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武侯祠旅遊路線圖片
㈠ 元旦我們朋友(十幾人)要去漢中,具體想去古漢台、拜將台、褒河石門棧道、武侯墓、武侯祠、留壩紫柏山,
1,如果走西復漢高速公路的話,274公里制 3個半小時就到市裡了
2,門票價錢:古漢台(30元/個人) 拜將台(15元/個人) 褒河(50元)
其他的我不清楚了 我給你推薦離市裡最近的南鄭縣的南湖公園吧 門票30元 裡面很大很好玩風景很好的
3,特色小吃
麵皮 橡子涼粉 寧強核桃饃 王婆麻辣雞
㈡ 有漢中武侯祠觀後感900字
武侯祠乃三國勝地,建於公元223年,是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三國時期最大的遺跡博物館內.
一容踏進大門,就看到劉備和他的兒子、孫子的石像.據說劉備的耳過雙肩、手過膝蓋,石像果然如此.我們繼續走,看到了關羽、張飛、曹操等的石像.石像中,關羽是紅臉;張飛是黑臉;曹操是白臉,紅臉代表正義;黑臉代表脾氣暴躁;白臉代表奸詐.接著,我們看到了諸葛亮的石像.聽導游說,諸葛亮28歲出山作劉備的軍師,真了不起啊!然後我們看到趙雲的石像,我原以為趙雲是一位騎著白馬的英俊少年,但卻是一位白發飄飄的老人.原來,趙雲是眾將軍中最長壽的一位,大家為了紀念這位「常勝將軍」而雕刻成的.在這里,我們還參觀了三國武將用過的兵器,岳飛所抄寫的《出師表》,字字剛勁有力,文中的「帝」字有十幾種寫法,真讓人嘆為觀止.
武侯祠,讓我更深刻地了解三國時期的故事.
㈢ 從漢中去武侯墓
定軍山和武侯墓是一起的,你可以一起玩,然後去溫泉,最後去武侯祠,然後就可以專從武侯祠直接回屬家了,車費來回做班車單趟也就十幾塊錢,去勉縣後做5路公交可以去定軍山和武侯墓,溫泉我不清楚,不過不遠。准備400就差不多了,應該花不完。都挺便宜的。
㈣ 漢中要去勉縣,103路到哪一站下,我目的是玩。武侯祠,載道
你想快點坐上車,就到前進路口那站下,對面長征,拐過去就是漢運司的車,
㈤ 成都有武侯祠,漢中也有武侯祠,且不止一處,請教。
武侯祠有很多,但是以成都的為尊,因為這是劉備欽封的。
但是漢中專的武侯祠確實最正宗的,屬這是因為定軍山在漢中的勉縣。應該知道諸葛亮是葬於定軍山的,而在定軍山山腳就有一座武侯墓,而對應風水的地方(老人們說的,無法考證),就是武侯祠。修改一下一樓的,裡面有三國人物的紀念處,尤其是武侯墓,有兩顆據說是三國時哪位將軍種植的樹(抱歉我不認識那是啥樹),但只是一筆帶過一樣。
論起來這兩處應該是最出名的,但是正如一樓說的,這只是一種紀念,關鍵還在於人們心裡對孔明的尊敬,所以自然就有很多。
㈥ 武侯祠在漢中哪
武侯祠在漢中的勉縣,到勉縣縣城一問都會有人告訴你怎麼走。
㈦ 誰能幫我寫一篇關於漢中武侯祠和古漢台,的導游詞,要實地講解的那種,不要和背書一樣
天下第一武侯祠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今天我們游覽的是素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譽的——漢中勉縣武侯祠。漢中勉縣武侯祠位於勉縣縣城以西3公里處,前依108國道,後瀕漢水,坐南向北,佔地30餘畝,由7院60餘間殿宇房舍組成。建築雄偉,布局嚴整,現存建築多為清代所建。
為什麼稱其為「天下第一武侯祠」?這是因為在全國眾多的武侯祠中,漢中勉縣武侯祠修建時間最早。它始建於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同時,它是由後主劉禪親自下詔修建,是全國唯一的官祠,其他的武侯祠均為民間集資興建。
進入景區來到武侯祠的標志性建築——牌樓前,您首先千萬不要小看腳下這條青石板小道,它東連金牛道,西通褒斜道,是當年出秦入蜀的必經要道。從古至今,來此之人,文官要下轎,武官要下馬。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這座高10米、八角上翹重檐兩滴水的高大牌樓。牌樓正中上書「漢丞相諸葛武鄉忠武侯祠」。蜀漢建興元年(公元223年),後主劉禪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府治事。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詔謚亮為忠武侯(《謚法》危身奉上、險而不辭難曰「忠」,威強敵德曰「武」)。三國時封爵之制,皆以本郡邑為封土。諸葛亮,漢末徐州琅琊陽都武鄉人,封侯拜相時,其家鄉屬曹魏領地,恰巧漢中也有一地名武鄉,「借地封侯」的典故就由此而來。與其說是巧合,還不如說是命運永遠垂青於那些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人。正所謂「時也、運也、命也!」
穿過牌樓南行便為「琴樓」,為券洞式城門建築,鍾、鼓樓居其兩側,樓中設一石榻,上置一古琴,相傳為諸葛遺物。此樓為後人根據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空城計」一段附會其說而建。琴樓正中上書「高山流水」四個大字。高山流水典出《列子 湯問》:「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子期亡故,伯牙憤摔謠琴再不復彈。」 高山流水由此便成為知音的代名詞。為什麼要將高山流水題寫於此呢?您可能認為它比喻諸葛亮與劉備的知音相遇之意。事實並非如此,諸葛亮真正的知音不是別人,正是司馬懿!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真正造就您、促使您成就大事的,往往不是您的朋友,而是您的敵人。暮年的康熙在千叟宴上舉杯講到:我這一杯酒不敬別人,敬的是鰲拜、吳三桂、葛爾丹,我希望他們來世再與我為敵!2002年世界盃期間使小小的塞內加爾一戰成名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們的強勁對手——上界冠軍法國隊。為什麼諸葛亮三氣周瑜,使周瑜發出「即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仍要去江東弔孝?一方面是為了吳蜀聯盟,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從此少了一個強勁對手,幸皇天不負,又來一位司馬懿,否則孔明先生豈不要成為東方不敗、獨孤求敗了嗎?
過琴樓,穿戟門,便來到了拜殿,又名獻殿。殿內遍懸慕傾之匾,為祭拜諸葛亮之地。在拜殿左側有一個醒目的石碑,上書「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仰流風於遺跡萬古清高」,為馮玉祥將軍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南京行營所題。想必許多人都認為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敢弄險。客觀的來看,當年諸葛亮小心謹慎有三個原因:1、從人口來看,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政權。當時,北魏人口504萬,東吳265萬,而西蜀僅94萬人。2、從人才來看,西蜀建國最晚,當時天下一流人才均為魏吳所有,以至於「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3、從局勢來看,成立僅兩年的西蜀因劉備怒而興兵,國力受到重創。東吳伺機報復,北魏欲借機吞蜀,南方蠻夷擁兵叛亂,蜀漢局勢惡化。此時此刻,諸葛亮怎能不小心謹慎?!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小心謹慎與冒險並不矛盾。諸葛亮一生都在冒險。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而諸葛亮不見,他是在冒險!他在冒「與狼共舞」的險!劉備如非明君,此生孔明先生可真要在隆中與狼共舞了!公元208年,諸葛亮舌戰群儒,以孫劉聯軍區區三萬之眾憑長江天險與曹操百萬大軍決戰於赤壁,他同樣是在冒險!從公元227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以西蜀五萬精兵為主力,六齣祁山五次北伐,使魏軍「畏蜀如畏虎」,他還是在冒險!
不過,諸葛亮的冒險,是三思而後行的冒險,是深思熟慮、綜觀全局的冒險,更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冒險!正如大殿門前的一幅對聯所講:
「扶漢心堅惟謹慎乃能擔當事業,伏龍譽早必深潛而後騰綽雲霄」
過拜殿便為武侯祠的大殿,正中神龕上為諸葛亮的塑像,羽扇綸巾,鶴氅方裾,瀟灑睿智,栩栩如生。
大殿後為崇聖祠。正門有清代王鼎豐所題對聯一副「兵在攻心三分聊竭解懸力,魚如得水六齣誠為盡瘁哀」。我們先看上聯,《孫子兵法-謀攻篇》中講道: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諸葛亮出山時,劉備兵不過三千,將不過關張趙,謀不過孫糜簡,勢單力薄,可謂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從公元207年諸葛亮出山到公元219年劉備攻佔漢中,短短12年間,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諸葛亮靠的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他雖明知「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於之爭鋒。」,仍立北定中原、興復漢室之志;雖明知三分天下後,西蜀無論政治、經濟、軍事與北魏均相差懸殊,仍六齣祁山五次北伐;雖明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一統是大勢所趨,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作為中華民族智慧象徵的孔明先生,他為的是什麼?圖的又是什麼呢?——「魚如得水」!您細細品味這四個字,無水之魚為死魚,無魚之水為死水。魚與水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關系,這不正如今天的西部大開發,招商引資固然重要,但是同樣重要的是良好的投資環境!
「大樹無枝向北風,千年遺恨泣英雄」,掩卷長思,不競為其「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的精神所折服,他就象中華民族在漫漫文明長夜裡的一盞孤燈,如同蘇武牧羊時那根沒有旗旄的光禿禿的節杖一般,永遠縈繞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頭!
㈧ 漢中武侯祠中的後面塔樓上的匾額是什麼
「兩漢三國、真美漢中」作為漢中的旅遊宣傳口號是非常恰當地,而勉縣武侯祠因為是全國唯一由皇帝下詔並撥給銀兩修建的祠廟,所以被冠以「天下第一武侯祠」的美譽。
山門
作為武侯祠正大門的山門始建於公元263年,明朝嘉靖六年(1527年)大修,後來雖經歷過多次修葺,整體風格卻並無大變。古樸而大氣的山門像是在展示諸葛亮的武侯風范。
牌樓
進入景區正面即是牌樓,其正面書寫著「漢丞相諸葛武鄉忠武侯祠」。
牌樓背面則寫著「天下第一流」,其兩側的石柱寫著一副對聯,上聯「至大至剛有嚴有翼將相經綸名世業」,下聯「其難其慎乃武乃文聖賢學問大儒心」。正面交代了名稱,背面和石柱的對聯則高度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
琴樓、鍾鼓樓
琴樓之名出自於《三國演義》中的典故「空城計」,「空城計」雖然飽受爭議,但始建於公元263年的琴樓和鍾樓鼓樓卻是真實存在的,樓上的石琴更是晉代遺物,異常珍貴。
戟門、拜殿
文官武將若想進大殿拜謁,就必須在戟門存放兵器整理衣冠。戟門及後方的大殿中擁有眾多匾額、石碑,其中就有清雍正十七弟果郡王所提的「醇儒氣象」和清嘉慶帝所提的「忠貫雲霄」。
觀江樓
觀江樓位於整個武侯祠最南方,置身二樓,南側定軍山和漢江一覽無余,五虎上將之一的黃忠就是在定軍山擊殺魏軍大將夏侯淵的。
旱蓮
旱蓮被稱作漢中市市花,武侯祠內的這顆旱蓮樹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後一棵古旱蓮,每年三月開放,因與蓮花相似而得名。
石碑
武侯祠內名人墨寶不計其數,其中最珍貴的是明碑和唐碑。上圖就是唐碑全圖,碑名《漢丞相諸葛忠武侯新廟碑銘記並序》,是全國武侯祠中最早的,比成都武侯祠的「三絕碑」 早14年。1979年9月14日,國務院將此碑公布為「全世界書法藝術名碑」。
漢中的武侯祠或許因為景點少、地域偏而沒有成都的出名,但無法掩蓋的是其冠絕天下武侯祠的歷史內涵,匾額上的「天下第一流」確實名不虛傳!
㈨ 今年清明要去漢中玩,其中一天的安排是早上勉縣武侯祠,下午石門水庫,褒斜棧道棧道 怎麼坐車 安排合理嗎
如果你是從漢中市區出發,那麼早上從漢運司乘班車到勉縣,然後再換乘3路公交到武侯祠專門前屬。游覽完後,再乘3路公交回縣城。在解放北路勉運司院內乘到褒河的公交車,可以直達石門水庫景點。唯一不便是從縣城到褒河有一半左右的路因修十天高速,破壞的非常糟糕,灰大,路很顛簸,車速也很慢。
除了市區和勉縣的景點,你還可以去洋縣的華陽景區,還有留壩的紫柏山,張良廟,南鄭的黎平,那裡也都不錯,不過因是山區景點,春天可能會來的遲一點,要去的話也要注意天氣變化,多帶一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