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東方市有旅遊攻略
❶ 橙光游戲閻王賦東方he攻略
啊是不是還有兩個角色叫牛頭馬面的女主是從陽間穿越過來的
然後做了孟婆的是不是?
❷ 東方幻想鄉有那幾部能讓我了解幻想鄉的游戲有攻略游戲嗎
↓TH01 《東方靈異傳》↓
↓TH02 《東方封魔錄》↓
↓TH03 《東方夢時空》↓
↓TH04 《東方幻想鄉》↓
↓TH05 《東方怪綺談》↓
這是如今已經很少被人提
及的五部作品
TH-06 東方紅魔鄉
劇情梗概
正篇:
紅色的濃霧遮蔽了幻想鄉
,引發了新世代的東方系列作
品中的第一場異變,也是劃時
代意義的異變。
紅霧遮住了陽光,而且將
霧吸進身體之中似乎會引起不
良的反應,總之給住民的生活
帶來很大不便。雖然博麗神社
的巫女博麗靈夢平時總是過著
慵懶悠閑的生活,但身為異變
解決專家的她碰到這種情況也
必須義不容辭地出發。與她同
行的還有喜歡湊熱鬧也想學著
做事的魔法使霧雨魔理沙。穿
過神秘的森林和霧之湖後,出
現在她們前面的是這場異變的
策源地——座落於湖邊的紅色
洋館「紅魔館」。神秘的紅霧
正是從這里散發出來的。兩人
擊敗了門衛(紅美鈴),誤打誤
撞的闖進了紅魔館內的圖書館
戰勝了那裡的管理員少女(帕秋
莉·諾蕾姬),又在紅色長廊上
幹掉了身份是女僕長的人類少
女(十六夜咲夜),來到罪魁禍
首的面前——她是紅之惡魔蕾
米利亞·斯卡雷特,500歲的吸
血鬼羅麗。這位吸血鬼大小姐
想要在白天自由活動,於是便
用紅霧遮蔽了陽光。
「看來會是個美麗的夜晚
……」
「不,是個永恆的夜晚…
…」
蕾米利亞拒絕了來自靈夢
的強硬要求,靈夢和魔理沙將
面對吸血鬼恐怖的紅色力量展
開最後的戰斗……
TH-07 東方妖妖夢
幻想鄉的春雪之異變——盡管
已經是五月,但是春天還是遲
遲沒有到來,雪依然在紛紛揚
揚的下著。而雪花中隨風飄來
了櫻花的花瓣,成為了追查來
源的線索。帶著紅魔館的女僕
十六夜咲夜,博麗靈夢和霧雨
魔理沙又踏上了征途。她們在
名為「迷途之家」的傳說小屋
擊敗黑貓妖怪橙後,進入魔法
之森中遇到了操縱人偶的魔法
使愛麗絲。在她的指引下女孩
們飛向高空穿越雲層,來到雲
端之上的冥界——春天的溫暖
正在那裡蔓延。
「幽靈樂團」的三位女孩
在陌生的大門前等候著傳達宴
會消息,據她們所說,門里正
在舉行賞櫻大會,只有擁有邀
請函的人才能進入。靈夢等人
料想罪魁就是宴會舉辦者,於
是和「幽靈樂團」大打一場硬
闖入這天空之上的巨大庭園—
—白玉樓。原來這次的異變是
亡靈大小姐西行寺幽幽子搞的
鬼,她自己和半人半靈的少女
魂魄妖夢,為了讓庭園中一株
永不開花的妖怪樹「西行妖」
開花而收集著春天。要給幻想
鄉找回春天只有將她們擊敗,
然而事情背後的真相和幽幽子
的身世,似乎並沒有這么簡單
……
(小舞註:妖妖夢的劇情異常
華美凄愴,真正品味過後的人
才會理解其中的滋味。)
TH-08 東方永夜抄
劇情梗概
正篇:
這一次的異變發生在夏末
,同其它異變最大的不同是,
這次的異變是妖怪首先發現的
。他們發覺月亮失去了它原本
的力量,變得蒼白和虛偽。這
讓妖怪們感到慌張,但是人類
對這樣的異變並不會在意,所
以博麗靈夢她們也遲遲沒有動
靜。於是焦急的妖怪們主動找
上了各自熟悉的人類,拉著她
們開始了對異變的調查。
這一次的我方角色因為以
上這樣的原因一下子增加到了
八個,分為四組。依次是:
幻想的結界組——博麗靈
夢、八雲紫
禁咒的詠唱組——霧雨魔
理沙、愛麗絲·瑪格特羅伊德
夢幻的紅魔組——十六夜
咲夜、蕾米利亞·斯卡雷特
幽冥的住人組——魂魄妖
夢、西行寺幽幽子
(小舞註:現在大家知道那些
同人界的 紫媽X紅白,黑白X小
愛,16X大小姐,uuz X 妖夢
的著名CP是怎麼來的吧?= =!
)
少女們為了調查月亮的異
變使用法術停止了夜晚,使得
黎明暫時不會到來,然後開始
了調查。(也正因為少女們停止
夜晚的行動,這次異變在官方
的記錄中被寫成「永夜的異變
」,實際上,永夜是我方造成
的,真正的異變則是月之異變
。)
在黑暗中蠢動著的妖怪們
阻擋著少女們的去路,幻想鄉
的永夜躁動不安,危機四伏。
在第三面少女們會碰到半獸上
白澤慧音,她誤以為少女們是
來襲擊自己守護的村子,而運
用自己的能力暫時吞噬掉人類
村莊存在的歷史令其消失。在
來不及解釋誤會的情況下,只
得擊敗她繼續前進。
第四面發生在竹林之中,
會根據我方人物的選擇而有所
不同。若選擇的是第一和第四
組人物,遇到的boss會是霧雨
魔理沙,而如果選擇了第二和
第三組,要面對的boss竟然是
東方的第一主角——博麗靈夢!
她們出現的原因都是因為發覺
了永夜的異變前來調查的。在
這一面,玩家可以第一次正式
同東方兩大主角為敵,體驗一
下作為敵人的她們的彈幕風味
。
第四面之後,竹林之中出
現了名為永遠亭的神秘建築。
妖怪們敏銳的感覺到異變的元
凶就在其中,她們進入後發現
眼前是一條沒有盡頭的瘋狂長
廊。最早擋在面前的是自稱月
兔的有著瘋狂瞳孔的鈴仙。擊
敗她之後長廊變得透明起來,
遠處的地球依稀可見。在長廊
盡頭則會看到巨大的月亮(這里
會根據通關次數或者第五面末
尾的選擇而有所不同,第一次
通關只會進入Final A,並不是
真正的結局,第二次才會進入
Final B,第二次之後,在第五
面的結尾便會出現向左還是向
右的選擇,左代表A,右代表B
。)
Final A 最終boss是「月
之頭腦」八意永琳,為了保護
她們口中的「公主」,她阻擋
住了主角們的去路。擊敗她後
妖怪們告訴人類,現在找回來
的月亮同樣是個白紙一樣虛偽
的月亮,她們走上了錯誤的道
路被「月之民」們所欺騙……
Final B 走向了正確的路
,完美的月亮終於出現在了我
方角色面前,而在月光之下的
,正是這次異變的幕後真凶—
—「永恆與須臾的罪人」蓬萊
山輝夜。她逃離了月之王都隱
居在幻想鄉,為了逃避月亮上
來的人的尋找,她們製造出了
虛假的月亮以截斷地月之間的
通路。女孩們擊敗輝夜後,她
意識到永遠的夜晚正是主角們
造成的,於是憤怒中發動了強
大的法術「永夜返」打破黑夜
。光明終於到來,真正的月亮
也終於回到了幻想鄉之中。
附加劇情(Extra):
永夜異變之後的某天,輝
夜忽然找上了正在開宴會的人
類和妖怪們,提議舉辦一次試
膽大會。時間約定在滿月之下
的丑時三刻,用之前的二人一
組的方式前行。無聊的大家雖
然覺得這個提議很可疑,還是
前行了。
草木沉眠,妖怪的力量則
格外狂暴,這就是滿月之夜丑
時三刻的恐怖景象。擊退了凶
猛撲上的妖怪後,一位人類少
女出現在大家眼前,她對輝夜
懷著強烈的仇恨,稱大家為輝
夜派來的刺客。原來這個名叫
藤原妹紅的女孩偷吃了輝夜帶
到幻想鄉的蓬萊之葯,已是不
老不死的蓬萊人……
TH-09 東方花映冢
四季的鮮花在同時開放,大量
的幽靈寄居在鮮花之中……這
次的異變事件中我方可以用的
角色多達16個,女孩們各自展
開了調查。原來異變是幻想鄉
之外的世界每60年一次導致大
量的人類死亡的變動引起的,
死去人們的眾多幽靈穿過博麗
大結界進入到了幻想鄉之中。
三途河畔負責運送幽靈的死神
——小野冢小町因為偷懶,導
致這些幽靈停留在幻想鄉中,
由此導致了鮮花的異變。
TH-9.5 東方文花帖
這次的主角是靈夢和魔理沙之
後zun的新寵——天狗射命丸文
,她的職業是記者,為了自己
的報紙《文文新聞》而四處拍
照采訪。游戲要求一邊操縱文
文躲避少女們的彈幕一邊進行
拍攝,因此這是一款彈幕攝影
類游戲,屬於東方系列的外傳
。
TH-10 東方風神錄
神社是靠著收集信仰來維持的
,而靈夢的博麗神社因為經常
有妖怪出沒,所以基本沒人去
觀光參拜,很難收集信仰。某
天靈夢聽說幻想鄉的妖怪山中
出現了一個收集妖怪信仰的新
神社,而且收獲貌似還不錯。
靈夢開始坐不住了,和魔理沙
商議之後,決定闖進那個對幻
想鄉來說都相當內向封閉的妖
怪山裡一探究竟。
幻想鄉的妖怪山是一個封
閉的社會,裡面的天狗、河童
在其中形成了一個獨立完整的
小社會。它們對外來人相當不
友善,所以靈夢和魔理沙只能
用戰斗來開路。到了第四面妖
怪山的瀑布前,她們終於在天
狗的領地上遇見了射命丸文,
她是代表天狗的首領來同她們
交涉的,她雖然同意帶主角們
前往那個忽然出現的神社,但
一場做樣子的戰斗是少不了。
一番苦鬥後,靈夢和魔理沙在
文的帶領下到達了來自幻想鄉
之外世界的守矢神社……
TH-11 東方地靈殿
起因!間歇泉的怨靈異變!
故事發生在幻想鄉的又一
個冬天(話說就算是從新世代的
東方作品開始算時間,從紅魔
鄉到地靈殿也至少應該過了三
個年頭了,靈夢和魔理沙除了
頭發長度之外仍然完全沒有成
長,不愧是萬年 loli),博麗
神社的後面忽然出現了一眼間
歇泉。無論是從季節的應景還
是從解決神社的財政危機方面
來說,這眼泉水都看似上天的
恩賜。然而很快從間歇泉裡面
,開始湧出了大量的地靈——
地底的居民。由於地靈的無害
,加上反正幻想鄉就是個亂七
八糟的傢伙們都會聚集到一起
的地方,靈夢和魔理沙也很快
就習慣並且麻木了。然而妖怪
們卻感到了不安。比壽命短暫
的人類靈夢和魔理沙,妖怪們
知道更多的秘密——地靈們的
地底世界是在古代即被封印,
地面上的妖怪無法踏足的地方
。於是,為了調查來自地底的
異變,妖怪們再一次(上一次是
永夜抄的故事了)教唆了人類,
代替她們去燒殺搶掠……不對
,去調查異變。就這樣,並不
情願離開神社這溫暖鄉的靈夢
和魔理沙,在妖怪的遠程遙控
下向地底進發……
出場人物
TH-12 東方星蓮船
土地解凍,各種亂七八糟的東
西都從以前被冰所覆蓋的大地
蘇醒過來。
在幻想鄉中僅存的積雪,
將在這個冬天醒來的地靈封印
、和令妖精們不至於太活躍已
有一段時間了。如今,這個安
穩的睡眠之季節終於要告終結
。
博麗神社的巫女博麗靈夢
從住在森林的魔法使的口中聽
到不可思議的傳聞,說她看見
雲的斷層間有很不可思議的船
飛在那裡,而那船好像是在找
尋著什麼而不斷在雲間回遊。
博麗巫女博麗靈夢、普通
的魔法使霧雨魔理沙、還有守
矢神社的風祝東風谷早苗,為
了追上那艘船,於是三人同一
時間向著天空出發了。
(小舞註:其實星蓮船主要講
述了一個紅白,黑白,藍白三
人組隊去打怪刷錢的故事 XD!
)
樓主要是喜歡東方的話最
好去關注下劇情,除此之外樓主在網路搜索東方系列就能找到大量的東方同人游戲,有東方緋想天,非想天則這些的沒很不錯!!
❸ 我在安徽蕪湖東方花園那裡 誰能幫我指定一個遊玩攻略啊 在線等急!!!
蕪湖方特一期,就可以玩一天了
❹ PC 《東方幻想戰記》游戲的攻略哪有
http://games.enet.com.cn/article/A0520000915027_0.html
❺ 蕪湖方特東方神畫怎麼玩 遊玩攻略雙手奉上
其實你看看他們發的地圖冊上的推薦什麼的就差不多了,也是一個攻略來的。
你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去選擇路線。
另外就一個經驗:如果想把整個園區都全部玩完,盡量上午就進去遊玩。
❻ 東方市有什麼旅遊景點遊玩一天的攻略是什麼
付龍園遺址位於四更鎮榮村北面的付龍園上。遺址面積28萬平方米,發現於1986年,現大部分已被辟為耕種旱園地,表土部分的文化堆積大部分遭到破壞。從遺址的幾處自然斷面分析,文化層厚1-2米,有二層堆積L上層發現有貝殼、夾砂陶片、幾何印紋陶片和動物骨骼;
幾何印紋陶多為灰褐色,輪制,紋飾有劃紋、方格紋和水波紋等,器型主要是罐和瓮,為漢代文化層。下層發現貝殼、夾砂陶片、磨製石器和動物骨骼。夾砂陶幾乎全是素麵,以褐色陶為主,有少量磨光黑陶。陶器均為手制,器型以罐為主,流行圈足器和橋狀耳;
石器有梯形石斧和石錛。發現的偶蹄類動物肢骨大多有砍刮等加工痕跡,有少量骨器和牛牙,為新石器時代遺存。付龍園遺址是海南省已發現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付龍園遺址外東方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遺址還有東方新街貝丘新街貝丘遺址是較重要的文化遺存。遺址坐落在東方市北黎河入海口僅2.5公里處。遺址分布范圍較大,約16000平方米。距地表0.4—1.0米的文化層中含有大量螺殼、貝殼和燒土、炭屑、燒骨,以及打制石器、陶片等遺物。石器仍是用打擊法製成,少見磨製石器;
新街遺址臨河靠海,海邊的螺、蚌、蚝蜊等成為古人主要的食物來源,因而在文化層堆積中發現大量的貝殼遺骸,被稱為貝丘遺址;
新街貝丘遺址的陶器都為夾砂粗陶,以灰褐陶為主,火候一般,陶質脆松,壁厚不勻。器形甚少,只有圓底罐和圓底釜。一般為素麵,有少量裝飾有粗繩紋。這些粗繩紋或有加固等實用價值,或是用於美化陶器的,表達了先人們原始的審美意識;
封建社會時代;
東方俄賢嶺——三月三發源地;
俄賢嶺位於東方市廣壩鄉境內,昌化江中游的東北岸,距縣城八所鎮60公里。三月三盛會即發源於東方市俄賢嶺,有著一個當地家喻戶曉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這個石洞是一隻烏鴉精的窩。烏鴉精吞吃家禽,作踐莊稼,還到處搶掠美麗的少女,弄得周圍黎民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居樂業;
一天,美麗的黎族少女俄娘上山采野花,被烏鴉精抓到洞里。俄娘的心上人阿貴悲痛欲絕。這年「三月三」,阿貴帶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在山上跟烏鴉精進行搏鬥,因功力不敵,被烏鴉精害死了。俄娘聞訊萬分悲痛,發誓要殺死烏鴉精。她不露聲色,細心尋找機會。有一天,烏鴉精遠去歸來十分疲倦,睡得鼾聲如雷;
俄娘悄悄走到烏鴉精身邊,拔下頭發上的錐子,迅速地扎了烏鴉精兩眼。烏鴉精眼瞎了,在石洞里亂沖亂撞。俄娘趁機用阿貴帶來的弓箭,一連三箭射進烏鴉精的心窩,為阿貴報了仇,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
此後,俄娘終生不嫁,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都到俄賢洞唱她和阿貴戀愛時唱的情歌。後來,黎族人民為了紀念俄娘,把這山洞取名為俄娘洞。此山也得名為俄娘九峰山,並在每年三月三這一天,周圍的未婚的黎族青年男女濃妝艷抹集會於俄賢嶺,唱著情歌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此舉逐年擴大並普遍到海南黎胞住區,成為海南黎胞盛大的傳統節日;
俄賢洞原名俄娘洞,洞口在主峰東北面的半山腰,深不見底,曲徑通幽。內有3個石廳,可容納上萬人。洞壁凸凹不平,各具其形,千姿百態,耐人尋趣。石廳的下面,有流水旋轉,浪折洞崖,響聲轟轟,水氣濛濛,凄神寒骨,消愴幽邃。這流水源於何處,歸於何方,千百年來無人知曉;
俄賢嶺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為旅遊風景保護區;
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井)天;
南第一泉為漢代古井,名叫「漢馬伏波井」。井口頗大,為漢磚青石砌成8.2尺方井,後來村民將這口漢代古泉井改砌為圓井,距今已有近2千年悠久歷史;
該井位於八所鎮十所村,該有近2000年歷史,村名追溯於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伏波將軍馬援統兵南下平定交趾以後,渡海入瓊守衛南疆軍隊第十所的駐地。臨海駐防,兵馬苦於無井汲水;
馬援組織士兵在村旁「飛來廟」處挖掘出泉水,水質甘甜,永不枯竭,有「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稱。至今十所村民仍習慣於清晨圍井提水飲用,井旁仍鑲嵌清代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所立《漢馬伏波之井碑》;
「漢馬伏波井」被東方市人民政府列為重點保護的文物古跡;
九龍縣治遺址位於感城鎮入學村西側的海濱。這里原有一座九龍山,傳說山下藏有九條龍,故縣城建在九龍山而得名;
據《瓊州府志》記載「九龍縣自漢元封元年(前110)建府於九龍山」。隋煬帝大業三年(607)立感恩縣,但縣治仍在九龍縣舊址。明正統年間(1436-1449)將縣址遷往中和鄉(今感城);
九龍縣城遺址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今尚存有城池的斷牆殘壁,破磚碎瓦,縣城旁邊的九龍烽火台,始建於明代,尚存有一米余高的台基。遺址證明了東方是瓊州較早開發地之一;
感恩縣治遺址位;
感城鎮感城村。隋大業三年(607),朝廷在漢代九龍縣舊址(今感城鎮入學村西,西臨北部灣)置感恩縣,縣治設在九龍山。明正統年間(1436-1449),為適應經濟發展和軍事防禦的需要,縣治南遷中和鄉(今感城村),築土城;
據《瓊州府志》載:「築城周三百九十四丈,廣一丈,高丈二尺,雉七百五十,窩鋪二,辟門三。」後因年久失修,傾圮。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復修。感恩縣治作為東方歷史上時間最久的縣城歷經500餘年。感恩當時在城中建有學宮(孔廟)、城隍廟、關岳廟以及政府各衙門。今城牆僅剩牆基,護城河僅城外西南部都尚存淺淺的寬6-8米的痕跡,城內亦僅存學宮(文廟)和關岳廟,其餘建築無存。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感恩學宮又稱文廟。位於感城鎮感城村。始建於宋,原址在今感城鎮入學村。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明正統年間遷至今址;
明萬曆十——二十五年(1582-1597)隨縣治遷往大雅坡(今感城鎮生旺村)。萬曆二十五年(1597)縣治遷回今址後重建的。由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欞星門等組成。清嘉慶二十年(1815),知縣時待朝改建了大成殿和崇聖祠;
今僅有改建後的大成殿保存下來。明倫堂和崇聖祠除基礎外已被改建他用,其餘建築無存。大成殿平面為長方形,抬梁式木結構,有16根柱支撐,面闊五間,18.5米,進深10.5米,重檐歇山頂。殿內的塑像,祭器及碑刻等文物均盪然無存。現大成殿為感城鎮糧所使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鎮州城遺址;
位於東方鎮中方村東北。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提刑王祖道渡海觀風,謂黎地廣袤,都縣稀疏,奏請於生黎之地立鎮州以加強統治。其下轄通華、四達兩縣,扼守著古代瓊西通往五指山腹地的交通要道;
四年以後即政和元年(1111),以鎮州「出差貨物不多,中間並無人旅往返」而遂廢止。古鎮州城為石城,呈正方形,每邊200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今只見土城,辟東、南、北三門。城牆最大殘3.5米,頂寬1米;
城牆外有6-8米的護城壕,西北角最深處尚達3米。東門外緊挨護城壕是墓地,城外東南還有磚瓦窯址。現遺址上散布磚瓦碎片,有的瓦片上有戳印痕或文字。出土宋代陶瓮等。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符確故里位於東方市三家鄉居候村西隅。共有4座墓,分別葬北宋進士符確、其父符安會、伯父符安福和祖父符興臣。符確,原籍文昌(父輩遷居昌化),渡瓊七世祖;
據《昌化縣志》記載:符氏遠祖河南宛丘人,魯姓。曾任掌管秦國玉璽的「符璽令」,被恩賜「符」姓。過瓊始祖符有辰,於唐朝昭宗帝李曄龍記二年(公元889年),奉命渡瓊撫黎有功,嘉封世襲「萬戶侯」,落戶文昌昌灑鎮淡水村。符確為第六代孫,先後隨父移居儋州三都鎮和昌化鎮州;
符確,昌化人。少年受蘇東坡傳播中原文化影響,沉靜好學,博通經史。宋朝微宗帝趙佶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符確鄉試中舉第一名,成為鎮州「解元」。翌年赴京殿試科考「破天荒」中進士及第,為海南歷史上第一位進士;
晚年致仕還鄉興教,為講學辦教育建「大聖堂」、「興賢坊」,為鼓勵後學籌集學費購置鹽田;
虞山摩崖石刻位於東方鎮中方村和天安鄉陳龍村交界的東方河虞山河段(本地黎民稱之為石書河)。石刻刻在河東岸的大石上,共有三處。其一為「大元軍馬到此」石刻,字大20厘米,直書陰刻,其下有人跡馬蹄印;
與樂東縣尖峰嶺「大元軍馬下營」石刻同一字體,為元代都元帥朱斌在至元三十一年(1294)春正月鎮壓黎民起義後,為了昭示威德而作。其二為「踞石吞流」石刻,學大15厘米半見方,直書陰刻,朱□鑒題,無年款;
1923年陳漢光題刻「撫之化之」石刻,字大25厘米見方,橫書楷體陰刻。下有17厘米見方的「癸酉秋末至東方村開會」和「陳漢光題」,分兩行,均橫書。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元軍馬屯兵場位於新街鎮附馬村;
附馬村,有文、吉、符等12個姓氏1600多人,其中文姓據傳為南宋名臣文天祥的後裔。至今在附近的缺口嶺下,仍有一處「大元軍馬到此」的摩崖石刻,佐證元朝至元七至十六年(1285~1294年),世祖忽必烈多次舉兵伐黎,的確來到過東方。嶺下附馬村東南面的跑馬道和練馬場正是700年前元僉海北海南肅政廉訪司事大都軍行部率「大元軍馬」軍屯練兵的場所;
大雅坡縣治遺址位於感城鎮生旺村大雅坡上,依山傍水。明萬曆十年(1582),為更好地控制黎地和防禦海盜,感恩縣治從中和鄉(今感城村)東遷大雅坡(今生旺村),故感恩縣當時也稱大雅縣;
大雅坡感恩縣治呈方形,每邊長約300米,城牆高約3米,頂寬3米,內土外石,城辟東、南、西三個城門和北部一個小門,城門由三合土磚砌。城外有護城壕,寬5-7米,東部最深處尚達3米。遺址保存一段20米長的石砌城牆,出土衙署宮殿的牆基,明代的磚和瓦當以及陶瓷器。該遺址對研究明代感恩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以及民族關系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樓公墳位於感城鎮布磨村東知縣嶺南麓。樓公,名吉福,黎族峒首,土官。其墓建於明成化四年(1468),坐東北向西南,佔地面積約30平方米。墓碑刻「感恩縣土官知縣樓公之墳」。為花崗岩石砌造,由墓和頂的石層兩部組成;
石砌墓分五層,底四層均為長方體,向上逐層收分,第五則比第四層外伸出4-8厘米,四周成斜坡瓦隴狀,坡高4厘米,第五層之上砌歇山頂小石屋。為三進院落。第一進和第二進屋中分別置有石香爐和墓碑,不巧玲瓏。第三進無物。該墓曾被盜過。墓身石板也被撬移位數厘米,但保存基本完好。為研究明代的葬制、葬俗和民族問題提供了依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蠓蟻墳位於羅帶區月村西干水塘沿岸坡上。墓主高事音,明末感恩縣北富鄉人(今羅帶鄉月村)。幼小就諳熟騎射,成人後服役軍中,勇略過人。明末「黎亂」,不少村莊遭劫,高事音遂率鄉勇征黎,兵敗。撤退時驅馬入月村干水塘飲水,被追擊的黎人射殺於塘中。傳說屍首漂到岸上,蠓蟻堆土營葬,故名「蠓蟻墳」;
現墓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重修。坐南向北,佔地面積約25平方米。有碑亭,高約3.5米,墓封土高約3米,墓前立石碑3塊,主碑中署「大明始祖功著忠勇諱事音高三公之墓」,墓保存尚好。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❼ 東方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東方市旅遊攻略
付龍園遺址
位於四更鎮榮村北面的付龍園上。遺址面積28萬平方米,發現於1986年,現大部分已被辟為耕種旱園地,表土部分的文化堆積大部分遭到破壞。從遺址的幾處自然斷面分析,文化層厚1-2米,有二層堆積L上層發現有貝殼、夾砂陶片、幾何印紋陶片和動物骨骼,幾何印紋陶多為灰褐色,輪制,紋飾有劃紋、方格紋和水波紋等,器型主要是罐和瓮,為漢代文化層。下層發現貝殼、夾砂陶片、磨製石器和動物骨骼。夾砂陶幾乎全是素麵,以褐色陶為主,有少量磨光黑陶。陶器均為手制,器型以罐為主,流行圈足器和橋狀耳。石器有梯形石斧和石錛。發現的偶蹄類動物肢骨大多有砍刮等加工痕跡,有少量骨器和牛牙,為新石器時代遺存。付龍園遺址是海南省已發現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付龍園遺址外東方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遺址還有東方新街貝丘
新街貝丘遺址是較重要的文化遺存。遺址坐落在東方市北黎河入海口僅2.5公里處。遺址分布范圍較大,約16000平方米。距地表0.4—1.0米的文化層中含有大量螺殼、貝殼和燒土、炭屑、燒骨,以及打制石器、陶片等遺物。石器仍是用打擊法製成,少見磨製石器。
新街遺址臨河靠海,海邊的螺、蚌、蚝蜊等成為古人主要的食物來源,因而在文化層堆積中發現大量的貝殼遺骸,被稱為貝丘遺址。
新街貝丘遺址的陶器都為夾砂粗陶,以灰褐陶為主,火候一般,陶質脆松,壁厚不勻。器形甚少,只有圓底罐和圓底釜。一般為素麵,有少量裝飾有粗繩紋。這些粗繩紋或有加固等實用價值,或是用於美化陶器的,表達了先人們原始的審美意識。
封建社會時代
東方俄賢嶺——三月三發源地
俄賢嶺位於東方市廣壩鄉境內,昌化江中游的東北岸,距縣城八所鎮60公里。三月三盛會即發源於東方市俄賢嶺,有著一個當地家喻戶曉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這個石洞是一隻烏鴉精的窩。烏鴉精吞吃家禽,作踐莊稼,還到處搶掠美麗的少女,弄得周圍黎民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居樂業。一天,美麗的黎族少女俄娘上山采野花,被烏鴉精抓到洞里。俄娘的心上人阿貴悲痛欲絕。這年「三月三」,阿貴帶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在山上跟烏鴉精進行搏鬥,因功力不敵,被烏鴉精害死了。俄娘聞訊萬分悲痛,發誓要殺死烏鴉精。她不露聲色,細心尋找機會。有一天,烏鴉精遠去歸來十分疲倦,睡得鼾聲如雷。俄娘悄悄走到烏鴉精身邊,拔下頭發上的錐子,迅速地扎了烏鴉精兩眼。烏鴉精眼瞎了,在石洞里亂沖亂撞。俄娘趁機用阿貴帶來的弓箭,一連三箭射進烏鴉精的心窩,為阿貴報了仇,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此後,俄娘終生不嫁,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都到俄賢洞唱她和阿貴戀愛時唱的情歌。後來,黎族人民為了紀念俄娘,把這山洞取名為俄娘洞。此山也得名為俄娘九峰山,並在每年三月三這一天,周圍的未婚的黎族青年男女濃妝艷抹集會於俄賢嶺,唱著情歌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此舉逐年擴大並普遍到海南黎胞住區,成為海南黎胞盛大的傳統節日。
俄賢洞原名俄娘洞,洞口在主峰東北面的半山腰,深不見底,曲徑通幽。內有3個石廳,可容納上萬人。洞壁凸凹不平,各具其形,千姿百態,耐人尋趣。石廳的下面,有流水旋轉,浪折洞崖,響聲轟轟,水氣濛濛,凄神寒骨,消愴幽邃。這流水源於何處,歸於何方,千百年來無人知曉。
俄賢嶺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為旅遊風景保護區。
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井)
天南第一泉為漢代古井,名叫「漢馬伏波井」。井口頗大,為漢磚青石砌成8.2尺方井,後來村民將這口漢代古泉井改砌為圓井,距今已有近2千年悠久歷史。該井位於八所鎮十所村,該有近2000年歷史,村名追溯於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伏波將軍馬援統兵南下平定交趾以後,渡海入瓊守衛南疆軍隊第十所的駐地。臨海駐防,兵馬苦於無井汲水。馬援組織士兵在村旁「飛來廟」處挖掘出泉水,水質甘甜,永不枯竭,有「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稱。至今十所村民仍習慣於清晨圍井提水飲用,井旁仍鑲嵌清代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所立《漢馬伏波之井碑》。
「漢馬伏波井」被東方市人民政府列為重點保護的文物古跡。
九龍縣治遺址
位於感城鎮入學村西側的海濱。這里原有一座九龍山,傳說山下藏有九條龍,故縣城建在九龍山而得名。據《瓊州府志》記載「九龍縣自漢元封元年(前110)建府於九龍山」。隋煬帝大業三年(607)立感恩縣,但縣治仍在九龍縣舊址。明正統年間(1436-1449)將縣址遷往中和鄉(今感城)。九龍縣城遺址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今尚存有城池的斷牆殘壁,破磚碎瓦,縣城旁邊的九龍烽火台,始建於明代,尚存有一米余高的台基。遺址證明了東方是瓊州較早開發地之一。
感恩縣治遺址
位於感城鎮感城村。隋大業三年(607),朝廷在漢代九龍縣舊址(今感城鎮入學村西,西臨北部灣)置感恩縣,縣治設在九龍山。明正統年間(1436-1449),為適應經濟發展和軍事防禦的需要,縣治南遷中和鄉(今感城村),築土城。據《瓊州府志》載:「築城周三百九十四丈,廣一丈,高丈二尺,雉七百五十,窩鋪二,辟門三。」後因年久失修,傾圮。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復修。感恩縣治作為東方歷史上時間最久的縣城歷經500餘年。感恩當時在城中建有學宮(孔廟)、城隍廟、關岳廟以及政府各衙門。今城牆僅剩牆基,護城河僅城外西南部都尚存淺淺的寬6-8米的痕跡,城內亦僅存學宮(文廟)和關岳廟,其餘建築無存。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感恩學宮
又稱文廟。位於感城鎮感城村。始建於宋,原址在今感城鎮入學村。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明正統年間遷至今址。明萬曆十——二十五年(1582-1597)隨縣治遷往大雅坡(今感城鎮生旺村)。萬曆二十五年(1597)縣治遷回今址後重建的。由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欞星門等組成。清嘉慶二十年(1815),知縣時待朝改建了大成殿和崇聖祠。今僅有改建後的大成殿保存下來。明倫堂和崇聖祠除基礎外已被改建他用,其餘建築無存。大成殿平面為長方形,抬梁式木結構,有16根柱支撐,面闊五間,18.5米,進深10.5米,重檐歇山頂。殿內的塑像,祭器及碑刻等文物均盪然無存。現大成殿為感城鎮糧所使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鎮州城遺址
位於東方鎮中方村東北。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提刑王祖道渡海觀風,謂黎地廣袤,都縣稀疏,奏請於生黎之地立鎮州以加強統治。其下轄通華、四達兩縣,扼守著古代瓊西通往五指山腹地的交通要道。四年以後即政和元年(1111),以鎮州「出差貨物不多,中間並無人旅往返」而遂廢止。古鎮州城為石城,呈正方形,每邊200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今只見土城,辟東、南、北三門。城牆最大殘3.5米,頂寬1米。城牆外有6-8米的護城壕,西北角最深處尚達3米。東門外緊挨護城壕是墓地,城外東南還有磚瓦窯址。現遺址上散布磚瓦碎片,有的瓦片上有戳印痕或文字。出土宋代陶瓮等。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符確故里
位於東方市三家鄉居候村西隅。共有4座墓,分別葬北宋進士符確、其父符安會、伯父符安福和祖父符興臣。符確,原籍文昌(父輩遷居昌化),渡瓊七世祖。
據《昌化縣志》記載:符氏遠祖河南宛丘人,魯姓。曾任掌管秦國玉璽的「符璽令」,被恩賜「符」姓。過瓊始祖符有辰,於唐朝昭宗帝李曄龍記二年(公元889年),奉命渡瓊撫黎有功,嘉封世襲「萬戶侯」,落戶文昌昌灑鎮淡水村。符確為第六代孫,先後隨父移居儋州三都鎮和昌化鎮州。
符確,昌化人。少年受蘇東坡傳播中原文化影響,沉靜好學,博通經史。宋朝微宗帝趙佶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符確鄉試中舉第一名,成為鎮州「解元」。翌年赴京殿試科考「破天荒」中進士及第,為海南歷史上第一位進士。晚年致仕還鄉興教,為講學辦教育建「大聖堂」、「興賢坊」,為鼓勵後學籌集學費購置鹽田。
虞山摩崖石刻
位於東方鎮中方村和天安鄉陳龍村交界的東方河虞山河段(本地黎民稱之為石書河)。石刻刻在河東岸的大石上,共有三處。其一為「大元軍馬到此」石刻,字大20厘米,直書陰刻,其下有人跡馬蹄印。與樂東縣尖峰嶺「大元軍馬下營」石刻同一字體,為元代都元帥朱斌在至元三十一年(1294)春正月鎮壓黎民起義後,為了昭示威德而作。其二為「踞石吞流」石刻,學大15厘米半見方,直書陰刻,朱□鑒題,無年款。1923年陳漢光題刻「撫之化之」石刻,字大25厘米見方,橫書楷體陰刻。下有17厘米見方的「癸酉秋末至東方村開會」和「陳漢光題」,分兩行,均橫書。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元軍馬屯兵場
大元軍馬屯兵場位於新街鎮附馬村。
附馬村,有文、吉、符等12個姓氏1600多人,其中文姓據傳為南宋名臣文天祥的後裔。至今在附近的缺口嶺下,仍有一處「大元軍馬到此」的摩崖石刻,佐證元朝至元七至十六年(1285~1294年),世祖忽必烈多次舉兵伐黎,的確來到過東方。嶺下附馬村東南面的跑馬道和練馬場正是700年前元僉海北海南肅政廉訪司事大都軍行部率「大元軍馬」軍屯練兵的場所。
大雅坡縣治遺址
大雅坡縣治遺址位於感城鎮生旺村大雅坡上,依山傍水。明萬曆十年(1582),為更好地控制黎地和防禦海盜,感恩縣治從中和鄉(今感城村)東遷大雅坡(今生旺村),故感恩縣當時也稱大雅縣。大雅坡感恩縣治呈方形,每邊長約300米,城牆高約3米,頂寬3米,內土外石,城辟東、南、西三個城門和北部一個小門,城門由三合土磚砌。城外有護城壕,寬5-7米,東部最深處尚達3米。遺址保存一段20米長的石砌城牆,出土衙署宮殿的牆基,明代的磚和瓦當以及陶瓷器。該遺址對研究明代感恩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以及民族關系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樓公墳
樓公墳位於感城鎮布磨村東知縣嶺南麓。樓公,名吉福,黎族峒首,土官。其墓建於明成化四年(1468),坐東北向西南,佔地面積約30平方米。墓碑刻「感恩縣土官知縣樓公之墳」。為花崗岩石砌造,由墓和頂的石層兩部組成。石砌墓分五層,底四層均為長方體,向上逐層收分,第五則比第四層外伸出4-8厘米,四周成斜坡瓦隴狀,坡高4厘米,第五層之上砌歇山頂小石屋。為三進院落。第一進和第二進屋中分別置有石香爐和墓碑,不巧玲瓏。第三進無物。該墓曾被盜過。墓身石板也被撬移位數厘米,但保存基本完好。為研究明代的葬制、葬俗和民族問題提供了依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蠓蟻墳
蠓蟻墳位於羅帶區月村西干水塘沿岸坡上。墓主高事音,明末感恩縣北富鄉人(今羅帶鄉月村)。幼小就諳熟騎射,成人後服役軍中,勇略過人。明末「黎亂」,不少村莊遭劫,高事音遂率鄉勇征黎,兵敗。撤退時驅馬入月村干水塘飲水,被追擊的黎人射殺於塘中。傳說屍首漂到岸上,蠓蟻堆土營葬,故名「蠓蟻墳」。現墓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重修。坐南向北,佔地面積約25平方米。有碑亭,高約3.5米,墓封土高約3米,墓前立石碑3塊,主碑中署「大明始祖功著忠勇諱事音高三公之墓」,墓保存尚好。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道熙墓
王道熙墓位於羅帶鄉十所村。王道熙(1875-1931),清代北富鄉十所村人(今羅帶鄉十所村),清宣統三年(1911)考取拔貢,初授江西直隸州州判,民國十至十五年(1921-1926)為感恩縣兩任民選縣長,是感恩設縣以第一個主政感縣的感恩人。從政期間,他興利除弊,打擊貪官污吏,減免苛捐雜稅,改革社會風氣,提倡辦學,為官清廉,政績可嘉,得到邑人的擁戴。墓建於1931年,由於孫及昌感兩縣名流捐款營造。坐西向東。佔地面積約100平方米。墓呈方形,券頂磚砌。由墓道、碑林和墓亭組成。該墓「文革」期間被毀。1983年其子孫重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
八所「萬人坑」
位於八所鎮西南部的海濱沙丘。面積約200平方米。1939年秋,日本侵軍佔領了昌感沿海地區。為了掠奪聞名於世的石碌富鐵礦資源,便從其佔領區內的廣州、上海、江門、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強抓或誘騙民工及1000多名英國、印度、加拿大等國戰俘來到海南島,為修建石碌礦山及其附屬工程石八鐵路,八所港及東方水電站充當苦役。其中投入八所港工程修建的勞工就有2萬多人。勞工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力和皮鞭下受盡迫害,自1941年3月八所港開始動工修建,至1943年5月建成使用,2萬多勞工只倖存下2000人左右。日本侵略者在港口東南方約1公里處的荒灘上,挖了約200多平方米的大坑,將死者全拋到坑裡,大坑裡層層疊疊地填滿了屍骨,這就是「萬人坑。」它是日寇侵瓊、掠奪中國人民財富、殘殺中國勞工的罪證,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8月被該遺址處的紀念碑被當地政府推倒,正預備重建
橫四特司令部舊址
位於新街鎮北黎村西南的高地上。北黎,面臨有北黎港,是瓊西陸海交通的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39年秋,侵華日軍佔領了昌感沿海的各個港口,在北黎設立了日本橫須賀軍港第四特別陸戰隊司令部(簡稱橫四特司令部),是日本侵略軍在瓊西的重要軍事基地和屠殺日誌士的魔窟。日軍投降後,此地由國民黨部隊接管,成為反共反人民的據點。解放後為共產黨駐軍某部的營地至今。舊址佔地面積有2000多平方米,現存橫四特司令部辦公大樓,一間彈葯庫和軍火庫。辦公樓建於1939年冬,為東洋式建築,鋼筋水泥結構,闊112米,進深15米,中間正門上方有水泥鋼筋修建的崗樓,內部則以木板隔成大小不一的日式風格的房間。現外貌基本保持完好。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麥家祠慘案舊址
位於感城鎮感城村西北角的麥家祠內。麥家祠建於民國初年。1945年9月3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投降,抗日戰爭結束。當時,瓊崖特委南區軍事指揮部(專門負責日偽軍受降和擴大武裝力量)昌感縣委派第二支隊第三大隊副政委張愚和和昌感聯縣副縣長王廷俊帶領新編的第八中隊和地方民兵共103人,到感城外圍活動,准備接受日軍武器。但張、王二人盲目運行,喪失警惕,把部隊開進麥家祠駐扎。日偽軍拒絕向中國部隊投降,偽軍和日頑軍這時乘機糾集300餘人的兵力,突然對麥家祠發動圍攻。解放軍與敵激戰五、六個小時,由於日軍的暗中配合,加上中方援兵增援不及,又錯誤地死守麥家祠不肯突圍。結果除4人外,王、張和其餘97名戰士壯烈犧牲,日偽頑軍聯合製造了「麥家祠慘案」。舊址佔地面積約100多平方米,為二進格局,由正房、廂房和走廊組成。正房為面闊三間,進深13檁,硬山頂式磚瓦木結構。外有圍牆。1983年,人民政府進行了維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解放海南烈士陵墓
位於新街鎮北黎村西面的北黎河岸高地上。1950年4月22日,黃竹、美亭大決戰後,敵軍全線潰退南逃,解放軍43軍129師一個團行程六百多里,5月1日凌晨2時,向駐守小嶺村敵軍發起進攻,全殲守敵,這是解放海南的最後一戰。50年代,為紀念解放海南犧牲的烈士規章建造的。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陵墓由正門、墓道、方塔、墓地和紀念碑組成。正門為拱形,高約6米,寬4.4米,兩邊翼展各8米,拱形橫額中間書「解放海南烈士陵墓。兩邊飾以花草圖案,並延伸到翼展。墓道長約100米,中央立一高約4.5米的三層磚砌方塔,頂部對角飾四個大鵬鳥。墓地(陵墓),由水泥建造,略似方形,長13.5米,寬12.8米,高1.2米,中央立紀念碑,高4.5米,頂端飾五角星。正面陰刻」。為解放海南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陵墓外有高1米的圍牆和墓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海南鐵路博物館
海南鐵路博物館位於東方市八所鎮濱海南路港灣大酒店旁,成立於2005年,由原海南鐵路總公司(已被粵海鐵路收購)辦公用地改建。
❽ 求東方游戲亡靈公主攻略
其幽幽子還是與人類大戰但櫻花還沒有盛開-【結局是------不1樣的】普通結局:靈夢他專們在屋子檐廊那邊賞櫻屬
這個要靠人品耐心你只能一遍遍去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