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旅遊 » 杭州旅遊史

杭州旅遊史

發布時間: 2020-11-23 08:35:58

㈠ 杭州的歷史有多久

杭州歷史悠久,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並產生了被稱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杭州地區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西周之前,相傳大禹到會稽(今紹縣)赴諸侯大會,在此「舍航(杭)登陸」,因稱「禹杭」,日後訛傳成「餘杭」。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吳,越滅吳後,又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國的版圖。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滅楚,於今杭州地域置錢唐縣,同時置餘杭縣,同屬於會稽郡。據《史記·秦始皇本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錢唐之名最早見於正史記載。
漢承秦制,漢初時節實行道、邑、侯國並行制。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正月至六年春,錢唐縣境屬於韓信的楚王國。六年春,立劉賈為荊王,屬荊王國。十二年立劉濞為吳王,屬吳王國。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誅吳王濞,錢唐縣復屬會稽郡,隸屬於江都國。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廢江都國。會稽郡西部都尉治(郡級治安軍事機構)從山陰縣(今紹興)遷治錢唐縣。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會稽郡隸揚州刺史部。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改錢唐縣為泉亭縣,王莽建立新朝承襲之。東漢初,復錢唐縣舊名。
三國時,錢唐縣屬吳國,並為吳郡都尉治,隸屬於揚州。兩晉時期,錢唐縣仍屬吳郡。
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滅陳,廢錢唐郡,並桐廬、新城入錢唐縣,割吳郡鹽官(今海寧)、吳興郡餘杭,及富陽、於潛共5縣置杭州,杭州之名始此。
唐朝時期,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餘杭郡置杭州,為避國號諱,改錢唐縣為錢塘縣。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都杭州。當時的杭州稱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錢塘。
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是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高宗避金兵自揚州南渡至杭州,以州治為行宮,升杭州為臨安府,亦稱行在所。紹興八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軍攻佔臨安府,設兩浙都督府,不久改為安撫司。次年改臨安府為杭州。至元十五年,又改為杭州路,置總管府。至元二十一年,自揚州遷江淮行省治於杭州,次年改稱江浙行省,杭州為省治始此。明朱元璋於元至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攻佔杭州,十一月改杭州路為杭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2月,廢杭州府,以原錢塘、仁和縣地並置杭縣,直屬浙江省,並為省會所在地。民國 26年12月24日,日本侵略軍佔領杭州。淪陷期間,原8個區改為7個區。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杭州市為浙江省直轄市,並為浙江省省會。
50年代以後,杭州的區域范圍經歷了不斷變化。先是將原有的八區改名為上城區、中城區、下城區、江干區、西湖區、艮山區、拱墅區、筧橋區;其後,艮山區並入下城區,筧橋區並入半山區,中城區大部分並入上城區,小部分並入下城區;1990年初,半山區又與拱墅區合並,成立新的拱墅區。屬縣則有蕭山、餘杭、臨安、建德、富陽、桐廬、淳安七個縣(市)。
50年來,杭州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杭州,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國家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會。杭州在工業生產上已具備比較雄厚的實力,門類比較齊全,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農業科技力量和耕作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經過大規模的城市和園林建設,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為改觀。杭州,名副其實地成為我國東南部風景名勝優異、人文古跡薈萃的名城。

杭州旅遊,側重南宋歷史

杭州歷史文化

杭州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這里蕃衍生息。春秋時,初屬越。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屬吳,周敬王三十年復屬越,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屬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滅楚,於今杭州地置錢唐縣,同時置餘杭縣,同屬會稽郡。據《史記·秦始皇本記》載:秦始皇三十七年,東巡會稽,「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這是錢唐之名最早見於正史記載。漢初實行王國、縣與郡、縣(道、邑、侯國)並行制。高祖五年(前202)正月至六年 春,錢唐縣境屬於韓信楚王國。六年春,立劉賈為荊王,屬荊王國。十二年立劉濞為吳王,屬吳王國。景帝前元四年(前153),誅吳王濞,錢唐縣復屬會稽郡,隸江都國。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江都國除。會稽郡西部都尉治(郡級治安軍事機構)從山陰縣(今紹興)遷治錢唐縣。元封五年(前106),會稽郡隸揚州刺史部。
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改錢唐縣為泉亭縣,王莽建立新朝(9—23)因之。東漢初,復錢唐縣舊名。光武帝建武六年(30),錢唐縣並入餘杭縣。順帝永建四年(129),分會稽郡浙江以西為吳郡,以東為會稽郡,餘杭縣屬吳郡。靈帝光和二年(179),封朱為錢唐侯,錢唐縣復置(一說公元107—125年 間錢唐縣已復置)。
三國時,錢唐縣屬吳國,並為吳郡都尉治,隸揚州。
兩晉,錢唐縣仍屬吳郡,隸揚州。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以揚州所統六郡為王畿,吳郡屬之,錢唐縣隸王畿。大明八年,罷王畿,吳郡和錢唐縣復屬揚州。齊武帝永明三年(485),唐之在新城(今富陽新登)起兵,次年正月以錢唐為中心建立政權,國號吳,年號興平(486—487)。梁武帝太清三年(549),以吳郡置吳州。同年,侯景升錢唐縣為臨江郡(不久即廢),隸吳州,此為錢唐設置郡級政區之始。陳後主禎明元年(587),置錢唐郡,隸吳州。郡治錢唐縣,郡轄錢唐、富陽、新城、於潛4縣。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滅陳,廢錢唐郡,並桐廬、新城入錢唐縣,割吳郡鹽官(今海寧)、吳興郡餘杭,及富陽、於潛共5縣置杭州,杭州之名始此。州治始設餘杭縣,次年遷至錢唐縣。文帝仁壽二年(602),置杭州總管府,湖州武康縣劃屬杭州。析錢唐縣復置桐廬縣,次年歸屬睦州。煬帝大業三年(607),罷總管府,改杭州為餘杭郡,郡治錢唐縣,轄錢唐、餘杭、富陽、於潛、鹽官、武康6縣。大業十四年,析錢唐縣復置新城縣,屬餘杭郡。
唐初罷郡為州。高祖武德四年(621),改餘杭郡置杭州,為避國號諱,改錢唐縣為錢塘縣。另以武康縣置安州,後改武州。武德七年鹽官並入錢塘縣,新城並入富陽縣,又於於潛置潛州,復置臨水縣,屬潛州。八年,廢潛州,臨水縣並入於潛,於潛縣仍屬杭州。其時,杭州轄錢塘、餘杭、富陽、於潛4縣。太宗貞觀元年(627),天下大定,分全國為10道,杭州屬江南道。貞觀四年,析錢塘縣,復置鹽官縣。高宗永淳元年(682),析富陽縣,復置新城縣。杭州轄錢塘、富陽、餘杭、於潛、鹽官、新城6縣。武後垂拱二年(686),析於潛縣,置紫溪縣。垂拱四年析於潛、餘杭縣,置臨水縣。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紫溪縣,置武隆縣。杭州轄縣增至9。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分全國為15道,杭州屬江南東道。天寶元年(742),又改諸州為郡,杭州復為餘杭郡,郡治錢塘縣,轄錢塘、富陽、餘杭、於潛、鹽官、新城、紫溪、臨水、唐山(武隆縣更名)9縣。肅宗乾元元年(758),再改餘杭郡為杭州。同年,江南東道,分置浙江東道、浙江西道兩節度使,杭州屬浙江西道。代宗大歷二年(767)。唐山、紫溪並入於潛縣, 杭州轄縣減至7。穆宗長慶元年(821),復置唐山縣,杭州轄8縣。昭宗乾寧五年(898),錢自潤州移鎮海軍治於杭州。光化二年(899),升杭州為都督府。光化三年,復改臨水縣為臨安縣,桐廬縣由睦州劃屬杭州。至唐末,杭州轄錢塘、富陽、餘杭、於潛、鹽官、新城、臨安、唐山、桐廬9縣。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封錢為吳越王,次年升杭州為大都督府。後梁龍德三年(923),封錢為吳越國王,建都杭州。龍德二年(922),分錢塘、鹽官兩縣地各半及富春縣之長壽、安吉兩鄉置錢江縣,與錢塘縣同城設治,同為杭州州治。州轄錢塘、錢江、鹽官、餘杭、富春(富陽縣改名)、桐廬、於潛、安國(臨安縣改名)、新登(新城縣改名)、金昌(唐山縣改名,後又改名唐山,橫山、吳昌縣)、武康(後梁開平元年從湖州劃屬杭州)共11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越王錢納土歸宋,杭州復降為州。同年,從杭州劃武康縣還屬湖州,劃桐廬縣還屬睦州。太平興國四年改錢江縣為仁和縣。太宗淳化四年(993),分全國為10道,杭州屬兩浙道,次年罷道,並改杭州鎮海軍節度為寧海軍節度。太宗至道三年(997),設路、州、縣三級,分全國為15路,杭州屬兩浙路,為路治所在。州轄錢塘、仁和、餘杭、富陽(富 春縣復名)、於潛、新城(新登縣復名)、鹽官、臨安(安國縣復名)、昌化(吳昌縣改名)9縣。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高宗避金兵自揚州南渡至杭州,以州治為行宮,升杭州為臨安府,亦稱行在所。

高宗紹興二年(1132),分兩浙路為東、西兩路,浙西路治臨安府。紹興八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臨安府治所錢塘、仁和兩縣升赤縣(京都),轄餘杭、富陽、臨安、於潛、新城、鹽官、昌化7縣為京畿縣。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即宋恭帝德二年),元 軍攻佔臨安府,設兩浙都督府,不久改為安撫司。次年改臨安府為杭州。至元十五年,又改為杭州路,置總管府。至元二十一年,自揚州遷江淮行省治於杭州,次年 改稱江浙行省,杭州為省治始此。杭州路治錢塘、仁和縣,轄錢塘、仁和、餘杭、富陽、臨安、新城、於潛、昌化8縣和海寧州(由原鹽官縣改建)。明朱元璋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攻佔杭州,十一月改杭州路為杭州府。同年十二月置浙江等處行中書省,治杭州府。太祖洪武九年(1376),改浙江行中書省為浙江承 宣布政使司。明於省、府之間設道,杭州府隸浙江布政司杭嚴道。杭州府治錢塘、仁和,轄錢塘、仁和、餘杭、富陽、臨安 、於潛、新城、昌化、海寧(洪武二年降海寧州為縣)9縣。清順治初承明制 。順治二年(1645),置浙江巡撫,駐杭州。順治七年,於杭州建旗營,置鎮守將軍署。康熙元年(1662),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改為浙江行省。雍正四年( 1726)置杭嘉湖道於嘉興,杭州府屬之。乾隆十九年(1754)杭嘉湖道移 治杭州,杭州府轄縣仍為明代時的9縣。乾隆三十八年升海寧縣為海寧州。宣統三年(1911),錢塘、仁和縣撤裁,由府直轄,杭州府轄6縣1州。民國元年(1912)2月,廢杭州府,以原錢塘、仁和縣地並置杭縣,直屬浙江省,並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省以下設道,以清杭嘉湖道範圍置錢塘道,道尹行政公署駐 杭縣,轄杭縣、海寧、富陽、餘杭、臨安、於潛、新登、昌化等20縣。民國16年,廢道為省、縣二級制,撤銷錢塘道,各縣直屬於省。同年5月,劃杭縣所屬城 區等地設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同年10月市下設區,轄城區、西湖、江干、會堡、湖墅、皋塘6區。民國19年,杭州市改為13個區(第一區至第十三區)。民國23年合並為8個區(第一區至第八區)。民國24年,浙江省設立行政督察區,杭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專署設嘉興(後遷德清),杭州市仍為省直轄。民國 26年12月24日,日本侵略軍佔領杭州。淪陷期間,原8個區改為7個區。
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杭州市政府、杭縣縣政府遷回杭州。杭州市恢復8個區。民國36年5月,杭縣改省直屬。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杭州市為浙江省直轄市,並為浙江省省會。原杭州市第一至第八區依次改為上城、中城、下城、西湖、江干、艮山、筧橋、拱墅區 。1950年6月,上城、中城、下城3個區撤銷。1951年12月杭縣劃屬杭 州市。1952年11月杭縣又改為省直轄,杭州市復置上城、中城、下城3個區,並增置古盪、上塘兩個郊區,市共轄上城、中城、下城、西湖、拱墅、江干、筧 橋、艮山、上塘、古盪10個區。1954年9月,上城、中城、下城、江干、拱 墅、西湖6個區建立47個街道辦事處。1955年5月撤銷古盪區,並入西湖區。1956年,撤銷艮山、筧橋、上塘3個郊區。1957年4月,撤銷中城區,所屬街道分別劃歸上城、下城兩區,此時,杭州市共轄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5個區。同年9月杭縣劃歸杭州市。1958年4月,撤銷杭縣,原杭縣的長命鄉、瓶窯鎮劃歸餘杭縣,其它35個鄉、鎮和餘杭縣的閑林鄉劃歸杭州市。杭州 市增置筧橋、臨平、塘棲、三墩、上泗5個郊區,同年12月撤銷,在所轄境域和江 干、拱墅、西湖3區的農村建置西湖、古盪、四季青、浙麻、塘河、筧橋、九堡、臨平、亭趾、塘棲、東塘、四維、三墩、良渚、留下、上泗16個農村人民公社。1958年底,原屬寧波專區的蕭山縣、建德專區的富陽縣劃歸杭州市管轄。1959年2月,撤銷拱墅區,在原筧橋、臨平區的全境和塘棲區部分境域置半山聯社;原三墩、上泗、拱墅區的全境和塘棲區部分境域置拱墅聯社。1960年1月,半山聯社與拱墅聯社合並改稱錢塘人民公社聯社,將所轄的筧橋公社劃歸江干區,又將原拱墅聯社中4個街道和塘河公社劃出,恢復拱墅區。同年4至9月,上城、下城、江干、西湖、拱墅區分別成立5個城市人民公社。同年8月,桐廬縣從金華專區改屬杭州市,並撤銷富陽縣並入桐廬縣。臨安縣從嘉興專區改屬杭州市,同時 撤銷昌化縣(含於潛)並入臨安縣。1961年3月,上城等5個城市人民公社恢 復區人民委員會職能;臨安縣的餘杭、倉前等7個公社(原餘杭縣所轄地)劃歸錢塘聯社;錢塘聯社所轄上泗、留下公社劃歸西湖區。同年4月,錢塘聯社改制為余 杭縣。康橋公社劃歸拱墅區。同年12月,析桐廬縣原富陽、新登兩縣地,重置富 陽縣。1963年5月,建德、淳安縣由金華專區劃屬杭州市。至此,杭州市轄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5個區和餘杭、蕭山、富陽、桐廬、臨安、建德、淳安7個縣。1969年初,撤銷西湖區。原西湖區的南山、北山、西溪街道分別劃 歸上城、下城、拱墅區管轄。以原西湖區7個公社和靈隱街道、拱墅區3個公社、江干區5個公社和筧橋鎮,建立杭州市郊區。

1972年,恢復西湖區建制,將原西湖區所轄4個街道和西湖公社分別從杭州市郊區和上城、下城、拱墅區劃回。1 975年12月,原屬江干區5個公社中的4個公社(除紅衛公社)和筧橋鎮從杭 州市郊區劃回。1977年,撤銷杭州市郊區,將原轄古盪、留下、袁浦等10個公社劃歸西湖區管轄。1978年8月建立半山區。1985年底,杭州市共轄上 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半山6區和餘杭、蕭山、富陽、桐廬、臨安、建德 、淳安7縣。
附記:嚴州府和建德、臨安專區
嚴州府

㈢ 想去杭州旅遊,求杭州旅遊簡介概括

杭州旅遊景點介紹之概況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這里你將領略到傳統古鎮與現代都市的融合、緊張與閑適的並存。山外青山樓外樓,雨色空濛,芳草長堤。柳湖、蘇堤,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西湖波光、錢塘大浪,靈隱寺、雷峰塔、西塘、烏鎮、斷橋殘雪精緻景觀數不勝數,桂花粟子羹、西湖醋魚、知味觀、樓外樓、新白鹿、吳山酥油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你還會發現每個小吃的背後都有一段動人心魄的歷史。相信,在這里你能收獲到的歡樂將遠遠超過你所期待的。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浙江第一大城市,也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兩個副中心城市之一,杭州有多項旅遊景點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杭州歷史源遠流長,自秦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杭州還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建都之地,為全國七大古都之一。經過許多年的保護、開發、建設,杭州從一個山中小縣,出落成自然環境和人文底蘊相映生輝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山水旅遊勝地、東南沿海地區現代化的政治經濟中心、交通樞紐和文化都會。
這里,江流襟帶,山色藏幽,湖光翠秀;這里,史脈悠遠,文風熾盛,名流輩出;這里,自古至今被公認為是古老神州的「東南名都」、「魚米之鄉」 、「絲綢之府」、「文物之邦」,一直以物質財富豐饒繁盛和文化藝術源遠流長而享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在緊鄰杭州市區的西湖風景名勝區以及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一湖碧水與三面雲山相互輝映,天光雲影,長堤卧波,煙柳畫橋,舫船往來;沿湖綠陰環繞,花團錦簇,亭台樓閣,美不勝收;群山之間,林泉茂盛,洞窟幽深,古跡遍布;100多處園林、景點點綴其間,100多處國家和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之增色。春夏秋冬景緻不同,晝夜變化多端;晴雨霧雪情韻各異,歷代文人賦詠不絕。
杭州市下轄的5縣(市),同樣山水秀美,民風淳樸,史跡悠遠。轄區西南的新安江,支流眾多,水流湍急,峽谷、河灘幽寧俊秀,晨霧、晚霞輕盈絢麗。千島湖,由新安江水電站建造後形成,1078個大小島嶼,宛若天女散花灑落湖中,倩影秀姿,楚楚動人。富春江,水流平穩,夾岸連山嫵媚,江上沙洲蔥蘢;兩江風景如畫,千島滿湖詩情,素有「新安之水來天上」和「天下佳山水,自古推富春」的贊譽。此外,錢塘江的浩盪大潮,天目山的蒼茫林海,良渚文化遺存的璀璨奇譎,京杭大運河的古韻悠揚……無不令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白娘子與許仙在西湖凄美感人的愛情傳說更令杭州徒增神秘色彩。

㈣ 杭州城的歷史

(1)從「餘杭」到「錢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於「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餘杭」。
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越,後屬吳,越滅吳後,復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國的版圖。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現在的市區,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時,西湖已有「明聖湖」、「金牛湖」之稱。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這不僅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剎。隨後有方士許邁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韜光、寶石山一帶進行寫書、煉丹等活動,傳播宗教,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現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三年(607年),改置為餘杭郡。六年,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現在的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隋書·地理志》記述:「杭州等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這時的餘杭郡有戶15380,杭州戶口統計由此開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州城的范圍也隨之擴大,由原來的城南沿江一帶發展到今天的武林門一帶。由於運河的溝通,杭州成為貨物集散地,社會經濟日趨繁榮,人口也逐漸增加,唐貞觀(627~649年)中,已有15萬餘人;到開元(713~741年)中發展到58萬人,此時的杭州,已與廣州、揚州並列,為我國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長慶二年(822年),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規模浚治西湖,並築堤建閘,以利農田灌溉。又繼李泌之後重修六井。從這時起,西湖之名益彰於世。
(3)吳越國的國都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都杭州。當時的杭州稱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錢江、餘杭、安國、於潛、唐山、富陽、新城八縣。在吳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統治下,經過勞動人民的辛勤開拓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歐陽修在《有美堂記》里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鳳凰山築了「子城」,內建宮殿,作為國治,又在外圍築了「羅城」,周圍70里,作為防禦。據《吳越備史》記載,這個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錢塘江至江干,瀕錢塘湖(西湖)到寶石山,東北面到現在的艮山門。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稱。
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吳越三世五王都篤信佛教,現在杭州西湖周圍的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跡,大都是那個時期的建就。當時的杭州就有「佛國」之稱。
(4)南宋時的京城
在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當時人口已達20餘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經濟繁榮,紡織、印刷、釀酒、造紙業都較發達,對外貿易進一步開展,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杭州歷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視對西湖的整治。元祐四年(1089年),著名詩人蘇東坡擔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蘇堤),上有六橋,堤邊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開通茅山、鹽橋兩河,再疏六井,使鹵不入市,民飲稱便。
經過北宋150多年的發展,到了南宋時,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宮於杭州,為行在所,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紹興八年(1138年)定都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間(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幾個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
人口的增多,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創造了條件。南宋都市經濟的繁榮,不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當時臨安手工作坊林立,生產各種日用商品,尤其是絲織業的織造技藝精良,能生產出許多精巧名貴的絲織品,在全國享有盛名。
據《武林舊事》等書記載,南宋時的杭州商業有440行,各種交易甚盛,萬物所聚,應有盡有。對外貿易相當發達,有日本、高麗、波斯、大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之有使節往來和貿易關系,朝廷專設「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風景區經過修葺,更加嫵媚動人,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酒肆茶樓,藝場教坊,驛站旅舍等服務性行業及夜市也很興盛。
南宋時,杭州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設立了最高興府──太學,還有武學、醫學、算學、史學等各科學校,臨安府學及錢塘、仁和兩縣學的學生近千人。這里書鋪林立,刻印的書籍十分精良。當時的繪畫藝術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畫院題名的。
(5)浙江省的省會
元代在杭州設兩浙都督府,後改為杭州路總管府,為江浙行省治所(錢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為省治。錢塘、仁和、海寧、富陽、餘杭、臨安、於潛、新城、昌化等州縣皆屬杭州路。因遭戰亂,杭州城內的不少宮殿被毀,工商業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漸被泥土淤塞。但由於在南宋時期打下了繁華基礎,恢復較快。至正年間,大運河全線開通,杭州水運可直達大都(北京),成為全國水運交通要津。對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發展對外貿易,大凶饔謾K

㈤ 杭州歷史背景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1)從「餘杭」到「錢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於「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餘杭」。
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吳,越滅吳後,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國的版圖。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現在的市區,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時,西湖已有「明聖湖」、「金牛湖」之稱。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這不僅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剎。隨後有方士許邁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韜光、寶石山一帶進行寫書、煉丹等活動,傳播宗教,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現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三年(607年),改置為餘杭郡。六年,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現在的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隋書·地理志》記述:「杭州等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這時的餘杭郡有戶15380,杭州戶口統計由此開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州城的范圍也隨之擴大,由原來的城南沿江一帶發展到今天的武林門一帶。由於運河的溝通,杭州成為貨物集散地,社會經濟日趨繁榮,人口也逐漸增加,唐貞觀(627~649年)中,已有15萬餘人;到開元(713~741年)中發展到58萬人,此時的杭州,已與廣州、揚州並列,為我國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長慶二年(822年),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規模浚治西湖,並築堤建閘,以利農田灌溉。又繼李泌之後重修六井。從這時起,西湖之名益彰於世。
(3)吳越國的國都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都杭州。當時的杭州稱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錢江、餘杭、安國、於潛、唐山、富陽、新城八縣。在吳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統治下,經過勞動人民的辛勤開拓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歐陽修在《有美堂記》里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鳳凰山築了「子城」,內建宮殿,作為國治,又在外圍築了「羅城」,周圍70里,作為防禦。據《吳越備史》記載,這個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錢塘江至江干,瀕錢塘湖(西湖)到寶石山,東北面到現在的艮山門。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稱。
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吳越三代五帝都篤信佛教,現在杭州西湖周圍的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跡,大都是那個時期的建就。當時的杭州就有「佛國」之稱。
(4)南宋時的京城
在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當時人口已達20餘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經濟繁榮,紡織、印刷、釀酒、造紙業都較發達,對外貿易進一步開展,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杭州歷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視對西湖的整治。元佑四年(1089年),著名詩人蘇東坡擔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蘇堤),上有六橋,堤邊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開通茅山、鹽橋兩河,再疏六井,使鹵不入市,民飲稱便。
經過北宋150多年的發展,到了南宋時,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宮於杭州,為行在所,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紹興八年(1138年)定都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間(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幾個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
人口的增多,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創造了條件。南宋都市經濟的繁榮,不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當時臨安手工作坊林立,生產各種日用商品,尤其是絲織業的織造技藝精良,能生產出許多精巧名貴的絲織品,在全國享有盛名。
據《武林舊事》等書記載,南宋時的杭州商業有440行,各種交易甚盛,萬物所聚,應有盡有。對外貿易相當發達,有日本、高麗、波斯、大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之有使節往來和貿易關系,朝廷專設「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風景區經過修葺,更加嫵媚動人,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酒肆茶樓,藝場教坊,驛站旅舍等服務性行業及夜市也很興盛。
南宋時,杭州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設立了最高興府——太學,還有武學、醫學、算學、史學等各科學校,臨安府學及錢塘、仁和兩縣學的學生近千人。這里書鋪林立,刻印的書籍十分精良。當時的繪畫藝術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畫院題名的。
(5)浙江省的省會
元代在杭州設兩浙都督府,後改為杭州路總管府,為江浙行省治所(錢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為省治。錢塘、仁和、海寧、富陽、餘杭、臨安、於潛、新城、昌化等州縣皆屬杭州路。因遭戰亂,杭州城內的不少宮殿被毀,工商業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漸被泥土淤塞。但由於在南宋時期打下了繁華基礎,恢復較快。至正年間,大運河全線開通,杭州水運可直達大都(北京),成為全國水運交通要津。對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發展對外貿易,大有作用。所以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杭州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明代改杭州府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代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杭州府治均在錢塘、仁和,屬縣未變。明正德三年(1508年),郡守楊孟瑛繼唐白居易、宋蘇東坡後再次疏浚西湖,拓展田盪3480餘畝,將蘇堤增高、加寬,修建振鶩亭(即今湖心亭),砌築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復了「湖上春來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蔭濃」的動人景色。至萬曆年間(1573~1620年),杭州又呈現出四方客商雲集,遊人紛至沓來的繁榮局面。
(6)廢府設杭州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帶建造「旗營」,俗稱「滿城」。城牆周圍十里,南至今開元路,北靠法院路,東臨中山中路附近,西麵包括湖濱公園,並辟有六座城門,總佔地1436畝,成為杭州的「城中城」(民國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慶五年(1800),浙江總督李衛、巡撫阮元先後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數尺。杭州人口有續增加。光緒九年(1883),杭州有62萬餘人。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戰爭中失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杭州開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橋辟為日本租界。隨著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洋務運動的興起,杭州的近代工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中華民國元年(1912),廢杭州府,合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1914)設道制,置錢塘道,道尹駐杭縣。原杭州府所轄各縣歸錢塘道管轄。民國16年(1927)廢道制,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屬浙江省;舊屬諸縣直屬於省。從此,杭州確立為市的建制,市區分為八個區。這時杭州已有少數近代工業,如在1897年創辦的通益公紗廠(杭州第一棉紡織廠前身),規模較大;其後又陸繼興辦起火柴廠、造紙廠等,傳統的手工絲織行業也逐步採用機械傳動。1909-1914年,滬杭、杭甬鐵路相繼建成;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於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無條件收回拱宸橋日租界。
(7)從新生走向繁榮
從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間,國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業也困難重重,西湖的不少景點,大多殘破不堪,有的已經廢圮。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獲得新生。
50年代以後,杭州的區域范圍經歷了不斷變化。先是將原有的八區改名為上城區、中城區、下城區、江干區、西湖區、艮山區、拱墅區、筧橋區;其後,艮山區並入下城區,筧橋區並入半山區,中城區大部分並入上城區,小部分並入下城區;1990年初,半山區又與拱墅區合並,成立新的拱墅區。屬縣則有蕭山、餘杭、臨安、建德、富陽、桐廬、淳安七個縣(市)。
50年來,杭州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杭州,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國家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會。杭州在工業生產上已具備比較雄厚的實力,門類比較齊全,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農業科技力量和耕作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經過大規模的城市和園林建設,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為改觀。杭州,名副其實地成為我國東南部風景名勝優異、人文古跡薈萃的名城。

㈥ 杭州歷史

杭州歷史悠久,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並產生了被稱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定都於此,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杭州地區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西周之前,相傳大禹到會稽(今紹縣)赴諸侯大會,在此「舍航(杭)登陸」,因稱「禹杭」,日後訛傳成「餘杭」。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吳,越滅吳後,又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國的版圖。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滅楚,於今杭州地域置錢唐縣,同時置餘杭縣,同屬於會稽郡。據《史記·秦始皇本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錢唐之名最早見於正史記載。

漢承秦制,漢初時節實行道、邑、侯國並行制。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正月至六年春,錢唐縣境屬於韓信的楚王國。六年春,立劉賈為荊王,屬荊王國。十二年立劉濞為吳王,屬吳王國。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誅吳王濞,錢唐縣復屬會稽郡,隸屬於江都國。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廢江都國。會稽郡西部都尉治(郡級治安軍事機構)從山陰縣(今紹興)遷治錢唐縣。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會稽郡隸揚州刺史部。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改錢唐縣為泉亭縣,王莽建立新朝承襲之。東漢初,復錢唐縣舊名。

三國時,錢唐縣屬吳國,並為吳郡都尉治,隸屬於揚州。兩晉時期,錢唐縣仍屬吳郡。

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滅陳,廢錢唐郡,並桐廬、新城入錢唐縣,割吳郡鹽官(今海寧)、吳興郡餘杭,及富陽、於潛共5縣置杭州,杭州之名始此。

唐朝時期,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餘杭郡置杭州,為避國號諱,改錢唐縣為錢塘縣。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都杭州。當時的杭州稱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錢塘。

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是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高宗避金兵自揚州南渡至杭州,以州治為行宮,升杭州為臨安府,亦稱行在所。紹興八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軍攻佔臨安府,設兩浙都督府,不久改為安撫司。次年改臨安府為杭州。至元十五年,又改為杭州路,置總管府。至元二十一年,自揚州遷江淮行省治於杭州,次年改稱江浙行省,杭州為省治始此。明朱元璋於元至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攻佔杭州,十一月改杭州路為杭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2月,廢杭州府,以原錢塘、仁和縣地並置杭縣,直屬浙江省,並為省會所在地。民國 26年12月24日,日本侵略軍佔領杭州。淪陷期間,原8個區改為7個區。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杭州市為浙江省直轄市,並為浙江省省會。

50年代以後,杭州的區域范圍經歷了不斷變化。先是將原有的八區改名為上城區、中城區、下城區、江干區、西湖區、艮山區、拱墅區、筧橋區;其後,艮山區並入下城區,筧橋區並入半山區,中城區大部分並入上城區,小部分並入下城區;1990年初,半山區又與拱墅區合並,成立新的拱墅區。屬縣則有蕭山、餘杭、臨安、建德、富陽、桐廬、淳安七個縣(市)。

50年來,杭州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杭州,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國家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會。杭州在工業生產上已具備比較雄厚的實力,門類比較齊全,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農業科技力量和耕作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經過大規模的城市和園林建設,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為改觀。杭州,名副其實地成為我國東南部風景名勝優異、人文古跡薈萃的名城。

㈦ 杭州 的歷史

小學似乎沒有杭州歷史的課文

杭州歷史:
(1)從「餘杭」到「錢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於「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餘杭」。
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吳,越滅吳後,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國的版圖。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現在的市區,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時,西湖已有「明聖湖」、「金牛湖」之稱。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這不僅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剎。隨後有方士許邁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韜光、寶石山一帶進行寫書、煉丹等活動,傳播宗教,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現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三年(607年),改置為餘杭郡。六年,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現在的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隋書·地理志》記述:「杭州等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這時的餘杭郡有戶15380,杭州戶口統計由此開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州城的范圍也隨之擴大,由原來的城南沿江一帶發展到今天的武林門一帶。由於運河的溝通,杭州成為貨物集散地,社會經濟日趨繁榮,人口也逐漸增加,唐貞觀(627~649年)中,已有15萬餘人;到開元(713~741年)中發展到58萬人,此時的杭州,已與廣州、揚州並列,為我國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長慶二年(822年),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規模浚治西湖,並築堤建閘,以利農田灌溉。又繼李泌之後重修六井。從這時起,西湖之名益彰於世。
(3)吳越國的國都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都杭州。當時的杭州稱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錢江、餘杭、安國、於潛、唐山、富陽、新城八縣。在吳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統治下,經過勞動人民的辛勤開拓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歐陽修在《有美堂記》里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鳳凰山築了「子城」,內建宮殿,作為國治,又在外圍築了「羅城」,周圍70里,作為防禦。據《吳越備史》記載,這個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錢塘江至江干,瀕錢塘湖(西湖)到寶石山,東北面到現在的艮山門。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稱。
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吳越三代五帝都篤信佛教,現在杭州西湖周圍的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跡,大都是那個時期的建就。當時的杭州就有「佛國」之稱。
(4)南宋時的京城
在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當時人口已達20餘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經濟繁榮,紡織、印刷、釀酒、造紙業都較發達,對外貿易進一步開展,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杭州歷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視對西湖的整治。元佑四年(1089年),著名詩人蘇東坡擔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蘇堤),上有六橋,堤邊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開通茅山、鹽橋兩河,再疏六井,使鹵不入市,民飲稱便。
經過北宋150多年的發展,到了南宋時,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宮於杭州,為行在所,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紹興八年(1138年)定都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間(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幾個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
人口的增多,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創造了條件。南宋都市經濟的繁榮,不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當時臨安手工作坊林立,生產各種日用商品,尤其是絲織業的織造技藝精良,能生產出許多精巧名貴的絲織品,在全國享有盛名。
據《武林舊事》等書記載,南宋時的杭州商業有440行,各種交易甚盛,萬物所聚,應有盡有。對外貿易相當發達,有日本、高麗、波斯、大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之有使節往來和貿易關系,朝廷專設「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風景區經過修葺,更加嫵媚動人,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酒肆茶樓,藝場教坊,驛站旅舍等服務性行業及夜市也很興盛。
南宋時,杭州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設立了最高興府——太學,還有武學、醫學、算學、史學等各科學校,臨安府學及錢塘、仁和兩縣學的學生近千人。這里書鋪林立,刻印的書籍十分精良。當時的繪畫藝術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畫院題名的。
(5)浙江省的省會
元代在杭州設兩浙都督府,後改為杭州路總管府,為江浙行省治所(錢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為省治。錢塘、仁和、海寧、富陽、餘杭、臨安、於潛、新城、昌化等州縣皆屬杭州路。因遭戰亂,杭州城內的不少宮殿被毀,工商業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漸被泥土淤塞。但由於在南宋時期打下了繁華基礎,恢復較快。至正年間,大運河全線開通,杭州水運可直達大都(北京),成為全國水運交通要津。對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發展對外貿易,大有作用。所以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杭州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明代改杭州府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代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杭州府治均在錢塘、仁和,屬縣未變。明正德三年(1508年),郡守楊孟瑛繼唐白居易、宋蘇東坡後再次疏浚西湖,拓展田盪3480餘畝,將蘇堤增高、加寬,修建振鶩亭(即今湖心亭),砌築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復了「湖上春來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蔭濃」的動人景色。至萬曆年間(1573~1620年),杭州又呈現出四方客商雲集,遊人紛至沓來的繁榮局面。
(6)廢府設杭州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帶建造「旗營」,俗稱「滿城」。城牆周圍十里,南至今開元路,北靠法院路,東臨中山中路附近,西麵包括湖濱公園,並辟有六座城門,總佔地1436畝,成為杭州的「城中城」(民國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慶五年(1800),浙江總督李衛、巡撫阮元先後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數尺。杭州人口有續增加。光緒九年(1883),杭州有62萬餘人。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戰爭中失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杭州開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橋辟為日本租界。隨著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洋務運動的興起,杭州的近代工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中華民國元年(1912),廢杭州府,合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1914)設道制,置錢塘道,道尹駐杭縣。原杭州府所轄各縣歸錢塘道管轄。民國16年(1927)廢道制,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屬浙江省;舊屬諸縣直屬於省。從此,杭州確立為市的建制,市區分為八個區。這時杭州已有少數近代工業,如在1897年創辦的通益公紗廠(杭州第一棉紡織廠前身),規模較大;其後又陸繼興辦起火柴廠、造紙廠等,傳統的手工絲織行業也逐步採用機械傳動。1909-1914年,滬杭、杭甬鐵路相繼建成;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於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無條件收回拱宸橋日租界。
(7)從新生走向繁榮
從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間,國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業也困難重重,西湖的不少景點,大多殘破不堪,有的已經廢圮。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獲得新生。
50年代以後,杭州的區域范圍經歷了不斷變化。先是將原有的八區改名為上城區、中城區、下城區、江干區、西湖區、艮山區、拱墅區、筧橋區;其後,艮山區並入下城區,筧橋區並入半山區,中城區大部分並入上城區,小部分並入下城區;1990年初,半山區又與拱墅區合並,成立新的拱墅區。屬縣則有蕭山、餘杭、臨安、建德、富陽、桐廬、淳安七個縣(市)。
50年來,杭州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杭州,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國家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會。杭州在工業生產上已具備比較雄厚的實力,門類比較齊全,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農業科技力量和耕作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經過大規模的城市和園林建設,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為改觀。杭州,名副其實地成為我國東南部風景名勝優異、人文古跡薈萃的名城。

白娘子傳奇
傳說發生在宋朝時的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㈧ 杭州旅遊景點傳說及故事,古詩的介紹

斷橋殘雪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
平湖秋月
位於西湖白堤西端.唐時此建望湖亭.清代在亭舊址修建御書樓,樓前築有圍欄平台.每當清秋氣爽.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題名「平湖秋月」.一九五九年,將原有三百六十多平方米的景境,擴大到一千六百平方米.拆除哈同花園圍牆,並擴建和改造了八角亭、「湖天觀其詳一碧」樓和四面廳,呈現新穎別致的園景.在湖石假山間,增植紅楓、石榴、丹桂、紫薇等花木,掩映著亭、樓、廳、榭,極富詩情畫意.宋王洧《平湖秋月》詩雲:「萬頃寒光一夕鋪,水輪行處片雲無,鷲峰遙度西風冷,桂子紛紛點玉壺.」
柳浪聞鶯
位於西湖東南岸,清波門處.南宋時為帝王御花園,稱聚景園.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興建清真寺,死後葬此,俗稱回回墳.清代恢復柳浪聞鶯舊景.柳型各具特色:柳絲飄動似貴妃醉酒,稱「醉柳」;枝葉繁茂如獅頭,稱「獅柳」;遠眺象少女浣紗,稱「浣紗柳」等.有柳洲之名.其間黃鶯飛舞,競相啼鳴,故有「柳浪聞鶯」之稱.解放後,將一隅之地,建成佔地十七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友誼、聞鶯、聚景、南園四個景區.園林布局開朗、清新、雅麗、朴實.柳叢襯托著紫楠、雪松、廣玉蘭及碧桃、海棠、月季等異木名花.是欣賞三面雲山一面水的觀景佳地,令人心曠神怡.園東草地坪上聳立著「中日不再戰」紀念碑,並植有日本櫻花,成為中日兩國人民友好情誼的象徵.
雙峰插雲
雙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別位於西湖之西南、西北.其「雙峰插雲」御碑亭景點,在洪春橋畔.南高峰海拔二百五十六點九米,北高峰海拔三百五十五米.兩峰遙相對峙,綿延相距十餘里.當群山雲霧迷漫時,兩峰時露雙尖,宛如峰插雲霄,故名「兩峰插雲」.清康熙皇帝觀其詳游此,改為「雙峰插雲」.自然風光異常優美,峰勢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後或陰翳多雲天氣,彩雲、白雲或濃或淡,忽纏忽遮,是雲是山,一片朦朧.如一幅壯觀的水墨淋漓而濃淡有致的山水畫卷展現在面前.《西湖志》描述道:「每春秋佳日,憑欄四望,儼如天門雙闕,拔地撐著,祥雲,隨風卷舒,日光遙映,常觀五色」引人入勝.
蘇堤春曉
位於西湖西側.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發動民工開浚西湖,除葑草,挖淤泥,化工20萬,築成了一條從南山到北山橫貫湖面長堤,人稱蘇堤.在長達2.8公里的堤上,建有六座石拱橋,名曰: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堤成觀其詳通行,蘇氏無比喜悅,作詩雲:「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山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雲空!」如今已成為柏油路面,設有長被靠椅,寬闊的草坪上,栽有楊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個品種.蘇堤風光旖旎,晴、雨、陰、雪各有情趣,四時美景也不同,尤以春天清晨賞景最佳,故有「蘇堤春曉」之美名.明人李攀龍詩曰「桃紅柳綠競春天,澹點煙波倚岸妍.畫舫停橈觀翠袖,長堤勒馬踏晴煙.花朝曾問西冷浪,穀雨重登錦塢巔.縱目樓台窮眺望,萬山爭列酒杯前.」
三潭印月
位於西湖三島之一的「小瀛洲」附近.北宋蘇東坡組織民工疏浚西湖時,挖湖泥堆積成島基.防止西湖再度淤積,立三座瓶形石塔為觀察標志,名為「三潭」.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解放後進行了擴建和改建,現有開網亭、閑放台、先賢祠、迎翠軒、亭亭亭、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及九獅石等景.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特色.明人張寧詩雲:「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花港觀魚
位於西湖蘇堤南側.花家山有一小溪經此注入西湖,稱花港.南宋內侍官盧允升在山下建花園,名「盧園」.園內種花養魚尤為著名,固有「花港觀魚」之美稱.園日久已廢,至清重新鑿池養魚,建園築亭,康熙皇帝題「花港觀魚」;勒石立碑於湖畔.解放後,在僅有的一池、一亭、一碑和三畝地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和整修,佔地面積三百多畝,成為西湖風景區內最大的一級公園.分紅魚池、牡丹園、叢林、草坪和花港等景區.以魚和花景觀為最,池內蓄養數千條紅鯽魚,或潛或跳,遊人投餌,群魚爭食,有聲有色,賞心悅目;從池邊曲徑走去,便是花的世界,僅牡丹有四百多株名貴品種,有「酒醉楊妃」、「嬌容三變」等,千姿百態,絢麗多姿,別有情趣.
南屏晚鍾
位於西湖之南,南屏山北麓.宋吳越王錢叔為高僧永明禪師而建,稱「永明禪院」.地處怪石參嵯,宛若屏障的南屏山間.南宋時改名「凈慈禪寺.」清康熙南巡時,以天將破曉,「夜氣方清,萬簌俱寂,鍾聲乍起,響入雲霄,致足發人深省也」之由,改稱「南屏晚鍾」、寺前原有一大鍾,聲音宏亮,每到傍晚,鍾聲在暮靄中抑場回盪,山谷共鳴,傳聲獨遠,形成「玉屏青嶂暮煙飛,紺殿鍾聲落翠微」的意境.因此仍稱「南屏晚鍾」.凈慈寺自宋至清代,幾經興廢,原鍾早不存在.從一九五九年和一九八四年,進行兩次大整修,寺宇煥然一新,新鑄銅鍾重達一萬寺千公斤.悠揚的鍾聲重新回盪,使人們想到明人聶大年的《南屏晚鍾》詩:「柳昏花暝暮雲在,隱隱初傳一兩聲.禪榻屢驚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
雷峰夕照
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吳越王錢叔因黃妃得子而建.初名「黃妃塔」.原擬建高十三層寶塔,由財力不濟,擬改七層,浚工時只造了五層.結構為磚石內心,外建木構樓廊,內壁嵌有刻著《華嚴經》條石,塔下供奉金銅十六羅漢像.建築雄偉壯觀,觀其詳為藏經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後人改稱「雷峰塔」.每當夕陽西照,塔影橫空,亭台金碧,故得「雷峰夕照」之名.至明嘉靖年間,塔外部樓廊被倭寇燒毀.塔基磚被迷信者盜竊,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傾圮.雷峰塔與白娘子的故事,流傳深廣.政府批准復建.將重現雷峰塔與保叔塔隔湖對峙的景觀,再傳明人「保叔如美人」「雷峰如老衲」之喻.清人許承祖曾作詩雲:「黃妃古塔勢穹窿,蒼翠藤蘿兀倚空.奇景那知緣劫火,弧峰斜映夕陽紅.」
麴院風荷
位於西湖西側,岳飛廟前面.南宋時,此有一座官家釀酒的作坊,取金沙澗的溪水造麯酒,聞名國內.附近的池塘種有菱荷,每當夏日風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麴院風荷」.一九八零年起,從原有的「麴院風荷」,沿岳湖延伸到西山路卧龍橋畔的郭庄,擴建成更加富麗多彩的「麴院風荷」新景區,佔地面積達四百二十六畝.分素園、風園、麴院、岳湖、密林、郭庄古園等六個景區.傍水建有古樸典雅的廊、軒、亭、閣,與綠雲、荷香相映成趣.尤以三十八畝的荷田令人矚目,植有紅、蓮白蓮、灑金蓮、錦蓮邊、並蒂蓮等各種荷花.園內現辟有「西湖密林度假村」建有幢幢架空的樺木小屋、木板平房,以及吊床、營帳和炊具可租用,野營野餐野趣,其樂無窮
吳山天風
位於西湖東南面,高94米,景秀、石奇、泉清、洞美.山上有城隍閣,秀出雲表,巍然壯觀.山道旁,有一組形態各異的岩石,因其酷似十二生肖而被稱為「十二生肖石」.吳山山頂建有「江湖匯觀亭」,站在亭中,錢塘江和西湖全景一覽無余.在亭側通往雲居山大道上留有山茅觀遺址,遺址旁留有南宋理學家朱熹的手書:吳山第一峰.
山是西湖南山延伸進入杭州城區的尾部,春秋時期,這里是吳國的南界由紫陽、雲居、金地、清平、寶蓮、七寶、石佛、寶月、駱駝、峨眉等十幾個山頭形成西南—東北走向的弧形丘岡,總稱吳山.吳山不高,但由於插入市區其東、北、西北多俯臨街市巷陌,南面可遠眺錢塘江及兩岸平疇,上吳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盡攬杭州江、山、湖、城之勝.
滿隴桂雨
「滿隴」,又稱滿覺隴,自明代起就是杭州觀賞桂花的首選之地,目前滿覺隴內中指桂花7000多株,包括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許多桂樹樹齡達200多年.
金秋時節,滿隴桂雨桂花盛開,秋風撫動,濃密的桂栗紛紛而落,樹下遊客如同行走在桂雨之間,沐雨披香,別有意趣.
2000年滿隴桂雨公元正式開園,每年的金秋西湖桂花節也在此舉行.
西湖秋遊,日賞桂,夜賞月.賞桂以南山滿覺隴最盛.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西湖栽培桂花,盛自唐朝.西湖早期詩篇中每每以桂入詩,都是西湖北山靈隱、天竺一帶寺廟所植.而滿覺隴秋賞桂花,是明以後才形成規模氣候的.滿覺隴亦稱滿家弄,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條山谷.吳越時,這里多有小型佛寺,其中有一座圓興院,後改滿覺院,地以寺為名,花大約也是寺僧所植並漸成大觀.
玉皇飛雲
「玉皇」即玉皇山,山高242米,山頂最高處建有登雲閣,站在閣中,北觀西湖,杭州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腳下浮雲飄動,使人如臨仙境,飄飄欲飛,故名「玉皇飛雲」.
玉皇山的主要景觀包括:慈雲嶺造像、紫來洞、八卦田、七星廳等.慈雲嶺造像位於慈雲嶺南坡石壁間,是吳越王於公元942年建造,紫來洞為西湖七大古洞之一,以洞中有洞的特色聞名.八卦田在玉皇山南麓,相傳南宋皇帝在此躬耕,因遠望形同太極八卦而得名.
玉皇山介於西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襯以藍天白雲,更顯得山姿雄峻巍峨.每當風起雲涌之時,佇立山巔登雲閣上,耳畔但聞習習之聲,時有雲霧撲面而來,飛渡而去.湖山空闊,江天 浩潮,此景此境被命名為[玉皇飛雲]:以其壯闊、崇高而入選新西湖十景.玉皇山介於西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襯以藍天白雲,更顯得山姿雄峻巍峨.
雲棲竹徑
位於杭州城西南五雲山西麓雲棲塢里,相傳從五雲山中飄出的五彩祥雲常在塢棲留,故名「雲棲」.由雲棲石碑進入,蜿蜒一公里左右,其間翠竹成蔭,遮天蔽日,清涼幽靜.
在竹徑旁有洗心、回龍、皇竹等亭.在竹徑盡頭,建有雲棲古寺,於北宋年間始建.雲棲竹徑中還有樹齡達1000年以上的楓香樹,為西湖著名的古樹一致.
清康熙、乾隆兩帝都曾經到此游覽,並贊嘆不絕.
位於五雲山南麓的雲棲塢里,為林木茂盛的山塢景觀,翠竹成蔭,溪流叮咚,清涼無比.長一公里的雲棲竹徑,兩旁翠竹成蔭,小徑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徑而下,嬌婉動聽的鳥聲自林中傳出,整個環境幽靜清涼,與鬧市相比,格外使人感到恰適輕松,爽心悅目.
九溪煙樹
即著名景點「九溪十八澗」,位於五雲山西側,雞冠壠下,北接龍井,南貫錢塘江.源發翁家山楊梅嶺下,途匯清灣、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雲棲、清頭和方家九溪,曲折隱忽,流入錢江,以溪急灣多而聞名.
九溪十八澗泉水淙淙,水流湍急,水汽蒸騰,雲霧彌漫,恰似青煙繚繞,故名「九溪煙樹」.
景區中心景觀為「溪中溪」,也是各路溪澗水流匯聚處,由此沿西側山澗上溯,經蜿蜒「九曲」的溪道可到達龍井,龍井村西北獅峰下水源,為九溪之西源;沿東側山谷上行可達楊梅嶺和煙霞洞,溪水出自楊梅嶺,為九溪東源.
龍井問茶
龍井,又稱龍泓,龍湫,龍井泉位於西湖西南的風篁嶺上,與虎跑泉、玉泉並稱西湖三大泉.相傳此井和海相通,因海中有龍,故名「龍井」.龍井之水的奇特之處在於當攪動它的時候,水面上就回出現一條分水線,彷彿游絲般不斷擺動,然後慢慢消失.
龍井不僅有名泉、名景,還有名茶.龍井茶為我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特別是以虎跑之水泡製,有「西湖雙絕」之稱,呈現「色綠、香郁、形美、味甘」四大特色,為茶中極品.
五代此地建有龍井寺,北宋時龍井已成為旅遊勝地.詩人蘇東坡常品茗吟詩於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苦蛟龍潭」的詩句贊美.乾隆皇帝曾到此採茶種茶,老龍井還留有「十八棵御茶」遺跡.乾隆還題「湖山第一佳」五個大字,並將過溪亭、滌心池、一片雲、風篁嶺、方圓庵、龍泓澗、神運石、翠峰閣定為」龍井八景」.新西湖十景將這里評為「龍井問茶」新景點.
虎跑夢泉
在西湖西南隅大慈山下,以泉水甘洌醇厚聞名,有「天下第三泉」之稱的虎跑,其龍井、玉泉、吳山泉等還有「聖水」之美譽.「龍井茶葉虎跑水」更是被人稱為西湖「雙絕」.虎跑水據專家們解釋是因為這里的泉水是透過難以溶解的石英砂岩滲流出來的,每公升水所含可溶解的礦物只有0.02 至0.15克.因而既甘冽,又無菌.這樣的水質對人體有保健作用.
山門兩旁腳下是從山上泉眼處流下來一股潺潺的清泉,稱為"聽泉".循二門進入,一路虎跡泉蹤,在滴翠崖下,是一隻斑斕猛虎正在刨地的塑像,這便是"觀泉". 茶室小坐,用清澈純凈的虎跑泉水沖泡龍井茶葉,茶葉清香四溢,茶味沁人心脾,稱為"品泉" .
虎跑泉主要景點有虎跑寺、虎跑泉、滴翠涯、五代經幢、夢虎雕塑、弘一法師塔、濟公殿、濟顛塔院、 鍾樓、五百羅漢室等.其中虎跑泉為江南三大名泉之一,水質為裂隙泉質,透明無菌,味甘醇厚,以虎跑泉 水沖泡龍井茶葉,飲之清香沁脾,歷來被譽為「西湖雙絕」.內游"虎跑夢泉"景區,既可賞名山,又名泉,又可訪名寺,謁名僧.
阮墩環碧
西湖有三座人工島嶼:小瀛洲(三潭印月),湖心亭(北塔基),阮公墩.阮公墩是清嘉慶五年(一八00)浙江巡撫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後,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島的,故後人稱之為阮公墩.為西湖三島中面積最小的一個島.
又因其泥軟地低,常為湖水浸漫,俗呼其為阮灘.阮公墩成島後,雜木蔥蘢,蔓草萋萋,天真未鑿.1982年園林部門在島上建起雲水居、憶芸亭、環碧小築等茅居竹屋.遠遠看去,阮墩四周碧波盪漾,島上草木繁盛,故稱阮墩環碧.
島上矮籬圍出庄園,園內茅屋竹閣,有環碧小築、雲水居等,輕盈靈巧.庭前屋後,植有香樟、楓楊、丹桂、紫薇、秀竹、芭蕉、常春藤等,既求其幽寧,又講究朴質.島邊近水處,別設憶芸亭,取追想阮芸台(阮元號芸台)治湖堆島、留績西湖之意.
目前阮墩是西湖第一垂釣區,島上每年夏季還舉辦仿古夜遊,重現古代庄園人家接待賓朋的熱鬧場景.
寶石流霞
景寶石山是西湖北岸的屏障,山體為火成岩,其成分中含有較多的氧化鐵,石色赫紅,傍晚時分,在吸煙映照下,如流霞繽紛,景名由此而來.
寶石山麓是觀賞西湖全景的勝地之一,保存有許多名勝古跡,如保俶塔、秦皇纜船石、來鳳亭、伅霞石、川正洞、落星石等.保俶塔初建於北宋年間,1993年重建,高45.5米,塔身秀挺纖細,宛如亭亭玉立在西子湖畔的美女,和雷峰塔遙相呼應,是西湖風景輪廓線上的標志之一.寶石山南麓的秦皇纜船石傳說是秦始皇南巡會稽郡、祭大禹途中遇錢塘江風浪,將船停泊在寶石山下,系船纜於此而留下的遺跡.
西湖三面雲中,葛嶺、寶石山自成一體,景色奇特.它們的山體均由侏羅系凝灰岩構成,其中最多見的是熔結凝灰岩.這里的山岩呈赭紅色,岩體中有許多閃閃發亮的紅色小石子,每當陽光映照,滿山流韋紛披,尤其是朝陽或落日紅 光灑沐之時,分外耀目,彷彿數不清的寶石在斷斷生輝.寶石山正因此而得名.
寶石山東巔,保淑塔巍然挺秀.好那窈窕、高聳的外形,與其「美人」別稱十分相合.這位「美人」誕生於北宋初年,原為九級磚木結構,直到明代重建時,依然保持這種與六和塔斯、雷峰塔並無太大差異的結構.現在的磚砌實心式樣,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時仿自清代原樣,雖不能登臨了,卻以其漂亮的「容顏」和所處的顯要位置而成為引人矚目的西湖勝景標志物.
靈隱禪蹤
它創建於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為杭州最早的名剎.
當時印度僧人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里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所以就在這里建寺,取名「靈隱」.清康熙南巡時,曾登寺後的北高峰頂攬勝.他看到山下雲林漠漠,整座寺宇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霧之中,顯得十分幽靜,於是就賜名靈隱寺為「雲林禪寺」.現在天王殿前的那塊「雲林禪寺」四個巨匾,就是當年康熙皇帝的「御筆」. 靈隱寺全盛時期,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徒達三千餘眾.北宋時,有人品第江南諸寺,氣象恢宏的靈隱寺被列為禪院五山之 靈隱寺確實深得"隱"字的意趣,整座雄偉寺宇就深隱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濃綠之中.寺前有冷泉、飛來峰諸勝.
六和聽濤
六和塔位於杭州錢塘江畔月輪山上,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宣和五年,塔被燒毀.南宋紹興二十四年重建,清光緒二十五年重修塔外木結構部分.1961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六和塔的名字來源於佛教的「六和敬」,當時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鎮壓錢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風格非常獨特,塔內部磚石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為8面13層.清乾隆帝曾為六和塔每層題字,分別為:初地堅固,二諦俱融、三明凈域、四天寶綱、五雲覆蓋、六鱉負載、七寶庄嚴.
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曾有人評價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將軍,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從六和塔內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壯觀的錢塘江大橋和寬闊的江面.
岳墓棲霞
岳墓棲霞「岳墓棲霞」景名中的「棲霞」貼切而有內涵,既巧妙地借用了岳墓所在地棲霞嶺的地名,借景棲霞嶺,同時又以此借喻岳飛的碧血丹心,盡忠報國,心昭天日.岳墓棲居霞彩之地,意境可觀,而且,「棲霞」二字還摹寫了這位民族英雄在其《滿江紅》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意境.離離墓草映棲霞,「岳墓棲霞」這一景名也給西湖增添了幾分歷史的滄桑感.
湖濱晴雨
杭州有句名諺:「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意為西湖景緻的四時皆宜.而長久以來,從南宋的「西湖十景」,到1985年的「新西湖十景」,講到了晴湖、月湖和雪湖,卻唯獨沒有說到雨湖.所以,這次的「湖濱晴雨」景名既是對蘇軾描寫西湖名詩「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一個再現,也是對西湖四時美景的一種補寫.
錢祠表忠
錢王祠倚城面湖,借景「柳浪聞鶯」,是以風景極佳.祠在宋代初名「表忠觀」,清代以後則通稱為錢王祠.
祠內有蘇軾撰書的《表忠觀碑記》,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名碑.「碑記」敘述了吳越國三代錢王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五代時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節,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終納土歸宋的事跡,褒揚了歷代錢王的功績,認為「有德於斯民甚厚」,「有功於朝廷甚大」.景名「錢祠表忠」,既寫出了杭州百姓對於錢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現出西湖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萬松書緣
萬松書院初創於明代弘治年間,明清以來,萬松書院成為浙江的最高學府,同時也是杭州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最廣的書院.王守仁、齊召南、秦瀛、袁枚……這些當年著名的思想家、學者和才子,由此也同西湖結下了不解之緣.
民間很早就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結伴就讀萬松嶺上的傳說,萬松書院也被稱作「梁祝書院」.
楊堤景行
楊堤景行「楊堤景行」因有市民提名,且為多數專家贊同,所以取代了原來的預選景名「楊堤晚秋」和「楊堤秋韻」.「景行」原意指大路,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楊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橋,遙對南高峰、三台山,南宋以後到明代,因附近有三賢祠,所以橋名題作「景行」,這也是楊公堤上至今惟一尚存橋拱圈舊構的古橋.楊公堤景名題作「景行」,可謂形神兼備,既表達了今人對於先賢楊孟瑛浚湖築堤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的德行的景仰之情,也點出了楊公堤景緻的特點,人行景移,移步換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
三台雲水
三台山景區兼有江南山地和水鄉之勝,山環水繞之間,最具分量的景點是於謙墓(祠).是以三台山一帶景觀層次最為豐富,也最為秀美壯麗,動人心弦,是西湖風景中的一大觀.「雲水」一詞點出這里景觀的多樣性和立體化,在此也借用了宋代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中的名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以頌揚明代民族英雄於謙的熱血千秋,清白一生.
梅塢春早
「梅塢春早」原預選景名題作「梅家春早」,現據市民建議而改作「梅塢春早」.
梅家塢溪谷深廣,常年草木繁盛,峰巒疊翠,即使數九寒冬,不掩如春氣象.梅家塢盛產茶葉,為「西湖龍井」中的珍品.「春」在梅塢便是茶香之意.每當清明時節,雲霧繚繞的山坡上,採茶女的身影隱現在碧綠如茵的茶園之間,鳥鳴茶歌,婉轉相應,為秀美山水平添了一份靈氣,也是春天西湖的獨特美景.
北街夢尋
纜船石上,維系著一條車同軌書同文的夢跡;慕才亭下,埋葬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之夢;武松墓道,刻寫了一個除暴安良的英雄夢想;首屆西湖博覽會工業館,寄託了富民強國、興盛國貨的凌雲壯志;秋水山莊,承載過一個追求民主自由的憧憬;菩提精舍,靜逸別墅,穗廬,海鹽館……一條北山街,串起了西湖無數個縈繞人心的夢魂.而那一個個夢懷,又讓西湖成為了後人的一個夢寐以求.景名「北街夢尋」由此而來.

㈨ 簡述杭州歷史``

(1)從「餘杭」到「錢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於「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餘杭」。

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吳,越滅吳後,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國的版圖。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現在的市區,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時,西湖已有「明聖湖」、「金牛湖」之稱。東晉咸和元年(326),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這不僅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剎。隨後有方士許邁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韜光、寶石山一帶進行寫書、煉丹等活動,傳播宗教,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現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三年(607),改置為餘杭郡。六年,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現在的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隋書·地理志》記述:「杭州等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這時的餘杭郡有戶15380,杭州戶口統計由此開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州城的范圍也隨之擴大,由原來的城南沿江一帶發展到今天的武林門一帶。由於運河的溝通,杭州成為貨物集散地,社會經濟日趨繁榮,人口也逐漸增加,唐貞觀(627-649)中,已有15萬餘人;到開元(713-741)中發展到58萬人,此時的杭州,已與廣州、揚州並列,為我國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長慶二年(822),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規模浚治西湖,並築堤建閘,以利農田灌溉。又繼李泌之後重修六井。從這時起,西湖之名益彰於世。

(3)吳越國的國都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都杭州。當時的杭州稱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錢江、餘杭、安國、於潛、唐山、富陽、新城八縣。在吳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統治下,經過勞動人民的辛勤開拓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歐陽修在《有美堂記》里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鳳凰山築了「子城」,內建宮殿,作為國治,又在外圍築了「羅城」,周圍70里,作為防禦。據《吳越備史》記載,這個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錢塘江至江干,瀕錢塘湖(西湖)到寶石山,東北面到現在的艮山門。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稱。

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吳越三代五帝都篤信佛教,現在杭州西湖周圍的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跡,大都是那個時期的建就。當時的杭州就有「佛國」之稱。

(4)南宋時的京城

在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大觀元年(1107)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當時人口已達20餘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經濟繁榮,紡織、印刷、釀酒、造紙業都較發達,對外貿易進一步開展,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杭州歷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視對西湖的整治。元佑四年(1089),著名詩人蘇東坡擔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蘇堤),上有六橋,堤邊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開通茅山、鹽橋兩河,再疏六井,使鹵不入市,民飲稱便。

經過北宋150多年的發展,到了南宋時,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置行宮於杭州,為行在所,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紹興八年(1138)定都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間(1265-1274),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幾個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

人口的增多,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創造了條件。南宋都市經濟的繁榮,不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當時臨安手工作坊林立,生產各種日用商品,尤其是絲織業的織造技藝精良,能生產出許多精巧名貴的絲織品,在全國享有盛名。

據《武林舊事》等書記載,南宋時的杭州商業有440行,各種交易甚盛,萬物所聚,應有盡有。對外貿易相當發達,有日本、高麗、波斯、大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之有使節往來和貿易關系,朝廷專設「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風景區經過修茸,更加嫵媚動人,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酒肆茶樓,藝場教坊,驛站旅舍等服務性行業及夜市也很興盛。

南宋時,杭州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設立了最高興府——太學,還有武學、醫學、算學、史學等各科學校,臨安府學及錢塘、仁和兩縣學的學生近千人。這里書鋪林立,刻印的書籍十分精良。當時的繪畫藝術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畫院題名的。

(5)浙江省的省會

元代在杭州設兩浙都督府,後改為杭州路總管府,為江浙行省治所(錢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為省治。錢塘、仁和、海寧、富陽、餘杭、臨安、於潛、新城、昌化等州縣皆屬杭州路。因遭戰亂,杭州城內的不少宮殿被毀,工商業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漸被泥土淤塞。但由於在南宋時期打下了繁華基礎,恢復較快。至正年間,大運河全線開通,杭州水運可直達大都(北京),成為全國水運交通要津。對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發展對外貿易,大有作用。所以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杭州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明代改杭州府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代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杭州府治均在錢塘、仁和,屬縣未變。明正德三年(1508),郡守楊孟瑛繼唐白居易、宋蘇東坡後再次疏浚西湖,拓展田盪3480餘畝,將蘇堤增高、加寬,修建振鶩亭(即今湖心亭),砌築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復了「湖上春來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蔭濃」的動人景色。至萬曆年間(1573-1620),杭州又呈現出四方客商雲集,遊人紛至沓來的繁榮局面。

(6)廢府設杭州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帶建造「旗營」,俗稱「滿城」。城牆周圍十里,南至今開元路,北靠法院路,東臨中山中路附近,西麵包括湖濱公園,並辟有六座城門,總佔地1436畝,成為杭州的「城中城」(民國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慶五年(1800),浙江總督李衛、巡撫阮元先後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數尺。杭州人口續有增加。光緒九年(1883),杭州有62萬餘人。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戰爭中失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杭州開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橋辟為日本租界。隨著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洋務運動的興起,杭州的近代工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中華民國元年(1912),廢杭州府,合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1914)設道制,置錢塘道,道尹駐杭縣。原杭州府所轄各縣歸錢塘道管轄。民國16年(1927)廢道制,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屬浙江省;舊屬諸縣直屬於省。從此,杭州確立為市的建制,市區分為八個區。這時杭州已有少數近代工業,如在1897年創辦的通益公紗廠(杭州第一棉紡織廠前身),規模較大;其後又陸繼興辦起火柴廠、造紙廠等,傳統的手工絲織行業也逐步採用機械傳動。1909-1914年,滬杭、杭甬鐵路相繼建成;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於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無條件收回拱宸橋日租界。

(7)從新生走向繁榮

從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間,國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業也困難重重,西湖的不少景點,大多殘破不堪,有的已經廢圮。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獲得新生。

50年代以後,杭州的區域范圍經歷了不斷變化。先是將原有的八區改名為上城區、中城區、下城區、江干區、西湖區、艮山區、拱墅區、筧橋區;其後,艮山區並入下城區,筧橋區並入半山區,中城區大部分並入上城區,小部分並入下城區;1990年初,半山區又與拱墅區合並,成立新的拱墅區。屬縣則有蕭山、餘杭、臨安、建德、富陽、桐廬、淳安七個縣(市)。

50年來,杭州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杭州,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國家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會。杭州在工業生產上已具備比較雄厚的實力,門類比較齊全,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農業科技力量和耕作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經過大規模的城市和園林建設,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為改觀。杭州,名副其實地成為我國東南部風景名勝優異、人文古跡薈萃的名城。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