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產業在海南省的戰略地位
① 海南省的旅遊業發達嗎﹖
海南基本上沒有重工業,經濟發展更加依賴於旅遊業,帶動旅遊,酒店,餐飲等服務性行業,房地產是更加火熱。海南國際旅遊島,目前正在建設中,海南旅遊未來的發展將更加豐富和完善。
② 海南島的戰略地位重要嗎有什麼重要之處
海南是中國最復大的南方島嶼,是制陸地與海洋的最佳連接點,在陸海交通上有著重要地位,又是東連太平洋、西通印度洋的海上戰略通道,位置上講是一個交通樞紐,又是國家的重要的軍事干柱,但她遠離黨政軍中心---北京,也是黨政軍最薄弱環節。從軍事上看,海南是一個最好的練兵場所,毛澤東讓自己最信任的林彪元帥的軍隊鎮守南疆有一定道理,一方面可練兵,一方面可以看港澳,另一方面可以預備攻台。既可為國家的保障奠定基礎,又可為國家培養大量的思想、政治、軍事人才,這是一舉多得的政治軍事戰略。是謂站穩了海南,才能走向世界。 如今美國妄想封鎖我國的海上通道,釣魚島我們已經失掉了,台灣還是一個未知數,海南島我們一定要穩住了!否則我們的制海權沒有了! 建議在海南省成立一個德育大學,在政治思想教育上建立一個示範區,從中小學和黨政幹部抓起;軍事上在三亞周邊組合完善一個強大的南海艦隊,加強海陸空綜合作戰能力;同時在各省選拔更多的有為青年到這里學習鍛煉,使他們成為國家黨務、政治、軍事、教育戰線的中流砥柱。我們不妨稱此做法為「洗腦工程」!
③ 海南島有怎麼樣的戰略地位
海南不僅來僅是海南島這個自島嶼,更為重要的是海南是中國最大的省份,包含我國的海洋國土,海南省面積超過300萬平方公里。過去我們沒有在深層的含義上去理解海洋的重要性。海南島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它是一個坐落於熱帶地區的一個大型島嶼,具有迤邐的熱帶風光,擁有遠東最為潔凈的海洋資源,還有她是我國最為重要的南繁育種基地,有一首歌唱得好,「請到天涯海角來,這里四季春長在」,一年四季都是植物生長的好季節。除此之外,海南地處南海的北端,是我國重要的能源運輸通道,同時,也是我國領土受到威脅最大的地區,海南島是固守南海最為重要的戰略咽喉,隨著我國經濟軍事地位的上升,過去領土遭受的蠶食都會得到相應的解決,海南島將會逐漸展現她的重要意義。我國的南海已經發現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潛力,對於高速發展前景下的中國,能源是足以為重要的戰略資源,這也是國家發展海南的戰略部署。 在可以預料的未來,海南無疑會成為一顆真正意義上的南海明珠,她代表著遠東熱帶自然風光的集中地,代表著中國新興的能源基地,代表著中國遠洋海軍重大基地,代表著中國從陸地大國走向海洋開發大國的橋頭堡。
④ 海南旅遊業競爭狀況
一、海南旅遊產業發展的現狀 隨著海南旅遊接待能力的持續增強,旅遊產業規模的逐步擴大,旅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旅遊產業對相關產業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以觀光為主,度假、會議為輔的海南旅遊產業發展格局已初具規模。 (一)旅遊業發展水平。 一個地區接待遊客的人數和旅遊收入水平,是判斷該地區旅遊業發展情況的重要量化指標。2004年海南接待遊客1402.88萬人次,其中接待國內旅遊者1372.02萬人次,佔全部來瓊遊客總數的 97.8 %;接待海外旅遊者 30.86萬人次,占遊客總數的2.2%。2004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11.01億元,其中國內旅遊收入104.24億元,占旅遊總收入的93.9%。 (二)旅遊產業規模。 由於看好海南發展旅遊業的良好前景,社會各方面對海南旅遊業關注不斷增強,投資持續增加,旅遊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據經濟普查資料顯示,2004年海南省從事旅遊經營的法人企業有 845家,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的 7.78 %;就業人員49325人,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就業人員的18.64 %;主營業務收入38.31億元,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的4.94 %;資產總額196.49億元,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2.98 %。其中,全省住宿業單位604家, 客房總數50334間;床位103305張。住宿業中旅遊飯店296家,客房總數37119間,床位78705張。旅遊飯店就業人員31297 人,資產總額116.10億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業人員2729人,資產總額13.65億元。旅遊經營企業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198家,占旅遊企業總數的 23.4%;私營企業 275 家,佔32.5%;外國和港澳台企業71家,佔8.4%;有限責任公司137家,集體企業55家,股份合作22家,聯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業分別是22家、45 家和20家。這表明,海南的旅遊企業中私營企業近幾年發展較快,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呈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格局。 (三)旅遊產品開發與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海南省不僅在發展旅遊業中逐步整合優化傳統的觀光旅遊項目,而且根據旅遊資源特點和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精心營造旅遊熱點,突出發展休閑度假、會議旅遊、節慶活動等能充分體現海南自然、文化歷史特色的各種專項旅遊產品,有效提升了旅遊產品競爭力。一些特色旅遊項目在國內已有一定影響,取得良好的示範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遊區,是集海南生態文化和歷史文化為一體,檔次較高、特色鮮明的旅遊觀光景區;以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為代表的一批建築風格各異的度假休閑酒店群落成了國內遊客冬季避寒的首選度假之地;博鰲亞洲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海南會議旅遊的興起和會議層次的提高樹立了良好的典範;包括台達、亞龍灣、博鰲在內的省內16家各具特色的海濱型、山地型高爾夫球場的分布密度在國內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區(景點)的建設明顯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處景區(景點),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遊區等7處景區(景點)已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景點)。與此同時,全省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尤其是旅遊發展的交通「瓶頸」制約進一步緩解,旅遊點的可進入性顯著增強,在交通、通訊、水電供應等方面,基本能夠滿足現代旅遊業發展和國內外遊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協調配套、功能齊全的旅遊設施供給體系。海口、三亞等五個城市也因此而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四)旅遊法律和產業政策。 旅遊法制建設走在全國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遊局組織制定了《海南省旅遊規劃大綱》;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國推出我國第一部地方性旅遊條例《海南省旅遊管理條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訂《海南省旅遊管理條例》和出台了《海南省旅遊市場管理規定》;並於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頒布實行了《海南省旅遊條例》;《海南省旅遊總體規劃》目前也已獲得通過。與此同時,為加快開發海南的旅遊度假資源,國家還賦予海南許多鼓勵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如海南對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公民,持普通護照參加5人以上的旅遊團隊,可以在15天內免簽證;國家還特許海南省擁有國際三、四、五類航權開放政策。所有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奠定了海南旅遊業加快發展的堅實基礎。 二、海南旅遊業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首先,從旅遊產業的宏觀功能看,由於旅遊產業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服務業,也不是一般的第三產業,而是關聯度高、涉及面寬、帶動力強的綜合性產業。它在國民經濟和第三產業中處於一個產業群的核心地位,發揮著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核心作用。旅遊消費直接投向的是吃、住、行、游、購、娛等6個部門,而旅遊業的關聯帶動作用,不僅體現在直接為交通運輸、賓館餐飲、商品貿易、景區景點帶來客源和市場,而且間接地帶動和影響農業、工業、城建、文化等行業發展,進而還能刺激金融、保險、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起到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城市化進程,促進國民經濟素質提升的作用。2004年海南旅遊增加值48.84億元,佔全省GDP的6.0 %,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4.6%。 其次,從旅遊產業的波及和連帶效益上看,海南發展旅遊業是建立在國民經濟較低水平之上的,作為先導產業,相對其他產業,旅遊業的效益不僅表現在旅遊收入上,還更多的體現在社會效益上。即利用旅遊經濟的綜合性的特點,通過對旅遊業的投入開發,可以帶動一定范圍內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的全面發展。「旅遊搭台,經貿唱戲」就是在這種模式下旅遊業功能的形象化說明。例如,海南旅遊業與房地產業的互動作用在這幾年表現得相當明顯。不少經濟條件優越的國內遊客利用黃金周旅遊期間在三亞和海口等地購置房產,從而帶動了當地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城鎮經濟結構出現歷史性變化。旅遊房地產已逐步成為海南房地產業在國內促銷的品牌和優勢。 第三,從旅遊行業的特殊性來看,由於旅遊業的廣泛性和豐富性,決定了旅遊業是一項勞動密集型行業。2004年全省旅遊企業直接就業人員49325人,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就業人員的18.64 %。由於旅遊業的帶動性強,許多相關產業都可以藉助於旅遊市場的持續繁榮而活躍,開拓消費領域,吸納大量的就業人員,形成地方就業的主渠道。 此外,旅遊業相對於其它行業而言,所需的技術含量並不高,資金投入不大,成效較快,適於文化技術相對落後、資金缺乏而又急於擺脫困境的中西部貧困地區發展經濟的需要。通過旅遊業的開發,與外界進行人員、信息、技術及資金的交流與溝通,可以帶動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的山區其他經濟產業的開發與建設,對於主要是少數民族聚居地的中西部邊遠山區,能夠直接起到幫貧解困、弘揚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可以說旅遊業是關聯全社會的產業,旅遊業的發展與衰弱,已經不是旅遊業本身的問題,而是影響國民經濟全行業發展的問題。
滿意請採納
⑤ 海南旅遊業的發展前景
一、海南旅遊產業發展的現狀
隨著海南旅遊接待能力的持續增強,旅遊產業規模的逐步擴大,旅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旅遊產業對相關產業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以觀光為主,度假、會議為輔的海南旅遊產業發展格局已初具規模。
(一)旅遊業發展水平。
一個地區接待遊客的人數和旅遊收入水平,是判斷該地區旅遊業發展情況的重要量化指標。2004年海南接待遊客1402.88萬人次,其中接待國內旅遊者1372.02萬人次,佔全部來瓊遊客總數的 97.8 %;接待海外旅遊者 30.86萬人次,占遊客總數的2.2%。2004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11.01億元,其中國內旅遊收入104.24億元,占旅遊總收入的93.9%。
(二)旅遊產業規模。
由於看好海南發展旅遊業的良好前景,社會各方面對海南旅遊業關注不斷增強,投資持續增加,旅遊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據經濟普查資料顯示,2004年海南省從事旅遊經營的法人企業有 845家,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的 7.78 %;就業人員49325人,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就業人員的18.64 %;主營業務收入38.31億元,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的4.94 %;資產總額196.49億元,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2.98 %。其中,全省住宿業單位604家, 客房總數50334間;床位103305張。住宿業中旅遊飯店296家,客房總數37119間,床位78705張。旅遊飯店就業人員31297 人,資產總額116.10億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業人員2729人,資產總額13.65億元。旅遊經營企業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198家,占旅遊企業總數的 23.4%;私營企業 275 家,佔32.5%;外國和港澳台企業71家,佔8.4%;有限責任公司137家,集體企業55家,股份合作22家,聯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業分別是22家、45 家和20家。這表明,海南的旅遊企業中私營企業近幾年發展較快,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呈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格局。
(三)旅遊產品開發與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海南省不僅在發展旅遊業中逐步整合優化傳統的觀光旅遊項目,而且根據旅遊資源特點和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精心營造旅遊熱點,突出發展休閑度假、會議旅遊、節慶活動等能充分體現海南自然、文化歷史特色的各種專項旅遊產品,有效提升了旅遊產品競爭力。一些特色旅遊項目在國內已有一定影響,取得良好的示範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遊區,是集海南生態文化和歷史文化為一體,檔次較高、特色鮮明的旅遊觀光景區;以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為代表的一批建築風格各異的度假休閑酒店群落成了國內遊客冬季避寒的首選度假之地;博鰲亞洲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海南會議旅遊的興起和會議層次的提高樹立了良好的典範;包括台達、亞龍灣、博鰲在內的省內16家各具特色的海濱型、山地型高爾夫球場的分布密度在國內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區(景點)的建設明顯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處景區(景點),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遊區等7處景區(景點)已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景點)。與此同時,全省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尤其是旅遊發展的交通「瓶頸」制約進一步緩解,旅遊點的可進入性顯著增強,在交通、通訊、水電供應等方面,基本能夠滿足現代旅遊業發展和國內外遊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協調配套、功能齊全的旅遊設施供給體系。海口、三亞等五個城市也因此而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四)旅遊法律和產業政策。
旅遊法制建設走在全國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遊局組織制定了《海南省旅遊規劃大綱》;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國推出我國第一部地方性旅遊條例《海南省旅遊管理條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訂《海南省旅遊管理條例》和出台了《海南省旅遊市場管理規定》;並於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頒布實行了《海南省旅遊條例》;《海南省旅遊總體規劃》目前也已獲得通過。與此同時,為加快開發海南的旅遊度假資源,國家還賦予海南許多鼓勵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如海南對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公民,持普通護照參加5人以上的旅遊團隊,可以在15天內免簽證;國家還特許海南省擁有國際三、四、五類航權開放政策。所有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奠定了海南旅遊業加快發展的堅實基礎。
二、海南旅遊業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首先,從旅遊產業的宏觀功能看,由於旅遊產業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服務業,也不是一般的第三產業,而是關聯度高、涉及面寬、帶動力強的綜合性產業。它在國民經濟和第三產業中處於一個產業群的核心地位,發揮著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核心作用。旅遊消費直接投向的是吃、住、行、游、購、娛等6個部門,而旅遊業的關聯帶動作用,不僅體現在直接為交通運輸、賓館餐飲、商品貿易、景區景點帶來客源和市場,而且間接地帶動和影響農業、工業、城建、文化等行業發展,進而還能刺激金融、保險、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起到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城市化進程,促進國民經濟素質提升的作用。2004年海南旅遊增加值48.84億元,佔全省GDP的6.0 %,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4.6%。
其次,從旅遊產業的波及和連帶效益上看,海南發展旅遊業是建立在國民經濟較低水平之上的,作為先導產業,相對其他產業,旅遊業的效益不僅表現在旅遊收入上,還更多的體現在社會效益上。即利用旅遊經濟的綜合性的特點,通過對旅遊業的投入開發,可以帶動一定范圍內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的全面發展。「旅遊搭台,經貿唱戲」就是在這種模式下旅遊業功能的形象化說明。例如,海南旅遊業與房地產業的互動作用在這幾年表現得相當明顯。不少經濟條件優越的國內遊客利用黃金周旅遊期間在三亞和海口等地購置房產,從而帶動了當地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城鎮經濟結構出現歷史性變化。旅遊房地產已逐步成為海南房地產業在國內促銷的品牌和優勢。
第三,從旅遊行業的特殊性來看,由於旅遊業的廣泛性和豐富性,決定了旅遊業是一項勞動密集型行業。2004年全省旅遊企業直接就業人員49325人,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就業人員的18.64 %。由於旅遊業的帶動性強,許多相關產業都可以藉助於旅遊市場的持續繁榮而活躍,開拓消費領域,吸納大量的就業人員,形成地方就業的主渠道。
此外,旅遊業相對於其它行業而言,所需的技術含量並不高,資金投入不大,成效較快,適於文化技術相對落後、資金缺乏而又急於擺脫困境的中西部貧困地區發展經濟的需要。通過旅遊業的開發,與外界進行人員、信息、技術及資金的交流與溝通,可以帶動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的山區其他經濟產業的開發與建設,對於主要是少數民族聚居地的中西部邊遠山區,能夠直接起到幫貧解困、弘揚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可以說旅遊業是關聯全社會的產業,旅遊業的發展與衰弱,已經不是旅遊業本身的問題,而是影響國民經濟全行業發展的問題。
⑥ 海南旅遊業有哪些優勢和不足
海南「國際旅遊島」的發展具有許多有利條件
一是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魅力海南成為支撐海南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二是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是代表中國旅遊形象的標志性旅遊目的地之一,國內外高端遊客占絕對比例。
三是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高度開放,國際遊客普遍實行免簽證政策,通關簡便快捷;旅遊交通體系健全,國內外遊客進出順暢,景區景點快速通達;旅遊免稅購物方便優惠;旅遊產品、服務、人力、資本等市場高度國際化,貨物、資本進出自由。
四是旅遊吸引物布局合理、豐富多元,接待設施品味高雅、舒適度高,高爾夫、郵輪遊艇、探險體驗等旅遊新業態得到長足發展,五星級酒店達到100家。五是旅遊管理、服務、營銷與國際全面接軌,與全球著名的酒店管理集團、旅行社公司、旅遊交通運營商等大企業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旅遊營銷網路覆蓋全球主要客源地。
總的說即是
1.政策支持
2.先天條件優越
3.抓緊時機發展一批龍頭企業
...
但也存在許多不足
(非網路,實在是難找)
1.存在大量的中小型不規范企業.嚴重損害海南旅遊島形象
2.在部分縣區管理混亂收費亂,景點建設不完備問題還是有的
3.部分消費過於高端,不適用於廣大的中產階級。而在部分大景點價格泡沫嚴重膨脹.
⑦ 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的意義以及優勢是什麼
一、 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
1、 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材料說明我省正在繼續堅持那些基本國策、發展戰略和發展觀?
答: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保護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發展觀。
2、 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有哪些優勢?
答: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和國際一流的生態環境;熱情、淳樸好客的海南人民;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和風情;一流的度假設施,方便快捷的交通網路;還享有免簽證、落地簽證、航權開放等政策優勢。同時,海南旅遊業已經具備了較為雄厚的產業基礎,巨大的發展潛力,具備了建設國際旅遊島的基礎和條件。
3、 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有什麼重要意義?
答: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有利於海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擴大內需、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有利於提高海南旅遊品質,促進經濟發展,增加人們的收入,有利於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時,也有利於推動海南文化、教育、社會等全面發展。
4、 為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我們青少年應做些什麼?
答: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特別加強禮貌禮儀、待人接物等文明素質的培養,准備更好的迎接四海賓朋。保護海南資源、環境,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積極宣傳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為提高海南的知名度盡一份力量,就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積極向有關部門建言政策等。
5、 請你為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提幾條行之有效的建議。
答:利用好海南的熱帶氣候條件和自然條件,真正把海南島建設成為全世界人民美麗的四季大花園,吸引更多的遊客;更好的打造海南特色文化;例如,印象海南島、海南本土特色民族文化節目等,建設更多有吸引力和特色的文化品牌;優化旅遊產品,在生態游的基礎上發展森林游、溫泉游和民族特色風情游,積極引進和扶持郵輪游;進一步擴大來瓊國際旅遊客的免簽證范圍;加強海南島全民素質建設,特別需要加強旅遊行業誠信建設等。
希望對你有些用處!
⑧ 從哪四大戰略定位透析海南未來發展前景
適值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之際,海南迎來了新的四大戰略定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這為海南下一步發展確立了更高的戰略定位,指明了全新的發展方向,體現出黨中央對新時代海南在擴大開放方面闖出一條對全國有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新路的殷切期望。隨後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海南描繪了一幅未來發展的絢麗藍圖,同時為實現這一雄偉目標制定了具體的時間表和線路圖。
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也是唯一一個省級經濟特區。與國內其它自貿區和單一城市經濟體相比,海南作為單一省級行政區劃,整體上是在更大地理空間范圍內建設自貿試驗區,其建設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最終的成功將會在全國范圍內產生更大的帶動效應、示範效應和輻射效應,所謂的「可復制性」和「可推廣性」也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的。
三、如何建設中國特色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
海南全面深化對外開放、建設中國特色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簡單地說就是要讓一切有利於發展生產力的要素都能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在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條件下自由流動起來,就是要讓國內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一切要素出得去,讓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貨物、資金、人員等外部要素進得來。通過上述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動,實現資源高效率、高效益的優化配置,滿足要素報酬遞增和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縱觀國際上的各類自貿區,大致劃分為自由港型、工貿結合型、貿易型、出口加工型、保稅倉儲型等多種類型。
與其它類型的自貿區相比,自由貿易港被視為目前國際上開放水平最高的經濟特區,其在政策上自由度更高,在市場准入方面門檻更低,在投融資方面也更為便利。由此可見,作為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對所在地區的經濟運行的體制和制度設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政府管理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近年來,我國已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相對而言,海南的發展基礎仍較為薄弱,起點不能說很高,所以困難和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對於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我們既要站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和推進改革,也要認識到任務的長期性與艱巨性,通過潛心研究海南省情和國際通行的自貿區建設和發展規律,瞄準自由貿易港這一高水平開放新形態,尋找突破口和著力點,時不我待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第一,以進一步解放思想為突破口,掃除一切不利於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的戰略定位,尤其是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制度設計為海南沖破現有一切阻礙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固有觀念和體制機制束縛提供了契機。海南全省上下應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應通過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所進行的大膽探索和試驗,做到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逐步形成制度成熟、規范有序、運行高效的自由貿易區(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第二,從理論和政策上釐清改革與開放的關系,只有改革與開放同步推進、相輔相成,海南才能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是決定未來中國命運的不二選擇,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順利崛起的不竭動力源泉。就二者關系而言,改革是為了更好更有序地開放,開放也無疑會促進改革進一步深化,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無論是改革開放初期以深圳為代表的經濟特區,還是後來設立的上海浦東、天津濱海等新區,雖然各自肩負的使命不同,但無一不是體現和展示了「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基本理念和大膽實踐。海南作為相對落後和缺乏市場腹地的島嶼經濟體,擴大對外開放是海南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樣,海南要打造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也必然要改革和掃除一切阻礙開放的體制機制和制約。
第三,要把「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落實到每一個領導幹部和海南人的行動中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建設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非一朝一夕之功,這一前所未有的壯舉和崇高使命要求我們來不得半點「急功近利」心態和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時刻保持爬坡過坎的壓力感、奮勇向前的使命感、幹事創業的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致力於在改善營商環境、吸引高端緊缺人才、提升政府和社會公共服務的國際化水準等方面取得讓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質性成果。
第四,要以制度創新為抓手,把海南打造成我國開放層次最高、營商環境最優、聚才優勢最強的新特區、新標桿、新高地。建設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需要破除一切不利於深度開放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因為這涉及到各種既得利益的調整和新的用人制度的形成,所以對很多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場「革命」。同時,形成更加成熟、更加穩定和透明的的制度體系,我們還要逐步探索高度自由化和高度便利化的貿易與投資政策,以及與此相關的土地使用政策、用工政策、外籍人士的長期就業和居留政策、市場准入前的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政策,甚至符合未來海南自貿區(港)特點的公共服務政策等,這些政策設計伊始就應該牢記海南的制度創新應作為將來建設其他自由港或者高度開放的內地自貿區參考、借鑒和推廣的「海南經驗」這一重要使命。
第五,採取「拿來主義」和自我探索相結合的辦法,是現階段加速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可行路徑。結合海南自身特點,有針對性、有選擇地學習借鑒國內外自貿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成功經驗,不失為當下海南此類經驗不足、人才匱乏和急需「成果效應」示範的一個可行而便捷的路徑。自由貿易港形態各異、多種多樣,既有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功能復合型的「整體自由港」,也有迪拜、倫敦模式的「腹地自貿港」。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可在充分考慮自身特點的基礎上,借鑒中國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地的成功經驗和實踐,建設初期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推動投融資和貿易自由化、營造良好的監管和賦稅環境、完善商事爭端解決機制、便利人員與服務自由流動等領域的改革與制度創新為著力點,逐步達到建設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的港城融合型自由貿易港的最終目標。
第六,抓住決定海南改革開放成敗的「牛鼻子」不放鬆。在關鍵因素、關鍵制度、關鍵障礙、關鍵領域上精準發力、持續發力。以「重要窗口、試驗平台、開拓者和實幹家」要求為目標導向,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大無畏氣概,去攻克新時代萬里長征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個「堡壘」、拿下一個個「山頭」。
總而言之,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能否最終取得成功,高水平、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一流的科技與管理人才、優質的營商環境和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就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並且是關鍵因素中的關鍵。
我們的事業前無古人,我們的事業光榮而艱巨。我們惟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以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和只爭朝夕的緊迫感,進一步發揚特區精神,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更好擔當起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使命。惟其如此,海南成為展示中國風范、中國氣派、中國形象的一張靚麗名片便指日可待。
內容文字來自新華網
⑨ 台灣、海南地理位置的戰略意義和重要性
首先是軍事地理位置。台灣對於中國沿海地區的重要性可以說是生死攸關的。美國為遏制中國的崛起所構築的太平洋第一島鏈戰略封鎖線中(北起阿留申群島,中經日本、琉球、台灣,南至菲律賓、澳大利亞、新加坡的環線),台灣是這條封鎖線中至關重要的「腰」,這條封鎖線的缺陷就在於這個鏈條太長,一旦台灣被中國統一了,他這個「腰」也就斷了,而這個至關重要的「腰」就將成為我們的一個楔子,老美苦心經營了多年針對中國的這條封鎖線就會徹底崩潰。
眾所周知,台灣對於祖國大陸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說是目前中國地緣政治的核心問題。做為中國的第一大島嶼,台灣若是統一了,大夥兒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包括了目前排名世界經濟總量第四的中國大陸和排名第二十的台灣以及排名三十四的香港以及澳門所組成的「大中華經濟圈」的前景無論如何誇張地說都是不過分的。正是基於這些原因,台灣無論是軍事上或者是經濟上,其地位是至關重要的。
海洋資源優勢
海南省不僅是一個島嶼省,也是全國海洋面積最大的省份,管轄南海中的西沙、中沙、南沙群島,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海洋國土的三分之二。巨大的海洋水體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和能源,主要有:生物資源、漁業資源、油氣資源、和空間資源等。發展海南的旅遊資源有著非常重要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