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朱家角兩日旅遊攻略
⑴ 上海市朱家角鎮的旅遊景點
朱家角鎮的旅遊景點綜述朱家角鎮旅遊資源豐富,澱山湖畔的上海水上運動場是具有國際現代化水上設施的活動中心;朱家角鎮為上海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
圓津禪院,禪院是歷史上為重要的文物儲藏所,明清以來,為單孔拱形石橋、廣交翰墨。此後凡七傳二百餘年,悉以書畫名世,成為禪院遺留下來的僅有文物,但都精雕細刻,光彩耀目、義成泰醬園,樓上為馬氏生活區。迎賓廳北為書城樓、漕港河邊,初建於元代至正年間,原名「明遠庵」。明嘉靖中毀於兵禍。
朱家角全景,名勝古跡,橋兩旁青石扶手上的"飛雲石",遠眺四方,全鎮景色一覽無余,由上海雲湖集團、樹木成片,花卉簇擁,而村落之疏密,漁舟商舶之往來,得一覽而盡之」,故有清華閣十二景之稱。
慈門寺,即清華閣十二景中的;即圓律禪院,,令人心曠神怡。長長的碑廊內,後大部分為江蘇省文管會接收、永豐橋和廊橋;名店有涵大隆醬園,是朱家角鎮上除西井街的課植園外的又一座園林。
⑵ 朱家角鎮的旅遊景點
綜述
朱家角鎮旅遊資源豐富,澱山湖畔的上海水上運動場是具有國際現代化水上設施的活動中心;東方綠舟是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動營地;上海太陽島國際俱樂部、上海國際高爾夫鄉村俱樂部是集商務、度假、休閑為一體的娛樂旅遊基地;古鎮區已開發開放了課植園、大清郵局等20多個景點。
古鎮九條老街依水旁河,千餘棟民宅臨河而建,其中的北大街,又稱「一線街」,是上海市郊保存得最完整的明清建築第一街,其東起放生橋,西至美周弄的三百多米,是典型的江南老街。
名山名湖有澱山湖和「九峰」之祖——澱山;名園有課植園和珠溪園;名廟有朱家角城隍廟和關王廟(報國寺);名街有北大街,又稱「一線街」,是上海市郊保存得最完整的明清建築第一街;名橋有放生橋、泰安橋(何家橋)、平安橋(戚家橋)、福星橋(西柵橋)、永豐橋(詠風橋)和廊橋(惠民橋);名店有涵大隆醬園、義成泰醬園、童天和國葯號和俱樂部茶館;名勝古跡有清華閣十二景之—圓津禪院、清華閣十二景之二—慈門寺、席氏廳堂、「三泖漁庄」及王昶紀念館、柳亞子別墅——福履綏祉等。
慈門寺
慈門寺即清華閣十二景中的「慈門傑閣」,為朱家角著名古剎,位於放生橋畔、漕港河邊,初建於元代至正年間,原名「明遠庵」。明嘉靖中毀於兵禍,隆慶五年,行腳僧「湛印」募款重修大雄寶殿,民間稱為新殿。
明萬曆三十九年,敕賜寺名為「護國明遠慈門寺」,並賜烏斯藏大士一尊,經二十部,為此寺內特地建造觀音閣和藏經閣,以珍藏這二件御賜的鎮寺之寶。明崇幀元年(1628年)殿左建一座鍾樓,樓高六丈二尺(20米),鍾重二千五百斤。
幾經戰亂,慈門寺逐漸衰落,民國期間,寺被改為醫院,四十年代末僅存大殿、鍾樓等建築。五十年代初在原寺址建成縣人民醫院,現為朱家角人民醫院住院部,舊址上僅存雌雄古銀杏各一株。
慈門街
現慈門街是在原基礎上重建的,是百年老店涵大隆醬園的後院,內有文昌閣、九碑廊、龍泉地等。現為集商業、旅遊、娛樂為一體的商貿城。
珠溪園
珠溪園位於鎮東首318國道的入口處,建於解放後,是朱家角鎮上除西井街的課植園外的又一座園林。珠溪園原名共青公園,建於1956年。原為鎮上富戶蔡氏墓地,佔地70多畝,內有池塘、小河,把墓區分成3個圩頭,以小橋相通。墓區栽有松、柏、梅、榆、棕、鐵樹等名貴樹木和各種花卉。
課植園
課植園園址建在鎮西井街147號,這是一處庄園式的園林建築,園主姓馬,名維騏,自號農圃。園取以「耕讀」之意,題名「課植」,俗稱馬家花園。民國元年(1912年)始建,歷時15年,花銀30萬元。花園坐西朝東,正牆門面對西井街巷。沿河有船舫、河埠、石駁岸。整個庄園由廳堂區、假山區、園林區三部分組成。各種建築200餘間,佔地5.3萬平方米。
北部為廳堂區,南部為假山區。假山區內高五層的逍遙樓頂,可俯瞰全鎮景色。碑廊內,有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書寫的「梅花詩」等碑刻數塊,文徽明「游西山詩」、唐寅、周天球的詩文石刻共12塊。
荷花池西為園林區,亦稱稻香村。內有數十畝的各種花卉樹木;北部有「耕九餘三堂」,西南角上是小游覽區,有小假山、荷花池、九曲橋和倒掛獅子亭等。
泰安橋
泰安橋俗稱何家橋,始建於明代萬曆十二年(1584年),為單孔拱形石橋,位於漕港河口的名剎圓津禪院門前。高且陡,是全鎮最陡的一座石拱橋,橋堍豎立旗竿石兩塊,系懸路燈所用,是往來船隻的航標,橋兩旁青石扶手上的飛雲石浮雕。
清代名士曾有詩:「日落炎威退,池塘淡月中;踏歌聞市上,漁笛在溪東,蒲扇輕搖暑,蕉衫短受風;晚涼閑獨步,古寺一橋通。」這里寫了古寺一橋通,「古寺」即圓律禪院,一橋便是泰安橋。
圓津禪院
圓津禪寺為清華閣十二景之一,始建於元代至正年間(1341年),系禪宗曹溪一脈,淞吳名剎,因院內供奉觀音菩薩,故又名「娘娘廟」,禪院北臨漕港,東傍珠溪。
禪院是歷史上為重要的文物儲藏所,明清以來,許多文人雅士慕名紛紛前來。王時敏、王原祁以及王昶、劉墉、鄭板橋、錢大昕、董其昌、徐乾學等諸多名人均來過禪院並留下詩畫墨跡。其中王昶亦曾為禪院撰寫碑文等,並寄存了他著作的部分書板及其他許多故物。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寺院進行了大規模修葺,修建了「亦峰居」、「漕溪草堂」、「墨花禪」、「息躬室」、」清華閣」、」航齋」諸建築。
圓津禪院內許多珍貴文物,部分毀於戰亂,部分為寺內不肖僧徒偷出變賣。至四十年代末期,珍品已經不多,後大部分為江蘇省文管會接收,收藏於江蘇省及蘇州市博物館,少數保存在青浦縣博物館。五十年代初,禪院被拆,現還保留有王昶所撰「重修清華閣記」、「振華長老塔銘記」,及沈光瑩撰「重修大殿記」石碑,成為禪院遺留下來的僅有文物。為了再現禪院昔日景觀,在圓津禪院修復委員會的主持下,於2000年5月動工修「三聖殿」,重建「圓通寶殿」等,同年9月竣工。
涵大隆醬園
涵大隆創建於1886年,現在牆上的店名仍是當年開業時寫的。清朝中期,朱家角的釀造業發展迅速。以涵大隆為首的一批醬園作坊將釀制的醬菜暢銷各地。醬菜很快就成為了朱家角的特色產品。涵大隆生產的各種醬油、醬菜、乳腐、酒和醋等,都有一套獨特的工藝。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涵大隆的玫瑰乳腐和雙料醬油分別獲獎,後來又在南洋勸業會和國貨展覽會上分別獲獎。1956年,涵大隆和鎮上另外幾家大醬園合並,組成酒醬合作商店,總稱涵大隆。
⑶ 朱家角有什麼旅遊景點
◎井亭街◎井亭街◎慈門街◎角里古弄◎放生橋◎泰安橋(何家橋)◎平安橋(專戚家橋)◎福星屬橋(西柵橋)◎廊橋(惠民橋◎永豐橋(詠風橋)
古鎮內
講解費半天:80元/團(30人以內),全天120元/團(30人以內)
區外周邊景區
講解費半天:120元/團(30人以內),全天200元/團(30人以內)
英文講解員
古鎮內
講解費半天:120元/團,全天:200元/團(30人以內)
⑷ 上海朱家角古鎮裡面有什麼景點,好玩么
大上海的後花園--朱家角
名鎮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風光,在一山一湖。真山真水顯現出江南水鄉之特色,山名叫澱山,山雖不高,名氣極大,為浙西天目余脈,此山為始,如登山望湖,有「淀峰晚照」一景可賞。
湖,即天然淡水澱山湖,面積達62平方公里,湖東區大部分在朱家角境區,有11個杭州西湖面積大,乘艇游湖,茫茫水天一色,湖區蘆葦輕搖,驚起野鴨水鳥,頓覺遠離塵囂,心曠神怡。名鎮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鎮特色的人文景觀,是一橋、一街、一寺、一廟、一廳、一館、二園、三灣、二十六弄。如果說九百歲的水鎮周庄小巧精緻、似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鎮朱家角則具氣勢磅礴、大家閨秀的風采。首先朱家角古鎮面積達1.5平方公里,為周庄面積的三倍多,家大,自然遊玩的地方就多,漕港河將朱家角分成兩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兩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花崗岩石的街面,青磚黛瓦的明清建築及眾多的歷史遺跡。
一橋,當推滬上第一石拱放生橋,也是江南地區最大的五孔大石橋,氣勢磅礴。站在橋頂,看七月廿七搖快船,是再好莫屬,而其他三十幾座古石橋之壯美也並不遜於周庄,論構築和工藝,朱家角中和橋和西柵橋較周庄雙橋更堅,而那些特色橋更是周庄無法比擬的。三步之遙的「高低橋」,「微縮景觀」的課植橋,「咭咯」作響的戚家橋,「紀念國恥」的永豐橋……。
一街,那是滬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經滄桑,還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那「一線天」獨特構築,令人嘖嘖稱奇。有「長街三里,店鋪千家」之稱的北大街,老式店招林立,大紅燈籠高掛,成為江南古鎮最熱鬧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鎮所望塵莫及的。
一寺,是報國寺,為上海玉佛寺下院,寺內緬甸白玉雕成的釋迦牟尼玉佛、新加坡贈送的第一尊白玉觀音及千年古銀杏,稱為報國寺「三寶」。
一廟,是城隍廟,已有200多年歷史的城隍廟,青瓦黃牆,飛龍翹角,吉祥葫蘆,花格落地長窗,呈現古意盎然、香煙裊繞、肅穆壯麗的景象。其中「斗拱戲台」、「木刻橫梁」及「中堂畫軸」(現已廢)被稱為城隍廟「三寶」,十分罕見。
一廳,是席氏廳堂,集江南豪門大富人家建築之大成,特別「牆門磚雕」堪稱一絕,其圖案優美,雕花之精細,技法之高超,讓人嘆為觀止。一館,即是「王昶紀念館」,展出清代乾隆十九年進士、刑部右侍郎,稱為「吳中七子」的王昶的臘人臘像、詩字畫、碑刻、織布機、老式床等近百件實物展品,內容豐富,史料翔實,晶位極高。
二園,是課植園和珠溪園,一個古老,一個現代;一個龐大,一個精巧,相映成趣。課植園是一處庄園式園林建築,佔地96畝,園由馬文卿建於1912年,乃寓「一邊課讀,一邊耕植」以應園名,園內建有書城,又辟有稻香村,園中亭台樓閣,廊坊橋樹,廳堂房軒,一應俱全,各種建築及生活用房200餘間,布局錯落有致,疏密得體,構思精巧,在私人園林建築中實為罕見。而珠溪園,則建於1956年,佔地70餘畝,小巧玲瓏,景色優美,布置成春、秋、冬三園,各具特色,還辟有兒童樂園、餐廳、茶室、商店,為休息、進食、購物、遊玩於一體的理想場所。
三灣,即:三陽灣、轎子灣、彌陀灣。人行街上,前後左右都是房,以為到了路盡頭,直角拐彎,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產生別有洞天的奇妙感覺,這種在老街上出現奇特拐彎的景觀,是其他古鎮難得一見的,非朱家角不能見到。
二十六弄,實際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條,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網路式棋盤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聞遐邇,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鎮上是不能相比的。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陣,趣味無窮,尋古探幽,領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近年,「古弄旅遊」越來越受到外地人和老外們的青睞,是一項頗有價值,有待進一步開發的處女地。
朱家角,水之美,橋之古,街之奇,園之精,酒之醇,花之香,讓人心曠神怡..
⑸ 朱家角旅遊攻略
若是你不看任何的東西,大概,10元的門票吧。若是你要進去看啥馬家花園啊,寺廟啥的,聯票是60的。
若是臉皮夠厚,直接從本鎮居民入口進去。或者,叫輛黃包車進去哦~~
其實,就馬家花園和寺廟能看看,別的,就不用去了。不看,我覺得,也沒差。10元的門票,足夠了。
朱家角么,半天就夠了,其實2,3個小時就好了。其餘的地方,若是自駕,可以去朱家角的別的地方看看哦~其實,深處的風景很不錯的,我喜歡她住宅區的風景,像小公園呢~
大千美食林,四季百果園。推薦大千美食林啦,那裡有的吃天鵝肉,大雁肉,孔雀肉啥的。其實,味道不錯的。門票好像是80。看看天鵝啦,騎騎馬啦,射射箭啦。我覺得不錯的啦~
裡面還有藏獒哦,好可愛啊~~~
我知道,朱家角除了古鎮,在某個地方,實在是忘記了,有一條吃河鮮的一條街,那裡不錯的,推薦,紅燒的小河豚。還有清蒸小甲魚,我的愛啊~~喜歡。白水魚我也推薦的,就是刺多。貌似還是特產來的。在古鎮裡面有幾家店也可以買買的,你要是想知道,給我留言就好了。扎肉,這個很好吃,推薦。還有一家店,叫我小時候最愛吃的糖。我喜歡他家的桔紅糕
⑹ 上海朱家角旅遊景點有哪些
朱家角鎮旅遊資源豐富,澱山湖畔的上海水上運動場是具有國際現代化水上設回施的活動中心,朱家答角鎮為上海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
慈門寺:即清華閣十二景中的「慈門傑閣」,為朱家角著名古剎,位於放生橋畔、漕港河邊,初建於元代至正年間,原名「明遠庵」。明嘉靖中毀於兵禍,隆慶五年,行腳僧「湛印」募款重修大雄寶殿,民間稱為新殿。
珠溪園:建於解放後,是朱家角鎮上除西井街的課植園外的又一座園林。珠溪園原名共青公園,原為鎮上富戶蔡氏墓地,內有池塘、小河,把墓區分成3個圩頭,以小橋相通。
泰安橋:始建於明代萬曆十二年,為單孔拱形石橋,位於漕港河口的名剎圓津禪院門前。高且陡,是全鎮最陡的一座石拱橋,橋堍豎立旗竿石兩塊,系懸路燈所用,是往來船隻的航標,橋兩旁青石扶手上的飛雲石浮雕。
圓津禪院:圓津禪寺為清華閣十二景之一,系禪宗曹溪一脈,淞吳名剎,因院內供奉觀音菩薩。禪院是歷史上為重要的文物儲藏所,明清以來,許多文人雅士慕名紛紛前來。等諸多名人均來過禪院並留下詩畫墨跡。
⑺ 朱家角旅遊景點有哪些
朱家角鎮為上海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
名山名湖有澱山湖和「九峰」之祖——澱山;
名園有課植園和珠溪園;
名廟有朱家角城隍廟和關王廟(報國寺);
名街有北大街,又稱「一線街」;
名橋有放生橋
⑻ 上海朱家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呵呵,我是 朱家角的,我們高中就在旁邊的
我不 知道你在浦東哪裡的,但我現在也在浦東讀書的,
你那裡應該有車子到東方醫院的吧,在東方醫院換乘申路專線到普安路(到底),馬路對過換乘滬青專線(8元,1個半小時),到青浦一中下來(中醫院).馬路對面換青楓線,青石線,青小線,青蒸線,青岑線,青金線,青商線(都是2元,20分鍾)到朱家角下來
對了忘了 告訴你了,不知道滬朱高速有么有開通,(是直接從朱家角-普安路的)
1個小時就可以從人民廣場到朱家角了,本來是在9號開通的,但是他們推遲到了本月中旬開通,所以請你留意下,如果有的話,乘這個車快
關於門票的事,朱家角進去時有兩個門的,小門是專門給旅遊者進的,一般我們本地人都是走開的比較大的,這樣你就可以省下20元了.
其他的旅遊景點是一定要買票的,這個我也幫不了你多少了
飯店是蠻貴的,還有菜的量也是蠻少的,到中午的時候他們都會在自家飯店門口拉客,這個場景很不錯的哦.對了,在你進朱家角那個驗票門的時候,就是你們要走大門的時候,你會看見KFC的,如果你嫌飯店裡面東西價格高的話不妨去此這個好了,但是飯店裡面的菜還是蠻好吃的,都是有菜單的,什麼東西什麼價格都寫在上面的,所以就還不了價了.
還有小吃蠻好吃的,大家都肯定知道粽子和扎肉了,所以我就不推薦了,還有紅燒蹄子,熏毛豆都是很好吃的,不妨吃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