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對於旅遊業的影響
① 春節旅遊市場將持續紅火嗎
今年春節期間我國消費市場供應將保持平穩有序,國內外文化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春節旅遊市場也將持續紅火。
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調查顯示,我國居民2018年第一季度出遊意願為83%,其中48.9%的遊客選擇在春節出行。綜合市場預訂等情況預測,全國國內旅遊市場將達3.85億人次,同比增長1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60億元,同比增長12.5%。
節日旅遊將呈現一南一北「兩頭熱」,舉家出遊佔主流。南下避寒、北上玩雪仍是廣大遊客春節出遊的重要動機,以發現和探索為出遊動機的遊客佔比達到36%,表明越來越多的遊客更加追求旅遊品質。
推薦地區:
1、廣州+香港:推薦理由:春節的廣州幾乎是座空城,大家都出去旅遊了,那你就有足夠的理由到這里來,住宿便宜了,加上粵菜的發源地,廣州有著太多太多的好吃的東西,因為人少吃飯也不用等太長時間的位置,去個香港也方便,這些難道不是去廣州過春節的理由嗎?廣州周邊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肇慶1日游、開平碉樓2日游,以廣州為中心,順便去香港轉一圈,體驗一把香港的年味。
2、珠海+澳門:推薦理由:珠海是最合適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離澳門也只有一步之遙。春節期間,舒舒服服的在這里住上幾天,過過慢生活節奏,然後有一天,一步跨到澳門,利用各娛樂場之間的免費班車,來個免車費的澳門游,在享用異域風情的葡國菜後,小賭怡情一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② 旅行過年!春節旅遊會不會成為未來的大趨勢
我覺得是的,因為很多的家庭都會選擇出去旅遊,而且老一輩的人都一般呆在家裡,所以在春節的時候,帶她們出去看看,是一個很不錯的決定。
③ 過年都不能回去難道旅遊業還能進行開嗎謝謝l
過年都不能回去了。難道旅遊業當然還是可以進行開的?因為很多的城內市都是限制本市的人員容進出的。雖然過年都不能回去了。但是自己本省或者本市的旅遊業還是可以開放。雖然是開放的,但是也是限制人數的。所以雖然過年不能回去了。旅遊業當然還是可以開放。在自己本省或者本市裡,還是可以正常開放。所以這個是不用擔心。
④ 過年旅遊問題。
一、門票:
原價是145元,媽網上有100元左右的票,可惜我太遲才上媽網找票,找到後又不夠時間去拿票,最終只好去廣之旅買了那種要去團休處換門票的票,成人130元, 110~140公分的小孩及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半價,110公分以下的小童及七十歲以上的長者免票。
據銷售小姐說,我買的那種票2月10號後就停售了,春節期間如想享受旅行社的票價就只能到指定的時間及集中地,跟團進去了。
二、交通:
現在地鐵的漢溪站(希望沒記錯站名)有接駁公交221可到達,兩者約相距幾百米。
公交車如512、247、211等的總站也設在那,但這些公交車雖然在站牌上都寫著去長隆歡樂世界,但實際上有部分去到香江野生動物園後就不再走了,而從香江野生動物園的門口到長隆歡樂世界的門口還是很遠的,這樣就會被迫要從香江野生動物園再換乘那趟接駁車到長隆,我就是上當中的一個,以致從洛溪十點鍾上的車,結果將近十一點才到那,氣啊!所以大家上車前一定要問清是否到達長隆歡樂世界的門口。
三、設施情況:
那裡的設施挺多的,適合大人玩的從白虎街的左手邊進,適合小孩玩的從白虎街的右手邊進,根據地圖的標識有三十多個吧,設有身高限制,分為90公分以下、110公分以下、140公分以下等。有些設施就算小孩未夠規定身高也可在大人陪同下玩。
我女兒身高110公分以下,除了十個左右特激的設施外(如十環過山車、摩托車過山車、U型滑板等),基本大部分設施都可以玩,如孩子超過90公分的家長們不用擔心沒有適合孩子的設施,加上排隊的時間,一天也未必可以把適合他們的設施玩遍。
如是90公分以下的小朋友可以考慮去那個室內游樂院,裡面的環境還不錯,就是空調溫度低了點。
我去的時候可能是為春節做准備,部分設施因保養停開,即將新開的4D影院、大擺錘等,約有四個項目吧,還在趕工。
四、餐飲
飲料6元/瓶、汽水8元/杯、腸仔6元/條、魚旦5元/串、羊肉串10元/3~5串、爆谷10元/杯、爆谷+汽12元、面15元/碗,有個燒春雞+汽水的套餐好象是40多吧。只記得這么多,總的來說不便宜。
五、表演情況:
在春節期間好象有巡遊表演吧。
在中心劇場有約半小時的魔術表演,歡喜的朋友要留意表演時間,我去的時候是11點半有一場,覺得還可以。
忘了是什麼地方,有舞蹈表演等。
六、其他:
開放時間:10:00~19:00(春節期間不知會不會調整)。
長隆馬戲場緊貼著歡樂世界,好象有種套票是歡樂世界+馬戲的,具體票價不詳,從歡樂世界裡面有個門口可以過馬戲那邊,在那買馬戲的門票是70元,本人覺得馬戲還可以。
⑤ 春節作為節日民俗跟旅遊的關系怎樣更進一步
現在過節大家都喜歡去外地旅遊過年,而不是像以前在家休息,就這個來說,旅遊過年可以感受不同地域的春節風俗,感受不一樣的節日氛圍,也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促進消費。
⑥ 春節旅遊的看法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春節出去旅遊
對於如今的白領和工薪階層來說,工作的壓力特別的大,而且他們的生活節奏也特別的快。可以說是一假難求的情況,在很多人身上都有,所以難得的假期,他們當然想更加放鬆一些,所以選擇春節旅遊。 如果春節在家裡准備年貨過年,還需要串門拜年等等,加在一起花的錢,也夠旅遊的花銷了。而且旅遊是一種潮流的趨勢,甚至是一家人生活水平的體現,所以為了這樣的原因,也有很多人寧願旅遊,也不在家裡過年 。 還有可能就是因為個人的原因,不願意回家過年,接受七大姑八大姨的「盤問」,甚至出現有家難回的情況時,就是有一些年輕人選擇用旅遊的方式度過自己的春節假期,畢竟這樣的七天假期難得,已經足夠他們出國旅遊了,而且可以有無數的具體選擇。
⑦ 對於利用春節假期去旅遊,傳統習俗被淡忘你有什麼看法
首先確認,春節是全體華人最重要的節日。具體到你說的情況,個人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節日有些新的改變,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什麼都需要與時俱進嘛。
⑧ 春節時旅遊是什麼體會
為滿足中國遊客在海外歡度春節的需求,一些國家和地區紛紛推出「中國年」主題系列旅遊產品,真是帶上家人看世界,全球迎來中國周。
⑨ 春節飲食文化旅遊開發
產生背景
春節期間,人群、金融、物資、信息、藝術的大規模流動,帶動了文化、商業、交通、旅遊、電信、金融、餐飲各行各業全面繁榮,形成了獨特的「春節經濟」。過年是人們一 春節經濟新亮點年消費的集中體現。盡管現在大家不可能等到新年才有新衣穿、才有美食享用,但置辦年貨、孝敬長輩、關愛晚輩,依然是中華民族亘古不變的節日傳統。
社會學者指出,春節是中國古老而又富有文化內涵、極具生命力的節日,同時也是最能帶動社會消費和促進經濟增長的節日。當傳統習俗日益轉變為一種文化符號時,這春節的「舊瓶」便不斷續上了時尚的「新酒」。
隨著新興消費觀念的不斷涌現,春節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過大年」,更是一個拉動市場經濟動力的「快門」,人們開始從傳統的節日忙碌轉向新的慶賀潮流;從「過年就是年夜飯」轉向消費方式的多樣化與個性化;從「過年買件新衣服」轉向整個市場「春節經濟」的誕生與拉動。「春節經濟」為老百姓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
產生原因
中國傳統節日眾多,為什麼只紅火過年有春節能夠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並由民俗文化而衍生出一種繁榮的經濟現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國各行各業自覺或不自覺地圍繞春節民俗文化資源進行了產業化運作,開發出了各種節日產品和服務,客觀上形成了以春節民俗文化為核心內容的面向全國人民、體現歡樂祥和及團圓和諧的主題、涉及多種產業的產業鏈。這個產業鏈不僅有上游產品,也有中游、下游產品;不僅有文化產品和服務,更有眾多非文化產品和服務;產業鏈不僅從城市擴張到廣大鄉村,而且擴張到全球有華人的地方。
根本內因
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春節經濟得以繁榮發展的根本內因。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春節始終突出了歡樂祥和、團圓和諧的主題。春節順應了大自然季節變化的規律,迎合了炎黃子孫崇尚的「和而不同」理念,其文化內涵深深熔鑄中華民族的記憶,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成為持續打造春節產業鏈的不竭動力,並推動春節從古到今,生生不息。
關鍵因素
產業化運作是春節經濟得以繁榮發展的關鍵因素。傳統年節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看不見,摸不著,難以經受時代風雨的侵蝕和歷史的大浪淘沙,要想保持和延續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必須 商業春節具有將非物質的年節文化物化為生活中實實在在產品的本領,即圍繞年節文化進行產業化運作,開發出標志性品牌產品。我國早就創造性地開發出了鞭炮、彩燈、春聯、年畫、賀卡、年糕、香火等標志性的「年貨」,後來更開發出具有春節喜慶色彩的影視、演藝、娛樂、出版、工藝、旅遊等門類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形成了產業鏈,從而使春節風俗有了標志性物化產品。非物質文化形態衍生出物質個體,其生命的延續就有了產業支撐。
創新開發是春節經濟產業鏈不斷延伸的重要保證。人民物質文化的需求是跟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提高的,對春節服務及各種「年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改革創新傳統「年貨」,使其符合當代大眾的審美趣味,融入現代市場;另一方面要能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當代高新技術,生產新的「年貨」。如將傳統的登門或當面拜年的方式改為用電話、手機和電腦等現代科技設備互相拜年,賀歲電影、春節電視聯歡晚會等現代文化欣賞和服務方式豐富了人們的春節娛樂生活,現代化的交通、餐飲、旅遊、服務設施更是極大地提高了春節服務能力、水平和效益,使古老的春節更加充滿了生命力、影響力和無窮的魅力。
在中國年節文化的百花園中,春節這枝 「花」無疑是開得最絢麗奪目的。它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新年的祝福、春天的氣息和美好的憧憬,而且給保護和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給打造中國品牌文化產品和推進文化產業的大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做法和啟示。
產生文化網路創意
網路春節新意多多
早在虎年春節前,互聯網就已經為老百姓過年「忙上忙下」,「出謀劃策」。春節期間,更有大量網民在網路上流連忘返,發動大家的智慧,共同創新賀歲過節的新方式。
過年前夕,由於大批網民蜂擁上網購置年貨,「春節經濟」在互聯網上已經提前「井噴」。據悉,國內最大網上購物網站淘寶網,一月份的年貨交易額從上年的2.8億元人民幣躍升到10億元。
「節前網購年貨,省下不少真金白銀;大年三十給親戚朋友發網路賀卡,送網上禮品,有趣又經濟」。網友孫先生樂呵呵地告訴記者,網上過年「省錢」又好玩。
春節期間,孫先生除了跟家人吃飯,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跟朋友在網上曬春節記憶,交流過年新玩法,裝飾自己的春節版網路博客等上面,所有的春節樂趣都被「一網打盡」。
與此同時,名目繁多的網路春晚、山寨春晚也在虎年新春給了人們以新鮮方式過年的更多選擇。
「往年除夕夜,我都是和家人一起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今年回不去,就打算和拼年夜飯的網友們在網上看看山寨春晚,感覺更Fasion些。」在上海一家IT公司工作的劉先生認為,網路給了我們過年新「口味」的新選擇。
有人也在虎年新春向網友們發起了「不回家,就一起網路過大年」的號召,迅速引來了眾多網友響應,他們紛紛「跟帖」,把和過年有關的資訊、美食、圖片、視頻統統放到網上,將這個帖子變成了一個以「中國春節」為主題的視覺盛宴,網友們也在分享中感受到了春節的濃濃滋味。
「消費文化的改變,總是能折射出時代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唐朱昌指出,網路過年體現了網路經濟已經越來越被認可,尤其是網路消費是一種節約時間、節約成本的體現,更加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理念。
⑩ 春節旅遊對旅遊業的影響
春節旅遊是原來三個黃金周中最淡的一個,因為中國人更注重春節的團圓氣氛,加上氣候不是很穩定,所以有點平淡。不要看媒體的宣傳,我在這個行業體會很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