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旅遊攻略
㈠ 龍門鐵泉有什麼好玩的 龍門鐵泉一日游攻略
鐵泉周圍的景點眾多,有「北回歸線的綠洲」美譽的南崑山、有譽為「華南第一堡」的香溪堡、有如「人間仙湖」的天堂湖,有珠江三角洲最高峰—雲髻山,還有藍田瑤族鄉、龍岩古寺、藍田漂流等景區,自然景觀美不勝收。
一、 櫻花峪位於新豐縣城以北25公里的黃礤鎮旁,由台灣詹氏父子開墾種植。於二零零零年種植了叄萬多棵,面積約八百畝。目前為止成為廣東省內最大最佳的種櫻供應基地和賞櫻基地。全國業內的櫻苗亦大多由本園提供。樹齡越高,觀賞價值越高。全球櫻花有三大品系:吉野櫻/寒緋櫻/八重櫻,復合派生出兩千多個品種。本園集齊三大品系,二十多個品種。櫻樹適溫耐寒,不同品種有不同的花期,南方地區的櫻樹通常在春節前盛開,正月盛放,延續至清明。正好配合到南方人春節後春遊及三八節踏青的絕佳季節。櫻花峪2013年起更歡迎愛花人將她帶回家中,艷遍南粵國。
二、 香溪堡旅遊區獨特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建築風格,有「華南第一古堡」之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香溪堡沿河兩岸的奇林秀水,故又有「廣東小灕江」之美譽。在這里,獨具嶺南建築藝術的「古碼頭、五宅古堡、五宅第、正街」等,這些有著近500年歷史的古堡和牆體斑斑駁駁但保持完整的古建築群,其嶺南文化建築藝術遺風、久經滄桑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淀、濃郁的古堡風情,給人留下時光倒流的回味和聯想的空間。 香溪堡旅遊區的客房文化品位突出,以竹文化為基調,現建好的有竹林別墅和水上竹苑,風格獨特、依林傍水、高雅舒適;在皎潔寧靜的夜晚來一次沙灘露營,別具情調,使賓客盡享無限的寫意人生。
三、水簾洞沿途落差密布,多達30多處,尤以當中的C型滑道、水簾洞、石門峽、三潭疊水、最是稱奇!水簾洞更是擁有目前獨一無二的「C」型、動感型、沖浪型、滑翔型等多種漂流滑道,水簾洞的超凡魅力盡在其中!
四、藍田瑤鄉遍布原始森林,當你踏入風情園猶如進入世外桃園,原始自然的生活氣息令你如入夢境。藍田瑤族風情園薈萃了多彩、神秘、獨特的千年瑤族文化,如傳承千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瑤族舞火狗儀式,是嶺南民族文化發展變遷的一塊活化石。瑤族各支系神秘的巫術特技、奇特的深山搶親、「不落夫家」的瑤王招親、求婚洞和爬樓戀等奇風異俗,還有令人嚮往的寧靜瑤家生活,場面壯觀的祭祀活動,純朴的瑤族工藝,傳統的瑤家美食……最後,集瑤族文化之大成、氣勢磅礴、萬千風情的大型原生態實景演出《印象藍田》是藍田瑤族風情園的一張靚麗的名片,它讓你真切感受中國瑤族千年的多彩文化。大成、氣勢磅礴、萬千
五、 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惠州市龍門縣西南部,森林覆蓋率達97.94%,境內重巒疊嶂,古樹參天,青竹遍野,24萬畝原始森林,6萬畝連綿竹海,南崑山的青山綠水、奇松怪石、鳴泉飛瀑,或雄奇秀麗或廣大幽深,身臨其境無不令人心曠神怡,是旅遊、休閑、養生、保健的勝地。
㈡ 西安湯峪森林公園···食宿旅遊攻略
1.水陸庵
水陸庵地處西安東南五十公里。依山抱水,環境優美。庵內有精湛的古代彩塑群。水陸庵是隋悟真寺內的水陸殿,唐初尉遲敬德曾監修,明代秦藩王朱杯卷奉為家祠佛堂。現存壁塑群屬明代雕塑藝術。建國後政府曾多次撥款修繕,而今面貌煥然一新,山門、前殿、中殿、配殿、後殿等殿宇高屋建瓴,飛檐翹角、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彩塑群設計嚴謹、造型精美,把圓雕、鏤刻等藝術手法溶為一體,在牆壁樑柱上嵌滿了三千七百多尊人物造像,活靈活現。可與著名的敦煌藝術相媲美。
由西安有專線車直達,服務設施齊全是人們尋古覓幽,消遣游樂的極好去處
水陸庵,在藍田縣城東10千米的普化鎮王順山下,以精巧的壁塑聞名於世。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陸庵本是悟真峪北普陀蘭渚庵內的水陸殿,庵毀後,人們便把這座殿宇叫做水陸庵。庵的始建年代紛說不一。據《藍田縣志》及碑石記載,庵是六朝古剎;有人根據今日庵內大殿上的檐獸、滴水瓦和造像的形式風格,以及附近民間傳說為唐代尉遲敬德監修來推斷,認為可能唐代建築。明、清時曾重修幾次,近來又進行了整修。庵的建築形式,與一般佛教寺院類似,前有五間山門,南北兩邊各有13間廂房,院中有3間中殿,西有5間大殿,形成一個四個院落,加之樹木花草的點綴,顯得清新幽雅,樸素庄嚴。
大殿內的彩色泥質壁塑最引人注目。傳說出自唐代著名的雕塑家楊惠之的手。壁塑共分南北山牆、殿中正隔間西壁及西檐牆四部分,其中以南北山牆上的壁塑最引人入勝。這兩牆上的壁塑,均採取連環塑的形式,上下層層列塑著釋迦牟尼的傳略故事,從北壁開始到南牆終止。壁塑中有山小橋梁、園林瀑布、亭台樓閣和殿宇寶塔等建築物,人物有諸佛菩薩、飛天供養人;鳥獸有飛龍舞鳳、獅子、麒麟、象和牛,布局嚴整,結構緊密,層次分明,各盡其妙。不論是騎象悠然緩行,騎獅騎麒麟賓士的,或是乘龍駕鳳飄然舞空的;不管是坐卧佛堂說經的,或是劃船漫遊江湖的,渡河涉水的等等,都是生動自然,形態逼真,而且通過人物面部的表情,反映出了各種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心理狀態。這種精巧的壁塑,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雕塑匠師們的想像力和高超的藝術技巧。
水陸庵位於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王順山下,庵周青山環繞,綠水抱流,風景十分宜人。大殿內的彩色泥塑,最引人注目,傳說出自唐代著名雕塑家楊惠之手。這些壁塑,十分精美,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雕塑匠師們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雕塑藝術技巧。
水陸庵周青山環列,綠水抱流,風景十分宜人,歷來是關中地區一處游覽勝地。
2. 藍田猿人遺址
藍田猿人遺址,在藍田縣陳家窩村和公王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1963年9 月,在陳家窩村厚30米左右的紅色土層底部,發現了一個老年女性的頜骨,1964年5 月 ,又在公王嶺紅土底部的鈣質結核土中,發現一個不完整的中年女性頭骨。兩地相約30千米。老年女性下頜骨特點與北京猿人相似,但比北京猿人較為原始。中年女性頭骨帶有較多的原始性。
經古地磁測定,陳家窩村猿人距今65-50萬年,。公王嶺猿人距今約115萬年。兩者發現在藍田,屬於亞洲人種,按國際科學記名慣例,定為直立人藍田亞種,通常中做"藍田猿人"或"藍田人"。
藍田猿人的文化遺存,主要是打制的粗石器。這些石器多發現在與猿人遺骸出土地相近的紅土層中。共200餘件,其種類有刮消器、砍砸器、尖狀器和有使用痕跡的石片、石球等。尖狀器形狀和特徵很像是人類早期使用的萬能工具石斧。砍砸器是砍砸東西的用具,有大型盤狀多邊砍砸器,中小型交互打制的多邊砍砸器和小型砍砸器,中小型交互打制的多邊砍砸器和小型砍砸器等。刮削器多用石片或碎廠塊加工而成,有直刃、 凸刃、凹刃和復刃四種形式,是用來剝取獸皮和刮削木棍的用具。
1979年在公王嶺建立藍田猿人遺址保管所,設立展室陳列文物,供科學研究和遊人參觀。
3.蔡文姬墓
參觀藍田猿人遺址後自原路返回,經藍田縣城後,公路順灞河西北而行,出縣城約兩公里的路畔三里鎮蔡王村,有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女詩人蔡文姬(蔡琰)之墓。
蔡文姬生活在東漢末的戰亂年代,經歷顛沛流離,命運曲折悲慘。她早年守寡,在戰亂中被匈奴騎兵俘虜,成為匈奴左賢王的妻室,並生了兩個兒子。因為父親蔡邕是著名學者,素被曹操敬重,交誼很深,後來曹操得知蔡文姬的情形,以金璧將蔡文姬贖回,另嫁給董祀。蔡文姬回到中原後,秉受曹操旨意,繼承父親遺志,完成《續後漢書》,留下《悲憤詩》 五言、騷體及《胡茄十八拍》等詩篇。
蔡文姬在歷史、音樂、書法、文學上具有多方面成就,影響最深遠的當屬《胡茄十八拍》。這首飽含感情的詩篇採用民間歌謠的形式,吸取流行於西域的胡笳聲律,一反溫柔敦厚的封建傳統,其感情之奔放,想像之大膽,語言之熾烈,形式之新穎都令人耳目一新,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獨樹一幟的瑰寶。郭沫若認為:「這是在是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
密林環抱的蔡文姬墓高8米。相傳蔡王村也是由蔡文姬的護墓人世代相傳發展起來的村莊。
4.王順山
王順山又名玉山,位於秦嶺北麓藍田縣境內,距西安60公里。312國道橫貫其中,是關中名勝之一。主峰海拔2311米。共有六大景區,150個景點,有40峰、8嶺、16潭、4河、12溪、11瀑、10洞及奇崖、怪石、平台等。
王順山既有華山之險的陽剛之美,又有黃山之秀的嫵媚娟麗。 登上主峰玉皇頂,可東眺西嶽華山,北望渭水連天,南觀群山蜿蜒,西瞰古都長安。景區內峰綿亘,氣勢雄偉,奇山秀峰,物景天成,山泉棋布,清譚點點。 置身「一線天」谷底,不禁令人感到兩壁即合,天光一絲,堪稱奇景。姊妹、孔雀、獨秀等20多座山峰維妙維肖,30多塊怪石天工巧成,有的像古猿、像奔馬、像駱駝,有的形如石獅觀日、老鷹貪食、猛虎下山;松石、七彩、龍虎等七個池潭綠瑩見底;白石栓帽、東羊等小河潺潺不息,彎彎曲曲,穿流於山谷之間,形成多處懸流瀑布。山上樹木繁茂,葛藤飛掛,崖頭青松秀立,枝葉撲展,野兔叢中過,錦雞空中飛,大鯢戲水,黑熊撕打,山羊成群。王順山自古有名,文物古跡甚多,內涵豐富,如有:輞川王維別墅、唐七盤嶺古道遺址等。在我國人類發展史、軍事史、交通史、宗教史等方面,佔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科學、文化和觀賞價值。遷客騷人,覽物抒懷,遺詩三百。美妙的故事令人神往,生動的傳說使人回味悠長。
公園完美的服務設施,為遊客提供了吃住行游娛購一條龍服務。景物獨特,交通便利,是遊客在此游覽觀光、休閑避暑、探險獵奇、科研考察的極佳境地。遊客在西安市金花路唐都汽車站乘車經藍田縣城到藍橋鄉上山即可。
「天下名山此獨奇,望中風景畫中詩。」這是 明朝詩人劉璣筆下的王順山風光。 藍田王順山,古稱玉山,因中國古代二十四 孝之一——王順擔土葬母於此而得名,是陝西有 名的自然旅遊景點,距古都西安僅60公里,西蘭高速公路於312國道相接,改造後的312國道從山 下經過,與國道接軌的公園旅遊專線四級柏油路直通景點,交通非常安全方便。
公園面積3645公頃,森林覆蓋率89.5 %,主峰玉皇頂海拔2239米,共分六大景區,150 個景點,這里既有華山之險的陽剛之美,又有黃 山之秀的嫵媚娟麗,登上玉皇頂,可東眺西嶽華山,北望渭水連天,南觀群山蜿蜒,西瞰古都長安。王順山森林公園奇峰聳立、怪石嶙峋、溝谷幽深、清潭點點,是人們飽覽大自然風光的好去處。一線天,天光 一絲堪稱奇景;姐妹峰、孔雀梁、獨秀峰等二十多座山峰 惟妙惟肖;三十多怪石天工巧成,有的像古猿,似奔馬,如駱駝;有的形如石獅觀日,老鷹覓食,猛虎下山;松石、七彩、龍虎等七個池潭綠瑩見底;白石栓帽,東羊等小河潺潺不息,彎彎曲曲地穿流於山谷之間,形成了多處懸流 瀑布;山上樹木繁茂,葛藤飛掛,崖頭青松秀立,枝葉撲展,黑熊撕打,山羊成群。「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唐·杜甫《玉山並 秀》),王順山山景、天景、林景、水景、空間層次重重,景物深遠不盡,四季賞景各有詩意,春天山花爛漫,百花爭艷;夏天林蔭蔽日,涼爽宜人;秋天滿山紅遍,色彩斑瓓;冬天冰 雕雪堆,,銀裝素裹,使人心逸神往,怡然快適。 王順山人文遠古,堪稱一絕。
110萬年前,人類祖先在此生息繁衍,走向黃河,開創了中 華光輝史篇;王順山作為「秦楚之要沖,三輔 之屏障」,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王朝在 此留下了金戈鐵馬的遺跡,文人墨客,遷客騷人,覽物抒懷,遺詩三百,留下了不朽的華章。王順山也是佛教勝地,廟宇、摩崖石刻自漢、北魏、隋唐至今,有的現存,有的遺跡仍在。唐代大詩人韓愈遭貶潮洲,在此為雪所阻,留下「雲 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下前」的佳句。八仙之一的韓湘子在此修煉成仙,現存有碧天洞、成仙嶺、捨身崖、林英嘴、鐵瓦廟等。王順孝母祠、藍關古道、古棧道、農民領袖李自成部下 當年操兵練馬的馬崗子等遺跡清晰可見。
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陝西省境內秦嶺北麓的藍田縣藍橋鄉,距西安市45公里,312國道橫貫公園。公園總面積3645公頃,其中景觀林面積3110公頃,森林覆蓋率89.5%。海拔600-2239m,其分6大景區,150多個景點。
王順山原名玉山,因大孝子王順擔土葬母於此而得名,著名的藍田玉即產於此山中,王順山兼有華山之險,黃山之秀的特點,這里奇峰聳立,溝谷幽深,森林植被覆蓋完好,其自然山水和地貌特徵與我國名山黃山相似, 因而有陝西"小黃山"的美譽。環境清幽、物種豐富、氣候宜人,森林景觀優美,2000年12月被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
玉皇坪:為王順山主峰玉皇頂的所在地。登上主峰玉皇頂可東眺西嶽華山,西瞰古都長安,南觀群山逶迤,北望渭水連天。
5.湯峪湖森林公園
藍田縣加快旅遊資源開發,在修復、完善、擴建原有景點水陸庵、公主嶺猿人遺址、王順山森林公園、輞川溶洞等基礎上,新近開發的湯峪湖森林公園初具規模,為西安市民和遊人又添一個休閑度假好去處。
位於西安市東南50公里的藍田湯峪,歷史上以溫泉著名,唐代在此修建的大興湯院號稱「天下第一名池」。湯峪鎮南不遠的湯峪河谷,背靠秦嶺,面向灞河川,峰巒疊嶂、谷幽林秀,蒼松翠柳擁抱著一泓水面達300餘畝的人工湖,還有石門關、棋盤山、劉秀避難洞等古跡與自然人文景觀,渾然形成有山、有河、有溫泉、有湖泊、有沙灘、有石洞、有小亭,可登攀、可探幽、可沐浴、可盪舟、可垂釣、可觀賞的自然風景區,被藍田縣政府作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作為西安市蓮湖區和藍田縣對口支援協作工程,由陝西五洋企業集團投資開發建設的湯峪湖風景區森林公園,設有可同時接納250人食宿的標准化客房、餐廳、會議室和多功能娛樂中心,並附設有停車場、游泳池和快艇、遊船等水上游樂設施,可為人們提供良好的開會、學習、休閑度假場所和服務功能。
6.輞川溶洞
輞川位於藍田縣城西南5公里處,是秦嶺北麓一條美麗的川道。清代胡元瑛《輞川》載:「輞川在縣南繞山之口,水滄漣如車輞,故名」。輞川道約15公里長,藍河蜿蜒其中,山青水秀,風光明媚。唐代詩人兼畫家王維為孝敬母親,在此購買別墅,建輞口庄、孟城坳、竹里館等二十處游覽食宿之地。現鹿慈寺即王維「輞川別墅」舊址,松柏滿山,風景宜人。《輞川二十詠》和《輞川圖》等詩畫,寫下「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等名句,描繪輞川景物的秀麗和千姿百態的風貌。在輞川道上還可以
在輞川溶洞內欣賞到絢麗多姿的溶岩地貌景觀。輞川川道花草遍野,溪流淙淙,密林中紅瓦白壁農舍,雞犬相聞,炊煙裊裊,細雨迷濛之時,如入仙境,古稱「輞川煙雨」,為藍田八景之一。藍田溶洞位於藍田縣城東南10多公里的一條風光秀麗的川道——輞川,故有人稱之「輞川溶洞」。溶洞主要有6個,即水錫洞、錫水新洞、碧無洞、黃龍洞、龍洞等。景觀最好的錫水洞,在川道南側半山腰。這里是一組典型的石灰岩溶岩洞地貌洞窟,洞內有許多頂天立地的鍾乳石柱,鍾乳石瀑,石筍等。它們有的象掛在宮內的水晶燈,有的似肌膚潔白的老翁。在彩色燈光照映下,溶洞內五彩繽紛,多麗多姿,好似一座地下水晶宮。參觀溶洞既能欣賞絢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又能對岩溶地貌的發育過程有感性認識。溶洞是石灰岩被地下水長期侵蝕而形成的,據測定,推斷藍田溶洞從形成至今約一萬年的歷史了。參觀完溶洞,遊人還可以就近參觀唐代詩人,畫家王維的別墅遺址,王維手植銀杏樹,王維《輞川圖》石碑以及山水如畫的輞川美景 .
7.鼎湖延壽宮遺址
【鼎湖延壽宮遺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安城東南藍田縣焦岱鎮焦岱村。鼎湖延壽宮是漢武帝時修建在上林苑最東部的一處離宮。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有多處夯土建築基址,有成排的排水管道和散水等,宮城城牆基地斷續可見有大量建築材料堆積,其中瓦當以雲紋為主,文字瓦當有"鼎"、"鼎湖延壽宮"、"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
㈢ 那位英雄提供一下去藍田湯峪旅遊攻略啊!感激不盡 很急
1.水陸庵
水陸庵地處西安東南五十公里。依山抱水,環境優美。庵內有精湛的古代彩塑群。水陸庵是隋悟真寺內的水陸殿,唐初尉遲敬德曾監修,明代秦藩王朱杯卷奉為家祠佛堂。現存壁塑群屬明代雕塑藝術。建國後政府曾多次撥款修繕,而今面貌煥然一新,山門、前殿、中殿、配殿、後殿等殿宇高屋建瓴,飛檐翹角、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彩塑群設計嚴謹、造型精美,把圓雕、鏤刻等藝術手法溶為一體,在牆壁樑柱上嵌滿了三千七百多尊人物造像,活靈活現。可與著名的敦煌藝術相媲美。
由西安有專線車直達,服務設施齊全是人們尋古覓幽,消遣游樂的極好去處
水陸庵,在藍田縣城東10千米的普化鎮王順山下,以精巧的壁塑聞名於世。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陸庵本是悟真峪北普陀蘭渚庵內的水陸殿,庵毀後,人們便把這座殿宇叫做水陸庵。庵的始建年代紛說不一。據《藍田縣志》及碑石記載,庵是六朝古剎;有人根據今日庵內大殿上的檐獸、滴水瓦和造像的形式風格,以及附近民間傳說為唐代尉遲敬德監修來推斷,認為可能唐代建築。明、清時曾重修幾次,近來又進行了整修。庵的建築形式,與一般佛教寺院類似,前有五間山門,南北兩邊各有13間廂房,院中有3間中殿,西有5間大殿,形成一個四個院落,加之樹木花草的點綴,顯得清新幽雅,樸素庄嚴。
大殿內的彩色泥質壁塑最引人注目。傳說出自唐代著名的雕塑家楊惠之的手。壁塑共分南北山牆、殿中正隔間西壁及西檐牆四部分,其中以南北山牆上的壁塑最引人入勝。這兩牆上的壁塑,均採取連環塑的形式,上下層層列塑著釋迦牟尼的傳略故事,從北壁開始到南牆終止。壁塑中有山小橋梁、園林瀑布、亭台樓閣和殿宇寶塔等建築物,人物有諸佛菩薩、飛天供養人;鳥獸有飛龍舞鳳、獅子、麒麟、象和牛,布局嚴整,結構緊密,層次分明,各盡其妙。不論是騎象悠然緩行,騎獅騎麒麟賓士的,或是乘龍駕鳳飄然舞空的;不管是坐卧佛堂說經的,或是劃船漫遊江湖的,渡河涉水的等等,都是生動自然,形態逼真,而且通過人物面部的表情,反映出了各種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心理狀態。這種精巧的壁塑,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雕塑匠師們的想像力和高超的藝術技巧。
水陸庵位於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王順山下,庵周青山環繞,綠水抱流,風景十分宜人。大殿內的彩色泥塑,最引人注目,傳說出自唐代著名雕塑家楊惠之手。這些壁塑,十分精美,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雕塑匠師們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雕塑藝術技巧。
水陸庵周青山環列,綠水抱流,風景十分宜人,歷來是關中地區一處游覽勝地。
2. 藍田猿人遺址
藍田猿人遺址,在藍田縣陳家窩村和公王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1963年9 月,在陳家窩村厚30米左右的紅色土層底部,發現了一個老年女性的頜骨,1964年5 月 ,又在公王嶺紅土底部的鈣質結核土中,發現一個不完整的中年女性頭骨。兩地相約30千米。老年女性下頜骨特點與北京猿人相似,但比北京猿人較為原始。中年女性頭骨帶有較多的原始性。
經古地磁測定,陳家窩村猿人距今65-50萬年,。公王嶺猿人距今約115萬年。兩者發現在藍田,屬於亞洲人種,按國際科學記名慣例,定為直立人藍田亞種,通常中做"藍田猿人"或"藍田人"。
藍田猿人的文化遺存,主要是打制的粗石器。這些石器多發現在與猿人遺骸出土地相近的紅土層中。共200餘件,其種類有刮消器、砍砸器、尖狀器和有使用痕跡的石片、石球等。尖狀器形狀和特徵很像是人類早期使用的萬能工具石斧。砍砸器是砍砸東西的用具,有大型盤狀多邊砍砸器,中小型交互打制的多邊砍砸器和小型砍砸器,中小型交互打制的多邊砍砸器和小型砍砸器等。刮削器多用石片或碎廠塊加工而成,有直刃、 凸刃、凹刃和復刃四種形式,是用來剝取獸皮和刮削木棍的用具。
1979年在公王嶺建立藍田猿人遺址保管所,設立展室陳列文物,供科學研究和遊人參觀。
3.蔡文姬墓
參觀藍田猿人遺址後自原路返回,經藍田縣城後,公路順灞河西北而行,出縣城約兩公里的路畔三里鎮蔡王村,有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女詩人蔡文姬(蔡琰)之墓。
蔡文姬生活在東漢末的戰亂年代,經歷顛沛流離,命運曲折悲慘。她早年守寡,在戰亂中被匈奴騎兵俘虜,成為匈奴左賢王的妻室,並生了兩個兒子。因為父親蔡邕是著名學者,素被曹操敬重,交誼很深,後來曹操得知蔡文姬的情形,以金璧將蔡文姬贖回,另嫁給董祀。蔡文姬回到中原後,秉受曹操旨意,繼承父親遺志,完成《續後漢書》,留下《悲憤詩》 五言、騷體及《胡茄十八拍》等詩篇。
蔡文姬在歷史、音樂、書法、文學上具有多方面成就,影響最深遠的當屬《胡茄十八拍》。這首飽含感情的詩篇採用民間歌謠的形式,吸取流行於西域的胡笳聲律,一反溫柔敦厚的封建傳統,其感情之奔放,想像之大膽,語言之熾烈,形式之新穎都令人耳目一新,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獨樹一幟的瑰寶。郭沫若認為:「這是在是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
密林環抱的蔡文姬墓高8米。相傳蔡王村也是由蔡文姬的護墓人世代相傳發展起來的村莊。
4.王順山
王順山又名玉山,位於秦嶺北麓藍田縣境內,距西安60公里。312國道橫貫其中,是關中名勝之一。主峰海拔2311米。共有六大景區,150個景點,有40峰、8嶺、16潭、4河、12溪、11瀑、10洞及奇崖、怪石、平台等。
王順山既有華山之險的陽剛之美,又有黃山之秀的嫵媚娟麗。 登上主峰玉皇頂,可東眺西嶽華山,北望渭水連天,南觀群山蜿蜒,西瞰古都長安。景區內峰綿亘,氣勢雄偉,奇山秀峰,物景天成,山泉棋布,清譚點點。 置身「一線天」谷底,不禁令人感到兩壁即合,天光一絲,堪稱奇景。姊妹、孔雀、獨秀等20多座山峰維妙維肖,30多塊怪石天工巧成,有的像古猿、像奔馬、像駱駝,有的形如石獅觀日、老鷹貪食、猛虎下山;松石、七彩、龍虎等七個池潭綠瑩見底;白石栓帽、東羊等小河潺潺不息,彎彎曲曲,穿流於山谷之間,形成多處懸流瀑布。山上樹木繁茂,葛藤飛掛,崖頭青松秀立,枝葉撲展,野兔叢中過,錦雞空中飛,大鯢戲水,黑熊撕打,山羊成群。王順山自古有名,文物古跡甚多,內涵豐富,如有:輞川王維別墅、唐七盤嶺古道遺址等。在我國人類發展史、軍事史、交通史、宗教史等方面,佔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科學、文化和觀賞價值。遷客騷人,覽物抒懷,遺詩三百。美妙的故事令人神往,生動的傳說使人回味悠長。
公園完美的服務設施,為遊客提供了吃住行游娛購一條龍服務。景物獨特,交通便利,是遊客在此游覽觀光、休閑避暑、探險獵奇、科研考察的極佳境地。遊客在西安市金花路唐都汽車站乘車經藍田縣城到藍橋鄉上山即可。
「天下名山此獨奇,望中風景畫中詩。」這是 明朝詩人劉璣筆下的王順山風光。 藍田王順山,古稱玉山,因中國古代二十四 孝之一——王順擔土葬母於此而得名,是陝西有 名的自然旅遊景點,距古都西安僅60公里,西蘭高速公路於312國道相接,改造後的312國道從山 下經過,與國道接軌的公園旅遊專線四級柏油路直通景點,交通非常安全方便。
公園面積3645公頃,森林覆蓋率89.5 %,主峰玉皇頂海拔2239米,共分六大景區,150 個景點,這里既有華山之險的陽剛之美,又有黃 山之秀的嫵媚娟麗,登上玉皇頂,可東眺西嶽華山,北望渭水連天,南觀群山蜿蜒,西瞰古都長安。王順山森林公園奇峰聳立、怪石嶙峋、溝谷幽深、清潭點點,是人們飽覽大自然風光的好去處。一線天,天光 一絲堪稱奇景;姐妹峰、孔雀梁、獨秀峰等二十多座山峰 惟妙惟肖;三十多怪石天工巧成,有的像古猿,似奔馬,如駱駝;有的形如石獅觀日,老鷹覓食,猛虎下山;松石、七彩、龍虎等七個池潭綠瑩見底;白石栓帽,東羊等小河潺潺不息,彎彎曲曲地穿流於山谷之間,形成了多處懸流 瀑布;山上樹木繁茂,葛藤飛掛,崖頭青松秀立,枝葉撲展,黑熊撕打,山羊成群。「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唐·杜甫《玉山並 秀》),王順山山景、天景、林景、水景、空間層次重重,景物深遠不盡,四季賞景各有詩意,春天山花爛漫,百花爭艷;夏天林蔭蔽日,涼爽宜人;秋天滿山紅遍,色彩斑瓓;冬天冰 雕雪堆,,銀裝素裹,使人心逸神往,怡然快適。 王順山人文遠古,堪稱一絕。
110萬年前,人類祖先在此生息繁衍,走向黃河,開創了中 華光輝史篇;王順山作為「秦楚之要沖,三輔 之屏障」,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王朝在 此留下了金戈鐵馬的遺跡,文人墨客,遷客騷人,覽物抒懷,遺詩三百,留下了不朽的華章。王順山也是佛教勝地,廟宇、摩崖石刻自漢、北魏、隋唐至今,有的現存,有的遺跡仍在。唐代大詩人韓愈遭貶潮洲,在此為雪所阻,留下「雲 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下前」的佳句。八仙之一的韓湘子在此修煉成仙,現存有碧天洞、成仙嶺、捨身崖、林英嘴、鐵瓦廟等。王順孝母祠、藍關古道、古棧道、農民領袖李自成部下 當年操兵練馬的馬崗子等遺跡清晰可見。
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陝西省境內秦嶺北麓的藍田縣藍橋鄉,距西安市45公里,312國道橫貫公園。公園總面積3645公頃,其中景觀林面積3110公頃,森林覆蓋率89.5%。海拔600-2239m,其分6大景區,150多個景點。
王順山原名玉山,因大孝子王順擔土葬母於此而得名,著名的藍田玉即產於此山中,王順山兼有華山之險,黃山之秀的特點,這里奇峰聳立,溝谷幽深,森林植被覆蓋完好,其自然山水和地貌特徵與我國名山黃山相似, 因而有陝西"小黃山"的美譽。環境清幽、物種豐富、氣候宜人,森林景觀優美,2000年12月被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
玉皇坪:為王順山主峰玉皇頂的所在地。登上主峰玉皇頂可東眺西嶽華山,西瞰古都長安,南觀群山逶迤,北望渭水連天。
5.湯峪湖森林公園
藍田縣加快旅遊資源開發,在修復、完善、擴建原有景點水陸庵、公主嶺猿人遺址、王順山森林公園、輞川溶洞等基礎上,新近開發的湯峪湖森林公園初具規模,為西安市民和遊人又添一個休閑度假好去處。
位於西安市東南50公里的藍田湯峪,歷史上以溫泉著名,唐代在此修建的大興湯院號稱「天下第一名池」。湯峪鎮南不遠的湯峪河谷,背靠秦嶺,面向灞河川,峰巒疊嶂、谷幽林秀,蒼松翠柳擁抱著一泓水面達300餘畝的人工湖,還有石門關、棋盤山、劉秀避難洞等古跡與自然人文景觀,渾然形成有山、有河、有溫泉、有湖泊、有沙灘、有石洞、有小亭,可登攀、可探幽、可沐浴、可盪舟、可垂釣、可觀賞的自然風景區,被藍田縣政府作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作為西安市蓮湖區和藍田縣對口支援協作工程,由陝西五洋企業集團投資開發建設的湯峪湖風景區森林公園,設有可同時接納250人食宿的標准化客房、餐廳、會議室和多功能娛樂中心,並附設有停車場、游泳池和快艇、遊船等水上游樂設施,可為人們提供良好的開會、學習、休閑度假場所和服務功能。
6.輞川溶洞
輞川位於藍田縣城西南5公里處,是秦嶺北麓一條美麗的川道。清代胡元瑛《輞川》載:「輞川在縣南繞山之口,水滄漣如車輞,故名」。輞川道約15公里長,藍河蜿蜒其中,山青水秀,風光明媚。唐代詩人兼畫家王維為孝敬母親,在此購買別墅,建輞口庄、孟城坳、竹里館等二十處游覽食宿之地。現鹿慈寺即王維「輞川別墅」舊址,松柏滿山,風景宜人。《輞川二十詠》和《輞川圖》等詩畫,寫下「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等名句,描繪輞川景物的秀麗和千姿百態的風貌。在輞川道上還可以
在輞川溶洞內欣賞到絢麗多姿的溶岩地貌景觀。輞川川道花草遍野,溪流淙淙,密林中紅瓦白壁農舍,雞犬相聞,炊煙裊裊,細雨迷濛之時,如入仙境,古稱「輞川煙雨」,為藍田八景之一。藍田溶洞位於藍田縣城東南10多公里的一條風光秀麗的川道——輞川,故有人稱之「輞川溶洞」。溶洞主要有6個,即水錫洞、錫水新洞、碧無洞、黃龍洞、龍洞等。景觀最好的錫水洞,在川道南側半山腰。這里是一組典型的石灰岩溶岩洞地貌洞窟,洞內有許多頂天立地的鍾乳石柱,鍾乳石瀑,石筍等。它們有的象掛在宮內的水晶燈,有的似肌膚潔白的老翁。在彩色燈光照映下,溶洞內五彩繽紛,多麗多姿,好似一座地下水晶宮。參觀溶洞既能欣賞絢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又能對岩溶地貌的發育過程有感性認識。溶洞是石灰岩被地下水長期侵蝕而形成的,據測定,推斷藍田溶洞從形成至今約一萬年的歷史了。參觀完溶洞,遊人還可以就近參觀唐代詩人,畫家王維的別墅遺址,王維手植銀杏樹,王維《輞川圖》石碑以及山水如畫的輞川美景 .
7.鼎湖延壽宮遺址
【鼎湖延壽宮遺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安城東南藍田縣焦岱鎮焦岱村。鼎湖延壽宮是漢武帝時修建在上林苑最東部的一處離宮。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有多處夯土建築基址,有成排的排水管道和散水等,宮城城牆基地斷續可見有大量建築材料堆積,其中瓦當以雲紋為主,文字瓦當有"鼎"、"鼎湖延壽宮"、"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