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安黃龍塔旅遊價格
A. 長春農安縣有沒有好玩的地方
農安古塔
景點簡介
在長春地區,有座古老的寶塔,這就是農安古塔,亦稱「佛塔、遼塔、金版塔」。農安縣是金權代黃龍府所在地。遼金時代是這里歷史上極繁榮的時期,留下諸多歷史遺跡。
遼代古塔是極具代表性的古建築,它建於公元983—1030年,為磚砌實心,八角十三層,高近40米。一層層檐下有磚雕斗拱,八面壺門,塔身層層收分,寶頂直插雲霄。塔檐層層飛展,檐角風鈴琮琮。波羅湖
面積達2.1萬公頃的波羅湖位於農安縣西部,是長春地區唯一的一塊大型自然濕地。屬內陸閉流鹼性淡水湖泊,是吉林省第三大泡塘,是長春市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長春市惟一的大型濕地。被譽為「長春天然的肺葉」。 每當晴空萬里、煙雨蒙蒙、朝霞初放、夜幕降臨,站在湖濱遠眺,波羅湖煙波浩淼,一望無際,湖中點點風帆,構成一幅幅壯麗的山水畫卷。
B. 農安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農安遼塔
農安遼塔是吉林省重點保護文物,是農安縣的標志性建築,又稱黃龍塔、龍灣塔,是遼代黃龍府遺留下來的唯一古建築,建於遼聖宗耶律隆緒太平三年至十年間(1023-1030),有近千年歷史,是中國最北端的一座佛塔。遼塔為磚砌實心、密檐式,八角十三層,通高44米。由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造型優美端莊,展現了遼代建築藝術的風范。
金剛寺
金剛寺是1929年(民國十八年)開工,1936年建成。由開山和尚定海法師自己設計,從北京、上海、扶余等地請來的馳名工藝師,模仿宋、明寺廟的風格,幾經推敲琢磨,精益求精,才建成了這座具有古剎風格的金剛寺。寺廟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山門名曰「極樂門」,正門樓上鑲一寶珠,四面飛檐翹角,飛檐下按八卦方位雕刻十二條龍,正門樓上橫額是三個塗金大字「金剛寺」,步入山門,兩側是鍾樓和鼓樓,再向北是東西廂房,分別是五觀堂和僧寮,中間為前、後殿,前殿是天王殿,後殿是大雄寶殿。近些年,金剛寺又陸續新建了觀音亭、地藏殿、念佛堂、仿古樓、千佛塔等殿宇,擴建了
文殊普賢殿、三聖殿。金剛寺有比丘尼四十多人,是東北三省最大的尼眾道場。
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坐落於縣城東北隅,毗鄰金剛寺,總佔地面積30公頃。公園設施齊全,功能完備,正門、人工湖、廊亭、甬路、環形瀝清路、路燈、健身器材、旱冰場、門球場、休閑椅、茶舍、護坡、溫室、風景牆、涼亭、藝術長廊、音響、噴灌泵房、排水溝等設施樣樣齊全。
C. 我現在在長春 想去參觀農安黃龍府和遼塔 怎麼坐車
要去來遼塔直接在長春自火車站買到農安的火車票,早上有趟車:N194/N191 白山市--白城 7:21從長春發車,8:12到農安,下車後問問路人,有到遼塔的小巴,1快錢!我去年的時候也是這么去看遼塔的,
黃龍府我還真不知道,沒去過,你可以逛完遼塔後問問路人,祝你旅途愉快!
D. 黃龍塔的由來
農安縣如今有兩座古塔:一座在縣城西門外,叫龍灣塔;一座是縣城東北30公里處的萬金塔。傳說遼國欽天監夜觀天象,見有流星自天而降,落在黃龍府地界。欽天監稟奏皇帝:有孽龍下世,將與大遼爭奪天下,應立即修建寶塔鎮壓。皇帝便派欽天監率領官兵,從國都上京臨潢府出發,曉行夜宿,經過茫茫大草原,整整走了七天七夜,來到黃龍府,宿在龍驤館中。是夜,欽天監見黃龍府城東門外,有紫氣彌漫,直向東北。次日,欽天監官員命黃龍府尹陪同赴東門外察看。黃龍府城東門外是個大下坎,坎下有一條大河,便乘船向北順流而下。河西岸是連綿不斷的起伏岡陵,恰似一條長龍,蜿蜒30餘公里,一直延伸到祥州城北。欽天監官員認定是一條土龍脈,有帝王氣,龍頭就在祥州城北門外。壓龍先壓頭,便下令在祥州城北門外修建磚塔。當塔修到七丈多高時,欽天監夜觀天象,說土龍已掉轉龍頭跑到黃龍府去了,便立即停止修建祥州城的磚塔,率領官兵和民夫趕赴黃龍府,在黃龍府西門外,修了一座八角十三層的磚塔,上有銅頂,各層塔角懸掛銅鍾、鐵馬。後來人們把這座塔叫龍灣塔,把祥州未修成的塔叫半截塔。"因為土龍被鎮壓在塔下,作為真龍天子的皇帝便也心安了,所以黃龍府也有'龍安府'之稱。
公元1126年,金兵俘擄宋朝徽、欽二帝後北上,曾將他們一度囚禁於此。南宋時抗金名將岳飛曾言:「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所言黃龍府即指此地。
農安古城的遼代古塔,建於公元983-1030年間。古塔為實心磚砌建築,八角13層,高近40米。第一層檐下為磚雕斗拱,八面均修有壺門。塔自下而上逐層收份,塔尖直指籃天,塔檐層層飛展,檐角風鈴琮琮作響,鈴聲悠揚悅耳。農安縣地處平原,遼塔矗立如雞群鶴立,於幾十里外即可見其英姿。
E. 誰有農安遼塔的詳細資料
農安古塔坐落在長春西北七十公里處農安縣內農安鎮城西門,又稱「佛塔、遼塔、金塔」。農安縣是金代黃龍府所在地。遼金時代是這里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留下諸多歷史遺跡。遼代古塔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它建於公元983—1030年,為磚砌實心,八角十三層,高近40米。一
層層檐下有磚雕斗拱,八面壺門,塔身層層收分,寶頂直插雲霄。塔檐層層飛展,檐角風鈴琮琮。
修整後的金剛寺建築錯落有致,古樸典雅,別具特色。抗金名將岳飛的名句「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曾使很多旅遊者前來實現其夙願,又使許多觀光遊客醉卧農安。
古塔各層檐的坡脊上塑有獅子,龍,馬等各類走獸,千姿百態,活靈活現。塔角皆懸有銅鈴,每當風雨飄灑,金鐵齊鳴,遠近皆聞。塔由座,身,剎三部分組成,塔剎高8米,分8個側面,塔上寶頂破為壯觀,寶頂上是兩個銅制的交*仰月,中間有銅制寶珠兩個,寶珠上的寶蓋上面有4條銅鏈,系在塔脊4個角上,形成一個由大到小的塔頂是塔剎結構勻稱,精美。古塔因近千年的風雨侵蝕,損壞嚴重。解放前此塔已瀕臨坍塌,一九五三年開始修繕,後因故停工,一
古塔掠影(10張)
九八三年又對未竟工程進行續建,終使千年古塔恢復了原貌。國家於1953年撥專款全面修復了古塔,每逢旅遊旺季,來此參觀的中外遊人絡繹不絕。在長春地區,有座古老的寶塔,坐落在長春西北七十公里處農安縣內農安鎮城西門,這就是農安古塔,亦稱「佛塔、遼塔、金塔」。
F. 黃龍府、農安塔的由來是什麼
南宋初期抗金名將岳飛曾對部下說: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爾!黃龍府,就是位內於長春市容北部的農安縣城。黃龍府是遼代軍事重鎮。根據《遼史》記載:龍州黃龍府,本渤海夫余府。太祖平渤海還,至此崩,有黃龍見,更名。遼太祖,即耶律阿保機。遼代在此設黃龍府都部署司,最高軍事長官為兵馬都部署,領重兵,設寨堡,統治各族人民。在金代,這里是通往上京即今天黑龍江阿城縣的樞紐。1115年,為了徹底取代遼國的統治,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顏婁室率兵攻打黃龍府,一舉攻克。後來,蒙古族鐵木真也把軍事攻擊的重點放在黃龍府,黃龍府失守後,金也迅速滅亡了。在黃龍府所在地,有一座高40米的遼代古塔,古塔為磚砌實心,共八角十三層。民間傳說農安古塔的來歷是這樣的:在遼聖宗耶律隆緒繼位不久,有人奏報說在黃龍府東北30千米的萬金塔村,發現龍脈,夜半有龍騰雲駕霧,將有真龍天子出世爭奪天下的兆頭。遼帝驚恐之餘,決定派人修建萬金塔以鎮之。在挖土深約三丈左右時,察看風水的人又說龍脈已經轉移,逃到西門外去了。於是,人們停築萬金塔,去改建農安塔。農安古塔是遼代盛行佛教的產物。遺憾的是,民族英雄岳飛被奸臣害死,沒能實現痛飲黃龍的夙願。
G. 農安黃龍俯寶塔的來歷
農安縣,黃龍府,有兩座寶塔。
農安縣如今有兩座古塔:一座在縣城西門外,叫龍灣塔;一座是縣城東北30公里處的萬金塔。傳說遼國欽天監夜觀天象,見有流星自天而降,落在黃龍府地界。欽天監稟奏皇帝:有孽龍下世,將與大遼爭奪天下,應立即修建寶塔鎮壓。皇帝便派欽天監率領官兵,從國都上京臨潢府出發,曉行夜宿,經過茫茫大草原,整整走了七天七夜,來到黃龍府,宿在龍驤館中。是夜,欽天監見黃龍府城東門外,有紫氣彌漫,直向東北。次日,欽天監官員命黃龍府尹陪同赴東門外察看。黃龍府城東門外是個大下坎,坎下有一條大河,便乘船向北順流而下。河西岸是連綿不斷的起伏岡陵,恰似一條長龍,蜿蜒30餘公里,一直延伸到祥州城北。欽天監官員認定是一條土龍脈,有帝王氣,龍頭就在祥州城北門外。壓龍先壓頭,便下令在祥州城北門外修建磚塔。當塔修到七丈多高時,欽天監夜觀天象,說土龍已掉轉龍頭跑到黃龍府去了,便立即停止修建祥州城的磚塔,率領官兵和民夫趕赴黃龍府,在黃龍府西門外,修了一座八角十三層的磚塔,上有銅頂,各層塔角懸掛銅鍾、鐵馬。後來人們把這座塔叫龍灣塔,把祥州未修成的塔叫半截塔。"因為土龍被鎮壓在塔下,作為真龍天子的皇帝便也心安了,所以黃龍府也有'龍安府'之稱。
H. 農安旅遊景點哪裡好
農安遼塔
農安遼塔是吉林省重點保護文物,是農安縣的標志性建築,又稱黃專龍塔、龍灣塔,是遼屬代黃龍府遺留下來的唯一古建築,建於遼聖宗耶律隆緒太平三年至十年間(1023-1030),有近千年歷史,是中國最北端的一座佛塔。遼塔為磚砌實心、密檐式,八角十三層,通高44米。由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造型優美端莊,展現了遼代建築藝術的風范。
金剛寺
金剛寺是1929年(民國十八年)開工,1936年建成。由開山和尚定海法師自己設計,從北京、上海、扶余等地請來的馳名工藝師,模仿宋、明寺廟的風格,幾經推敲琢磨,精益求精,才建成了這座具有古剎風格的金剛寺。寺廟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山門名曰「極樂門」,正門樓上鑲一寶珠,四面飛檐翹角,飛檐下按八卦方位雕刻十二條龍,正門樓上橫額是三個塗金大字「金剛寺」,步入山門,兩側是鍾樓和鼓樓,再向北是東西廂房,分別是五觀堂和僧寮,中間為前、後殿,前殿是天王殿,後殿是大雄寶殿。近些年,金剛寺又陸續新建了觀音亭、地藏殿、念佛堂、仿古樓、千佛塔等殿宇,擴建了文殊普賢殿、三聖殿。金剛寺有比丘尼四十多人,是東北三省最大的尼眾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