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遊標准體系
A. 海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的內設機構
(一) 辦公室。
起草和審核有關綜合性文件和重要報告;負責會議組織、秘書事務、信息綜合、文電處理、文書檔案管理和機要保密工作;
負責機關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制定機關內部規章制度;
負責組織編輯旅遊年鑒、大事記和史志工作;
負責機關電子政務的組織實施工作;
負責旅行社保證金管理、旅遊發展資金徵收和後勤保障等工作。
財政管理職能按有關規定執行。
(二) 組織人事處(機關黨委、機關工會)。
負責廳機關和所屬單位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幹部培訓、老幹部服務和黨群工作;
負責機關紀檢和行政監察工作。
(三) 政策法規處。
研究提出旅遊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擬定本省有關旅遊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
負責旅遊科研和課題研究工作;承擔旅遊體制改革有關工作;負責旅遊科研和課題研究工作;
承擔旅遊體制改革有關工作;負責旅遊統計和分析工作;負責旅遊信息化、網路化建設 工作;
指導、承辦有關旅遊的行政復議、應訴工作、承擔本系統普法教育工作;
指導旅遊聯合執法工作;
負責相關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的審查備案;
承辦人大、政協議案天;指導省旅遊信息中心工作。
(四) 教育培訓處。
制定旅遊人才培養計劃並組織實施;指導旅遊教育培訓工作;
組織導遊人員資格、等級考試;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旅遊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和等級標准並組織實施;
指導省旅遊學校和省旅遊教育培訓中心工作。
(五) 旅遊規劃處。
承擔旅遊資源普查工作;擬定旅遊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負責旅遊標示體系建設規劃;
擬定各類旅遊景點服務標准並組織實施;
指導市縣、重點旅遊區域、旅遊目的地和旅遊路線以及旅遊新業態的旅遊規劃工作。
(六) 旅遊開發處。
負責組織重要旅遊項目建設的論證和審核工作;
負責旅遊商品規劃、開發和管理;
指導市縣、重點旅遊區域、旅遊目的地、旅遊路線的開發建設和保護;指導旅遊景區(點)的管理;
統籌協調旅遊項目招商引資工作;引導本省旅遊業利用外資和社會投資;
承擔國家旅遊發展基金的申報和管理;
組織和指導重大旅遊項目的招標投標工作;
指導旅遊新業態開發建設和紅色旅遊、鄉村旅遊有關工作。
(七) 國際市場推廣處。
制定國際旅遊市場開發戰略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組織海南旅遊整體形象的對外宣傳工作,組織實施國際旅遊重大促銷活動;承擔國際旅遊與合作;
負責國際旅遊市場信息綜合和分析;
承擔我省駐外旅遊辦事機構的審批;審核外商和港澳台在我省設立的旅遊機構。
(八) 國內市場推廣處。
制定國內旅遊市場開發戰略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組織海南旅遊形象的國內宣傳工作;組織 國內旅遊重大促銷活動;承擔國內旅遊交流和合作;負責國內旅遊市場信息綜合和分析。
(九) 監督管理處
負責審批經營入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審核經營出國(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和外商、港澳台投資旅行社市場准入資格;承辦出國旅遊、赴港澳台旅遊事務;
指導全省導遊人員的管理;
負責導游證、出國(境)游領隊證的核發;
承擔旅遊標准有關工作,擬定各類度假區及旅遊住宿、旅行社、車船和旅遊設施的服務標准並組織實施;
督促檢查旅遊保險實施工作;
指導旅遊行業精神文明建設、旅遊誠信體系建設、旅遊行風建設和旅遊行業組織的業務工作;
指導省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省旅遊稽查總隊)工作。
(十)行政審批辦公室
負責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受理工作,承擔組織協調和督辦行政審批事項的評估、論證、審核和上報等相關工作;
負責有關行政許可證的發放工作;
負責行政審批專用章的使用管理;
負責行政審批事項的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
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十一) 綜合協調處。
統籌協調國家旅遊島建設相關工作,研究和協調解決跨部門以及涉及旅遊業發展的重大問題;
負責旅遊安全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研究處理重大旅遊突發公共事件,指導旅遊緊急救援工作;
承擔旅遊新聞宣傳工作;
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旅遊項目開發、旅遊交通、航權開放、口岸通關、免簽免稅等;
指導假日旅遊有關工作。
(十二)文化會展處。
制定旅遊文化節慶活動計劃並組織實施;協調全省性旅遊文化節慶活動;
指導文化旅遊項目開發建設;
指導重大旅遊會議和旅遊賽事以及會展活動策劃並組織實施。
B. 海南旅遊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海南旅遊:著眼國際化 加快轉型升級 「海南的空氣可以裝瓶賣錢。」一位北京朋友這樣描述他從海南旅遊回來的感覺。 論及當前海南最具特色、最具潛力和競爭力的產業,毫無疑問,首推旅遊業——這也是海南人多引以自豪的一點。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海南采訪時多次聽到這樣的觀點:海南經濟發展腳步落後於東部沿海,但正因為這樣,海南更具後發優勢——資源環境尚未受到嚴重影響,而良好的自然環境,使海南可以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去發揮最大的潛力。海南旅遊 轉型升級將打開海南旅遊發展新空間 張琦認為,這幾年,海南旅遊業在迅猛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在全國帶有共性的深層次問題,如「零團費、負團費」組接旅遊團隊問題等,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張琦如是說,最緊迫的就是立足國際市場高端市場,加快海南旅遊業的轉型升級。 要想成為中國度假旅遊的一張大牌,首先,海南的旅遊管理體制和相關配套制度還不能適應旅遊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對資源的開發缺乏規劃指導,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開發「小」和「散」,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夠;「大產業、小管理」的工作格局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其次,海南的旅遊區域發展不平衡,「東西並舉、山海互補、南北互動」的旅遊發展格局有待逐步形成。第三,旅遊市場監管「屬地管理」工作原則有待進一步強化。第四,全省遊客到訪中心體系急待建立。 張琦介紹說,2008年海南將精心做好旅遊產業升級轉型這篇大文章,努力實現海南旅遊產品由觀光旅遊為主向度假休閑為主轉變,遊客結構由國內遊客為主向境外遊客比重明顯提高轉變,旅遊產業運行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旅遊建設管理由多頭管理、低檔次開發向政府主導、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轉變。
C. 海南旅遊六要素中的吃,對於吃有什麼說法
旅遊要素中的吃,主要是指當地文化和生活中的傳統美食,名菜,其實更多的美味的東西不在團隊形成中的大酒店什麼的,而是在哪些大街小巷中。
要是像就吃這個關鍵要素來旅行的話,一定要自己安排形成哦。
D. 海南目前有哪些涉及旅遊的規劃文件
海南旅遊景區的發展新規劃
《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個文件已經是國家戰略文件,是命令式文件,絕對不是口號了。幹得好也要干,干不好也要干。對於政府人員而言,幹得好繼續干,干不好就丟官!所以誰也不敢懈怠!為扎實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進一步規范旅遊市場秩序。推進旅遊服務標准化和國際質量認證,在旅遊餐飲、住宿、交通、景區、旅行社、導游、購物及應急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旅遊服務標准體系。加強旅遊行業誠信體系建設,規范景區門票價格,整治「零負團費」、虛假廣告等,嚴厲打擊價格欺詐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推進旅遊綜合執法,建立健全旅遊投訴處理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強化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
加強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引導、行業自律、企業依法自主經營的旅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旅遊立法工作,完善旅遊相關法規。依託信息技術,提升海南旅遊管理和服務水平。建立國際通行的服務體系。景區傳統的運作模式已經不可能再生存,改革勢在必行!變則通,改的早,就走在行業前列。行業競爭已經白熱化了。唯有開辟蹊徑才可以生存和發展。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加強信息網路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有線和無線寬頻網路,推進數字海南建設,實現高速寬頻無線網路覆蓋全島。積極發展下一代互聯網和新一代移動通信,加快網路升級換代。大力整合信息資源和網路資源,積極推進海南「三網融合」建設。著力建設有線、無線和衛星傳輸相結合的覆蓋海南所轄海域的通信網路,提升南海領域的應急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務能力。信息技術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海南的景區提升營銷管理水平。
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合理控制人口規模,努力提高人口素質。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具有海南特色、為建設國際旅遊島服務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加強海南高校特色學科和專業建設,提高海南大學「211」工程建設水平。實施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提升職業院校特別是
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水平,大力培養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健全人才培養、引進政策體系。加大教育對外開放力度,支持海南與國際知名院校合作開辦旅遊職業院校。加強旅遊教育培訓,全面提高旅遊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文明素質和服務水平。人才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發展的根本。旅遊從業者的素質將會提升到一個高的層次。能用好人才,是一個企業的福氣,也是一個人才的福氣。應該主張人盡其才!
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本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和政施, 在規劃編制、體制創新、政策實施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海南省人民政府要依據本意見抓緊編制《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後實施,同時進一步編制好相關專項規劃和旅遊區建設規劃,抓緊制定細化方案和具體措施。在政策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定期總結經驗,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國務院的文件沒有給海南留退路,海南省委壓力很大。我們應該替政府分憂,這樣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順勢發展,練好內功,修好外功,是每個海南旅遊企業的必修課,機會與挑戰同在!
海南海大源項目規劃是海大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旗下的專業項目規劃機構,「海大源」以務實、高效、創新的管理實戰團隊,凝聚和融入了一批專業化實戰派企業精英、名牌高校精英、資深高級管理顧問及海南大學熱愛海南、熟悉海南的具有豐富實踐經驗高校博士、教授專家團隊。
服務項目:項目規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各類項目建議書、景區規劃、旅遊景區可行性研究、各地區發展的總規和概規等。
E. 簡單的海南旅遊景點國家級別問題 急用!在線等!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准2006-07-19 09:144A、3A級等景區的意思:由國家旅遊局提出的《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從景區的旅遊交通、游覽、旅遊安全、衛生、郵電服務、旅遊購物、經營管理、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旅遊資源吸引力、市場吸引力等方面,將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為五級,從高到低依次為AAAAA、AAAA、AAA、AA、A級旅遊區(點),旨在加強對旅遊區(點)的管理,提高旅遊區(點)服務質量,維護旅遊區(點)和旅遊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我國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新增的AAAAA級主要從細節、景區的文化性和特色性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全文如下: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
Standard of rating for quality of tourist attractions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GB/T 17775-1999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1999-06-14批准
1999-10-01實施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的依據、條件及評定的基本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接待海內外旅遊者的不同類型的旅遊區(點),包括以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為主的旅遊區(點)。
2 引用標准
下列標准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095-1996 環境空氣質量標准
GB 3096-1993 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GH ZB1-1999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
GB 10001-1994 公共信息標志用圖形符號
GB/T 15971-1995 導游服務質量
3 定義
本標准採用下列定義
3.1 旅遊區(點) tourist attraction
經縣級以上(含縣級)行政管理部門批准成立,有統一管理機構,范圍明確,具有參觀、游覽、度假、康樂、求知等功能,並提供相應旅遊服務設施的獨立單位。包括旅遊景區、景點、主題公園、度假區、保護區、風景區、森林公園、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美術館等。
3.2 旅遊資源 tourism resource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
3.3 遊客中心 visitor center
旅遊區(點)在區內設立的為遊客提供信息、咨詢、遊程安排、講解、教育、休息等旅遊設施和服務功能的專門場所。
4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及標志
4.1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為四級,從高到低依次為AAAA、AAA、AA、A級旅遊區(點)。
4.2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標志、標牌、證書由國家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定並頒發。
5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依據與方法
5.1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確定,依據"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價體系"、"景觀質量評價體系"的評價得分,並參考"遊客意見評價體系"的得分數。
5.2 "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包括旅遊交通、游覽、旅遊安全、衛生、通訊、旅遊購物、綜合管理、旅遊資源與環境保護等八個評價項目。"景觀質量評價體系"包括資源要素價值與景觀市場價值兩大評價項目。每一評價項目繼續分為若干評價子項目。對各子項目賦以分值,各旅遊區(點)按各評價項目及子項目的相應得分數確定其等級。
5.3 "遊客意見評價體系"是旅遊區(點)質量等級評定的重要參考依據。包括總體印象、可進入性、游路設置、旅遊安排、觀景設施、路標指示、景物介紹牌、宣傳資料、講解服務、安全保障、環境衛生、旅遊廁所、郵電服務、購物、餐飲、旅遊秩序、景物保護等評價項目。每一評價項目分為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檔次,並依此計算遊客意見得分數。
5.4 《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分細則》、《景觀質量評分細則》及《遊客意見評分細則》由國家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另行規定。
6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條件
6.1 AAAA級旅遊區(點)
6.1.1 旅遊交通
a)可進入性良好,依託城鎮的交通設施完善,進出便捷;或具有一級公路或高等級航道、航線直達;或具有旅遊專線交通工具;
b)有與景觀環境相協調的專用停車場或船舶碼頭。布局合理,容量能充分滿足遊客接待量要求。場地平整、堅實或水域暢通。標志及中外文規范、准確、醒目,符合相應國家標准;
c)區內游覽(參觀)路線或航道布局合理、順暢,通行便利。路面平整、堅實,或航道深邃、寬闊、無阻擋;
d)區內不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交通工具。
6.1.2 游覽
a)各種引導標志(包括入口游覽導游圖、標識牌、景點介紹牌等)美觀醒目,文字准確規范,符合GB 10001的規定。標識牌和景點介紹牌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b)游覽宣傳教育材料(如研究論著、科普讀物、綜合畫冊、音像製品、導游圖和導游材料等)品種齊全,內容豐富、准確,製作精美;
c)導游員(講解員)持證上崗,人數及語種能滿足遊客需要,普通話達標率100%。導游員均應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大專以上不少於40%。服務質量達到GB/T 15971-1995中4.5.3和第5 章要求;
d)導游(講解)詞科學、准確、生動;
e)設有提供咨詢、接受投訴、接待服務的遊客中心。旅遊咨詢服務人員配備齊全,業務熟練,熱情服務。配有專門咨詢投訴電話,使用方便。
6.1.3 旅遊安全
a)消防、防盜、救護等設備齊全、完好、有效。交通、機電、游覽、娛樂等設備完好,運行正常,無安全隱患。危險地段防護設施齊備、有效,標志明顯;
b)認真執行旅遊、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安全保衛制度。安全巡查定期、定時,流動巡檢工作落實,能有效維護治安秩序;
c)建立緊急救援體系,或設立醫務室,配備專職醫務人員,配備遊客常備葯品。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強,事故處理及時、妥當,記錄檔案准確、齊全。
6.1.4衛生
a)環境整潔。建築物牆面整齊,無污垢。游覽參觀場所平整,無污水、污物,無亂建、亂堆、亂放現象。空氣清新,無異味;
b)公共場所全部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檢測標准;
c)公共廁所引導標識醒目,數量能滿足需要。建築造型、色彩及格調與環境協調。所有廁所具備沖水、盥洗、通風設備或使用免水沖生態廁所。廁所便池潔凈、無污垢,無堵塞。室內整潔,無破損、無污跡、無異味,干凈、明亮;
d)垃圾箱(桶)標識明顯,數量能滿足需要,布局合理,造型美觀、實用,與環境相協調。垃圾及時清掃,日產日清,不留陳舊垃圾;
e)餐飲服務符合國家關於食品衛生的規定,配備消毒設施,禁止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6.1.5 通訊
a)通訊設施布局合理。出入口及遊人集中場所設有公用電話,標識規范、醒目,具備國際、國內直撥功能;
b)通訊服務在營業時間內方便、暢通,收費合理。
6.1.6 旅遊購物
a) 購物場所布局合理,有效維護景觀氛圍。建築造型、色彩、材質有特色,與環境協調;
b)具有本地區特色的旅遊商品豐富。明碼標價,無價格欺詐行為;
c)市場管理有序。經營者佩戴胸卡,亮照經營,無尾隨兜售或強買強賣現象。對市場違規事件處理公正、迅速、記錄完整。
6.1.7 綜合管理
a)管理機構健全,管理人員配備合理;旅遊質量、旅遊安全、旅遊統計等各項管理制度完備、有效;
b)交通、衛生、環保、導游服務等各項規章制度健全。貫徹措施得力,定期監督檢查,有完整的書面記錄和總結;
c)具有獨特鮮明的產品形象、良好的質量形象、良好的視覺形象和文明的員工形象;確立自身的產品品牌標志,並全面、恰當的使用;
d)設立與旅遊區(點)接待規模、檔次相適應的遊客中心
e)高級管理人員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達100%;
f)有相應級別的行政業務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正式批準的總體規劃和保護規劃。開發建設項目符合規劃要求;
g)交通、安全、保衛、衛生、環保等各項業務培訓制度完善,並得到有效實施。上崗人員培訓合格率達100%;
h)設有受理投訴的人員和專門投訴電話、信箱。投訴處理及時、妥善,有完整的記錄檔案;
i)遊客集中場所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的設置規范、醒目;
j)設有檔次相應的遊客休息設施,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k)為特定人群(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提供咨詢服務,配備旅遊工具、用品,提供其他相關特殊服務。
6.1.8 年接待海內外旅遊者人次在50萬以上。
6.1.9 旅遊資源與環境的保護
a)空氣質量達GB 3095-1996中規定的一級標准;
b)雜訊質量達到GB 3096-1993中規定的0類標准;
c)地面水環境質量達到GHZB1的規定;
d)景觀、文物、古建築保護措施先進、得力,遊客容量控制措施有效,能有效預防自然和人為破壞,保持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e)環境氛圍優良。建築布局合理。體量、高度、色彩、造型相互協調,周邊建築物與景觀格調協調,或具有一定的緩沖區域。綠地面積佔有較高比例,植物與景觀配置得當,或景觀與環境美化措施多樣,效果良好。出入口建築主體格調突出,並與景觀及環境協調;
f)區內各項設施設備符合國家關於環境保護的要求,不造成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壞旅遊資源和游覽氣氛。
6.1.10 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世界上具有重要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高,在世界范圍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
6.2 AAA級旅遊區(點)
6.2.1 旅遊交通
a)可進入性好。依託城鎮交通設施完善,進出便捷;或至少有二級以上公路或高等級航道、航線直達;或設有旅遊專線等便捷交通工具;
b)有與景觀環境相協調的專用停車場或船舶碼頭,布局合理,容量能滿足遊客接待量要求。場地平整、堅實或水域順暢。標志及中、外文規范、准確、醒目,符合相應國家標准;
c)區內旅遊(含參觀)路線或航道布局合理順暢,通行便利。路面平整、堅實,或航道深邃、寬闊、無阻擋;
d)區內不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交通工具。
6.2.2 游覽
a)各種引導標准(入口游覽導游圖、標識牌、景點介紹牌等)美觀、醒目,文字准確、規范,符合GB 10001的規定。標識牌和景點介紹牌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b)游覽宣傳教育材料(如研究論著、科普讀物、綜合畫冊、音像製品、導游圖和導游材料等)品種齊全,內容豐富、准確,製作精美;
c)導游員(講解員)持證上崗,人數及語種能滿足需要,普通話達標率100%,導游員均應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大專以上不少於20%。服務質量達到GB/T 15971-1995中4.5.3和第5章要求;
d)導游(講解)詞科學、准確、生動;
e)設有提供咨詢、接受投訴、接待服務的遊客中心。旅遊咨詢服務人員配備齊全,業務熟練,熱情服務。配有專門咨詢投訴電話,使用方便。
6.2.3 旅遊安全
a)消防、防盜、救護等設備齊全、完好、有效。交通、機電、游覽、娛樂等設備完好,運行正常,無安全隱患。危險地段防護設施齊備、有效,標志明顯;
b)認真執行旅遊、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安全保衛制度。安全巡查定期、定時,流動巡檢工作落實,能有效維護治安秩序。
c)建立緊急救援體系,或設立醫務室,至少配備兼職醫務人員,配備遊客常備葯品。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強,事故處理及時、妥當,記錄檔案准確、齊全。
6.2.4 衛生
a)環境整潔。建築物牆面整齊,無污垢。游覽參觀場所地面、道路平整,無污水污物,無亂建、亂堆、亂放現象。空氣清新,無異味;
b)公共場所全部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檢測標准;
c)公共廁所引導標識醒目,數量能滿足需要。建築造型、色彩及格調與環境協調。全部廁所擁有沖水、通風設備或使用免水沖生態廁所。廁所便池潔凈、無污垢,無堵塞、無滴漏。室內整潔,無破損、無污跡、無異味,干凈、明亮;
d)垃圾箱(桶)標識明顯,數量能滿足需要,布局合理,造型美觀、實用。垃圾及時清掃,日產日清,不留陳舊垃圾;
e)餐飲服務符合國家關於食品衛生的規定,配備消毒設施,禁止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6.2.5 通訊
a) 通訊設施布局合理。出入口及遊人集中場所設有公用電話,具備國際、國內直撥功能;
b)通訊服務在營業時間內方便、暢通,收費合理。
6.2.6 旅遊購物
a) 購物場所布局合理,有效維護景觀氛圍。建築造型、色彩、材質有特色,與環境協調;
b)具有本地區特色的旅遊商品豐富。明碼標價,無價格欺詐行為;
c)市場管理有序。經營者佩戴胸卡,亮照經營,無尾隨兜售或強買強賣現象。對市場違規事件處理公正、迅速、記錄完整。
6.2.7 綜合管理
a)管理機構健全,管理人員配備合理;旅遊質量、旅遊安全、旅遊統計等各項管理制度完備、有效;
b)交通、衛生、環保、導游服務等各項規章制度健全。貫徹措施得力,定期監督檢查,有完整的書面記錄和總結;
c)具有獨特的產品形象、良好的質量形象、良好的視覺形象和文明的員工形象;確立並使用自身的產品品牌標志;
d)設立與旅遊區(點)接待規模、檔次相適應的遊客中心;
e)高級管理人員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大專達80%;
f)有相應級別的行政業務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正式批準的總體規劃和保護規劃。開發建設項目符合規劃要求;
g)交通、安全、保衛、衛生、環保等各項業務培訓制度完善,並得到有效實施。上崗人員培訓合格率達100%;
h)設有受理投訴的人員和投訴電話、信箱。遊客投訴處理及時、妥善,有完整的記錄檔案;
i)遊客集中場所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的設置規范、醒目;
j)具有檔次相應的遊客休息設施,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k)為特定人群(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提供咨詢服務,配備旅遊工具、用品,提供其他相關特殊服務。
6.2.8 年接待海內外旅遊者人次在30萬以上。
6.2.9 旅遊資源與環境的保護
a)空氣質量達GB 3095-1996中規定的一級標准;
b)雜訊質量達到GB 3096-1993中規定的0類標准;
c)地面水環境質量達到GHZB1的規定;
d)景觀、文物、古建築保護措施先進、得力,遊客容量控制措施有效,能有效預防自然和人為破壞,保持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e)環境氛圍優良。建築布局合理,體量、高度、色彩、造型相互協調,周邊建築物與景觀格調協調,或具有一定的緩沖區域。綠地面積佔有相應比例,植物與景觀配置得當,或景觀與環境美化措施多樣,效果良好。出入口建築主體格調突出,並與景觀及環境協調;
f)各項設施設備符合國家關於環境保護的要求,不造成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壞旅遊資源和游覽氣氛。
6.2.10 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國內具有代表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國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
6.3 AA級旅遊區(點)
6.3.1 旅遊交通
a)可進入性較好。依託城鎮交通出入方便;或通往景區的公路、航線方便、通暢;
b)有專用停車船場所。布局較合理,容量能滿足遊客接待量要求。場地平整、堅實或水域較順暢。標志及中外文字規范、准確、醒目,符合相應國家標准;
c)區內旅遊(含參觀)路線或航道布局基本合理,通行方便。路面平整、堅實,或航道深邃、寬闊、無阻擋;
d)區內基本不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交通工具。
6.3.2 游覽
a)各種引導標志(入口游覽導游圖、標識牌、景點介紹牌等)醒目,文字准確規范,符合GB 10001的規定。標識牌和景點介紹牌位置合理;
b)有多種游覽宣傳教育材料(如研究論著、科普讀物、綜合畫冊、音像製品、導游圖和導游材料等)內容豐富,製作較為精美;
c)導游員(講解員)持證上崗,人數及語種能滿足需要,普通話達標率100%。導游員均應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持證上崗。服務質量達到GB/T 15971-1995中4.5.3和第5章要求;
d)導游(講解)詞科學、准確、生動;
e)設有提供咨詢、接受投訴、接待服務的遊客中心或相應場所。旅遊咨詢服務人員配備齊全,業務較熟練,熱情服務。設有咨詢投訴電話。
6.3.3 旅遊安全
a)消防、防盜、救護等設備齊全、完好、有效。交通、機電、游覽、娛樂等設施完好,正常運行,危險地段防護設施齊備、有效,標志明顯;
b)認真執行旅遊、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安全保衛制度。安全巡查定期、定時,流動巡檢工作落實,能較好地維護治安秩序。
c)事故處理及時,記錄檔案准確、齊全。配備遊客常備葯品。
6.3.4 衛生
a)環境比較整潔。建築物牆面整齊,無污垢。游覽參觀場所地面道路基本平整,無污水污物,無亂建、亂堆、亂放現象。空氣清新,無異味;
b)公共場所基本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檢測標准;
c)公共廁所引導標識醒目,數量基本滿足需要。建築造型、色彩及格調與環境比較協調。70%廁所擁有沖水設備、或使用免水沖生態廁所。廁所便池潔凈、無污垢,無堵塞、無滴漏。室內整潔,無破損、無污跡、無異味,比較干凈、明亮;
d)垃圾箱(桶)標識明顯,數量能滿足需要,布局基本合理,造型比較美觀、實用。垃圾及時清掃,日產日清,基本不留陳舊垃圾;
e)餐飲服務符合國家關於食品衛生的規定,配備消毒設施,禁止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6.3.5 通訊
a)通訊設施布局基本合理。出入口及遊人集中場所設有公用電話,具備國內直撥功能;
b)通訊服務在營業時間內方便、暢通,收費合理。
6.3.6 旅遊購物
a)購物場所布局基本合理,有利於維護景觀氛圍。建築造型、色彩、材質比較有特色,與環境協調。
b)具有本地區特色的旅遊商品。明碼標價,無價格欺詐行為;
c)市場管理有序。經營者佩戴胸卡,亮照經營,無尾隨兜售或強買強賣現象。對市場違規事件處理及時、妥當,記錄完整。
6.3.7 綜合管理
a)管理機構健全,人員配備合理;旅遊質量、旅遊安全、旅遊統計等各項管理制度完備、有效;
b)交通、衛生、環保、導游服務等各項規章制度健全。能得到有效貫徹,定期監督檢查,保存書面記錄和總結;
c)具有獨特的產品形象和質量形象;
d)設立旅遊接待室;
e)高級管理人員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達70%;
f)有經行政業務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正式批準的總體規劃。開發建設項目符合規劃要求;
g)交通、安全、保衛、衛生、環保等各項業務培訓制度完善,組織措施得力。上崗人員培訓合格率達100%;
h)設有受理投訴的人員和投訴電話、信箱。遊客投訴處理及時、妥善,記錄基本齊全;
i)遊客集中場所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的設置規范、醒目;
j)具有供遊客休息的設施,數量基本能滿足遊客需要;
k)能夠為特定人群(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提供咨詢服務,配備旅遊工具、用品,提供其他相關特殊服務。
6.3.8 年接待海內外旅遊者人次在10萬以上。
6.3.9 旅遊資源與環境的保護
a)空氣質量達GB 3095-1996中規定的一級標准;
b)雜訊質量達到GB 3096-1993中規定的0類標准;
c)地面水環境質量達到GHZB1的規定;
d)景觀、文物、古建築等旅遊資源保護措施明確、有效,能有效防止自然和人為破壞,保護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e)環境氛圍良好。建築布局合理,體量、高度、色彩、造型比較協調,周邊建築物與景觀格調比較協調,或具有緩沖區域。綠地面積佔有一定比例,植物與景觀配置比較得當,或景觀與環境美化措施多樣,效果良好。出入口建築主體格調與景觀及環境基本協調;
f)各項設施設備符合國家關於環境保護的要求,不造成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壞旅遊資源和游覽氣氛。
6.3.10 旅遊資源的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本省級行政區域內具有代表意義;或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
6.4 A級旅遊區(點)
6.4.1 旅遊交通
a)通往旅遊區(點)的交通基本通暢,有較好的可進入性;
b)具有停車(船)場所,其泊位基本能滿足接待需要。場地較平整、堅實或水域較順暢。有中外文字標志;
c)設有可供遊人通行觀覽的步道或航道,路面基本平整、堅實,航道比較順暢;
d)區內無嚴重污染環境的交通工具。
6.4.2 游覽
a)各種引導標志(入口游覽導游圖、標識牌、景點介紹牌等)醒目、規范,符合GB 10001的規定。標識牌和景點介紹牌位置合理;
b)具有游覽宣傳教育材料(如研究論著、科普讀物、綜合畫冊、音像製品、導游圖和導游材料等)內容較豐富;
c)導游員(講解員)服務基本能滿足需要,導遊人員持證上崗,普通話達標率100%,服務質量達到GB/T 15971-1995中4.5.3和第5章要求;
d)導游(講解)詞比較科學、准確、生動;
e)能提供咨詢服務。
6.4.3 旅遊安全
a)消防、防盜、救護等設備齊全、完好、有效。交通、機電、游覽、娛樂等設施完好,正常運行,危險地段防護設施齊備、有效,標志明顯;
b)認真執行旅遊、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安全保衛制度,能定時、定期進行安全巡查,治安秩序;
c)事故處理及時、妥當,記錄檔案比較准確、齊全。配備遊客常備葯品。
6.4.4 衛生
a)建築物牆面整齊,無污垢。游覽參觀場所地面和道路基本平整,無污水污物,無亂建、亂堆、亂放現象。空氣清新,無異味;
b)公共場所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檢測標准;
c)公共廁所引導標識醒目,數量能滿足需要。建築造型、色彩及格調與環境比較協調。50%廁所擁有沖水設備、或使用免水沖生態廁所。廁所便池比較潔凈,室內較整潔,比較干凈、明亮;
d)垃圾箱(桶)標識明顯,數量能滿足需要。布局基本合理,造型比較美觀、實用。垃圾及時清掃,基本上能日產日清,不留陳舊垃圾;
e)餐飲服務符合國家關於食品衛生的規定,配備消毒設施,禁止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6.4.5 通訊
a)出入口或遊人集中場所設有公用電話;
b)通訊服務在營業時間內方便、暢通,收費合理。
6.4.6 旅遊購物
a)購物場所布局基本合理,建築造型、色彩、材質比較有特色,與環境協調;
b)具有本地區特色的旅遊商品。明碼標價,無價格欺詐行為;
c)市場有序。經營者佩戴胸卡,亮照經營,無尾隨兜售或強買強賣現象。對市場違規事件處理公正,記錄完整。
6.4.7 綜合管理
a)管理機構健全,旅遊質量、旅遊安全、旅遊統計等各項管理制度完備;
b)交通、衛生、環保、導游服務等各項規章制度健全、有效,定期監督檢查,保存書面記錄和總結;
c)具有一定的產品形象和質量形象;
d)設立旅遊接待室;
e)高級管理人員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達60%;
f)有相應級別行政業務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正式批準的總體規劃。開發建設項目基本符合規劃要求;
g)交通、安全、保衛、衛生、環保等各項業務培訓制度完善,基本得到有效實施。上崗人員培訓合格率達100%;
h)設有投訴處理崗位和電話、信箱。投訴處理及時、妥善,有比較完整的記錄檔案;
i)遊客集中場所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的設置規范;
j)設有適當的遊客休息設施。
6.4.8 年接待海內外旅遊者人次在3萬以上。
6.4.9 旅遊資源與環境的保護
a)空氣質量達GB 3095-1996中規定的二級標准;
b)雜訊質量達到GB 3096-1993中規定的1類標准;
c)地面水環境質量達到GHZB1的規定;
d)景觀、文物、古建築等旅遊資源保護得力,能防止自然和人為破壞,能夠保持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的特有風貌;
e)建築布局合理,體量、高度、色彩、造型比較協調,周邊建築物與景觀格調比較協調,綠地面積佔有一定比例,植物與景觀配置比較得當,或景觀與環境美化措施比較落實,效果較好。出入口建築主體格調與景觀及環境基本和諧;
f)各項設施設備符合國家關於環境保護的要求,不造成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壞旅遊資源和游覽氣氛。
6.4.10 旅遊資源的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本地區內具有重要意義;或其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本地區獨有或罕見景觀。
7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評定與監督檢查
7.1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評定按國家和地方兩級進行。
7.2 國家旅遊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局分別是全國和地方旅遊區(點)質量等級評定工作的領導機構,負責組織成立全國和地方旅遊區(點)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
7.3 國家旅遊局旅遊區(點)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負責AAAA級、AAA級旅遊區(點)的評定工作。地方旅遊區(點)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AA級、A級旅遊區(點)的評定工作。
7.4 各級旅遊區(點)的具體評定及監督檢查辦法由國家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另行規定。
細則三:遊客意見評分細則
1、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對遊客意見的評分,以遊客對該旅遊區(點)的綜合滿意度為依據。
2、遊客綜合滿意度的考察,以評定檢查員在旅遊區(點)聯絡員陪同下,在評定現場直接向遊客發放、回收、統計國家旅遊局統一規定的《旅遊區(點)遊客意見調查表》的方式進行。
3、在質量等級評定過程中,《旅遊區(點)遊客意見調查表》發放規模,應區分旅遊區(點)的規模、范圍和申報等級,一般為30~50份,採取即時發放、即時回收、最後匯總統計的方法。回收率一般不應低於80%。
4、《旅遊區(點)遊客意見調查表》的分發,應採取隨機發放方式。原則上,發放對象不能少於三個旅遊團體,並注意遊客的性別、年齡、職業、消費水平等方面的均衡。
5、遊客綜合滿意度的計分方法:
(1)遊客綜合滿意度總分為100分。
(2)計分標准:
①總體印象項為20分。很滿意為20分;滿意為15分;一般為10分;不滿意為0分。
②其他16項每項為5分,總計80分。各項中,很滿意為5分;滿意為3分;一般為2分;不滿意為0分。
(3)計分辦法:先計算出所有《旅遊區(點)遊客意見調查表》各單項的幾何平均值,再對這17個單項的幾何平均值加總,作為本次遊客意見評定的綜合得分。如存在某一單項在所有調查表中均未填寫的情況,則該項以其他各項(除總體印象項外)的平均值計入總分。
6、旅遊區(點)質量等級遊客意見綜合得分最低要求為
AAAA級旅遊區(點):75分
AAA級旅遊區(點):60分
AA級旅遊區(點):50分
A級旅遊區(點):40分
F. 海南5a級景區哪些
一共有6個,南山文化旅遊區
蜈支洲島、分世洲島
大小洞天旅遊區
呀諾達旅遊景區和檳郎谷
G. 海南三亞如何管理旅遊亂象
「一日游」亂象此前一直成為三亞旅遊市場監管的「頑疾」,也是遊客投訴的「重災區」。如何徹底消除這一「病灶」?三亞開始借力「科學管理」。
2017年2月起,三亞市旅遊委聯合多部門多次積極主動約談經營三亞「一日游」旅遊產品的網站負責人,嚴禁無旅行社經營資質的商家開展旅行社業務,並在市旅遊質監局的監督指導下開展旅行社業務並簽署聯合自律公約。
此外,為積極改善三亞旅遊行業誠信經營環境,保障旅遊者、旅遊經營者及旅遊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鼓勵社會公眾依法舉報旅遊市場違法違規經營行為,2015年為新升級的「三亞旅遊誠信商家」體系,重新設計了新標識,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在三亞市旅遊行業監管、自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
H. 關於支持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若干意見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構建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之路;積極發展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生態型經濟,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著力提高旅遊業發展質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旅遊產業體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快推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逐步將海南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文化魅力獨特、社會文明祥和的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
[編輯本段]戰略定位
——中國旅遊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
充分發揮海南的經濟特區優勢,積極探索,先行試驗,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海南旅遊業及相關現代服務業在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魅力海南——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
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按照國際通行的旅遊服務標准,推進旅遊要素轉型升級,進一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開發特色旅遊產品,規范旅遊市場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遊管理和服務水平。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堅持生態立省、環境優先,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發展之路,使海南成為全國人民的四季花園。魅力海南——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發揮海南對外開放排頭兵的作用,依託博鰲亞洲論壇的品牌優勢,全方位開展區域性、國際性經貿文化交流活動以及高層次的外交外事活動,使海南成為我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交往平台。
——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
加大南海油氣、旅遊、漁業等資源的開發力度,加強海洋科研、科普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使海南成為我國南海資源開發的物資供應、綜合利用和產品運銷基地。魅力海南——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
充分發揮海南熱帶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熱帶現代農業,使海南成為全國冬季菜籃子基地、熱帶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種基地、漁業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膠基地。
[編輯本段]發展目標
——到2015年,旅遊管理、營銷、服務和產品開發的市場化、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7%以上,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45%以上,力爭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中上水平,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綜合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到2020年,旅遊服務設施、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與國際通行的旅遊服務標准全面接軌,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勝地。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60%,力爭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綜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海南旅遊的發展狀況與發展國際旅遊的機遇和挑戰
1.海南旅遊發展現狀
憑借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和良好的自然環境,遍布島內的400多家旅遊飯店,和眾多旅行社的努力,海南旅遊業在20內迅速崛起。根據下表數據分析,與1987年建省前相比,2007年海南接待國內外遊客1845.51萬人次,是1987年的25倍,旅遊總收入171.37億元,是1987年的150倍,國際旅遊收入是1987年建省前的25倍,而境外旅遊人數是1987年的4.35倍。
2.海南發展國際旅遊的機遇
(1)國家對於海南發展國際旅遊的特殊優惠政策支持。2000年底,國務院批准對21個國家的旅遊團實行從海南開放口岸入境,在海南居留15天內免簽證的優惠政策。隨後海南省又實行了對台灣同胞的特別簽證,擁有了全國有權為台灣居民審查簽發一次性有效簽證的四個口岸中的兩個城市。從2002年4月1日起,海南島實行了面向全球的落地簽證,所有來海南的旅遊團,都可在海口、三亞口岸簽證機關辦理即落地簽證。2003年3月24日,中國國家民航總局正式批復將海南作為中國民航開放三、四、五航權的試點地區。
(2)國際賽事於會議,旅遊節慶的舉辦。2001年2月26日,來自亞洲和澳大利亞的26個國家的代表在海南舉行了博鰲亞洲論壇的成立大會。博鰲亞洲論壇的成立,以及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舉行,亞洲的崛起和活力使世界的目光投向了海南,隨之而來的外國資金、技術與人才進入海南島。進一步塑造了海南「國際商務會展旅遊地」的新形象。
2002年世界小姐組織機構宣布將在海南三亞舉辦第53屆世界小姐總決賽,從此三亞拉開了「美麗」的序幕。三亞分別於2003年、2004年、2005年連續舉辦了三屆世界小姐總決賽,這是世界上第二座連續舉辦三屆世界小姐總決賽的城市。
1996年開始舉辦的中國三亞天涯海角國際婚禮節已經成為集婚慶、旅遊和度假於一體的大型國際性旅遊節慶活動,每屆都吸引了數百對海內外新婚或紀念婚夫婦前來喜結良緣或重敘溫情。這些國際會議、賽事和旅遊節慶的舉辦,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目光,使海南知名度大大提升。
(3)游輪經濟對海南國際旅遊發展的影響。從2001年到2005年,全省共接待國際游輪1104艘次,出入境旅客達51.6萬人次,其中出入海口市口岸898艘次,出入境旅客28.6萬人次,當然,主要是海口至越南的短程航線;出入境三亞口岸206艘次,出入境旅客23萬人次。據統計,2008年1月~3月份,三亞海港口岸郵輪船舶入出境50個航次,旅客入出境42898人次,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7%和320%,比去年全年增長120%。創三亞海港口岸歷史紀錄。這些旅遊多為來自歐洲地區的高端遊客。
3.海南發展國際旅遊的挑戰
在南北回歸線之間,與海南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相似的島嶼星羅棋布,夏威夷、巴厘島、普吉島、大溪地等世界著名島嶼競相輝映,這些島嶼的旅遊資源與海南島的旅遊資源有很強的相似性。海南島在國內旅遊市場中最有特色的熱帶海洋旅遊優勢,在國際旅遊市場中並沒有出彩之處。海南發展國際旅遊,需要面對的是眾多同質旅遊地的競爭,而海南旅遊產業起步晚,旅遊產品缺乏文化內涵,文化教育基礎相對落後,旅遊企業規模小、經營水平低、服務質量差、效益差,而其他國際著名旅遊島嶼均已具備較高的國際知名度,以及較成熟的營銷網路。
海南旅遊產業現有問題簡要總結如下:
(1)旅遊宣傳促銷力度不夠,促銷主題不明確。海南境外客源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際知名度不高, 西方發達國家對海南島知之甚少, 這與海南對外宣傳促銷力度不夠,以及缺乏鮮明的營銷定位和品牌是有很大的關系。
(2)旅遊產品文化內涵的深度與廣度不夠,缺少具有文化底蘊的旅遊景點,沒有將海南特有的海洋文化、熱帶原始森林文化、黎苗少數民族文化充分挖掘。
(3)海南旅遊業缺乏對海南旅遊業定位、發展方向與階段的客觀認識和准確把握。在旅遊產業規劃上,片面開發低檔次的觀光旅遊產品,從旅遊線路組合、旅遊飯店、旅遊景點的開發規劃和城市規劃都體現出產品開發與資源特色的不協調,形成了旅遊資源的高品位和開發產品的低檔次的嚴重錯位。
(4)旅遊企業管理不善,規模小,經濟基礎薄弱的通病相當突出。在缺乏統一管理的情況下,低水平重復建設,惡意破壞生態環境,價格競爭帶來的普遍服務質量低下等情況屢見不鮮。
(5)旅遊區布局不合理,旅遊相關配套設施不健全,旅遊交通相對落後,國際航線少。
I. 請問誰有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規劃的資料
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
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摘要)
序言
2009年12月,《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標志著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南發展面臨新的歷史機遇。為全面貫徹落實好《意見》精神,海南省委、省政府組織編制了《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按照《意見》明確的指導思想、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在全面分析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內外部條件的基礎上,從空間布局、基礎建設、產業發展、保障措施、近期行動計劃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工作安排。
第一篇 總體思路
第一章 發展背景
第一節 發展基礎(略)
第二節 比較優勢
——區位優勢。
——資源優勢。
——體制優勢。
——生態優勢。
——產業優勢。
專欄1:資源概況(略)
第三節 制約因素
當前,海南總體上仍屬於欠發達地區,經濟實力不強,城鎮化發展不足,經濟結構層次偏低,產業整體素質不高,企業市場競爭力不強;對外開放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國際貿易、利用外資和入境遊客規模偏小;重大交通設施發展滯後,快速通達周邊地區的出島通道亟待完善;旅遊產品創新不足,配套服務不完善,國際知名度不高;城鄉管理水平較低,社會綜合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相對脆弱,風暴潮等災害時有發生,可持續發展的任務比較艱巨;旅遊服務質量有待提高,人才培養、引進和儲備不足,人文社會環境有待改善。
第四節 發展機遇
——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上升為國家戰略。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
——國內旅遊消費開始進入大眾化、多樣化快速發展時期。
第二章 發展思路
第一節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構建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之路;積極發展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生態型經濟,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著力提高旅遊業發展質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旅遊產業體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快推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逐步將海南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發展、生態環境優美、文化魅力獨特、社會文明祥和的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
第二節 戰略定位
——我國旅遊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
——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
——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
第三節 發展目標
——到2012年,用3年左右時間打牢基礎,優化環境,落實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各項工作部署,謀劃並開工建設一批重大旅遊基礎設施和特色旅遊項目,實現旅遊市場秩序明顯好轉,旅遊服務質量大幅提高,海南旅遊的國際吸引力、社會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接待國內外遊客達到3160萬人天次,旅遊總收入314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5%,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7%,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39%。
——到2015年,旅遊管理、營銷、服務和產品開發的市場化、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旅遊產業的規模、質量、效益明顯提高,旅遊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力爭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中上水平,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綜合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接待國內外遊客達到4760萬人天次,旅遊總收入540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9%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0%以上,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45%以上。
——到2020年,旅遊服務設施、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與國際通行的旅遊服務標准全面接軌,海南旅遊的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大大提高,旅遊產業的規模、質量、效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勝地。接待國內外遊客達到7680萬人天次,旅遊總收入1240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60%。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質量力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綜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專欄2: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主要經濟指標
第四節 建設發展原則
——堅持國際標准,打造精品。堅持大產業布局、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積極培育本土特色品牌,加快引進國際知名品牌。
——堅持強島富民,普惠民生。讓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成果,將海南國際旅遊島打造成為中外遊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園。
——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環境。把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
——堅持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打破體制障礙,破解發展難題,有效整合資源,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建設開發模式等方面積極探索。
——堅持規劃引導,扎實推進。科學規劃,合理安排發展步驟,優化空間布局,預留發展空間,有序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
——堅持統籌協調,全面發展。統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促進旅遊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統籌旅遊開發與城鎮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統籌旅遊業與社會事業發展,構建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統籌旅遊資源的商業性開發和公益性開發。
第二篇 空間布局
第三章 空間布局
按照「整體設計、系統推進、滾動開發」的空間發展模式,科學確定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功能組團和海岸帶功能分區,加強對主要旅遊景區和度假區的規劃控制。
第一節 功能組團
北部組團。以海口市為中心,包括文昌、定安、澄邁三市縣,面積7965平方公里,占海南島面積23.37%。重點發展文化娛樂、會議展覽、商業餐飲、高爾夫休閑、金融保險、教育培訓、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和汽車製造、生物制葯、食品加工、高新技術等產業。根據條件適度集中布局特色旅遊項目,培育發展一批定時定址的節慶、會展活動和體育賽事。海口市要發揮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功能和旅遊集散地的作用,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文昌市將逐步建設成為集衛星發射、航天科普、度假旅遊於一體的現代化航天城。
南部組團。以三亞市為中心,包括陵水、保亭、樂東三縣,面積6955平方公里,占海南島面積20.41%。重點發展酒店住宿業、文體娛樂、療養休閑、商業餐飲等產業。根據市場需求,適度布局建設特色旅遊項目,培育一批文化節慶、會展活動和體育賽事。建設好三亞熱帶海濱風景名勝區,將三亞打造成為世界級熱帶濱海度假旅遊城市。發揮三亞熱帶濱海旅遊目的地的集聚、輻射作用,形成山海互補特色,帶動周邊發展。
中部組團。包括五指山、瓊中、屯昌、白沙四市縣,面積7184平方公里,占海南島面積21.07%。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在加強熱帶雨林和水源地保護的基礎上,積極發展熱帶特色農業、林業經濟、生態旅遊、民族風情旅遊、城鎮服務業、民族工藝品製造等。重點建設國家森林公園和黎族苗族文化旅遊項目。
東部組團。包括瓊海、萬寧兩市,面積3576平方公里,占海南島面積10.49%。發展壯大濱海旅遊業、熱帶特色農業、海洋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等。根據條件,適當布局特色旅遊項目,打造文化產業集聚區。將博鰲建設成為世界級國際會議中心。
西部組團。包括儋州、臨高、昌江、東方四市縣和洋浦經濟開發區,面積8407平方公里,占海南島面積24.66%。依託洋浦經濟開發區等工業園區,集中布局發展臨港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把儋州建設成為海南島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規劃建設東坡文化園。積極發展生態旅遊、探奇旅遊、工業旅遊、濱海旅遊等。
海洋組團。包括海南省授權管轄海域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島。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鞏固提升海洋漁業和海洋運輸業,做大做強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采和加工業,大力發展海洋旅遊業,鼓勵發展海洋新興產業。在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高標准規劃建設特色海洋旅遊項目。
專欄3:功能組團和重點旅遊景區(度假區)布局圖(略)
第二節 海岸帶功能分區
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將海南島海岸帶從功能上劃分為六大類型:臨港經濟區、城鎮生活區、旅遊休閑區、生態保護區、農業和漁業區、其他區。
——臨港經濟區。主要功能:建設港口和臨港產業,實現港區聯動,形成臨港產業集聚區。這類海岸帶開發要堅持效率原則,通過大企業、大項目帶動海岸帶土地資源的高效開發。適度發展工業旅遊、休閑漁業等。
——城鎮生活區。主要功能:用於城鎮發展,配套完善基礎設施,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為居民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和景觀。對該區域尚未開發的海岸線,除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旅遊服務設施建設外,嚴格限制其他設施建設。
——旅遊休閑區。主要功能:用於發展觀光旅遊和休閑度假旅遊,配套完善服務設施,重點發展酒店住宿、商業餐飲、文化娛樂、運動休閑等產業。
——生態保護區。主要功能:用於保護海洋資源、森林資源、濕地資源、生物物種和自然歷史遺跡。這一帶的旅遊開發必須在保全自然保護區面積、不影響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不破壞沿海基幹林帶等生態隔離帶的前提下,實行保護性開發。適度發展生態旅遊、科普旅遊等。
——農業和漁業區。主要功能:用於農業生產、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發展休閑農業、休閑漁業和鄉村旅遊。
——其他區。主要功能:用於科研、軍事和其他等。
第三節 旅遊景區和度假區開發建設
旅遊景區和度假區建設應遵循以下原則:
——統籌規劃原則。將全省重要旅遊資源的規劃權和重大旅遊項目的審批權集中到省一級。
——政府引導原則。原則上由省、市縣政府主導土地一級市場開發,根據規劃和審批的建設項目有序供應土地。用於規劃建設的濱海、濱河、濱湖等優質土地資源,原則上主要用於度假區和酒店及旅遊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
——環境協調原則。
——差異化發展原則。旅遊景區和度假區開發建設要結合資源特色和區域功能,合理定位,突出特色,進行差異化開發,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
——開發強度控制原則。按照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對旅遊區的開發強度實施分類指導和嚴格控制。新建濱海度假區的建築物與沿海最高潮位線最小距離原則上不低於100―200米,200米范圍內既有建築物不得擴建。
專欄5:重點旅遊景區和度假區
一、海口國家地質公園。依託海口國家地質公園,建設融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互動性於一體的旅遊觀光游樂景區。二、海口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建設集紅樹林沼澤、濱海濕地和湖泊濕地於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三、文昌航天科技主題公園。四、文昌木蘭頭國際體育休閑園。五、定安南麗湖/白玉蟾風景區。建設以湖泊為主題、生態為基礎、以文化為核心、以休閑為載體的融合居住、旅遊、商務、養老、療養多功能的休閑度假區。六、瓊海博鰲國際會展及文化產業園。依託博鰲亞洲論壇品牌優勢,大力發展國際會展和文化創意產業,打造國際會展和文化產業品牌。七、萬寧石梅灣/神州半島休閑度假區。建設集旅遊度假、休閑療養、現代服務於一體的國際旅遊度假區。八、萬寧興隆旅遊度假區。進一步提升改造,打造成集溫泉療養、歸僑文化、農業科普、演藝娛樂於一體的旅遊綜合度假區。九、陵水黎安港旅遊區。突出資源和區位優勢,開發建設以體育、動漫、演藝等產業為主題的特色旅遊項目群。十、三亞海棠灣「國家海岸」休閑度假區。建設成為世界級的集濱海度假、休閑娛樂、療養休閑等為一體的濱海度假區。十一、三亞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完善配套度假設施,提高配套服務水平。十二、樂東鶯歌海度假旅遊區。打造成為集濱海度假、國際會議、運動休閑、購物美食、高檔地產、旅遊小鎮、低碳經濟示範、信息產業於一體的旅遊城鎮。十三、昌江棋子灣度假養生區。發揮資源優勢,把棋子灣建設成為國家級濱海旅遊度假養生區。十四、昌江霸王嶺旅遊區。把霸王嶺建設成為集生態旅遊、休閑度假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旅遊區。十五、儋州東坡文化園。依託東坡書院,深入挖掘、保護和提升東坡文化。十六、五指山民族風情園。深入挖掘、保護、提升黎族苗族文化,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文化景區。十七、保亭七仙嶺溫泉旅遊度假區。繼續完善服務設施,建成以溫泉療養、森林旅遊為特色的旅遊度假區。
第三篇 基礎建設
第四章 生態文明建設
第一節 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加快推進以天然林保護、重點生態區域綠化、沿海防護林建設和保護、「三邊」防護林建設、自然保護區建設、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為重點的生態保護工程建設。2015年,在穩定森林覆蓋率60%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森林質量。退化土地(水土流失、沙化、采礦破壞)恢復率達到70%,生態公益林覆蓋率達到23%。全省陸地自然保護區面積占陸地總面積的比例不低於9%。
專欄12: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
一、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熱帶天然林的封山護林和封山育林工程,使全省天然林覆蓋率穩定在19%。二、重點生態區域綠化工程。對沙化土地、水土流失地、西部荒漠化土地、25度以上的山坡地等重點生態區域實施造林綠化和還林。三、沿海防護林建設和保護工程。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深化對海防林體系建設的研究,對海防林盡快展開功能分區、樹種選育、撫育間伐、生態效益、更新方式的研究,增加海防林營造、養護的科技含量,提升沿海防護林的質量和生態功能。四、「三邊」防護林工程。加快建設兼具防護、景觀、綠化和經濟作物功能的水邊林、路邊林、城邊林建設。五、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建設。在建設好已有各類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的基礎上,新建一批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實施濕地恢復示範工程,加大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建設和管理。六、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建立生物多樣性信息和監測網路,建設珍稀瀕危物種和種質資源遷地保存與繁衍基地。加強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生境的保育與恢復。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立法。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強化動植物檢驗檢疫工作,有效防控外來生物物種的入侵。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保三同時制度。
第二節 污染防治
重點加強工業點源、農業面源污染、城鎮生活污水和大氣污染的防治。建立產污強度准入制度,重點防治工業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推行改水改廁,到2015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1%,農村飲用水全面達標。完善污水、垃圾處理費徵收政策,建立健全治污設施正常運營保障機制。到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
開展入海河流、直排污染源和南海海域環境監測。嚴格水功能區管理和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
第三節資源循環利用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開展資源綜合利用。
推進昌江國家級循環經濟工業區循環經濟試點,爭取將海南建設成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
第四節低碳技術應用與推廣
提高清潔能源比重。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進核電、液化天然氣、燃料乙醇、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項目建設,實施太陽能利用和建築節能工程。到2020年,全省清潔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達到50%以上,汽車尾氣排放標准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嚴格執行環境准入制度,嚴禁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發展,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堅決淘汰落後產能。2020年基本形成以低碳技術為特徵的工業、建築和交通運輸體系。
推廣應用低碳技術和產品。加強蓄能、變頻、潔凈煤、新能源汽車、節能燈、建築節能等低碳技術及產品推廣應用。大力發展綠色建築、綠色交通,倡導和培養低碳生活方式和旅遊方式,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第五章 和諧旅遊島建設
第一節 人力資源開發
合理控制人口規模,繼續優化人口結構,大力實施優生促進工程,不斷提高人口素質。
優先發展教育。力爭2015年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並逐步實現中職免費教育。加快規范化學校建設,每個市縣要辦好1―2所普通高中學校,每個鎮至少辦好1所寄宿制中心學校和1所中心幼兒園。加快縣級職教中心、國家級和省級示範中等職業學校及實習培訓基地建設,培養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
積極發展高等教育。加強高校特色學科和專業建設,加快培養海南新興產業發展的急需人才。提高海南大學「211工程」建設水平。
加強旅遊人才的教育和培養。吸引國際知名旅遊院校來海南合作舉辦旅遊院校,引進優質旅遊教育資源。依託現有教育資源,組建「海南國際旅遊職業學院」,建設海南特色旅遊人才培訓基地。設立「海南省旅遊研究院」,加強海南旅遊發展基礎理論、政策法規和規劃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建設。
加強對各類人才的引進。出台落戶、住房等優惠政策,吸引和留住高層次的各類經營管理和專業人才。
第二節 公共文化體育
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省、市縣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社區公共文化設施、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級文化活動室建設。集中建設一批適合於四季訓練的運動場館,加快推進省體育中心、海口江東體育訓練基地等項目建設。
加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展國家南海博物館、南海水下考古中心、五指山黎峒大觀園、東坡文化園等項目的前期論證工作。加強海南黎族、苗族傳統民居、村寨保護,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陳列傳習設施,保護黎族苗族文化。保護性開發海口騎樓老街,打造成特色旅遊風情街區。
第三節 公共衛生體系
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加快海口、三亞兩個省級醫療保健基地和儋州、瓊海、五指山三個區域性醫療中心的建設。建立健全醫療服務體系,完成省中醫院和區域精神病專科醫院的改造,新建省腫瘤醫院、省眼耳鼻喉科醫院。每個鄉鎮辦好一所公立鄉鎮衛生院每個行政村有一所衛生室。全面實行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全省23個疾病控制中心的能力建設,逐步健全全省和區域公共衛生檢驗檢測中心。健全婦幼保健三級服務網路。加快建立完善醫療急救體系,爭取將海南納入國際醫療救援機構(SOS)網路。建立健全海南與各省(區、市)異地醫保互認制度,推進解放軍第301醫院海南分院建設。
第四節 就業和社會保障
積極促進就業。依託項目建設大力開發就業崗位。確保每個零就業家庭、失地農民家庭和貧困戶至少有一名適齡勞動力就業。加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培訓力度。
加快完善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社會保障網路。建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動態增長機制,確保低保補助增幅不低於物價水平漲幅。加快完善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提高五保戶供養標准和水平。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10年啟動農村新型養老保險,率先實現60歲以上農民全部由政府提供基礎養老金。2020年初步建成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
第五節 城鄉一體化建設
提高城鄉規劃和建設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以國際旅遊島規劃為基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及城鄉規劃相互分工、配套銜接的規劃體系。統籌城鄉交通、防洪減災、供電、供水、燃氣、通信、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推動城市社會管理服務體系向農村延伸。
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各級財政用於民生的投入增長幅度不得低於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著力推進教育、就業、公共衛生、文化、社會保障、住房保障、農民增收以及生態文明等民生工程建設。
建設一批特色旅遊小鎮。按照「規劃引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群眾受益」的原則,推動海口演豐鎮、雲龍鎮、文昌東郊鎮、定安龍門鎮、瓊海博鰲鎮、會山鎮、萬寧興隆鎮、陵水新村鎮、三亞天涯鎮、屯昌楓木鎮、保亭三道鎮、五指山水滿鄉、瓊中營根鎮、白沙牙叉鎮、澄邁福山鎮、臨高新盈鎮、樂東尖峰鎮、鶯歌海鎮、昌江昌化鎮、儋州藍洋鎮、中和鎮、東方天安鄉等一批特色旅遊小鎮的建設。
後面還有,發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