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人懸棺旅遊攻略
A. 想去龍虎山,三個人,兩日游,求完整的旅遊攻略,謝謝!
乘火車到達鷹潭後,從鷹潭火車站廣場(出站方向的左邊)有旅遊專線車直達龍虎山景區,大約為每15分鍾一趟。
客車:去鷹潭火車站西側的長途汽車站乘車。
1. 乘坐開往仙水岩方向的班車,運營時間:5:30—17:30,15分鍾一班,票價5元,半小時可達。
2. 「鷹潭——上清」的班車,這路車可直達上清景區,如大上清宮、上清竹筏漂流碼頭、上清古鎮、天師府等。40分鍾到達上清古鎮遊玩。票價:4—5元
3. 「鷹潭——龍虎山」,這路車直達龍虎山仙水岩景區,旅遊景點有仙水岩船筏聯游、正一觀、仙人城、象鼻山、大地之父、大地之母、水滸影視基地等。每20-30分鍾一趟,或乘中巴、面的隨時可走。票價:4—5元
溫馨提示:一般來說,上車後跟乘務員說一下你要到哪裡,叫她提醒你下車,司乘人員都會樂意幫忙的。
風景兩日游
兩天時間游覽最美的江西美景。游覽丹霞地貌下千年天師府的聖境,感受雲霧之鄉,松石畫廊,氣象萬千的三清山。
DAY1:上清- 天師府 -正一觀- 仙水岩
早上在鷹潭出發,行車30分鍾抵達往龍虎山遊客中心。乘車去往上清景區,走進古老的農家小鎮——千年上清古鎮,體驗濃郁的古鎮風貌。探索中國第一本土宗教——道教聖地嗣漢天師府(50分鍾)後,繼續道教之旅,游覽歷代天師授錄傳度和歷代高道修身養性之所,水滸傳108將誕生之地上清宮。後乘觀光車往五斗米道的發祥之地——正一觀;游覽區有煉丹池、正一觀、觀音壁等景點。後步行往龍虎山竹筏碼頭,乘竹筏漂流——遊仙水岩景區(1小時),體驗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樂趣。欣賞春秋戰國時期崖墓群及懸棺表演。
DAY2:三清山 -南清園 -三清宮
早餐後游覽三清山風景區,乘坐索道上山,游覽南清園景區,沿途可欣賞觀音賞曲、老道拜月、神龍戲松、一線天、生死戀、玉女開懷、司春女神、巨蟒出山、狐狸啃雞、玉皇頂、三龍出海等自然絕景。下午參觀三清宮景區,體驗道教文化,後乘坐索道下山。
門票折疊
175元
B. 龍虎山旅遊攻略的龍虎山懸棺
今夕何夕兮,騫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一曲低緩而沉鬱的《越人歌》,唱盡古越 風情與神韻。2600多年前,春秋五霸爭雄,正是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二十年,一舉擊敗了吳王夫差, 演出了歷史上撼然心魄的一幕。
歷史已經封塵,故事依然流傳。走進洞天福地龍虎山——曾經的古越人聚居之地,但見碧水丹山秀其內, 道教文化美其中,豐富的人文與奇絕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使龍虎山煌煌榮耀,更加璀璨奪目。歷史已經封塵,故事依然流傳。走進洞天福地龍虎山——曾經的古越 人聚居之地,但見碧水丹山秀其內, 道教文化美其中,豐富的人文與奇絕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使龍虎山煌煌榮耀,更加璀璨奪目。
尤其是隨著龍虎山202座懸棺群,抖落塵封千年的黃土,走入世人的視野,時與空變得茫然交離,宇與宙顯得幽深玄迷。 專家考證認為, 龍虎山的崖墓懸棺群,距今有2600餘年的歷史,是古越人所葬。這些崖墓群鑲嵌在陡峭的石壁上,猶如陳列在巨大的歷史長廊中的文化珍品。 岩洞棋布,高低錯落,不可勝數,遙望絕壁之上歷經千年的淡黃色的棺木崖穴,令人心生謂嘆。
種種傳說似乎不能使人信服,一千多年前,就有人表示了心中的疑惑,宋理學家朱熹曾發出疑問:「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 停棹幾何年? 」無獨有偶,原中科院院長、現代考古學家郭沫若也發出了「船棺真個在,遺蛻見崖看」的感嘆,表示無法用科學解釋崖墓的遺憾。如今龍虎山懸棺的「千古之 謎」,已令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為它皓首窮經,欲解其謎。
C. 武夷山懸棺是旅遊景點嗎
武夷山懸棺葬,是旅遊景點。同天葬、水葬一樣,懸棺葬是一種古老的喪葬形式。專葬址一般選屬擇在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離水面數十至數百米的天然或人工開鑿的洞穴中,有些則是直接放在懸空的木樁上面。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懸棺遺跡十餘處。在游覽九曲溪時,導游就會向遊客介紹懸棺葬,遊客可以從下方向上觀看。
D. 僰人懸棺的懸棺之謎
歷代僰人等少數民族聚居於這一帶,故遺存的懸棺多,但現在最多和最集中處,當首推珙縣洛表鄉的麻塘壩和曹營鄉的蘇麻灣。珙縣麻塘壩南北狹長,東西兩側奇峰挺拔,險拔峻峭的岩穴之間,許多棺木半懸山崖,在懸崖峭壁上現存懸棺160多具。距麻塘壩10多公里的曹營鄉蘇麻灣,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著懸棺48具。懸棺離地面多數為26至50米,高者達100米。懸棺的崖壁上有許多紅色彩繪壁畫,內容豐富,線條粗獷,構圖簡練,形象逼真。懸棺及岩畫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也是研究川南一帶少數民族歷史發展的實物材料。已成為世界懸棺葬研究者注目的中心,同時吸引著無數的旅遊者。 這個景區充滿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1935年,一位來自美國的傳教士葛衛漢,對中國豐富的喪葬文化非常感興趣,他打聽到,在中國四川的珙縣附近有一種非常奇特的喪葬習俗,於是迫不及待地開始了自己的旅程。盡管一路上的艱難險阻,差一點使這個美國人丟掉性命,但當他真正來到珙縣的懸崖邊時,還是認為自己不虛此行。葛衛漢被自己的發現驚呆了——這就是懸棺。珙縣的懸棺,幾乎包含了世界上各種懸棺的所有類型。這是珙縣懸棺第一次被世界發現,立刻引起了學者們濃厚興趣,20世紀4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一直到21世紀初,一批批的科學家來到這里,想破解這個千古謎題。科學家們把這里懸棺中的部族稱為僰人,並且紛紛猜測,這些僰人究竟到哪裡去了,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的後代放棄了自己的喪葬習慣呢?這個部族究竟是與其他的民族融合了在一起,還是全部滅亡了呢?
20世紀末,在距離珙縣不遠的地方,人們發現了明王朝樹立的平蠻碑,碑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但大意還可以勉強辨認,這是明王朝為了誇耀自己消滅僰人所立的豐碑。根據專家們的鑒定,當時僰人的冶煉技術非常低下,他們剛剛從青銅發展到鐵器,對於爐溫和原材料的控制,還沒有完全掌握清楚。這是兩個時代的對決,遠古與現代,刀槍與火葯,勝負其實早已註定了,無論僰人如何勇猛,冷兵器時代的英雄也絕不可能打敗裝備著大炮的明軍。就這樣明軍依靠著科技上的遙遙領先,最終獲得了野蠻的勝利。
面對僰人留下的千古之謎,中國的古建築學專家和詩人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探討懸棺是用什麼方法放置到懸崖木樁上的?這種葬俗的民族文化內涵是什麼?眾人各抒己見,有的認為是從山頂用繩索懸吊下來的,有的認為是採用聯樁鋪道的方法上去的,放好棺木後再撤去棧道,有的還認為是搭雲梯送上去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僰人為何行懸棺葬?元代李京撰寫的《雲南志略》雲:行懸棺葬者,掛得愈高愈吉,以先墜者為吉。這應是僰人行懸棺葬的原因。崔陳多年從事僰文化研究。他說,懸棺置放的方法,學術界存在三種說法,一是壘土造山說,二是棧道說,三是垂吊說。第一種方法,工程量十分浩大,距地面幾十米乃至上百米,這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後、人口稀少的古代西南地區是不可能的;第二種說法,經過多年考證,在現場沒有發現過聯樁鋪道的樁孔,因此可以排除。唯一可行的應是垂吊法。此次維修,在岩壁上發現繩索勒放的印痕,「從山頂放繩索將棺木吊放置崖壁」的說法得到印證。由此,懸棺之謎可以揭開。僰人消失的原因是,明朝末年,由於明軍對川滇少數民族的殘酷鎮壓,人口相對較少的都掌蠻和僰人遭到大量屠殺,僰人為了避禍,便紛紛遷徙他鄉,隱姓埋名,與其它民族融合,最終便消失了。
E. 宜賓僰人懸棺在那個縣怎麼走那位高人給個省時的路線
詳細地址:興文縣九絲城鎮
景點介紹: 興文縣九絲城鎮屬消失了的神秘民族古僰人王國回的中心區域,明朝答萬曆年間,僰族被官兵剿滅的歷史就發生在九絲城一帶。九絲城僰人懸棺均為橫穴式,已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次新發現的僰人懸棺墓穴集中在名為「手爬岩」的毓秀河河壁。 僰人懸棺是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以將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懸崖絕壁上為特徵。棺木頭大尾小,多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頭固定。懸棺葬基本採用仰身直肢葬,用麻布裹住屍身,隨葬品置腳下兩側,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鐵器和麻織品,其中麻織品最多,也有少量的絲織品。 懸棺葬是僰人的一種特殊葬俗,至於僰人為何採用懸棺安葬死者,他們又是如何將沉重的棺材安置到懸崖上去的,至今還是一個有待解開的謎。 交通路線:
交通:可從宜賓乘火車至珙縣。再換乘汽車到懸棺最集中的麻塘壩和蘇麻灣等地參觀。
F. 宜賓的僰人懸棺簡介
是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屬崖葬中的一種。在懸崖上鑿數孔釘以木樁,將棺木置其上;或將棺木一頭置於崖穴中,另一頭架於絕壁所釘木樁上。人在崖下可見棺木,故名。懸棺葬工程艱險,耗資大,主要在貴族中盛行。
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集中
僰人懸棺
在麻塘壩和蘇麻灣兩地。以將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懸崖絕壁上為特徵。共保存有懸棺265具,是目前門內保存數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離地表 10米~ 50米,最高者達100米。置棺方式,一為木樁式,即在峭壁上鑿孔2~3個,楔入木樁以支托棺木;二是鑿穴式,即在岩壁上鑿橫穴或豎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間的天然洞穴、裂縫盛放棺木。棺木頭大尾小,多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頭固定。採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屍身,隨葬品置腳下兩側,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鐵器和麻織品,其中麻織品最多,有少量的絲織品。懸棺葬的族屬,學術界爭議頗大,比較集中的有僰人說、僚人說。其時代,上限未知,下限為明代。
麻塘壩懸棺「僰人懸棺」位於珙縣境內,系根據《珙縣志》「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而命名。早在1956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僰人懸棺被稱為世界之最、巴蜀一絕。懸棺葬是古代少數民族的一種葬制。珙縣、興文與雲南接壤,為古西南夷腹地,漢武帝開夜郎,置犍為郡時屬僰道縣。
歷代僰人等少數民族聚居於這一帶,故遺存的懸棺多,但現在最多和最集中處,當首推珙縣洛表鄉的麻塘壩和曹營鄉的蘇麻灣。珙縣麻塘壩南北狹長,東西兩側奇峰挺拔,險拔峻峭的岩穴之間,許多棺木半懸山崖,在懸崖峭壁上現存懸棺160多具。距麻塘壩10多公里的曹營鄉蘇麻灣,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著懸棺48具。懸棺離地面多數為26至50米,高者達100米。懸棺的崖壁上有許多紅色彩繪壁畫,內容豐富,線條粗獷,構圖簡練,形象逼真。懸棺及岩畫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也是研究川南一帶少數民族歷史發展的實物材料。已成為世界懸棺葬研究者注目的中心,同時吸引著無數的旅遊者。 這個景區充滿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珙縣僰人懸棺的核心部分。在珙縣洛表鎮西南麻塘壩。壩東西寬300米~500米,南北長約1000米,螃蟹溪從壩中穿流而過,溪岸東西對峙著21座連綿起伏的山崖,懸棺就分布今絕壁上。現存223具,以木樁懸棺為主。置棺高度一般在20米~60米,高者達100多米。絕壁上還有密如蜂眼的樁孔遺跡和紅色彩繪岩畫200多幅。岩畫內容豐富,有騎射、舞蹈、雜技和各種動物、武器、幾何圖形等,形象古樸生動。其餘懸棺葬遺跡也有類似岩畫。麻塘壩懸棺相對集中在棺材鋪、獅子岩、九盞燈、大洞口。鄧家岩、三仙洞、珍珠傘和老鷹岩等處。
1935年,一位來自美國的傳教士葛衛漢,對中國豐富的喪葬文化非常感興趣,他打聽到,在中國四川的珙縣附近有一種非常奇特的喪葬習俗,於是迫不及待的開始了自己的旅程。盡管一路上的艱難險阻,差一點使這個美國人丟掉性命,但當他真正來到珙縣的懸崖邊時,還是認為自己不虛此行。葛衛漢被自己的發現驚呆了——這就是懸棺。珙縣的懸棺,幾乎包含了世界上各種懸棺的所有類型。這是珙縣懸棺第一次被世界發現,立刻引起了學者們濃厚興趣,20世紀4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一直到21世紀初,一批批的科學家來到這里,想破解這個千古謎題。科學家們把這里懸棺中的部族稱為僰人,並且紛紛猜測,這些僰人究竟到哪裡去了,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的後代放棄了自己的喪葬習慣呢?這個部族究竟是與其他的民族融合了在一起,還是全部滅亡了呢?
麻塘壩是位於四川珙縣西南角的一個平靜的小山村,幾十年來,這里很少有外人來過,但21世紀末,卻從這里爆出了一個重大的新聞,兩位山裡老人無心的話語引起了世界考古界、史學界石破天驚般的震動。
兩位老人亮出了自己的家譜,說他們是珙縣懸棺中僰人的後裔,那麼關於他們的祖先,這些人究竟知道多少?困擾著科學家們多年的謎題,是否可以就此揭開呢?
這些純朴的老人並不知道,自己隨口的話語會給中國乃至世界的科學界帶來多大的震撼。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實際上已與村裡的其他人沒有差別,他們手中的家譜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懸棺文物博物館的創始人曾水向是我國較早研究懸棺方面的專家之一,他專程來到了麻塘壩附近的墳地,在這里他順利地找到了那兩位老人家譜中所記載的5、6位先人的名字,證實了他們家譜的真實性,但也同時說明,近百年來,這個家族一直在沿用土葬。
兩位老人手中的家譜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但根據史書記載,擁有懸棺的僰人,在唐代就已經與當時的統治者水火不容。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陳明芳,是中國研究懸棺最權威的科學家之一。早在20世紀70年代,她就踏上了研究懸棺的道路,20多年的研究,使她相信,僰人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已經受了重創。大唐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繁榮的朝代之一,它的科技文化與軍事都發展到了空前的高度,眾多的史料證實,唐朝統治者曾多次向四川僰人用兵,那麼是否僰人在唐代就已經遭到了滅族的慘禍了呢?
20世紀70年代在眾多科學家的倡議之下,政府開始了建國以來第一次對珙縣懸棺的正式發掘,在這次發掘中,科學家們發現,僰人生活儉朴,大多數懸棺中只有很少的隨葬器物。
但其中的一隻瓷碗引起了曾水向的注意。
考古人員十分高興,因為青花瓷碗是一種可以判定時代的證物。由於需要一種特殊的燒制工藝,一直到明代中期成化初年的時候,官窯里才漸漸地出現了所謂的青花貢品,流入民間至少是在30、40年之後了。如果這只青花瓷碗真的產自明代,那麼就可以證實這一具懸棺的歷史,至少是在這只碗燒成之後,也就是說僰人絕不可能在唐朝就已經滅絕,中國懸棺的歷史也至少延續到了明封建統治時期。為了證實他們的結論,科學家們把這些青花瓷碗送到了景德鎮,進行了元、宋等年代的測定,通過清理,那一次懸棺中出土的文物,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件事情,大量的文物都出自於明封建統治者,而且都在明代萬曆年間戛然而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通過翻閱大量的史籍,陳明芳發現,在萬曆年間,僰人的勢力日益壯大,他們與明代中央王朝的矛盾也在逐漸加深。
根據歷史記載,明封建統治者曾經幾次向僰人發起進攻,盡管明王朝兵強馬壯,武器精良,但在與僰人的數次交戰中,卻沒有佔到絲毫的便宜。中國歷史界與考古界的科學家們無數次拜訪過僰人們留下的軍事遺跡。在一個叫九盞燈地方,山上至今還安放著十幾具僰人的懸棺,但它同時也是這個部族最重要的軍事基地之一。
這個地方的路口隱秘,內部開闊,這是僰人軍事基地的典型特徵。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如果沒有投降的僰人來領路,明封建統治者的軍隊到了這里必定會遭到重創。
根據歷史記載,當時明王朝調集了雲貴川三省的大軍,包圍了僰人的山寨,於是數萬僰人就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麼與人數多過自己十倍的敵人決一死戰,就在這兒安放祖先靈柩;要麼就接受明軍的招安,選擇屈辱地投降。
傳說僰人內部的爭論就在這個山洞裡進行,數百位寨主各執己見,在這里商量了兩天兩夜。
當時在600多個僰人的山寨中,有半數選擇向明軍投降。他們選擇的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命運,難道素來驍勇善戰的僰人就依靠這種屈辱的方法才留下了自己的後代嗎?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投降的僰人無一倖免,被殘殺的人數幾乎達到這個部族總數的一半,幾乎每一位僰人的家族,都有親戚或朋友被害。
21世紀初,四川省宜賓市的文物局,對於珙縣的懸棺進行了一次搶救性的發掘,這一次他們又有了一個非常意外的收獲。
這時候專家們發現了一個很明顯的疑問,那些僰人的後裔都姓何,而傳說中他們的祖先哈十三雄,卻姓哈,這會不會證明那些家族中的家譜有誤呢,何體全老人認為自己的家譜絕不會錯,因為就在幾十年前,他的父親還去拜祭了懸棺中的祖先,那麼如果這個家族真的是懸棺中僰人的後裔,他們為什麼要改姓呢?這與他們停止安放懸棺的原因是否相同呢?根據何體全老人的說法,他們家族一共改了兩次姓氏,也就是說這個擁有懸棺的部族,竟然一連兩次遭到了滅頂之災,這難道是真的嗎?
2004年5月,曾水向在整理一座懸棺的隨葬品時,意外的發現了一隻樸素的僰人漆碗,在碗的底部,他看到了幾個清晰的漢字——「何永進」,這無疑是懸棺主人的名字,但這三個字也正好出現在何體全老人同一時期的家譜中,這恰好證實了何家的確是僰人的後裔。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了麻塘壩的何家,何體全老人欣喜若狂,專程爬到懸崖上祭拜了自己的祖先。
20世紀末,在距離珙縣不遠的地方,人們發現了明王朝樹立的平蠻碑,碑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但大意還可以勉強辨認,這是明王朝為了誇耀自己消滅僰人所立的豐碑。為了證實碑上的話語,曾水向和陳明芳等人來到了兩個文明最後血戰的地方,這是一座似乎鷹也飛不過的城堡。
明代末年,中央王朝曾經有過一個科技大發展的時代,人們開始重視科技的發展,並且出版了大量這方面的書籍,比如說,在這一時期,工匠們首次嘗試把煤炭和活塞風箱聯合應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溫,可以製造更加鋒利的武器,這大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那麼,明朝軍隊會不會就依靠這種科技上的優勢,攻陷了僰人的山寨呢?
根據專家們的鑒定,當時僰人的冶煉技術非常低下,他們剛剛從青銅發展到鐵器,對於爐溫和原材料的控制,還沒有完全掌握清楚。
這是兩個時代的對決,遠古與現代,刀槍與火葯,勝負其實早已註定了,無論僰人如何勇猛,冷兵器時代的英雄也絕不可能打敗裝備著大炮的明軍。
就這樣明軍依靠著科技上的遙遙領先,最終獲得了野蠻的勝利。
隨著歲月的流逝,所有該忘的事情都已經被忘卻,依舊被人們傳誦的只有那些僰人的史詩,關於懸棺究竟是怎樣放置上去的,還有僰人這個最終消失的部族,又是如何興起的呢?這些謎題仍懸而未決。
G. 僰人懸棺的秘密
懸棺葬是古代一種比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選擇一處壁立千仞的懸崖,用我們至今仍不知曉的方法,將仙逝者連同裝殮他的尺棺高高地懸掛(置)於懸崖半腰的適當位置。葬地的形勢各異,歸葬的個體方式也略有差別:或於崖壁鑿孔,椽木為樁,尺棺就置放在崖樁拓展出來的空間;或在約壁上開鑿石龕,屍棺置入龕內;或利用懸崖上的天然岩溝、岩墩、岩洞置放屍棺……人死了,要找個歸宿,要為失去靈魂的軀殼找一個妥當的安置辦法,從這個意義上講,懸棺葬和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葬式一樣平常。然而,凝神屏息想想:一口沉甸甸的屍棺,一具冷冰冰的屍骨,怎麼會「飛」到那高高的懸崖上?屍棺的主人是誰?我們有限的智慧還難以解讀這用千年的沉默寫下的寓言,夢魘中便無法逃避懸棺的陰影。有這樣一側鐵聞:1933年,一位姓陳的地方官為了探究僰人懸棺的奧秘,僱用兩名樵夫,從豆沙關的絕壁上掀下兩具懸棺,其中一具運到昭通省立第二中學供考察、展覽。未久,兩名樵夫均意外慘死。翌年,一位大號熊廷權的賑災的官員,公務之餘,到省立二中參觀,看了懸棺及棺木中遺骸,又詢悉慘死的樵夫的故事,便有些坐不住了,對校長再三進言:「文王澤及枯骨,古人遺骸何當玩弄?請以禮瘞之」。校長只得將懸棺遺骸歸葬。這位熊大人仍難以心安,又顫顫驚驚地寫了一篇誄文:「霜凄凄兮露氵襄氵襄,風雨剝蝕兮日月迎將。翳何人兮骨骸堅強,胡不速朽兮戀此高崗。惡有報兮善有慶,毀棺露骸兮吾意凄惶。山之廣大兮地厚無疆,以為宅兆兮永此潛藏。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萬歲兮無厲無殃」。敬鬼神而遠之。
在雲南,今昭通地區沿金沙江、白水江、關河流域的懸棺不說是絕無僅有,肯定是分布最多、最為集中的地區。就已知情況,鹽津縣的豆沙關、底坪、棺木岩、靈官岩,威信縣的瓦石、石洞、永善縣地黃華,不下10餘處;岩樁、岩墩、岩龕、岩溝、岩洞等各種懸棺葬的形式一應俱全。尤其是豆沙關懸棺,保存最多、最完好,地勢最險峻,被學者稱為「上古遺存,天下奇跡」,「懸棺博物館」。
豆沙關懸棺在鹽津縣豆沙鄉石門村關河南岸的絕壁上,緊傍213國道。秦開「五尺道」、漢修南夷道、隋造偏梁橋閣、唐開石門道,都無一例外地選擇豆沙關作為人滇的門戶。「關津樞紐」,「南滇鎖鑰」,名不虛傳。關河北岸,「五尺道」貴跡、石門關古城堡、唐貞元十年御史中丞袁滋冊南詔題名摩崖,昭示著這里曾有過人文蔚起的繁榮。關河南岸,削壁騰立,參天而起,高達四五百米,懸棺就存放於絕壁半腰一工方形岩坎內。20世紀30年代調查有棺40多具,此後,或墮落入關河,或被好奇者、居心叵測者破壞,今仍存有10餘具。遠眺,在清淡得近乎透明的天穹下,在沉重得勢將傾倒的絕壁的陰影中,屍棺累累,凌空懸置,確實會讓人生出許多難以言喻的思緒,臆想出許多神魔怪異的故事,難怪熊大人要苦苦祈告「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萬歲兮無厲無殃」。
懸棺的主人,一般認為是春秋時期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東北一帶的僰人人,故稱「僰人懸棺」。可靠嗎?1932年,幾位昭通籍的學人曾對豆沙關懸棺進行考察,據當時留下的考察文字,棺內屍骸的頭顱骨較今人碩大,手足骨亦較粗壯,也較長,推測身高在1.8-1.9米間。棺木用整根原木鑿空成形,長約2米,高約50厘米,寬約41厘米,棺蓋厚約41厘米。按木質紋理,似為杉木,形制古樸。參加考察的周夢雲等認為「此物出自上古,絕非數百年前物。何以言之?史稱,大禹死後,衣衾三領、桐棺三寸,見諸《孟子》矣。孟子又雲:蓋上世常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委之壑。今查置棺處所,河流下陷,足證當時河水必高,又且兩岸多系水造成屋,知為上古大壑,毫無疑問」。同樣在1932年前後,一位美國學者對威信長安的懸棺進行考察,也得出與周夢雲大致相同的認識。如此說來,「僰人人懸棺」應該成為結論了。不然,著名的自然科學家陳一得又對周夢雲和美國學者的判斷提出質疑:首先,居住在今川南、滇東北一帶的僰人,自春秋以來,或向滇西遷徙,或與漢族及其他民族融合,過早地結束了作為一個單一民族存在的歷史。也就是說,僰人生活的時代,在公元前250年以前。其次,如果豆沙關懸棺所在是因河流下陷而成數百米高懸崖,這個過程沒有幾千年恐怕不能完成。陳一得反詰:歷二三千年之長久。「任何堅硬木質,日射水浸,鮮不化為齏粉?」更何言骨骼完整,棺木紋理清晰。不得不承認,陳一得的反詰是有道理的。事實上,查考史籍,較僰人晚近一千多年生活在這一帶的白僚、仡佬等民族也有懸棺葬習俗。「殮死有棺而不葬,置於岩穴間,高者絕地千尺,或臨大河,不施蔽蓋」。元代李京《雲南治略》、明代周汝成《炎檄紀略》於此均有記述。誰能說懸棺就不會是白僚、仡佬人的作品呢?
懸棺之所以讓人有神秘、魔幻的感覺,成為所謂「千古之謎」,最根本的原因是:懸棺到底是怎樣「懸」上去的?在一本叫做《朝野僉載》的書中,提出了一種假設:屍棺先抬到懸崖絕頂,再懸索緣樁往下放。證之於懸棺現場所見,此說難以成立。試想,懸棺多在懸崖的半腰,距頂甚遠,且多置放於崖部面的凹陷處,怎麼「往下放」?在另一本《嶺表紀蠻》的書中,又提出了另一種設想:「築土為台,運棺其中,事後台卸土撤,而棺乃獨標岩際。」說的有些道理,同樣以懸棺現場情況參證,其不可操作性就暴露了。還有一說,即前面提到的周夢雲的論證,其可以質疑處已由陳一得先生提出來了。「千古之謎」,有些費解,但費解與神魔不是一回事。
古代先民為什麼對懸棺這種葬式興致盎然,莫不真有什麼玄機?說白了讓人掃興。《雲南志略》雲:「人死則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巔崖,以先墮者為吉」。……不遺餘力地爬上去只是為了墮下來,為了盡快地墮下來。
http://www.cctv.com/science/20050221/100780.shtml
H. 棺材鋪旅遊景點在什麼地方
在四川宜賓僰人懸棺位於珙縣境內。歷代僰人等少數民族聚居於這一帶,故遺存的懸棺多,但現在最多和最集中處,當首推珙縣洛表鄉的麻塘壩和曹營鄉的蘇麻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