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大全 » 准格爾旗6條紅色旅遊路線

准格爾旗6條紅色旅遊路線

發布時間: 2021-01-12 17:19:28

『壹』 急~河南到內蒙故鄂爾多斯准格爾旗薛家灣鎮路線

你先找個火車到呼和浩特來! 然後從呼和浩特坐汽車到薛家灣就可以了 呼和浩特到徐家灣的車費是35元! 一個多點就到了『!很近的額!

『貳』 准格爾旗黃河大峽谷作文

一、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位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險峻幽深,侵蝕下切達5382米,具有從高山冰雪帶到低河谷熱帶季內雨林等九個垂直自然帶,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帶最齊全、完整的地方,這里麇集了許多生物資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種類的2/3,已知哺乳動物的1/2,已知昆蟲的4/5,以及中國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稱世界之最。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懷抱南迦巴瓦峰地區的高山峻嶺,冰封雪凍,它劈開青藏高原與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條長長的濕舌,向高原內部源源不斷輸送水汽,使青藏高原東南部由此成為一片綠色世界。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里最險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從白馬狗熊往下長約近百公里的河段,峽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還無人能夠通過,其艱難與危險,堪稱「人類最後的秘境」。由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環境惡劣、災害頻仍,構成人們很難跨越的屏障和鴻溝,其落後與閉塞,使墨脫成了高原上的「孤島」、遠離現代社會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1994年,我國科學家組成一科學考察隊,對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進行科學考察,才揭開了雅魯藏布江大峽穀神秘面紗的一角。


進入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有六條路線可以選擇:


第一條路線:米林縣派區—多雄拉—拿格—汗密—馬尼翁—背崩。這是一條傳統的大道,也是一條從喜馬拉雅山北坡高原上到大峽谷下遊河谷的道路。通常行走需經三天時間,中間帶要翻越海拔4200米左右的多雄拉山口,過山口經拿格到汗密、馬尼翁則是一路下坡。其中,汗密以下的老虎嘴一帶,山路懸在陡崖上,十分險峻難行。歷年運輸發生事故皆在此處。從馬尼翁走過鋼架鐵索吊橋,到達對岸的背崩區,海拔已降到700米左右。



第二條路線:從米林縣派區經大渡卡、格嘎到加拉,順江而下進入大峽谷的小道。由加拉往下進入無人區,無路可走。沿江大概走一星期方可到達白馬狗熊,沿江皆為刀削般的基岩陡壁。新中國建立以前,傳統的通行是從白馬狗熊上山,離開峽谷經西興拉山口(海拔4400)米沿一條支溝直下,到達大峽谷,經進大拐彎後的江邊魯古村,過溜索到甘代(東岸),由甘代順而下經加熱薩區直奔墨脫。



第三條路線:從川藏公路上的帕隆起程,沿帕隆藏布江下遊河谷下行,三天的騾馬大道可直達大峽谷的頂端扎曲村,過新建的鐵索橋(原為溜索)至達波,離開大峽谷橫切過去,一路經原始森林和山樑,三天可到大峽谷拐彎下方的江邊八玉村,然後經魯古、甘代、加熱薩到墨脫。



第四條路線:從波密縣的古鄉渡過帕隆藏布江的古鄉湖,上山翻過隨拉山口(海拔4400米左右),西南下,直達大峽谷江邊的加熱薩區。沿途山路曲折,行程三天。



第五條路線:從波密縣扎木鎮南行沿嘎隆拉北曲直上,越過海拔4200米的嘎隆拉山口,西南下,沿嘎隆拉南河經64公里、86公里(「64公里」、「86公里」皆為波墨公路上的地段專用名,也稱為64道班、86道班,到達大峽谷畔的達木。這條線路經過多次修築,步行道比較好走,開山季節甚至可沿公路開汽車直達63公里一帶。順利的話,一般兩天時間可進入大峽谷到達墨脫。



第六條路線:從波密往東不遠到達興,過帕隆藏布江沿達興河上溯到源頭,由盤山小道上金珠拉山口(海拔5030米),越過金珠拉沿金珠曲下行,經提琴到金珠區(格當),由金珠區往下過螞蟥山經達木到大峽谷江邊,一般步行需四五天時間。


二、金沙江虎跳峽



位於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和迪慶哈巴雪山之間的金沙江虎跳峽,全長十五公里,上下落差將近二百米,江水湍急,奔騰咆哮,是聞名世界的大峽谷,為眾多旅遊者所嚮往。中新社記者:納家驊


三、怒江大峽谷



怒江發源於青海唐古拉山的南麓,流經西藏、雲南、出國境穿過緬甸,最後注入印度洋。雲南境內的怒江,奔騰於高黎貢山與碧羅雪山之間,兩山海拔多在4000-5000米


怒江河床海拔僅800米左右,河谷與山顛等相差達3000-4000米,形成著名的怒江大峽谷。


怒江兩岸盡是高山夾峙、峭壁千仞、危岩嶙峋,不少江岸都是垂直的石壁。沿怒江的瀘水、福貢、貢山等幾縣境內生活著傈傈族、怒族、獨龍族、白族勒墨人、藏族等少數民族。



據說怒江因谷深流急、水聲咆哮如怒吼得名;又聽說因怒江兩岸地區古代有怒人移民居住,故而得名為怒江。抗日戰爭時期大名鼎鼎的「駝峰航線」就從這里穿過,97年還發現了一架當年「飛虎隊」的飛機殘骸。



從昆明往西北方向,乘坐100元左右一張票的客車,行程638公里,即到怒江州府所在地六庫鎮,這是個有特色的江邊之城。沿穿城而過的怒江往上遊走,或是順著怒江州流淌著的獨龍江、瀾滄江進去,沿江的坡上一路都可以看見少數民族的村寨,用竹篾和木頭捆綁起來的「千腳落地」房。



六庫北面貢山縣東北邊的丙中洛,赫赫有名的怒江第一灣就在這附近,碧羅雪山常年積雪,大片的原始森林茂密蔥郁,怒族、傈傈族、藏族、獨龍族等多種民族在這里聚居。說到民風民俗,那更是古樸自然。


四、瀾滄江大峽谷



流經青、藏、滇進入緬甸的瀾滄匯,在迪慶德欽縣境內流程150km。該段江面海拔在2006米,直線往上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谷地海拔高差在4734米以上。從江面到頂峰的坡面距離為14km,每kM平均上升337米,峽谷有一個近於垂直的坡面。



瀾滄江大峽谷不僅以谷深及長聞名,且以江流湍急而著稱。冬日清澈而流急,夏季混濁而澎湃,該江年徑流量8.38億立方米。在l50km的流長里落差為504米,比降3.4%。狹窄江面狂濤擊岸,水聲如雷,十分壯觀。如此陡峭的高山縱谷地形,如此奇異絕妙的地理構造,實為舉世罕見。


面對這滔滔的洪流,千百年來人類設法在這段江上開辟舟楫之便。

五、太魯閣大峽谷



「太魯幽峽」,是台灣著名的旅遊勝地,位於台灣東部花蓮縣西北,連綿20公里,是太魯閣公園的一部分。兩岸懸崖萬仞,奇峰插天;山嶺陡峭,怪石嵯峨;谷中溪曲水急,林泉幽邃,具有長江三峽雄奇景觀連綿不斷的氣勢,被譽為寶島的三峽,為寶島八景之冠。



太魯閣是從泰雅語「魯閣」來的,「魯閣」是桶的意思。這里地勢險要,曾多次作為戰場,隨處可見石頭碉堡,易守難攻。它好似鐵桶江山一樣,故稱「魯閣」,通常叫太魯閣。



入峽的第一景叫「太魯長春」,集山崖、寺廟、溪流、瀑布於一身,景觀迷人。寺廟長春祠,是為紀念在中橫公路中殉職的141位工作人員而建的,黃瓦紅柱,十分醒目,坐落於立霧公路對岸的崖壁下,祠旁有瀑布直瀉溪谷,在祠上可觀賞立霧溪周圍的旖旎風光。



自長春祠復進深谷,沿著溪流繞過一座座巨崖,倏然一座壁立萬仞的大斷崖出現在眼前,人們稱它「屏風岩」。危崖兩岸皆垂直石壁,無路可通,唯有鑿岩取道。為了取光,人們鑿通隧道一側的崖壁,開窗取光,沿途窗口不斷,工程之浩大、艱難,實屬罕見。


燕子口,還有一個燕子澗,因燕子在石洞里築巢而得名,到了春天,有「百燕鳴春」的動人景觀。


進入迎賓峽,為中橫公路中最險峻的地段———錐鹿隧道。這里是馳名世界的全大理石斷崖,高達1660米,下臨深淵,名曰「錐鹿大斷崖」,工程人員沿溪在崖縫中鑿出凹槽,將公路嵌鑲在岩石峭壁上,險峻無比。這是人類戰勝自然的智慧和力量的印記。



太魯峽谷中最壯觀的是「虎口一線天」。這里斷崖緊接著殘壁。人在峽中,只見三面崖壁,仰首隻見谷天一線。由於峽谷斷裂線毫無規則,險崖犬牙交錯,左轉右旋,因此,鑽進岩腹的隧洞一個接著一個,如九曲回腸,人們稱之為「九曲洞」,是中橫的一大奇觀。



天祥,為太魯閣峽谷最美的觀光勝地,也是花蓮的重要風景區,原為泰雅族山胞居住地。中橫公路開拓後,為紀念文天祥,建有文天祥塑像及公園,並改名為天祥。這里有梅園、福園,有氣宇軒昂的祥德寺、七級古塔、紅色吊橋等景觀。


六、黃河晉陝大峽谷


黃河晉陝大峽谷,北起內蒙古托克托,南至河津禹門口,全長725公里,沿線共有27個縣市,面積達11.16萬平方公里。


黃河晉蒙大峽谷,西依遼闊雄渾的鄂爾多斯高原,東鄰邊疆起伏的晉北山區,北鄰陰山山脈,南接晉陝峽谷。沿黃河大峽谷兩岸其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文物古跡眾多,自然,人文景觀皆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匠心獨具,使大峽谷兩岸懸崖峭壁,峰聳秀,煙迷玉黛,如詩如畫,風光獨特,甚為壯觀。被譽為北國的小三峽。大峽谷地處中溫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氣候寒冷,夏季氣候溫和涼爽,環境宜人。



河南縣寧木特鄉的黃河大峽谷全長30公里,兩岸高山聳立,在陡峭的石壁上有許多天然岩洞,對這些岩洞人們有許多神秘的傳說,如本教的藏經地,此事已證實;古董存放處,有恐龍化石等,另外,曲曲折折的黃河大峽谷水流湍急,氣勢磅礴,觀之心曠神怡,豪氣頓生。


七、大渡河金口大峽谷



從成都出發,經過近4個小時的車程,大渡河金口大峽谷便出現在眼前。踏入這雄奇壯觀、險峻幽幻的天然大峽谷,干仞絕壁。萬座奇峰便迎面而來。


金口大峽谷,西起烏斯河凍至金 口河,地跨四川省的樂山市金口河區。雅安市漢源縣和涼山川甘洛縣。它全長約30公里,谷寬不足200十,谷深卻達
2600米。峽谷兩岸奇峰突起,危岩聳立,構成各種象形景觀,似人似獸,栩栩如生、重重疊疊的山巒上,綠樹成陰,飛瀑跌宕,各種山花野草爭奇斗艷,形成一道道絢麗的風景,自然情韻雅緻不凡。



發源於川西北高原的大渡河,以險惡洶涌而著稱,它奔騰咆哮,一瀉千里。正是它,造就了這壯觀的峽谷、醉人的風光。據地質專家介紹,在新構造運動的強烈影響下,地殼不斷抬升,同時河谷不斷向下切割
最終形成了這可與長江三峽媲美的峽谷地貌景觀。


從半山腰看下去,大渡河水是那樣清澈、柔美、然而下到谷底,溫柔的河水變成了下羈的野馬,在群山間奔騰跳躍,發出陣陣的巨吼,抬頭仰望,天空聚為一線。兩岸絕壁如刀切斧砍一般,山體上褶皺明顯、層理分明,記錄著這里10多億年來地質演化的歷史。



沿著大渡河畔西行,只見兩岸的崖壁越靠越近,景色也越來越清幽,不覺已置身於峽谷中樂山市與雅安市分界處的白熊溝。白熊溝谷深2000餘米,長4000餘十,以一線天景觀最為著名:谷中兩山之間僅隔20餘十向上望去,天空似乎變成了一片小小的竹葉。



在大峽谷的北岸,矗立著海拔3236十的大瓦山。這是一座M疊紀玄武岩構成的平頂山,地質結構與峨眉山、瓦屋山相同,但與二者截然下同的是,大瓦山為四面均是絕壁的孤山,高差可達800十~1000十。山頂平檯面積約1石平方公里、古木參天,雄渾開闊,遠望如突兀的空巾樓台,其景象之壯觀,尤勝峨眉山、瓦屋山一籌。


八、太行山大峽谷


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光旅遊區 ( 國家森林公園 ) ,位於山西省壺關縣東南部,距山西省太原市250 公里,距河南省鄭州市 280 公里,距河北省石家莊市
300 公里,旅遊區佔地面積 93 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達 74.9%
。境內千峰競秀,萬壑爭奇,獨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叼動植物資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峽谷最為奇異的自然風光。


太行山大峽谷是峰的海洋,是石的國度,是洞的世界,是水的寶庄,是植物生長的園地,是動物生棲的天堂。風景區風光旖旎,景色奇異,匯集太行風采於奇峰澗壑之中,林海懸崖、山石、清泉、瀑布、溶洞、廟宇、傳說,有虛有實,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險,巧奪天工,共有景觀
400 余處,景點 44
個。全區以五指峽之奇、龍泉峽之雄、王莽峽之秀、紫團洞之幽繪成了一幅風光秀麗的壯美畫卷。景區內有綠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懸崖,千姿百態的山石,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盪漾的深潭,雄偉壯觀的廟宇,引人入勝的溶洞,令人神往的傳說。置身其間,時見濃蔭蔽日,溪水潺潺,時聞飛瀑瀉銀,珍禽飛鳴;駐足山巔,可望星月游移,奇峰變幻,可瞰雲海蒼茫,彩霞沐日。鬼斧神工,令人驚羨,雄奇險幽,
嘆為觀止。

九、天山庫車大峽谷


庫車大峽谷位於天山山脈南麓、新疆庫車縣城以北64公里處,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峰2048米。峽谷南北走向,全長5公里,最寬處53米,最窄處0.4米。億萬年的地質運動、風雨剝蝕,在這里造就出無數奇峰異石,如一線天、月牙谷、玉女泉、懸心石等。最神奇的要數開在懸崖之上的唐代千佛洞,石窟中保留的漢文化完整豐富,在古西域地區數百座石窟中絕無僅有,堪與同時代的敦煌莫高窟相媲美。


峽谷夏日暑氣不侵、冬季溫暖如春,四季均適合進入。但因為地處沙漠戈壁,中午氣溫偏高,而夜晚降溫很快,所以如要宿營,應帶好防寒衣物。



暴雨時進峽谷非常危險,因為沙漠戈壁地區,雨水存不住,哪怕是十多里外的暴雨,也可能在瞬間匯成山洪沖入峽谷,這里就曾經發生過洪水圍困遊人的事件。



晨曦中的峽谷讓人驚訝不已。山體上因地質作用而生成的褶皺,層層疊疊,清晰可見,光線和岩石本身造就出各種色彩,交織融會,盡管沒有叢林和鮮花,這里的一切卻五彩斑斕,不能不讓人驚嘆大自然的神奇手筆。



當夕陽落到了地平線上,光線給山體染上了謎一樣的色彩,金黃、瑰紅、絳紫、靛藍,車行其間,彷彿穿梭於迷宮之中。罕見奇異的地貌非常適合探險游和攝影。


十、長江三峽



長江,我國的第一大河,全長6300餘公里。它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沖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三峽地跨兩省。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隨著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


三峽旅遊區優美景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宏偉的三峽工程,大寧河小三峽等。



游三峽有三條路線可選:1、從重慶順江而下快節奏地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2、從上海、南京、武漢逆流而上游覽長江沿途美景;3、從三峽的東口宜昌出發飽覽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

『叄』 呼和浩特到烏審旗、准格爾旗、杭錦旗、東勝、伊旗、鄂托克旗這個路線怎麼走火車或者汽車,可以不按照這個

你好!希望可以幫到你東勝區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九曲黃河的懷抱中,古老神奇的鄂爾多斯腹地,是鄂爾多斯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轄7個鄉鎮6個街道事處,總面積2572平方公里。總人口26.53萬,其中城鎮人口22萬。蒙、漢、回、藏等21個民族團結和睦。東勝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發達,北鄰包頭、東靠晉冀、南連陝甘、西接寧夏,109、210國道、包(頭)東(勝)高速公路縱橫貫穿市區,包(頭)神(木)、准東鐵路沿市而過,呼西光纜貫通,網通、移動、聯通三大網路覆蓋東勝每一個角落,東勝成為內蒙古西部信息交通樞紐。東勝各類資源豐富,集團帶動強勁。煤炭、石油、天然氣、石英沙,建築粘土、陶瓷粘土儲量十分豐富,畜產品、中葯材尤賦盛名。東勝煤田已探明儲量727億噸,與神府煤田聯袂,為世界八大煤田之一,被稱為「烏金之海」。世界最大的羊絨加工企業——鄂爾多斯集團以及伊泰煤炭、伊化、億利等幾大支柱企業就駐東勝。東勝經濟實力雄厚,發展前景廣闊。與首府呼和浩特、鋼城包頭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發展「金三角」,先後同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台灣和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建立了經貿合作關系。按照「以城市帶農村,城鄉經濟一體化」的思路,形成絨紡、酒業、人造板、沙棘、農副產品批發五大龍頭企業,產品享譽海內外。百萬只白絨山羊養殖、沙柳沙棘種植、菜籃子工程建設、生態工程建設、移民搬遷工程,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產業化、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2億元,財政收入達到8.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8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81元,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區101個旗(縣)市區排名第一。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測評,東勝區經濟發展活力指數居全國縣(市)第二位。先後被命名為全國民族進步先進集體、衛生先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文化先進城市和自治區星級文明城市,「雙擁」模範城。。東勝區人民政府駐寶日陶亥西街,郵編:017000。代碼:150602。區號:0477。行政區劃行政區劃網東勝區轄9個街道、3個鎮、1個鄉:交通街街道、公園路街道、林蔭路街道、建設街街道、富興路街道、天驕路街道、哈巴格希街道、巴音門克街道、訶額倫街道、泊爾江海子鎮、罕台鎮、塔拉壕鎮。交通街道總面積約5.5平方千米,總人口76980人,其中流動人口23923人。轄4個社區、1個村委會。公園路街道東至那日松路,西至杭錦北路,南至鄂爾多斯大街,北與塔拉壕鎮為界。是市、區兩級黨政軍機關所在地。轄區總面積14平方千米,人口65406人。轄1個村(碾盤梁,由7個社構成,有常住村民1846人)、4個社區(育才、園林、民生、紅波,共有18個居民小組)。林蔭街道位於東勝區中南部。東與富興街道事處搭界;西至杭錦南路,與建設街道事處毗鄰;北至鄂爾多斯大街,與公園街道相連;南至109國道。總面積4.8平方千米,總人口61964人。轄5個社區(絨紡、便民、技工、文苑、益民)建設街道事處成立於1984年。位於杭錦南路以西,鄂爾多斯市西街以南,109國道(以原至天驕街道事處與原布日都鎮界限為准)以北,天驕路以東。總面積5.5平方千米,總人口50284人,其中農業人口2450人,流動暫住人口15770人。轄5個社區(利民社區、育英社區、新巷社區、新豐社區、橋西社區)、1個村委會(郝家圪卜村),42個居民小組。事處駐杭錦南路30號街坊。富興街道事處成立於2001年。位於市區東郊,總面積9.12平方千米,總人口35460人,其中農業人口780人,流動人口有17020人。天驕街道位於東勝區城郊,天驕路以西、舊210國道(團結路)以東,伊煤路至民族街(舊109國道)及鐵路以南、109國道(原天驕街道與布日都鎮界線)以北。總面積8.2平方千米,總人口31666人,其中常住人口20752人,流動人口10914人。轄1個村(大廟梁村)、4個社區(大橋、鐵路、鐵西、天驕)。巴音門克街道位於東勝城區西部,東和天驕事處以舊210國道為界,南與原布日都鎮毗鄰,西與罕台鎮接壤,北與訶額倫事處以鐵路為界。總面積17平方千米,總人口2362人,其中常住人口2133人,轄2個村,7個居民小組。哈巴格希街道位於東勝區與伊旗阿鎮之間,距離伊旗阿鎮2千米,距離東勝區23千米。總面積371.5平方千米,總人口7514人,其中農牧業人口7287人,蒙古族208人。轄8個村委會,56個村民小組和4個移民小區。鄂爾多斯市的政治、金融和文化中心——康巴什新區座落於此,新區規劃控制面積155平方千米,建設面積32平方千米。訶額倫街道成立於2005年11月,位於東勝市區北部,東至杭錦路延伸(區五中西牆);南至伊煤路民族街;西至包神鐵路;北至北出口立交,北環城線。總面積18平方千米,總人口27937人,轄3個社區(陳家渠社區、伊煤社區、賽罕社區)和1個村(營盤壕村)。泊江海子鎮位於市區西50千米,東與東勝區罕台鎮毗鄰,南與伊金霍洛旗接壤,西與杭錦旗相連,北臨達拉特旗。地勢由北向南傾斜,海拔1371米—1615米。總面積105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774人,轄20行政村,156個村民小組。塔拉壕鎮位於東勝區東北部,距市區6千米。2005年11月,由原銅川鎮和萬利鎮合並而成,是東勝區唯一中心鎮。總面積600平方千米,總人口13800人,其中農業人口12600人,轄13個行政村,103個村民小組。罕台鎮位於東勝區的西部,距市區9千米,南與伊金霍洛旗毗鄰,北與達拉特旗接壤,西與泊江海子鎮相連。地理坐標為東經109度39分23秒-109度56分16秒、北緯39度43分23秒-39度55分37秒。總面積562.5平方千米,總人口18425人,轄13個行政村,109個村民小組。東勝之名由古代名「勝州」而來。「勝」含有決勝、取勝之義,東勝即表示在原之東的意思。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後,牧場大多放墾,陝西、山西漢民大量入原,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設置管理郡王、扎薩克兩旗墾地漢民事務的東勝廳,隸山西歸綏道。宣統三年(1911年)害績憤啃蒞救縫尋俯默,辛亥革命爆發,革命軍將東勝廳和五原廳、包頭鎮合並為包東州,不久又重新分設。民國元年(1912年),東勝廳改署東勝縣,隸山西歸綏觀察使。民國三年(1914年)晉綏分治,東勝縣隸綏遠特別行政區。民國17年(1928年),綏遠特別行政區改省,東勝縣隸綏遠省。1949年,綏遠「九·一九」起義和平解放。1949年底,東勝由綏遠省直轄縣改歸伊克昭盟所轄。1954年,綏遠省並入內蒙古自治區。1983年撤縣設市。2001年設立地級鄂爾多斯市,將原縣級東勝市改為東勝區。2001年2月26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17號)同意撤銷伊克昭盟和縣級東勝市,設立地級鄂爾多斯市。鄂爾多斯市設立東勝區,以原縣級東勝市的行政區域為東勝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寶日陶亥西街。2000年,東勝市轄4個街道、5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252566人交通街街道:轄長青、城慶、吉勞慶、錦秀、先鋒、航空、陳家渠、方向、新村9個居委會;羊場壕村村委會。公園路街道:轄安樂、育才、新建、民生、園林、紅波、通順7個居委會。林蔭路街道:轄技工、益民、便民、絨紡、文苑5個居委會。建設街街道:轄新巷、橋西、新豐、育英、利民5個居委會;郝家圪卜村村委會。富興路街道:轄富興、果園、旺日、永寧、奧林、興農6個居委會。天驕路街道:轄伊煤、天驕、火車站、大橋路、鐵西5個居委會;林場、大廟梁、營盤壕、巴音門克4個村委會。泊江海子鎮:轄公路、塔拉、泊爾江海子、巴音敖包、扎日格溝、海畔、海壕、布碌梁、石畔、布日嘎斯太、十股壕、莫日古慶12個村委會。柴登鎮:轄柴登、城梁、折家梁、宗兌、海子灣、垛子梁、漫賴、板旦梁8個村委會。罕台鎮:轄撖家塔、色連、永勝、板素壕、九成功、問家灣、布拉格溝、罕台廟8個村委會。萬利鎮:轄添漫溝、海子、枳機塔、碾盤梁4個村委會。銅川鎮:轄銅川、常青、白家梁、紅泥塔、酸刺溝、省城梁、店溝、神山、亞麻圖、格舍壕10個村委會。布日都梁鎮:轄布日都梁、灶火壕、查干布拉格、達爾汗壕、吉勞慶5個村委會。2004年,東勝區轄6個街道、6個鎮、1個鄉:交通街街道、公園路街道、林蔭路街道、建設街街道、富興路街道、天驕路街道、泊爾江海子鎮、柴登鎮、罕台鎮、萬利鎮、銅川鎮、布日都鎮、哈巴格希鄉,以及東勝經濟技術開發區、康巴什新區。共有61個村委會、37個居委會。年末,總人口26.5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55萬人,農村人口5.98萬人。2005年行政區劃調整:銅川鎮和萬利鎮合並為塔拉壕鎮;設立巴音門克街道、哈巴格希街道、訶額倫街道內蒙古東勝-【能源之都】東勝處在鄂爾多斯市為中心區域的「中國二十一世紀能源接續地」——鄂爾多斯盆地中心,資源富集,煤炭、天然氣、石英砂、陶土等儲量十分豐富。截止目前,在東勝及周邊地區8.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探明煤炭儲量1244億噸,約佔全國的1/6,煤質優良,具有低磷、低灰、低硫、環保、高發熱的特點,是世界上罕見的環保、優質煤;已探明氣田20多處,其中在蘇里格、烏蘭陶勒蓋發現了我國最大的天然氣整裝氣田,已探明儲量1012億立方米,預測儲量5000萬億立方米。世界上最大的羊絨加工企業--鄂爾多斯集團總部就在東勝,伊煤、伊化、億利等幾大企業集團也坐落在東勝。另外,國家五大電力公司、山東魯能、廣東珠江、香港海粵、山東久泰化工等一些國內知名大企業也紛紛入駐鄂爾多斯市,其中,國電集團投資近30億元在東勝新建的熱電聯電項目將於今年開工建設。內蒙古東勝-【北方瓷都】東勝陶瓷資源原輔材料豐富,被人們稱為「陶瓷之都」。已探明石英砂儲量4226萬噸;陶土儲量4.33億噸,;高嶺土儲量65億噸(在全國硬質高嶺土中質量最優),其中:探明軟質高嶺土儲量1200萬噸;砂質高嶺土儲量1000萬噸,曾被德國陶瓷工業協會主席稱作「上帝賦予你們的白色金子」;芒銷儲量近70億噸,其中保有儲量698068萬噸;天然鹼探明儲量2343萬噸,保有儲量1922萬噸,當地有國內最大的集天然鹼開發、開采、加工於一體的大型企業內蒙古遠興天然鹼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鹼類系列產品在國內市場占較大的份額,並行銷東南亞、港澳等地區;石灰岩礦床已故探明總儲量30682萬噸,工業儲量921萬。主要形成於寒武紀和奧陶紀,以奧陶紀灰岩為主;白雲岩估算遠景儲量90億噸,分布在東勝周邊一帶,層位穩定,厚40-100米,目前尚未開發利用。為了扶持陶瓷工業的發展,東勝制定了優惠的產業政策。陶瓷企業均可享受西部大開發和民族區域自治地區的優惠政策,在稅收、土地以及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的配套上予以積極扶持。除此之外,東勝道路框架、通訊、電力、供水、排污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城市功能日臻完善,陶瓷產業發展空間充裕。一處佔地2000畝的建材工業園區正在規劃建設當中。能耗價格低廉,國家西氣東輸項目、內蒙古「十五」骨幹工程的長——呼天然氣管輸工程途經東勝,現已實現供氣,復線工程正在准備運行之中,每立方米的價格僅為1元左右。城市日供水能力達到10萬噸,工業用水價格為每噸3元左右。電力供應充足,現有35千伏以上變電站7座,日供電能力達到為75萬千瓦時,工業用電價格為每千瓦時0.33元。煤炭每噸的價格在100元左右。能源價格低廉,將使陶瓷生生產成本大大減低降低。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