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紅色路線旅遊景點
㈠ 長沙周邊有什麼好玩的 長沙十大紅色旅遊景點
長沙是一座有2000餘年悠久文化歷史的古城,早在春秋時期,就是楚國雄踞南方的戰略要地之一。漢朝的劉邦立國之後,於公元前206年改臨江為長沙,並設立漢朝的屬國——長沙國,自此之後,長沙開始築建城牆,並逐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長沙因為據有險峻的地理環境,所轄地區又盡為富庶之地,經濟與交通均較為發達,故歷代以來,都是名人、文士輩出的地方,其文化藝術極為繁盛,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佔有極高的地位。
長沙,位於湖南省中部,湘江下游。轄長沙、望城、瀏陽、寧鄉4縣和東、南、西、北、郊5個區,境內的主要河流有湘江與瀏陽河。總面積12500平方公里,總人口550萬,其中城區面積352平方公里,人口110萬。年平均氣溫為17攝氏度上下。
主要風景瀏覽區有嶽麓山、桔子洲、天心閣、烈士公園、月亮島,主要名勝古跡和中國革命紀念地有馬王堆漢墓、嶽麓書院、開福寺、陶侃寺、賈誼故居,「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清水塘、湖南自修大學舊址船山學社、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等。
浩瀚的歷史長河,燦爛的古代文化,給長沙這塊古老的土地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原始社會時期的長沙,已與黃河流域溝通,成為江南文明較早地區之一,形成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精神文明的一個側面,現長沙被列為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45處。其中最具盛名、令遊人為之神往的有嶽麓書院、古麓山寺及麓山寺碑、禹王碑、開福寺等歷史名勝及馬王堆漢墓和保存完好的女屍與3000多件出土文物。嶽麓書院座落在湘江西岸的嶽麓山下,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由官府捐資興建,距今有1024年的歷史,故有「千年學府」之稱。書院規模宏大,全盛時期有學生達千餘人,故稱「瀟湘洙泗」,幾與孔子在家鄉講學的地方齊名。麓山寺,藏匿於嶽麓山腰的古木叢中,這里,「石蹬羊腸險,雲門烏道懸,半山還翠蓋,萬壑響清泉」。石徑迤麗,古木參天。這個寺為西晉泰始四年興建,歷屆住持多為高僧,著名的詩人杜甫曾在一道題為《清明》的詩中描述了人們當時燒香朝佛的盛況:「蓍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艷明眉,爭道朱蹄驕嚙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諸將亦自軍中至」(湘西寺即麓山寺)。現雖時隔千年,歷盡滄桑,長沙人也不像那時千人萬人前往朝香拜佛,但寺內還是一年四季香煙鳧鳧,鍾磬木魚之聲不絕於耳。長沙開福寺,也是中國佛教的一座著名禪寺,創建於後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現建築面積約16000平方米,佛殿有三進,第一進為三聖殿,第二進為佛殿(即大雄寶殿),第三進為毗盧殿。東邊廂房有客堂、齋堂、庫房、方丈居室;西邊廂房有說法堂、禪堂,「碧湖詩社」舊址。大佛殿內,供有佛像和羅漢像。到長沙旅遊,尋訪歷史名勝和文物古跡,人們最感興趣的是保存完好的距今2100多年的西漢女屍及出土文物。長沙西漢女屍是1972年從東郊馬王堆漢墓群一號、二號墓挖掘出土的,當時,屍體保存完好,皮膚具有彈性。墓中出土的文物也非常豐富,內有帛書、帛畫、竹簡、漆器、絲織品、木俑、陶器、農畜產品、中草葯材等文物,共計3000多件。此外在長沙的一些漢代以前的古墓葬中,還出土有大量商周的青銅器,秦漢的兵器、漆器,唐宋的陶瓷器,元明清各代的文物。這些文物都凝結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展示了古代長沙的燦爛文化。迄今為止,我國第一把鋼劍,第一支毛筆,第一張地圖,最大、最早、最完美的青銅樂器,最完整的古棺、古屍,最精美的漆木器、絲綢織物等都出自長沙,展示了遠古時期,長沙獨具特色的文明。
長沙風光秀美,山河壯麗。作為觀賞自然景觀的游覽處所,主要有嶽麓山、橘子洲、天心閣、烈士公園等。嶽麓山,屹立於湘江西岸,山上,古木參天,濃蔭萜地,層巒疊翠,秀如琢玉,山漳泉流終年不涸,蘭芷芳馨,隨風指面。特別是深秋時節,楓葉經霜,漫山紅遍,與天上白雲藍天,山下清江綠水交相輝映,景色端麗而又凝重,登上山顛雲麓峰的望湘亭,俯瞰長沙,萬千景象,盡收眼底。湘江河中橘子洲,南北長5公里,東西寬100來米,四面環水,宛如一巨型游輪,泊定江心。這里,春季嫩柳低垂,隨風飄拂,夏季百花爭艷,芳香四溢,秋季桔紅果熟,丹桂飄香,冬季雪壓青松翠竹,銀雕玉琢。一年四季,景色各異,引人入勝。天心閣,雄踞古城最高處,樓閣高聳,樹綠成蔭,登閣遠眺,「四面雲山皆到眼,萬家燈火最關心」。烈士公園,位於市區東北部,面積120公頃,園內青松翠柏,虯枝曲干,蓊鬱青蔥。寬闊的嚴嘉湖南,碧波盪漾,形狀各異的亭、台、樓、閣、橋、榭、舫等,掩映在湖光山林之中,置身其間,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到長沙旅遊,還有一個重要的參觀游覽點寧鄉花名樓劉少奇故居。劉少奇故居,距長沙50餘公里。故居是一棟土木結構的農舍,前面是一池溏,後面是連綿的山巒,共有房屋20餘間。劉少奇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18歲時離家求學和開始從事革命活動,故居附近新建的陳列館內,陳列了他一生革命的數百件珍貴實物和照片,展示了這位共和國創始人的昭昭業績。
NO.1雷鋒紀念館
雷鋒紀念館在雷鋒鄉雷鋒村,為紀念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同志而建。全館展室陳列面積1500平方米,共分三個部分,四個展室,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雷鋒同志生前的模範事跡,和全國人民學雷鋒的典型事例。是對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共產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課堂。館內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中央領導同志號召全國人民學雷鋒的題詞。
交通:雷鋒紀念館位於長沙市望城縣,望城縣是雷鋒的故鄉。你可以從長沙西站做中巴到望城縣。在那裡你可以瞻仰雷鋒生前的生活環境,拜讀雷鋒生前的事跡,還可以看到雷鋒的故居。
門票:10元
NO.2譚嗣同紀念館
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啟蒙思想家譚嗣同的一生離不開的瀏陽。這里保存有他的祖居地天井坡,故居「大夫第」始建於明末。現保存有他的書房、卧室、會客廳等,是譚嗣同讀書會友,尋求救國真理,從事維新變法活動的地點之一。現已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譚嗣同祠亦稱譚嗣同烈士紀念館,於瀏陽市才常路89號。譚嗣同的故居,位於瀏陽市城內北正街90號。建於明朝末年,因譚嗣同父親譚繼洵官至湖北巡撫,官階顯赫,奉旨命名為「第官邸」,簡稱「大夫第」。譚嗣同曾在這里居住多年,被害後,其夫人李閏居「大夫第」,在譚繼洵的鼓勵和支持下,用自己的部分家產,兼得公、私資產的贊助創辦了瀏陽第一所女子學校,造就了許多女性教師、大夫等,譚嗣同烈士紀念館被列為瀏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元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瀏陽人。好任俠,喜劍術。從學於歐陽中鵠,博覽群書,好金文經學,兼習西方自然和社會科學著作,對魏源,龔自珍甚為贊賞。游歷直隸、陝甘、晉、魯、豫及大江南北等省,觀察風土,結交名士。發揮王夫之「道不離器」學說,提出「器既變,道安得獨不變」,為變法提供理論根據。
譚嗣同墓位於瀏陽市荷花街道辦事處小水村石山下,墓呈半圓形,小圓扁卵石鋪蓋冢頂,三面立石柱,青石板圓圍。前有拜台,兩側擴圍,形八字狀。後立墓碑三通,墓地前方有石馬,石虎各一,華表一對,刻聯語:「亘古不磨,片石蒼匯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
㈡ 長沙有著許多紅色景點,適合大學生去的紅色景點有哪些
長沙絕對是一個紅色旅遊風景區,適合大學生去的地方有湘江、嶽麓山、楊開慧烈士紀念園以及我們的橘子洲!當然了,除了以上給出的這幾個景區,在湖南長沙其實還有非常多具有教育意義的紅色風景區,如果是有機會,希望大家能夠親自前去玩耍,長沙人民可是非常熱情好客的喲!
最後呢,大家可以去一趟橘子洲,很多人不知道橘子洲在哪裡,但是有一首關於橘子洲的詩歌大家肯定不會感到陌生,「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這里說的橘子洲就是我們長沙的橘子洲,來了長沙絕對要去感受一下這個景點,相信看完湘江的你一定會有非常多的感慨和想法!
㈢ 紅色旅遊景點都在什麼地方
中國四大經典紅色旅遊景點:井岡山
井岡山,中國革命的紅色寶地,「中國革命的搖籃」。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而「堅定信念,敢闖新路」的井岡山精神也成為革命先烈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
井岡山不僅是一座革命之山,更是一座旅遊之山。這里有眾多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居、革命舊址、革命文物,更有讓人嘆為觀止的自然風景名勝。這里群峰矗立,萬壑爭流,蒼茫林海,飛瀑流泉,有氣勢磅礴的雲海,瑰麗燦爛的日出,十里綿延的杜鵑長廊和蜚聲中外的井岡山主峰。當年郭沫若游覽井岡山時曾感慨萬千,揮毫留下了「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游」的贊美詩句。
中國四大經典紅色旅遊景點:西柏坡
西柏坡是中國五大革命聖地之一,位於河北省平山縣中部。1948年黨中央、毛主席移駐西柏坡。毛澤東曾在這里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這里還曾經召開過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作家閻濤曾在創作西柏坡紀實文學《東行漫記》時概括說「新中國從這里走來」。
借著昔日的輝煌,西柏坡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為著名的紅色旅遊聖地,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人前來參觀。在西柏坡紀念館里保存著大量革命時期的文物原件,復原陳列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董必武同志的舊居,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中共中央九月會議會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中共中央接見國民黨和平代表舊址等。
中國四大經典紅色旅遊景點:瑞金
瑞金,舉世聞名的紅色古都,曾經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萬里長征的起點。在瑞金,曾經有無數革命領導者在這里駐足,曾經有無數改變中國命運的歷史事件在這里發生。
現如今,瑞金已經成為中國最著名的紅色旅遊之都,是每一條紅色旅遊路線必不可少的一站。這里留下了眾多獨特的革命舊居舊址和精神遺產。
目前,瑞金境內共有革命舊居舊址180多處,如「一蘇大」會址、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紅井等寶貴的紅色旅遊資源。除此以外,瑞金快速的城市發展,也給這座紅色之城塗上了一抹亮麗的現代色彩,優美的綠化環境、整齊美觀的城市建築,使瑞金這座城市更具魅力。
中國四大經典紅色旅遊景點:赤水
四渡赤水之戰可謂是中國長征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一戰,異常艱險的環境、如神的用兵、英勇的戰士,這一切都成就了四渡赤水之戰這一精彩篇章。而偉大領袖毛主席也曾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
現如今,戰爭早已不再,而赤水卻以另一種風姿依然吸引著世人的目光。2010年,赤水丹霞與我國其它5處丹霞景區一同組成「中國丹霞」景觀,成功申報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成為我國第8個世界自然遺產項目。而處處點綴的絕美的瀑布、清幽怡人的竹海、珍貴美觀的桫欏,也讓每一個來過赤水的人,都難以忘記赤水自然風光的美麗。
㈣ 湖南長沙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
長沙橘子洲
①、毛澤東雕像
②、位於橘子洲景區(原橘洲客棧)的「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2018年11月7日向廣大市民開放了,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位於橘子洲風景管理區內原橘洲客棧(該建築曾為辛亥革命著名歷史人物張孝准舊居),展示館建築面積2023平方米,分為主樓和副樓。主樓一層為主展區,二層為臨展區和文創產品展示區。副樓為戲園,主要展演傳統戲劇、音樂、曲藝等節目,並為觀眾提供具有長沙特色的傳統小吃。
烈士公園
位於長沙市開福區東風路22號
雷鋒紀念館
位於長沙市高新區雷鋒街道(原望城區雷鋒鎮)
譚嗣同紀念館
位於瀏陽市城內北正街90號。
文家市會師舊址
位於湖南省瀏陽縣東南51公里處,原為清代瀏陽縣文華書院。
胡耀邦故居
長沙市瀏陽市中和鎮蒼坊
八路軍駐湘辦事處
位於蔡鍔中路徐祠巷15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興故居
位於湖南省長沙縣高塘鄉楊托村涼塘。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
位於長沙市寧鄉縣花明樓鎮,長沙長途客運西站每日均有長途客車發往寧鄉縣。
楊開慧紀念館
位於湖南省長沙縣開慧鄉開慧村,距長沙市約七十公里,由楊開慧同志故居、楊開慧烈士陵園及板倉教育活動中心三部分構成。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陳列館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陳列館位於八一路。
㈤ 旅遊線路,什麼樣的景點稱為紅色線路
其實這個是行來話,有朋自友做旅遊就經常推薦我去什麼紅色旅遊,自助游,半自助游,都朋友那兒學來的,總歸就是旅遊名稱其中的一種。啰嗦了下下,紅色旅遊,紅色線路比如去革命老區延安啦,去景崗山啦等等這些革命戰地都可稱為紅色線路,對娃娃兒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時候可以走紅色線路,了解革命歷史。
㈥ 長沙的革命紅色景點有哪些
一、長沙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
劉少奇故居
劉少奇故居是一棟坐東朝西,土木結構的普通江南農舍,共有房屋21間半,其中瓦房16間半,茅房5間。故居前臨碧水,背靠青山,左有參天古樹,右為村民農舍,環境十分優雅。始建於1871年,於1959年開始對外開放,在「文革」中被迫關閉並遭到破壞,1980年少奇同志平反後再次恢復對外開放。現在的故居為原狀陳列,除按原貌恢復了原有的茅房和瓦房外,還陳列了190餘件展品,通過這些展品,再現了湖南農家的典型風貌和劉少奇在這里學習和活動的部分場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少奇紀念館
位於劉少奇故鄉湖南省寧鄉縣花明樓鄉。1984年籌建,1988年開放。有8個展室、1個聲像廳和2個懷念亭,主體建築3100平方米。紀念館西南面的山地上,有高7.1米(基座高3.1米,銅像高4米)的劉少奇銅像。故居在紀念館北面約250米的地方,是一棟半茅半瓦的土木結構農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秋收起義會師舊址紀念館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位於瀏陽縣文家市鎮西街頭。舊址坐南朝北,佔地約5000平方米,1964年維修,復原有前敵委員會會址、毛澤東等部隊主要領導的卧室、戰士住房及伙房、會師操坪等處。1966年舊址對外開放,1977年在舊址西側興建「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展出有秋收起義的大量文物、照片及1930年毛澤東、朱德率部在文家市殲敵獲勝和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的有關資料。2002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舊址和紀念館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同年,舊址和紀念館實施了全面的維修和改建,運用聲、光、電、雕塑、繪畫、多媒體等多種現代成列手法,將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這一偉大歷史事件向觀眾進行了全新的展示。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楊開慧故居
楊開慧故居位於長沙縣開慧鄉板倉,距長沙市65公里。楊開慧(1901-1930),是毛澤東同志的夫人,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至1927年,隨毛澤東在上海、武漢、湖南等地開展工人、農民運動。1930年被國民黨殺害於長沙識字嶺,遺體葬於板倉。毛澤東在江西致函悼念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楊開慧故居始建於清末,是一棟古老平房,分上、中、下三棟,東西兩邊有廂房,中間是天井。院內植桂花樹和女貞樹,院西為菜地,前為池塘,背倚青山,環境幽雅,秀麗和諧,辟有楊開慧、楊開明、楊展、毛岸英等烈士的事跡陳列室,並陳列有毛澤東寫給楊開慧的詩詞、信件、中央領導的題詞。
楊開慧紀念館
楊開慧紀念館位於長沙縣開慧鄉開慧村,由楊開慧同志故居、楊開慧烈士陵園及板倉教育活動中心三部分組成。楊開慧故居是一座古老的土木結構平房,分別設"楊開慧生平事跡陳列室"和"毛岸英生平事跡陳列室",1972年9月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開慧烈士陵園距故居約300米,主體佔地4003平方米。墓穴上方有一座全黑磨光大理石貼面的巨型毛澤東手書金字《蝶戀花·答李淑》淑詞碑,墓有方有楊開慧漢白玉雕像。板倉是湖南省首批確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活動中心大樓內設愛國主義教育報告廳,黨和國家領導人為開慧烈士題詞陳列廳等。
嶽麓山(門票)景區
嶽麓山也是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課堂,這里長眠了辛亥革命時期為推翻帝制,實現共和而獻身的先烈;為捨生取義而慷慨赴死的志士仁人;還長眠了抗日戰爭時期為抵禦外侮而浴血疆場,以身殉國的中國軍民。
那一座座為他們樹立的豐碑墓誌,永遠昭示和激勵著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構成了嶽麓山的一幅幅悲壯肅穆的人文景觀。其山脈屬南嶽衡山,古人把嶽麓山列為南嶽七十二之一,稱為靈麓峰。南北朝劉宋時《南嶽記》載:「南嶽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嶽麓為足。故名嶽麓。據地質學考證,嶽麓山奠基於古生代,形成於中生代,發展於新生代,距今三億余年。
二、湘潭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
1、湘潭市韶山(門票)市毛澤東故居和紀念館
毛澤東故居
毛澤東故居名為上屋場,坐落於茂林修竹、青翠欲滴的小山沖中。房屋是一棟坐南朝北,泥磚青瓦,土木結構,南方常見的普通農家住房。堂屋正門楣掛「毛澤東同志故居」金字紅木匾,為鄧小平書寫。1961年3月1月,國務院公布毛澤東同志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毛澤東紀念館
毛澤東紀念館位於毛澤東故居南約500m,坐東南朝西北,為鋼筋水泥、磚木混合結構。建於1964年,原稱毛澤東同志舊居陳列館,1982年改為現名。建築面積約5000㎡。館內主要陳列毛澤東同志的生平業績,共分8個室:第一室,少年、青年學生時代;第二室,中共創立時期;第三室,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第四室,土地革命時期;第五室,抗日戰爭時期;第六室,解放戰爭時期;第七、第八室,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另設了3個專題陳列室,即毛澤東的革命家庭、韶山風物耐人思、國際友人在韶山。還附有一個中南海豐澤園毛澤東故居復制陳列。
2、湘潭市湘潭縣彭德懷故居和紀念館
彭德懷故居
彭德懷故居位於湘潭縣烏石鎮烏石村,距湘潭城區6公里。彭德懷故居四周土牆圍繞,附近竹木蔥郁,是具有典型江南風格的普通農舍。1958年、1961年,彭德懷曾兩次回鄉,1961年回鄉調查時在此居住34天,接待來訪的幹部、群眾2000多人次,並在此擬寫5份農村調查材料供中共湖南省委參考。故居堂屋門楣上,嵌有鄧小平題寫的「彭德懷同志故居」匾額。還有彭德懷親手撰寫的門聯「為善最樂,見惡必除」。彭德懷的弟弟彭金華、彭榮華,都於1940年10月前後犧牲,遺體合葬在屋後面的山丘上。1998年10月彭德懷百年華誕之際,故居全面維修、復原,並按彭德懷1961年回鄉時原貌陳列。同年正式對外開放,前來瞻仰的觀眾絡繹不絕。
彭德懷紀念館
彭德懷紀念館位於湖南省湘潭縣烏石鎮烏石村烏石峰下,依山而建,與彭德懷銅像遙相呼應,總面積3100平方米。富有濃厚地方色彩的馬頭牆門廊、青灰瓦屋頂以及灰白牆鑲著的仿宋窗欞,既有古老的楚湘神韻,又有較強的時代感。紀念館採用中國傳統庭院式布局,圍繞序廳,疏密有致地設立了4大展廳共8個展室。序廳為一個寬敞的八邊形,正牆由三組紅色高浮雕組成,分別表現的是:血戰羅霄、百團大戰、抗美援朝。正中一座半身圓雕,塑造了解放戰爭中的彭德懷。側面是兩幅壁畫,主題為「致力於軍隊革命化、正規化建設」、「和人民群眾心連心」。整個序廳以極富感染力的藝術作品,高度濃縮再現了彭德懷史詩般的英雄業績和偉大的人格魅力。紀念館陳列分4個部分,共20個章節,用了300多張照片和一大批珍貴藝術展品,採用了聲、光、電等多種表現手段,生動、藝術地再現了彭德懷偉大、光輝、戰斗的一生。1998年被評為』98全國文物系統十大陳列展覽精品之首。
三、岳陽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
平江起義舊址
平江起義舊址原為天岳書院,位於平江縣開發區,佔地面積5948平方米,建築面積3907平方米。1928年7月22日,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在此領導和發動了著名的「平江起義」,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館內有:平江起義史料陳列、彭德懷同志光輝業績陳列、膝代遠、黃公略生平陳列、光榮的平江起義團陳列,展品包括珍貴實物136件,圖片162張,包括當年平江起義部隊使用過的機關槍、子彈以及平江工農武裝使用過的土槍、土炮等,資料翔實,內容豐富,真實地反映了彭德懷元帥及其領導的平江起義對創建人民軍隊、開辟湘鄂贛革命根據地、保衛中央蘇區、建立人民共和國所做出的卓越貢獻。1982年天岳書院辟為平江起義紀念館,陳雲同志為其題寫「平江起義紀念館」匾額,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全國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4年國家下發文件將平江起義舊址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任弼時故居
任弼時(1904一1950年)故居位於汨羅市弼時鎮唐家橋,107國道1536公里處,南距長沙40公里,北與屈子祠、岳陽樓(門票)連成一線。故居始建於清代,土木結構,前有池墉,後傍小山,蒼松翠竹,環境幽雅。前後共三進,面闊三間,兩側均帶有天井,另有廂房、雜屋。第二進明間辟為紀念室,次間和附房作陳列室,展出一批珍貴照片和實物資料,其中有長征途中吃剩的半截牛皮褲帶和延安時期他紡織的衣服。正門門額懸掛鄧小平親筆題寫的「任弼時同志故居」匾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四、郴州市紅色旅遊景點
宜章縣湘南暴動指揮部舊址
位於宜章縣城關鎮,原為宜章女子學校。1928年1月,朱德、陳毅等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一部分隊伍,由廣東折回湖南,在此舉行了「年關暴動」,建立了湘南第一個紅色政權宜章蘇維埃政府,並把部隊改編,正式組成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舊址為四棟兩層建築物的四合院,一棟在坪東,一棟在坪西,相互對峙著。中坪北面原有一棟簡易樓房,樓下有兩耳房和一廳堂,中廳是起義指揮部及朱德、陳毅等的住房,兩側為紅軍戰士營房。1979年對舊址進行了全面維修,按原貌作了復制陳列,現已辟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衡陽市紅色旅遊景點
衡東縣羅榮桓故居
羅榮桓故居位於湖南省衡東縣榮桓鄉南灣村。坐西朝東、磚木結構、單層二進五開間設外廊,建於1914年。1915年上半年,13歲的羅榮桓與家人從新大屋遷居到此,至1927年4月離開家鄉走上革命道路,他在這里斷斷續續度過了12個春秋。當年,羅榮桓把家鄉當作從事革命活動的實驗基地,在這里留下了一串串光輝的足跡。1983年10月羅榮桓故居公布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1月經修復後正式對外開放,胡耀邦同志題寫了「羅榮桓故居」牌匾;1995年被公布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被國家列入「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同年又被湖南省旅遊協會評選為「湖南百景」之一;2005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同年又被中宣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6年被評為第四屆「中國紅色旅遊市場遊客滿意十佳景區」,「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六、張家界市紅色旅遊系列景點
賀龍故居
賀龍故居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村。故居是一棟坐北朝南、四扇三間的普通木房,原是賀龍祖父賀良仕於清道光午間修建的,後為賀龍的父親賀仕道所繼承。賀龍和他的姐姐、妹妹、弟弟都出生在這里,並在這里度過了他們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由於他們家人口多,賀龍父親將這三間房用木板隔成六間。正中一間為堂屋,門首紅底金字匾額上的「賀龍故居」四個字為鄧小平手書。1919年,由賀龍祖父修建的這棟普通民房被反動「神兵」燒毀,不久由賀龍父親重修,到1925年擴建成四合院。1929年又被當地反動團防陳策勛拆毀,只剩下槽門和一壁殘牆。文化革命時期賀龍遭到誣害被打倒,剩下的殘牆也被搗毀,屋基被平整為稻田。現在的賀龍故居是1977年省縣兩級政府撥款按舊居原貌修復的。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賀龍故居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賀龍紀念館
賀龍紀念館於1996年建成,館內共展出賀龍一生中各個時期的圖片337幅,文物文獻138件。展覽共分「執著的救國救民抱負」、「卓越的無產階級軍事家」、「傑出的新中國體育事業的奠基者」、「軍隊和國防建設的重要領導人」、「賀龍永遠活在人民心中」等五部分,全名地展現了賀龍戰斗的一生,光輝的一生。紀念館除了對遊人開放,還辟為省、市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已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景區」名錄並入選「全國三十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七、湘西自治州紅色旅遊景點
永順縣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
該館位於張家界旅遊核心服務區的中心位置,與世界級名山張家界相互襯托,相得益彰,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館舍為四合井院落,東、西、北3棟15間木房是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址建築群,始建於清末,曾是西洋傳教士使用的天主堂,紅軍進駐之後,這里便成了孕育和產生影響中國革命歷史進程和決定中國前途和命運的偉大事件、偉大軍隊和偉大人物的地方,從這里走出去166位開國元帥將軍。院內石板塌潔凈悠古,常青樹蓊蓊鬱郁,鮮花四季常開,肅穆與清新兩美兼備,遊人與過客心曠神怡。
㈦ 想去湖南進行紅色旅遊,有哪些必須得去的景點
湖南有很多著名的紅色旅遊景點,比如秋收起義會址、汝城會議舊址、劉少奇紀念館等等。這些地方都是很值得去的。發展紅色旅遊,對於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湖南這些著名的紅色旅遊的景點吧。
其實除了以上這些,湖南還有很多關於紅色旅遊的著名景點。比如秋收起義會址、彭德懷故居紀念館等等。他們對我們中國都有這史詩般的意義。發展紅色旅遊,可以增強青年的愛國熱情,並且能讓人們感受到當時先輩的精神,努力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使其發揚光大。紅色精神不能斷,讓我們一起將它傳承下去吧!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豪!
㈧ 貴州紅色旅遊路線有哪些
1、貴陽——息烽集中營——遵義:遵義會址遺址、紅軍政治部舊址、毛主席舊居;
2、遵義——桐梓婁山關: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3、遵義——習水——赤水: 紅軍四渡赤水相關遺址;
4、甕安——黎平:黎平會議舊址、黎平會議舊址。
㈨ 長沙必去的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橘子洲頭的非遺館怎麼樣
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館內收藏各類非遺展品千餘件,展示各類非遺代表性項目70餘項。除實物展示外,展示館還採用多媒體互動、幻影成像等手段,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融入寓教於樂的非遺知識競答和猜謎游戲。在這里,你可以藉助多媒體互動平台,了解長沙窯銅官陶瓷「浴火重生」的過程;親身體驗齊針、滾針等神奇的湘綉針法;以玩游戲的方式感受麻山鑼鼓的喜慶和熱鬧,見證長沙臭豆腐從食材准備到烹制出鍋的全過程……
市民還可以在二樓文創產品展示區買到各種各樣的非遺文創產品,而定期舉行各類非遺作品展覽的臨展區,則可以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除此之外,參觀者還可以去位於副樓的戲園,一邊欣賞舞台上展演的傳統戲劇、音樂、曲藝等節目,一邊品嘗戲園為觀眾提供的長沙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