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新疆去哪裡旅遊比較好
『壹』 新疆是怎樣過春節的
和全國各地一樣 雖然新疆是少數民族地區 但那也是中國的疆域 在過春節的時候 大家走借串巷 其樂融融 希望答案能對你有所幫助
『貳』 新疆人如何過春節快快快快快快快!
呵呵!知道新疆人怎麼過春節嗎?我想現在閱讀的你肯定不知道,不過也說不準,可能你也是新疆人,但你不是老新疆人哦!呵呵!賣了半天官子,下面還是讓我來說說,熱情的新疆人是怎麼過春節的!
新疆人主要分為新疆老漢人(即最早來新疆的漢族)和新疆少數民族(主要以維吾爾族為主),首先讓我來說說老新疆人過春節。
新疆的春節從小年(臘月二十三)算起,春節時家家必定要掛上紅燈籠,貼上紅色的窗花,貼對聯,放眼望去,紅彤彤的一片。家家戶戶都要供奉甜食送灶王爺,除夕包完餃子,准備好晚宴,全家圍爐吃年夜飯,新疆土話把這叫裝倉,主要以手抓羊肉為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年夜飯的花樣也多了,有的家庭會做一桌豐盛的菜,還有的家庭也會選擇去酒店吃年夜飯,不過不管怎樣,這頓年夜飯可一定要吃飽,新疆的老習俗認為如果裝倉裝好了,這一年都不會挨餓。年夜飯過後,家家的茶幾上,都會一層層的擺放維吾爾族特色節日美食--金黃色的饊子,葡萄乾、杏干、巴旦木、無花果等乾果更是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在"水果之鄉"新疆,色澤艷麗的乾果是年節茶幾上不可缺少的零食。初二出嫁的姑娘回娘家,過了初十就要准備包元宵,一般要熱鬧到陰歷二月二才算過完年。
「吃」應該算是新疆人過年的一大看點,大年三十一過,親戚之間就要開始挨家挨戶地吃。從初一一直能吃到初十,我媽媽每到過年應該是最忙碌的,基本上早晨到廚房,一直到下午、到晚上,連吃飯時間都沒有,一天到晚都在做飯。所以自打我記事以來,凡遇到過大年,老新疆人(老漢人即新疆最早的漢族)就會忙忙碌碌的做「吃頭」,最忙活的就是「蒸年饃饃」和包的「凍餃子」和「炸油貨」(油果子、油餅),新疆的漢族庄戶人家在過春節的整個「正月」在主食上幾乎都是「餃子栽樁」(即新疆土話----餃子唱起了飯食中的主角),從初一到十五期間,去十戶人家拜年,就有八戶人家炒菜「下餃子」招待客人。而這餃子都是提前包好「凍」下的。(說起這「凍餃子」的過程,一些家大人眾的人家著實有個「陣勢」。有的人家由家庭主婦做好「和面」、」拌餡」的准備工作以後,就開始了「全家上陣,人人動手」。只要是能把餡子包到麵皮子裡面捏住就行。這餃子的模樣就各有千秋了。一家人男女老少圍在一起各盡所能顯起了身手。擀的擀,包的包,說的說,笑的笑,直到把面砣子和餡子「消滅光了」,包餃子的事情算完成了,接著,就開始「凍餃子」。大笸籃、小篩子都用上了。把包好的餃子放在外面去凍。待餃子凍的像個冰疙瘩似的,然後就貯藏起來「備用」。這「凍餃子」的過程是個緊張的忙活過程,又是個全家人歡樂的過程。
從父輩那裡了解到,才明白了老新疆人在正月里招待拜年的客人時,主食上「凍餃子坐莊」的原因:1,有備無患。2,減少浪費。3.經濟實惠。一般情況下人們在過年期間雖然個個都是「吃的酒足飯飽」,到人家拜年時往往面對主人的盛情,不吃不行,吃又吃不下。但互相拜年時,(尤其是親戚)總免不了主人的一番招待。結果就出現了「人忙,飯剩的一些重復浪費」,在這種情況下,勤勞智慧的漢族鄉親們就在「年復一年的忙活」、「年復一年的禮尚往來的招待」中,採用了「餃子主打待客」。說到「凍餃子」的經濟實惠,也是由過去的困難歲月「逼」出來的,(錢少、肉少、人口多,招待客人的禮節還得要,所以就想出了這個「人人可嘗到肉味,既解決了東西少的難處,還照顧了主人的面子」這個招數。從這一細微的生活小事上,也印證了咱們中華民族在節日中的智慧。
前面說了「凍餃子」,現在再說說老新疆人過春節「家家離不了油果子」。(就像維吾爾族和回族人家過「古爾邦節」離不了「饊子」和「油香、粉湯」一樣),每到春節,上「老漢人」家拜年,主人除了遞煙倒茶上瓜子兒,就是熱情的端上自己炸的油果子讓你品嘗。這個兒不大,金黃、油香、酥軟的「面果子」總讓一些沒做過的人感到「新鮮」。
一般一到臘月(農歷十二月)新疆漢族老戶人家就開始「炸油貨」,儲備過大年的「待客零食」,炸油餅、炸麻花、炸油果子。這些東西雖然主要原料除了清油就是白面,但是加了其他配料和食用色以後,可以炸出好多花樣。糖油果子、葫蘆油果子、香豆子油果子、素味兒油果子……等等。形狀經過刀切、手搓、手擰,可以搞出不少花樣。我想:這些面做的「小玩意兒」作為零食招待客人。也許是由於以前普通人家的水果、點心比較缺,就自做這種麵食果子當代用品吧。只要是時間容許,過大年的油果子總是少不了。有時候來不及做,也要從市場上買一點,但買的油果子沒有自家炸的好吃。油果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貯存的時間長。吃不了時,哪怕幹了也不會發霉變質。這也是老百姓喜歡做的重要緣故吧。仔細琢磨我們的許多傳統老習慣,就會發現,許多習俗都不是憑空造作而來,都是老祖先隨著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要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來留給後人的。
老新疆人愛喝酒,而且喜歡喝高度酒,對於他們來說,無酒不成宴,而且大多酒量都很好!所以過年期間家家都散發著濃濃的酒香。如果你酒量不好,那你去新疆過年可就慘了,熱情的新疆人招待客人時,如果你沒喝醉就認為你沒喝好,如果菜不剩餘就認為你沒吃好。
新疆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隨著時代的發展,各民族之間存在著各種文化滲透。現在生活在新疆的漢族人都很喜歡維吾爾族的傳統節日古爾邦節和肉孜節,他們認為這兩個節日非常熱鬧。同樣近年來許多維吾爾族人也喜歡過春節了。農歷新年時他們也會穿上盛裝走親訪友,以示慶賀。尤其要備好抓飯待客。維吾爾族人把抓飯視為上等美味,逢年過節才專門做幾盤請客。主要原料為羊肉、胡蘿卜、羊油等。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熟,再放上洋蔥和胡蘿卜一塊兒翻炒,然後和大米一起放進鍋內煮,煮出來的飯粒顆顆晶瑩透亮。
像這樣准備過春節的維吾爾族人家越來越多,形成這種風氣,是有它的歷史背景的。現在是市場經濟,人們都在激烈的競爭中沉浮,鬆懈不得,怠慢不得,稍微一松勁,就有可能落伍,每個人都得全身心投入,平時,人都很累,都有不堪重負的感覺。人生命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一定要有張有弛,一定要有娛樂休息來調劑。節假日就是要人休息,讓人們在休息中積蓄力量,迎接新的競爭。列寧說,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為了使生命得到新的力量補充,維吾爾人也過春節了,因為多一個節日,就可多得到一次快樂的休息。
在俺的家鄉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生活著大量蒙族和回族同胞。
這里的蒙族同胞,因信佛教(喇嘛教),飲食上牛羊肉吃的多,豬肉吃的少,也和漢族一樣過春節。
這里的回族同胞,信伊斯蘭教,則和維族同胞一樣。過節習慣相同。飲食略有不同。
你看,我說你還不信,是不是跟你想的不一樣呢,於眾不同吧,呵呵!當然在這里我也對我的家鄉做一下宣傳,新疆是個美麗而富饒的地方,熱情的新疆人非常歡迎你到新疆來做客!
另:俺借用今年(虎年)春節的一點虎的餘威,一段拜年視頻向各位網友、博友拜個早年!
這里的借用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借用那拉提草原的拜年視頻,咦,其實也不算借用,北疆著名的那拉提草原,和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連,其一半景區在俺們的和靜縣鞏乃斯林場,也算是家鄉的拜年視頻吧,借花獻佛!亞克西!
『叄』 新疆過年的習俗
新疆的春節與漢民族的春節不同。漢民族的春節是在農歷一年的一月一日版,而新疆哈薩克權、柯爾克孜、維吾爾、塔吉克等民族的春節是在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禾草噴綠的時候,時間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前後春分節開始,到清明節結束,稱為「諾魯若孜」。
從時間和景色上看,新疆的春節更貼合「春天的節日」這個名稱。哈密維吾爾農民的祭青苗儀式是發展與保留得最完整、最富文化氣息的春節慶典活動。
『肆』 新疆除了春節有什麼特殊的重大節日
新疆除了抄春節還有一些少襲數民族的重大節日,如:古爾邦節,開齋節,肉孜節。
其中古爾邦節是我國維吾爾、回、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安等少數民族共同的盛大節日。
『伍』 新疆的春節習俗
新疆的春節與漢民族的春節不同。漢民族的春節是在農歷一年的一月一日,而新疆哈薩克、柯爾克孜、維吾爾、塔吉克等民族的春節是在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禾草噴綠的時候,時間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前後春分節開始,到清明節結束,稱為「諾魯若孜」。
1、會禮
會禮是古爾邦節的核心內容之一。穆斯林沐浴更衣後會聚於城市中心清真寺或寬暢的郊野舉行盛大會禮儀式,以誦讀《古蘭》和紀念先知、贊美聖賢為主要內容。各地穆斯林每年逢此日,都要戒食半日,俟會禮後進食。
2、宰牲
各地穆斯林於節日前三天須備好牲靈(羊、牛、駱駝),大戶用駝,中戶用牛,小戶用羊,無力宰牲者免除。羊為1人1隻,牛為7人1頭,駝等同於牛。不管哪種牲靈,均須健康強壯,外觀美麗。
3、傳青苗
把青苗傳遞到另一家供養,這一家的主人鄭重地迎接青苗,精心侍養,村裡德高望重者向主人與前來送青苗的村民祝福,大家唱歌跳舞祝賀。大家圍坐在柳園之中舉行歌舞娛樂活動。春姑娘坐在寓意著四季輪回的木製大車軲轆上,由四個小夥子抬著,踏著音樂的節拍邊行邊舞,繞場一周,由德高望重者揭去蓋頭,春姑娘走入人群。
(5)春節新疆去哪裡旅遊比較好擴展閱讀:
漢族人過春節,大年初一早上少不了吃餃子。新疆的漢族人過年,除了吃餃子,桌上還會擺上饊子、韭葉子、巴哈力、巴旦木等吃食。而後者呢,是穆斯林群眾的傳統食品。漢族人過春節,「老漢要剃頭,小孩要買炮(爆竹)。」耳濡目染,新疆的許多少數民族兄弟也要在春節前把頭面修飾一番。
從時間和景色上看,新疆的春節更貼合「春天的節日」這個名稱。哈密維吾爾農民的祭青苗儀式是發展與保留得最完整、最富文化氣息的春節慶典活動。還在冰天雪地的時候,村裡品德高尚、家景富裕的人家就應村民之請用麥粒育出一盤青苗。在春分節這天,村民們請出這盤青苗,載歌載舞、牽著肥羊在村街上巡遊,慶祝春天的到來。
『陸』 新疆過春節都有那些習俗
幾乎復新疆地區的春節習俗都差制不多,昌吉州也一樣。一般過年都是在吃年夜飯之前貼好對聯或門神有的人家掛燈籠。祭祖、燒紙錢。在年三十午夜12點的時候放鞭炮,初一早晨吃餃子也要放鞭炮預示新一年的開始,還有年前在農村一般都是提前殺豬、宰羊,辛苦一年要沖喜。在就是從初一開始串親戚互相拜年,長輩給小輩紅包什麼的。初二時例外,一般都是女人回娘家,沒成家的都是跟父母去姥姥家。最後就是正月十五了,一般也是過年最後一次熱鬧,要吃元宵,昌吉州各縣市政府一般都要在空曠地帶燃放煙火市民一般都會出來。
『柒』 我是新疆人,我想春節期間在新疆自駕游一圈!請問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還有路線!謝謝
新疆旅遊資源豐富。由烏魯木齊向東走連霍高速,有吐魯番的葡萄溝、火焰山、高昌古城、柏孜克里千佛洞等。烏魯木齊向北,可以去吉木薩爾縣五彩灣、阿勒泰市樺林公園、岩畫長廊,布爾津縣的喀納斯湖。回程走克拉瑪依可以去看烏爾禾魔鬼城。向西走連霍高速有賽里木湖、果子溝、霍爾果斯口岸,然後走218國道繞回來,有伊犁河景區、那拉提草原、博斯騰湖等。烏魯木齊市及周邊有天池、南山風景區、天山一號冰川、紅山寶塔、塔塔爾清真寺、水磨溝等。
要特別提醒你,新疆地廣人稀,地質情況復雜,冬季氣候惡劣,風大雪大,不建議去較遠景區游覽。
『捌』 想春節期間新疆自駕游!請問有什麼好路線景區嗎謝謝
春節的話,我建議你去感受南疆路線,風沙小,自駕路面會比較好行走,去感受南疆的蒼涼,沿絲綢之路中道去龜茲(庫車)-喀什-如果條件允許,你可以在喀什辦好邊防通行證去一趟塔什庫爾干帕米爾高原。北疆大多是雪景,的確漂亮,如果你想感受北疆的柔美壯麗,你可以選擇去伊犁或者阿勒泰,不過去伊犁道路應該比去阿勒泰好走安全,沿途也可以去看看冬天的賽里木湖,非常美!冬天行走在果子溝大橋上,那更是美極了!如果你喜歡滑雪,喜歡這種漫天白雪,你可以選擇這條路線!
『玖』 新疆旅遊春節,過年適合去嗎
冬天的新疆,主要是雪景,最適合的季節應該是5到10月。春節過來只能滑滑雪。其他景區由於大雪封山,好多有玩不了。建議5到10月份過來新疆旅遊。新疆歡迎您!
『拾』 誰知道關於新疆春節的風俗習慣
新疆的春節從小年(臘月二十三)算起,春節時家家必定要掛上紅燈籠,貼上紅色的窗花,貼對聯,放眼望去,紅彤彤的一片。家家戶戶都要供奉甜食送灶王爺,除夕包完餃子,准備好晚宴,全家圍爐吃年夜飯,新疆土話把這叫裝倉,主要以手抓羊肉為主。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年夜飯的花樣也多了,有的家庭會做一桌豐盛的菜,還有的家庭也會選擇去酒店吃年夜飯,不過不管怎樣,這頓年夜飯可一定要吃飽,新疆的老習俗認為如果裝倉裝好了,這一年都不會挨餓。
年夜飯過後,家家的茶幾上,都會一層層的擺放維吾爾族特色節日美食--金黃色的饊子,葡萄乾、杏干、巴旦木、無花果等乾果更是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在"水果之鄉"新疆,色澤艷麗的乾果是年節茶幾上不可缺少的零食。初二出嫁的姑娘回娘家,過了初十就要准備包元宵,一般要熱鬧到陰歷二月二才算過完年。
「吃」應該算是新疆人過年的一大看點,大年三十一過,親戚之間就要開始挨家挨戶地吃。從初一一直能吃到初十。凡遇到過大年,新疆人(老漢人即新疆最早的漢族)就會忙忙碌碌的做「吃頭」,最忙活的就是「蒸年饃饃」和包的「凍餃子」和「炸油貨」(油果子、油餅),新疆的漢族庄戶人家在過春節的整個「正月」在主食上幾乎都是「餃子栽樁」(即新疆土話----餃子唱起了飯食中的主角),從初一到十五期間,去十戶人家拜年,就有八戶人家炒菜「下餃子」招待客人。而這餃子都是提前包好「凍」下的。
新疆人在正月里招待拜年的客人時,主食上「凍餃子坐莊」的原因:1,有備無患。2,減少浪費。3.經濟實惠。一般情況下人們在過年期間雖然個個都是「吃的酒足飯飽」,到人家拜年時往往面對主人的盛情,不吃不行,吃又吃不下。
新疆人愛喝酒,而且喜歡喝高度酒,對於他們來說,無酒不成宴,而且大多酒量都很好!所以過年期間家家都散發著濃濃的酒香。如果你酒量不好,那你去新疆過年可就慘了,熱情的新疆人招待客人時,如果你沒喝醉就認為你沒喝好,如果菜不剩餘就認為你沒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