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國際旅遊導又有新提法
㈠ 關於支持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若干意見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構建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之路;積極發展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生態型經濟,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著力提高旅遊業發展質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旅遊產業體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快推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逐步將海南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文化魅力獨特、社會文明祥和的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
[編輯本段]戰略定位
——中國旅遊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
充分發揮海南的經濟特區優勢,積極探索,先行試驗,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海南旅遊業及相關現代服務業在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魅力海南——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
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按照國際通行的旅遊服務標准,推進旅遊要素轉型升級,進一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開發特色旅遊產品,規范旅遊市場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遊管理和服務水平。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堅持生態立省、環境優先,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發展之路,使海南成為全國人民的四季花園。魅力海南——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發揮海南對外開放排頭兵的作用,依託博鰲亞洲論壇的品牌優勢,全方位開展區域性、國際性經貿文化交流活動以及高層次的外交外事活動,使海南成為我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交往平台。
——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
加大南海油氣、旅遊、漁業等資源的開發力度,加強海洋科研、科普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使海南成為我國南海資源開發的物資供應、綜合利用和產品運銷基地。魅力海南——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
充分發揮海南熱帶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熱帶現代農業,使海南成為全國冬季菜籃子基地、熱帶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種基地、漁業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膠基地。
[編輯本段]發展目標
——到2015年,旅遊管理、營銷、服務和產品開發的市場化、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7%以上,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45%以上,力爭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中上水平,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綜合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到2020年,旅遊服務設施、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與國際通行的旅遊服務標准全面接軌,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勝地。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60%,力爭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綜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海南旅遊的發展狀況與發展國際旅遊的機遇和挑戰
1.海南旅遊發展現狀
憑借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和良好的自然環境,遍布島內的400多家旅遊飯店,和眾多旅行社的努力,海南旅遊業在20內迅速崛起。根據下表數據分析,與1987年建省前相比,2007年海南接待國內外遊客1845.51萬人次,是1987年的25倍,旅遊總收入171.37億元,是1987年的150倍,國際旅遊收入是1987年建省前的25倍,而境外旅遊人數是1987年的4.35倍。
2.海南發展國際旅遊的機遇
(1)國家對於海南發展國際旅遊的特殊優惠政策支持。2000年底,國務院批准對21個國家的旅遊團實行從海南開放口岸入境,在海南居留15天內免簽證的優惠政策。隨後海南省又實行了對台灣同胞的特別簽證,擁有了全國有權為台灣居民審查簽發一次性有效簽證的四個口岸中的兩個城市。從2002年4月1日起,海南島實行了面向全球的落地簽證,所有來海南的旅遊團,都可在海口、三亞口岸簽證機關辦理即落地簽證。2003年3月24日,中國國家民航總局正式批復將海南作為中國民航開放三、四、五航權的試點地區。
(2)國際賽事於會議,旅遊節慶的舉辦。2001年2月26日,來自亞洲和澳大利亞的26個國家的代表在海南舉行了博鰲亞洲論壇的成立大會。博鰲亞洲論壇的成立,以及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舉行,亞洲的崛起和活力使世界的目光投向了海南,隨之而來的外國資金、技術與人才進入海南島。進一步塑造了海南「國際商務會展旅遊地」的新形象。
2002年世界小姐組織機構宣布將在海南三亞舉辦第53屆世界小姐總決賽,從此三亞拉開了「美麗」的序幕。三亞分別於2003年、2004年、2005年連續舉辦了三屆世界小姐總決賽,這是世界上第二座連續舉辦三屆世界小姐總決賽的城市。
1996年開始舉辦的中國三亞天涯海角國際婚禮節已經成為集婚慶、旅遊和度假於一體的大型國際性旅遊節慶活動,每屆都吸引了數百對海內外新婚或紀念婚夫婦前來喜結良緣或重敘溫情。這些國際會議、賽事和旅遊節慶的舉辦,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目光,使海南知名度大大提升。
(3)游輪經濟對海南國際旅遊發展的影響。從2001年到2005年,全省共接待國際游輪1104艘次,出入境旅客達51.6萬人次,其中出入海口市口岸898艘次,出入境旅客28.6萬人次,當然,主要是海口至越南的短程航線;出入境三亞口岸206艘次,出入境旅客23萬人次。據統計,2008年1月~3月份,三亞海港口岸郵輪船舶入出境50個航次,旅客入出境42898人次,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7%和320%,比去年全年增長120%。創三亞海港口岸歷史紀錄。這些旅遊多為來自歐洲地區的高端遊客。
3.海南發展國際旅遊的挑戰
在南北回歸線之間,與海南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相似的島嶼星羅棋布,夏威夷、巴厘島、普吉島、大溪地等世界著名島嶼競相輝映,這些島嶼的旅遊資源與海南島的旅遊資源有很強的相似性。海南島在國內旅遊市場中最有特色的熱帶海洋旅遊優勢,在國際旅遊市場中並沒有出彩之處。海南發展國際旅遊,需要面對的是眾多同質旅遊地的競爭,而海南旅遊產業起步晚,旅遊產品缺乏文化內涵,文化教育基礎相對落後,旅遊企業規模小、經營水平低、服務質量差、效益差,而其他國際著名旅遊島嶼均已具備較高的國際知名度,以及較成熟的營銷網路。
海南旅遊產業現有問題簡要總結如下:
(1)旅遊宣傳促銷力度不夠,促銷主題不明確。海南境外客源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際知名度不高, 西方發達國家對海南島知之甚少, 這與海南對外宣傳促銷力度不夠,以及缺乏鮮明的營銷定位和品牌是有很大的關系。
(2)旅遊產品文化內涵的深度與廣度不夠,缺少具有文化底蘊的旅遊景點,沒有將海南特有的海洋文化、熱帶原始森林文化、黎苗少數民族文化充分挖掘。
(3)海南旅遊業缺乏對海南旅遊業定位、發展方向與階段的客觀認識和准確把握。在旅遊產業規劃上,片面開發低檔次的觀光旅遊產品,從旅遊線路組合、旅遊飯店、旅遊景點的開發規劃和城市規劃都體現出產品開發與資源特色的不協調,形成了旅遊資源的高品位和開發產品的低檔次的嚴重錯位。
(4)旅遊企業管理不善,規模小,經濟基礎薄弱的通病相當突出。在缺乏統一管理的情況下,低水平重復建設,惡意破壞生態環境,價格競爭帶來的普遍服務質量低下等情況屢見不鮮。
(5)旅遊區布局不合理,旅遊相關配套設施不健全,旅遊交通相對落後,國際航線少。
㈡ 海南如何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提出:深入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不斷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開放旅遊消費領域,積極培育旅遊消費新業態、新熱點,提升高端旅遊消費水平,推動旅遊消費提質升級,進一步釋放旅遊消費潛力,積極探索消費型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海南將2018年旅遊業發展預期目標設定為:全年力爭接待遊客人數7400萬人次,同比增長10%,其中入境遊客人數133萬人次,同比增長22.6%;實現旅遊總收入超過900億元,同比增長12%。2020年預期目標為:旅遊服務設施、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與國際通行的旅遊服務標准全面接軌,旅遊國際知名度、美譽度有較大提高,旅遊產業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在旅遊綜合管理、旅遊投融資、旅遊產品供給、旅遊市場監管等方面改革創新為全國提供實踐經驗,全面建成全域旅遊示範省,基本建成國際旅遊島,初步建成國際旅遊消費中心、中國郵輪特區和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真正邁向優質旅遊發展新時代。力爭全年接待遊客人數1億人次,年均增長14%,入境遊客數量翻一番達到200萬人次,年均增長21.3%;實現旅遊總收入1300億元,年均增長17%。
㈢ 海南目前有哪些涉及旅遊的規劃文件
海南旅遊景區的發展新規劃
《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個文件已經是國家戰略文件,是命令式文件,絕對不是口號了。幹得好也要干,干不好也要干。對於政府人員而言,幹得好繼續干,干不好就丟官!所以誰也不敢懈怠!為扎實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進一步規范旅遊市場秩序。推進旅遊服務標准化和國際質量認證,在旅遊餐飲、住宿、交通、景區、旅行社、導游、購物及應急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旅遊服務標准體系。加強旅遊行業誠信體系建設,規范景區門票價格,整治「零負團費」、虛假廣告等,嚴厲打擊價格欺詐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推進旅遊綜合執法,建立健全旅遊投訴處理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強化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
加強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引導、行業自律、企業依法自主經營的旅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旅遊立法工作,完善旅遊相關法規。依託信息技術,提升海南旅遊管理和服務水平。建立國際通行的服務體系。景區傳統的運作模式已經不可能再生存,改革勢在必行!變則通,改的早,就走在行業前列。行業競爭已經白熱化了。唯有開辟蹊徑才可以生存和發展。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加強信息網路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有線和無線寬頻網路,推進數字海南建設,實現高速寬頻無線網路覆蓋全島。積極發展下一代互聯網和新一代移動通信,加快網路升級換代。大力整合信息資源和網路資源,積極推進海南「三網融合」建設。著力建設有線、無線和衛星傳輸相結合的覆蓋海南所轄海域的通信網路,提升南海領域的應急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務能力。信息技術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海南的景區提升營銷管理水平。
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合理控制人口規模,努力提高人口素質。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具有海南特色、為建設國際旅遊島服務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加強海南高校特色學科和專業建設,提高海南大學「211」工程建設水平。實施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提升職業院校特別是
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水平,大力培養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健全人才培養、引進政策體系。加大教育對外開放力度,支持海南與國際知名院校合作開辦旅遊職業院校。加強旅遊教育培訓,全面提高旅遊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文明素質和服務水平。人才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發展的根本。旅遊從業者的素質將會提升到一個高的層次。能用好人才,是一個企業的福氣,也是一個人才的福氣。應該主張人盡其才!
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本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和政施, 在規劃編制、體制創新、政策實施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海南省人民政府要依據本意見抓緊編制《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後實施,同時進一步編制好相關專項規劃和旅遊區建設規劃,抓緊制定細化方案和具體措施。在政策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定期總結經驗,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國務院的文件沒有給海南留退路,海南省委壓力很大。我們應該替政府分憂,這樣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順勢發展,練好內功,修好外功,是每個海南旅遊企業的必修課,機會與挑戰同在!
海南海大源項目規劃是海大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旗下的專業項目規劃機構,「海大源」以務實、高效、創新的管理實戰團隊,凝聚和融入了一批專業化實戰派企業精英、名牌高校精英、資深高級管理顧問及海南大學熱愛海南、熟悉海南的具有豐富實踐經驗高校博士、教授專家團隊。
服務項目:項目規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各類項目建議書、景區規劃、旅遊景區可行性研究、各地區發展的總規和概規等。
㈣ 為什麼2010年1月4號的《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卻是國發〔2009〕44號文件
這個是去年文件。
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 國發〔2009〕44號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5日 08:26 商務部網站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建省辦經濟特區20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由於發展起步晚,基礎差,目前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水平仍然較低,保護生態環境、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科學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旅遊勝地,是海南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對全國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示範作用。為扎實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構建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之路;積極發展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生態型經濟,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著力提高旅遊業發展質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旅遊產業體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快推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逐步將海南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文化魅力獨特、社會文明祥和的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
(二)戰略定位。
——我國旅遊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充分發揮海南的經濟特區優勢,積極探索,先行試驗,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海南旅遊業及相關現代服務業在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按照國際通行的旅遊服務標准,推進旅遊要素轉型升級,進一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開發特色旅遊產品,規范旅遊市場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遊管理和服務水平。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堅持生態立省、環境優先,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發展之路,使海南成為全國人民的四季花園。
——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發揮海南對外開放排頭兵的作用,依託博鰲亞洲論壇的品牌優勢,全方位開展區域性、國際性經貿文化交流活動以及高層次的外交外事活動,使海南成為我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交往平台。
——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加大南海油氣、旅遊、漁業等資源的開發力度,加強海洋科研、科普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使海南成為我國南海資源開發的物資供應、綜合利用和產品運銷基地。
——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充分發揮海南熱帶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熱帶現代農業,使海南成為全國冬季菜籃子基地、熱帶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種基地、漁業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膠基地。
(三)發展目標。
——到2015年,旅遊管理、營銷、服務和產品開發的市場化、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7%以上,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45%以上,力爭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中上水平,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綜合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到2020年,旅遊服務設施、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與國際通行的旅遊服務標准全面接軌,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勝地。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60%,力爭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綜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嚴格實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引導居民和遊客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健全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實行更加嚴格的生態環保標准。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和問責制,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加大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懲處力度。
(五)加強生態建設。繼續推進海防林恢復和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完善海南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機制,2015年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0%。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重點水源地、重要海域的保護和管理,有序開發利用土地、森林、礦產、海灣、岸線、海島、水域等重要資源,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效益。實施教育扶貧移民工程,推動生態脆弱地區農村居民向城鎮遷移。將海南作為全國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省,加大中央財政對海南的生態補償力度,將9個山區市縣列入國家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范圍,將尖峰嶺等7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家生態補償試點。
(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嚴格執行環境准入制度,嚴格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嚴禁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發展,加大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落後產能的力度。加強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應用工作,實施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示範工程。大力推進各類減排工程設施建設,增加「以獎代補」專項轉移支付。積極支持海南發展農村沼氣、畜禽養殖業廢棄物綜合利用、蔗渣利用、中水回收利用等循環經濟。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完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實施辦法,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確保完成國家分解下達給海南省的節能減排任務。
(七)強化環境污染防治。加強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流域和擔負飲用水集中供水任務水庫的水污染防治。加強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到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強化對已建成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監管。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繼續推行改水改廁,逐步建立村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體系。完善污水、垃圾處理費徵收政策,建立健全治污設施正常運營保障機制。開展入海河流、直排污染源和南海海域環境監測,建立環境質量例行監測公報和重點海域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制度。
三、發揮海南特色優勢,全面提升旅遊業管理服務水平
(八)建設富有海南特色的旅遊產品體系。依託優勢資源,發展特色旅遊產品,進一步優化旅遊產品結構。大力發展熱帶海島冬季陽光旅遊、海上運動、潛水等旅遊項目,豐富熱帶濱海海洋旅遊產品。積極穩妥推進開放開發西沙旅遊,有序發展無居民島嶼旅遊。積極發展郵輪產業,建設郵輪母港,允許境外郵輪公司在海南注冊設立經營性機構,開展經批準的國際航線郵輪服務業務。研究完善遊艇管理辦法,創造條件適當擴大開放水域,做好經批準的境外遊艇停泊海南的服務工作。加強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森林生態旅遊。合理開發溫泉資源,發展康體保健服務。積極發展自駕車觀光游、特色房車游和體育休閑項目,完善相關配套服務。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不佔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有效保護森林和生態環境、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並依法辦理用地手續的前提下,科學規劃,總量控制,合理布局,規范發展高爾夫旅遊。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和民族、民俗風情文化旅遊。
(九)打造精品旅遊景區。科學規劃和布局景區景點,精心設計旅遊線路,優化時間、空間配置,逐步形成區域特色明顯、山海互補的旅遊格局,塑造「陽光海南、度假天堂」的整體旅遊形象。進一步完善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萬寧興隆溫泉度假區、瓊海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等主要景區景點的旅遊服務功能。高水平開發建設海棠灣、清水灣、棋子灣、尖峰嶺、霸王嶺、五指山等一批精品景區。高標准規劃建設海洋、熱帶雨林等旅遊主題公園。
(十)進一步規范旅遊市場秩序。推進旅遊服務標准化和國際質量認證,在旅遊餐飲、住宿、交通、景區、旅行社、導游、購物及應急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旅遊服務標准體系。加強旅遊行業誠信體系建設,規范景區門票價格,整治「零負團費」、虛假廣告等,嚴厲打擊價格欺詐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推進旅遊綜合執法,建立健全旅遊投訴處理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強化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
(十一)加強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引導、行業自律、企業依法自主經營的旅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旅遊立法工作,完善旅遊相關法規。依託信息技術,提升海南旅遊管理和服務水平。在交通樞紐、景區、城市廣場等遊客較為集中的場所設立遊客服務中心。建設具有宣傳促銷、咨詢、預訂、投訴等功能的綜合性旅遊服務平台,健全旅遊公共服務網路。完善旅遊標識系統。強化管理規范、清潔衛生、方便遊客的旅遊廁所設施建設。建立健全旅遊安全預警和應急機制,完善應急救援、公共醫療、衛生檢疫防疫等安全救助體系。
四、大力發展與旅遊相關的現代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轉型升級
(十二)加快發展文化體育及會展產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引進創意產業人才,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影視製作、演藝娛樂、文化會展和動漫遊戲等各類文化產業,積極培育具有海南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群。鼓勵舉辦大型旅遊文化演出和節慶活動,豐富演藝文化市場,支持海南舉辦國際大帆船拉力賽、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高爾夫球職業巡迴賽等體育賽事。在海南試辦一些國際通行的旅遊體育娛樂項目,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辦好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完善博鰲會展服務設施,積極招徠承辦各種專題會議展覽,舉辦博鰲國際旅遊論壇和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培育國際會展品牌。優化會展業發展環境,對入境參展商品依法給予稅收優惠和通關便利。
(十三)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依託洋浦保稅港區和海口綜合保稅區,大力發展航運、中轉等業務,促進國際物流和保稅物流加快發展。實施國際航運相關業務支持政策,完善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配套支持政策,打造面向東南亞、背靠華南腹地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在完善監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騙取出口退稅措施的前提下,在洋浦保稅港區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積極發展大型購物商場、專業商品市場、品牌折扣店和特色商業街區,建設和經營好免稅店,完善旅遊城鎮和休閑度假區的商業配套設施,逐步將海南建設成為國際購物中心。
(十四)保持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積極引導和發展與旅遊業相適應的房地產業,科學規劃房地產業發展的類型、規模和速度,鼓勵有實力、有信譽的企業發展富有海南特色、高品質的星級賓館、度假村等房地產項目。加強產權式度假酒店的開發、建設、銷售等環節的規范管理。穩步發展滿足避寒、療養等不同需求的度假居住型房地產。鼓勵發展家庭旅館經營和房屋租賃經營。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逐步改善城鄉居民的住房條件。條件成熟時,在海南開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試點。
(十五)加快發展金融保險業。鼓勵金融機構調整和優化網點布局,完善服務設施。推動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改善結算環境。完善外匯支付環境,開展居民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試點。推動建設農村商業銀行等地方性金融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融資。鼓勵保險機構創新旅遊保險產品。探索開展離岸金融業務試點。
五、積極發展熱帶現代農業,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十六)積極發展熱帶現代農業。大力發展熱帶水果、瓜菜、畜產品、水產品、花卉等現代特色農業。結合實施《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統籌南繁育制種基地建設與管理,做好轉基因生物安全和植物檢疫性防控工作,提高南繁基地育制種生產能力。加強海南動植物保護工程建設。建立覆蓋全省的農產品(15.73,0.17,1.09%)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標准化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加快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精細高效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和綜合經濟效益。加強農產品貯藏保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資、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建設現代化大型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促進形成熱帶農產品集散中心。加強與台灣的農業合作。積極推動熱帶特色農業與旅遊相結合,制定實施觀光農業、休閑農業支持計劃,建設示範基地,拓展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空間。
(十七)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綜合發展條件,科學確定功能分區,優化區域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建制設置,加強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增強綜合服務功能,促進產業和人口集聚,提高城市的綜合發展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充分發揮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的優勢,加快發展特色縣域經濟,扶持重點小城鎮發展,著力培育一批海南特色旅遊城鎮。加大對革命老區、中部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事業發展,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城市和城鎮落戶條件。加快推進農墾體制改革,充分發揮海南農墾在國際旅遊島建設中的作用。
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服務保障能力
(十八)構建安全、方便、快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完善進出島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推進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海口至廣州、至南寧高速公路建設。建設好東環鐵路,適時啟動西環鐵路擴能改造以及洋浦支線鐵路項目。統籌研究海南島西部民用機場布局優化和建設問題,適時建設博鰲機場。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和集疏運體系建設,盡快形成功能配套齊全的港口格局,積極推進郵輪、遊艇碼頭建設。加快建設海口—五指山—三亞地方高速公路和萬寧—儋州—洋浦地方高速公路,提升現有國道、省道技術等級,加強通往旅遊景區的交通設施建設,改善農村道路交通條件。
(十九)加強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推進昌江核電項目。積極發展風力、太陽能、潮汐、生物質等新能源。加快推進城鄉電網改造,適時啟動跨海電網聯網二期工程,提高電力保障能力。加快推進洋浦液化天然氣項目,逐步建成連接島內各大城鎮和主要景區的輸氣管網,大幅度提高民用燃氣覆蓋率。大力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做好環境影響論證的基礎上,開工建設紅嶺水利樞紐及灌區工程,做好天角潭、邁灣等水庫前期工作,基本解決海南島的工程性缺水問題。繼續實施重點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防洪、防潮、防颱風設施建設,完善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加強城鎮和主要園區、景區的供水工程建設。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到2013年全面解決飲水安全問題。
(二十)加強信息網路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有線和無線寬頻網路,推進數字海南建設,實現高速寬頻無線網路覆蓋全島。積極發展下一代互聯網和新一代移動通信,加快網路升級換代。大力整合信息資源和網路資源,積極推進海南「三網融合」建設。著力建設有線、無線和衛星傳輸相結合的覆蓋海南所轄海域的通信網路,提升南海領域的應急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務能力。
七、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快形成人文智力支撐
(二十一)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合理控制人口規模,努力提高人口素質。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具有海南特色、為建設國際旅遊島服務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加強海南高校特色學科和專業建設,提高海南大學「211」工程建設水平。實施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提升職業院校特別是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水平,大力培養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健全人才培養、引進政策體系。加大教育對外開放力度,支持海南與國際知名院校合作開辦旅遊職業院校。加強旅遊教育培訓,全面提高旅遊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文明素質和服務水平。
(二十二)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統籌考慮當地居民與遊客的需求,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級文化活動室建設,進一步完善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的設施設備條件,大力加強城市及社區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建立公共文化體育機構正常運行的經費和人才保障機制。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數字化步伐,提高廣播電視覆蓋水平。積極開發利用「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開展國家南海博物館、南海水下考古中心項目前期論證工作,加強對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扶持海南建設大型文化體育基礎設施,集中建設一批適合於四季訓練的運動場館。
(二十三)完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在海口、三亞等地建設區域性醫療中心,健全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提高城鄉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建立全省統一、高效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系統。加快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各省(區、市)與海南異地醫保互認制度。
(二十四)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培育講文明、重禮儀、團結友善、熱情好客的社會風尚。廣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努力擴大就業,做好社會保障工作,促進社會和諧。扎實推進平安海南建設,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努力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型的社會治安防控格局,妥善處理利益關系,積極排查化解社會矛盾,解決好影響穩定的歷史遺留問題,增強人民群眾和廣大遊客的安全感。
八、充分利用本地優勢資源,集約發展新型工業
(二十五)集約發展新型工業。堅持在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重復建設的原則下集約發展新型工業,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盲目追求工業擴張。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礎、港口條件和重點工業園區以及開發區,大力優化產業布局,支持海南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高起點、高水平發展臨港工業,集約發展油氣化工、林紙一體化、汽車製造、礦產資源加工、農產品加工、制葯等產業,重化工業嚴格限定在洋浦、東方工業園區,其他工業項目集中布局在現有工業園區。培育發展房車、遊艇、輕型水上飛機、潛水設備、高爾夫用具等旅遊裝備製造業。加強研發設計,發展特色旅遊食品、服飾、工藝品加工業。
(二十六)鼓勵發展高技術產業。加快建設海南生態軟體園和三亞創意產業園,鼓勵和吸引國內外知名信息技術企業向園區集聚,根據國家軟體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基地建設總體布局,積極支持海南發展軟體和信息服務業,逐步形成軟體產業基地。加快海口葯谷建設,增強南葯、黎葯、海洋葯物的自主研發能力。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加強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實施技術攻關,努力在優勢特色產業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
(二十七)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加大海洋石油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提高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把海南建成南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服務和加工基地。適時規劃建設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鼓勵發展商業石油儲備和成品油儲備。高起點、高水平推進洋浦開發開放。支持國內大型企業在海南建設修造船、海洋工程設備項目。加強漁業生產安全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深海養殖業和遠洋捕撈業。加強海洋科技研究,發展海洋生物工程和海洋能源利用等新興產業。
九、加強組織協調,落實各項保障措施
(二十八)加大政策支持。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解放思想,在政策、資金、項目安排等方面給予特殊扶持。
——投融資政策。在基礎設施、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扶貧開發和社會事業等方面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其他有關中央專項投資時,賦予海南省西部大開發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發行企業債券。設立旅遊產業投資基金。按照國際旅遊島的總體要求,研究將海南省增列為《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執行省份。
——財稅政策。針對海南的特殊情況,中央財政加大對海南的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同時在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特別是革命老區轉移支付、邊境地區轉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對海南的支持。中央財政在一定時期內對海南國際旅遊島的建設發展給予專項補助。由財政部牽頭抓緊研究在海南試行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的具體辦法和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可行性,另行上報國務院。
——土地政策。科學修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嚴格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統籌和保障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各類用地需求,推進城鄉土地一體化管理。在不突破國家下達的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和建設用地總規模的前提下,試行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定期評估和調整機制。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經濟各行業的布局規模、時序的調控。穩步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利用集體建設用地自主開發旅遊項目試點。科學論證、統籌規劃島嶼的開發利用,依法加強西沙和無居民島嶼管理,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依法進行土地確權登記。科學選劃發展海洋經濟集約用海區域,引導海洋產業相對集聚發展。
——開放政策。積極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大型旅遊企業,逐步培育一批旅遊骨幹企業和知名品牌。實行開放、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措施,在海南已有21國免簽證的基礎上,先期增加芬蘭、丹麥、挪威、烏克蘭、哈薩克5國為入境免簽證國家;對俄羅斯、韓國、德國3國旅遊團組團人數放寬至2人以上(含2人),入境停留時間延長至21天。支持海南在境外主要旅遊客源地設立旅遊推介分支機構。
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本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和政策措施,在規劃編制、體制創新、政策實施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海南省人民政府要依據本意見抓緊編制《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後實施,同時進一步編制好相關專項規劃和旅遊區建設規劃,抓緊制定細化方案和具體措施。在政策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定期總結經驗,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國務院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㈤ 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對海南百姓有何實質上的好處
首先建設國際旅遊島對國家是好的,但對海南百姓不有什麼實質上的好處。其一,專百姓的生活不有提高,物屬價就先提了。其二,旅遊景點多是引進內地投資商(實際是海南人民沒有這個能力),其三,導游一是要有智識的,農民百姓只能望而遠之。其四,好多土地都被徵用搞景點,部分百姓失去土地,變成外地人口沒什麼分別,唯一的就是戶籍不變。但政府沒有給海南百性什麼實質的待惠,優惠。我是海南人,是非農業戶口,是個真正沒地沒工作的海南人(象我這樣的百姓很多),什麼好政策都輪不到我們,為了生活外出海口打工,子女都不能帶在身邊享受國家的免費上學。要讀就給錢,沒上萬免談。可憐海南百性在海南上學都保證不了。這國際旅遊島對海南百性有何實質好處?望高手出來指點
㈥ 從旅遊政策與法規的角度出發,談談如何完善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制度保障
未來5~10年,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目標是:使海南更好地發揮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作用;建立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綠色發展模式;走出一條以旅遊資源整合為重點的城鄉一體化新路子。
國際旅遊島是新階段海南改革發展的戰略選擇。海南能否繼續發揮改革開放排頭兵作用,能否在國家擴大內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發揮獨特作用,能否在全國率先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關鍵在於抓住機遇,把國際旅遊島這篇文章做大、做好、做實。
未來5~10年,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目標與任務
1.三大戰略目標
———使海南更好地發揮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作用;
———建立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綠色發展模式;
———走出一條以旅遊資源整合為重點的城鄉一體化新路子。
2.重點任務,概括為「4個區」
———旅遊產業高度開放地區;
———相關服務業先行開放地區;
———全國第一個環保特區;
———以統籌資源為重點的綜合改革試驗區。
建立海南日用消費品免稅區——實現旅遊產業高度開放關鍵一步
借鑒香港經驗,在海南建立我國內地第一個日用消費品免稅區,是落實國家「擴內需,保增長」戰略的重大舉措。
1.建立海南日用消費品免稅區的基本內涵。即在全島范圍內對海內外旅遊者及本島居民實行日用消費品免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的政策。對在海南出售的國產日用消費品視同出口,可以參照國家規定的出口退稅率給予稅收優惠。在條件成熟時,可以由旅遊相關的日用消費品免稅政策擴大到相關的生活資料。
2.建立海南日用消費品免稅區的管理體制
———參照香港的部分經驗,建立日用消費品免稅區海關管理體制。
———在外匯管理方面,擴大免稅商品標價和結算的幣種范圍,擴大免稅商品企業的外匯自主權。
———完善免稅商品質量監督制度,建立質量公示制度、與國際接軌的產品質量管理監督體系。
3.政策建議
———盡快形成高規格的調研報告和可行性分析報告,提出具體方案,全力爭取設立海南日用消費品免稅區。
———爭取國家給予海南更優惠的稅收政策和一定的財政支持。
———對離境旅客實行「區內付款提貨,海關離境驗放」的政策。
———在全島范圍內開放免稅業務,放寬零售行業准入,運用特區立法權,加強日用消費品免稅區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實現服務業開放重點突破——成為旅遊相關服務業先行開放地區
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關鍵是通過開放推動相關服務業的轉型升級。
1.服務業發展水平是決定旅遊業和旅遊消費的關鍵因素
———教育是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基本要求。大力發展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質,創造世界一流人文旅遊環境的根本性舉措,是培養國際化旅遊業及相關服務業人才的重要手段。
———完備的醫療服務是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基本保障。隨著國際旅遊島建設進程的加快,日益增長的國內外遊客對海南醫療急救體系的應急能力、專業技術水平和救治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金融保險服務是國際旅遊島建設的重要支持。旅遊及相關服務業的參與主體對金融服務,如信貸業務、結算業務、外幣兌換業務、資金管理業務、保險代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化體育娛樂業是提高國際旅遊島軟實力的重要手段。休閑度假旅遊將成為海南主導旅遊。加快海南文化體育娛樂產業開放,引進和發展國際通行的娛樂項目,就可以吸引大批境外高端遊客來海南休閑度假、娛樂和消遣,從而帶動相關服務業的發展。
———會展業是海南旅遊發展的新增長點。會展業的繁榮與發展不僅可以源源不斷地吸引眾多遊客,同時,還帶來巨大的消費和旅遊市場。
———電信服務是實現國際旅遊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因素。適應國內外遊客的文化消費和信息咨詢的需求,以及文化創意等新型服務業的發展,迫切要求加快推進電信產業開放進程。
2.重點任務
———完善教育開放相關政策法規體系,重點支持外資以獨資、合資和合作的方式參與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辦學。
———放寬限制,鼓勵和支持境外著名醫療機構在海南設立獨資或合資具有國際水平的醫院、突發急救中心和康復中心。
———積極引進國外知名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進駐海南,開辦各種業務。
———放寬市場准入條件,率先在全省范圍內實現「三網融合」,逐步推行全業務經營制度。
———充分利用博鰲亞洲論壇影響,著力引進和培育海南特色國際知名會議和展覽品牌。
———降低文化娛樂業准入門檻,拓寬體育產業的投資融資渠道。加大文體娛樂產業財政稅收支持。
3.政策需求
———建議將中外合作辦學的相關審批許可權下放海南,允許外商在海南獨資開辦職業教育學校和高等教育學校。
———建議加強與商務部、衛生部的溝通和協調,爭取在外商獨資舉辦醫院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和政策支持。
———允許海南省在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督下自主設立外幣兌換窗口;適當放寬海外度假遊客進境攜帶的外幣數量限制;允許海南與台港澳、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
———允許海南自主審批與重大敏感問題無關的國際會議,爭取更多國家舉辦的高層國際論壇在海南舉辦。
———實行更加靈活的高爾夫旅遊產業政策;賦予海南更大的中外文化體育交流活動審批權。
實行綠色發展戰略——率先在全國建立第一個環保特區
綠色發展戰略是最大限度地保護和利用生態資源,實現綠色發展的戰略抉擇。為此,應當努力地把建設我國第一個環境保護特區納入國際旅遊島建設規劃。
1.環境保護特區的基本內涵。所謂環保特區,是在堅持開發與保護並舉的原則下,劃定一個特定的區域,採取嚴格的環保措施,運用世界上先進的治理環境技術和治理機制,治理各種污染,採用嚴格、科學、有效的環境保護標准進行工農業生產和從事經濟運行、城市管理的特定區域。在此基礎上,制定和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充分利用本地區生態資源優勢,通過政策支持和體制創新,大力發展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為重點的環保產業,把潛在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現實的經濟競爭優勢,使之成為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一個特定區域。
2.建立環境保護特區的重點任務
———制定和實施綠色發展戰略。以國際旅遊島為平台,利用優勢、發展優勢,形成以服務業為主導產業,以低碳經濟為主要特徵的綠色發展模式。
———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
———加強生態環保領域的國際合作。充分借鑒和利用國際經驗,把海南建成世界環境保護與發展協調的典範。
3.相關建議
———建議國家在海南成立第一個環保特區,為全國建立新型的體制機制保障進行積極的探索。
———爭取海南成為全國首批「低碳經濟發展區」。
———爭取在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中成為國家生態補償試點,率先建立與生態補償相適應的財稅體制。
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以統籌資源為重點的改革試驗區
海南需要建立以統籌資源為重點的綜合改革試驗區,從根本上打破旅遊等重要資源的行政分割。
1.建設以統籌資源為重點的綜合改革試驗區。為本地區發展進行清晰的定位,既有利於獲得中央的支持,也有利於在本地區形成共識,引導全社會力量建設國際旅遊島。
———組建五大旅遊經濟區,整合市縣旅遊資源。即南部三亞熱帶濱海旅遊經濟區;北部海口濱海文化旅遊經濟區;中部五指山熱帶雨林旅遊區;東部博鰲「國際會展、溫泉旅遊經濟區」;西部儋州生態工業旅遊區。
——以五大旅遊經濟區為平台推進城鄉一體化。成立五大旅遊經濟區管委會,以旅遊經濟區管委會作為行政一體化的過渡機制,隨著國際旅遊島建設進程推進行政一體化。
2.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政策需求
———實施全省土地統一規劃管理。重點是強化省級政府對土地資源的調配能力;完善耕地保護制度,建立城鄉建設用地統一市場。
———實施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使農民工、失地農民能夠方便地辦理城市戶口,並能享受到與城鎮居民水平大致相當的基本公共服務。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制訂《海南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戰略規劃(2009~2020)》;明確各級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務中的分工,完善公共財政制度;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基本公共服務建設。
3.以國際旅遊島建設推動城鄉一體化
加強城鄉一體化與國際旅遊島建設的緊密結合,把城鄉資源整合與提高對外開放度、旅遊資源要素國際化緊密地結合起來,把城鄉一體化的體制和政策與國際旅遊島的改革試驗結合起來。
㈦ 海南在旅遊目的地形象鮮明的前提下如何發展其他旅遊產品 因為在寫論文,跪求高手指導!
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0周年之際,很高興應邀參加海南改革開放發展高層論壇,感受「品位之城、陽光海口」的魅力,領略海南20年來發展的輝煌成就。在此,我謹代表國家旅遊局和邵琪偉局長,對這次高層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對海南省在興辦特區、創新發展中取得的「很了不起的「業績,表示崇高的敬意!
20年來,海南省的改革開放和各項建設事業以特區的特色、特有的速度,呈現日新月異的發展進步。尤其是作為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的旅遊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成績。與1988年建省之初相比,旅遊接待人數增長了15.6倍,旅遊收入,增長了接、近60倍;旅遊業增加值已佔全省GDP的14%左右,旅遊業已經成為海南省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現代服務業的龍頭產業和最具特色與潛力的外向型產業。
最近,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海南時指出,要著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經濟結構,國務院就海南省建設國際旅遊島的意見給予了相應的政策支持。海南省委省政府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提出新的發展戰略,可以說,海南作為經濟特區的發展,不僅進入了一個新歷史起點,而且面臨著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新的重要機遇。藉此機會,我想就把海南省建設成為特色優勢鮮明的海島國際旅遊目的地,談一些思考和認識,供有關方面參考。
一、海南發展旅遊業的特殊優勢
第一,海南旅遊資源具有獨特性。海南是我國唯一的熱帶海島省份,陽光充沛,海水清潔,沙灘優良,海島多樣,生態優越,具有發展熱帶海濱海島旅遊的獨特優勢。海南人文旅遊資源也獨具魅力,博鰲論壇、文昌椰鄉文化、三亞黎苗民族風情,等等,為發展海島旅遊注入了靈魂與活力。
第二,海南所處區位具有優越性。地處經濟發達的客源輻射圈。海南距離香港、澳門直線距離不到500公里,飛行時間僅45分鍾;靠近經濟增長速度居全國前列的珠江三角洲;海南是「泛珠三角」地區與東盟聯絡的前哨和門戶,與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隨著航權逐步開放,海南與港、澳、台,與日本、韓國、俄羅斯航空交通更趨穩定,海南有條件成為上述地區和國家的優選旅遊目的地。
第三,海南基礎設施具有前瞻性。近年來,海南完成了一大批重要的基礎設施項目。而且正在籌劃新一輪基礎建設項目。航空、港口、跨海鐵路、高速公路等配套條件日益完善,圍繞構築大環島旅遊循環圈,建設了旅遊景區與環島高速公路、粵海鐵路的連接線,加快了重點旅遊區和旅遊線路的通信、電力、供水、環保和信息化建設,形成了快捷、安全、高效的旅遊通道。尤其是海南發展旅遊的軟環境日益優化,凸顯優勢。
二、海南發展旅遊業的鮮明特色
第一、支柱性產業地位的鮮明特色。旅遊業是海南省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優勢產業,也是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和發揮海南生態環境優勢的特色產業。海南良好的區域資源可以轉化為效益最大化的旅遊資源,形成很強的壟斷優勢、競爭優勢和比較優勢。用旅遊帶動大開放,帶動各行各業的大發展,這是海南的現實、有效、可靠的產業選擇。正如衛留成書記曾經指出的,海南省真正能夠代表中國的,能夠給中國作出貢獻的,是海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自然環境,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旅遊產業,也就是說,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的具有海南特色的產業結構。我們都該應強化這一認識,這是我們建設國際旅遊島的認識基礎。
第二、開發高端性旅遊產品的鮮明特色。隨著海南旅遊市場日益國際化,以及我國旅遊消費結構的不斷轉型升級,海南擁有的陽光、海水、沙灘、綠地、溫泉、民俗等豐富多元的旅遊資源顯得更加可貴。可以對應開發高端的休閑度假產品和新業態旅遊產品,適度超前地把海南建設成為中國高端旅遊產品的制高點,新業態旅遊產品的集聚地。通俗地說,海南國際旅遊島是一個高端消費市場為主的旅遊目的地,而不是大眾性、粗放型的旅遊市場。這是海南生態型、稀缺性旅遊資源的特性決定的。
第三、特區政策支撐的鮮明特色。生態和政策的秉賦,是海南旅遊發展的兩大支點。海南整島辦經濟特區是一個特殊優勢,國務院又對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有新的支持,我們要在旅遊業對外開放和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積極探索,進一步用足用好免簽證、免稅區、放航權等政策,放大政策效應,推動海南旅遊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第四、海島型旅遊目的地的鮮明特色。海島旅遊易於綜合開發。因此,海南旅遊業不僅是支柱產業,而且是動力產業。我們要充分發揮旅遊業的關聯帶動作用,把旅遊業與新型工業、熱帶高效農業、科研產業,以及國防設施建設,進行統籌協調,發展工業旅遊、觀光農業、休閑農業、科技旅遊、航天旅遊,等等,這樣才能把海南建設成為一個多功能、綜合型、國際化的世界著名、亞洲一流、中國最佳的熱帶海島型旅遊目的地。
三、建設海島型國際旅遊目的地的工作著力點
加快海南旅遊業發展,關鍵是要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發展戰略。在具體工作中應該注意這樣幾點:
第一,要突出高端性。堅持高起點策劃規劃,高層次招商引資,高水平開發建設,高標准經營管理。對1998年編制的《海南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抓緊進行修編和提升。對正在策劃規劃的項目,應借鑒墨西哥坎昆、古巴巴拉德羅、泰國普吉島、印尼巴厘島等旅遊資源和產品相似的地區的做法和經驗,發揮後發優勢,精心搞好策劃規劃和開發建設,體現世界一流水平。
第二,要突出市場化。在政府引導下,充分運用先進的市場化商業模式,加快建設進程。要有效地整合全省優質旅遊資源,培育優質旅遊龍頭企業,包裝優質旅遊產品到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利用資本市場加快旅遊業發展。可採取大企業引入、大項目帶動、主題式設計、區域性開發的模式,從單體要素建設向整體區域開發轉型,按照旅遊產業鏈的發展統籌考慮進行旅遊招商,努力形成長旅遊產業鏈和大旅遊經濟區,在大的區域內,涵蓋食住行游購娛六個要素,豐富產品類型,提升整體水平。
第三,要突出國際化。著眼國際市場,調整發展方式,構建起國際旅遊島的鮮明形象。建設國際旅遊島,強調的是國際化,主要是指:一是旅遊產業體制機制的國際化,與國際慣例和通行規則接軌。二是旅遊要素的國際化,產品類型、接待設施、管理標准與國際接軌。三是旅遊服務的國際化,質量標准、文化要素,個性服務和舒適程度等,適應國際要求。四是市場開發的國際化,面向境外、海外客源地和消費者進行有效宣傳促銷和形象宣傳。
第四,突出品牌化。不斷提升海南旅遊業的核心競爭力。既要學習借鑒國際海島型旅遊目的地發展經驗,又要注重創新發展的後發優勢,既要建設一流的旅遊硬體設施,又要注重創新經營機制和優質服務。既要注重打造各具特色、風格鮮明、旅遊輻射帶動作用強的重點旅遊城市,又要加快培育精品專項旅遊產品,重點培育和開發游輪旅遊、海上旅遊、文化旅遊、會展旅遊、度假旅遊,不斷改善旅遊產品結構,盡快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樹立起海南國際旅遊島的品牌形象。
參加這次高層論壇,感受頗深,衛書記的主旨報告、周部長精闢小結、各位專家的演講,還有羅省長將要做得總結,可謂新概念、新思維、新路徑,很有沖擊性。既感受到了思想認識成果的高端性,也從大家對中國旅遊和海南旅遊發展的關心支持中受到了鼓舞。國家旅遊局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要求,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地支持海南旅遊業的發展,特別是在規劃發展、人才培訓、市場促銷、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具體的、實質性的支持。我相信,有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有海南省新一輪改革開放發展戰略的實施,海南一定會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具特色、最有優勢的海島型國際旅遊目的地。
㈧ 國家為什麼把海南島提升為國際旅遊島
海南來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自區和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建省辦經濟特區20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由於發展起步晚,基礎差,目前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水平仍然較低,保護生態環境、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科學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旅遊勝地,是海南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對中國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示範作用。
㈨ 關於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的作文指導。
1、簡要介紹海南國際旅遊島(例如:2010年1月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至此,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正式步入正軌。作為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國將在2020年將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島休閑度假旅遊勝地,使之成為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海南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建省辦經濟特區20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由於發展起步晚,基礎差,目前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水平仍然較低,保護生態環境、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科學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旅遊勝地,是海南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對中國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示範作用。)2.、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面臨的問題(比如:海南人民的整體素質);3、如何解決面臨的這些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