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立陶宛旅遊路線
Ⅰ 俄羅斯人怎樣去加里寧格勒的,可以隨意通過波蘭和立陶宛嗎
看這篇文章
加里寧格勒州,面積.51萬平方公里,約為北京九成大小,不到俄羅斯1700多萬的1/1000,在俄羅斯設置大區前,一直是85個一級行政區之一,在俄羅斯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加里寧格勒的前身是哥尼斯堡,二戰後蘇聯從德國獲得此地,正好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加里寧在1946年去世,就改名加里寧格勒。隨後蘇聯遷走當地德國人,移入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由於該州大部分德式建築在二戰中被摧毀,後來全都是蘇式建築,人也全都是蘇聯人,幾乎沒有德國的痕跡。
加里寧格勒州現隸屬西北區,是俄羅斯一塊飛地,南北夾在波蘭與立陶宛與之間,西側是波羅的海。這里人口不足百萬,它對蘇聯與俄羅斯的意義,並非經濟和人口,而是特殊的地理位置產生的地緣價值。
這里位於蘇聯最西部,距莫斯科有1289公里,距德國柏林卻只有600公里,是蘇聯與西方世界交鋒的橋頭堡。蘇聯波羅的海海軍總部就設在這里,有大量陸海空軍隊駐扎,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從1946年二戰結束到1991年蘇聯解體這45年間,加里寧格勒作為蘇聯最西部一個州存在,從莫斯科驅車可直達該州。蘇聯解體後,加里寧格勒成為俄羅斯的飛地,孤獨地站立在波羅的海旁。
現在俄羅斯本土與加里寧格勒的陸上交通,要麼走立陶宛,要麼走波蘭。
然而俄羅斯與這兩個兩國關系都不好,先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是蘇聯時期波羅的海三國,在二戰中被蘇聯順勢兼並。蘇聯除了在這三國鎮壓反對勢力,還大量遷入俄羅斯人,遷走本國人。但是移民計劃遭到本地人強烈抵制,而且蘇聯後期也放鬆了對三國的壓迫,三國大部分仍是本國人,而且深恨俄羅斯。
至於波蘭,二戰中蘇聯屠殺大量波蘭人,戰後在波蘭建立親蘇的社會主義國家,波蘭人也仇恨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就在波蘭的東北邊境,如同懸在波蘭頭上的一把利劍,讓波蘭坐立不安。
蘇聯剛解體時,立陶宛和波蘭都對俄羅斯大哥敬畏幾分,俄羅斯人進入加里寧格勒暢行無阻。可後來立陶宛與波蘭相繼加入歐盟,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歐盟規定,內部國家的居民無需簽證可來往自由,但歐盟之外的國家進入就必須辦理簽證。如此一來,俄羅斯本土通往加里寧格勒的兩條陸上通道,都需要辦理簽證,並且接受立陶宛或波蘭海關審查。俄羅斯的許多貨物,都囤積在海關接受檢查,效率大大降低。
加里寧格勒不僅經濟連年下滑,軍方物資也無法像以前那樣得到保障。俄羅斯採取了許多措施,將這里列為經濟特區,在此建造賭城,吸引遊客,刺激消費。
但這些仍無法彌補陸上交通被隔絕帶來的弊端,俄羅斯謀求從立陶宛進入加里寧格勒免簽,遭到歐盟強勢拒絕。雖然冷戰早已結束,但俄羅斯咄咄逼人的軍事與外交,對西歐國家形成強大的壓力,斷絕加里寧格勒陸上交通,是歐盟和美國制裁俄羅斯的一大法寶,歐盟當然不會輕易放棄。
以上是經濟方面,軍事上更厲害,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都已經加入美國主導的北約,波蘭與立陶宛都部署有北約的軍隊和導彈。
為了反制北約,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部署帶核彈頭的導彈,意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大不了大家同歸於盡。
正因如此,北約和歐盟不敢放鬆對加里寧格勒的阻隔,時刻保持警惕。
俄羅斯陸上徹底走不通,走海上又如何呢?從芬蘭灣東部的聖彼得堡出發,通過波羅的海,可以抵達加里寧格勒。
海上航道,除了深恨俄羅斯的波羅的海三國,還要經過芬蘭與瑞典的海域。此二國在二戰後都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但中立國不代表沒有國防,實際上兩國最大的防禦對象就是蘇聯或俄羅斯。
蘇聯在二戰前後曾入侵芬蘭,侵佔不少芬蘭領土,到現在俄羅斯芬蘭仍有領土糾紛,兩國關系並不好。一戰前瑞典王國曾與沙俄打了差不多200年,瑞典顯然更親近西歐國家,對俄羅斯並不友善。
軍事上芬蘭與瑞典並沒加入北約,但他們是歐盟國家,俄羅斯人不能隨意進出這兩國。
從聖彼得堡到加里寧格勒這條海上航道,大約1000公里上下,輪船航速遠不如高速公路,可以運輸貨物卻不適合乘客。而且免不了接受他國檢查甚至驅逐,磕磕絆絆決不順利。
陸海兩路被堵。現在俄羅斯人去加州,坐飛機還是順暢的。
Ⅱ 俄羅斯在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的領土歷史
在波羅的海東岸,立陶宛與波蘭(不是白俄羅斯)之間,有一塊面積1.1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里是俄羅斯最小的一個聯邦主體——加里寧格勒州
俄羅斯前總統普京的夫人柳德米拉就出生於此。這個俄最西部的州雖然一直屬俄聯邦管轄,卻距俄聯邦本土有600公里之遙,是一塊實實在在的「飛地」。
加里寧格勒州的大部分位於普列戈利亞河流域。地形以低地、沼澤和平緩丘陵為主,20%的土地生長著混生林。加里寧格勒州原先是德國東普魯士的一部分,中心城市是哥尼斯堡。
二戰結束後,根據蘇美英三國簽署的波茨坦協議,哥尼斯堡連同東普魯士北部地區劃歸蘇聯版圖,東普魯士另外的三分之二領土分給了波蘭。
1946年,這片土地成了俄聯邦的一個州。為了紀念剛剛去世的蘇聯領導人加里寧,該州以他的名字命名,哥尼斯堡改名加里寧格勒,並定為該州首府。蘇聯政府強行將這里的德國居民遷走,並遷入大批俄羅斯居民。
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獨立,成為主權國家,把俄聯邦本土和加里寧格勒州隔離開來,使該州變為「孤島」。從此,該州居民走陸路進出俄本土,必須經過兩個主權獨立國家——立陶宛和白俄羅斯。
首府加里寧格勒瀕臨波羅的海,有人口45萬,接近全州的一半。這里是俄羅斯的重要海軍基地,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就設在此。
加里寧格勒還是俄羅斯的貿易港和漁港,有聞名的造船廠和琥珀廠。這里的琥珀生產馳名全球,儲量佔世界儲量的90%。琥珀廠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每年生產琥珀400噸,創產值300萬美元,產品出口到日本、波蘭、立陶宛和德國等國。
Ⅲ 俄羅斯怎麼在立陶宛有一塊領土
是俄羅斯抄的飛地,襲加里寧格勒
參見:http://..com/question/2991661.html?si=5&wtp=wk
網路:飛地
http://ke..com/view/81723.html?wtp=tt
加里寧格勒
http://ke..com/view/72405.html?wtp=tt
Ⅳ 立陶宛與波蘭交界處的那一小塊屬於俄羅斯的地方是怎麼來的
加里寧格勒州。
位於波蘭北方、立陶宛西南。
加里寧格勒二戰以前屬於德國版的國土,叫權做柯尼斯堡。德國戰敗後,柯尼斯堡及周邊地區按波茨坦協定並入蘇聯版圖。1946年,為紀念當時去世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哈伊爾·加里寧,該市由柯尼斯堡更名為加里寧格勒,其周邊地區為加里寧格勒州。雖然加里寧格勒緊臨立前蘇聯的陶宛加盟共和國,但由於歷史上該地並不屬於立陶宛所有,故此,蘇聯解體時俄羅斯做為前蘇聯的主要繼承人,並沒有讓加里寧格勒隨立陶宛獨立,而將其收歸已有,但由於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並沒有陸地相連,中間隔著立陶宛,因此,成了俄羅斯本土之外的一塊「飛地」。就像美國的阿拉斯加一樣,與美國本土不相連,中間隔著加拿大。
Ⅳ 俄羅斯有哪些陸上鄰國,波蘭和立陶宛是它的鄰國嗎
俄羅斯的陸上鄰國主要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波羅的海岸三國,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亞塞拜然,喬治亞,中國,蒙古等。波蘭不與其接壤,但與前蘇聯接壤。
Ⅵ 立陶宛不是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嗎
立陶宛人屬於波羅的語族之一(另一種是拉脫維亞語),和屬於斯拉夫人的回俄羅斯族不一樣。
在歷史上,立答陶宛曾和波蘭 合並成立了波蘭立陶宛王國。1795年後逐步被沙俄吞並。
一戰後立陶宛短暫復國,1940年又被蘇聯吞並。
1990年 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獨立。
Ⅶ 為什麼俄羅斯在波蘭與立陶宛之間還有塊地
那裡是東普魯士,二戰以後被蘇聯佔領
Ⅷ 歐陸風雲4俄羅斯如何吞並立陶宛
如果是成熟的毛子,打贏立陶宛還是沒什麼壓力的,但是想要吞並,就只能一點點割了,優先割Ruthenian文化和正教的省,然後傳教造核等合約…再打…再割……重復,順利的話爭取50年內吞並吧
Ⅸ 俄羅斯聖彼得堡離立陶宛維爾紐斯有多遠
俄羅斯聖彼得堡離立陶宛維爾紐斯的直線距離約657公里:
Ⅹ 立陶宛和波蘭中間的俄羅斯是怎麼回事
你說的那個地方叫抄加里襲寧格勒,是俄羅斯領土的一塊飛地,
二戰結束後,根據蘇美英三國簽署的波茨坦協議,哥尼斯堡連同東普魯士北部地區劃歸蘇聯版圖,東普魯士的其他三分之二領土分給了波蘭。1946年,這片土地成了俄聯邦的一個州。為了紀念剛剛去世的蘇聯領導人加里寧,該州以他的名字命名,哥尼斯堡改名加里寧格勒,並定為該州首府。蘇聯政府強行將這里的德國居民遷走,並遷入大批俄羅斯居民。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獨立,成為主權國家,把俄聯邦本土和加里寧格勒州隔離開來,使該州變為「孤島」。從此,該州居民走陸路進出俄本土,必須經過兩個主權獨立國家——立陶宛和白俄羅斯。
英、法、美三國佔領區合並後,成立的並不是現在的德國,而是聯邦德國(即西德);蘇占區主要部分則成立了民主德國(即東德),東部地區則劃給波蘭作為補償(蘇聯在二戰後,國境線向西遷移,佔領了波蘭不少領土,作為補償,從德國劃了部分領土給波蘭)。90年時,東西德合並成為現在的德國。
至於東普魯士,其首府科尼斯堡被蘇聯佔領,即現在的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的一塊飛地。其它大部分地區被劃歸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