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旅遊 » 杭州旅遊商品文化因素

杭州旅遊商品文化因素

發布時間: 2021-02-17 04:28:06

A. 杭州的特產,經濟文化,典故及民俗風情 杭州的特產,經濟文化,典故及民俗風情

杭州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省會。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全市總面積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068平方公里。轄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濱江、蕭山、餘杭8個區,臨安、富陽、建德3個縣級市,桐廬、淳安2個縣。以香樟為市樹,桂花為市花。

1特產
杭州絲綢 龍井茶葉 天竺筷 昌化山核桃 杭白菊 西湖綢傘 張小泉剪刀
2經濟文化
50年來,杭州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杭州,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國家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會。杭州在工業生產上已具備比較雄厚的實力,門類比較齊全,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農業科技力量和耕作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經過大規模的城市和園林建設,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為改觀。杭州,名副其實地成為我國東南部風景名勝優異、人文古跡薈萃的名城。
3典故及民俗風情
- 白娘子與許仙
- 梁山伯與祝英台
具體信息可在下面查詢
http://bk..com/view/3742.htm
http://www.hangzhou.com.cn/

B. 杭州旅遊休閑產業有什麼優勢

旅遊抄休閑產業一般涉及到國家襲公園、博物館、體育(運動項目、設施、設備、維修等)、影視、交通、旅行社、導游、紀念品、餐飲業、社區服務以及由此連帶的產業群。休閑產業不僅包括物質產品的生產,而且也為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保障。杭州在這方面有天然的優勢。

C. 求助---從旅遊文化的角度分析.為什麼杭州能成為中外旅遊的熱點城市 急---

古人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自古有天堂的美譽,首先杭州的氣候宜人、風景優美,另外古時候的文人墨客就把美麗的杭州西湖比做美女有詩詞為證「喻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漠總相宜」說明了西子湖的美麗好比西施美女,引得廣大中外遊客的青睞。

D. 旅遊商品化的旅遊商品化

近年來,麗江的旅遊業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在國內外產生著日益廣泛和深遠的影響。據旅遊主管部門統計2005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404.2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38.59億元。麗江已經從「被遺忘的角落」變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雙重身份的旅遊熱點城市,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麗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珍愛。麗江旅遊業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從起步進而快速騰飛。麗江也因其獨特的民族傳統文化而成為最有吸引力的旅遊接待地。可以說傳統文化在麗江旅遊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旅遊業的興旺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復興,另一方面也給傳統文化的保護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因此正確認識旅遊接待地傳統文化的變遷所施加的正負影響,並分析其演化的內在動因,對促進當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旅遊業對納西族傳統文化的正面影響
近年來,旅遊業促進了麗江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時代的步伐,麗江這個響亮的名字,已是舉世聞名,成為全球最值得一去的旅遊點之一。但旅遊業對麗江納西族傳統文化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
(一)旅遊業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復興
隨著成千上萬遊客源源不斷地湧入,帶來了多方面的尤其是對當地民族傳統文化的需求,使得許多瀕臨失傳的傳統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在旅遊大潮的觸動下得到復甦,並已融入旅遊市場,得到了重構和新生。例如:許多人文景觀得以修復;東巴文化和納西古樂的保護被提到了法制化的高度;東巴造紙技術被恢復;打銅、打銀、制陶等傳統手工業獲得新生;民間的傳統飲食涼粉、發糖、粑粑、酥油茶等都成了頗受遊客喜愛的風味食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巴文化,作為麗江納西族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涵蓋了納西族社會生活、風俗習慣、道德觀念以及文化藝術等方方面面,被譽為「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網路全書」。但隨著社會和政治制度的急劇變遷,自20世紀50年代後東巴文化便逐漸陷入全面衰落以至消亡的深重危機之中。直到80年代以來,隨著國內形勢的日趨好轉,尤其是當地旅遊的開發,給東巴文化的恢復帶來了契機。原本僅限於學術界研究而被人們視為神秘深奧的東巴文化,現已飛速步入市場,成為當地一道最為亮麗的人文景觀,發展為推動麗江旅遊大潮的主要文化因素。
(二)旅遊業對傳統文化的需求,增強了人們保護傳統文化的自覺意識
旅遊業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條件,當地居民在享受旅遊所帶來的巨大利益的同時,也逐漸發現了自己傳統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從而消除了過去面對所謂主流文化的文化自卑感,越來越倍加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由衷地產生了維護傳統文化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保護傳統文化的自覺意識不斷增強。傳統文化正以各種方式得以保護和傳承。如麗江的地方政府、民眾、企業通過旅遊增加了收入,又把一部分旅遊收入返還於古城修復、文化保護和搶救、整理傳統文化,從而推動和促進了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還有在納西族知識精英大力呼籲和倡導下,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為東巴文化的復興與傳承建立的學校。如納西族知名學者郭大烈先生在黃山鎮宏文村開辦的「東巴文化傳習院」、和力民先生在金山鄉組織的「納西文化研習館」以及東巴文化博物館和東巴文化學校等等。1999年、2001年又先後成功舉辦了99中國麗江國際文化藝術節和中國麗江國際東巴文化旅遊節,更使東巴文化這一古老的文化瑰寶重新煥發璀璨的光芒。
二、旅遊業對傳統文化產生的負面影響
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利弊的兩重性一樣。旅遊活動的開展,在促進傳統文化復興的同時,也給當地的傳統文化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旅遊給傳統文化帶來的影響較之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更為廣泛、更加深入,進而將影響到當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應受到我們的更多關注。
(一)傳統民族文化的弱化以至同化
「隨著旅遊的發展,在異質文化的強力沖擊下,接待地的原有的文化風貌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從衣著、建築及生活方式到語言文字等都與外來者日益趨同,當地固有的傳統文化被逐漸沖淡、同化甚至被扭曲而變形」。
[1]如作為一種民族文化重要載體的民族語言。由於旅遊所引發或加速的「文化一體化」進程,其功能在不斷地被減弱,並逐漸走向消亡。與10年前相比,現在麗江城區和壩區,講本民族語言的人越來越少,從小就教小孩學說漢語已成為風氣。約70%的當地居民尤其是年輕人已不再說納西語。在街頭巷尾或公共車上,隨處可聽見父母之間講納西語,而父母同子女之間卻講漢語的怪現象。如今,講納西語已不是「納西族」的識別標志,而成了「農村人」的一個識別標志,就是在那些會講納西語的青年人中,大量的納西語詞彙也正在消失,故而出現了「用母語能妙語連珠地向後代傳授傳統文化知識和智慧的祖父母一輩,現在只能與僅會講漢語的孫輩結結巴巴對話的況」。
[2]旅遊的開發使大批遊客持續不斷地長期湧入,每個遊客所逗留的時間並不長,但對於旅遊目的地民族——納西族人來說,每天都在接待遊客。因此,這種接觸與沖擊是持久的。「一般而言,來自文化強勢地區的旅遊者對相對處於文化弱勢地區的接待地居民會起一種示範效應,其所帶來的思想及文化由於成為當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所爭先效仿的對象。而在一定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在改變了他們的日常行為及價值觀,從最初僅在裝束打扮及娛樂方式上的盲目模仿,發展到後來的刻意追求,並開始對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感到厭倦,以至發展到最終的完全拋棄」。
[3]如世居雲南省寧蒗縣的摩梭人,是當地古老的土著居民之一。擁有豐厚的民族文化,其獨特的摩梭文化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隨著旅遊的開發,古老平靜的摩梭社會也發生了震盪,漢化現象逐漸嚴重。他們為了迎合遊客的喜好,穿著輕便靈巧的漢族服裝,操著普通話,古樸蒼勁的摩梭民謠與現代流行的漢族歌曲同時回盪在瀘沽湖上。母系制的婚姻家庭也遭到沖擊,外出打工的人願意在外安家,摩梭少女也願意嫁出村寨。諸如此類的例子還不在少數,越來越多的旅遊接待地中,建築、服飾、語言、飲食、節日甚至風俗習慣等漢化現象日益嚴重,「令人直把邊寨當杭州」。
(二)傳統文化舞台化、商品化
在旅遊市場上,因片面追求旅遊效益,而不顧當地社會人文資源的特性,進行完全趨從於旅遊者口味的運作,以現代藝術形式包裝民族文化,將其傳統的舞台藝術化、商品化是目前旅遊開發的主要手段。雖然它在特定的時間和環境里,能有效刺激遊客,使之產生旅遊消費的作用。但它的致命弱點就是使民族傳統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內涵,日益商品化。大多數旅遊者對接待地發生興趣往往不是真正的關注那種文化的價值,而是受獵奇心理驅使。對遊客來講,有新鮮感的、令人稱奇的、來之不易的、在別的地方見不到的,也就是他想要的。他趨近什麼,購買什麼,就在它們中間選擇。「接待地內但凡一切能吸引遊客的事與物均被標上價格『待價而沽』,傳統文化也僅僅只是簡單地為經濟服務,而真正的內涵卻常常被人為地肢解、閹割甚至偽造或假冒,原有的文化價值完全被商業價值所取代,出現了一個個專為迎合旅遊者而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所謂『民族服飾』、『民族歌舞』、『民族禮俗』等,原本只有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及場合,並按傳統的內容和方式才能舉行的各種禮儀、禮俗,屢屢應邀打破規矩而頻頻登台亮相,一切都變得那麼有模有樣,氣氛熱烈甚至場面壯觀,但從實質而言已毫無特殊意義與價值。僅僅只是一種舞台化、程式化、商業化的表演而已」。如放河燈本是納西族人民祭奠亡靈的一種民俗形式。現在已被改造成許願寄託美好祝福的游戲,天天給經營者帶來財富。從表面上看,接待地傳統文化依然存在,至少在外部形式上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但實際上其存在的目的與過去已有了根本的區別。
就拿納西族傳統文化最具特色的典型代表東巴文化的復興來說,已經不是也不可能是「原汁原味」的東巴文化的恢復。昔日的以東巴教為重要載體的東巴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納西族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響力構築著納西族的精神世界,是納西族神聖的靈魂所在。而現在的東巴文化的復興,已不再是為了滿足納西族精神生活的需求,面向的是形形色色的國內外遊客,而遊客並不信仰東巴教,只是想了解東巴教,甚至有的遊客只是出於好奇的心理。於是就缺少了那種宗教信仰賴以存在的至關重要的情感基礎。所以「東巴文化的復興,其實質只是一種文化產業的興起」。東巴文字被譽為「世界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極富裝飾性,所以許多人把東巴文化當作賺錢的工具。山裡的農民伐木做成木盤,賣給城裡的匠鋪,工匠再把成品批發給商販。木盤上所雕刻或繪制的蛙神、鷹神以及東巴文字,在傳統社會都被視為神聖的信仰對象,如今卻被排成行地懸掛在古城的大小店鋪中,等待著遊客們購買。由於缺乏對文化產品的權威認證機構,街頭賣得紅火的各種東巴文化衫,壁掛等飾物謬誤百出,甚至連店主都不知所雲。這樣不僅造成眾多遊客受騙上當不說,還直接導致東巴文化的膚淺化、庸俗化,從而給傳統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埋下了致命的隱患。
(三)生活環境及方式的改變(以麗江古城為例)
舉世聞名的古城承載著麗江悠久的歷史文化,是納西人民智慧的象徵。但在旅遊浪潮的沖擊下,古城不得不迎合遊客的需要,變得日趨商品化。麗江古城僅僅3.8平方公里的狹小區域竟然囤聚了1600多戶商家。門市林立、人聲嘈雜,破壞了原有的寧靜與古樸,而且70%以上的店鋪或客棧,都被外地生意人租賃經營。盡管外來人員的湧入給麗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沖淡了古城那種極具特色的傳統文化氛圍。這些身著納西族服裝的外地商客操著各式各樣的口音吆喝著,競相招攬遊客,毫無民族特色的外來商品則擺滿了古城街巷。古城居民祥和恬靜的傳統生活方式也因此受到了嚴重沖擊,而導致原住居民不願在古城內生活,帶著留戀與無奈遷出了祖祖輩輩居住的老屋。
利益的沖突,生活和需求空間的被掠奪,納西人生活的家園悄然在置換。千百年沿襲下來的傳統文化將不復存在,文化主體的轉移和失落,麗江古城就完全失掉遺產申報時的文化優勢。麗江古城可以另闢新址按原來的模樣復制和建設,但缺少納西人這一道風景線,無形的傳統文化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消逝並不可再生。離鄉數載歸來的遊子在驚嘆古城的繁榮時,也感覺少了些什麼,一樣的五彩石板小巷,一樣的小橋流水,卻再難尋回兒時記憶中的古城。一個不是旅遊區,而是家園的地方。我們可以設想一下,走在復制的古城街道上,身著納西族服飾,操著各地口音的人們。讓我們看到的將會是一幅與真實納西生活無關的經過包裝和處理怪異的社會文化現象。「因此,雲南省社科院副院長、著名納西學者楊福泉指出:『古城的靈魂,不在小橋,不在流水,而在人家,以及存在於這一民族的文化』」。
(四)傳統文化價值觀的退化甚至遺失
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雖然各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的差異很大,但各民族仍有共同的價值觀。如熱情好客、淳樸善良、重義輕利等。但是隨著旅遊活動的開展,遊客的大量湧入,有意無意地帶來了各自不同的價值觀,引起了以往相對封閉的接待地居民價值觀念上的急劇變化。其中也有進步的積極因素,但也引起了當地居民傳統文化價值觀的退化甚至遺失,從而導致一些諸如傳統失落,道德失范的現象發生。極大的損害了接待地原本良好規范的旅遊氛圍,直接影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如麗江人把水視做生命,愛護水、珍惜水、保護水、合理利用水。上游的水燒茶煮飯,中游的水淘米洗菜,下游的水搓衣洗腳是不成文的規矩。不準往河裡丟雜物,倒臟水,不準在上游洗衣服是約定俗成的習慣。這些愛河護水的公約不知沿襲了多少年。可是隨著麗江聲名大振,大量人流的進入,也帶來了陋習。往河裡扔垃圾,倒臟水、吐痰等現象隨處可見。麗江上了年紀的居民痛心的說「過去我們可以從河裡取水喝,現在不行了,明天怎麼樣?更不敢想像。」
在商品交易方面,納西人民一貫注重坦誠無欺,公平交易的倫理道德,可是在遊客蜂擁而入購買旅遊產品的刺激及外地商人經營方式的誘導下,有些納西居民開始背離本民族的道德規范,將偽劣工藝品高價出售給遊客,牟取暴利甚至出現了坑蒙拐騙,強買強賣等事件。這不僅損害了遊客的利益,也損害了當地的名聲,造成十分惡劣的社會影響。如有的外地商戶製作劣質的麗江粑粑,使得遊客以為麗江粑粑就只有這樣的水平,嚴重影響了納西族的名聲和古城的形象。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諸如賭博、色情等違背傳統文化觀念,為社會道德所不容的非法招攬活動,大大惡化了當地的社會風氣,使各種犯罪率有所上升,進而嚴重影響了接待地社會秩序的安定。
納西族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可是隨著旅遊的開發,旅遊者的大量湧入使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妨礙和干擾,使其產生排外情緒。居民對旅遊者的態度從起初的友好熱情轉為不滿甚至怨恨,他們在心裡豎起了一道牆,把自己和遊客隔開。三年前的遊客可以任意走進古城的任何一座小院子,欣賞主人的園藝,跟主人攀談,而現在居民對這樣的交往已經不感興趣,很多人家為了安全和不被打擾的需要,改變了長期以來形成的白天不關門的習慣,用禁閉的大門把自己和外界隔開。
(五)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相對降低
納西族具有尊師重教的傳統,據雲南省1990年人口普查資料,納西族文盲、半文盲27.41%,低於漢族32.7%。納西族是每萬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高於漢族的5個民族之一。然而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與教育的進步並沒有成正比,現實是納西族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反而相對降低了,表現在初高中學生輟學情況較嚴重。與前幾年由於收入低,不能負擔教育費用或家庭勞動力不足所致的失學不同,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就業機會的增多。因為旅遊經濟所創造的服務性就業崗位對文化程度要求不高,不受更高的教育也能很容易地找到打工的機會,致使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及支持程度削弱,學生厭學後即棄學,或完成一階段的學業後不再升學,或乾脆棄學打工。據筆者在麗江白沙鄉了解的情況,近幾年小學、初中、高中第一次升學失敗後再次應考的人大大減少,大都能直接就業。從崗位來看,集中於旅遊景區的打跳隊,餐館、酒店的服務員等,其中女性佔大多數。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相對降低,將不利於提高民族素質,不利於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E. 為什麼文化旅遊商品會缺乏特色

文化旅遊產業是旅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學術界和一些省市政府部門對文化旅遊產業的認識存在泛化現象,許多人把旅遊業主體都作為文化產業的組成部分,包括旅遊交通企業、旅遊住宿企業、純自然的觀光型景區等。 以中國如今的經濟實力和製造能力,為遊客提供優質的旅遊商品,實不在話下。然而,現實情況卻令人感到尷尬。最為遊客所詬病的是,多數文化旅遊商品缺乏創意,設計粗糙。更糟糕的是,同質化現象使旅遊商品對遊客失去了吸引力。比如,各地的土特產商店、紀念品商店看似琳琅滿目,但其中所出售的旅遊工藝品、旅遊紀念品,在全國各大景區皆大同小異。這樣以來文化商品便缺乏了特色。

F. 杭州旅遊業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

有著2200年悠久歷史的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國務院確定的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自古以來就是高頻率的旅遊趨向城市。杭州作為以休閑、度假旅遊為特色的旅遊城市,在實現旅遊活動日常化、親近化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從杭州市旅遊國際化進程來說,杭州旅遊業從起步到繁榮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政府接待型轉變為產業經營型的曲折發展過程,目前,旅遊業已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新的增長點,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成為賺取外匯的主要產業之一。
2007年杭州市接待入境旅遊者208.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6%;接待國內遊客4111.89萬人次,增長11.7%。全市旅遊總收入達到630.06億元,增長15.8%。截至2007年末,全市各類旅行社達406家,星級賓館達到250家;杭州市區有A級景區25個,其中5A景區1個,4A景區19個。
2008年,面對春節前後極端氣候(雪災)、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全球經濟景氣度下降、食品安全事件、汶川大地震、奧運會安全引發的對入境簽證難等一系列災害與危機,杭州及時推出「救市」舉措,旅遊業各項經濟指標仍實現平穩增長。2008年,杭州市接待入境過夜旅遊者221.30萬人次,增長6.1%;旅遊外匯收入12.96億美元,增長15.8%;旅遊總收入707.22億元,增長12.2%,比全國高出8.2個百分點(全國為4%)。
2008年下半年開始,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形勢包括旅遊形勢面臨嚴峻考驗。杭州市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旅遊部門也通過各種手段努力拉動旅遊消費。杭州在2009年春節黃金周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09年春節黃金周杭州市各景區景點共接待遊客422.46萬人次,同比增長32.9%;旅遊總收入14.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08%。
按照《杭州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2006-2020年)》的設想,在未來十多年的時間里,杭州將形成全新旅遊格局,未來「一心一軸七區五翼」的旅遊空間格局也將得到確定。觀光旅遊、休閑度假和商務會展成為未來構建的三大主導產品。未來杭州旅遊將從觀光產品「一支獨秀」,向觀光、休閑、會展產品「三位一體」轉變,從「景區時代」向「目的地時代」轉變。2020年的杭州將成為城市旅遊品牌——在國際國內市場的影響力已經鞏固的「東方休閑之都,生活品質之城,人間幸福天堂」。

G. 旅遊商品的特點

一、要有文化內涵
旅遊紀念品具有文化內涵是吸引品味較高的旅遊者購買的關鍵。如果僅僅是把旅遊景區(城市)的標志印在T恤、太陽帽、提袋、摺扇、手帕等一般消費品上,則往往只能滿足低層次旅遊者的消費需求,而大量中等收入以上的旅遊者則更希望購買到含有一定製作工藝即文化內涵的旅遊紀念品。如果我們能夠將北京的「符號」用竹刻、木雕、石刻、泥塑、石膏板畫、編織、刺綉、繪畫等等工藝技藝表現出來,或許能夠吸引更多的旅遊者。
二、要做到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
旅遊者特別是外出時間較長、遊玩地點較多的旅遊者(如國外旅遊者)往往不可能每到一個旅遊點都購買並攜帶體積或重量較大的旅遊紀念品,所以旅遊紀念品應盡可能地做的體積小、重量輕和便於攜帶。
三、製作要精緻
盡管我們設計的旅遊紀念品可以很小,比如是書簽、小掛件、小徽章、小擺設、小型裝飾畫框等,但是一定要精緻,讓旅遊者感到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紀念品和可以饋贈親友的禮品,從而滿足旅遊者購買旅遊紀念品的基本需要。
四、要有一定的實用功能
即或是穿戴、擺設,或是使用、珍藏,總之要避免讓旅遊者買著高興,回家即丟在一邊無任何用途,這也是經常出門的旅遊者不太願意購買旅遊紀念品重要的原因。
五、價格要適中
一般小件的旅遊紀念品價格在幾元至20元是所有消費者普遍都能接受的價格,但對於工藝水平較高具有珍藏價值和能夠作為正式禮品饋贈親友的旅遊紀念品,價格在幾十元至100元左右也是中等收入的消費者完全能夠接受的。
六、旅遊紀念品要不斷地有所創新
不論是在圖案造型的設計上,還是在使用的材料和工藝上要有所創新。既要體現傳統,也要跟上時尚,以滿足不同年齡組旅遊者的消費需求。
隨著交通發達,線路四通八達,隨著經濟發展,人們有錢有時間,旅遊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就為旅遊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不過旅遊紀念品只有精心製作、更有創意和文化內涵才會吸引更多的旅遊者。

H. 從旅遊觀、旅遊行為、旅遊目的地選擇、旅遊審美和旅遊商品選擇五個方面闡述中西旅遊文化差異

旅遊觀:旅遊出發點不同
旅遊行為:旅遊出行方式不同
旅遊目的專地:觀屬念不同,要游覽的目的地肯定不同,
旅遊審美:中西方嚴重差異,文化不同,側重點就不同。
旅遊商品
這五方面可以歸結為三個大的方面:旅遊觀(決定旅遊行為和旅遊目的地),旅遊審美,旅遊商品選擇

I. 浙江旅遊文化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浙江省簡稱浙。位於東海之濱。浙江以文物之邦、旅遊之地著名。是我國東南沿海社會經濟與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也是我國重要的旅遊省。 浙江省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佔70.4%,平原和盆地佔23.2%,河流和湖泊佔6.4%。全省海岸線總長6486公里,居中國首位;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島嶼3061個,是中國島嶼最多的一個省份。 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5℃-18℃。1月、7月分別 為全年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為集中降雨期。 浙江省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按單位面積計算的水資源量居全國第四位。森林覆蓋率達59.4%,經濟林、竹林資源豐富,名優特產 多。茶、桑、柑橘等中外著名,山核桃、香榧等乾果佔全國產量的70%以上,烏桕、厚朴、山茱萸等為全國重點產區,毛竹產量居全國前列。樹種資源豐 富,素有中國「東南植物寶庫」之稱,「活化石」銀杏等50多種野生植物列入國家珍稀保護名錄。已知野生動物1900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120多種,佔全國野生保護動物的1/3。浙江礦產以非金屬礦產為 主。有12種礦產儲量位於全國前三位,其中,在探明儲量的礦產中,石煤、明礬 石、葉蠟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築用凝灰岩居全國第一位,螢石居全國第二位。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開發前景良好。浙江海域漁業資源豐富,舟山群島是中國最大的海洋漁業基地。 浙北平原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重要的黃麻、桑蠶產區。浙江絲綢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歷史。浙江是綠茶、毛竹的主要產地,著名的龍井茶馳名中外。浙江也是中國書法的聖地,歷史上曾出現過王羲之、褚遂良、吳昌碩等書畫大家。盛產大、小黃魚、帶魚、烏賊四大海魚及四大家魚。公路是浙南山區重要交通線。沿海水運發達。寧波、溫州為重要的對外開放港口。深水海港北倉港已基本建成。六七千年來,勤勞勇敢的浙江人民在開發與建設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的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眾多的文化古跡,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技術精湛的手工藝品,美味可口的佳餚,使自然山水景觀與歷史人文景觀巧妙地結合起來,交相輝映,形成了浙江旅遊文化獨特的內容與形式。 浙江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旅遊景點眾多,類型豐富,有重要地貌景觀800餘處,水域景觀200餘處,生物景觀100餘處,人文景觀100餘處。全省現有西湖、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雁盪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島、天台山、莫干山、雪竇山等1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居中國首位。此外還有省級風景名勝區42個,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和蕭山湘湖、溫州甌江、紹興會稽山等省級旅遊度假區13個。省會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以秀麗迷人的西湖自然風光聞名於世。 浙東水鄉佛國游。浙東具有中國典型的水鄉地貌。從杭州至紹興、寧波一帶,水網交織、阡陌縱橫;舟山是海島,山、海風光美麗壯觀。這里的居民擇水而居,採石築橋,生活方式獨特。無論自然景觀還是人文遺產均異常豐富,可感受到古老傳統和現代文明渾然一體之美。景點主要有紹興柯岩、中國書法聖地蘭亭、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新昌大佛、寧波奉化溪口、滕頭村、河姆渡遺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等。 浙西名山名水游。從杭州向西而行,沿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島湖。這是中國著名的黃金旅遊線之一。景點主要有嚴子陵釣台、富春江「小三峽」、瑤琳仙境、富陽古法造紙及古籍印刷作坊、浙西大峽谷、山裡人家、紅燈籠鄉村家園、天目溪漂流、蘭溪諸葛八卦村、龍游石窟、建德九姓漁民婚禮、大慈岩及千島湖等。 浙南奇山秀水游。由寧波沿東南海岸南下至溫州,沿途可游覽天台山、雁盪山、楠溪江3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新昌的大佛寺,天台山的國清古剎、石樑飛瀑,雁盪山的靈峰、靈岩、大小龍湫以及楠溪江沿岸古鎮均為浙江山水之上品。主要景點有武義俞源太極星象村、永康方岩,溫嶺長嶼硐天,溫州南麂列島、洞頭漁家樂、瑤溪、澤雅、雁盪山、楠溪江,縉雲仙都等。 浙北絲鄉古鎮游。從杭州乘車至嘉興,再轉乘遊船沿古運河直達中國另一個名城蘇州;也可從杭州出發經湖州,乘船觀賞太湖風光,直達風景旅遊城市無錫。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蠶鄉,也是古代絲綢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沿途遊人可感受到小橋流水的風情,還可參與採桑、喂蠶、織布、印藍花布等活動。主要景點有南潯絲業會館、小蓮庄、方丈港蠶村、西塘、南北湖、烏鎮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錢江涌潮,是北半球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每年都吸引著大批的海內外旅遊者。 浙江旅遊資源數量眾多,類型豐富,特色明顯,知名度較高。有重要地貌景觀資源800餘處,水域景觀資源200餘處,生物景觀資源100餘處,人文景觀資源100餘處。至1999年底,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1處,省級風景名勝區35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23處;國家級森林公園12處,省級森林公園42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處,省級旅遊度假區10處;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11處。旅遊資源總量名列全國前茅,是全國有名的旅遊資源大省。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