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春節民俗旅遊
A. 廣西一些節日的風俗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袖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到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油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戲。
各地習俗
拋帕招親
福建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是夜,於廣場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宮景狀,並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歡慶歌舞之後,姑娘們將一些綉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拋去。如有觀眾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領獎。有些未婚的小夥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此後,雙方可以交友往來,情投者便喜結良緣。
偷菜求郎
在台灣,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妝飾美麗的女子踏著月光,往別人菜圃中偷摘大蔥及蔬菜,偷摘到之後便預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灣有「偷著蔥,嫁好夫;偷著菜,嫁好婿」之諺語。
侗族的偷月亮菜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里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採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藉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並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採摘的對象。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里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採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徵著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夥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B. 廣西壯族的民風民俗,急急急急急急!
日常食俗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干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秈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於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面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玉米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於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裡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面團(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於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飯、水晶包(一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為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卜、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咸蘿卜、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壯族自家還釀制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節慶、禮儀食俗 壯族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三月三、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幾乎每個月都要過節。過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後便開始著手准備,要把房子打掃得窗明幾凈,二十七宰年豬,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豐盛的菜餚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雞,家家必有。壯族人認為,沒有雞不算過年。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湯圓(一種不帶餡的元宵,煮時水裡放糖),初二以後方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互贈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續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個春節才算結束。三月三按過去的習俗為上墳掃墓的日子,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派人攜帶五色糯米飯、彩蛋等到先祖墳頭去祭祀、清掃墓地,並由長者宣講祖傳家史、族規,共進野餐。還有的對唱山歌,熱鬧非凡。1940年後,這一傳統已逐步發展到有組織的賽歌會,氣氛更加隆重、熱烈。其他節日食俗也都各有講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鴨、端午吃粽、重陽吃粑等等。壯族的粽子分為包米粽(用浸泡後的糯米包紮)和包糕粽(經浸好的糯米水磨成漿和過濾成「糕」後再包紮。「包菜」也稱「包生飯」,是三月三、四月八(牛魂節)許多壯族地區人們愛吃的節日食品。其方法新鮮別致,即用「包生菜」的寬嫩葉包上一小口飯,放入口中嚼吃。頗有獨特風味。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不管遠親近鄰來家做客,都要以禮相迎,熱情接待。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飲,眼睛真誠地望著對方。婚喪嫁娶、蓋房造屋,以及小孩滿月、周歲等紅白喜事,都要置席痛飲。一般要有扣肉、米粉肉、清煮白肉塊、豬肝、白斬雞、烤乳豬、豆腐圓、油炸蓉(用油豆腐加工而成)、筍片、魚生等8或10道菜。實行男女分席,但一般不排座次,不論輩分大小,均可同桌。並且按規矩,即便是吃奶的嬰兒,凡入席即算一座,有其一份菜,由家長代為收存,用干凈的闊葉片包好帶回家,意為平等相待。每次夾菜,都由一席之主先夾最好的送到客人碗碟里,然後其他人才能下筷。壯族喪葬酒席多為素菜,只有出殯以後才能吃葷。
祭祀食俗 壯族過去信仰多神,崇拜自然,認為萬物有靈,如果村寨中有一棵參天大樹,往往被視為全村的保護神而加以崇拜,誰家有人病重必定要到樹前燒香焚紙,祈求保佑;村後有個懸崖龍洞也被認為是顯靈聖地或鬼神棲息之所,而常去焚香超度,祭鬼消災。更多的是祭土地神,壯族地區幾乎每個村寨都在離村不遠的山腳下立一土地廟,每逢過節或是平時殺豬,都要以整煮豬頭去那裡超度一番,若做烤豬則抬著整豬前去敬祭。家神更是每節必祭,擺上酒、肉、整雞等供品,祭罷方能食用。一年之中最大的祭祀活動是農歷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過中元節時,家家都要殺雞宰鴨,蒸五色糯米飯,祭祖、祭鬼神,以求免除災禍。牛魂節祭牛魂,多在春耕以後的一天,有的地方固定於農歷四月初八進行。這天,各家都帶著一籃五色糯米飯和一束鮮草,到牛欄旁祭牛魂,然後把一半食品及鮮草給耕牛吃。過去,桂西南一帶壯族要在霜降節殺雞宰鵝,做糍粑,蒸糯米飯,聚集在玉音廟宇供祭。相傳霜降節是紀念反抗外來侵略的英雄的節日,已有360多年的歷史。
C. 廣西春節習俗與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廣西的來地理環境和春節自習俗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
廣西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全區中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廣西日常飲食主要以清淡為主,但境內南北亦有些許變化。
先秦時期,廣西屬百越之地一部分,壯族、侗族是嶺南廣西最古老的原住民族,分別源於先秦百越不同的越人支系。秦漢後漢、苗等北方中原民族南遷與土著民族和諧相處共同發展,各族之間相互融合孕育各種文化的誕生和發展,在原百越文化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桂柳、嶺南等文化。
民俗主要有百龍舞賓州炮龍之夜文藝晚會和煙花燃放、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炮龍展示、百家宴以及書畫、攝影展等活動。
D. 廣西壯族的民俗是什麼,簡要的描述及介紹
壯族的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壯族比較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節日是「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等。
壯族多一夫一妻制家庭。過去,「女娶男嫁,夫從妻居」曾經較為盛行,後來過渡到「從夫居」的父系家庭為主。
直到近、現代,壯族農村地區仍普遍存在婚後「不落夫家」的習俗,新娘出嫁那一天,由十來個同輩姐妹陪同到新郎家,有的地方當天婚禮過後即回娘家,有的地方新娘與同輩姐妹一起在新房中歌唱達旦度過新婚之夜,次日一起回娘家。以後逢農忙或節日才到夫家勞動幾天。一般要到二、三年後或懷孕後才長住夫家。
壯族傳統的喪葬習俗,主要有兩大葬法,即土葬和火葬。
清代中葉以後,土葬成為主要葬法。壯族的土葬,以「二次葬」為主要葬式。二次葬,也稱撿骨葬、拾骨葬,壯族稱之為「金罈葬」、「金鍾葬」等。其葬法是:親屬死後,以薄棺就近埋葬,起「長墓」;待三五年筋肉腐朽後,再掘墳開棺撿其骨骸裝進陶制的「金罈」中,然後擇定風水寶地埋葬,起「圓墓」。
近代以來,有個別富貴之人,為顯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異常堂皇,不再做二次葬,民間稱之為「大葬」。不過,在一般民眾觀念中,對此種葬式並不看重,也不認可。
(4)廣西春節民俗旅遊擴展閱讀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
范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布區。
E. 春節在南寧有什麼地方好玩的啊
南寧有很多很好玩的地方 我推介一些給您:
1.萬達廣場 南寧百貨 步行街 朝陽花園周邊是廣西第一購物中心 超濃商業味
2.邕江之濱 邕江一橋旁的城市公園---江濱公園 看邕江(夜景不錯) 吹邕風 賞古城牆
3.五象廣場 廣西第一CBD(中央商務區) 周邊高樓林立 登上中國西南第一高---地王國際 58層 閱覽大南寧
4.南湖之畔 南湖公園 南湖名樹博覽園 水幕電影 南寧城市中心超大私家花園 看南湖 看古今(夜景南寧一流)
5.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南寧標志性建築物 望音符狀的竹溪立交 享南寧鳳嶺新區美景
6.南寧青秀山 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南寧城市綠肺 邕江之上 南寧巔峰
7.五大城市免費公園 休閑 旅遊兩不誤
8.航洋國際城 中國西南第一高尚購物中心 超高檔 無與倫比
9.南寧中山路美食街 夜晚人氣超爆 南寧特色小吃中心
10.南寧嘉和城 中國首席溫泉高爾夫水城
11.南寧大明山 昆侖關 花花大世界 伊嶺岩 八桂田園 良鳳江 大南寧踏青首選
希望樓主滿意 玩得開心 謝謝
青秀山風景區
南寧市最著名的風景區,位於南寧市東南方向約10公里,俗稱青山。由青山嶺、鳳凰嶺等18座大小嶺組成,總面積4.07平方公里,
南寧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
良鳳江森林公園是國家AAA級旅遊區,地處南寧市南郊,距市區僅7km,距南寧國際機場15公里,友誼公路(國道322線)從公園中間穿過,交通十分便利。是林業部批准建立的廣西最早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南寧市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又稱白龍公園,因園內有一約7萬平方米的白龍湖而得名。
南寧動物園
動物園擁有170多種近2000頭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珍禽異獸,有全國最大的鱷魚養殖基地。
獅山公園 南湖公園 金花茶公園
廣西博物館
廣西是個多民族的地區,而首府南寧也聚居著壯、苗、瑤、侗、仫佬、毛難30多個少數民族的人民,各個民族有著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民族文物苑則濃縮了廣西各民族的民族風俗、風懷念
F. 廣西有什麼民風民俗啊
毛南族簡介
京族簡介
仫佬族簡介
瑤族簡介
壯族簡介
玉林民間婚回喪風俗
玉林民間傳統節日
木偶答
鬧八音
舞麒麟
玉林舞獅
玉林採茶
玉林山歌
梧州的鄉土文化
梧州水上民歌
在西街尋找心裡的春天
民族風情活動
南寧民歌節
壯族民風風俗
壯族風情
踩高蹺踢足球
板鞋舞
壯族岩葬
牛魂節
拋綉球
三月三和歌圩
壯姑夏裝
出嫁時大罵媒人
壯族的歌
壯族婚俗
三月三歌墟,到處是歌的海洋
四月初八牛魂節
春節舞獅舞雞又舞牛
祭祀青蛙的「螞拐節」
悠久的族源和 「銅鼓文化」
壯族民俗概述
G. 有哪些南方內陸景點適合過年旅遊
撫順的冬季旅遊景點更是豐富多彩,進入農歷冬季臘月,到撫順旅遊充內滿著濃郁的滿族中國容春節年味。冬季的撫順旅遊景點精彩紛呈,撫順有美麗的北國風光、有冰雪之都的樂趣、有滿族民俗的風情、有漁獵文化的傳統、有溫泉療養的溫馨,冬季來撫順旅遊,可以給遊客帶來北國風光獨有的壯觀景色和和快樂的冰雪體驗。
H. 廣西民族風情
廣西位於祖國的西南邊陲,東與廣東省毗鄰,北面與湖南省、貴州省相接,西與雲南省交界,南臨北部灣,與海南省隔海相望。
岩溶的廣泛分布廣西地貌的特色,喀斯特高原岩溶地貌十分典型,其發育之特別、種類之繁多堪稱全國之最。「桂林山水」便是極具代表性的奇葩之一。岩溶區內還蘊藏著數目眾多的奇特洞穴,洞內的奇觀異彩令人耳目一新。
因地貌的特殊,使廣西的山水別具景色,青山綠水,湖泊瀑布,奇峰怪石,南部海灣則是沙灘遍布,細浪翻滾,物產豐富。
廣西境內少數民族分布廣,以壯族為代表有廣西民俗具有鮮明的特色,語言、服飾、建築物、生活習慣、風土人情、喜慶節日、民間藝術、工藝特產、烹調技術等,構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
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瑤族的達努節和盤王節、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節、侗族的花炮節,以及別有風味的打油茶等,都充滿著濃郁的民族風情。
概況:
面積:23萬多平方公里
人口:4455萬
位置:位於祖國南疆,西南面與越南接壤,北面和東面與雲南、貴州、湖南、廣東等省毗鄰,是大西南的出海通道。
首府:南寧
景觀:奇山秀水甲天下的桂林迷人景色,細沙軟浪有著亞熱帶情韻的北部灣濱海風光,古樸濃郁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風情和獨特誘人的中越邊關風情,使祖國南疆的廣西成為令人神往的旅遊觀光度假勝地。
1.淳樸的民風,驚人的創舉-----初游龍脊(廣西 桂林 七星公園 )
2.德天瀑布(廣西 桂林 廣西博物館 )
4.陽朔(廣西 桂林 冠岩 )
5. 漂流在桂北山水間(四)(廣西 貓兒山自然保護區 )
6.兩個人的西街(廣西 灕江風光 )
7.游桂平西山(廣西 桂林 西湖 )
這幾個月比較適合去大明山,豐魚岩,象鼻岩,陽朔西街,金倫洞和古龍山峽漂流風景區
I. 廣西必去旅遊景點有哪些
柳侯祠、金田起義地址、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龍潭公園、桂林灕江風景區、靖西通靈大峽谷、防城港峒中溫泉、桂海碑林博物館等。
柳侯祠
位於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園內的西隅,原名羅池廟(因建於羅池西畔得名),現改名為柳侯祠,是柳州人民為紀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而建造的廟。現在的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築物重建的,祠內陳列有許多文物及史料,反映了柳宗元的生平和政績。
龍潭公園
位於柳州市區南部,距市中心僅三公里,規劃面積約544公頃,是一個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觀,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風情文化,亞熱帶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觀為一體的大型風景游覽區。
桂林灕江風景區
是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