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大堤自駕旅遊路線
❶ 跪求去洪澤湖大堤的路線!~~~~~~~
這位兄弟,要是你想到洪澤湖騎單車的話,我勸你最好不要去,因為南京有許多「暴走族」會到那裡去飆車,很危險!~~~
❷ 洪澤湖大堤是如何建成的
洪澤湖是一典型的過水性湖泊,雨水充沛時易引發洪澇,湖水全靠東岸的洪版澤湖大堤作為屏障。大權堤北起淮陰區碼頭鎮,南到洪澤縣的蔣壩鎮,全長67千米,寬50米,幾乎全部用玄武岩條石砌成。大堤始建於東漢建安五年(200年),距今已1800餘年,由廣陵太守陳登主持建築,初為30里,始稱「高家堰」,是僅次於四川都江堰的第二大古堰。大堤初為土堤,後改為磚堤、石堤。石堤從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始建,至清乾隆年間,歷經明清兩代、費時171年才算基本告成。石堤運用樁基技術,採取條石聯結,鐵鍋咬銜的抗浪方法,按照波浪自然流向的破浪防浪原理築成,同時在堤線上建五個減水壩以泄洪水。洪澤湖大堤的築堤成庫規劃和直立條式防浪牆壩工程技術,代表了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這條長堤是淮河下游的防洪屏障,素有「水上長城」的美譽。
❸ 求洪澤湖大堤的藝術賞析
洪澤湖大堤古稱高家堰(下稱高堰),北起淮陰區碼頭鎮,南至盱眙縣堆頭高地,全長70.63公里。它是一座「始建於東漢,發展於明清,完善於當代」的淮河下游防洪第~屏障,保護著淮河下游20多萬平方公里耕地、2000多萬人民生命財產和10多座中小城市的防洪安全;隨著南水北調東線方案的實施,洪澤湖水庫及高堰古堤壩將發揮出更大的工程效益。因此.洪澤湖大堤既是先民綜合治理黃淮運水系變遷的偉大工程,又是一處可作為文化研究、旅遊發展的歷史文物、治水豐碑——~份不該消失的「世界文化遺產」。
一、洪澤湖大堤符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基本要求
(一)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要求
「世界遺產」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混合體、文化景觀及人類口述和非物質無形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有三個要求:一是唯一性。二是完整性。主體的70%保持完整。三是協調性。與周邊環境基本一致,互為一體。
(二)對洪澤湖大堤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認識
洪澤湖是一座有別於長江四大自然湖泊(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和巢湖)的巨型人工水庫,它是先民抵禦「黃淮並漲」和實施「治河保運」治水方略的偉大工程。由於湖區地貌為西北向東南傾斜,萬頃湖水全賴湖東一線長堤擋住。沒有古堤,也就沒有「古為今用」的洪澤湖。
洪澤湖大堤,始建於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經唐代增修,到明代永樂年間,作為治理黃、淮、運結合部的關鍵工程的高家堰.又增做土堤並將土堤築到蔣翟壩(今洪澤縣蔣壩)。以後又分段砌築磚工護面和笆工(即排樁防浪工)。為了謀求洪水出路,從明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起,在堤上先後興建過三座減水壩,藉以宣洩「黃淮異漲」之非常洪水。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開始增築直立式條石牆護面。由於工程浩大,加之水、旱、蝗、震等自然災害和戰亂因素的干擾,百里的條石牆工程歷經明清兩代171年才算基本完成。百里金堤蜿蜒曲折,雄偉壯觀,成為蘇北防禦淮河洪水的第一屏障。洪澤湖大堤已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見證,它完全符合申報世界遺產的基本條件。
1.唯一性。明代中期在河海堤防上砌築直立式條石擋浪牆和滾水石壩等水工建築,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黃河、長江、運河以及沿海的錢塘江人海口等處的「海塘」,或因屬「游盪性河道」導致堤線改道,或因建國後的航道拓浚,已是「名古物不古」。唯洪澤湖大堤是可供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之堤防。
2.完整性。洪澤湖作為歷代治理黃淮運的成果,凝聚著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及抗禦水旱災害的智慧,它與盱眙的「水下泗州城、明祖陵」及淮陰碼頭鎮古今水利、水運樞紐等文化古跡一起。構成了足與長江四大湖相媲美的而又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遺產f長江四湖原屬天然的地下湖)。洪澤湖是「先有堤,後有湖」的地上湖,是一座因興修洪澤湖大堤,而後逐步淹沒城鄉土地,且使湖底高於里下河地區8米的「人工湖」。在70.63公里的洪澤湖大堤上.從淮陰碼頭鎮石工頭,到洪澤蔣壩石工尾60.11公里的石工堤,相當於「蓄淮」水庫之正壩,在始建於公元200年(漢獻帝建安五年1的土堤基礎上,明清又增築臨湖面條石擋浪牆的石堤,歷經了171年的漫長歲月。目前,包括埋人灘地或護砌石坡下面但還可再現出來的古堤,基本完好率在74%。其中從洪澤十堡到高良澗水電站15.63公里堤段,有比較完整石工牆10.75公里,完好率達70%:現在尚可直接看到的條石牆完好率為26.5%,其中以周橋越堤、乾隆信壩和蔣壩石工尾最為典型。
3.協調性。洪澤湖作為一個整體,它的主體建築洪澤湖大堤與其它建築是密不可分的,更因我國淵遠的治水文化,使洪澤湖大堤與洪澤湖周圍人文景觀融為一體。
二、洪澤湖大堤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分析
(一)歷史價值
洪澤湖大堤與長城相比,萬里長城高7~8米,洪澤湖大堤高3-9米;它的底寬50-150米,頂寬10~30米,超過了長城。雄偉的三河閘就如長城的關口,那蜿蜒的大堤就如牆身,那古水志條石和河營堡亭以及85米高的微波鐵塔,就象長城的烽火台。古城牆作為軍事防禦工程長久沒有使用而成為靜態文物;而洪澤湖大堤卻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維護,迄今仍起著重大作用,並且隨著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進展,洪澤湖大堤的攔洪蓄水等工程效益還將繼續擴大。
(二)科學價值
中國的古堤壩又是中國河流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歷史與中華民族文明史和科學研究史一樣久遠,有關堤壩技術演進記載史不絕書,洪澤湖大堤作為明清兩代「蓄清刷黃——治河保運」的治水產物,它的建築與古代防洪、供水、航運及至軍事、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有密切的聯系。歷史時期的直立式條石擋浪牆在壩工技術上處於當時世界的前列。
(三)藝術價值
洪澤湖地區和淮河兩岸,原先也是魚米之鄉。由於黃河奪淮700年而變成重災區,建國後治淮業績又使千里淮河重現蓬勃生機,由此體現的「悲壯美」,是一種比形象美更富有文化內涵的美。如果洪澤湖大堤古堰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必將會因其權威性而成為中外賓客觀光考察的首選地之一,它與已經申報成功的世界遺產一樣,都是我國文史旅遊資源的精華,能以其至高品牌走向國際旅遊市場。
三、必須做好洪澤湖大堤整護工作
(一)要用可持續發展現做好古堤開發、保護工作
1972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呈請各國保護尚存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洪澤湖大堤文化景觀帶」既是動態文物,亦是蘇北乃至淮河流域重要的水利工程,它的雙重屬性決定了申報和管好用好世界遺產的復雜性。世界遺產要求的不僅僅是少數決策者對文化遺產的重視,而且要求每一個和遺產發生關系的個人和單位,都必須具有良好的環境觀、審美觀、大局觀、科學修養和文明的舉止。
(二)要超前做好有關工作
洪澤湖大堤保護及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政府應在政策、立法、策劃、規劃、資金等方面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1.重視市場機制的作用。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巨大,這決定了位於淮安市境內60.1公里的洪堤古堰和三河閘旅遊區旅遊發展不可能完全依賴財政投入,而應該採用市場機制多方籌集。
2.水利旅遊規劃與環保、文博、城建規劃應協調一致,以避免今後出現大的反復和後遺症。
3.在關注開展旅遊科研和科普的同時,積極籌建洪澤湖博物館、博覽館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積極組織旅遊書刊的編寫和旅遊工藝品的策劃和運作,使洪澤湖大堤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環境都得到充分的保護和永續利用。
4.善於因地制宜的舉辦有影響的國際或全國性會展和學術活動及精彩賽事,盡可能邀請國內外旅遊、水利、文藝、生態、環保及農林牧副漁等專家以及港澳僑台等境外華人廣泛參與,以提高淮安市及三河閘旅遊區的知名度。
5.現代旅遊業的發展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社會現象.遊客都希望藉助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服務,在有限的時段內多游覽幾個地方,於是,旅遊熱線的組合式開發,自助旅遊、套餐旅遊便應運而生。作為淮安和三河閘旅遊區需按「大旅遊」發展戰略,積極加入蘇北大旅遊和淮河大旅遊等旅遊網路.主動接受大旅遊線路的輻射,避免過去有些旅遊區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各自為政、封閉運行,甚至惡性競爭的教訓,才能使這個旅遊區產生最佳效益。
6.根據都江堰一堰兩制的旅遊模式,做好三河閘旅遊區「一堤兩制」的論證工作。當前,70公里長的洪澤湖大堤,有三縣一處進行著分段管理。在水利地位作用越來越重要的新世紀,洪澤湖大堤亦需要建立現代管理機制。
(三)要提升管理水平
在某種程度上,旅遊經濟也是法制經濟,上檔次的文化遺產不是搖錢樹,即使是世界遺產(或國家級旅遊區),如果管護不善,就有可能被列為「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就意味著有被取消世界遺產的可能。政府應當按「區內游、區外住」、「區內景、區外商」、「區內名、區外利」的原則,走內外分工、協調發展的路子。洪澤湖大堤文化景觀帶是祖先的傑作,它應成為水工技術、人文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基地,自然與文化生態實驗區和生物基因庫。我們應避免商業經濟的沖擊和旅遊經濟的錯位開發,從而影響這一文化景觀帶的高品位、高層次文化產業功能。只有規范政府行為才能確保歷史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使旅遊產業長盛不衰,進而獲得更大的環境、社會和經濟的綜合效益。
❹ 洪澤湖大堤的重要意義
洪澤湖大堤是世界上最長最寬、有著「水上長城」美譽的人工河堤。這座1800歲的洪澤湖內大堤,不僅是容世界上最古老的古壩,更守護著淮揚地區2000多萬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擔負著抗洪排澇的歷史重任,被譽為「水上長城」。
洪澤湖大堤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的重要遺產點之一,清口樞紐遺產區的核心遺產點之一。在《中國大運河》申報文本中對清口樞紐是這樣評述的:「針對黃河奪淮,改變了淮河水系的狀況,清口樞紐集成了與水動力學、水靜力學、土力學、水文學、機械學等相關的經驗型成果,建築了水流制導、調節、分水、平水、水文觀測、防洪排澇等大型工程,成為樞紐工程組群,完整體現了明代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潘季馴築堤、束水,以水攻沙、蓄清刷黃、濟運保漕的工程意圖,是人類偉大創造精神的成果。淮安清口樞紐體現人類農業文明時期東方水利水運工程技術的最高水平,其整體性尤為突出,河道閘壩、堤防、疏浚、維護、水文觀測等工程共同組成運河大型水利樞紐,堪稱人類水運水利技術整體的傑出範例。」 從這一段評價中可以看出洪澤湖大堤的重要意義。
❺ 南京開車到淮安。從洪澤湖大堤走。怎麼走。謝謝
朋友我來告訴你吧,首先你從南京開車走寧連高速的話,到三河五里牌出口下專高速,右轉直屬走上洪澤湖大堤t字路口,左轉是往蔣壩方向,右轉是往洪澤縣方向,這一段車輛少,這個季節風景不錯,路上有幾個下大堤到湖邊的口子,可以和朋友家人一起下湖邊石堤走走,或者烤肉喝酒都不錯,我和朋友常去,路很好,可以感受一下108彎,小車速度保持60碼以上入彎才有意思,最好是80碼左右,看經驗技術了。開到洪澤到湖邊有幾條大船是做漁家菜的不錯,方便停車,可以上船吃漁家菜。
不走高速,走寧連一級路的話,也是可以的,但我很多年沒走過了,可以從盱眙馬壩轉嚮往洪澤湖邊開,可以經過蔣壩,蔣壩的地方菜也不錯的,魚圓,老鵝都不錯。
祝你玩的開心。
❻ 南京開車到淮安。從洪澤湖大堤走。怎麼走。謝謝
2小時29分鍾 194.2公里
途經:寧洛高速、長深高速
南京
進入北京東路,行駛80米
靠右前版方行駛,從權北京東路到北京東路,行駛130米
左轉,進入北京東路,行駛360米
請直行,進入蘭家莊,行駛330米
右轉,進入北京東路,行駛770米
右轉,進入龍蟠中路,行駛1.0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九華山隧道,行駛2.6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內環北線,行駛450米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玄武大道,行駛3.2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寧鎮公路,行駛2.3公里
請直行,進入玄武大道,行駛790米
請直行,進入寧鎮公路,行駛370米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寧洛高速,行駛24.1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六合南樞紐,行駛370米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長深高速,行駛146.3公里
請直行,進入北京北路,行駛9.0公里
右轉,進入淮海西路,行駛350米
左轉,進入清河路,行駛1.6公里
右轉,進入健康西路,行駛90米
淮安
❼ 洪澤湖大堤起點在哪裡
洪澤湖大堤起點(終點)為:洪澤縣城——洪澤縣蔣壩鎮,目前該段路線已經禁止汽車通行。
❽ 淮安的洪澤湖大堤也是一個旅遊景點嗎
在中國眾多的水利工程中,最為出名的莫過於都江堰。自從它建成以來,一直造福著四川人民。其實,在中國還有許多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存在,比如淮安的洪澤湖大堤。
如今,來到洪澤湖大堤,面對著水天相接的風景,許多人都會生發出天地浩瀚,人生短暫的感慨。感受著它滄桑的歷史,聽它訴說著當年的輝煌,慢慢地心情又歸於平靜。
❾ 從南京往淮安去,自駕游,請問洪澤湖大堤還好走嗎
要從南京往淮安去的話,自駕游你可以不經過洪澤湖大堤的,因為洪澤湖大堤來來往往的人非常多,經常會堵車。
❿ 洪澤湖旅遊,給點建議希望了解的
當然是去洪澤湖濕地公園了,洪澤湖濕地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生態休閑基地,位於江蘇泗版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權自然保護區科學實驗區內。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江蘇省最大的淡水濕地自然保護區,在全國內陸淡水濕地中排第11位,華東地區第2位。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內陸淡水濕地生態系統,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和其他野生動植物、魚類產卵場、下草灣標准地層剖面。保護區擁有鳥類194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東方白鸛、黑鸛、丹頂鶴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6種,近來還發現世界瀕危鳥類震旦鴉雀。旅遊資源獨特,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洪澤湖濕地公園旅遊攻略:http://www.sihongjob.com/News/12010103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