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大全 » 臨汾旅遊不要門票

臨汾旅遊不要門票

發布時間: 2020-12-19 08:52:15

Ⅰ 臨汾博物館門票多少

免費
臨汾市博物館,是一所地方性綜合博物館。位於臨汾市堯都區鐵佛寺,成立於1964年10月,隸屬於臨汾市文物局。有藏品1000餘件,以漢代文物為主,類別包括陶器、瓷器、銅器等。

Ⅱ 臨汾堯都古鎮在什麼地方

堯都古鎮位於澇洰河生態治理工程堯鄉園起步區內(堯賢街澇河橋旁(北永安村南)),是古鎮、游樂園、溫泉民俗三大板塊之一,以堯文化為主題,結合休閑度假的旅遊元素,著力打造堯文化體驗式主題公園。

該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堯文化部落體驗園、當地傳統特色小吃、民俗酒店、游樂園、溫泉體閑度假區五部分。

遊客置身茅茨土階,或立於誹謗木、敢諫鼓下,可感受遠古文明的「第一縷曙光」。穿過「時光隧道」,在鋪面林立、旗幌招展的巷陌,可重溫青磚黛瓦間的市井生活;在酒香撲鼻的酒坊,可懷舊遠去生活的情趣;在石碾滾動的碾坊,可找尋漸行漸遠的鄉愁。

(2)臨汾旅遊不要門票擴展閱讀

堯都區整頓規范堯鄉古鎮經營秩序

堯都區委常委、宣傳部長任偉民召集區公安、工商、安監、文化、食葯、旅遊、新聞、澇洰河公司等部門負責人,召開整頓規范堯鄉古鎮經營秩序工作會議。

任偉民指出,堯鄉古鎮作為堯都區近年來著力打造的一個突出堯文化特色,傳承區域傳統文化,為廣大市民提供休閑、度假、遊玩、餐飲服務的新景區,春節期間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充分說明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高品位精神文化產品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堯鄉古鎮景區的規范、健康、有序運行,與各相關職能部門的積極有效工作是分不開的。

他要求,各相關部門要積極履行主體責任,從長遠健康發展著眼,盡快拿出一套合理、合法、完善的制度和科學的管理辦法,引導堯鄉古鎮景區規范發展。

區文化、旅遊、工商、發改、食葯等監管部門,要按照嚴格各自職責,履行好監管責任,要轉變作風主動服務,對景區在各類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整改意見,讓企業走上規范、有序、健康發展道路。

Ⅲ 臨汾洪洞大槐樹門票免費嗎

可能是收費的。 位於洪洞縣城西北2公里處的廣濟寺旁邊,相傳是漢代所植。大槐樹和我國古代的移民政策有關,在元朝時期,黃淮地區戰亂不絕,山東、河南、河北等地人丁銳減,而位於中原腹地的山西洪洞卻得以倖免,反而成為當時的人口聚集之地。到了明朝,政府決定從這里抽取人丁,充實周邊各地,於是在廣濟寺旁設局發資,移民紛紛折下大槐樹的葉子以作留念。 這里洪洞雖然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但是不論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炎夏,遊客絡繹不絕,有的賦詩題詞,抒發「飲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盤桓眷戀,久久不肯離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加之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飢荒頻仍,終於激起連綿十餘年的紅巾軍起義。元政府予以殘暴的鎮壓,爭域奪地的殊死之戰時有發生,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戰亂的創傷未及醫治,明初「靖難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魯、豫、皖諸地深受其害,幾成無人之地。在元末戰亂時,蒙古地主武裝察罕貼木兒父子統治的「表裡山河」——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明朝滅亡元朝後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展經濟,從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五十餘年間組織了八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晉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處,而洪洞又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據記載,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眾很多,香客不絕。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車馬大道從樹蔭下通過。汾河灘上的老鷂在樹上構窩築巢,星羅棋布,甚為壯觀。明朝政府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時節,槐葉凋落,老鴉窩顯得十分醒目。移民們臨行之時,凝眸高大的古槐,棲息在樹杈間的老鷂不斷地發出聲聲哀鳴,令別離故土的移民潸然淚下,頻頻回首,不忍離去,最後只能看見大槐樹上的老鶴窩。為此,大槐樹和老鶴窩就成為移民惜別家鄉的標志。「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這首民謠數百年來在我國許多地區廣為流傳。(據我老家的村民說,我們村就是那個時候從大槐樹遷移出來,以充實北部邊防的,村裡的家譜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記起的。) 明初從山西洪洞等地遷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少部分遷往陝西、甘肅、寧夏地區。從山西遷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後又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及東北諸省。如此長時間大范圍有組織的大規模遷徙,在我國歷史上是罕見的,而將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墾荒振興農業的政策,雖然其目的是鞏固封建王朝的統治,但客觀上緩和了社會矛盾,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業生產逐步得到恢復,邊防鞏固,社會安定。 民國二年,宦遊山東的賈村人景大啟告老還鄉後,集資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來的古大槐樹處,亭雖不大,但雕梁畫棟,飛檐斗拱,精巧玲瓏。亭中豎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樹處」五個隸體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簡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側,建有茶室三間,以備尋根遊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題字為「飲水思源」。碑南二十餘米處建有牌坊一座,橫額雕刻著「譽延嘉樹」,另一面刻有「蔭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縣政府重修並擴建了大槐樹公園。 在這里還流傳著一些有關遷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命山西巡撫張錫鑾率盧永祥第三鎮兵進攻山西革命軍,所到之處肆意搶掠。到洪洞後,士兵來到古大槐樹處,紛紛下馬羅拜,互相傳言:「回到大槐樹老家了。」不但沒搶掠,而且將財物供施於大槐樹下。大槐樹「御災抗患」之功為人們所稱道。 傳說當年移民時,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為記。至今凡大槐樹移民後裔的小趾甲都是復形(兩瓣)。「誰是古槐遷來人,脫履小趾驗甲形。」你若有興趣,不妨自我查看。 當時,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們反綁,然後用一根長繩聯結起來,押解著移民上路。人們一步一回頭,大人們看著大槐樹告訴小孩:「這里就是我們的老家,這就是我們的故鄉。」至今移民後裔不論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說古大槐樹處是自己的故鄉。由於移民的手臂長時間捆著,胳膊逐漸麻木,不久也就習慣了,以後遷民們大多喜歡背著手走路,其後裔也沿襲了這種習慣。 在押解過程中,由於長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報告:「老爺,請解手,我要小便。」次數多了,這種口頭的請求也趨於簡單化,只要說聲「老爺,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後「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詞。 遷民到了新的居住地點,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雙手建屋造房,開荒種地,不論干什麼,都會聯想起故鄉的山山水水。為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門口栽種槐樹,以表對故鄉的留戀和懷念之情。有些移民到遷徙地後,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區有趙城營、紅銅(洪洞)營、蒲州營、長子營等,表明這些居民是當年從趙城、洪洞等地遷去的。 祭祖小屋裡貼著一張「古槐後裔姓氏表」,該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著他們的牌位,這大大超過了百家姓。他們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國各地的,經過搜集整理,公諸於牆,以便尋根查詢。近年來,大陸民眾競修家譜,海外同胞尋根祭祖,紛紛查詢自己同大槐樹的血緣關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過去了,漢代古槐已不復存在,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樹,則枝葉繁茂,充滿活力。槐鄉的後裔已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四百多個縣,有的還遠在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遙想當年祖輩們扶老攜幼,離鄉背井,在頻頻回首遙望大槐樹和老鴿窩時,灑下了多少傷心淚,願大槐樹與海內外同胞永遠根連根,心連心。 大槐樹楹聯 香挹行襟留快飲; 蔭清古道倚斜陽。 茶可解飲,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樓跡,綠槐夾道識鄉情。 柳往槐來,到此應生離國感; 水源木本,於今猶動故鄉恩。 舉傳嘉樹;蔭庇群生。 悠悠六百年多年過去了,漢代古槐已不復存在,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樹,則枝葉繁茂,充滿活力。槐鄉的後裔已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四百多個縣,有的還遠在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Ⅳ 臨汾本地人買的大槐樹門票外地人能進去嗎

能,有門票就能。

Ⅳ 臨汾的華門門票多少錢

臨汾的華門門票60元/人
山西友誼國際旅行社旗艦店推薦跟團到華門:
找家規模大、信譽好的山西旅行社跟團!

Ⅵ 臨汾小西天今年免門票嗎怎樣預約

臨汾小西天今年門票怎麼預約?告訴你可以在山西旅遊網上預約也可以,直接去當地購買。

Ⅶ 請問,溫州市平陽地區哪裡有不要門票或消費低的旅遊景點,謝謝

平陽縣最出名的是南雁盪,費用也很低廉,一天遊玩,只需來回擺渡費5元X2,門票25元。

紅色旅遊的話,就是山門,紅軍紀念館,紅軍紀念碑等,免費。

Ⅷ 臨汾的汾河公園需要門票嗎

不要的了,汾西的景色更好哈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