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旅遊春節
『壹』 溫州出發,尋春節短途自駕游路線
從溫州出發 各方向自駕游精品線路推薦
整理了一下從溫州出發可以輻射的2-3日游線路
一、南向
1,平陽南雁盪山,蘇布清故居,謝俠遜碑林,順溪,墨城海鮮大排檔
2,文成劉基故里,百丈漈,銅鈴山
4,蒼南漁寮,玉蒼山
4,泰順氡泉,廊橋
5,福鼎太姥山,牛欄崗沙灘,嵛山島
6,福州,鼓山
7,蒲田南少林,湄洲島
8,泉州,開遠寺,老君岩
9,廈門,鼓浪嶼,環島路,胡里山炮台
10,永定土樓
二、北向A
1,蒲歧海鮮
2,北雁盪山
3,溫嶺長嶼洞天,石塘曙光碑
4,臨海古長城
5,仙居,神仙居,永安溪,景星岩
6,新昌,大佛寺,千丈幽谷
7,紹興,柯岩,魯迅紀念館
8,諸暨五泄,西施紀念館
9,杭州
10,浙西大峽谷
11,嘉興烏鎮,西塘
三,北向B
1,天河浙東大峽谷
2,寧海黃金海岸,皇城沙灘
3,奉化,蔣家故居
4,餘姚河姆渡,天下玉苑
5,寧波,天一閣
6,普陀山,桃花島
四,西向
1,青田石門洞
2,景寧畲鄉
3,縉雲仙都
4,永康方岩
5,東陽盧宅
6,橫店
7,義烏小商品城
9,武義,郭洞村,俞源村
8,金華雙龍洞
9,蘭溪地下長河,諸葛八卦村
10,千島湖
11,龍游石窟
12,衢州,南孔廟,爛柯山
13,開化,錢江源
『貳』 溫州出發春節期間旅遊哪裡最好
湖南桂陽縣。白水鄉,天堂山
『叄』 浙江境內的春節旅遊勝地都有哪些新的
1、西湖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路1號,杭州市區西部,景區總面版積權49平方千米,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積為6.38平方千米。
西湖有100多處公園景點,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評西湖十景」之說,有60多處國家、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20多座博物館,有斷橋、雷峰塔、錢王祠、凈慈寺、蘇小小墓等景點。
2、雁盪山
雁盪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主體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台州市溫嶺南境。雁盪山形成於1億2000萬年以前,是環太平洋大陸邊緣火山帶中一座白堊紀流紋質破火山。
『肆』 溫州春節習俗
過年是中國人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各地過年習俗都有自己的特色,溫州也有自己獨特的過年文化。從冬至開始,溫州人就紛紛籌備各種年貨,像曬醬油雞、醬油肉,炊松糕等等。在這濃濃年味里,溫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潘一鋼跟記者聊起了溫州一些過年習俗。這些習俗有的已經消失,有的發生了改變,還有一些至今在民間流傳。
冬至吃湯圓
冬至稱「至日」,俗稱「冬節」。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或麻糍。湯圓的餡為甜糖或芝麻,也有鹹肉湯圓。而麻糍則要先把糯米炊熟,搗韌做成塊形,然後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滾動使之粘滿豆粉,即為麻糍,麻糍為冬至的點心,俗稱「擂麻糍」。吃麻糍、湯圓,寓意著團圓和喜慶,民間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長一歲」的說法。
曬醬油肉和鰻鯗
溫州人習慣大約在農歷十一月份就開始曬醬油肉和鰻魚鯗。用生瘦豬肉、生雞鴨放在醬油中泡浸,然後曬干食用,別有風味。過去,在曬這些臘貨的那個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滿鐵釘,上面掛著醬油肉、醬油鴨、醬油雞。自做的醬油肉、醬油雞味美質優,所以即使市場里有現成的賣,人們還是願意自己動手曬。鰻魚是溫州的特產,溫州人一般去菜場買些個頭比較大的鰻魚,剖開淡曬,就成了我們口中的「鰻鯗」,鰻鯗比鮮鰻還要好吃,是年夜飯中佐酒的佳品。
搗年糕
也叫「搗糖糕」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搗韌,然後做成長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紋的印版里,可壓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爺、狀元,以及鯉魚、麒麟等圖樣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寶狀的,最大重約3公斤,插上銀花可放在中堂長條桌上,每個房間也可擺上。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農歷十二月廿四,家家戶戶還要「拜鑊灶佛」。據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凡人功過的日子,據說灶神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會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麥芽糖,為的是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說壞話。
撣新
每年農歷十二月廿四前後,沿襲臘月「撣新」習俗,溫州全城家家戶戶掃塵驅垢,粉壁飾室,滌具曬物,每戶人家趁此機會洗去家裡一年堆積下來的污垢,准備乾乾凈凈迎春。
貼春聯
過年的另一種普遍習俗是貼春聯。早在宋朝,貼春聯已成為流行的習俗,宋朝把春聯稱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驅鬼辟邪,所以常在門前設置一些桃木製作的物品作為裝飾,稱桃飾,後來慢慢嬗變成桃符即春聯。過去的春聯都是用墨在紅紙上寫黑字,最近幾年,市場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紅紙上的春聯,頗受人們青睞。除夕那天,各家大門、屋柱和房窗兩邊都用紅紙貼上春聯,俗叫「門對」。門楣上貼四個字,俗叫「橫批」,單扇門貼「大吉」兩字。正屋、廳堂、書齋以及豬、羊、牛欄,都貼上不同內容的春聯,內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業豐收。
分歲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擺酒聚餐,或邀請好友親朋同食,開懷暢飲,稱「分歲酒」。因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即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因此,這餐飯不論貧富,都要盡量辦得豐盛些。溫州人很講究吃「分歲酒」,又稱「年夜飯」。
吃分歲酒非常講究吉祥。過去酒席上會用十隻硃砂高腳紅碗,盛著十樣冷盤,叫「十全」。其中除雞、肉外,要有花生(結子)、柑桔(大吉)、鯉魚(跳龍門)、豆腐(家門清潔)等,而且每碗必須要有一塊切成薄片的圓形紅蘿卜頭蓋在頂端,以示討彩。吃過分歲酒,大家自尋娛樂,往往徹夜不眠,俗叫「守歲」,也叫「望年夜」。
開門炮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戶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富,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並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
拜年
正月初一早晨起來,先在自己家裡,晚輩按順序向長輩叩拜行禮,稱「拜年」。從正月初二起,鄰里和親友之間,往來拜節。按舊習,溫州人正月初一不走親戚。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還延至農歷正月十五。上世紀50年代以前,拜年的禮品比較簡單,大多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故稱「紙蓬包」。
穿新衣
正月初一,人們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舊迎新的意思。因為民間以紅色象徵吉祥,兒童穿著大紅色衣服,年輕婦女當然滿身紅艷,連老婦也系著大紅裙。如今,人們在穿著上已起了很大變化,顏色已不局限於紅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款式也變得多種多樣。
過了農歷正月十五即元宵節,年也算過完了。
近年來,市民的生活變得愈加豐富多彩,過年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有的家庭正月選擇外出旅遊,部分年輕人對過年也越來越淡漠,他們對過年的熱情還不及某些西方節日。對此,潘一鋼仍舊認為:「春節是任何節日都代表不了的,觀念的改變只是證明文明程度的提高。」
『伍』 20分 春節 3天旅遊, 從溫州出發<除廈門> 出省, 旅遊, 地點推薦 舒適行的 不要太累
3天很匆忙啊。坐個飛機都要半天了。開車出省就是大半天,坐個動車,我看你是買不到票。
蘇州。雖然這幾天人很少,景點應該都開的。
『陸』 春節期間,溫州有沒有好玩的地方熱鬧一點的…
溫州龍麒源風景區很不錯的
簡介
龍麒源景區共有景點30多處,有500多米長的金壁石灘,362米長的全國最長人行鐵索橋,800多米「人生隧道」,青山秀水,茂林清泉,奇峰秀石,無不讓人流連忘返。特別是別具一格的畲族婚嫁、歌舞,神秘有趣的民族風情令人耳目一新,回味無窮。
穿上畲族服裝,遊逛於文成縣龍麒源景區青綠濕衣的綠色中,唱起「山哈」歌,聽山谷中的迴音裊裊,到文成龍麒源景區的幸福指數一路攀升,龍麒源景區推出的「風情與休閑相結合」的旅遊新線路吸引了無數遊客參與搗飯糍、做畲茶、唱山歌 、跳竹竿舞等活動。
門票信息
龍麒源風景區門票(成人) ¥60.00 ¥48.00
龍麒源風景區門票(兒童、老人) ¥30.00 ¥30.00
信息來源: http://www.jiala.com/longqiyuan聖井山風景名勝區
簡介
靈聖井山景區由聖井山、大南湖、景福寺、楓葉坑等四大風景區組成,總面積10.8平方公里。聖井山石殿為浙南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完整的石構建築群,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景區自然景觀秀麗,有「夏日風霜冷,冬日垂銀絲」的許峰瀑布,有水天一色的大南水庫,有老虎山、老鷹山等奇峰,有老虎洞、橋司洞等怪洞,有「牧牛大王」等,懸崖峭壁令人嘆為觀止,山巔上平坦而寬廣,時有白雲飄浮,賽似縹緲仙界。人立山巔,任腳下煙翻霧涌,猶如身登天界,飄飄欲仙。遊客身臨身境,或野營、或采野味,其樂無窮。聖井山以石殿建築群,宗教文化為特色,融優美的自然山水於一體,是觀光旅覽、宗教活動勝地,又是避暑療養好場所。
信息來源: http://www.jiala.com/shengjingshanMURRAY為您回答
『柒』 溫州人過春節的習俗
冬至吃湯圓冬至稱「至日」,俗稱「冬節」。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或麻糍。湯圓的餡為甜糖或芝麻,也有鹹肉湯圓。而麻糍則要先把糯米炊熟,搗韌做成塊形,然後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滾動使之粘滿豆粉,即為麻糍,麻糍為冬至的點心,俗稱「擂麻糍」。
搗年糕也叫「搗糖糕」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搗韌,然後做成長方形,瑞安叫「慢食」。
如放在不同花紋的印版里,可壓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爺、狀元,以及鯉魚、麒麟等圖樣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寶狀的,最大重約3公斤,插上銀花可放在中堂長條桌上,每個房間也可擺上。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農歷十二月廿四,家家戶戶還要「拜鑊灶佛」。據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凡人功過的日子,據說灶神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會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麥芽糖,為的是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說壞話。
(7)溫州旅遊春節擴展閱讀:
開門炮: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並表示接新年。
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俗信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徵今年隨便做什麼事都會順利,如意發財,種田人會五穀豐登。
有些地方在打開門炮時,還口中念念有辭:"開大門,放大炮;財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紅,燃放後紙花滿地,燦中雲錦,形成了滿堂瑞色,喜氣洋洋。現在放鞭炮在城鎮已被禁止,但在農村和漁島上仍可燃放。
『捌』 溫州春節旅遊去哪裡好
雁盪山百丈漈都可以
『玖』 溫州人為什麼保留春節的傳統習俗
過年是中國人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各地過年習俗都有自己的特色,溫州也有自己獨特的過年文化。從冬至開始,溫州人就紛紛籌備各種年貨,像曬醬油雞、醬油肉,炊松糕等等。在這濃濃年味里,溫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潘一鋼跟記者聊起了溫州一些過年習俗。這些習俗有的已經消失,有的發生了改變,還有一些至今在民間流傳。
冬至吃湯圓
冬至稱「至日」,俗稱「冬節」。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或麻糍。湯圓的餡為甜糖或芝麻,也有鹹肉湯圓。而麻糍則要先把糯米炊熟,搗韌做成塊形,然後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滾動使之粘滿豆粉,即為麻糍,麻糍為冬至的點心,俗稱「擂麻糍」。吃麻糍、湯圓,寓意著團圓和喜慶,民間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長一歲」的說法。
曬醬油肉和鰻鯗
溫州人習慣大約在農歷十一月份就開始曬醬油肉和鰻魚鯗。用生瘦豬肉、生雞鴨放在醬油中泡浸,然後曬干食用,別有風味。過去,在曬這些臘貨的那個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滿鐵釘,上面掛著醬油肉、醬油鴨、醬油雞。自做的醬油肉、醬油雞味美質優,所以即使市場里有現成的賣,人們還是願意自己動手曬。鰻魚是溫州的特產,溫州人一般去菜場買些個頭比較大的鰻魚,剖開淡曬,就成了我們口中的「鰻鯗」,鰻鯗比鮮鰻還要好吃,是年夜飯中佐酒的佳品。
搗年糕
也叫「搗糖糕」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搗韌,然後做成長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紋的印版里,可壓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爺、狀元,以及鯉魚、麒麟等圖樣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寶狀的,最大重約3公斤,插上銀花可放在中堂長條桌上,每個房間也可擺上。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農歷十二月廿四,家家戶戶還要「拜鑊灶佛」。據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凡人功過的日子,據說灶神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會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麥芽糖,為的是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說壞話。
撣新
每年農歷十二月廿四前後,沿襲臘月「撣新」習俗,溫州全城家家戶戶掃塵驅垢,粉壁飾室,滌具曬物,每戶人家趁此機會洗去家裡一年堆積下來的污垢,准備乾乾凈凈迎春。
貼春聯
過年的另一種普遍習俗是貼春聯。早在宋朝,貼春聯已成為流行的習俗,宋朝把春聯稱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驅鬼辟邪,所以常在門前設置一些桃木製作的物品作為裝飾,稱桃飾,後來慢慢嬗變成桃符即春聯。過去的春聯都是用墨在紅紙上寫黑字,最近幾年,市場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紅紙上的春聯,頗受人們青睞。除夕那天,各家大門、屋柱和房窗兩邊都用紅紙貼上春聯,俗叫「門對」。門楣上貼四個字,俗叫「橫批」,單扇門貼「大吉」兩字。正屋、廳堂、書齋以及豬、羊、牛欄,都貼上不同內容的春聯,內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業豐收。
分歲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擺酒聚餐,或邀請好友親朋同食,開懷暢飲,稱「分歲酒」。因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即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因此,這餐飯不論貧富,都要盡量辦得豐盛些。溫州人很講究吃「分歲酒」,又稱「年夜飯」。
吃分歲酒非常講究吉祥。過去酒席上會用十隻硃砂高腳紅碗,盛著十樣冷盤,叫「十全」。其中除雞、肉外,要有花生(結子)、柑桔(大吉)、鯉魚(跳龍門)、豆腐(家門清潔)等,而且每碗必須要有一塊切成薄片的圓形紅蘿卜頭蓋在頂端,以示討彩。吃過分歲酒,大家自尋娛樂,往往徹夜不眠,俗叫「守歲」,也叫「望年夜」。
開門炮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戶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富,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並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
拜年
正月初一早晨起來,先在自己家裡,晚輩按順序向長輩叩拜行禮,稱「拜年」。從正月初二起,鄰里和親友之間,往來拜節。按舊習,溫州人正月初一不走親戚。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還延至農歷正月十五。上世紀50年代以前,拜年的禮品比較簡單,大多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故稱「紙蓬包」。
穿新衣
正月初一,人們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舊迎新的意思。因為民間以紅色象徵吉祥,兒童穿著大紅色衣服,年輕婦女當然滿身紅艷,連老婦也系著大紅裙。如今,人們在穿著上已起了很大變化,顏色已不局限於紅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款式也變得多種多樣。
過了農歷正月十五即元宵節,年也算過完了。
近年來,市民的生活變得愈加豐富多彩,過年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有的家庭正月選擇外出旅遊,部分年輕人對過年也越來越淡漠,他們對過年的熱情還不及某些西方節日。對此,潘一鋼仍舊認為:「春節是任何節日都代表不了的,觀念的改變只是證明文明程度的提高。」 (記者 王春霞)
『拾』 我在溫州,過年想出去旅遊一下,自駕游,准備來回5天左右,有誰幫我計劃一下,好玩的地方
可以去安吉,新開的Hello Kitty 樂園,滑雪,百草園,都可以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