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2014
㈠ 杭州西湖旅遊團
總結一下我去西湖兩次的經驗吧~其實去一般基礎設施和旅遊管理成熟的地方根本不用跟團了,像西湖就根本不用跟團,杭州是國內比較發達的城市,交通,通訊,住宿,飲食都是很方便的,所以只要有個地圖,有張嘴,就絕對不會出現迷路等特殊情況,所以跟團什麼的可以不用選擇,而且杭州西湖是個很開放的旅遊區,一般的西湖十景都是免門票的(除了湖中心的平湖秋月加上雷峰夕照),而且都是在岸邊,西湖一年四季晝夜都遊人如織,加上杭州人民喜歡在西湖邊上納涼,散步什麼的,很熱鬧。也很有本土文化的感召力,在那裡晚上去游西湖很愜意。跟團又受導游,行程,住宿,吃飯等諸多因素限制,玩的不盡興的說,還可能被拉進商店挨宰。
兩次我都是一個人去的,第一次是沿著西湖轉了半圈(如果你爸爸媽媽年紀大了就做環湖觀光巴士)。第二次是一個人在西湖邊上租了自行車,繞著湖騎了一圈(10塊錢一小時,沿路都有鎖車點可以騎騎走走),回來的時候才只用了10塊錢。旅館的話就不要住湖邊的了,因為巨貴,你可以往市內走走,便宜的旅館還蠻多的。
杭州吃的東西很貴,分量稍少。這是我北方同學對食物的評價。如果你們不在意吃的話那就沒問題了。遊玩時相對省一點三個人三天1000-1500快完全可以搞定。兩次一次我花了700(兩天一夜+烏鎮兩日游200+),一次是前年,三天兩夜,差不多就600塊錢(僅房租就花了300)
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幫助。
㈡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都有什麼典故嗎
斷橋殘雪
斷橋殘雪為西湖十景之一。斷橋位於白堤東端,南宋時又名寶佑橋,也稱段家橋。橋為1921年重建。橋畔有「雲水光中」水榭和斷橋殘雪碑亭。斷橋殘雪一般指冬日雪後,橋的陽面冰雪消融,但是,陰面仍有殘雪似銀,從高處眺望,橋似斷非斷。佇立橋頭,放眼四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是欣賞西湖雪景之佳地。
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位於西湖西南角,東接蘇堤,南北分別毗鄰小南湖和西里湖。據記載,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經此處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飄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內侍盧允升曾在此建宅卜居,蒔花養魚,構築園林,漸成規模。花港觀魚的史稱,源出南宋宮廷畫師馬遠所作西湖山水畫的畫題。清代,康熙南巡至杭州時,曾手書花港觀魚景名,並在賞魚池畔立碑建亭。
雷峰夕照
雷峰塔與白娘子的故事,流傳深廣。故事中的雷峰塔就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吳越王錢弘俶因黃妃得子而建。初名「黃妃塔」。原擬建高十三層寶塔,由財力不濟,擬改七層,峻工時只造了五層。結構為磚石內心,外建木構樓廊,內壁嵌有刻著《華嚴經》的條石,塔下供奉金銅十六羅漢像。建築雄偉壯觀,為藏經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後人改稱「雷峰塔」。
蘇堤春曉
北宋元佑五年(1090),蘇軾(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以湖泥築成長堤,後世稱蘇堤,全長2.8公里,堤上建有六橋,自南而北依次是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沿堤栽有楊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個品種。蘇堤風光旖旎,晴、雨、陰、雪各有情趣, 四時美景也不同, 尤以春天清晨賞景最佳,綠楊拂岸,艷桃灼灼,曉日照堤,春色如畫, 故有「蘇堤春曉」之美名。
南屏晚鍾
凈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吳越始建,稱「永明禪院」,飽經滄桑。寺內有宗鏡堂、慧日閣、濟祖殿、運木井等古跡,山門前有放生池。1986年重建,為歇山頂三重檐兩層建築,上層懸大梵鍾,下層為凈慈寺地藏殿。大梵鍾高3米,口徑2.3米,重10餘噸。凈慈寺晚鍾鳴響,回聲在山間、林樾悠揚飄盪,悠揚的鍾聲重新回盪,使人們想到明人聶大年的《南屏晚鍾》詩:「柳昏花暝暮雲在,隱隱初傳一兩聲。禪榻屢驚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臨外湖。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又增龍王祠,清康熙年間定名平湖秋月,為西湖十景之一。宋王洧《平湖秋月》詩雲:「萬頃寒光一夕鋪,水輪行處片雲無,鷲峰遙度西風冷,桂子紛紛點玉壺。」每當清秋氣爽。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題名「平湖秋月」。「湖天一碧樓」聯曰: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
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位於西湖西北角,素以湖景、荷景著稱,為西湖十景之一。
據記載,宋代洪春橋畔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麴院荷風」。清代,酒坊關閉,康熙游湖時御書西湖十景碑,便將「曲」字改成為「曲」,易「荷風」為「風荷」,「麴院風荷」的景名便由此沿用至今。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
小瀛洲北宋時已成為湖上賞月佳處。明萬曆年間,取疏浚西湖的葑泥在島的四周繞灘築堤,形成湖中之湖。清雍正年間,在堤島之間,南北貫以曲橋,東西連以土堤,構成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園林特色。總面積約7公頃,水面佔60%。俯瞰整個小瀛洲猶如一個碩大的「田」字
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御碑亭景點,在洪春橋畔。雙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別位於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兩峰遙相對峙,綿延相距十餘里。
張岱《西湖十景 兩(雙)峰插雲》: 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此景本是湖中遙望之景,清初為了立碑才移到陸上去的。當群山雲霧迷漫時,兩峰時露雙尖,宛如峰插雲霄,自然風光異常優美,峰勢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後或陰翳多雲天氣,彩雲、白雲或濃或淡,忽纏忽遮,是雲是山,一片朦朧。如一幅壯觀的水墨淋漓而濃淡有致的山水畫卷展現在面前。 故名「兩峰插雲」。清康熙皇帝游此,改為「雙峰插雲」。
柳浪聞鶯
位於西湖東南岸,清波門處。南宋時為帝王御花園,稱聚景園。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興建清真寺,死後葬此,俗稱回回墳。清代恢復柳浪聞鶯舊景。柳型各具特色:柳絲飄動似貴妃醉酒,稱「醉柳」;枝葉繁茂如獅頭,稱「獅柳」;遠眺象少女浣紗,稱「浣紗柳」等。有柳洲之名。其間黃鶯飛舞,競相啼鳴,故有「柳浪聞鶯」之稱。
西湖
西湖三面環山一面臨城,面積五點六五平方公里。那一泓脈脈含情,明凈鮮活的泉水,就涵藏在這連綿起伏,若隱若現的層戀疊嶂之中;鼎足而立的湖中三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墩環碧,就像三顆綠色的寶石,巧妙地鑲嵌在這碧玉似的鏡面上,而蘇堤、白堤則像兩條飄逸在這鏡面上的緞帶。水映山色,使山色更加秀媚;山襯水態,使水態愈顯柔情。這山與水美妙和諧的結合,使遊人有置身畫圖中的感受。
西湖不僅有如畫的自然風光可供游賞,更有數不清的古跡名勝足供尋訪。湖畔名城杭州,唐時已稱"東南名郡",五代的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均在此建都,其紫禁城就在西湖南岸鳳凰山麓。沿湖數不清的寶塔古剎、優美園林、樓台軒榭、碑刻摩崖,更為秀麗的西湖增添了膾炙人口的人文景觀。
「水光灧瀲晴方好,山色空濛朧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濃抹總相宜。」西湖,是一首詩,是一幅天然的圖畫,是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勝,使遊人目迷心醉,流連忘返。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後確定的,它們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西湖美不僅是自然美的翹楚,更是人工美和倫理美的和諧統一。這里有數不清的古跡名勝和現代建築。靈隱寺、飛來峰、六和塔、岳王廟、中山公園、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胡慶余堂中葯博物館、、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杭州革命烈士紀念館、蘇東坡紀念館、章太炎紀念館、龔自珍紀念館、吳昌碩紀念室、李叔同紀念室、馬一浮紀念館、黃賓虹紀念館、潘天壽紀念館、於謙墓、張蒼水墓、放鶴亭和林和靖墓、西泠橋和慕才亭、秋瑾墓、蓋叫天墓、文瀾閣等錯落有致地散落其間,使神化丹青的西湖,更得世人的欣慕和敬仰。
杭州還建有許多主題公園如:杭州樂園、未來世界、宋城、杭州花圃、江南名石苑、太子灣公園、湖濱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等,供遊人休閑憩息,愉悅心身。
玉泉
在西湖西北面青芝塢口,是西湖三大名泉之一。南齊建元年間(479一482),僧人曇超在此築寺,後晉天福三年(938)建凈空院,南宋改寺名為玉泉凈空寺,清康熙又改為清漣寺,因寺內有玉泉,人稱玉泉寺。
玉泉水碧綠如玉,水量豐富。詩人白居易作詩贊詠:「湛湛玉泉色,悠悠浮雲身。閑心對定水,清凈兩無塵。」南宋時,玉泉觀魚為西湖勝景,常盛不衰,清代「西湖十八景」有「玉泉魚躍」一景。現舊寺已不復存在,在原址修建成一座庭院幽深、觀景觀魚兩相宜的公園茶室。明代書畫家董其昌書「魚樂國」匾額仍懸在池畔的廊檐下。池中蓄養的各色青魚、鯉魚回遊嘬食,悠悠自樂,遊人憑欄投餌,莫不欣喜忘情,正合楹聯所題「魚樂人亦樂,泉清心共清」的意趣。
寶石山
寶石山位於西湖之北,與葛嶺一起成為西湖的北屏。這里的山岩呈赭紅色,岩體中有許多閃閃發亮的紅色小石子,當朝陽或落日紅光灑沐之時,分外耀目,彷彿數不清的寶石在熠熠生輝。寶石山因此而得名,新西湖十景之一「寶石流霞」的出處就在於此。
登上葛嶺、寶石山,則南望平湖,水波盪漾;北瞰萬畝平疇,樓宇鱗次櫛比;東則街衢商埠,充滿活力;西有青嶂千疊,遙接晴空。位於寶石山東面的保俶塔巍然挺秀,好似窈窕的「美人」佇立山巔。保俶塔建於北宋初年,原為九級磚木結構,與六和塔、雷峰塔並無太大差異。現在的磚砌實心式樣,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時仿自清代原樣,雖不能登臨了,卻以其漂亮的外形和所處的顯要位置而成為引人矚目的西湖勝景標志物。
葛嶺,因相傳東晉煉丹家葛洪曾在嶺上修道煉丹而得名。葛嶺之巔的初陽台,傳為葛洪煉丹之所。每當清晨日出之際,霞光萬道,不可捉摸。據說,初陽台上還能在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日見到日月並升奇景。清雍正《西湖志》描述說,旭日初升時,山鳥群起,遙望霞氣,互相照耀,傳是日月並升。由於初陽台日月並升奇景只有十月初一前後能見到,而每年此時杭州已是深秋時節,天氣多雲翳,故很少能有親眼目睹的機會。這一奇景的真面目究竟如何尚有待驗證。
龍井
龍井,位於西湖西面竹茂林密的風篁嶺上,舊傳此井與江海相通,必有神龍居住,因名「龍井」。
龍井是一個半圓形泉池,清冽的泉水就從泉後壁的山岩間涓涓流出,雖大旱亦不枯竭。龍井泉還有一奇特之處,就是當你用小棒攪動泉水時,水面上就會出現一條蠕動的分水線,彷彿游龍一般,這種現象在雨天時更為明顯。據說這是因為地面水和地下泉水相互沖撞,兩種水質因比重和流速的差異形成的。這一奇異的自然現象,給龍井平添了幾分佳趣。
龍井不僅風景幽雅,更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的「龍井茶葉」蜚聲國內外。清明前後的龍井山上,那一行行整齊排列的茶樹中經常會出現採茶姑娘腰系茶簍的倩影,遊人問茶,憑添無窮的野趣和雅韻。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
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 :「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
㈢ 杭州西湖是幾A級景區
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路1號,杭州市區西部,景區總面積49平方公里,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公里,湖面面積為6.38平方公里。
西湖南、西、北三面環山,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湖泊平均水深為2.27米,最深約5米,最淺不到1米。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
西湖地處中國東南丘陵邊緣和中亞熱帶北緣,年均太陽總輻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間,日照時數1800—2100小時。
(3)杭州西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2014擴展閱讀
杭州西湖的基礎建設:
2002年起,杭州市實施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先後建成西湖南線景區、楊公堤景區、湖濱新景區、梅家塢茶文化村、北山街歷史文化街區、兩堤三島景區、龍井茶文化景區、靈隱新景區、吳山新景區、高麗寺、八卦田遺址公園等項目,重建、修復歷史文化景點150多個。
2008年起,杭州市開展的西湖文化景觀重點整治工程。2014年12月11日,《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實施西湖風景區機動車「環保行動」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結束了網上聽證。
㈣ 游杭州西湖要多少時間啊
西湖湖岸周長15公里,按步行5公里每小時光走也得3小時吧。再加上觀景的時間,至少半天吧,最好能安排一天的時間。像麴院風荷、花港觀魚、雷峰塔等等都是非常值得一游的
㈤ 到杭州西湖有什麼旅遊計劃
其實從西湖不同處出發,走走停停,就是風景,景點相隔都不是很遠。我這邊推薦下可以租輛自行車,很便宜的,一天就包攬全景了。
首先就是斷橋:殘雪斷橋橋未斷
很小時候就知道白娘子與許仙在斷橋的愛情故事,雖然電視上看過無數次,但是真正體驗到那種感覺,卻是另外一種心情了。
斷橋位於西湖的西北角,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背城面山,一端跨著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我們租了一輛單車開始行程的,感受一下清晨的美好。
隨後,向西沿北山路一路欣賞杭州老建築,感受濃濃的歷史風情。到達孤山。
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基本耗盡了上午大半天時間,不過還是值得的。
㈥ 西湖具有很大旅遊價值的原因是什麼
西湖自古以來便流傳著許多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回《白蛇傳》、《梁山伯答與祝英台》和《蘇小小》。白蛇傳中的「斷橋相會」、「白娘子被壓雷峰塔」等情節與西湖十景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傳說中梁祝的愛情故事發生在西湖邊的萬松書院。另外,杭州還流傳岳飛、濟公、乾隆下江南、楊乃武與「小白菜」等大量民間故事和《初陽台》、《雙投橋》、《東坡肉》、《蔥包檜兒》、《十八棵御茶》等傳說。
㈦ 西湖景區旅遊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西湖本身景色就很好,而且對所有的市民都免費,這個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這里的自然景觀美麗,人文景觀豐富。西湖以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為基本格局,著名的西湖十景點綴其間,自然與人文相互映襯,美不勝收。
西湖古稱「錢塘湖」,又名「西子湖」。西湖形態為近於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子湖區間由橋孔連通!
西湖底質是一種有機質含量特別高的湖沼相沉積,屬於粉砂質粘土或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皆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泥炭層或沼澤土,最下層為基底粉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泄流。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㈧ 西湖為何能對杭州的旅遊業起到如此大的帶動作用
杭州西湖的影響力根本就不是城市規劃管理產生的。當然我不否定杭州政府重視西湖,很好的規劃、修整、維護所作的貢獻,使西湖之美與時俱進,今天西湖之優美、基礎設施之完善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但是,他們只是沒有辜負、浪費、毀壞西湖,西湖的影響力根本不來自於今天的杭州政府。而且,我順便說一個讓人絕望的論斷,中國其他城市的湖不可能出現能和杭州西湖比肩的。中國地勢整體西高東低,水向東流,古代的城市諸多把城市供水設在水的下游。城西有湖,是非常常見的格局,所謂「天下西湖三十有六」。為什麼「就中最好是杭州」?(蘇軾這個時期還是很主觀的——自己在哪裡就說哪裡好,他還說「未覺杭潁誰雌雄」呢。)一,今天來說,基本決定力量是經濟。經濟最有活力而又有如此名湖的城市,超出杭州的城市有幾個?二,杭州西湖本身。(不談自然景觀)杭州西湖有中國最有名的民族英雄,岳飛(還有於謙、張煌言、秋瑾);杭州西湖發生中國最有名的傳說,《白蛇傳》、《梁祝》;杭州西湖有我們語文課本上學的最多的詩文;(省略不列)杭州西湖有中國最有名的印社,西泠印社;杭州西湖有中國最有名的美院,中國美術學院;杭州西湖有中國最有名的茶,龍井;杭州西湖有中國最有名的藏書閣之一,而唯一倖存的一閣——文瀾閣;杭州西湖有中國幾乎最有名的寺廟和出家人,靈隱寺和濟公;杭州西湖有中國一流的大學,浙江大學;杭州西湖有中國最有名的歸隱者(算之一吧),梅妻鶴子的林和靖;杭州西湖有中國最有名的塔(算之一吧),雷峰塔、保俶塔;北宋時,杭州就有「錢塘自古稱繁華」「池有湖山美,東南第一州」之稱。南宋時是首都,杭州西湖自然成了中國傳統審美的集大成者。開始有西湖十景。杭州西湖風景和審美,此後成為中國文化心理構成部分。杭州西湖有儒、釋(凈慈寺、靈隱寺、天竺寺……)、道(抱朴道院,玉皇山頂福星觀等);杭州西湖有廟堂之高(皇帝行宮)有江湖之遠(梅林歸鶴);杭州西湖有愛情、有忠義、有人間煙火;有美女、有文人、有英雄、有名士、有帝王將相、有富商大賈;杭州西湖有杭州城最有名餐館,樓外樓;杭州西湖邊就是一線品牌的湖濱商業街。杭州西湖邊還是杭州這個城市最早現代化的地方,拆掉滿城建新市場,第一條公交線路也是從白堤走。杭州西湖現在又是世界文化遺產。總之,杭州西湖是中國傳統審美的集大成者,最美的湖山自然風景,配上各種最高級的人文。中國其他地方的城市湖泊現在不可能,以後也不可能超越。
㈨ 西湖鎮的旅遊資源
西湖是明萬曆年間狀元焦竑的祖籍地。大花崖村焦氏墓地,建有狀元坊、焦竑墓(影像冢)、焦竑塑像、墓碑等。大花崖村有樹齡1300年的銀杏,相傳為唐朝所植。回龍觀為明朝所建,有「奇樹、清泉、懸橋、翠竹」四景。現有山門、仙人橋、仙人洞、杵臼、碑林、仙人洞石壁題詩等遺跡。有梭欏樹、笤帚芽、倒吊香等多種稀有樹木。花仙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始建於2006年,2012年引入婚慶攝影元素進行轉型,建設了愛麗絲夢幻城堡、水下攝影、愛琴海岸歐式城堡群等,成為江北最大的婚慶影視拍攝基地。
花仙子坐落在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離市區20公里,依日照西湖水畔而興建,佔地66萬平方米,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優越。公司自2006年建園以來,一直致力於打造特色採摘、園林苗木、種子生產、觀光造景、婚慶文化旅遊、有機餐飲、休閑度假於一體的新型生態景觀農業公司。花仙子已經成為市級重點龍頭企業、攝影采風基地、青少年科普基地、江北最大的婚慶文化產業基地。
公司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開發了具有園區特色的景點,園內的特色景點有景觀長城、彩虹園、花海、鬱金香百合歐式風情園、林果採摘園、跑馬場等,新建了蒙古包、垂釣園、兒童游樂園等特色景點。目前,投資1000萬元的愛麗絲夢幻城堡和投資800萬的水下攝影基地現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