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神木園旅遊攻略
Ⅰ 新疆最全旅遊線路攻略,新疆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我上次是和青驛上的驢友自駕游的~他比較資深也經常在那上面寫攻略~
你覺得好的話可以借鑒一下!
線路一:
第一天: 嘉峪關
抵達嘉峪關,參觀嘉峪關城樓、懸壁長城、戈壁荒漠,乘汽車赴敦煌(大約需要五小時)
第二天:嘉峪關/敦煌
到達敦煌參觀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
第三天:敦煌/吐魯番
用早餐後游覽火焰山、萬佛宮、(內含高昌廳.龜茲廳.勇武堂.民藝廳.唐僧殿.萬佛宮)高昌古城、葡萄溝、 坎兒井、
第四天:吐魯番/庫爾勒
抵達庫爾勒後參觀著名的孔雀河大橋。欣賞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及美麗的庫爾勒夜景.
第五天:庫爾勒/若羌
第六天:若羌/民豐
觀賞新疆天然形成的植物胡楊林
第七天:民豐/和田
和田位於新疆南部,古稱於闐,藏語為「產玉石的地方」。古代於闐是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之一。著名的高僧如法顯、玄奘等都在這里留下了足跡,和田地區水果品種繁多,和田玉石、絲綢和地毯是其三大特產。和田的旅遊點有:尼雅遺址、英爾力克沙漠、和田絲絹、玉石。
第八天:和田/喀什
喀什,維吾爾語義譯為「寶玉石集中的地方」。位於新疆西南部,東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部和西南部分分別與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總面積16.2平方公里,喀什是南疆重鎮,距烏魯木齊市1473公里。喀什系「喀什噶爾」的簡稱。喀什古時稱「疏勒」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主要景點有艾提尕提清真寺 阿巴克霍加墓 喀什星期日大巴扎 石頭城 喬弋里峰和慕士塔格冰山
第九天:喀什/阿克蘇
阿克蘇,維吾爾語意思是「白水」,因阿克蘇河從境內流過,故得此名。阿克蘇屬暖溫帶乾旱型氣候.年均氣溫7℃-8℃,降雨量較小,但水流量豐富,境內除了阿克蘇河,還有塔里木河。阿克蘇是新疆棉花和糧食的重要產地。景點有天山神木園
第十天:阿克蘇/庫車
第十一天:庫車/庫爾勒
庫爾勒,是維吾爾語「張望」、「遠眺」的意思。庫爾勒市地處天山南麓,塔里本盆地東北邊緣,面積7,449.5平方公里,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屬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年均氣溫11℃左右,在南疆各大小城鎮中,是氣候比較適中的一個城市。景點有博斯騰湖 金沙灘
第十二天:庫爾勒/天山勝利達坂/烏市 –
烏魯木齊,蒙古語意為「優美的牧場」,她既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也是距離海洋最遠的一座內陸城市。乘車抵達天山天池參觀王母娘娘舉行瑤池的仙境,欣賞石門一線.大小天池.定海神針.原始森林.黑龍潭.如有充裕時間還可參觀避暑勝地南山牧場、天山雪山、一號冰川、南山白楊溝、南檯子。
線路二:訪絲綢之路南疆游
1日:烏市—庫爾勒470公里宿庫爾勒
2日:庫爾勒—庫車281公里宿庫車
3日:庫車—喀什724公里宿喀什
4日:喀什宿喀什
5日:喀什—和田510公里宿和田
6日:和田—民豐301公里宿民豐
7日:民豐—和碩830公里宿和碩
8日:和碩—吐魯番318公里宿吐魯番
9日:吐魯番—烏市180公里
行程說明:全線可以直接領略新疆風俗風情,體驗新疆人文情況
景點有: 克孜爾千佛洞、古烽燧、天山大峽谷、艾提尕爾清真寺、香妃墓、民族大巴扎、傳統民族工藝一條街、品嘗新疆特色烤全羊、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等。
注意事項:氣候炎熱,防熱防暑
線路三:
1日:烏市-天池-庫爾勒 游覽天池、冰上活動 宿庫爾勒
2日:庫爾勒-若羌 宿若羌
3日:若羌-且末 世界唯一的磚砌路面, 宿且末
4日:且末-民豐 最長內陸河塔里木河流域 宿民豐
5日:民豐-和田 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濃郁民族風情 宿和田
6日:和田-喀什 宿喀什
7日:喀什-阿克蘇 宿阿克蘇
8日:阿克蘇-庫車 宿庫車
9日:庫車-吐魯番 宿吐魯番
10日:吐魯番-烏魯木齊宿烏魯木齊
11日:南山滑雪一日游 距烏市50公里的水西溝滑雪場 結束行程
全程四千餘公里 感受南疆冬季美景
線路四:
1日:烏魯木齊-天池-吐魯番 宿吐魯番
2日:吐魯番-輪台 宿輪台
3日:輪台-民豐 宿民豐
4日:民豐-和田 宿和田
5日:和田-喀什 宿喀什
6日:喀什一日游 宿喀什
7日:喀什-阿克蘇 宿阿克蘇
8日:阿克蘇-庫車 宿庫車
9日:庫車-庫爾勒 宿庫爾勒
10日:庫爾勒-烏魯木齊 結束行程
全程三千餘公里
景點:天山天池、吐魯番蘇公塔、火焰山、香妃墓、艾提尕爾大寺、卡拉庫里湖、庫車大峽谷、克孜爾千佛洞、博斯騰湖。
線路五:風土人情南疆九日文化游
1日:烏魯木齊-庫爾勒 晚庫爾勒
2日:庫爾勒-民豐 晚民豐
3日:民豐-和田 晚和田
4日:和田-喀什 晚喀什
5日:喀什 晚喀什
6日:喀什-阿克蘇 晚阿克蘇
7日:阿克蘇-庫車 晚庫車
8日:庫車-吐魯番 晚吐魯番
9日:吐魯番-烏魯木齊 結束
行程說明:此線路全程四千餘公里,是最辛苦的行程,每天行駛公里超過600公里。景點站距很長,數量較少,當地以維吾爾居多,飲食習慣和漢族差異較大,需適應。
景點有: 風力發電站、達坂城、金沙灘(搏斯騰湖)、沙漠公路、胡楊林、塔里木河、塔克拉瑪干沙漠、和田河、核桃王樹、香妃墓、艾提尕爾清真寺、慕士塔格峰、神木園、庫車大峽谷、克孜爾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高昌古城、葡萄溝、坎兒井
線路六:絲綢古道 濃郁民俗 南疆十日游
1日:烏魯木齊-吐魯番 晚吐魯番
2日:吐魯番-庫爾勒 晚庫爾勒
3日:庫爾勒-民豐 晚民豐
4日:民豐-和田 晚和田
5日:和田- 喀什 晚喀什
6日:喀什-阿克蘇 晚阿克蘇
7日:阿克蘇-庫車 晚庫車
8日:庫車-那拉提 晚那拉提
9日:那拉提-塞里木湖 晚湖畔蒙古包
10日:塞里木湖-烏魯木齊 行程結束
行程說明:此線路全程三千餘公里,沿途景點有:達坂城、坎兒井、火焰山、塔里木河、胡楊林、香妃墓、艾提尕爾清真寺、克孜爾千佛洞、庫車大峽谷、天鵝湖、那拉提草原。
Ⅱ 阿克蘇市有什麼景點
冬天用不了12天,因為新疆的好景色都在夏天才能看到。冬天可以南疆(只能是自駕游可以租賃汽車或旅行社),具體行程如下:
第1天 烏魯木齊-喀什
到烏魯木齊當天晚上乘飛機抵達喀什。
第2天 喀什—卡拉庫里湖
早餐後乘車至帕米爾高原,沿途經過沙山、胡楊林,慢慢進入帕米爾高原腹地,會逐漸有高原反應。抵達慕士塔格峰下的卡拉庫里湖,感受慕士塔格峰撲面而來的震撼,欣賞卡拉庫里湖靜如處子的氣質!有興趣可在湖邊租一匹駱駝,慢慢徜徉在湖邊,體會大自然的本真!後乘車返回喀什。
第3天 喀什—阿克蘇
早起後進行喀什市內觀光。首先至中國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爾清真寺,感受伊斯蘭宗教文化的神秘;其次至乾隆皇帝的西域「愛妃」香妃的衣冢墓——香妃墓參觀;後至喀什老城,感受喀什質朴、原始的民族風情;最後至喀什手工藝一條街,欣賞維吾爾族老匠人的精湛手藝。下午乘車至阿克蘇。
第4天 阿克蘇—庫車
早餐後參觀天山神木園,後乘車至庫車,抵達後前往國家AA級旅遊名勝風景區庫車天山神秘大峽谷,位於天山山脈南麓、新疆庫車以北64公里處,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峰2048米。最神奇的要數開在懸崖之上的唐代千佛洞,石窟中保留的漢文化完整豐富,在古西域地區數百座石窟中絕無僅有,堪與同時代的敦煌莫高窟相媲美。午餐後參觀我國四大佛教石窟群之一的克孜爾千佛洞。
第5天 庫車—庫爾勒
早餐後乘車至胡楊林公園,欣賞塔里木河的壯美,有生一千年不老、老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朽之稱的胡楊林的奇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浩瀚。晚抵達庫爾勒,感受中國十大魅力城市的風采。晚可至孔雀河邊散步。
第6天 庫爾勒—吐魯番
早餐後參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寨—羅布人村寨,古時的羅布人依塔里木河而生,主要以捕魚為主,淳樸的羅布人完美再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後乘車至吐魯番,傍晚抵達後,晚宿吐魯番。
第7天 吐魯番—烏魯木齊
早餐後游覽火焰山、葡萄溝、坎兒井,交河故城、維吾爾古村,後乘車返回烏魯木齊,沿途觀千里戈壁、達坂城古鎮、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站(停車照相)、中國死海—新疆鹽湖。抵達後至國際大巴扎參觀購物。
Ⅲ 阿克蘇神木園好玩不
出阿克蘇過溫宿,隨著汽車的急馳,路兩旁筆直的白楊樹向後飛速移動著。遠遠看去,那白皚皚的雪峰就是托木爾峰,腳下是一望無際的茫茫戈壁,山峰與戈壁的交匯處在陽光照射下顯出一些綠色。隨著汽車的賓士,那綠色越來越大,不一會兒,神秘的古樹群近在眼前,這就是我神往已久的神木園。「天山神木園」以千年古樹薈萃而得名。據考證此園佔地680畝,海拔1700米,園內有九百多年歷史的古樹,形態各異、千姿百態。那三四人都抱不過來的古老大樹,雖然樹皮已皴裂開花,但新枝依然一簇簇地生長、蔓延,一環繞一環,頑強不息地延續著它的生命!
那棵老核桃樹據記載已有1400多年樹齡了,高大遮天,孕育著生命的種子。深秋,吊在樹上的成熟果實沉甸甸地誘惑著來往的遊人。人們在樹下仰望,一陣山風吹來,成熟的核桃紛紛落下,濺起一片歡呼!這千年野核桃的價值是不能以金錢來計算的,樹下揀核桃已成為園中一景。
與千年核桃樹相鄰的,便是「千年神木」。這棵倒下的巨大楊樹軀干足有幾十米長,幾個人也合抱不過來。依它為背景留影,任你選擇怎樣的角度也無法拍下這神木的全貌。園中有一幅「五嶽歸來不看山,神木園歸來不看樹」的標牌,初看似有些誇張,但看罷這神木,你便會堅信不疑。
如果說「千年神木」是寫實的白描, 那麼「無根樹」就有點魔幻的感覺了。一棵被颶風折斷的白楊,斷裂處苔蘚厚積,黑乎乎的活像一截爛木頭,抬頭看卻嚇人一跳——那青白的嫩皮正抽枝展葉撐起半壁藍天。「人無心不活,樹無根必死。」無根哪有這活泛的枝頭?其實那謎底就在樹身下邊。
那棵千年古柳枝丫交錯,象牙般潔白的肢體交織在一起,形似夫妻。人們稱它是「夫妻樹」,真是貼切恰當,形神兼備。那纏繞在一起的楊柳不知被誰起名為「定情樹」,多像含苞待放的少男少女正羞怯地挽臂私定終身呢。那榆杏樹縱橫交織在一起,好似「合家歡」令人羨慕:丈夫與妻子挽著兒女在玩耍,其情景溫馨無比……
我在新疆生活了幾十年,在戈壁荒漠中看到過無數的野草閑花。有一種戈壁植物,當年看它只有巴掌大小、一兩寸高矮,年年隨著四季變化泛一點青綠。幾十年過去了,再去看它竟然還是那個樣子。它能不能長大,會不會開花結果?成了我心頭揮之不去的疑問。
誰知在神木園的西南角,這種永遠爬不起來的植物竟長成了高大的喬木,米黃色的果實像一串串珍珠掛在枝頭,摘一顆含在嘴裡,苦澀中竟有一絲甘甜。有了適宜的自然條件,任何卑微的生命都能放出異彩!
神木園古樸而秀麗,一泉聖水細流涓涓,正是這山中流下的泉水,養育著一園參天古樹。人們依據不同的特點,給這些樹木取了不同的名字:「牛蛙出池」、「瓶子樹」、「新疆第一犁」、「馬頭樹」……更增加了神木園的魅力。
在園林北端最高處,木柵欄圍定一處「千年聖泉水」,泉水從大山深處涌來,順著樹干掏挖而成的管道汩汩流淌,不慌不忙,氣定神閑,彷彿一位依杖安坐的老祖母,慈祥地注視著山下的眾多兒孫和如織遊人。樹枝上掛滿了彩色布條,那是天南海北的遊人在為親朋好友許願祝福。
山泉沒有受到污染,飽含多種人體需要的礦物質,飲用可除病強身,凈面能洗滌勞乏。遊人爭相捧飲,照相留影,滿載而歸。我也不例外,泉水入口果然甘甜清冽。
聖泉水是神木園的生命之源,是園林的起點也是終點。站在高坡上,神木園近在咫尺,給天地間添加了一份妖嬈與神奇。
Ⅳ 阿克蘇都有哪些景點
旅遊資源
龜茲故地,西域精萃,水韻綠洲,森林城市——這里是美麗神奇的阿克蘇。克蘇市的綠洲、河湖、沙漠、山地等多種地貌,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晴川煙樹、雲懸玉峰、煙籠多浪、沙海胡楊、古寺晨唱、渾河古渡、三熟奇桑、艾湖歸舟、古崖幻影、長虹旭日等10景更是聞名遐邇。歷史悠久的多浪文化獨樹一幟。「多浪巴亞萬」高亢激越;熱瓦甫琴、卡倫琴聲優美動人;多浪「麥西來甫」熱烈詼諧。阿克蘇市各族人民熱情豪爽,葡萄美酒待客,輕歌曼舞迎賓阿克蘇是古絲綢之路的重鎮和重要通道之一,漢稱北道,後稱中道,境內旅遊佳境甚多。有雄渾巍峨的天山第一峰——托木爾峰,一望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奇境,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術河。「一峰一漠一河」構成了阿克蘇奇特多資的生態景觀,雪峰輝映的大龍池高山湖泊,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千姿百態、亦真亦幻的鹽水溝雅丹地貌,景幽情濃、流淌千年的千淚泉,避暑勝地九眼泉,奇泉怪樹、古木奇絕的戈壁魔城天山神木園、國際狩獵場黑英山、老虎台等等。阿克蘇地區不僅有優美的自然風光,還有頗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西域三十六國中的「龜茲古國」遺址在庫車縣境內,始建於兩晉時期著名的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克孜爾干佛洞和庫木吐拉千佛洞等石窟群是外來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產物,還有著名的昭估喱大寺、漢代烽燧、古代冶煉遺址、伊斯蘭教遺址、庫車大寺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孕育出阿克蘇獨具特色的古龜茲樂舞等藝術精晶,被譽為「歌舞之鄉」。
阿克蘇是南疆重要的旅遊城市。古城堡有圖地旦古城遺址、黃宮古城遺址、喀拉瑪克沁古城、圖魯克旦木古堡,這些古城堡都位於距阿克蘇市30公里的阿音柯鄉境內。古建築有麥吾拉乃穆清真寺,位於阿音柯鄉闊納巴扎,由元末明初維吾爾族人吾買拉。加拉丁所建,距今約600餘年,是阿克蘇市和阿克蘇地區西四縣伊斯蘭教穆斯林宗教活動中心之一。從賀敬之1963年在此寫名篇《西去列車的窗口》,一直到陳運和不久前在此創作詩《致阿克蘇》,至今已有數十萬中外遊客前往旅遊、考察、采風。
阿克蘇主要旅遊景點:庫車大峽谷·塔里木河·克孜爾尕哈土塔 ·克孜爾尕哈千佛洞·天山神秘大峽谷·阿克蘇劉平國治關亭誦石刻·怪樹園·阿克蘇庫車大寺 ·托木爾峰·森木塞姆千佛洞·默拉納額什丁麻扎 ·庫木吐拉千佛洞 ·大龍池 ·克孜爾千佛洞·庫爾米什阿塔木麻扎·昭怙厘大寺 ·阿瓦提絲綢古道 ·克孜爾魔鬼城。
庫木吐拉石窟
國家一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位於庫車縣城西南28公里處,始鑿於公元4世紀,於11世紀左右廢棄。己編號的洞窟有112個,現存壁畫數千平方米,以描繪大乘佛教內容為主,壁畫藝術「唐風」較濃,亦有少量雕塑,還有大量的龜茲文、漢文、回鶻文的題記,是研究龜茲文化的重要參考資料。石窟在內容和風格上與中原佛教藝術相近,出現了「西文凈土」、「東方葯師」、「法華」、「彌勒」等大型經變故事畫,形象生動、造型優美。
庫車清真大寺
位於庫車縣老城北側,是新疆僅次於艾提尕雜清真寺的第二大清真寺,建於1922年,佔地面積共1165平方米,一次可容納5000名穆期林做禮拜,寺內曾設宗教法庭。
神木園
位於新疆阿克蘇溫宿縣城西北60公里處,海拔l700米,佔地600餘畝的園林,叫天山神木圓,也被稱為「戈壁明珠」。
天山神木園維吾爾語就是「庫爾米什阿塔木麻扎」,為傳經聖人的墳地,位於新疆天山托木爾峰南側前山區,是歷史上伊斯蘭教集會和朝拜的聖地。庫爾米什阿塔木麻扎,實際上是分布在高出地面幾十米的土丘上的一處墓葬群。
相傳公元十一世紀,沙烏地阿拉伯一名叫做蘇力坦庫爾米什賽伊德的伊斯蘭阿訇,帶領2000名教徒,經過印度繞道中國西域傳教,受到當地人的抵制並發生沖突。敗退至此地,大部分教徒已經戰死,形成了一處佔地頗大的園林陵墓群。關於園中的泉水、樹林,據縣志記載,是蘇力塔庫爾米什賽依德敗退此處時(此地稱色日克維都,維吾爾語,意為黃色的土地,亦不毛之地),教徒們又累又渴,蘇力塔庫爾米什賽依德就用離開麥加時穆罕默德送的手杖插在泉源的位置上,泉水就湧出來了。後來,他又把手杖分別插入各處,凡手杖插過的地方,泉水就湧出來,而且奇跡發生了,有水的地方都變成了綠洲。
墓地周圍為戈壁荒丘,圓中卻以美麗奇特的大自然風光、豐富多彩的植物資源、古樸淳厚的少數民族文化而享有盛譽。
Ⅳ 新疆阿克蘇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溫宿神秘大峽谷
景點類型:峽谷戲水避暑
溫宿神秘大峽谷,位於國道314國道960公里處,居溫宿縣城65公里,具有「新疆第一峽谷」和「地質史教課書」之稱。是原始的自然景觀,預計建成國家5A級景區。峽谷擁有巨大的雅丹地貌峽谷群和卡斯特地貌是探險觀光 休閑 娛樂的最佳去處 。
阿克蘇龜茲古城
景點簡介:
龜磁國,古西域國之一,居民擅長音樂。古城位於庫車縣城西約兩公里的皮朗村。我國漢唐時期,中央政府都以龜茲為政治中心,設立政權機構,管理西域地區。龜茲為我國古代西域大國都城東漢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任都護時曾遷西域都護府於龜茲。唐貞觀22年(公元648年)和唐顯慶2年(公元657年)曾兩度設安西都護府於龜茲,轄4鎮、16府、72州之地。 古城周長近八千米,北牆2000米,南牆1806米,東牆1646米,西牆約2200米。除東、南、北三面城牆尚可辨認外,西牆已盪然無存。全城成不規則正方形,城牆高約2--7米,為夯土築成,每隔40米左右有城垛一個。1985年,我國著名考古學家黃文弼先生曾在此城進行過發掘工作,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彩陶片,銅件、漢五銖錢、龜茲小錢、開元通寶等
阿克蘇塔里木河:
· 塔里木河為中國第一大內陸河,全長2179公里,它由葉爾羌河、和田河、阿克蘇河等匯合而成,塔里木河自西向東蜿蜓於塔里木盆地北部,上游地區多為起伏不平的沙漠地帶,來自於冰山的融水含沙量大,河水很不穩定,被稱為「無韁的野馬」。
艾西曼湖
景點簡介:
艾西曼湖由阿克蘇河沖積扇扇緣溢出帶的泉水匯積於窪地而成。湖面呈北西向狹長的彎月狀展布,長約13公里,寬1~3公里,面積約9.3平方公里,最大湖深7.5米,平均湖深2米,由8個小湖泊相連組成。湖水為無色透明的淡水,夏季水溫17℃,冬季結冰,最厚處0.4米。每年12月初湖水開始結冰,解凍期為翌年3月中旬。5月初至10月底為旅遊季節。 艾西曼湖湖水清徹,水面平靜;湖岸水草如織,野鴨、天鵝、大雁等自由游弋;湖水中錦鱗歡躍,湖心金色沙島,其上綠草如茵,胡楊林環繞,是觀光游覽、水上娛樂、游泳、沙浴及生態農業旅遊等活動的最佳旅遊勝地。
千淚泉
景點簡介:
千淚泉處於渭干河上游北岸的明屋塔格山坳中,呈橢圓狀,三面均為高約50米的山岩峭壁,泉水從水平層面間滲出,岩峭壁像淚珠一樣點點滴滴,身臨其境,頭上只見藍天一片,使人感到如置身井底,光線暗淡,空氣濕潤清涼。細看泉水像淚珠一樣不斷從長滿苔蘚的懸崖峭壁上滴落下來,叮咚有聲,非常悅耳。 傳說,龜茲王心愛的公主,看上了一個勇武英俊的平民青年,這讓國王大傷腦筋。為割斷公主與青年的愛戀,國王要青年在三年內,在石壁上開鑿1000個洞窟。為得到愛的幸福,青年奮力開鑿,誰知,開到999個洞窟時,青年就力竭而亡。公主聞訊趕來,抱屍痛哭,淚竭而去,化為石,終年滴水,名為「千淚泉」。常年滴落不盡的泉水,一點一滴匯成溪流,流經溝谷河灘,給綠洲帶來了生命與活力。
克斯勒增格佛寺遺址
景點簡介:
位於新疆阿克蘇柯坪縣城西北10公里處,坐落在蘇巴什河東西兩岸的山坡上,為南北朝到唐時期的佛寺遺址。 西遺址由僧房、殿堂、佛塔組成,自下而上亦有30餘米,有台階相連;東岸則由住宅群、烽燧和階梯式圍牆組成,自下而上亦有30餘米。兩處遺址均是利用自然坡度分層修建,有較高的建築水平,是新疆古遺址中最特殊的建築群體之一,佛寺內有壁畫遺跡。
通古斯巴什古城
景點簡介:
通古斯巴什古城位於新疆阿克蘇新和縣西南約40公里處,是規模較大的古代城址之一。 城垣殘高6米,周長約1000米,略呈方形。古城構築方法是:下部為一層土,一層紅柳枝,交相壘築,上部用土坯砌築,明顯不是成於一時。 經挖掘,城內有房屋遺跡、木器、布巾、鞋履、胡麻籽、油餅等物,並有唐代的文書殘紙。從城區范圍內所見陶片分析,城市活動最盛為唐代,是唐安西都護府屬下的一處重要軍鎮。
阿克蘇克孜爾千佛洞
景點簡介:
克孜爾石窟(或稱為克孜爾千佛洞)位於與庫車毗鄰的拜城縣克孜爾鄉的明屋塔格山,洞窟鑿於木扎特河谷北岸懸崖上。西距庫車73公里,東距拜城67公里。它是我國開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始鑿於公元三世紀(東漢末年),五-七世紀為最盛期,至八世紀末逐漸停鑿,延續時間之長在世界各國也是絕無僅有的。克孜爾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國「四大石窟」之美譽。但是克孜爾石窟是全國開鑿最早的石窟,始建於公元3世紀,比莫高窟還要早。現存已編號的洞窟236個,其中窟形完整的135個,尚有壁畫的80個,壁畫總面積1萬余平方米。其風格獨特之窟形和壁畫,均可代表龜茲文化的水平,有很高的研究價值。1961年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阿克蘇托木爾峰
景點簡介:
是天山主脈西部,天山山脈的最高峰,海撥7435米,位於溫宿縣境內。1985年正式對外開放。山峰下的別迭里山口是古代中西陸路交通重要通道。 托木爾峰地區,地形崎嶇,峰巒峻撥 ,冰雪嵯峨,凌空峭壁,千仞攢空,自然景色奇麗壯觀,海撥6995米的汗騰格里峰與之遙相呼應,峰區冰川交錯密接,好似條條玉龍,飛舞於寒山空谷之中,千姿萬態。蔚為壯觀。 我國登山隊曾於1977年7月25日首次登上托木爾峰,1980年建立了托木爾峰保護區,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屬高山林型綜合性保護區。保護對象主要有森林,高山葯用植物,冰川,眾多的野生動物如雪豹、馬、雪雞等。這里是旅遊、登山、科學考察的勝地。
阿克蘇庫車大寺
庫車大寺地址
在庫車老城有一座著名的伊斯蘭宗教建築――庫車大寺。是信奉伊斯蘭教的人民群眾做禮拜的宗教場所。伊斯蘭教在庫車傳播後,約在15世紀營建此宗教建築。大寺座落在庫車縣舊城黑墩巴扎,距庫車縣新城約四公里,是新疆境內僅次於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的第二大寺。
阿克蘇庫木吐拉千佛洞
景點簡介:
開鑿在庫車縣城西北30公里的渭干河谷的東岸,是僅次於克孜爾石窟的古龜茲較大的石窟群。現有洞窟112個。庫木吐拉千佛洞開鑿的時間從兩晉,經隋唐,延續到宋代。 庫木吐拉千佛洞開鑿可分三個時期,第一期約在兩晉時期;第二期約在南北朝至隋朝;第三期從隋唐延續到宋代。庫木吐拉石窟壁畫的藝術特點從時間上看,它是中原地區佛教藝術的先驅;從空間上看,它正處於絲綢之路北道的要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發源地中國、印度、埃及、波斯以及希臘和羅馬的文化藝術交流的匯集點,所以它不僅有西方文化和中原地區文化的影響,同時又有著本地獨特的藝術風格。庫木吐拉千佛洞窟內和窟外石崖上有大量的僧侶題名、題記以及並行的回鶻文題記、古龜茲文題記。古龜茲人吸收了印度等外來藝術的成分,創造了具有自身鮮明民族風格的卓越藝術;壁畫中的人物姿態優美,形象生動,充分展現了古龜茲人民的智慧與才能。石窟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在內容和風格上與中原佛教藝術相近,出現了「西方凈土」、「東方葯師」、「法華」、「彌勒」等大型經變故事畫,形象生動、造型優美。克孜爾尕哈石窟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庫車縣城西北13公里,為唐代遺址。已編號洞窟47個,現較完整的洞窟有38個,其中19個為支提窟,19個為毗河羅窟。窟中壁畫多為佛本生故事像。較為特殊的是第24號窟,為七角形平面,正中有中心柱,左右開甬道,後壁有隧道,且又是平頂的支提窟,此種形式為其他窟群所罕見,壁畫「龜茲風格」較濃。
克蘇森木塞姆千佛洞
景點簡介:
森木塞姆石窟位於庫車城東北約40公里的哈爾克山的崖壁上。從庫車出發東行,沿著庫車去烏魯木齊的公路,約行20公里,再向正北行10多公里,到達一個維吾爾族農民聚居的村落,名叫克爾希村。這里綠樹成蔭,溪水漏緩,清涼爽人,是綠洲邊緣最大的;個村子。出克爾希村向西北方向前行約5公里,進入一片戈壁之中,就可以望見前面巍峨的哈爾克山。再行5公里許,便到達哈爾克山的山口。往前看去,在兩旁高山夾峙的山谷中有一股小溪流出。在溪水東西兩岸的山腰岩壁上鍺落有致地開鑿出一個個洞窟,這就是森木塞姆石窟群。
阿克蘇溫宿古城古墓群
景點簡介:
這是一片據傳已有數百年歷史的維吾爾古墓群。起伏錯落的墓葬,綿延數平方公里。既有土垣環列的家族墓園,也有形單影只的孤冢墳丘;既有高大氣派的墓門拱拜,而更多的是排列有序的平民墳塋。在這里,遊人可更多地了解到維吾爾族葬喪習俗,還可通過雕飾精巧造型別致的墓門、墓室外,進一步了解到維吾爾族建築、繪畫等藝術風格。古墓群左側,有一條一望無盡而深達30餘米的大裂谷,不知何時何緣形成,但見谷中白楊成列,流水淙淙,房舍錯落。每當夕陽西下時,裂谷中炊煙裊裊,牛羊歸圈。站在裂谷邊緣,更覺古墓群之神秘、肅穆。
阿克蘇克孜爾尕哈石窟
景點簡介:
克孜爾尕哈石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西北十四公里的山溝中,與克孜爾尕哈烽隧毗鄰。始建於公元5世紀。 石窟開鑿在東西寬170米,南北長300米范圍內的崖壁上。分為東西兩大組群,現存洞窟54個,編號洞窟46個,其中較完整的洞窟39個,有壁畫的洞窟13個。石窟建築形式多樣,按功能分有支提窟、僧房窟、講經堂、禪窟等;按窟頂形狀分有、平頂、券頂、穹廬頂、套斗頂、覆斗頂等。現存較完整的39個窟可劃分為5組,每組都具有禮拜、講經、禪修和居住等各種功能。 石窟壁畫均是典型的龜茲風格,有佛本生故事40餘種,因緣故事20餘種,還有佛傳故事畫及龜茲文題記。全盛期的石窟壁畫展示了「曲鐵盤絲」畫法,色彩鮮明華麗,人物姿態自然,服飾華美多樣。其中以第30窟的八身飛天最為著名。
阿克蘇克孜爾尕哈燧
景點簡介:
「看盡龜茲十萬峰,始知五嶽也平庸」。就在龜茲群峰之中,克孜爾烽燧以其連體雙塔造型,矗立在庫車河畔,成為古絲綢之路中道的地標。 克孜爾烽燧位於阿克蘇地區?庫車縣城西北12公里處,在鹽水溝河谷東側,尕哈千佛洞對面,故稱克孜爾尕哈烽燧。 克孜爾尕哈烽燧建於漢代,是迄今為止,新疆已發現的歷時最長、保存最完好的夯土建築的烽燧遺址,是新疆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謂烽燧,夜裡點火為烽,白天放煙為燧,烽火狼煙一起,警報一路傳遞下去,直達長安城。它作為漢代的報警系統,是長城向西的延伸。烽燧是西域大地的邊防前哨,它遍布天山南北,與古絲綢之路中道、北道走向一致,護衛著絲路的暢通。古樸的克孜爾尕哈烽燧高15米,東西底邊長6米,南北寬4.5米,呈底寬上窄的方柱形,土夯木骨結構,烽燧頂上有望樓(用於觀察瞭望),望樓上還殘存木柵殘跡。站在烽燧腳下,視野十分開闊。環顧四周,望不到人煙,只有蒼茫的大地、綿延的高山和深深的峽谷。
阿克蘇昭怙厘大寺
景點簡介:
位於庫車縣東北23公里的確爾達格山南麓,系魏晉時佛寺遺址、有高塔數處,北面有佛洞,洞壁刻有龜磁文字和佛像。昭怙厘大寺又稱蘇巴什佛寺,是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分東、西兩部分,分布於銅廠河東西兩岸。東寺依山而築,寺內有房舍和塔廟遺址,全系土坯建造,牆壁高者達10餘米。城內有三座高塔,最北一塔聳立於山腰,可俯瞰全寺遺址。西寺呈方形,周長約318米牆高10米,圍牆內殘垣密集,似為僧舍所在地。遺址上有數處高塔。北面有佛洞一攤,洞壁上刻有龜茲文字和佛教人物像。過去曾出過銅、鐵、陶、木器及壁畫、泥塑像等,還發現寫有古民族文字的木簡及殘紙。
Ⅵ 阿克蘇的風土人情如何
新疆阿克蘇地區人傑地靈,歷史悠久,名勝眾多,文化底蘊深厚。這里有世界最古老的佛教遺存--以克孜爾石窟為代表的龜茲石窟群;始建於魏晉時期中國古代西域最大的佛教寺--昭怙厘大寺;精美絕倫的龜茲石窟壁畫;中國現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漢代克孜爾尕哈烽燧等舉世聞名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人們說"不到新疆不知祖國地域之博大,到了新疆不到阿克蘇就不算到新疆"。新疆阿克蘇地區總面積13.25萬平方千米,總人口226萬,轄八縣一市,由36個民族組成,維吾爾族佔72.62%,是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阿克蘇既有瑰麗壯美的山川河流,又有萬傾碧波的草原。從被譽為中亞之極的天山最高峰--托木爾峰到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從中國最大的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到世界現存面積最大的塔里木河原始胡楊林;從新疆十大旅遊景區之一的--天山神秘大峽谷到秀美神奇的天山神木園和半城山色半城泉的燕泉山。無不顯示了新疆阿克蘇是具有濃郁民族特色旅遊的富集區。早在公元前60年,我國漢朝就在新疆阿克蘇地區的庫車縣設立了西域都護府,代表中央管理西域的政務。歷史上阿克蘇地區曾是連接中亞、西亞和中原地區的古"絲綢之路"上的政治、經濟、軍事、貿易中心區。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新疆阿克蘇地區源遠流長的古西域宗教、民俗藝術以及多民族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並延續保持下來的龜茲文化、多浪文化,成為世界民族文化一枝光彩奪目的奇葩,也使這塊藏在深閨具有原生態美的聖地成為中外遊客情系夢縈的快樂天堂……。極具特色的地域民俗特點素有"魚米之鄉"、"瓜果之鄉"、"歌舞之鄉"、"紅棗之鄉"和"黑色金庫"諸多美譽的新疆阿克蘇地區是鑲嵌在中國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一塊碧玉般的綠洲,東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隔塔克拉瑪干沙漠與和田地區相望,西南連接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喀什地區,北以天山為分水嶺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交界,西北以托木爾峰為界同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共和國接壤,邊境線長232千米。地形上,阿克蘇北高南低,北有綿延千里、冰雪嵯峨的天山山脈,南部是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部為山麓礫質扇形地,既有沖積平原區、戈壁、綠洲,又有河流、湖泊等多種地形分布。新疆阿克蘇屬典型的暖溫帶大陸型氣候,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數為2800-3831小時,太陽總輻射量6000兆焦耳/平方米,是全國太陽輻射量最多地區之一。晝夜溫差大,全年無霜期為183-227天,年平均氣溫為9.9℃-11.5℃,年降水量42.4-94毫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氣候如此乾燥的沙漠邊緣地區,阿克蘇又是新疆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阿克蘇在維吾爾語中的含意為"清澈奔流的水",塔里木河被稱為"無韁之馬",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千萬年來塔里木河由葉爾羌河、和田河、阿克蘇河及阿克蘇地區境內的三大水系和大小1298條冰川的雪水匯流而成,流域面積約為19.8萬平方千米,橫貫塔克拉瑪干沙漠入羅布泊。由於有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照條件,阿克蘇地區一直是中國棉花生產基地和新疆商品糧生產基地,當地生產的水稻(香米)被歷代皇府視為"貢米",現享有綠色食品之美譽,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大米之鄉"。全地區還有各種野生植物資源近千種,野生動物種類多達700餘種。薄皮核桃、小白杏、蘋果等綠色果品享譽大江南北;野駱駝、馬鹿、黑鸛、雪豹、黃羊等珍禽異獸與人類和諧相處。特別是全地區林果業種植面積已達230萬畝,其中有60萬畝已進入豐產期,而且100萬畝的核桃種植基地、150萬畝紅棗種植基地正在建設中,不久中國黃河流域的紅棗產量將讓位於新疆阿克蘇,不久的將來阿克蘇將享有"中國棗園"的美譽。美國人類學家摩爾根曾說過"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化的搖籃,找到了這把鑰匙,世界文化的大門便打開了"。為了找到這把鑰匙,歷年來探險觀光者樂此不疲。當人們千里迢迢來到聞名遐邇的阿克蘇,一路行來使人們既能感受到新疆阿克蘇滄桑巨變和風采獨具的旅遊景點,又能感受到當地人民的豪放質朴、熱情好客以及濃郁的維吾爾族民俗風情。當地的維吾爾族、柯爾柯孜族等少數民族是世代居住在阿克蘇的本土民族,喜交友、善歌舞、服飾華麗、美艷動人、俗稱"歌舞民族"。其民間音樂豐富多彩,旋律熱情奔放,婉轉動聽,舞蹈動作活潑詼諧,充分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民樂觀豪爽的性格。主要信仰是伊斯蘭教,重大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過節時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穿盛裝,帶小花帽,穿皮靴,並互相拜節以示節日祝賀。
Ⅶ 阿克蘇天山神木園
天山神木園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溫宿縣薩瓦甫齊牧場12公里處
簡介:
天山神木園位於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境內,位於新疆天山托木爾峰南側前山區,又稱庫爾米什阿塔木麻扎,位於縣城西北60公里,海拔1700米,佔地700餘畝,天山神木園也被稱為「戈壁明珠」。
天山神木園維吾爾語就是「庫爾米什阿塔木麻扎」,為傳經聖人的墳地,是歷史上伊斯蘭教集會和朝拜的聖地。庫爾米什阿塔木麻扎,實際上是分布在高出地面幾十米的土丘上的一處墓葬群。園內分布著樹齡少則300年,多則千年以上的古樹百餘顆,並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別致造型,多數因長年的固定風向造成各種各樣的螺旋狀,嘆為觀止。
門票:30元。
交通指南:從溫宿縣汽車站乘坐「溫宿—神木園」班車,費用9元。該車不到神木園景區,在距離神木園10公里的薩瓦甫齊牧場停車。
從此處出發,穿越10公里的戈壁荒灘到達神木園,海拔從1300米逐漸上升到1700米。如果人數多,班車可以考慮送至神木園,另收費用。如果沒有私人車輛,建議包車前往。
參考:http://ke..com/view/300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