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大全 » 蒙古錫林郭勒旅遊攻略

蒙古錫林郭勒旅遊攻略

發布時間: 2021-01-02 04:57:00

Ⅰ 內蒙古三大沙漠的介紹,內蒙古沙漠旅遊哪最好

巴丹吉林沙漠,烏蘭布和沙漠,騰格里沙漠。

1、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鳴沙區,攀到必魯圖沙峰峰頂俯瞰沙海,可以看到巴丹吉林沙漠中七個著名的湖;獨具壯闊蒼涼的史詩,坐擁毫無羞赧的星夜,笑看狂風驟起的沙刃,時而晴空日朗,時而絲竹雅韻,目眩神迷,痴想聯翩,這就是中國最美的沙海——巴丹吉林。

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鳴沙區,鳴沙山峰巒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錯落。沙子下滑的轟鳴聲類似直升機的聲響,又酷似雷勝,沉悶而深遠。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帶給人無盡的遐想。這片神奇的土地,無處不在昭示著自然的神奇與偉大。直沖雲霄的奇峰,響徹雲際的鳴沙,星羅密布的湖泊,攝人心魄的寺廟,構成了沙漠獨特的迷人景觀。每年吸引上萬名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

2、庫布齊沙漠有人說——如果愛一個人,陪他去沙漠,因為那裡美麗如天堂;如果恨一個人,帶他去沙漠,因為那裡艱苦如地獄。我們說——如果你想體驗戈壁荒蕪,感受浩瀚大漠,挑戰自我,那麼,請跟大家一起勇闖庫布齊!

「庫不齊」為蒙古語,意思是弓上的弦,因為它處在黃河下像一根掛在黃河上的弦,因此得名。庫布齊沙漠位於鄂爾多斯高原脊線的北部,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杭錦旗、達拉特旗和准格爾旗的部分地區。在庫布齊沙漠,最大的感觸就是可以看到人類固沙的成就。縱橫交錯的草梗牢牢地壓在連綿起伏的沙丘下,泛出一點難得的沙漠之綠!深入沙漠,才會發現這里稀疏地長著紫花、紅沙、揚柴,依然頑強地點綴著沙漠。

3、克什克滕沙漠克什克騰旗地處內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脈七老圖山的交匯地帶,獨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質結構造就了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觀。在這片土地上,沙地、火山、石林、冰臼、溫泉、草原,神奇地結合在一起,匯成一幅不同尋常的畫卷,吸引著喜愛自然風光的旅遊者,開闊的地形與鄰近北京的便利,也吸引著北京的自駕一族。

克什克騰是蒙古語,即成吉思汗招募的親兵衛隊。這里是商族先民聚居地,又是遼代的發祥地之一,元代在達里湖畔建有應昌路,是蒙古族黃金家族弘吉剌部的駐夏之地。2005年2月11日,克什克騰國家地質公園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批准為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以行政區劃命名的世界地質公園,也是內蒙古唯一的一家世界地質公園。

Ⅱ 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歡迎您!用蒙古語怎麼讀能用漢語拼音標出來嗎謝謝!

XILINGOL TAL NUTAG TANI BAYARLAN OGTAZH BAIN! (O發音是ao跟u之間)

Ⅲ 蒙古大草原,壩上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錫林郭勒大草原,這三個大草原,你最喜歡哪一個大草原

1,你列出的草原有4個
2,壩上草原位於河北省境內,而且根本談不上大

Ⅳ 錫林郭勒在蒙語中是什麼意思

中國蒙古族人民復具有鮮明民族制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錫林郭勒盟的那達慕最具代表性。

"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游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每年農歷六月初四(多在草綠花紅、馬壯羊肥的陽歷七、八月)開始的那達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

那達慕或以嘎查(村屯)、蘇木(區鄉)為單位,或以旗縣為單位舉行。那達慕大會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型那達慕,摔跤選手為512名,駿馬300匹左右,會期7~10天;中型那達慕,摔跤手256名,馬100~150匹,會期5~7天;小型那達慕,摔跤手64名或128名,馬30或50匹左右,會期3~5天。無論何種民族與宗教信仰的人,均可報名參加。

Ⅳ 請問查干老師唱的的音樂,比如你別、蒙古馬的悲傷、錫林郭勒等等,蒙古族30歲左右的都懂得,哪裡找

天堂草原 TTCY

Ⅵ 去錫林格勒旅遊哪個景點騎馬射箭住蒙古包

一個蒙古包萬數多錢,住幾個人

Ⅶ 自然和人文景觀 內蒙古東部的錫林郭勒牧區

錫林郭勒大草原

錫林郭勒系蒙古語,意為丘陵地帶的河。錫林郭勒盟位於祖國首都北京的正北方、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 1098 公里;東鄰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通遼市、興安盟,西接烏蘭察布盟,南與河北省承德、張家口毗鄰,總面積 20.3 萬平方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全盟轄 9 旗 2 市 1 縣和 3 個自治區級綠色產業開發區,盟內有蒙、漢、回、達斡爾、鄂倫春等 24 個民族,總人口 92 萬,其中,蒙古族人口佔29.6%。有二連浩特和珠恩嘎達布其兩個陸路口岸,其中二連浩特市為自治區計劃單列地級市,屬國務院批準的沿邊開放城市,是我國連接蒙古國、俄羅斯和中亞、東歐各國的重要大陸橋。

錫林郭勒草原屬內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地形比較平坦開闊,可利用優質天然草場面積18萬平方公里。其地勢由東南向西北方向傾斜,東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錯落,西北部地形平坦,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零星分布其間。東北部為烏珠穆沁盆地,河網密布,水源豐富。西南部為渾善達克沙地,由一系列壟崗沙帶組成,多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海拔在800 — 1200米之間,寒冷、多風、乾旱,無霜期90 — 120天。年降水量從西北向東南為150 — 400毫米,屬中溫帶半乾旱、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錫林郭勒盟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迅速,風多風大雨量少;夏季涼爽多雨,雨量變率較大;秋季天氣涼爽,天氣晴朗,風力不大,氣候穩定;冬季漫長嚴寒,總降雪量一般在 10 — 20 毫米。錫林郭勒盟境內河流縱橫,湖泊密布。河流大多數為內陸河,主要有烏拉蓋河、巴拉根河、錫林郭勒河、高格斯太河;外流河有灤河水系。全盟有大小湖泊1363個,天鑲地嵌在遼闊的草原上,總蓄水量35億立方米,其中淡水湖672個,蓄水量20億立方米。較大的湖泊有4個:烏拉蓋湖、查干淖爾、白音庫倫諾爾湖、浩勒圖音諾爾湖。

美麗遼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尤其以草原旅遊資源豐富、草原類型完整而著稱於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備,地上植物達1200多種。境內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生物圈網路的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每當盛夏來臨,風光迷人的烏珠穆沁草甸草原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高貴的芍葯花與美的山丹花爭奇斗妍,片片白雲在無盡的藍天中飄游,牧人策馬,牛羊游動,加上蒙古包縷縷的炊煙與緩緩行駛的勒勒車,定會使溶入大自然的遊人頓感心曠神怡,美不勝收。繁花似錦的灰騰錫勒典型草原重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錫林河九曲十八灣象是飄落在草原上的潔白哈達,足可使您留連忘返。當您步入這塊神奇的土地,便可領略到北方游牧民族的歷史文化。歷史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由五個部落組成,由東向西為烏珠穆沁、浩濟特、阿巴哈納爾、阿巴嘎和蘇尼特五大部落組成。 1958年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盟合並成錫林郭勒盟,察哈爾部落也融入到錫林郭勒草原上。其中察哈爾部落是從成吉思汗開始的黃金家族蒙古大汗的住帳部落,阿巴嘎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別里古台的後裔和臣民。他們至今仍然完整的保留著草原游牧文化與風俗習慣,從服飾、飲食、民居到歌舞、婚嫁、禮儀、節慶等,在整個蒙古民族的歷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如正藍旗的奶食加工最為優秀,成為歷代皇帝的貢品;正藍旗的蒙古語被確定為現代蒙古語標准音,即蒙古語的普通語,僅從這一點也說明了錫林郭勒大草原在蒙古歷史文化中的中心地位。這里有橫貫草原中部的秦燕金古長城與世界著名的元上都遺址,還有典雅莊重的洪格爾岩畫和明成祖五次北征留下的玄石坡、立馬峰;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的貝子廟與祭祀聖地白音查干敖包把宗教與蒙古族文化溶為一體,世界聞名的「恐龍之鄉」通古爾盆地喚起您濤聲依舊。這里既有一望無際、空曠幽深的壯闊美,也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動態美;又有藍天白雲、綠草如茵、牧人策馬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錫林郭勒盟擁有美麗的草原自然風光、古樸的蒙古族風情以及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眾多的文物古跡、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宜人的避暑氣候,旅遊開發潛力巨大。近年來,錫林郭勒盟盟委、行署高度重視草原旅遊業的發展,並把它定為三大特色產業之一來抓。依託這些豐富的草原旅遊資源,錫盟先後培育開發了騎馬、乘駝、射箭、坐勒勒車、牧羊,祭敖包、蒙古族歌舞、服飾表演、體驗牧戶生產生活等旅遊項目,推出了「環錫林浩特天然草原游」、「錫林郭勒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草原生態游」、「烏珠穆沁草原游牧部落特色游」、「阿爾山聖泉康復保健游」、「草原牧羊游」、「錫林郭勒草原民俗風情游」、「草原婚禮游」、「沙源治理游」、「元上都遺址探密游」、「恐龍墓地游」、「中蒙邊境游」、「草原那達慕」、「祭敖包」、「森林、沙漠、雪地探險游」,自行車拉力賽、摩托車、汽車越野賽、狩獵、滑冰、滑雪等等特種專項旅遊。旅遊活動項目獨具特色、豐富多彩。

錫林郭勒盟有完善的旅遊經營管理機構和各具特色的旅遊景區景點,旅遊接待環境日益改善。全盟各地區都設有旅遊管理機構,有 6 家旅行社( 3 家國際旅行社、 3 家國內旅行社);草原旅遊景點 40 余處,其中 AA 級以上景點 5 處;人文歷史景觀有貝子廟、元上都遺址、山西會館、匯宗寺、恐龍博物館等,其中元上都遺址正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全盟現有賓館飯店 40 多家,其中星級飯店 10 家。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城市稱號的錫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盟草原旅遊的主要集散地,擁有賓館 20 多家 2000 多張床位。您若有幸到此一游,優美的環境、碧綠的草原與整座城市融為一體,正所謂草原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草原,「全羊宴」、「手把肉」、「蒙古烤肉」、「涮羊肉」等風味餐,體現了蒙古族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再聽上悠揚的馬頭琴,非激起您不醉不罷休豪情,其情融融,其樂淘淘。

錫林郭勒交通通信便捷,旅遊購物市場活躍。目前錫盟以盟、旗所在地為中心,以國、省公路為主幹,形成了四通八達的鐵路、公路交通網路,通往各景點的路也基本上實現了黑色路面。錫林浩特鐵路已與集通鐵路線接軌正式通車,每日往返呼和浩特的旅遊列車朝發夕至。錫林浩特飛機場能夠起降波音 737 客機,可直飛北京、大連和呼和浩特,旅遊旺季每日都有航班。 207 國道張家口至錫林浩特段加寬改造與京張高速公路的竣工,大大縮短了京津冀及以南地區的遊客到錫林郭勒大草原旅程的時間,從北京出發陸路方面 4 個小時左右可進入錫林郭勒草原, 7 個小時左右可到達錫林浩特市,北京至錫林浩特航班僅用 40 分鍾即可到達,交通十分便利。盟內通信便捷暢通,並已建成盟、旗(縣)、蘇木(鄉)、嘎查(村)四級農村牧區信息服務網路,其中 60%的蘇木(鄉)政府已接通互聯網。電力供應充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綜合服務功能不斷提高。旅遊購物市場十分活躍,全盟利用當地產的肉類、乳品、骨、角、毛、瑪瑙、植物及金、銀金屬等開發設計生產出各類風味食品、工藝品、紀念品 400 多種,可滿足不同地域遊客旅遊購物需求。

錫林郭勒大草原之所以深受世人矚目,就在於它是一個天然的綠色寶庫,擁有無以倫比的草原旅遊生態資源。「十五」期間,錫林郭勒盟將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大力發展草原特色旅遊業,不斷加強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並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加大對草原旅遊業的投入。在此基礎上,錫盟今後要以大力發展國內旅遊為基礎,以開發國際旅遊為重點,突出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獨特自然景觀和濃郁的蒙古族風情,建設符合國際旅遊標準的草原旅遊景區(點)和獨具民族特色的旅遊服務設施,力爭在 2010 年以前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旅遊接待服務體系,成為我國北方新的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草原旅遊地區。

錫林郭勒草原有最藍的天,最白的雲,最清的風,最綠的草,有最獨特的風情……

Ⅷ 蒙古大草原資料

位置:位於我國北邊中部,東經97°12』至126°04』,北緯37°34』至53°23』,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三。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多草原(6大草原)和湖泊(1000多個)。

氣候:內蒙古屬半干濕的中溫帶季風氣候,東部為半濕潤地帶,西部為半乾旱地帶。最主要的特點是晝夜溫差較大,一般可達10度左右,所以到這里旅遊要多帶衣服。內蒙古的災害性天氣有春旱和冬季暴風雪
內蒙古從東至西可分作兩大氣候區:
草原氣候區,從東端呼倫貝爾草原至陰山河套平原一帶,冬季冰天雪地,歷達半年之久,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28°C左右。夏、春、秋幾乎相連,五月至九月氣候溫和,是旅遊草原最佳季節。
沙漠氣候區,從陰山以西阿拉善沙漠高原至巴丹吉林沙漠,春日(四月中至五月底)多風暴,夏日酷熱,冬日奇寒,
最佳旅遊時間:秋季(八月中至九月底,約40天)氣候溫和,是涉足沙漠最佳季節。
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 約占國土面積的12.3%。
人口:2362萬(1999年底),佔全國總人口的1.88%。
民族:目前內蒙古有49個民族,主要以蒙古族和漢族為主,此外還有朝鮮、回、滿、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民族。
行政區劃: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第一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省級自治區。全區現設呼和浩特、包頭、烏海、赤峰4個省轄市;呼倫貝爾、興安、哲里木、錫林郭勒、烏蘭察布、伊克昭、巴彥淖爾、阿拉善8個盟;16個縣級市、17個縣,52個旗,其中包括鄂倫春、鄂溫克、莫力達瓦達斡爾3個少數民族自治旗。

概貌:內蒙古自治區北鄰蒙古和俄羅斯,與我國八省相鄰,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和甘肅。其地圖形狀形似一隻昂首的草原之狐,境內草原遍布,包括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烏蘭察布草原等,是中國最大的天然牧場之一。西部是黃沙浩瀚的戈壁荒漠地帶,高原上的大漠駝影,與草原的翠綠草色相映成趣。
景觀:呼和浩特、包頭、烏海、赤峰、集寧、錫林浩特、通遼、海拉爾、二連浩特。
· 呼和浩特
· 呼倫貝爾盟
· 鄂爾多斯
· 烏蘭察布盟
· 海拉爾
· 烏海
· 阿拉善盟
· 赤峰
· 包頭
· 錫林郭勒
· 興安盟
· 通遼
· 伊克昭盟
· 巴彥淖爾

內蒙古位於蒙古高原東南部,地勢高而平坦。境內有上千個大小湖泊。在廣闊平坦的蒙古高原上,沒有黃土高原的深溝、墚、峁等地貌。除了大興安嶺和大青山山脈之外,大部分是平緩的原野。
大青山山脈的南面一帶,黃河自寧夏北上,流經鄂爾多斯高原的旁邊斷層地陷帶,形成黃河的前套和後套,為內蒙古提供面積遼闊的大糧倉,亦因此在內蒙古高原增添兩片平原,後套平原和前套平原(又名土默川平原)。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內蒙古大草原的真實寫照。著名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綠波千里,一望無垠,微風過,羊群如流雲飛絮,點綴其間,草原風光極為綺麗,令人心曠神怡。
航空:有呼和浩特至北京、上海、廣州、烏蘭巴托、海拉爾等區內外18條航線和2條國際航線。
鐵路:現有19條國有鐵路干線、12條支線、5條地方鐵路,與北京、西安、海拉爾、蘭州、銀川等數十個城市均有火車通行。
公路:先進的呼包高速公路已建成使用,已實現了各旗縣通公路,許多世代閉塞的農牧區和邊境地區也建起了公路,並開辟了與蒙古、俄羅斯邊境省區通車的6條客運班車路線。
市內交通:以市區為中心辟有近二十條公共汽車線路,通往城區各地。在火車站有1路公共汽車通往舊城,7路公共汽車通往新城。有數千輛計程車,遍及城市公共場所及大街小巷,晝夜服務。
旅遊內蒙古,除多條航空線,還有八條陸路路線可供選擇:
第一,沿黑龍江濱洲鐵路(由哈爾濱至滿洲里)入蒙,直抵海拉爾,全程七百四十多公里,車程約十五小時;或從北京乘坐「草原列車」,沿赤峰、通遼
、齊齊哈爾,途經多個內蒙草原區,扎蘭屯,直抵海拉爾。
第二,走吉林長白鐵路,經白城中轉白阿鐵路,至內蒙阿爾山新旅遊點止,全程六百七十多公里,車程約十六小時。
第三,沿京秦鐵路,由錦州中轉公路車往內蒙錫林郭勒草原,全程四百九十多公里,一天可達。
第四,由北京沿京包鐵路,抵張家口中轉公路汽車入蒙,首程鐵路二百多公里,次程公路七十多公里,抵察汗淖爾草原。
第五,自山西大同出發,沿京包鐵路入蒙,至呼和浩特,全程二百八十多公里,車程約五小時。
第六,自京包鐵路入蒙,至包頭轉旅遊車至烏梁素海,瀏覽河套平原一帶;此外,還可由包頭往成吉思汗陵園。
第七,自銀川往西走,經賀蘭山入蒙,進入阿拉善沙漠區。
第八,自甘肅酒泉入蒙,至額濟納旗,可一睹巴丹吉林的沙丘奇觀。全程三百九十多公里,一天可達。

內蒙古自治區賓館飯店建設迅速,各主要城市都建有星級酒店、涉外酒店,以及各種檔次的賓館、旅館、等等。在草原上旅遊還可住近牧民的蒙古包。
近年來,內蒙的旅遊基礎設施、旅遊接待條件明顯改善。目前已有涉外飯店近百家,其中星級飯店幾十家,包括三星級3家、二星級8家;還有數十家國內旅遊定點飯店,可以滿足眾多遊客不同層次需求。
到相對偏僻的地方旅遊,你也可以選擇到牧民家中住宿,牧民民風淳樸,豪爽好客,定會熱情招待。當然,你最好送些紀念品之類以示友好和謝意。
內蒙古的餐飲,野味十足,風味獨特,這里用餐十分方便,城內城外既能遍嘗兼具南北風味的菜餚,又可大嚼草原野味。
內蒙古大草原上有豐富的野味,狍子肉、山雞肉、山野菜、野生蘑菇等佳餚,風味美食,品種豐富,隨您挑選。
其中風味佳餚有烤全羊、扒肉、烤羊腿、奶皮子、奶豆腐、馬奶酒、昭君酒等。其中扒肉和烤全羊,最為出色。其味獨特,令人垂涎。一邊嘗著美味佳餚,一邊再品著馬奶酒,真是過得比神仙還要逍遙。
特色菜
烤羊腿
烤羊腿是呼倫貝招待賓客的一道佳餚名菜。烤羊腿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相傳,生活在中國北方廣闊大地上的狩獵和游牧的民族,常在篝火旁烘烤整隻的獵物和整羊進食。人們逐漸發現整羊最好吃的部位是羊後腿,便經常割下羊後腿烘烤。單獨烘烤的羊後腿不但比烤整羊時間快,而且更加味道鮮美,食用方便,烤羊腿遂逐漸代替了烤整羊。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羊腿烘烤過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種配料和調味品,使其形、色、味、鮮集一體,色美、肉香、外焦、內嫩、干酥不膩,被人們贊為「眼未見其物,香味已撲鼻」。
奶茶
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種日常飲品,在蒙古包中常年彌漫著奶茶特有的醇香。奶茶是用磚茶和牛奶共同煮成的,煮沸後還要加入少許的鹽。食用時一般佐以餅等麵食。

手扒肉
手扒肉是呼倫貝爾草原游牧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也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歡的食品。手把肉一般即指羊肉,吃法獨特,並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食。
到草原遊玩,除了策馬揚鞭之外,品嘗手扒羊肉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項目,在人們的心目中,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到了草原,才沒有虛此一行。
手把肉
手把肉是呼倫貝爾草原蒙古、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等游牧、狩獵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即用手把著吃肉之意。羊、牛、馬、駱駝等牧畜及野獸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講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

手把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歡的餐食,也是他們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形成這樣一種概念,即到草原觀光旅遊不吃一頓手把肉就算沒完全領略到草原食俗風味和情趣,虛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把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心意。因此,用手把羊肉款待遠方客人,在呼倫貝爾地區已成為一種定規。
涮羊肉
也稱「涮鍋子」,是風行呼倫貝爾的一種食肉方法。因呼倫貝爾草原無化學污染,水草豐美,溫差大,所產綿羊肉鮮細嫩,無膻味,是涮鍋子的上等原料。六七十年代北京「東來順」火鍋店專門從呼盟購羊,以張揚聲譽。現今呼盟各地飯店,餐廳幾乎都經營涮羊肉項目。涮鍋子的火鍋有多種,有銅質、鐵質、不銹鋼、瓷的;有多人合用和單個使用兩種,燃料也分木炭、液化氣、酒精、電等數種。
整羊席
整羊席是呼倫貝爾地區款待貴賓和祭奠及盛大節日宴會上的極貴重的名佳菜。色、香、味、形具佳,別有風味,軒宴席是整隻羊做成而得名。一般選用二歲左右肥羯羊整隻。
內蒙古自治區1991年「那達慕大會」決定 ,每年7月15日--8月15日為「草原旅遊節」。
每年7、8月的內蒙古大草原總是沉醉在鮮花綠草的戀情里,「那達慕大會」成為這里最重要的節日,這時,成千上萬的蒙古族牧民,穿起節日的盛裝,不遠旅途遙遠,雲集到綠海如茵的草原上,往日寧靜的草原,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
「那達慕大會」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早在遠古時期,蒙古族的祖先就在這一帶活動,摔跤、射箭、賽馬早已成為那達慕大會的主要內容之一。現在「那達慕大會」的比賽內容除了傳統的三項外,還增加了馬術、步槍射擊、柔道、摩托車表演、蒙古象棋等項目。
蒙民除了上廟趕會,敬神拜佛以外,每年還要家舉辦春秋兩季的「平安經會」。此「誦經會」規模大小依主人家的經濟情況而定,這種習俗一起延續到近代。
土默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祭敖包」的風俗。「敖包」是疆域地界的一種標志,有的利用突出地面的自然物,有的則是人工築起的土包、石包、柴包等。人們將所祭食品擺在敖包前一起跪下,祝願:「民族興盛、疆域安定,人畜兩旺,永保太平」。祭後則分食祭品,有的還邊唱歌,邊娛樂。

蒙古族禮俗
愛畜 如在草原上遇見畜群,汽車與行人要繞道走,不要從畜群中穿過,否則會被認為是對畜主的不尊重。
做客
乘汽車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車上是否拴著馬,不要貿然駛入,免得馬驚掙斷韁繩跑失。進包要從火爐左側走,坐在蒙古包的西側和北側,東側是主人起居處,盡量不坐。入坐時不擋住北面哈那上掛著的佛像。進包後可席地而坐,不必脫鞋。不要坐在門檻上。
敬茶
到牧民家做客,主人首先會給賓客敬上一碗奶茶。賓客要微欠起身用雙手或右手去接,千萬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節。主人斟茶時,賓客若不想要茶,請用碗邊輕輕把勺或壺嘴一碰,主人便即刻會明白賓客的用意。
敬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傳統方式,是表達草原牧人地客人的敬重和愛戴。通常主人將美酒斟在銀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之上,唱起動人的蒙古族傳統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讓讓,拉拉扯扯,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對主人瞧不起。賓客應隨即接住酒,接酒後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爐方向點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會喝酒不必勉強,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純潔的情誼。
獻哈達
哈達是蒙古族日常行禮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獻哈達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禮節。獻哈達時,主人張開雙手捧著哈達,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詞或贊詞,渲染敬重的氣氛,同時將哈達的折疊口向著接受哈達的賓客。賓客要站起身面向獻哈達者,集中精力聽祝詞和接受敬酒。接受哈達時,賓客應微向前躬身,讓獻哈達者將哈達掛於賓客頸上。賓客應雙手合掌於胸前,向獻哈達者表示謝意。
尊老慈幼
到牧民家做客,見老人要問安,須以「您」相稱。不在老人面前通過,不坐其上位,未經允許不要與老人並排而坐。對小孩不可斥責或打駕。不要當著家人的面數說孩子生理缺陷。
其他
到牧民家做客,要帶適當的禮品,如酒、糖、小食品等。對迎面狂吠的牧羊狗僅可喝斥,不可打。解手須至蒙古包南方較遠處,不可到蒙古包東、西側(有羊圈)、北側(氣味會隨風刮入包內)。冬天不要到包北、西側亂踩,因那裡的雪是化水食用的。離開主人家須道再見並致謝意。

Ⅸ 錫林郭勒大草原有哪些旅遊景點

錫林郭勒系蒙古語,意為丘陵地帶的河。錫林郭勒盟位於祖國首都北京的正北方、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 1098 公里;東鄰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通遼市、興安盟,西接烏蘭察布盟,南與河北省承德、張家口毗鄰,總面積 20.3 萬平方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全盟轄 9 旗 2 市 1 縣和 3 個自治區級綠色產業開發區,盟內有蒙、漢、回、達斡爾、鄂倫春等 24 個民族,總人口 92 萬,其中,蒙古族人口佔29.6% 。有二連浩特和珠恩嘎達布其兩個陸路口岸,其中二連浩特市為自治區計劃單列地級市,屬國務院批準的沿邊開放城市,是我國連接蒙古國、俄羅斯和中亞、東歐各國的重要大陸橋。錫林郭勒草原屬內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地形比較平坦開闊,可利用優質天然草場面積 18 萬平方公里。其地勢由東南向西北方向傾斜,東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錯落,西北部地形平坦,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零星分布其間。東北部為烏珠穆沁盆地,河網密布,水源豐富。西南部為渾善達克沙地,由一系列壟崗沙帶組成,多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海拔在 800 — 1200 米之間,寒冷、多風、乾旱,年平均氣溫 1 — 2 ℃,無霜期 90 — 120 天。年降水量從西北向東南為 150 — 400 毫米,屬中溫帶半乾旱、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錫林郭勒盟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迅速,風多風大雨量少;夏季涼爽多雨,雨量變率較大;秋季天氣涼爽,天氣晴朗,風力不大,氣候穩定;冬季漫長嚴寒,總降雪量一般在 10 — 20 毫米。錫林郭勒盟境內河流縱橫,湖泊密布。河流大多數為內陸河,主要有烏拉蓋河、巴拉根河、錫林郭勒河、高格斯太河;外流河有灤河水系。全盟有大小湖泊 1363 個,天鑲地嵌在遼闊的草原上,總蓄水量 35 億立方米,其中淡水湖 672 個,蓄水量 20 億立方米。較大的湖泊有 4 個:烏拉蓋湖、查干淖爾、白音庫倫諾爾湖、浩勒圖音諾爾湖。 美麗遼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尤其以草原旅遊資源豐富、草原類型完整而著稱於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備,地上植物達 1200 多種。境內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生物圈網路的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每當盛夏來臨,風光迷人的烏珠穆沁草甸草原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高貴的芍葯花與美的山丹花爭奇斗妍,片片白雲在無盡的藍天中飄游,牧人策馬,牛羊游動,加上蒙古包縷縷的炊煙與緩緩行駛的勒勒車,定會使溶入大自然的遊人頓感心曠神怡,美不勝收。繁花似錦的灰騰錫勒典型草原重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錫林河九曲十八灣象是飄落在草原上的潔白哈達,足可使您留連忘返。當您步入這塊神奇的土地,便可領略到北方游牧民族的歷史文化。歷史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由五個部落組成,由東向西為烏珠穆沁、浩濟特、阿巴哈納爾、阿巴嘎和蘇尼特五大部落組成。 1958 年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盟合並成錫林郭勒盟,察哈爾部落也融入到錫林郭勒草原上。其中察哈爾部落是從成吉思汗開始的黃金家族蒙古大汗的住帳部落,阿巴嘎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別里古台的後裔和臣民。他們至今仍然完整的保留著草原游牧文化與風俗習慣,從服飾、飲食、民居到歌舞、婚嫁、禮儀、節慶等,在整個蒙古民族的歷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如正藍旗的奶食加工最為優秀,成為歷代皇帝的貢品;正藍旗的蒙古語被確定為現代蒙古語標准音,即蒙古語的普通語,僅從這一點也說明了錫林郭勒大草原在蒙古歷史文化中的中心地位。這里有橫貫草原中部的秦燕金古長城與世界著名的元上都遺址,還有典雅莊重的洪格爾岩畫和明成祖五次北征留下的玄石坡、立馬峰;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的貝子廟與祭祀聖地白音查干敖包把宗教與蒙古族文化溶為一體,世界聞名的「恐龍之鄉」通古爾盆地喚起您濤聲依舊。這里既有一望無際、空曠幽深的壯闊美,也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動態美;又有藍天白雲、綠草如茵、牧人策馬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錫林郭勒盟擁有美麗的草原自然風光、古樸的蒙古族風情以及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眾多的文物古跡、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宜人的避暑氣候,旅遊開發潛力巨大。近年來,錫林郭勒盟盟委、行署高度重視草原旅遊業的發展,並把它定為三大特色產業之一來抓。依託這些豐富的草原旅遊資源,錫盟先後培育開發了騎馬、乘駝、射箭、坐勒勒車、牧羊,祭敖包、蒙古族歌舞、服飾表演、體驗牧戶生產生活等旅遊項目,推出了「環錫林浩特天然草原游」、「錫林郭勒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草原生態游」、「烏珠穆沁草原游牧部落特色游」、「阿爾山聖泉康復保健游」、「草原牧羊游」、「錫林郭勒草原民俗風情游」、「草原婚禮游」、「沙源治理游」、「元上都遺址探密游」、「恐龍墓地游」、「中蒙邊境游」、「草原那達慕」、「祭敖包」、「森林、沙漠、雪地探險游」,自行車拉力賽、摩托車、汽車越野賽、狩獵、滑冰、滑雪等等特種專項旅遊。旅遊活動項目獨具特色、豐富多彩。 錫林郭勒盟有完善的旅遊經營管理機構和各具特色的旅遊景區景點,旅遊接待環境日益改善。全盟各地區都設有旅遊管理機構,有 6 家旅行社( 3 家國際旅行社、 3 家國內旅行社);草原旅遊景點 40 余處,其中 AA 級以上景點 5 處;人文歷史景觀有貝子廟、元上都遺址、山西會館、匯宗寺、恐龍博物館等,其中元上都遺址正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全盟現有賓館飯店 40 多家,其中星級飯店 10 家。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城市稱號的錫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盟草原旅遊的主要集散地,擁有賓館 20 多家 2000 多張床位。您若有幸到此一游,優美的環境、碧綠的草原與整座城市融為一體,正所謂草原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草原,「全羊宴」、「手把肉」、「蒙古烤肉」、「涮羊肉」等風味餐,體現了蒙古族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再聽上悠揚的馬頭琴,非激起您不醉不罷休豪情,其情融融,其樂淘淘。錫林郭勒交通通信便捷,旅遊購物市場活躍。目前錫盟以盟、旗所在地為中心,以國、省公路為主幹,形成了四通八達的鐵路、公路交通網路,通往各景點的路也基本上實現了黑色路面。錫林浩特鐵路已與集通鐵路線接軌正式通車,每日往返呼和浩特的旅遊列車朝發夕至。錫林浩特飛機場能夠起降波音 737 客機,可直飛北京、大連和呼和浩特,旅遊旺季每日都有航班。 207 國道張家口至錫林浩特段加寬改造與京張高速公路的竣工,大大縮短了京津冀及以南地區的遊客到錫林郭勒大草原旅程的時間,從北京出發陸路方面 4 個小時左右可進入錫林郭勒草原, 7 個小時左右可到達錫林浩特市,北京至錫林浩特航班僅用 40 分鍾即可到達,交通十分便利。盟內通信便捷暢通,並已建成盟、旗(縣)、蘇木(鄉)、嘎查(村)四級農村牧區信息服務網路,其中 60% 的蘇木(鄉)政府已接通互聯網。電力供應充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綜合服務功能不斷提高。旅遊購物市場十分活躍,全盟利用當地產的肉類、乳品、骨、角、毛、瑪瑙、植物及金、銀金屬等開發設計生產出各類風味食品、工藝品、紀念品 400 多種,可滿足不同地域遊客旅遊購物需求。 錫林郭勒大草原之所以深受世人矚目,就在於它是一個天然的綠色寶庫,擁有無以倫比的草原旅遊生態資源。「十五」期間,錫林郭勒盟將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大力發展草原特色旅遊業,不斷加強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並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加大對草原旅遊業的投入。在此基礎上,錫盟今後要以大力發展國內旅遊為基礎,以開發國際旅遊為重點,突出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獨特自然景觀和濃郁的蒙古族風情,建設符合國際旅遊標準的草原旅遊景區(點)和獨具民族特色的旅遊服務設施,力爭在 2010 年以前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旅遊接待服務體系,成為我國北方新的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草原旅遊地區。錫林郭勒草原有最藍的天,最白的雲,最清的風,最綠的草,有最獨特的風情……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