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價格戰
A. 旅遊者能否從在線旅遊價格戰中獲利在線旅遊價格戰是促銷還是無奈
價格戰是手段,但最擔心的是價格戰失控!
旅遊的特殊性,導致和其他實體行業的價格戰有所版區別,一般權實體行業價格戰的底限接近成本後就會止步,除非財大氣粗准備完全的佔領市場,會賠本賺吆喝,否則即便是價格戰也不會做賠本生意
!實體行業的價格戰
但旅遊不一樣,旅遊的價格戰,因為購物環節的存在,一旦開始價格戰,往往就是比拼誰可以低於成本更多!而且現在已經到白熱化的地步,已經是無法控制的地步!
舉個例子,帶老人或小孩出國或到雲南旅遊的朋友都會有切身體會,老人和小孩在旅行社報價的基礎上都要額外加費用,而且加的還不少,為什麼?因為價格戰導致所有旅行團都是低於成本價銷售,經過長期的操作經驗,發現老人和小孩的購物能力較差,所以必須按實際成本銷售!
B. 為什麼越小的旅行社越敢打價格戰
在旅遊市來場競爭如此激自烈的情況下,一些中小旅行社沒有什麼能參與競爭的優勢(比如說好的導游、特別的線路、人脈、經驗……),就只能以低廉的價格來吸引遊客啦。不是他們敢於打價格戰,而是這是中小旅行社必不可少的營銷手段、也是很多遊客都很在意的方面!
但旅遊這種事物絕對是「一分價錢一分貨」、「背著抱著一樣重」,過於低廉的價格服務質量肯定會打折,你出行前的價格低廉、出行後在當地就肯定要多消費了。
C. 未來什麼行業最賺錢
在未來,互聯網行業、老人服務和用品行業、教育和培訓、汽車工業和娛樂業等行業最賺錢,5G互聯網能歉錢,具體內容如下:
1、互聯網行業
互聯網+的概念廣泛鋪開,一些創新的詞彙紛紛出現,例如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都是極具創新性的商業模式,其中以大數據行業為例,在2013-2015年分別在國外融資高達8億美金、15.4億美金及20億美金;
融資事件分別為10起、42起及超過50起。大數據行業更是滲透到各行各業之中,什麼大數據+零售,大數據+醫療,都是十分受人追捧的概念。因此未來商業發展互聯網行業絕對是當中的領頭羊。
6、娛樂業
文化娛樂產業不僅是年輕人的消費,也是電影的票房,反映了人們對文化需求的渴望,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動漫、游戲等衍生的二次文化的興起,也聚集了更多的年輕用戶,創造了更多的商機。
D. 那裡有收購松果的價格多少錢一斤
30
E. 京東自營跟不自營有什麼區別
京東平台有自營和第三方賣家店鋪(不自營),他們之間的區別:
1、京東自營:由京倉發貨,京東用采購價向商家拿貨,然後再京東平台出售。全國有八個京東倉庫,客戶下單後,由距離客戶最近的倉庫發貨。
2、不自營:由第三方賣家發貨,客戶下單後,商家自己發貨,與淘寶類似。
(5)旅遊價格戰擴展閱讀
京東是中國的綜合網路零售商,是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受消費者歡迎和具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在線銷售家電、數碼通訊、電腦、家居百貨、服裝服飾、母嬰、圖書、食品、在線旅遊等12大類數萬個品牌百萬種優質商品。京東在2012年的中國自營B2C市場占據49%的份額,憑借全供應鏈繼續擴大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優勢。
京東已經建立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華中、東北六大物流中心,同時在全國超過360座城市建立核心城市配送站。2012年8月14日,京東與蘇寧開打"史上最慘烈價格戰" 。2013年3月30日19點整正式切換了域名,並且更換新的logo 。
2018年1月11日,劉強東發出內部郵件,宣布京東商城將組建大快消事業群、電子文娛事業群和時尚生活事業群,並分別任命王笑松、閆小兵、胡勝利為三大事業群總裁並升任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
2018年3月,北京市消協官網顯示,北京市消協2017年在京東商城購買74種比較試驗樣品,其中有33種不達標,不達標率為44.6%。
F. 旅遊企業如何打贏價格戰
旅遊企業就不應該有這種想法!
因為旅遊企業打價格戰你爭我搶, 同樣的行程你賣2800,我賣2700,他買2600,這樣爭的結果是什麼?還不是旅行社自己受損失?
由於旅行社的無序競爭,派生出來很多損壞遊客利益的事情:強拉遊客進店、強加景點、旅行社從導游頭上要「人頭費」,現在中國的旅行社在中國人的眼裡是什麼形象? 很多人能不參加旅行社團隊就不參加旅遊團,就是有無數個問題在等著遊客,中國的遊客正在崛起,自助游的方式開始盛行
G. 曾經看到一段文字:意思就是降低價格只會降低服務什麼品質之類的![抓狂]你們誰有原話、求發我[撇嘴]
由於服務品質嚴重不符合預期,旅遊度假產品成為旅遊電商發生投訴的重點方向。在投訴中,被認為是「服務和產品與描述不符。」6人游旅行網CEO賈建強認為,「不同於機票和酒店,度假產品價格背後的價值是動態的。」
而多位旅遊業內人士對記者說,2015年,各大旅遊電商產品價格戰還會繼續上演,甚至比2014年勢頭更猛。
電商價格戰導致旅遊服務品質下降
以旅遊團為主的度假產品是典型的非標准化旅遊產品,價格背後不僅僅是機票+酒店,還包含了更多行中的服務,在線OTA通過價格贏得用戶的行前購買,但真正的服務機構(批發商或者地接社)可以通過後續服務品質的調控和新的增值點來彌補,表面上看似完全一樣的線路,但背後的價值卻能夠千差萬別。
比如,原本價值7000元的旅遊產品,為了價格戰降到6000元,對於這部分價格損失,在旅遊過程中完全可以通過降低服務標准,例如行程中可能提到是五星級導游,但旅遊實際過程中卻是四星級導游,這就是服務的價值問題,或者在增加自費項目中找回來,所以價格戰降的是價格,同時降低的也是服務品質。
業內人士舉了一個例子,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面,幾個在線預訂平台,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大打價格戰,將韓國游線路從4999打到2999、1999、999元。表面上是遊客受益了,遨遊網副總經理、首席品牌官徐曉磊說,「這種價格戰將大大加劇旅遊服務品質下降」。
度假領域的在線預訂平台,自身並不生產線路,只是售賣傳統旅行社批發商或者地接社的產品,和傳統旅行社門市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為了拿到更低的價格,作為平台勢必會引導供應商提供有價格優勢的產品,從而導致批發商為了迎合在線OTA的需要,會單獨設計在價格上有優勢的產品。這些產品表面上和其他線路沒什麼區別,但在服務品質上卻有較大的不同,因為傳統的線路批發商和地接社並沒有所謂市場份額的需求,核心目標是保證利潤率的情況下擴大服務規模。
線上人工咨詢服務弱加劇消費者不滿
客單價高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服務的重要性。客單價較高,消費者對服務的要求也會相應提高。與機票、酒店等低客單價不同,旅遊度假產品(尤其是出境游產品)需要大量的咨詢、溝通和服務環節,旅遊電商目前僅靠呼叫客服中心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賈建強認為, 線上對人工咨詢服務的投入遠低於線下旅行社門市,用戶只能通過一個圖文的線路介紹了解這個產品,在線預訂平台的客服只能夠做比較基礎的解釋,處理一些預訂過程中的問題,對線路本身其實並不熟悉,因此,由於前期對產品細節溝通不足,消費者只了解到了線路好的一面,卻不能夠很清楚認識線路在體驗上不好的部分。
而經常被忽略的一個細節是:傳統旅行社門市的人際溝通有它的策略,在簽約旅遊產品完成之後,服務人員會指出這條旅遊產品可能會遇到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遊客在出遊過程中如果有照顧不周請多擔待,這樣的人情交流也是在不斷拉低、安撫遊客的出遊心理預期。
賈建強曾經在某在線預訂平台負責度假業務,為各大在線OTA輸出用戶,在2年的抽樣調查中發現,在線購買旅遊線路產品的投訴率超過線下旅行社門市的2倍。
在線旅遊更需提升人情味服務
他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一個方面,同一條線路,消費者對線上平台的預期高於線下,互聯網用戶在消費理念上更加開放和精明,同時線上預訂平台對品牌和服務質量上的宣傳,讓在線消費者購買旅遊產品的時候對性價比有更高的預期,可事實上,無論通過線上還是線下購買的線路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不過預訂方式更加便捷了。
從自己的從業經驗出發,賈建強認為,機票、酒店領域的價格戰,讓市場回到了更高效的預訂服務上,能夠節約人力提高社會產能,但度假領域的價格戰,只會讓整個服務鏈條都在為在線平台的規模化服務,所有心思都集中到了如何降低價格,而不是產品創新和服務體驗的提升。而記者采訪多位旅遊業內人士,2015年,旅遊產品價格戰在各大旅遊電商會繼續上演,甚至比2014年勢頭更猛。
在線旅遊運營商面對的更多是貌似線上的技術問題,比如訂單取消、承諾不兌現等,傳統旅遊企業面對的更多是旅遊過程中的服務接待問題,如酒店設施、導游領隊等。遨遊網副總經理、首席品牌官徐曉磊總結,一致性在於,旅遊服務歸根結底是對人的服務,如果完全迷信技術至上、技術解決一切,肯定是做不好旅遊服務的。「有需求存在的地方,服務就會升級。在以出境游為核心市場的旅遊度假服務中,除了標准化的訂單處理流程外,更需要富有人情味、切合遊客需求的服務。」遨遊網副總經理、首席品牌官徐曉磊稱。
旅遊服務歸根結底是對人的服務,如果完全迷信技術至上、技術解決一切,肯定是做不好旅遊服務的。
度假領域的價格戰,只會讓整個服務鏈條都在為在線平台的規模化服務,所有心思都集中到了如何降低價格,而不是產品創新和服務體驗的提升。
H. 中國小伙覺得打工太難,創業用3毛錢生意年賺22億,後來怎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很多事情都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一開始可能覺得沒有什麼,但是隨著時間不斷推移,很快就會變得很有分量,甚至讓人感到很驚訝,原來可以變得怎麼多呀,中國小伙覺得打工太難了,創業用3毛錢生意年賺22億,佔領半個地球。
如今他公司生產的東西已經遠銷很多地方,基本已經佔領了半個地球,成了大家有口皆碑的產品,他的成功算是必然的,因為他的努力和思考,對此,熒幕齊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I. 旅工旅遊是在打價格戰嗎
一般一款APP或者網站推廣都是燒錢模式。剛起步優惠什麼的肯定多。
J. 為什麼旅行社不可以打價格戰
損人不利己~ 打價格戰,首先會將團隊質量降低,其次當不能降低標準的情況在打價格戰,那就是拿著自己的利潤在打;最後不管客人和誰家走都是白忙活還得擔風險~!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一味的追求價格,打壓價格~ 本身旅行社給的報價就是全部項目的折後綜合價格;肯定比客人自己聯系的價格低! 在這基礎上還不滿足 還想再玩個折上折~ 當旅遊是無償 為人名服務呢?壓價格的那是客人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別出事找旅行社 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