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洞風景區旅遊路線圖
Ⅰ 濟南龍洞風景區怎麼走
走經十路到奧體西路,向南走,拐到龍鼎大道,一直向南,到頭既是龍洞風景區,不過現在有軍區管理,外人可以翻牆過去。
Ⅱ 趵突泉到濟南濟南龍洞風景區怎麼走
公交線路:k96路 → 325路,全程約25.1公里
1、從趵突泉步行約420米,到達趵突泉南門站
2、乘坐k96路,經過13站, 到達燕山立交橋東站
3、乘坐325路,經過23站, 到達龍洞風景區站
Ⅲ 重慶老龍洞公交站到老龍洞風景區還有多遠
你好
重慶老龍洞公交站到老龍洞風景區有60米,如下圖:
Ⅳ 龍洞風景區怎麼樣
聽說現在復不對對外開放了,希望不是制真的,難得離家那麼近。想起小時候學校組織春遊去龍洞,大家都帶飯啊帶水啊,一去就是一整天,感覺是那麼遙遠的景點啊。可現在竟然就住在附近了,才發現開車到原來的家也就二十分鍾左右嘛,呵呵,城市真是越來越小了。
Ⅳ 龍洞風景區的馬蹄峪
馬蹄來峪,在龍洞景區源的東北部,地勢平緩寬廣,植物繁茂,種類眾多,以「林茂境幽」為特色。區內有白雲庵、幽林、白雲洞等景點。峪內清泉涓涓,蓄水成池。池內碧波粼粼,水草青瑩。昔日臨池有庵,名曰「白雲庵」,房舍錯落,林木掩映。水池東側,有大面積的密林,地形起伏,富於變化。密林深處,一山峰高聳雲端,曰「白雲山」,峰下陡崖處有白雲洞,洞外崖下碧水一泓,為白雲泉。幽洞、泉池,隱於密林之中。
Ⅵ 濟南龍洞風景區裡面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佛峪 龍洞 還有一峭壁很好看
Ⅶ 濟南龍洞風景區哪裡好玩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個龍洞。我兩個都說說吧。
龍奧大廈往正南去的那個龍洞風景回區有駐軍管理,答門票每人10元,停車費也是10元每輛。景區有兩部分,一是佛浴景區,那裡有滴水觀音像、瀑布、浴佛池等景點;一是龍洞主景區,半山腰有一處長1000多米的天然溶洞,非常壯觀,在洞西出口外,還有一處窄洞,洞壁上刻有佛像,深度不知,因此洞內無燈,未敢深入。去此景點最好是下過大雨後再去,瀑布流水頗為壯觀。
旅遊路東去幾公里再往前有一潘龍山風景區,景區內也有一龍洞,門票50元,因票價自感太高,未進入細看。
Ⅷ 龍洞風景區的佛峪
佛峪景區,位於龍洞山景區東南側,四面環山,重巒疊嶂,林木蔥郁,山花爛漫,清泉淙淙,古寺深藏,環境清幽深秀。沿著林蔭小徑,跨過涓涓小溪,行約1公里,進入空闊的圓形山谷,俗稱「籮圈峪」,為佛峪景區最佳處。山溪北側「南靈台山」半腰石崖上,有一座古老的寺院,名「般若寺」,據明成化年間碑文記載,寺院為隋文帝時創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寺院由牆院相圍,形成一個幽靜的院落。南側路間,有座四柱三樓式木結構彩坊,額題「佛峪勝境」。過木坊沿石徑進入山門,東側為偏房,端坐在懸崖之下,西側為長廊,危立於峭壁之上。長廊下臨深澗清溪,憑欄南眺,可見峰巒絕壁,壁上叢生翠木野藤、山花芳草。廊北,石崖橫空探出,狀如披廈,崖下原有佛殿,時有嵐煙薄霧繚繞。佛殿西側石壁上,蘚苔碧綠,石隙中清泉漱玉泄璣,緩緩滑動,滴落於白石小潭內,形成一泓碧水,名曰「露華泉」,又因水香如甘乳,故又名「乳肖泉」。
昔日寺內僧人即以此水烹茶為飲。近泉岩壁上,鐫有「雲殿泉廚」石刻。細流之上,懸崖飛墜,上鐫佛像數尊,多為隋開皇七年(587年)至唐乾元二年(759年)的作品,還有唐開成二年(837年)寺內眾僧與佛教信徒110人為紀念大德和尚所鐫刻的《大唐金剛之會碑》,以及《石彌勒像贊》等石刻。崖壁上,還鐫刻有明清時代的大字題刻「林壑尤美」、「岩阿仙境」、「別有洞天」、「舍靈館真」等。幸懸崖險峻,難以攀登,這些佛像未遭厄運,至今仍完美無損,其題記也清晰可辨。寺院西側,石壁千仞,上懸鍾乳、石花、石幔,蔚為壯觀。寺東側,一峰危岩孤立。峰頂為平台,相傳大禹治水,曾駐足於此,故稱「禹王台」,俗稱「釣魚台」。台上有亭,四周山崖綠縈翠繞,名曰「環翠亭」,又名「聽瀑亭」。南向對面濃蔭下,「觀音堂」明滅可見。置身於亭中,清風送爽,滿目蔥蘢,令人心曠神怡。環翠亭東側崖上,有一名泉,稱「林汲泉」。其北側60餘米處,懸崖壁立,山泉之水從崖頂飛流直下,形成瀑布,有巨有細,噴珠飄練,跌落在崖前澄澈的清潭內,後漾溢而出,流淌在彎彎曲曲的峪谷中。若有山風吹來,林聲、濤聲交織一起,轟轟作響,猶如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