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崗石窟旅遊攻略
1. 求大同兩日游攻略,早上到大同,第二天晚上回北京,想去雲崗石窟、懸空寺、恆山三個地方。
這個應該不難安排吧,反正是需要兩天,你最好第一天去懸空寺和恆山,版這兩個景點離得不遠權,一般都是先去恆山,返回的路上去懸空寺轉一圈,然後回到市裡面住宿。一上午恆山,下午懸空寺,然後下午四五點就可以回市裡了。
第二天早起去雲岡,一上午也應該轉完了,下午你就回市裡面,轉一轉市裡面的寺廟之類的,還有城牆。休整一下你晚上就可以坐火車回北京了。
至於價格沒研究過,聽別人說雲岡150的門票,學生證的話好像是120.。。這個我不太清楚了。只能告訴你這么多了,祝你玩的愉快咯。
2. 太原到雲岡石窟懸空寺一日游安排
如果就一天時間,早晨五點多有最早的一趟火車,到了大同是九點多,然後火車站有公交旅遊603路,直達雲崗石窟。一般逛三到四個小時,下午四點有回太原火車,回到太原十點半
3. 雲岡石窟 窮游攻略
報旅行社旅遊是最便宜的,自己去,車費,門票,吃飯,住宿,又費時間,又費錢。
4. 跪求雲岡石窟和懸空寺三日行旅遊攻略!!!
你有兩日正好,三日如果沒有其他的安排有些浪費.如果你是早晨來大同的話就是兩日正好,如果你是下午來大同那就得三日了.雲岡半天,市區和華嚴寺半天,晚上市內休息,第二天早晨去恆山,下山後可直接進懸空寺,就在恆山腳下.晚上可以在渾源縣休息也可以直接打道回府了.
5. 山西雲岡石窟周邊有哪些景點
壺口36元 雲岡50元 懸空寺36元 恆山進山32元 恆山寺廟群25元我國佛教「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位於市區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現存主要洞窟53個,造像5.1萬余尊,石雕造像吸收中外藝術精華,以氣勢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而聞名世界,至今仍有強大的藝術魅力。
第五窟中央坐佛高17米,為雲岡最大雕像,拱門兩側二佛對坐菩提樹下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第六窟中央雕方形兩層塔柱,高16米,上刻寶生佛細膩精緻,為雕塑珍品;塔柱四面及窟壁刻釋迦牟尼降生至成佛故事,規模宏大,技法精熟,為雲岡石窟精華所在。
本窟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氣魄最大,主像釋迦牟尼表情體態各異。二十四窟四坐像,面形豐圓,薄唇高鼻,背光火焰紋,飛天及坐佛浮雕極其華美,為雲岡石窟「窟徽」。
曇曜五窟
「曇曜五窟」:開鑿於公元460-465年,是雲岡石窟的第一期工程。走進16窟,主像是釋迦立像,身高13.5米,昂首挺胸,氣概非凡。或英俊清秀,或肅穆端莊,或披千佛袈裟而立,或合十而坐。
雲岡東部窟群
在東隅,編號-4窟,都屬塔洞。洞內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塔上四面滿雕佛像及故事,四壁浮雕五層小塔和屋宇殿堂,是研究北魏建築的重要資料。第3窟原為大型塔洞設計,因規模極大,北魏一代未能完成。後室正面兩側雕有一佛二菩薩,面形豐滿,線條柔和,風格和雕刻手法是初唐作品。第4窟風蝕嚴重,南壁窟門上隅尚存有北魏正光紀年銘記,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雲岡西部窟群
在西隅。即編號第21-53窟及一些未編號的洞窟。其中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塔洞、四壁三龕,四壁重龕型為流行窟式。龕楣、帳幔等雕飾造型已漸趨繁縟,佛像造型多為瘦骨清相,藻井中的飛天較前俊逸瀟灑。是佛教藝術日趨中國化的作品,接近龍門石窟藝術風格。
雲岡露天大佛
在石窟中部西隅。編號第20窟。窟前立壁在遼代前塌毀,造像露天。主像為釋迦坐像,高13.7米,胸以上因石質堅硬,保存完好,兩肩寬厚,袈裟右袒,面形豐圓,薄唇高鼻,神情肅穆。背光的火焰紋和坐佛、飛天等浮雕十分華麗,把主佛襯托得更加剛健雄渾,為雲岡石窟中的代表作。
雲岡五華洞
在石窟中部。編號9-13窟。第9、10窟是一組,平面方形,分前後室,前室東西兩壁上部和後室門楣上有精雕的植物花紋圖案,結構嚴謹,富於變化。第11-13窟是一組,第11窟東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九十五區石窟造像銘,第12窟前室北壁和東壁雕三開間仿木構殿宇和屋形龕,窟頂雕有伎樂天,手持排簫、琵琶、箜篌、笛、鼓等樂器,是研究音樂史的重要資料。第13窟正中雕交腳彌勒菩薩,高13米,右臂下雕四臂托臂力士,頗為奇特。五華洞雕像藝術造型豐富多彩,為研究藝術、歷史、音樂、建築等的形象資料。
6. 求山西旅遊攻略。由北京西站出發,目的地雲岡石窟,平遙古城...
這些地方從北到南依次是大同雲岡石窟、忻州市應縣木塔、太原晉祠、晉中喬家大院和平遙古城、、在我看來坐汽車先到大同看一下雲岡石窟,繼續坐汽車到忻州看應縣木塔,再到太原轉車到直接到祁縣(喬家大院)或者平遙、這幾個地方離得很近我建議你還可以到太古三多堂 看看 、看完這些 回太原的 車很 多、、你再去選擇看晉祠!太原有回北京的動車!提醒~山西現在已經很冷了 注意防寒保暖、我認為坐汽車方便一點 坐火車 太麻煩!希望可以幫到你、、可以網路一下"快樂新疆旅遊攻略"ctgmwqyd
7. 從北京到恆山、雲岡石窟、應縣木塔旅遊攻略
你好,你的旅遊景點不在同一條線上,這是要好好計劃計劃的.你可以先去雲岡石窟,那裡可以安排半天的時間,然後回來市裡看一下華嚴寺和九龍壁和新修的古城牆.晚上就在大同休息,第二天早上去恆山.那裡安排一天的行程.上午上恆山,准備午餐就在山上吃,下午下山後上懸空寺玩玩.晚上在渾源縣城休息,可以品嘗渾源縣有特色小吃.第三天去應縣,那裡就是單一的木塔.看完後就安排回府的行程了.祝你旅途愉快.
8. 山西大同2012恆山懸空寺雲岡石窟木塔旅遊攻略
火車站到懸空寺的交通
可在大同火車站附近乘到渾源縣的小巴,車費22元。如果是一行4人不如花120元包一輛出租夏利,往返價錢一樣,但方便舒適得多,或乘恆山一日游旅遊車。
沒有公交可以直達的,乘坐8路(3元)公交可到恆山腳下,之後步行前往,步行較遠,不建議選擇這種交通方式。
懸空寺就屬於恆山了,可以選擇走,因為就算坐車,也不是很方便,需要租車或是包車前往的。
恆山腳下有8路公交可以回大同,建議主要好公交的首末班時間
大同到應縣木塔
景區距離大同約75多公里,可在大同新南汽車站乘坐去應縣的班車,然後坐小三輪可直達景區。還可以7:30在大同火車站乘坐一日游的小公共汽車直達景區。
大同到雲岡石窟
大同市內開有30餘條公交線路,市內公交車全程票價均為1元。郊區公交1元起價,依據路程而價格不同。
市內乘3-1路、3-2路和10路公交均可直達雲岡。
3-1路公交車起點站為新開里,終點站雲岡礦。
3-2路起點站為大同火車站,終點站為雲岡石窟。
10路車起點站為西門外,終點新榮區。
也可以在紅旗大飯店旁坐火車站D燕子山的中巴,中途下車,5元。
美食
莜麵 蕎麥圪坨 大同風味涼粉 羊雜粉湯
懸空寺游覽沒有時間限制 恆山還可以 但是兩個地方加起來遊玩 時間上會有點緊
大同其他景點
觀音堂 廣靈水神堂 靈丘
其實你的景點已經很經典了 是大同都非常有名的景點
9. 雲岡石窟哪些景點(地方)最值得一游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個著名的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開鑿石窟五所,現存雲岡第16窟至20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從石窟所保存的紀年銘刻和藝術風格上看,這處宏偉的藝術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遺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萬 1千餘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 雲岡石窟以氣勢宏偉,內容豐富,雕刻精細著稱於世。古代地理學家酈道元這樣描述它:「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這是當時石窟盛景的真實寫照。雲岡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鑒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為中外遊人傾慕和嚮往的旅遊勝地。雲岡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雲岡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氣魄最為宏偉。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富多采, 富麗瑰奇,是雲岡藝術的精華。
第一、二窟
兩窟為雙窟,位於雲岡石窟東端。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後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南壁窟門兩側雕維摩、文殊,東壁後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較完整;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窟內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
第三窟
此窟為雲岡石窟中規模最大的洞窟。前面斷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後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立像各高6.2米。從這三像的風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紀)時雕刻的。
第四窟
窟的中央雕一長方形立柱,南北兩面各雕六佛像,東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紀年(公元520一525年)銘記,這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第五窟
位於雲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
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兩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第七、八窟
兩窟為一組雙窟,兩窟窟前有三層木構窟檐。七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是三世佛,東、西、南三壁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和表現佛傳故事的佛龕。窟頂平棋飛天和南壁門拱上部的六個供養天人,雕刻十分精美;八窟四壁雕像風化嚴重。門拱西側刻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東側刻有摩琉首羅天,雕刻技巧與造型都較成熟、這種題材,在雲岡心窟是罕見的特例。
第九、十窟
兩窟為一組雙窟,九窟分前後室,前室南壁鑿成八角列柱。後室窟門上鑿明窗。前室東西壁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築的佛龕,壁面滿刻佛像、飛天。後室北壁主像是釋迦佛;十窟也分前後中,後室門拱內外兩面有精雕的圖案花紋,結構嚴謹,富於變化。
第十一至十三窟
三窟為組石窟。十一窟正中鑿出方柱,四面各雕上下龕。東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像題記,是研究雲岡石窟開鑿歷史的重要資料;十二窟前室正面鑿成三間仿木構建築的窟檐。東西壁也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築的佛龕,窟頂雕有伎樂天,手持排蕭、琶邑、笛、鼓等樂器;十三窟南壁上層的七佛立像和東壁下層的供養天人,是這個窟中的精品。
第十六窟
第十六至二十窟,是雲岡石窟最早開業鑿的五個洞窟,通稱「曇曜五窟。」十六窟為平面呈橢圓形。正中主像釋迦像,高13.5米,立於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龕。
第十七窟
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為交彌勒坐像,高15.6米。東、西兩壁各雕龕,東為坐像,西為立像。明窗東側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龕,是以後補刻的。
第十八窟
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的身披千佛袈裟的釋迦佛,高15.5米。東壁上部的弟子群,雕刻技法十分熟練,堪稱傑作。
第十九窟
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釋迦坐像,高16.8米,是雲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東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
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米,這個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