里以柳葉蔥蔥,鶯聲婉轉而成為人們休閑的好去處。春天的花園柳樹蔭蔭,枝枝翠柳婀娜多姿,有些隨風搖曳,更有臨湖而植者,枝葉俯垂水面,遠望如少女浣紗的「浣紗柳」。步履其間,濃蔭深處的柳樹給人以陣陣思緒,悅耳的鶯啼聲更是撩人遐想。柳浪聞鶯現共分三組園景,即聞鶯館、友誼園和聚景園。這里引進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使園內景色越具誘人之處,以景寓意,情景交融,別有一番情趣。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花港觀魚 「盧園」是南宋內侍盧允升的私人花園,因其處有清溪自花家山流下,故名「花港」,花港觀魚,與蘇堤前接,西山在北為其護屏,還有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兩面鑲著翡翠框架的鏡子分嵌左右,全園分為魚池古跡、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叢林區、芍葯圃等七個景區。公園中部的南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紅魚池。池中滿蓄金鱗紅鯉,池畔花木扶疏。遊人投餌,群魚爭食,有聲有色,賞心悅目。現公園的主景區為牡丹園,用牡丹、湖石等組成,小徑迂迴,布置緊湊有致。仲春時節,站在聳峙高處的牡丹亭向下俯視,但見大大小小的花壇間紅夾綠,那燦若雲錦的牡丹花千姿百態,斗奇競妍,令人流連忘返。不久將再辟芍葯圃,與牡丹亭相媲美。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麴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池和池之間築小橋相連,便於遊人流連觀賞,可以領略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迷人景色。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雙峰插雲 在洪春橋畔。雙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別位於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兩峰遙相對峙,綿延相距十餘里。舊時人們游湖多在春秋兩季,每當欲雨未雨時,從湖上眺望南、北兩高峰,但見雲霧裊繞,雙峰時隱時現,時露雙尖,宛如峰插雲霄,自然風光異常優美,峰勢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後或陰翳多雲天氣,彩雲、白雲或濃或淡,忽纏忽遮,是雲是山,一片朦朧。如一幅壯觀的水墨淋漓而濃淡有致的山水畫卷展現在面前,氣象萬千,景觀十分吸引人,便定為「西湖十景」之一,名兩峰插雲。後「兩峰」改為「雙峰」,從此這湖中之景便成為陸上之景。南高峰「攬長江若帶,俯平湖如杯」北高峰稱「錢塘之柱」,山間林木蒼翠,有石磴數百級,曲折盤上山頂。張岱《西湖十景兩(雙)峰插雲》: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它是由三座葫蘆形石塔和「小瀛洲」兩個部分組成。島是明萬曆年間用疏浚的湖泥堆積而成,島外又築有環表堤埂,堤島之間由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曲橋相連,構成了一個湖中島、島中湖的勝似仙境的著名旅遊勝地,其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是我國水上景園的典範,古代園林藝術的精品,中秋之時,在塔中置燈燭,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月光、燈光、湖光,月影、塔影、雲影溶成一片,恍惚迷離,說不盡的詩情畫意。登上小瀛洲,一路更有九曲橋、九獅石、開網亭、亭亭亭、「竹徑通幽」、木香榭、迎翠軒、花鳥廳等,最後是我心相印這亭。這些建築錯落布置,極盡巧思,一路游賞,意趣無窮。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瀕臨外西湖,此地商閣凌波,綺窗俯水,平台寬方,視野開闊,中秋之夜,月白風清,湖水盈盈,坐在平台茶座上,仰看天上月輪當空,俯視湖中月影倒映,天上、湖中兩圓月,交相輝映,有使人如入方寒宮之感。所以前人題有「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的楹聯。而且假山疊起,四季花木,構成一處詩趣盎然的游覽勝景。更令人尋訪和體味的是其豐富的歷史古跡和文化底蘊,令人想到南宋的望月亭,明代的龍王祠,和清初的御書樓。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雷峰夕照 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雷峰塔,相傳為吳越王為慶黃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黃妃塔」。但民間因塔在雷峰,均呼之為雷峰塔。塔共七層,重檐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舊時雷峰塔與保叔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對,有「雷峰如老納,保叔如美人」之譽。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故被稱為「雷峰夕照」。至明嘉靖年間,塔外部樓廊被倭寇燒毀。塔基磚被迷信者盜竊,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傾圮。今政府批准復建。清人許承祖曾作詩雲:「黃妃古塔勢穹窿,蒼翠藤蘿兀倚空。奇景那知緣劫火,弧峰斜映夕陽紅。」將重現雷峰塔與保叔塔隔湖對峙的景觀。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南屏晚鍾 南屏山橫亘於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蒼翠,秀石玲瓏。山上有一凈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吳越始建,稱「永明禪院」,飽經滄桑。寺內有宗鏡堂、慧日閣、濟祖殿、運木井等古跡,山門前有放生池。寺院原有銅鍾一口,每天傍晚,深沉、渾厚的鍾聲在蒼煙暮靄中回響,山回谷鳴,發人悠遠的沉思,「南屏晚鍾」因此得名。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晨鍾暮鼓,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斷橋殘雪 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斷橋殘雪景觀內涵說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後,橋的陽面冰雪消融,但陰面仍有殘雪似銀,從高處眺望,橋似斷非斷。每當大雪之後,紅日初照,橋陽面的積雪開始消融,而陰面還是鋪玉砌玉,遠處觀橋,晶瑩如玉帶。佇立橋頭,放眼四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給人以生機勃勃的強烈屬深刻的印象,是欣賞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國著名的民間傳說《白蛇傳》,為斷橋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洪丞《斷橋閑望》詩雲:「閑作步上斷橋頭,到眼無窮勝景收。細柳織煙絲易,青屏拂鳥影難留。斜拖一道裙腰繞,橫著千尋境面浮。投者近來忘俗累,眷懷逋客舊風流。」
⑤ 杭州的著名旅遊景點
西湖 5A級景點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
龍門古鎮 4A級景點
龍門古鎮地處富春江龍門山下,離富陽約16公里。古鎮四面皆山,大山頭盤踞於西隅,龍門山崛起於東南,剡溪與龍門溪交匯於鎮北。「此處山清水秀,勝似呂梁龍門」,東漢嚴子陵暢游龍門山時贊嘆不已,古鎮也因此得名。
雷峰塔 4A級景點
現在屬於國家AAAA級旅遊區的雷峰夕照景區以南屏山支脈夕照山為主體,與凈慈寺遙望相對。雷峰新塔選在原塔址重建,並覆蓋整個遺址,是遺址文物保護罩與塔結合一體的風景名勝建築。
野生動物園 4A級景點
我園是浙江省重點旅遊項目,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野生動物園--杭州野生動物世界, 園區山巒起伏、流水潺潺、植被茂盛,依託原有的山形地貌設有步行區和車行區兩大游覽區。
瑞晶石花洞 4A級景點
瑞晶洞位於浙江臨安市昌化地區的石瑞鄉蒲村。東距杭州130公里,南鄰千島湖125公里,西離黃山166公里,北連天目山國家森林公園51公里,周邊有大明山、浙西大峽谷、柳溪江等風格各異的臨安品牌景區,地處浙皖"黃金"旅遊線上。
湘湖旅遊度假區 4A級景點
浙江湘湖旅遊度假區是1995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旅遊度假區,總規劃面積51.7平方公里,2007年被評定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清河坊 4A級景點
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位於杭城南部景區吳山腳下,距西湖僅數百米,佔地13.66公頃,作為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較完好的舊城區――清河坊歷史街區,正是杭州悠久歷史的一個縮影。清河坊自古是杭州的繁華地段。
浙西大峽谷 4A級景點
浙西大峽谷位於浙皖接壤的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域內。地處浙江西北部而名"浙西"。峽谷境內山高水急,山為黃山延伸的余脈水為錢塘江水系的源流。峽谷旅遊區為線型環帶狀,全長80公里,共分三個景段。
柳溪江 4A級景點
柳溪江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臨安市河橋古鎮,距杭州100公里,臨安市區5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三溪匯集,始成柳溪,上游沙明水凈,河灘開闊,游魚可數游;下游江灣相連,青山對峙,風光迷人,呈浙西三峽的獨特風貌。
杭州樂園 4A級景點
杭州樂園座落在錢塘江南岸湘湖省級旅遊度假區內的杭州樂園,契合未來發展潮流,注重人與自然、環境、生態融合,構築了一個宏大的、面向21世紀的全新旅遊休閑度假新概念
藍色假日旅行網
⑥ 杭州有哪些旅遊景點
西湖一日游西湖旅遊次序: 順時針的環線
三潭印月及小瀛洲島(坐船)-雷峰塔-花港觀魚-蘇堤-白堤-斷橋殘雪-音樂噴泉(早上10點開始,到晚上8點觀看玩音樂噴泉結束,這次時間是足夠看音樂噴泉的,但是走的太累了,就沒等音樂噴泉)。
以下行程可供您參考:
1、 三潭映月及小瀛洲
時間:10點50-1點半,全程2小時。遊船(這張船票是從西湖到小瀛洲島下,在乘船至花港觀魚下,一來一回行程結束,遊船上有講解員,我坐第一排發現這里的講解員都是閉著眼睛介紹景點的,講解詞居然和遊船行駛的景點絲毫不差,真所謂熟能生巧。)
三潭映月
特色:三潭印月,是 浙江 杭州 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月的景觀享譽中外。主要景點有「開網亭」、「閑放台」、「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九獅石」等。
開放時間:7:30-16:30
旅遊時節:春秋最佳。這兩季是遊玩西湖及其周邊景點的最佳時令,氣溫合適。
交通:上島遊玩需要乘遊船,分為豪華畫舫(有空調)和普通遊船兩種,遊玩結束後可憑票乘船返回至花港、湖濱、 中山 、岳廟碼頭其中任意一個碼頭,乘船泛舟西湖之上,吹著風看著西湖周邊的景色,雷峰塔,花港觀魚、蘇堤、白堤、三潭映月、真是回到古代人是生活。
⑦ 杭州市旅遊景點有哪些請詳細介紹一下!!謝謝!!
我覺的最好玩的還是瑤琳仙境又稱瑤琳洞,縱深1公里,總面積達28000平方米,位於浙江西部的桐廬縣瑤琳鎮,距杭州80公里譽滿海內外的瑤琳仙境,是「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浙江省十大旅遊勝地」之一。2002年躋入國家AAAA極風景旅遊景區行列。
據清朝乾隆《桐廬縣志》載:"瑤琳洞,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洞口闊二丈許,梯級而下五丈余,有崖、有地、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狀若雲霞錦綺;泉有八音聲若多鼓琴笙;人語犬聲,可驚可怪。蓋神仙游集之所也……"。
在離現洞口二十米左右的老洞口上,鐫有"瑤琳仙境"四個大字。右邊石崖上還留有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桐廬知縣楊葆彝的題刻,在三洞廳石壁上,留有"隋開皇十八"、"唐貞觀十七年"等字跡。因年代久遠,已被一層透明的碳酸鈣結晶覆蓋著,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還有一處被膠結的大炭層,據有關專家用同位素檢驗、分析,證實這是二千九百多年前西周時期古人用火的遺燼。此外,還發現了散落於各洞廳間的東漢印紋陶片,五代、北宋的古錢,以及元朝的青瓷碎片等。其中有一面銅鏡,刻有桐廬籍詩人徐舫的字型大小"方舟"兩字。
一股不知來蹤去影的地下水潺潺有聲,穿行迂迴引導著您步入這撲朔迷離的神奇世界。進入「仙女聚會」的第一洞廳,「獅象迎賓」開如一道貌岸然屏風門,左邊一頭蓬發雄獅,右邊一群長鼻大象,恭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過迎賓門,眼前是一座燦爛的「宮殿」,30米高的穹頂上氣象萬千,五彩繽紛的鍾乳石猶如繁星閃爍,又似彩雲飄浮。洞廳中央,一尾巨大的「鯉魚」正從瑤池上歡騰躍起。高高居上的「廣寒舞台」,彷彿有仙樂悠揚,仙女舞袖。「蓬萊宮闕」煙嵐繚繞,影影綽綽變幻莫測,讓人遐想連翩。「銀河飛瀑」無論從地質構造上看,還是從景觀欣賞上說,均屬罕見。這方溶岩石瀑高7米,寬13米,如同冰山雪融,雖無聲響,卻彷彿有雷鳴之聲,縈回於耳,堪稱天下奇觀。
毗鄰石瀑有條歷時幾十成年形成的7米高的水秋石柱,酷似天安門前九龍盤繞的華表,秀麗挺拔。沿途山坡上,遍布細巧景石,一絲絲、一層層,相疊而上,形似靈芝,故名「靈芝仙山」。山中有一隻小巧玲瓏的石蛙,質如美玉,藏身在岩洞里,呼之欲出,對面有一伏地石獅,狀如閉目養神,一獅一蛙共同守衛著靈芝仙草的重任。還有氣勢壯觀的「石幔垂台」、形象逼真的「石竹叢林」、綽約多姿的「玉蘭幽香」、憨態可掬的「熊貓戲球」……琳琅滿目,使人目不暇接。
地形跌宕起伏的第二洞廳,峽谷幽深,清泉緩緩流過。水邊一支石筍,宛若白鬍子老翁悠頭垂釣,有人說是姜太公,也有人講是嚴子陵。生龍活虎的「群獅廳」最為誘人。在一片白色的石筍中,有大小50多處狀若雄獅,或蹲、或躍、或抖鬣長吼、或奮蹄騰越、或相互戲耍,姿態各異。屹立在第二洞廳尾部的懸崖上,有一根高大的石柱,頂天立地,高約14米,直徑4米左右,景稱 「擎天玉柱」,大有「力拔山兮氣蓋世」之概。
在第三洞廳西南隅的「三十三重天」,石筍漫天,層層疊疊。有人把它比作唐代敦煌大壁畫,那是彩霞東升,瑞氣氤氳;那是仙鶴舞步,孔雀開屏;那是花團錦簇,神女曳裙……這大千世界難以用語言描繪,全憑您自己的觀察和想像了。左而有一塊5。5米高的石壁上鐫刻著一首宋代詩人柯約齋描寫瑤琳仙境的七言律詩,古人在詩中就把這個夢幻般地瑤琳洞比作「仙境」、「壺中天」、「蓬萊島」、「桃花源」、「武陵村」。隨著曲橋延伸,進入「石林迷宮」,迎面一支上大下小,重約千斤的石筍「瑤琳玉峰」,如一位身披白綢、手捧鮮花的女神,亭亭玉立,是瑤琳仙境的瑰寶,被定人瑤琳仙境的標志。與瑤琳玉峰遙遙相對的是一幅冰棱狀下垂的鍾乳石和形同仰首海獅的石筍相對峙,鍾乳石不時滴下水珠,形成「海獅接水」景觀。不遠處,高高蹲著的一株石筍像嫦娥身邊的玉兔,那欲奔未走的形狀,好像在同遊人說:「仙境美,玉兔下凡不思歸」。駐足片刻,不能不使人發出「凡人思此不思歸」的感嘆。
瑤琳仙境,是奇詭無比的洞天世界。它的神奇,為人們想像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瑤琳仙境應景而生,為人們的壯游再添樂趣
瑤琳仙境自開放以來,以其"幽、深、奇、秀"的瑰麗景觀和優美的生態環境,贏得了中外遊客的熱烈贊賞。1982年,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厥文游瑤琳仙境時欣然題詞:"瑤琳洞曲折有致,為全國諸洞冠。名謂仙境,信不誣也。"
本著"嚴格保護、科學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和"洞內是仙境、洞外是花園"的建設方針。經過近20年的開發建設,現已形成洞內、洞外全面綠化、設施文明的景區。景區面積達48萬平方米,林木覆蓋率達95%以上。在1983年中國第三屆溶洞會議上,瑤琳仙境以"洞穴景觀好、科學保護好、開發利用好"的"三好"標准,被評為"科學建洞的典範"。2000年世界旅遊洞穴會議首次移師到亞洲並在瑤琳仙境召開,瑤琳仙境進入世界著名洞穴之列。瑤琳仙境在世界旅遊溶洞的大家庭中,也一定會大放異彩。
⑧ j介紹一下杭州旅遊景點
飛來峰-靈隱寺靈隱寺位於西湖西北面,在飛來峰與北高峰之間靈隱山麓中,這里千峰競秀,萬壑爭流,是一處古豐富、景色宜人的游覽勝地,靈隱寺是江南著名古剎之一。 靈隱寺創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歷史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印度僧人慧理見這里景色奇幽,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這里建寺,取靈名隱。五代時吳越國王錢叔崇信... 西湖·龍井山園「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宋代詩人楊萬里寫下這藝吟詠西湖的千古絕唱時,一定不知道在龍井山園遙看西湖的別樣風景。 作為西湖風景區的唯一的山地公園,龍井山園以真山、真水、人文系統和綠色野趣為號召,聚集千年龍井地域文化之精髓,在完全自然的環境中展現綠香之宗龍井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山園特別引進逼真模擬龍井... 西湖·三潭印月三潭印月島又稱「小瀛洲」,是西湖三島中面積最大、景觀最豐富、知名度最高者,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是江南水上庭院藝術的代表作。「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是這里的最大特色。小瀛洲呈「田」字狀,外圈和內十字有島橋相連,亭台軒榭,點綴其間,內部被島橋自然分割成四個湖,中心綠洲的「竹徑通幽」藝術牆充滿詩情畫意。島... 西湖風景區杭州西湖,是一處以秀麗清雅的湖光山色與璀璨豐蘊的文物古跡和文化藝術交融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她以秀麗的西湖為中心,三面雲山,中涵碧水,面積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為5.68平方公里。沿湖地帶綠蔭環抱,山色蔥蘢,畫橋煙柳,雲樹籠紗,逶迤群山之間,林泉秀美,溪澗幽深。90多處各具特色的公園、風景點中,有三秋桂子、六...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市區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這里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朴、文化積淀深厚,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之勝,獨在於水。水是西溪的靈魂,園區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 斷橋殘雪望湖亭外半青山,跨水修梁影亦寒。 待伴痕旁分草綠,鶴驚碎玉啄欄干.--王洧《斷橋殘雪》 斷橋殘雪為西湖十景之一。是神話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與許仙的相會之橋。 斷橋位於白堤東端,一說因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斷,故稱斷橋。宋代叫寶佑橋。另一講元代因橋畔住著一對以釀酒為生的段姓夫婦,故又稱為段家橋。現在... 錦綉風水洞錦綉風水洞位於杭州市西湖區周浦鄉雲泉山中,距市中心15公里,是我國特大型"水陸兼備"的溶洞之一,其高達116米的"九天飛龍"石壁被專家稱之謂"天下第一九龍壁"。 據史籍記載,風水古洞早在東晉時即為"湖埠十景"之一,洞口有北宋留下的"雲泉靈洞"題刻和多處摩崖石刻。 白居易、蘇東坡、范仲淹、朱熹等曾到此游覽並留下贊美詩篇,洞... 南屏晚鍾 縹緲雷峰隔上方,數聲風送到幽窗。 柳昏花暝遊人散,付與山僧帶月撞。 --宋林《南屏晚鍾》 南屏晚鍾,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 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襯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 清河坊清河坊歷史街區--杭州歷史上最著名的街區,也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較完整的舊街區,是杭州悠久歷史的一個縮影。 清河坊的歷史起源於南宋。南宋定都杭州,築九里皇城,開十里天街(今中山中路)。於是,在宮城外圍、天街兩側,皇親國戚、權貴內侍紛紛修建宮室私宅。中河以東建德壽宮、上華光建開元宮、後市街建惠王府第、惠民街建龍... 雙峰插雲南北高峰高插天,兩峰相對不相連。 晚來新雨湖中過,一片痴雲鎖兩尖。 --陳璨《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碑亭在杭州靈隱路洪春橋畔。為西湖十景之一。宋、元時稱為兩峰插雲清康熙帝南巡,改兩峰為雙峰。雙峰指的是北高峰和南高峰,兩峰遙相對峙,期間小山起伏,綿亘約5公里。峰頂時隱時現於薄霧輕嵐之中,望之如插雲天,因... 浙西大峽谷浙西大峽谷被譽為「華東第一旅遊峽谷」,又有「浙西神農架」之稱。峽谷位於浙江安徽交界的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浙西大峽谷內山高水急,山是黃山山系的余脈,水為錢塘江水系的源流。環帶狀的狹谷全長83公里,沿途花木遍地,地貌奇特,奇峰秀石「生長」在落差懸殊的峽谷兩旁懸崖,有「白馬岩中出,黃牛壁上耕」之譽,與長江三... 九溪煙樹九溪十八澗流布於西湖群山西南隅,九溪與十八澗在八覺山下的溪中溪餐館前匯合,平面呈丫字形,由北而南注入錢塘江,由此往東沿溪而上到楊梅嶺村一段,簡稱九溪;由溪中溪西去龍井村,稱十八澗,長約5500米。南宋時就已知名。這里一路峰迴路轉,山巒起伏,林木茂密,溪澗眾多,茶園散處,晴好天氣滿目翠微,秀色可餐;若遇陰雨天,雲霧繚繞,煙嵐飄... 虎跑夢泉西湖勝景,湖山相依相連,這相依相連的「使者」,便是三南雲山間的泓泓清泉,道道溪澗。位於大慈山下的虎跑泉,則是西湖從多名泉中的翹楚。 虎跑泉的得名,始於佛教神話傳說,實際上這是歷史上西湖名泉的開發、保護、利用乃至留存與佛、道信徒及寺觀興衰休戚相關的一種世俗的折射。虎跑所在的大慈山谷,自唐代以來即建有佛寺,至... 六合塔南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記載:南朝陳天嘉元年,有天竺僧人持辟支佛舍利來到杭州孤山建塔奉,這就是西湖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古塔--孤山永福寺(後來,又叫孤山寺,廣化寺)的辟支佛骨塔。42年後,時當隋仁壽二年,靈隱寺前的飛來峰上建起了神尼舍利塔,這里瘞藏的是同州船若寺一位名叫智仙的尼姑的遺骨。據立,智仙處前曾留下遺囑... 宋城位於西湖風景區西南,北依五雲山,南瀕錢塘江。主要分為:《清明上河圖》再現區、九龍廣場區、宋城廣場區、仙山瓊閣區以及南宋皇宮區、南宋風情苑區(待建)等部分。《情明上河圖》再現區以反映北宋都市繁華風貌和宋古建築為特色。宋城大門前廣場有九龍柱群的天下奇觀,柱高10米,直徑1米,超山東孔府龍柱堪稱「世界一絕」,被譽... 蘇堤春曉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張寧《蘇堤春曉》 蘇堤俗稱蘇公堤,在西湖上南起南屏路,北接麴院風荷,全長近三公里。長堤卧波,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它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早春四月... 岳廟位於西湖西北角的岳湖畔,始建於公元1221年,是為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而建的。內有忠烈廟、啟忠祠和岳飛墓。忠烈廟內的岳飛塑像,上懸還我河山巨匾為岳飛手跡。啟忠祠原祀岳飛父母、妻兒,現辟為岳飛紀念館,陳列岳飛的生平事跡。墓園內有南北碑廊,陳列著岳飛手跡和後人憑吊岳飛的詩詞碑刻127塊,具有重要的文史價值。1961年... 雷峰塔雷峰塔原建在雷峰山上,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凈慈寺前。雷峰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起,林木蔥郁。山巔原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標志性景點,與北山的保俶塔南北遙相呼應。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現出「一湖映雙塔,南北相對峙」的美景。1924年雷峰塔倒塌之後,不僅作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