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港古鎮旅遊路線
『壹』 窯灣古鎮一日游如何安排
說說你對靖港古鎮的感覺soso.com/188dy.net
『貳』 今年五一節,想坐高鐵從廣州出發去湖南長沙旅遊(行程2天或三天兩夜),兩個人自助游,請各路高人指點。
是只在長沙還是湖南地區都算。因為長沙可去的地方不多。如果是長沙城市游的話,建議去:嶽麓山、橘子洲、第一師范等。吃的話,很集中的,都在南門口和步行街。
『叄』 湖南旅遊求路線啊!!!各位大神驢友推薦哈!!!
建議走湖南的精華線路,西線。衡山比較有名的是它的南嶽大宙,求福的比較喜歡去。行程可以這樣安排,其他旅遊攻略信息可參考我的空間 (按用戶名就可找到)
你可以先坐火車或者飛機到達長沙。然後再坐大巴車或者火車到達張家界。由張家界再去鳳凰,玩好鳳凰後,去吉首坐火車返回 。這樣安排是出於坐車方便的考慮。
行程如下:
D1 到達長沙,遊玩長沙桔子洲頭,嶽麓書院。晚上去一下坡子街,火宮殿吃小吃。住連鎖酒店
D2 一早去看省博物館,黃興南路步行街。下午坐車去張家界。住張家界市區。
D3導游在酒店接站,游覽天門山景區:乘世界上最長的觀光索道(門票已含),游李娜別墅、倚虹關、玻璃棧道、鬼谷棧道、求兒洞、天門山寺、雲夢仙頂,爬999級天梯到世界之最——天門洞。乘車去森林公園,遊玩金鞭溪:千里相會、紫草潭、文星岩、長壽泉、劈山救母、金鞭岩、豬八戒背媳婦、母子峰。住潘英客棧。
D4吃早餐後,游覽核心景區袁家界:天下第一橋、五女出征、神龜問天、連心橋、<<阿凡達>>懸浮山、九天弦梯、迷魂台、後花園。下午玩楊家界:烏龍寨、三道關口、土匪窩、天波府、情從峰,五指峰返回潘英客棧。
D5吃早餐後,游覽天子山:神堂灣、點將台、賀龍公園、西海石林、畫仙陶醉圖、天女散花、御筆峰、天子閣;下山游覽十里畫廊:壽星迎賓、食指峰、向王觀書、海螺峰、夫妻抱子、采葯老人、黃昏戀、三姐妹峰。出園,下午坐大巴車直達鳳凰,看鳳凰夜景。
D6遊玩鳳凰,腳踏青石路游畫廊一條街、過風雨虹橋、觀沱江風光、過跳岩、遠眺奪翠樓、萬名塔等景點。住鳳凰。
D7 再玩半天,或者去一趟苗寨,下午坐車去吉首,由吉首坐火車返程。
『肆』 "宏泰坊"長沙靖港古鎮的一處旅遊景點 是原清代的一處青樓 門前有對聯 我認不出來 朋友們可以去搜一下圖片
巫山洛賦 願得君王相顧
聞琴解佩 挽公長醉花間
橫批:一枕黃粱
不問世俗百態,縱情花草叢專中正風流。
豈知人屬情冷暖,恣意溫柔蜜鄉枉少年。
橫批:盎然春意
上聯:進門都是客
下聯:入室皆為賓
橫批:服務到底
牡丹花下死,死夢生醉,醉三山五嶽多情兒郎愛牡丹;
做鬼也風流,流芳萬代,代五湖四海寡意女子來做鬼。
橫批:一夢聞芳
清風多情猶止步
世間冷暖誰人憐
一江春夢
嬌媚佳人立堂前
風流才子舉步難
橫批:公子貴姓
得天獨厚春閨女
有情無心青樓人
橫批:醉十年
只愛金黃銀白,不問爾等來歷
且看官貪商奸,倒比他們干凈
橫批:紅塵游戲
千金買笑不知佳人淚
萬般柔情哪堪公子憐
冷暖世間
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請繼續追問。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助益,請採納為最佳答案!
『伍』 湘江渡輪旅遊
無論對生活在長沙的普通市民,還是來星城旅遊的遊客,去湘江觀光都是件愜意的事,但現在從事湘江旅遊觀光的船隻不到20隻,合法運營的企業都感覺舉步維艱。
■記者 朱玉文 實習生 尹志華
[調查] 湘江水運市場有點冷
7月21日晚8點,湘江風光帶 風帆廣場,散步、跳舞的人流如織,等著上「挪亞一號」游湘江的遊客大概有200人,但駐船總經理胡前雲愁眉不展:「還要多一半人才會保本。」
杜甫江閣廣場邊西湖橋也是同樣的情景。這個晚上,長沙鑫宇旅遊客運公司的碼頭,有10條遊艇在運營,當天晚上也只有200名左右遊客上船,他們的行程是從西湖橋起至橘子洲頭返回,全程大概40分鍾。
「可惜啊,我們的船不能在橘子洲頭上岸,如果可以,我估計遊客每晚可以過1000人。」鑫宇客運董事長張貽權感嘆。
[現狀] 只有三家客運企業
長沙以「山水洲城」聞名於世,湘江兩岸集聚了嶽麓山、橘子洲、文津碼頭等最著名景觀,光是沿江風光帶就耗資20億元。
記者從長沙海事局了解到,長沙只有3家公司從事水運觀光旅遊,除著名的「挪亞一號」所屬的挪亞游輪公司外,另有鑫宇客運和長沙揚帆休閑娛樂有限公司從事此類業務,前者有11條遊艇,後者有6條遊艇。
「長沙水運觀光企業少,運營也艱難,基本上都虧本經營。」長沙市海事局運輸管理科科長康志強說。而同樣經營水上觀光的上海黃浦江上,卻是另一番景象,光是大型豪華游輪就有中華號、船長一號、玫瑰公主號等二十多艘,游覽者相當火爆。
[運營者說]
挪亞一號:撐不死也餓不死
隸屬遠大集團的挪亞游輪公司只有1條游輪――挪亞一號,但長泊於風帆廣場的挪亞一號無疑在長沙有著最高知名度。即便是這樣,挪亞一號的經營情況也是乏善可陳,客源多來自韓國和台灣。
胡前雲介紹:「受世界盃等因素影響,原本處於消費旺季的水上觀光游覽也遭受冷遇。」7月以來,雖每日有超過200名遊客,但仍處於虧損狀態。「每天至少350名遊客才能保本,」胡前雲說。
據了解, 挪亞一號有兩種票價,純觀光游覽為158元,如果在船上吃自助餐則需238元。此外,船上還接辦婚宴、壽宴,商務活動,這成為了該船最大的贏利點。
「自2005年『挪亞一號』下水以來,門票收入不溫不火,既撐不死也餓不死。」胡前雲這樣描述挪亞一號的總體情況。
鑫宇客運:基本上顆粒無收
相比挪亞的高檔路線,鑫宇走的是群眾路線。
20元環游橘子洲(40分鍾)是鑫宇客運此前的主打項目,但這樣的「白菜價」,來觀光的遊客也是稀稀拉拉。
張貽權介紹,上半年公司業務只能靠11艘遊艇維持,「除去開支,我們基本上是顆粒無收」。為緩解財務壓力,鑫宇對路線進行了重新調整。相繼開通昭山一日游、靖港古鎮一日游和湘江夜遊,收費大致為168元。
「能做的我們都做了,可還是不見起色」張貽權說。
據了解,鑫宇也有游輪,一大一小共有500客位,本月23日舉行首航儀式,門票暫定48元/人。
畫外音
能增設橘子洲碼頭
和過江渡輪就好了
目前,鑫宇客運已向長沙市海事局、交通局提出在橘子洲頭建造躉船和碼頭的申請,力爭開通橘子洲渡運。「一旦通過,公司將投入2000萬打造這張長沙水上名片。」
張貽權認為,長沙水運觀光市場是巨大的,如果資金足夠,有媒體推介,做起來會更有信心,「這是生意,你看看水上觀光市場,看看烈士公園年嘉湖的火爆你就知道了。」
有從業人士對開發湘江水上旅遊市場提出了建議:一是要增開渡輪,過江渡輪不但能為湘江一橋、二橋減輕部分壓力,更重要的是能開發出新的旅遊市場;二是要在政策上准許遊艇在橘子洲頭停靠,洲上景點多,對客人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陸』 長沙旅遊攻略拍照打卡點
去長沙可以去很多地方打卡呀!比如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就在嶽麓區大王山旅遊度假區,還有長沙太平老街
還有橘子洲頭哦~這一片也是有很好的民宿推薦的,有套輕奢風的民宿,就在嶽麓區梅溪雲居(可以通過「民宿客棧網」APP或者微信小程序預訂到)。地鐵很方便可以到橘子洲頭、嶽麓山、五一廣場。停車位一晚10元。當時是為海外來訪的學者一家四口訂的,中間出了一點小問題房東也很好的解決了。
美食:
1、MA MA CHA:又稱為長沙小星巴克
2、邵師傅梅菜扣肉
3、長沙臭豆腐
4、費大廚:牆裂推薦【菠蘿排骨】【香煎鯽魚】【郴州泉水豆腐】
5、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
『柒』 :游靖港古鎮的500作文
游靖港古鎮
放假的時候,我最大的快樂就是出去旅遊了。
我坐在車上看見遠處有一大片一大片的稻田。有的是金色的,還有的是綠色的,像鋪了一層厚厚的地毯,可見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雖然我們走了彎路,但是秋天的美景盡收眼底。
「到靖港古鎮了。」我們歡快地叫了起來。來遊玩的人真多啊!古鎮小街上,人來人往,大家從四面八方趕來了。我們邊走邊欣賞古鎮的特色文化。爸爸媽媽還買了當地的特色小吃品嘗,比如:辣子魚、牛皮糖、木錘糕,還有各種各樣的薑糖,我吃得津津有味。
靖港古鎮的老人說,靖港古鎮方圓數百里的老人也說:
那裡曾經是人間天堂;那裡曾經讓人神往。
那裡有滾滾北去的湘江之水,那裡有寧靜如碧空的老溈水。在以前,那裡既是一片美麗繁華的水鄉之鎮,又是南來北往的人們駐足的地方,更是方圓數百里的人們進行集市交易的地方。湖南有一位青年作家這樣寫道:其實,這里有著比沅江上更為繁華的場景,只是在湘江流域還沒有誕生比沈從文老先生更能描寫故鄉之美的文豪。假如有,靖港古鎮也早已被世人所熟知。
最有趣的是坐船,秋風迎面撲來,我用手輕輕拍打水面,只想把小魚引上水面。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鏡子,兩岸不那麼綠的草地倒映在水中。
從上午玩到下午,我們還是歇不下來。雖然玩得很累了,我們依然快活。古鎮真好玩!
『捌』 靖港古鎮一日游
靖港鎮位於長沙市望城縣西北,東瀕湘江,與銅官鎮隔江相望,南臨老溈水,西與格塘接壤,北面毗鄰喬口鎮。
翻開歷史的書頁,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古鎮,或者說是一個城市的命運,與交通息息相關。交通決定著城鎮是繁榮昌盛還是蕭條沒落,交通是一個地域的命脈,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水運幾乎左右著中國大部分城鎮的命運。京杭大運河最具代表性。眾所周之,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的大運河。它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州北關,全長1794公里,貫通六省市,流經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京杭大運河暢通了數百年,對促進大江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解決南糧北調等問題,均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個時候,北京以及運河沿岸的城鎮也是歷史上較為繁榮的時期。但自19世紀後,由於南北海運開辟,津浦鐵路通車,加之黃河改道淤塞運河中段,因此部分河段被斷航,只有江浙一線仍暢通無阻,並成為旅遊熱線。
而在古鎮的行列中,湖南中部的千年古鎮——靖港鎮就是最好的證例之一。
靖港鎮自古得水運優勢,坐落於湘江西岸,曾為三湘物資集散的繁榮商埠,美名「小漢口」。然而,近幾十年來,特別是近20年來,古鎮漸趨蕭條,人煙稀少,大有變為廢墟之勢。從自然規律來說,靖港古鎮由繁華最終變成一片廢墟,走向消亡,是無法避免的事實。但許多活生生的人親歷了古鎮從曾是人間天堂到現在在生命的死亡線上垂死掙扎的情景,表現出了悲傷、婉惜的面孔,看了同樣讓人落淚。還有許多有識之士在為古鎮的奔跑著、疾呼著。這是一個值得我們當地各級政府和人民關注的問題,關心的問題。
曾是人間天堂
靖港古鎮的老人說,靖港古鎮方圓數百里的老人也說:
那裡曾經是人間天堂;那裡曾經讓人神往。
那裡有滾滾北去的湘江之水,那裡有寧靜如碧空的老溈水。在以前,那裡既是一片美麗繁華的水鄉之鎮,又是南來北往的人們駐足的地方,更是方圓數百里的人們進行集市交易的地方。湖南有一位青年作家這樣寫道:其實,這里有著比沅江上更為繁華的場景,只是在湘江流域還沒有誕生比沈從文老先生更能描寫故鄉之美的文豪。假如有,靖港古鎮也早已被世人所熟知。
靖港鎮,是湖南有名的歷史文化村鎮,曾有「小漢口」之稱。
靖港原名蘆江,又名溈港,系溈水入湘江口。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湘江下游西岸,距離長沙城區約為30公里,屬望城縣所轄鄉鎮。靖港扼湘江逆上長沙之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朝《一統志》說:「在長沙縣西北五十里,自寧鄉縣流至東北入湘。」地理上為洞庭湖流域南緣的大眾垸區;南部、西部和北部分別與本縣新康鄉、格塘鄉與喬口鎮相鄰,東面隔湘江與銅官鎮相望。目前由長沙市區直達望城縣城的高等級公路雷鋒大道直接延伸至該鎮,水陸交通十分便利。現靖港鎮為1995年長沙地區撤區並鄉時由原望城縣靖港區靖港鄉和靖港鎮並入而來。
靖港是天然良港,地處溈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帶,昔為天然良港,水路暢通,帆影不絕,益陽、湘陰、寧鄉及望城糧食及土特產都在這里集散轉運。曾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內淮鹽主要經銷口岸之一,商賈雲集,市場活躍,為境內第一繁榮集鎮。在清朝末年至上世紀初期,靖港有糧棧米號20多家,還有一批工商作坊,遠近商賈雲集,生意買賣興隆。當時有一個民謠說到:船到靖江口,順風都不走。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有客輪停靠,在此設「洋棚子」接送旅客。往來於溈水、湘江的寧鄉「烏舡」船有3000多艘,平日停靠船隻達千艘左右。清末民初,有糧行50多家,糧棧、米號各20餘家,還有一批其他工商業。民國中期,與津市、洪江同為湖南省繁盛三鎮,有「小漢口」之稱。1933年,建置長沙縣直屬鎮。同年,設長沙縣靖港民眾教育館。1935年,設長沙縣衛生院靖港分院。1938年長沙大火後,投奔靖港經商者大增,工商業達500多戶。
靖港古鎮歷史的厚重源於她有著悠久的歷史。靖港已有上千年歷史。靖港的得名相傳是為紀念唐朝大將李靖。
李靖,字葯師,唐朝軍事家。他少時即研讀兵書,受大人賞識。後隨李世民征戰、屢立戰功,官至兵部尚書。他才兼文武,長於料敵,用兵果斷。貞觀八年(634年),吐谷渾部擾唐,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受阻。此時,年已六十有三,且告老在家休養的李靖聞訊,即主動向太宗請命,率部進入吐谷渾。他以遠程奔襲戰,徹底擊敗吐谷渾。此戰以「李靖攻吐谷渾之戰」之名,被中外軍事辭典收錄。唐代開國之初,李靖曾奉唐高祖之命,領軍擊敗蕭銑平定江南,並鎮守長沙湘江一帶。他的兵營駐扎在溈水港口。李靖治軍有方,對部下又要求嚴格,因此李靖的軍隊紀律嚴明,很受老百姓愛戴。他離開長沙去漠北之後,人們一直很懷念他,於是就把他駐扎過的「溈港」改名為「靖港」。
這些並非空穴來風,都有史料作證:
明朝的《一統志》說:「唐李靖討蕭銑駐兵於此。」
清朝同治年間的《長沙縣治》也說:「唐李靖駐兵於此,秋毫無犯,百姓德之,名曰靖港,以志不忘。」
靖港的老百姓為感佩李靖的功德,特在靖港鎮李靖祠以祀,舊有戲台,其對聯是這樣寫的:
溯湘水南來,百里河山,仗此樓台鎖住;
唱大江東去,九天煙雲,好憑弦管吹開。
靖港鎮還是湖南古代重要的軍事重鎮,太平軍大敗清軍的場景依稀可尋。
咸豐四年(1854年)二月初九(3月7日)太平軍征湘軍佔領靖港,四月初二(4月28日),石貞祥率征湘軍大敗曾國藩水師於靖港。曾國藩在靖港對岸銅官渚憤而投江,被人救上。湘軍水師彭玉麟、陸師塔齊布等合力攻擊太平軍,四月初八(5月4日)太平軍自靖港退守岳州。
上了年紀的人經常會想起和說起靖港古鎮曾經的輝煌,畢竟那些繁華的日子在老人心裡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曾經讓他們心裡有著很重的優越感。
是啊,也難怪他們會如此地習慣懷念,靖港的輝煌是其他村鎮無法企及、望塵莫及的。那時的靖港碼頭熱鬧非凡。老街人多是生意人,他們把自己的小門面打理得格外有序。貿易的興盛也使得當時的靖港出了很多富商。老街人做生意很講信用,於是這里的富人多半就成了信譽的化身,所以不像別地「富人富,窮人罵」。相反,這的富人誠實本分,很受人尊敬。大概這也是老街的一大特色吧!
新中國建立後,鎮上最有名氣的當數望江樓布鞋廠了。望江樓的布鞋雖然造型質朴,但穿著特舒服,而且結實耐穿,很受歡迎。其誠信經營也是出了名的。據說,當時鞋廠的一個公務員去上海出差。他在街頭看到許多人在排著長隊買鞋,於是也加入了隊伍之中。買了之後他也沒認真看,滿以為是時髦的上海貨。當他回到家,打開包認真看時驚呆了,因為這鞋就是自己廠里生產的。望江樓沒打過什麼廣告,但靠著信譽二字,就贏得了市場。這個例子成為鎮上眾多鋪子發家的一個縮影,當然也可作為現代商業經營的榜樣!靖港的商鋪很有名,米鋪、陶瓷鋪、印染鋪、修理鋪……各種鋪面比較齊全,鋪面不大,卻內容齊全,用的多是祖上傳下的手藝,所以格外有古韻。
表面上看,靖港古鎮的衰落是在1957年溈水河改道,溈水河由新康(鄉)注入湘江後,實質上卻是後來公路開始取代水運。於是,靖港的繁華地位就漸漸遜色了,碼頭沒有了以前揮汗如雨搬貨物的繁忙,街上也再沒了人頭躥動的熱鬧。走在古舊堅實的石板路上,聽見的是單調的幾聲敲擊石板的聲音,店鋪前也少有人來光顧。老街人生來奈不住寂寞,年輕些的全出外打工做生意,或者舉家搬遷了。留下了一些留戀故土的老人家和一些坍塌衰敗的老屋在艱難撐著這個古街的命。
湖南作家鄧建華先生在他的《望城文化視點·且留古鎮說昨天》中也說:
佇立長堤,傾聽江濤拍岸,心靈與身後曾有「小漢口」之稱的古鎮一起震顫,一起感受那江、那河、那廟宇、那古街、那悠渡、那清清脆脆圓圓潤潤的叫賣聲……在望城,文化積淀最厚重的古鎮靖港,用滄桑的面孔迎來新世紀的曙光。
不知道唐代名將李靖是怎樣一位橫刀立馬的人物?是否真的在這過去叫蘆江的地方,駐過兵、扎過寨?是否真的是因為他軍紀嚴明,百姓擁戴,才將這個小鎮改名靖港……但在風雲變幻的磋砣歲月,背負世俗與災難重荷的靖港人,對此堅信不疑,代代傳頌。在南岸堤飄送過來的清涼的二胡聲里,許多老鎮人仍然在述說靖港昔日的韻致。由南向北流的湘江與自西而東淌的溈水,緊緊依擁。傍水而生的三角洲地帶上的古鎮靖港,在水運唱主角的年代裡,理所當然地佔盡舟楫之利,上寧鄉、去長沙、發湘潭、下岳陽,往返湘陰、益陽、安鄉等地的船隻帆影不絕,湘米、淮鹽、花生、園茶、蠶豆、禽蛋、綢布、棕麻等據此集散,商賈雲集,店鋪相連,綠女紅男,穿梭不絕。紫雲宮戲台,最是個牽魂的去所,那副台聯,仍然有人倒背如流:「溯湘水南來,百里河山,仗此樓台鎖住;唱大江東去,九天煙霧,好憑管弦吹開」。從紫雲宮到楊泗廟,是曲折迂迴的麻石路,因溈水湍急而下,留下一截半邊街,形成獨特景緻。
光緒年間,靖港曾設「湘鄂洋棚子」,先後為英商太古、怡和公司、日商日清公司代售輪船過境船票和接送客貨。安化茶商梁嘯嵐租賃小火輪船,開通靖港至長沙的航班。寧鄉的「烏舡子」在溈水、湘江出盡風頭,「船到靖港口,有風也不走」,平日近千艘船隻牽掛在麻石欄桿硬朗的手臂或依依垂柳腰上,女人們或在船頭升起炊煙,或掏出針線簍子邊曬太陽邊縫縫補補。小孩子三五成群打打鬧鬧,或為水上一隻不明漂浮物的打撈各顯其能。那一支青篙能逼開一條莽闊江河的漢子,或許此刻正在糧行米號、錢庄當鋪磨蹭生意,或在煙館窯班、茶樓酒肆混跡於豪紳、富商之中,吆三喝四,硬充大爺。一個臨水而建的戲台,還沒來得及裝點脂粉,卻被日本人的槍炮之聲喊成了緘默的古跡,屈成如今古鎮人之瓜棚李下。到了國民黨統治中期,與津市、洪江同為湖南省繁盛三鎮的靖港,已經遠遠撇開了一犁風雨陣陣野謠的鄉村,儼然經風見世,不同凡響。
當然,好地方更難免有刀兵相見的血腥記憶,也很難不有水火相擾之驚慌。咸豐四年,湘軍與太平軍昏天黑地一戰,血染湘溈,湘軍統帥盡失威顏,靖港團練中炮身亡;民國七年,數百名假「護國軍」竄至靖港強行索餉,搶財奪物;民國十二年,軍閥趙恆錫、蔡鉅獻火拚,分別在銅官、靖港駐扎,隔江對峙,騷擾月余;一九四四年,日本兵進犯靖港,無惡不作;同治元年,水盈三尺,餓殍見野;一九三二年,狂風大作,風急浪高,湘江河段五十艘船隻悉數被吞……
解放後,人民政府慮及百姓安危,防洪保安,築堤圍垸,攔河建壩,改道溈水,加之陸路交通日趨便利,天然水運甘當配角,良港優勢漸失,古鎮便少了些喧嘩,多了些寂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鎮上國營、集體企業一片興旺。「望江樓」布鞋踏遍海內外,曾在靖港指揮過抗日的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支隊政委王首道題寫的廠名至今仍留在這個古鎮上,記載著小鎮有過的輝煌。王首道同志的夫人曾辦過公的中共湖南省委機關於一九三○年曾經臨近遷駐的靖港半邊街,個體私營企業也一度紅火。如今一條嶄新的大道橫貫大眾垸,古鎮被人流車流冷落一旁。許多人感嘆靖港太老了,老得無法昂首挺胸地與新興的小城鎮媲美了。為作歷史村鎮調研,我在空洞的八街四巷七碼頭的麻石街面上走過,老是在想,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未必有半邊街前這啞河水清亮?古鎮一旁仍然骨絡分明的木架房和擺放其中木屐、油傘、竹笠、瓜瓢仍在苦訴著怎樣的片斷和故事?那些歷史上小有名氣的人物是否到過這依然存在的風水無邊的宏泰房?那久負盛名的靖港香乾、火焙魚和家家戶戶會製作、人人能放飛的形態各異的風箏又是否能讓我們感悟到什麼?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為後人留下一個解說昨天的空間,恐怕是我們不得不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