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遊攻略泰昌餅家蛋撻
『壹』 泰昌餅家的歷史
泰昌餅家於1954年開業,東主是歐陽天閏。泰昌餅家最馳名的食品包括蛋撻、沙翁與菠蘿包等,全部以傳統方法人手製造,與現時香港其他餅店普遍採用機制方式生產相比,更有傳統特色。與葡式蛋撻不同,泰昌的蛋撻不是酥皮的,是牛油皮的,但香味更濃。
香港主權移交前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十分喜愛泰昌餅家的出爐蛋撻,多次前往品嘗,稱之為「世界上最好味的蛋撻」,餅店內亦掛有店主與彭定康的合照與致謝信。因此,餅店被認為是香港人集體回憶的一部份。
2005年5月,泰昌餅家舊址因業主加租一倍而暫時停業。
2005年7月28日,泰昌餅家正式注冊為有限公司。
2005年9月30日,泰昌餅家於原址附近覓得鋪位,於香港中環擺花街35號地下重新開業。復業首天,門外大排長龍,除以停業前原價發售蛋撻、沙翁等餅食外,亦引入乾酪蛋糕、咖啡等西式餅食。
2005年11月11日在旺角新世紀廣場的第一間分店開張。當時身在香港的彭定康亦參加餅店的開幕。
2006年7月,在香港的觀塘物華街開設第二間分店。該分店現已結業。
2006年9月,在澳門的俾利喇街開設香港以外首間分店。
2007年11月,稻香集團以逾100萬港元入股泰昌餅家20%股權,協議有權於3年後按照已定的價格作全面收購,並積極開設新店。
2008年初,在香港的銅鑼灣渣甸街開設第三間分店。該分店現已結業。
2009年3月,稻香集團增持泰昌股權至80%,成為單一最大股東。控股後,逐步擴大餅家業務。
至2013年8月,連總店在內,在香港共開設有23家店鋪。
『貳』 怎樣在愜午意後,塑造港式風情味蕾做法是什麼
蛋撻:當酥脆的黃油脆皮在你的嘴裡融化開來,甜甜的蛋漿就會覆蓋你整個味蕾。港版式奶茶權:用煉奶沖泡的港式奶茶比一般的紅茶來得還要甜和濃滑。這經典的飲品以煉奶沖泡而成,當地人在寒冷的冬天總會一下就把一杯熱騰騰的奶茶喝完,而在夏天的時候則是會叫上一杯凍奶茶解解暑。酥脆多汁的燒鵝。
『叄』 誰和我說下哪家蛋撻比較好吃
蛋撻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干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
蛋撻在台灣稱為蛋塔,撻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烤出的蛋撻外層為松酥之撻皮,內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廣式蛋撻大約出現於1920年的廣州,香港大約自1940年有些餅店開始出售蛋撻,1950年逐漸在廣式早茶中推出。
二、蛋撻的特點
蛋撻皮有兩種:一種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是一種一咬下去面渣四濺的蛋撻皮;另外一種便是牛油皮,英文叫shortcrust pastry,要加很多黃油,因此有一種曲奇的味道。一開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後來泰昌餅店(一家香港很有名的蛋撻店)用曲奇面團做蛋撻皮,大成功。現在香港做蛋撻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餅店,一家是檀島餅店。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島主要做酥皮。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特別青睞泰昌蛋撻,所以泰昌蛋撻又被叫做肥彭蛋撻。檀島蛋撻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雞蛋為主,油皮則以牛油和豬油為主,蛋撻皮用兩層水皮包一層油皮呈一塊三明治,這樣烘焙起來更有層次。水皮油皮是香港人發明的。香港人做蛋撻還有另外一個特點是只用中國蛋不用美國蛋,他們認為美國蛋沒有中國蛋蛋味濃。
蛋撻作為一種休閑美食,已慢慢在大陸流行開來,去蛋撻店吃蛋撻已成為一種時尚。人們逛街的時候,往往首先會被蛋撻的誘人香濃氣味所吸引過去。在第一次吃過蛋撻後會被它那外酥里嫩、絲滑可口、香甜濃郁的味道所征服,成為它的忠實擁護者。
三、蛋撻的營養和功效
蛋撻的熱量非常高,一個蛋撻的熱量相當於一碗飯。而且蛋撻口感又酥又軟,很容易就會吃多。一個蛋撻的熱量是300卡左右,一下子吃下兩三個蛋撻,要慢跑一個小時才能把這些熱量消耗掉。
蛋撻含有很多脂肪,而且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吃蛋撻你會吃進去非常多的油脂,不容易消耗,加上它不容易有飽感,一不小心就會吃多了。蛋撻所含的脂肪中,飽和脂肪酸佔56%,根據有關研究表明,蛋撻的成分非常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所以,即使蛋撻再美味,吃蛋撻一定要有個度,不能經常吃,一次也不能吃太多。
『肆』 乾冰裡面有蛋撻叫什麼名字
蛋撻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干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
蛋撻在台灣稱為蛋塔,撻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烤出的蛋撻外層為松酥之撻皮,內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廣式蛋撻大約出現於1920年的廣州,香港大約自1940年有些餅店開始出售蛋撻,1950年逐漸在廣式早茶中推出。
二、蛋撻的特點
蛋撻皮有兩種:一種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是一種一咬下去面渣四濺的蛋撻皮;另外一種便是牛油皮,英文叫shortcrust pastry,要加很多黃油,因此有一種曲奇的味道。一開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後來泰昌餅店(一家香港很有名的蛋撻店)用曲奇面團做蛋撻皮,大成功。現在香港做蛋撻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餅店,一家是檀島餅店。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島主要做酥皮。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特別青睞泰昌蛋撻,所以泰昌蛋撻又被叫做肥彭蛋撻。檀島蛋撻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雞蛋為主,油皮則以牛油和豬油為主,蛋撻皮用兩層水皮包一層油皮呈一塊三明治,這樣烘焙起來更有層次。水皮油皮是香港人發明的。香港人做蛋撻還有另外一個特點是只用中國蛋不用美國蛋,他們認為美國蛋沒有中國蛋蛋味濃。
蛋撻作為一種休閑美食,已慢慢在大陸流行開來,去蛋撻店吃蛋撻已成為一種時尚。人們逛街的時候,往往首先會被蛋撻的誘人香濃氣味所吸引過去。在第一次吃過蛋撻後會被它那外酥里嫩、絲滑可口、香甜濃郁的味道所征服,成為它的忠實擁護者。
三、蛋撻的營養和功效
蛋撻的熱量非常高,一個蛋撻的熱量相當於一碗飯。而且蛋撻口感又酥又軟,很容易就會吃多。一個蛋撻的熱量是300卡左右,一下子吃下兩三個蛋撻,要慢跑一個小時才能把這些熱量消耗掉。
蛋撻含有很多脂肪,而且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吃蛋撻你會吃進去非常多的油脂,不容易消耗,加上它不容易有飽感,一不小心就會吃多了。蛋撻所含的脂肪中,飽和脂肪酸佔56%,根據有關研究表明,蛋撻的成分非常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所以,即使蛋撻再美味,吃蛋撻一定要有個度,不能經常吃,一次也不能吃太多。
『伍』 泰昌餅家的事件
商標被「表抄哥」搶注事件
2005年,泰昌襲餅家暫時結業期間,香港導演張堅庭曾與泰昌東主歐陽先生洽談合作,希望對方供應蛋撻給由張堅庭所經營的「表哥茶餐廳」,但不果。由於泰昌經營多年都沒有到商標注冊處登記商標,於是張氏便單方面搶注泰昌商標。此事引起泰昌餅家強烈抗議,要求其歸還商標。張表示,因為自己是基督徒,不會以注冊商標跟歐陽先生「講數」,但開出條件,要歐陽天閏捐款給基督教宣明會,便會「物歸原主」。最終歐陽天閏捐出50,000港元贖回商標使用權。事件引發香港網民激烈討論,有基督徒更質疑張氏此舉是否基督徒應有之所為。
『陸』 香港哪裡的蛋撻最正宗
港式蛋撻是以撻皮分類,主要分為牛油蛋撻和酥皮蛋撻兩種:牛油蛋撻的專撻皮比較光滑和完整,好屬像一塊盆狀的餅干,有一陣牛油香味,類似西點常用之餡批底皮,口感像曲奇一樣,所以又有曲奇皮之稱。酥皮蛋撻撻皮的為一層層薄酥皮,近似西點的牛油酥皮;但因使用豬油,口感較牛油酥皮粗糙。另因撻皮較厚,故酥皮蛋撻的餡料量較牛油蛋撻為少。除以砂糖及雞蛋為蛋漿的主流蛋撻外,亦有在蛋漿內混入其他材料的變種蛋撻,如鮮奶撻、薑汁蛋撻、蛋白蛋撻、巧克力蛋撻及燕窩蛋撻等等。
位於香港島中環擺花街的泰昌餅家所出產的蛋撻,由於曾獲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光顧,故被稱為「肥彭蛋撻」,該店亦因此而吸引不少市民光顧。由於租金上漲,該店曾經暫停營業,但有熱心顧客為店主覓得新鋪,該鋪位置正好在舊鋪對面,方便老主顧容易找回新店,現時已經復業,其後更於2005年11月11日在旺角新世紀廣場開設分店。
『柒』 去香港旅遊:可以帶食物嗎如水小吃
乘坐飛機:不能攜帶來礦泉水、液態源小吃、液態類食品類,可以攜帶固體零食、固體小吃。隨身攜帶的手提行李總重量不要超過5公斤,每件物品的體積不得超過20×40×55厘米,超過規定件數、重量或體積的限制,航空公司將要求行李進行托運。
坐火車:可以攜帶,不屬於限制攜帶物品。限量攜帶物品:不超過20毫升的指甲油、去光劑、染發劑;不超過120毫升的冷燙精、摩絲、發膠、殺蟲劑、空氣清新劑等自噴壓力容器;安全火柴2小盒;普通打火機2個。
(7)香港旅遊攻略泰昌餅家蛋撻擴展閱讀
香港著名景點介紹
1、維多利亞港
簡稱維港,是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海港。由於港闊水深,為天然良港,香港亦因而有「東方之珠」、「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譽。
2、青馬大橋
自1997年5月開放通車以來,青馬大橋成為連接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及市區的干線公路,不單是香港一個主要的建築標志,更是全球最長的行車及鐵路吊橋。它全長2.2公里,壯觀恢宏的氣勢完全超越了美國的金門大橋。
『捌』 去香港一定不能錯過哪些美食呢
一、雞蛋仔
港式奶茶是一種香港獨有的飲品,以其茶味重偏苦澀,口感爽滑且香醇濃厚為特點。港式奶茶入口的感覺是先苦澀後甘甜,最後是滿口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